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7-07 05:26: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读后感精选10篇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是一本由[美] 丹尼尔·凯斯 / [美]罗杰·泽拉兹尼著作,雅众文化/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页数:36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读后感(一):孩子就是另一种动物

  im金钩 im金钩,we are 唷。这是我六岁的儿子随口唱的歌曲,他也不知道什么意思,我不理解正常的,书里也说小孩就是另外一种生物。在自己忙着生活琐事时,科幻总能给我一种开阔视野感觉,这本科幻集基本上非常适合吃饭以后每天看一个故事,带我遨游于太空之中。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里面的小孩玩具那集,名字完全不记得,谁要能记得只能说他也是小孩了,只有自己有了小孩才知道小孩的思想完全不同成人,难怪有另一种生物的感慨,有时我在想到底是我在抚育我6岁的儿子还是上天安排了儿子将我在社会中丢失的那份纯真给带回来?还有几个也影响深刻

  一个是喧嚣之地反应了人过于依赖故土而没法在社会上生存了,现在就有许多留恋温柔乡而不愿走出自己的舒服区去的人。

  另一个是即将上映中面具未来才是性的唯一表现

  至于封面的献给阿尔吉侬的鲜花,对此没有多少感觉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读后感(二):二十世纪中期的恐惧与热望

  这册书是1929至1964年,SFWA在“星云”之前精挑细选的作品集,序言里讲,“这是一卷中短篇科幻小说的入门图书馆”。封面很喜欢,断断续续花了两个星期读完。质量不错喜欢的作品有:《好难四儿啊,那些鹁鶸鸲子》《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冷酷的方程式》《第一次接触》。我果然最爱童话,“那爱丽丝世界的入口”。除却瑰丽玄奇的想象架构,对宇宙的恐惧与热望,加上对自身存在反思,以及人性绵延不绝的脉脉温情,方为优秀科幻小说的内核

  ●《小黑包》:一开始因为扑面而来翻译腔,有些许不习惯,一口气看完之后觉得故事精彩作者构想了这样一个未来,当仪器取代了智慧,高智人群发明仪器,低智人群使用仪器,仪器的管理者才是世界的主人。而时间则在利用高端仪器的无限性开了一个玩笑,仪器操纵着人类,二十四世纪的小黑包操纵着二十世纪的庸医,人性贪婪因果报偿,不属于这里的东西迟早会被再度“拿走”,成于兹亦亡于兹,小说在瞬间锈住的刀刃中急速完结。作者关于精妙医疗仪器的遐想也值得回味

  ●《第一次接触》:关于黑暗森林的故事,文明交融带来的是弱势一方的屈服、苦难毁灭古已有之,人性如此,生命亦是如此。这是这颗美丽蓝星的残酷法则。有没有另一种外星文明交流可能?整个宇宙悄然无声。也许,不如一直缄默。故事给了一个有趣美好结局,最大限度带来信息却不带来威胁,不忍心伤害,只因他们也能耍诡计,也能说黄色笑话

  ●《好难四儿呀,那些鹁鶸鸲子》:时间机器的另一个恶作剧,探究的是儿童心理的多种可能,比第一篇故事更令人后怕。未来的玩具永远带走了孩子,他们接受着、培养了另一套文明体系,永远隔绝于世。刘易斯在爱丽丝中创造了看不懂的小诗,也许他比大多人都接近孩子,我不记得任何婴儿幼儿时期记忆,也断绝了自己变得另一种“疯狂”的可能。这篇科幻让我对并非逻辑动物的孩子的偏见有所改观。

  “世界只是一个大地方的其中一部分,就像鳟鱼洄游的河流人们长大之后,为什么不下到海里去呢?”当我看到那样的结局和这首诗最后安排的时候,不由得背脊发凉。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

  的确是个悲伤又治愈的故事。

  人工提升智能使得查理成为第一个对科学做出突出贡献笨蛋。他登上一个个常人天才不可及的台阶知识在他眼中不再有界限,却也因此感到孤独。在那迅速失去历程中我真的哭了,因为作者的笔触真诚

  我更觉得这是个童话,因为它太真诚,太梦幻了,这种真善美充斥的心灵拥有智商仅有68。可是他具有一切美德、反思自我与求知欲

  文中的查理从不被允许接触心理学,可温情人性却出现字里行间,一直爱他的人,曾经嘲笑他的人,都因他的悲剧而感到痛苦

  查理离开了,他不后悔曾经打开了那样高的窗,虽然他并没有做错什么,却跌得那么痛。

  求知永远是快乐的,他甚至愿意重头再来一次,即使那很艰难。他只是希望大家别忘了,给同病相怜的小老鼠阿尔吉侬献上新鲜的花束。

  ●《扫描者的庸碌人生》:关于太空剧痛幻想星空与人类为敌,产生阶级划分的残酷法则。扫描者这一为责任而非人的群体最终消失,结局圆满,但我不由得多想了一种可能。

  ●《竞技场》:精彩的与外星人原始决斗的情境幻想,智慧与勇气在空无一物的境界带来的是最终的胜利。只是这种构想的最高决策,总是简洁而冷酷的杀戮。

  ●《喧嚣之地》:又一篇细思恐极的文。角度很新,远离城市独居乡村宁静却带来人群恐惧。这种“乡”的依恋最终变成了病态束缚。想到自己也有什么都不愿意丢下的囤积狂恋物癖倾向,有时候也抱怨上一辈从不愿意往栖息地之外踏出一步。也许人类内心不安空虚孤独是生来有之的,它们附着在周围那些看似稳固物体上,导致异化的往往是这种根深蒂固的牵系。

  ●《冷酷方程式》:明白为什么这是最有争议的一篇小说了,一个放大的道德困境。在宇宙无边界包裹之下,无辜弱小的生命成了冷酷的方程式的多余因素。她的人生与每个细小温暖,都成为秩序裁决的对象。谁都没有错,可这必须发生兄妹俩最后各自万分痛苦的告别真惹人难受广阔荒芜险境里,人类还是人类吗?想起高中晚自习关于飞船吃人的讨论,人性文明与自然法则的对垒总是令人难以抉择

  ●《唯有母爱》《即将上映》:这两个归于一类,因为他们都表达了当时作家处于战争背景下的惶恐。核辐射冷战,都是实实在在发生过的事情。未来究竟有多无望?一者是畸形的婴儿,一者是畸形的性。也许不仅仅是那个时代,人类对无限空间永恒沉默的恐惧总是一脉相承的。

  ●致《传道书》的玫瑰:很特别的一篇科幻,用的是宗教文学表象讲述一个虚构文明的幻想,而那恪守着灭亡期待救赎的不死者,那火星的宗教文明却带着印度的影子。我一直觉得印度是个尤为神奇的地方,神秘主义千万年匍匐的大地。文中,繁复的修辞注解似乎要塑造一个自大轻狂诗人,的确文辞足够骄矜,有些嫌,但那段宗教之舞的描写还是很棒的。主角不相信所谓福音书的每一个字,却成为了一个文明的救赎圣人,依旧是虚构的玛戈大神预言的一环,故事是对信仰传递还是讽刺,我不清楚。不过,亵渎神灵是人类之所以延续于世的原因倒是没错。就像燃烧的玫瑰,不言不语,不需要再多的含义点缀

  .S.翻译腔的最佳体现往往存在于溺于酒的知觉描写,不知是否与西方传统的酒神信有关

  在这些文字中,也可以看出西方人们眼中的不同国别的性格代表特征中国人在他们眼里居然是安于享乐的那类么。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读后感(三):好多神作 《阿尔吉侬》就是神作之一

  这是一部科幻作品集,收录了美国科幻作家协会票选出来的作品,大都是上世纪50-70年代经典科幻小说。

  所谓“情节为文学服务”,科幻小说只是一种载体,其中要讲述的,仍然是人文主义的思想,这一点在这本书里更有体现。

  就说《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这篇文章,它是由一篇篇日记写成的,日记的作者是一个傻子,他参加了一项聪明药的科学实验,从此智力开始突飞猛进地变高,之后他成为了一个天才的科学家,但之后由于药的缺陷,他又迅速的智力退化,重新成为了一个傻子。

  在这期间他写的日记,生动地以第一人称讲述了这个变化,从一开始愚笨无比到后来才智非凡,日记中的记述口吻和理解世界的方式前后都大不相同,主角心理的变化描写也细致入微,而在这期间对于一个原本的傻子的变化,外界的反应、不同类型人群的不同的态度和表现,刻画入木三分,人性在这平铺直叙的日记里,展现淋漓尽致

  最让人揪心就是智者失去智慧的无能为力和恐惧感,这是一种自我意识的消亡,是比死亡更可怕绝望,故事的神来之笔就是对这个过程详细而冷酷的描述,真是一段让人痛心体验

  这个类似的故事我在《无冬之夜》里面也见到过,冒险者来到一个地下的城市,发现这里一切都不正常:女王衣衫褴褛躲在洞穴里,商人商品送人去捡垃圾,图书管理员开始烧书,神殿的牧师开始祭祀瘟神,等等等等,似乎一切都是反的,整个城市中只有一个人知道发生了什么,这是一位智者,他告诉冒险者这座城市原本在天空中,因为触怒了神灵,而被颠倒了一切,送到了地下,这位智者原本是一个弱智小丑,因为一切颠倒,他成了城中唯一的智者,也幸亏有他,才有办法拯救这个城市。

  当后来冒险者经过重重努力,终于将城市恢复了原状,在恢复之前,文字上说:智者犹豫了一下,在那一瞬,我们从他的眼中看到了恐惧,因为下一刻起,他的一切思想和智慧都将不复存在,他将重新成为一个傻子,永远无法知道自己有过什么行为,更不会知道自己付出了多么伟大牺牲,因此,这一刻,他的眼中,出现了深深地恐惧....但最终,他坚定执行了自己的任务

  总之这篇文章就很有看点,除此之外的各篇都很经典,这本书我要强推荐一下。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读后感(四):白日梦的未来

  我们总是觉得那些说出不切实际幻想的人在白日做梦,对他们施以嘲笑、讽刺、鄙视,不屑一顾。他们的梦那么不着边际,那么虚无飘渺,除了能让做梦的人品味其中的幻象,似乎一无是处

  可是却有那么一众追梦人,他们执着坚毅,把自己的白日梦一字一字地讲出來,一笔一笔地写出来、画出来。他们愿意和他人一同分享白日梦的快乐,甚至欢迎听众和读者对他的白日梦提出质疑。

  第一个为我讲述白日梦的人应该是藤子•F. 不二雄,那时的我应该还不怎么识字,只会看着机器猫从18寸的电视上的黑白身影,走进21寸电视后变成了一个蓝胖子。那时太小,小到不懂什么是科幻,不懂什么是四次元。只记得机器猫有个万能的口袋,什么奇奇怪怪的东西都能从肚子口袋里掏出来:让人变大变小的装置控制情绪糖果,还有装在头顶就能带人飞翔的竹蜻蜓……这一切都好像是一场虚幻的白日梦,可是却给童年的我带来了最美好的幻想。

  第二个为我讲述白日梦的人是儒勒•凡尔纳,那时的我大概在上小学。儒勒•凡尔纳的作品完全不同于之前看的《简•爱》、《巴黎圣母院》甚至于《红与黑》,没有女性追求,没有美丽动人爱情,也没有令人潸然泪下的牺牲。儒勒•凡尔纳的“三部曲”中充满了热血,充满了果敢,充满了冒险,似乎完全超脱于我的认知。其实那时也对“科幻”这个概念懵懂懂,只不过看后查了资料才发现儒勒•凡尔纳的时代没有潜艇、没有有声传真、没有直升飞机……甚至到了现在我们也还没有他笔下月球大炮。凡尔纳的白日梦让我对文学家肃然起敬,原来小说不仅仅是用来休闲阅读,更是启迪科学发展动力

  再后来,有一个不得不提的中国“追梦人”—刘慈欣,也不得不提他的巨著《三体》。可以说这部巨著彻底打破了学校所传授给我的一切物理、自然甚至与道德常识。宇宙中的行星并不都是围绕唯一的恒星在椭圆形轨道上有规律运行。而我们在向外传播友好信号的时候,已然打破了原本安全的“黑暗森林体系”。这个白日梦再也不是小时候的那种单纯奇妙惊喜源头,而是带来了反思、不安和诘责。

  而这次,我们要看到十一个星云奖大师的白日梦。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到的表达方式,每一份作品,都传递着或绵柔、或刚劲的力量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的作者是我最为推崇的丹尼尔•凯思。我曾经一度认为他应该是特有的一类作家—专攻心理学悬疑作品。从《二十四个比利》到《第五个莎利》,再到《镜中姐妹》,都是以多重人格为主要情节支撑的小说。可是《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无疑是丹尼尔•凯思给我们带来的另一种享受。这是一本独特的日记,也是珍稀的研究报告。你曾嘲笑过某个“傻子”吗?你曾捉弄过某个“弱智”吗?哪怕我们现在步入成年、自认为行事成熟之后,心底仍旧会对智商不足的低能儿投以深深的鄙视,保持非常必要距离。然而低能儿的心中又有怎样的感情呢?查理,一个智商不足68的成年人,从未体验过正常人的生活。他的生活中充斥着鄙夷和嘲笑,可是他却从来不知道。他不知道别人为什么会对着自己哈哈大笑,只当是朋友之间特有的交往。可是经过一种特别的实验,查理和小老鼠阿尔吉侬获得了同样秉异的智慧。智慧让人懂得了羞耻,懂得了愤怒,懂得了伤怀。“非法智慧”毕竟不能长久,所有的情感都化作阿尔吉侬墓碑前的花束。

  孩子们会偏爱阿尔吉侬的聪明,崇拜科学家的实验;成年人却会看到智慧的代价,考证报告的真伪。

  这一本书中充斥着色彩缤纷的“白日梦”,这不是童年的专属,更不是“痴人说梦”。这些“白日梦”会成为现代科学的蓝本,在未来的某一天梦想成真。我们会在二十五世纪发明出完美的医疗器械“小黑包”,会在外太空探索别样的幸云,更会找到永不退化的“外力智商”……这就是科幻小说的力量!

  在我们的电视电影满是宫斗、穿越和战争的时候,好莱坞的屏幕上演了百年甚至千年之后的外太空。当我们嘲笑某超级大国没有历史的时候,别人都在感慨我们失掉了未来。我们的“白日梦”越来越少,越来越稀疏平常;我们的孩子们对“白日梦”的兴趣越来越小,逐渐忘记了“白日梦”应有的快了。

  我们应该让自己丢弃现实主义和功利心,让自己沉浸在“白日梦”的泡泡浴里,去发现自然光的无限色彩。

  如果你不知道怎么做一场“白日梦”,那就从《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的第一页开启。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读后感(五):各篇简评

  这部书是SFWA的300位作家投票选出的1964年以前的精品科幻短篇。不过小说集总有一个特点,就是各篇水平参差不齐,即便是优秀作品合集,读者自个也能优中选优,分出高下。

  1、《小黑包》。三星半。更像通俗故事。未来社会充斥着智商平庸的人类,他们只能依赖一小部分有责任感的高智商人群发明的高科技物品才得以生存。其中一个高科技物品--医生的小黑包,通过时间机器到了现代,使得富尔医生和她的女助手功成名就,财源滚滚。于是人性的无私和人性的贪婪展开了殊死搏斗,结果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2、《第一次接触》。四星。大刘写《三体》也不知道借鉴了多少科幻大师的作品,这篇想必也是其中之一,因为能清晰地看到“黑暗森林”的命题。当两个文明在太空深处第一次接触,无法肯定对方是否爱好和平,没有人会心存侥幸,确保己方文明安全的唯一方法是彻底消灭对方。但是作者给了我们一个巧妙的解决方案。由此可见作者对地外文明的交流还是持乐观态度的,他相信高等智慧生物是相似和相通的。

  3、《好难四儿呀》。三星半。探讨思维方式和育儿方法。作者认为,婴幼儿属于“非人”,他们的思维方式与成人不同,且无法转译,但等他们成长后,思维就会被成人社会的种种理论同化和固化。如果我们教育婴幼儿的方式是让他们继续发展自己的思维方式,那我们的世界将大为不同。

  4、《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五星。从根本上说,科幻小说好不好,不在于科幻好不好,而在于小说好不好。本篇唯一的科幻概念是通过外科手术提高智力,且语焉不详。而故事却直击人心,直击人性。手术前的查理高登是个弱智,他听不懂人们的嘲笑,只感觉他们都是朋友,都很快乐。手术后,查理的智商突飞猛进,看透了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却在情感上偏离了每一个人、每一件事。人群既是他的炼狱,又是他渴望的天堂。智力退化后,朋友又回来了,带着同情和怜悯。于是他选择了离开,选择了重新追寻,追寻智力提高的同时,再一次归属人群。

  5、《扫描者的庸碌人生》。三星半。大半篇幅都在对“扫描者”作名词解释,当然是通过故事进行解释,而不大段大段地掉书包。看了这么多太空科幻,还是第一次看到星际旅行会带来“太空剧痛症”这个设定,于是就有了“扫描人”,精神和肉体被人为地分离,以便在太空执行任务。他们是为太空而死、为太空而生的特殊种群,有着崇高的地位,却不能有普通人的生活。直到有一天,“太空剧痛症”将不复存在,“扫描者”面临严酷的选择:是保持阶层特权,还是回归人类。

  6、《竞技场》。三星。一个人类侦察兵凭借勇气和智慧在竞技场干掉了外星对手,拯救了全人类。什么?你觉得似曾相识?你看过100部类似的片子?那真没什么好说了。

  7、《喧嚣之地》。三星半。未来社会有高度安全的自然环境和充足的物质供给,因此人们不必再群居,部分人舍弃了热闹的城市,逃离了喧嚣之地,偏安一隅,获得了精神上的宁静和幸福,却无法再接触人群,患上了社交恐惧症,受困于心灵上的喧嚣之地,难以迈出一步。通篇读完后,发现和阿西莫夫在机器人系列中描写的索拉利星十分相似,异曲同工。

  8、《冷酷的方程式》。四星。如果一部小说的结尾和预想的一样,那么我们往往会大失所望。在这一部短篇里,我们多么希望结局会发生反转,小女孩会最终得救。可作者却按照预设的笔调,把小女孩投入了冰冷的太空。宇宙运行有自己的法则,无关道德,无关生命,方程式最终被平衡了,我的心却不能平静。

  9、《唯有母爱》、《即将上映》。三星。两部讲得都是核战争下的社会的变态一面,不是很有感觉。

  10、致《传道书》的玫瑰。三星半。主角被设定成著名的诗人,因此作者炫了很多,译者注了很多,读者难啃了很多。其实讲得是一个单相思的爱情故事。火星人不能生育,濒临灭绝。主角作为地球科考队成员来到火星,爱上并上了一个火星舞者,发现他们只是不育,可以怀孕,于是来到圣殿,当众亵渎了他们的信仰,说服火星女人和地球男人通婚,结果发现火星大神早就预言了一切,他不过是个传道者。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读后感(六):献给阿尔吉侬的诗

  神 让聪慧哺育我的灵魂

  我想睁开双眼 去看看曾经模糊的星辰

  神 让情感打开我的心扉

  我想闭紧双唇 去亲吻那些深爱的人们

  神 让理智包裹我的肉身

  我想伸出双手 去擦拭一切懦弱的泪痕

  但是 神

  你答应了我

  我却并不快乐

  聪慧哺育了灵魂 但埋葬了初心

  情感打开了心扉 也平添了憎恨

  理智包裹了肉身 却扼杀了天真

  神 请收回我的请恳

  即使依旧愚笨

  但 那才是我命运的身份

  2015. 6.14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读后感(七):美国优秀科幻短篇小说集锦

  在北京的三联书店里看到这书,当时有些吃惊,不仅仅是因为看见了这书的中文版---我多年前读过这本小说的原版<Flowers forAlgernon>,向很多人推荐过,还是因为这书很厚,原版只有短短的几十页而已,很浅显易懂的英语,几乎大多数能读英语的都可以读懂,很快就能看完。打开一翻,才发现《献给阿尔吉侬的花》只是这本书里11个科幻故事里的一篇。不过大概因为《献给阿尔吉侬的花》实在太出色了,所以这个合集采用了它的名字。

  初次读到这本《献给阿尔吉侬的花》实在是偶然:我当时在巴黎,马上要回国,国内的一个朋友让我帮他到巴黎Rivoli街上的一家知名英文书店带两本书,一本是这个,另外一本是影响更大的奥威尔名著<The Animal Farm>。回国的飞机上,我把这两本书都读完了。看完《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最后一句,心情黯然神伤,并自此喜欢上了科幻文学。

  既然是小说,我这里的介绍不便透露故事情节。我只能说,这个由美国科幻与奇幻作家协会精选的11个故事都不长,每个10几页到3、40页不等,每个都很吸引人,我个人最喜欢的,当然是Daniel Keys的《献给阿尔吉侬的花》、和Roger Zelazny的《致传道书的玫瑰》(巧了,两本书名都是向某某致意的花)。

  只要是文学,就必须有打动人心的力量,仅凭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是不足以成为好的科幻作品的。它们所以畅销,基本上有两个原因:一是让人逃离现实,跟作者一起幻想未来;其次就是让人从未来反省现在。科幻中归根结底最有意思的还是人类自己、人性本身。本书11个 故事中,有的写人类与外星文明的相遇,如何用智慧与勇气求得共存或消灭邪恶;有的讴歌如何用爱救赎濒于灭绝的异星文明;有的鞭挞美苏冷战、揭露核战争的残 酷;有的痛斥科技的冷漠无情以及警告人类不能变成科技的奴隶与囚犯;有的让人掩卷深思智慧与文明的意义;有的揭示出孩子们的奇特思维可能是开启平行世界的 钥匙;有的歌颂人性中伟大的善良。

  总的来说,这本科幻小说集还是很值得一读的,飞机上打发时间最合适。刘冉译,新星出版社2014年7月出版,353页。

  如果你要是因为这本书喜欢上科幻小说,可别忘了我啊!

  加拿大读书会 微信公众号: careaders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读后感(八):鹁鶸鸲子

  《好难四儿啊,那些鹁鶸鸲子》

  越来越多地接触到人群之后,才发现人类是个多么爱用自己的逻辑框架套住自己的物种,他们也会对别人这样做,并且为了维持种群和谐稳定,将这套逻辑发展为各种约定俗成的所谓社会规则。这是规律,就像遗传物质复制自己的时候需要最大限度地保证准确性一样。然而突变是会随机出现的,就像人群中的异类、少数派,他们可能有害但也是演化中至关重要的存在。有时瞟见各种富有框架感并且明显掩盖不住迫不及待想用框架套住别人的意图的各色事件,就会觉得人类真是无药可救,但时不时会心存对未来的侥幸或纯粹出于好奇地设想一个实验,如果一批人从出生开始,接受的环境逻辑就不一样会是怎么个境况,或者说,如果有这么个环境,能够设置成除了环境逻辑之外什么都相同的一个单因素对照实验,那么结果会如何?想不出结果,也乐意不去预判它。所以读到最后,看见孩子们消失,心里其实是很愉快的,有种实验真的开始了的激动。

  不得不说这篇文在某种程度上很温柔,人类因未知而生的恐惧只是轻轻地表露出一点点,并没有让这个两种逻辑的对照实验难以进,比如,没有因控制欲而歇斯底里的家长。《鹁鶸鸲子》的对照好得让人起鸡皮疙瘩,更可爱的是,它有看DW时常常让人产生的不受控制感——你掌握着信息,按理可以掌握一切,然而它们在你的手中难以捉摸地移动——以及不经意的谶言感,虽然相比DW,这种“不经意”显然更刻意。细细想了想,这篇文章的一大有趣之处在于能让人产生,或者回想起那些使用隐秘暗号或者专用暗语游戏时的快感。当然,也微微嘲讽了一把被现有语义和逻辑框架套住的人。

  看到洄游的比喻和孩子们尖叫着找到了爱丽丝的指引那段,真像揭开帷幔一角窥到更广袤神奇的地方一样令人激动,终归还是对“另外一个宇宙/世界”有着小孩般的热情吧。

  《阿尔吉侬》真是难过得令人说不出话,查理啊查理,只想抱着他大哭。总觉得它像是人的一生,在某个阶段笨拙得可怕,在某个阶段自嘲原来的自己是多么“查理·高登”,然后在某个阶段不得不让记忆溜走。阿兹海默症一般的绝望和悲伤。

  还有周围的人,很多时候最初所景仰的后来会发现并非想象的那样,臆想或者距离把细节都模糊了,他们就是他们该有的、本来的样子,普通或者胆怯,大家本都是人,俗人——但无论如何那些善良的东西宝贵得让人没法变坏,查理本有能力变坏的。想起一些朋友,我没能变得更差劲大概也是因为有他们在。

  依旧很难过。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读后感(九):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一首忧伤的心灵史诗

  小黑包

  庸作,老屌丝开挂的故事。 设定了未来世界里人们智商变低,但是技术更发达,于是底层人民靠着技术设备生活,只有一小撮的高智商人士负责造设备。这样的世界观可以理解为“对现代社会知识专门化的担忧” 吗?

  可惜这跟情节并没有什么关系,它起到的作用仅仅是让未来世界的一个高科技万能傻逼专用小黑包通过时空隧道掉到了老屌丝的面前。也就是说——让老屌丝的挂开的有那么点依据。其实这完全是反作用,因为既然构建了未来的奇葩世界,作为读者一心一意的期待着那个世界和老屌丝的现实世界发生点什么深刻的联系,展开一些剧情,然而没有。有的只是最后未来世界回收了这个小包。

  老屌丝善良淳朴,开了挂一心一意为人民,然而他最后被他帮过的自私的心机婊徒弟害死了,然后他徒弟也死了,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未来世界的设定打了酱油,设定的世界观没有任何意义。不论黑包是未来人掉的还是外星人掉的,还是邪恶科学家造的,有任何区别吗?其实这个世界观好好利用一下这篇故事也不至于是这样:可不可以是老屌丝的无私行为感动了未来人,从而改变了他们的社会形态,提高了他们的智商从而人类生活更美好呢?可不可以老屌丝凭借小黑包的神迹成了宗教领袖一样的人物呢,而未来世界就是他的上帝?可不可以是老屌丝不思进取,只求使用好现有工具的思想影响了社会,从而让人类发展成了未来社会那样呢?可见这个故事虽然意思不大,起码还是有救的,可惜作者还是直接把它淹死在了水了。

  第一次接触

  整本书能够上五颗星评价的故事有两个半,这篇算一个。

  两艘不同文明的飞船在宇宙里相遇了,它们可以选择攻击对方,也可以试图沟通,但它们都不知对方是否有恶意,也知道对方不知道他们是否有恶意(无限循环)。经过分析他们都发现:理性的选择只有一个,就是攻击(囚徒困境里是背叛)。

  《三体》综合症患者看了肯定会大喊:“黑暗森林法则!”和三体的情节略有不同,这里只是两艘飞船相遇,但效果和文明整体相遇效果是一样的——只是由两艘船 上的人们作为代表进行“黑暗战役”。 其实这种情况没有那么玄乎,说简单点是个囚徒困境,用霍布斯的说法是“自然状态”、“一场所有人对所有人的战争”,囚徒困境的均衡就是双方都选择攻击(背叛)。《三体》认定这个困境是不可能和平解决的,以至于延伸出其第二部的主干情节。但这篇故事作为短篇,给出了解决死局的方法,解决方式想象精妙,而且有逻辑性。

  但从另一个方面说,问题能解决也是基于作者对两个文明网开一面:二者处在几乎相同的技术水平上,而且能够达成一定交流。作者用“平行演化”来解释这个现象,这块作者有个概念错误:“平行演化”的物种必须曾有共同祖先,这里正确的概念应当是“趋同演化”,——通俗来讲就是不同的男人,相同的选…额不是这个,是“相同的问题,不同的物种,相同的选择”,就是说,生物面对环境的挑战,会演化出类似的形态,哪怕实际上二者没有任何亲戚关系 。除了这处无伤大雅的概念错误,这是一篇机智、理性、幽默的好故事。

  好难四儿啊

  这篇和著名的《你一生的故事》颇有类似之处,都是关于思维方式的,《你》的主人公学习了外星语言,拥有了很玄幻的知因果通未来的本领,这篇是说两个小朋友捡到了未来人的高科技玩具,改变了思维方式,最终羽化而登仙。

  点子文学的特点就是点子没了,故事还没讲完。这个故事明显还有很多可以挖的地方:未来人玩具并没有消失,送去研究研究会发现什么呢?孩子羽化消失,会不会有别的孩子也玩过玩具改变了思维呢,整个社会会对此做何反应呢?成年人思维僵化,到底是什么造成的呢,让成人和孩子来个对照实验?文本恰恰戛然而止在也许故事刚开始的地方。所以从文学上看,它过于单薄了。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

  如果有人买了这本书,不用纠结其中有些故事是多么生硬无趣——光是《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本身,就能值回票价了。

  文章主体是日记形式,讲了主人公从智商低下被医学改造为聪明绝顶再重归蒙昧的过程。

  主人公在智性变化中,他眼中的世界也在不断的变幻:从懵懂无知的信任喜欢任何人,到看清人性的卑劣、世界的恶意,最后回归蒙昧,只剩下一只叫阿尔吉侬的小老鼠是他心里永远的朋友。人性从没变过,平常人看它有好有坏习以为常,但主人公经历了两个极端,傻子的他觉得一切人都友善美好,天才的他比任何人都看得更透人类不过是另一种矛盾而卑微的动物。成为天才的时间很短暂,这段时间他发现了一个广大的世界, 在文学和诗歌中沉醉,在数字和方程式里埋头, 睿智的他还和曾经的老师一位美丽的女医生产生了似有似无的爱情。

  主人公的另一个主线是学习知识,学习知识贯穿了整个故事,但对于主人公,意义却是不同的:弱智时期他只是单纯的想变聪明;天才时期他觉得知识唾手可得,是本能,是享受;最惊心动魄的情节发生在他还是天才,但明白自己终究要变回弱智的时候,他拼尽全力研究自己的病症,像一个垂死不甘的战士,正在死亡的巴甫洛夫,这时他的天份第一次不属于他自己,他只想从无情流逝的时间手中尽量挽救回一些让能人性变好的事物。主人公永远是孤独的,因为只有他又是天才又是傻瓜,和他一样的唯有那只和他做过同样手术的小老鼠阿尔吉侬。可是它也死了,只好在它坟墓前献上一束花。

  人真的有“本性”、“气质”这种东西吗?我才疏学浅,不敢置可否。 不管是作者自己的解释:主人公天性善良。还是说特殊的经历塑造了他独特的性格,作为弱智,他的世界简单而充满了脉脉温情;作为天才,他面对人性空有一派悲天悯人但又于事无补。 不论是弱智还是天才,美丽的心灵在复杂的世界面前的困惑和思考总是能打动人的。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一首忧伤的心灵史诗。

  竞技场

  一个逗比故事,但其实挺有意思的,起码不无趣。

  俗套的开头,地球人和不知名外星人要在太空进行生死决战了……然后逗比的事情发生了,一个地球飞行员被扔进了一个奇特空间,有“人”告诉他:我是宇宙里的高等文明,你们两个种族打仗实在是太不环保了太不节约了,作为宇宙法官,我决定把你和另一个种族的某个人扔进这里你们打一架,谁打赢了算谁的种族赢。这个高等存在真是任性…

  战争这么严肃的事情你就这么胡搞?明明是高等文明为何想法和中世纪的决斗思维一模一样?其实我觉得这个高等文明根本就是闹着玩的,想看两个阿猫阿狗打一架而已…

  冷酷的方程式

  一个让人看了不舒服的故事,作者的目的也正在于此。讲述了一个少女为了看望哥哥偷偷溜进一艘太空飞船,然而她不知道的是,太空船的燃料都经过了严格计算,不能携带一丁点额外重量,所以根据法律,她必须被处死。

  没了,死了,没有奇迹。

  告诉了我们普法工作的重要性,掌握一点法律知识的必要性……

  这个短篇承载的争议远远盖过了它简单近乎没有的故事情节和不甚合理的设定——它涉及一个尺度问题,我们的世界被文化、文明、道德、同情包围着,但在荒芜的绝域中,这些不再起效,只有冷酷的自然支配一切:文明不起效果了!——这就是作者想说的所有话。此类“挑战尺度”的话题其实一直不缺:在沙漠里或者荒岛上或者海上吃人才能生存下去(少年派);种族要灭绝了只有近亲交配才能延续人类(火之鸟)。这些会激起受过文明教化的人几乎本能的反感和不适,所以这个故事也不需要过多情节——把尺度摆在这里,就足够人震惊和反思了。两个半个五星中的半个。

  致玫瑰的传道书

  一个故事能够集齐所有让我讨厌的点也是不容易。 首先,酸。整个故事散发着三流文人的酸腐气息,动不动就掉书袋,掉的毫无意义,好像在说:你看你看,我有这么多书袋可以掉哦!原文就不贴了,蛋疼。

  第二,主角是个自大狂,而且是第一人称写作,主角明显就是作者自己代入,不负责任的揣测一下作者本人也是个自大狂。主角是个语言天才,还是个诗人,全地球只有他学会了”火星文”(乡村非主流表示呵呵),他自认为能和以往的大诗人们谈笑风生,而他的同事们只配吃他的剩饭,原文:“哪怕在我的诗歌里,我也不会愿意布道给你这样的低等生命的......哦!莫顿,我们会施舍给你些残羹冷炙!”(我们指主角和他看的上的诗人们)

  第三,宗教气息。人类都能上火星了,主角的家族竟然tmd还是一宗教世家,您要不要和穆斯林一起讨论一下在飞船上该朝哪儿拜啊?你信上帝就算了,隔一会儿主角就开始叨叨着不知道哪里的神,什么印度神,佛教神,希腊神,火星神。跟情节p关系都没有,天才主角有没有听说过“子不语怪力乱神”?哦,对不起,火星神跟情节还是有关系的!——突出表现了火星人的傻逼。

  第四,意淫。抛开其他不谈,整个故事就是个意淫故事。主角就这么个自大狂,凭借着自己的天赋融入了一个不一样的文明社会:火星——只有他一个人有资格哦!(yy小说的特点:其他人都傻逼)而且他还在这里和当地的一个美丽土著女子产生了爱情,约了一发(呵呵)。最后,他靠一己之力,拯救了火星文明,火星人对他感恩戴德,他是火星人的圣人。一般的yy小说也就这样了,但它更过分,把二三两个步骤合并了——也就是说,他靠和火星女人约了一发拯救了世界!(我去你@#?&的)

  不不不,作为天才作者写出来的严肃文学,怎能和yy小说一样呢?你没注意到结尾有一个巧妙的反转情节吗?这个惊天反转情节就是:其实火星女人和他约一发是带着目的的——就是为了让他成为救世主,所以——作者得出结论:火星女人和主角不是真爱,主角太伤心了!呵呵呵呵呵呵哈,扯什么蛋呢你tm明明更赚了,真是yy无极限。

  总结:太蠢了,拉低了整本书的智商。

  本来想对每一篇都进行评价,写到最后觉得意义不大,其他各篇不再一一评价了,大部分是和《小黑包》、《竞技场》相似的水平。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读后感(十):孩子就是另一种动物

  im金钩 im金钩,we are 唷。这是我六岁的儿子随口唱的歌曲,他也不知道什么意思,我不理解是正常的,书里也说小孩就是另外一种生物。在自己忙着生活的琐事时,科幻总能给我一种开阔视野感觉,这本科幻集基本上非常适合吃饭以后每天看一个故事,带我遨游于太空之中。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里面的小孩玩具那集,名字完全不记得,谁要能记得只能说他也是小孩了,只有自己有了小孩才知道小孩的思想完全不同于成人,难怪有另一种生物的感慨,有时我在想到底是我在抚育我6岁的儿子还是上天安排了儿子将我在社会中丢失的那份纯真给带回来?还有几个也影响深刻

  一个是喧嚣之地反应了人过于依赖故土而没法在社会上生存了,现在就有许多留恋温柔乡而不愿走出自己的舒服区去的人。

  另一个是即将上映中面具在未来才是性的唯一表现了

  至于封面的献给阿尔吉侬的鲜花,对此没有多少感觉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