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巨富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巨富读后感10篇

2018-07-22 05:0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巨富读后感10篇

  《巨富》是一本由[美]克里斯蒂娅•弗里兰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288,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巨富》读后感(一):巨富的特点及其致富途径

  书籍资源关注微信号:读书舍 后台回复:89

  巨富的特点:

  1、他们主要是通过自己努力创造财富,而不是继承父辈财产。当今的的顶级富豪们主要依靠创新优势积累财富。《福布斯》2012年亿万富豪榜上有1226名富豪,其中的840靠“白手起家。这里的白手起家,绝不是指他们出身穷困潦倒,以至于与机遇完全绝缘。这些巨富们普遍接受良好教育,因此他们父辈的财富基本上是要能支撑他们接受良好的教育。

  2、他们工作十分卖命,都是超级精英作者在书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2010年春季,奥巴马政府首次提议对百万富豪征税时,一封匿名长信在交易员中间流传开来。信的开头声明,“我们是华尔街员工,我们清晨5点起床,工作到晚上10点,甚至更晚。我们有头寸的时候通常都顾不上起身去厕所。我们只有不到一个小时的午休时间。我们不要求组成工会。我们50岁退休,连养老金都没有。我们的高报酬艰辛付出相称的。”当然这个交易员的辩护不一定站的住脚,但是却我们可以从侧面看出顶级精英们的工作努力程度

  3、这些人基本上都在年轻时就成功赚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书中举例说,广告时代杂志2011年的一向研究发现,今生想要挤入1%的富人行列,在35岁前年收入要达到10万美元

  4、巨富们都是全球公民。他们在全球主要城市都有住宅,今天在纽约聚餐,很可能后天出现在伦敦的金融城。他们坐国际航班往返于各个大城市间,忙于工作和应酬。在顶级富豪圈子里,你在哪里获得的mba学位,比你是哪里人重要

  5、这些巨富们几乎都是男性。随着社会发展女性地位逐渐提升,女性接受教育的程度和为家庭提供经济来源比例的都有了巨大的提升。然而巨富圈中女性的人数仍然远远落后于男性。书中指出,这个世界正逐渐演变为分为由女性主导中产阶级和男性主导的富豪阶级

  顶级富豪的致富途径:

  1、在政治变革中寻找机会。书中举出俄罗斯从共产主义资本主义转型,通过私有产生了俄罗斯的经济寡头。我们类比中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中下海经商的中国商人们。比如潘石屹,下海经商后创立的万通实业和soho中国。

  2、在技术变革中寻找机会。比如微软公司苹果公司等。值得注意的是,越来越多的知识工作者正在崛起,比如互联网从业人员。这些工作人只要有一台计算机就能开展工作,因此他们更加不容易受到资本束缚

  《巨富》读后感(二):#2018·阅读记#42《巨富 》

  我们可能实现民主, 我们的财富也可能积聚在一小撮人手里, 但是两件事不可能同时发生。 ——路易斯·布兰戴斯 这本书断断续续看了七八天, 才勉强看完, 不是内容难读, 而是这本书正如一块鸡肋,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整本书感觉如同专栏拼凑而出, 故事很多,但没有什么逻辑连贯性。 这是4年前购买的书, 当年记得很多书单推荐阅读, 确认过眼神肯定推荐之人自己品味太低! 全书300多页, 所有的故事, 都告诉我们从古至今马太效应是如何不断实现, 到如今, 世界只剩下两种人:富人和穷人。 世界上的穷人都是相似的:低学历、没有赚钱思维以及穷。 世界上1%的富人都是相似的,他们已经不分国籍,因为世界对他们而言,已经是平的。 不推荐阅读。

  《巨富》读后感(三):财富榜前0.1%的那群人的状况

  本书作者与世界尤其是美国财富榜前0.1%的人群有过许多接触。他认为,发达国家正在经历第二次镀金时代,而发展中国家则正在经历第一次镀金时代。每个镀金时代都会由于时代巨变,出现巨大的商机和抓住商机的巨富。当前,这些占据财富榜前0.1%的人的财富与占据前1%的人的财富之差距也在变大。

  作者认为,巨富们除了能抓住时代赋予的机会外,还有极强的应变能力

  此外作者还发现,巨富们的影响力超强,有些方面影响甚至超过了政府。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他们会主动影响政府去制定有利于其利益的规则。作者对这一点表示担忧担心像中世纪的威尼斯一样,巨富们垄断商业机会,最终断送了威尼斯。

  《巨富》读后感(四):全球超级新贵的崛起及其他人的没落

  我觉得这本书的论点有数据支持而不是有感而发议论,书中列举了大量的事实。但是这本书前半部分的内容和后半部分的内容有种割裂的感觉。我个人认为书的后半部分没有前半部分精彩。推荐阅读。

  下面是我的一些读书笔记音频版和文字

  https://m.ximalaya.com/46822334/sound/23800490

  《巨富——全球超级新贵的崛起及其他人的没落》正如这本书的副标题,这本书从多个方面讲了巨富的崛起和越来越大的贫富差距。我将从顶级富豪们的特点、致富方法普通人应该如何做这三个方面介绍这本书以及我的读书心得

  一、顶级富豪们的特点。当今的巨富们主要具有以下5个特点:

  1、他们主要是通过自己努力创造财富,而不是继承父辈的财产。这一点和我们普通想象的有些不同,这些人的爸爸们不是李刚。当今的的顶级富豪们主要依靠创新优势来积累财富。《福布斯》2012年亿万富豪榜上有1226名富豪,其中的840靠“白手起家。这里的白手起家,绝不是指他们出身穷困潦倒,以至于与机遇完全绝缘。这些巨富们普遍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因此他们父辈的财富基本上是要能支撑他们接受良好的教育。

  2、他们工作十分卖命,都是超级精英。作者在书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2010年春季,奥巴马政府首次提议对百万富豪征税时,一封匿名长信在交易员中间流传开来。信的开头声明,“我们是华尔街员工,我们清晨5点起床,工作到晚上10点,甚至更晚。我们有头寸的时候通常都顾不上起身去厕所。我们只有不到一个小时的午休时间。我们不要求组成工会。我们50岁退休,连养老金都没有。我们的高报酬和艰辛付出是相称的。”当然这个交易员的辩护不一定站的住脚,但是却我们可以从侧面看出顶级精英们的工作努力程度。

  3、这些人基本上都在年轻时就成功赚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书中举例说,广告时代杂志2011年的一向研究发现,今生想要挤入1%的富人行列,在35岁前年收入要达到10万美元。

  4、巨富们都是全球公民。他们在全球主要城市都有住宅,今天在纽约聚餐,很可能后天就出现在伦敦的金融城。他们坐国际航班往返于各个大城市间,忙于工作和应酬。在顶级富豪圈子里,你在哪里获得的mba学位,比你是哪里人重要。

  5、这些巨富们几乎都是男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地位逐渐提升,女性接受教育的程度和为家庭提供经济来源比例的都有了巨大的提升。然而巨富圈中女性的人数仍然远远落后于男性。书中指出,这个世界正逐渐演变为分为由女性主导的中产阶级和男性主导的富豪阶级。

  二、顶级富豪的致富途径。这些顶级富豪们都是通过什么致富的呢?书中指出2个途径。

  1、在政治变革中寻找机会。书中举出俄罗斯从共产主义到资本主义的转型,通过私有化产生了俄罗斯的经济寡头。我们类比中国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中下海经商的中国商人们。比如潘石屹,下海经商后创立的万通实业和soho中国。

  2、在技术变革中寻找机会。比如微软公司、苹果公司等。值得注意的是,越来越多的知识工作者正在崛起,比如互联网从业人员。这些工作人只要有一台计算机就能开展工作,因此他们更加不容易受到资本束缚。

  事后这么分析,容易让人心里长草。有时候真的不是你眼力不好,而是你离的远。通过以上两种的致富机会,我们其实可以总结出一个共性出来,就是这些人都是有准备的圈内人。抓住政治变革机会的主要是原来的体制内工作率先捕捉到改革的商机的人,比如潘石屹原来就是一名政府工作人员。抓住技术变革的人,主要是那些之前就有所积累的人,比如比尔盖茨高中开始编程了。所以要想成功,必须的抓得住机会。而这抓得住机会,不仅要求你有胆识,也要你有准备,而且还得站在机会的边儿上,够得着才行。

  三、我们普通人应该如何做。我从书中总结出两点:

  1、为富豪提供服务根据涨潮效应,为超级富豪提供服务的超级明星可以向富豪们所要更昂贵的报酬,比如给他做演讲、为他们演出。还有为做他们的厨师律师医生

  2、将定制化服务与大众服务相结合。比如那些顶级富豪的私人厨师,可以通过出书的方式向大众们介绍美食。这第二种方法可以说是收割了所有的韭菜

  其实这两个方法很容易想到,不容易做的是打磨好自己的技能,让自己成为某个领域的超级明星。是不是有种听了那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一生的感觉。我的观点是,就心无旁骛坚持自己喜欢事儿,别想太多,技能和钱都是伴随而来的。

  顶级富豪们通过弱势的工会、轻柔监管以及不收限制竞选捐助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贫富差距的越来越大。这些富豪们的子女们无疑手握特权。对于他们来说,如果社会层级间的流动顺畅意味新生富豪的崛起有可能将他们的子女排挤下去。所以,富豪们很可能为了保护自己的既有优势,对社会基层之间的流动造成阻碍

  比如书中的末尾讲了威尼斯的例子。威尼斯通过开放的经济体系崛起,曾一度是欧洲最富有的城市。他们创新地达成康曼达契约资本家出资,船员们出力冒险,通过航海敛财,然后根据股份合约分配财富。这一期间产生了许多富豪。但是新生富豪们为了保护自己的地位,将这个使威尼斯变得富有的康曼达条约禁止了。从此威尼斯走上了没落之路。

  按理说这本书应该要把人读绝望了才行呀,书名也说了,全球超级新贵的崛起及其他人的没落。但是读完这本书,你最该记住的是技术创新具有层级的破坏性,以及知识工作者正在崛起。

  《巨富》读后感(五):“本世纪以来最残酷经济学著作”——鼎力推荐!

  封面和标题都不错,有种典藏的感觉!作者是知名财经记者学识广博,书中的观点大多建立扎实的实地调研学术文献上,所以读来十分有逻辑,能促进对于当今世界贫富差距的思考,具有开阔的学术视野。作者对于苏联解体后的财富分配问题之分析更是入木三分,因为作者曾长期驻扎乌克兰,对于前苏联国家的政治 文化经济都有非常深刻认识。这本书几乎对于当今财富的热点问题无所不及,比如全球化,性别歧视,教育,富二代,财富继承,财富获得和分配,慈善事业企业管理。全书后记中对于威尼斯从盛到衰的过程也揭示得十分透彻,强调了包容性政府的重要性,对于中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全书文字十分流畅易读,总之是一本优秀的财经通俗读物。没有名人序言,封面也没有名人推荐,好书就是这样,简单而又不凡!

  《巨富》读后感(六):想要成为巨富,就去名校读MBA吧!

  一开始在网上看见这本书的时候被我下意识的忽略了,我以为又是一本拼凑的名人传记。但是后来在书店翻阅之后发现这本书的“干货”很多,绝非一般写手所为。

  《巨富》中向我们描绘了当代富豪的图景,如果说“镀金时代”的富豪需要的是敢闯敢拼的勇气和商战的智慧,那么“新镀金时代”的富豪需要的则是高学历+技术+抓住改革的机会。

  不管是在硅谷工作的宅男,还是在华尔街工作的金融家,亦或者私人医生、埋头的律师,这些最赚钱的职业都是需要一定技术功底才能从事的职业,那种初中生创建商业帝国童话已经渐行渐远。当然,前两者是代表超级富豪的职业,后两者则是给超级富豪服务的“超级精英”。不管给予什么称谓,在现代社会,读错专业,赚到的钱可就差远了。

  先不说称谓巨富,想要进入社会上层,起码的名校MBA是必须的,按书中所言,人们更看重你是哪所学校的MBA。虽说像野鸡大学出身的唐骏也算有所作为,但是这样的人少的可怜。对于中国的官员而言,能共去中央党校学习就算是得到进入公务员金字塔尖端的一个通行证了。

  在中国,普通大学生月薪四五千,比起那些年薪百万的基金经理真是杯水车薪啊。别人赚一年的钱,你要赚十几年才能与之相比,这就叫收入差距。

  读错专业也是相当可怕的。看看那些思想史、教育学、艺术史等等“无用”专业的硕士博士,出来找工作和本科待遇差不多比较没什么工作需要那么高的品味。

  当然,我知道这些专业本来就不是为了赚钱的,但是目前中国的扩招下,如此多的学生盲目的就读“无用”专业,多数都是为文凭而非兴趣理想,只可惜以“功利之心”读“无用学科”,最后心理落差之大可想而知。

  《巨富》给我们的启示是,如果你真的很功利的话,还是要选对专业,同样是博士,待遇差别之大有时不可想象。(书中用哈佛的案例告诉我们专业不同,薪水差别之大。)

  当然,《巨富》不是教人致富的励志书。

  书中谈到巨富们总是积极面对变革。中国的改革开放造就的那么多土豪即是证明。所谓富贵险中求胜,土豪都是要改革中的弄潮儿。一般老百姓渴求安稳的生活,恐怕从一开始就走上了偏离土豪的道路。

  最后,作者强调,巨富虽然是“白手起家”,但是巨富们容易抱团,控制政治,使得政策维护巨富们的利益,这样损害其他阶层的做法往往会使得国家走向衰败。

  实际上看得出作者对于巨富效用所产生的矛盾而感到困惑,一方面我们强调社会平等,另一方面我们却对巨富心生敬仰,期望有朝一日成为下一个巨富。用马克思主义者的话说,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矛盾。

  这样的书由于时效性注定不能传世,不过正如凯恩斯说,长期来看我们都死了。传世之书让后人们发掘吧,《巨富》好看,内容充实,对于读者而言,这就足够了。

  《巨富》读后感(七):《巨富》笔记

  那段经历使他能识破假象。他能看穿表面上非常稳定的事物,比如看穿一块像大理石的东西其实只是石膏……我们建立的制度和机构都是人为的,不一定会长久。

  几乎每个有头脑的人都明白并且知道房产泡沫就在那儿,担保债务凭证和金融衍生品也正在造成市场扭曲。

  但是你不会去赌泡沫去破裂,因为你还没满足。关键是我们要弄明白:什么时候泡沫会破裂?什么会促使其破裂?我们如何从中获利?

  派上用处的并不是你可以在商学院学到的东西——才干和对风险的偏好的确重要,但是你最需要的是天时地利。

  如果你有合适的技能、合适的人脉以及合适的风险偏好,那么你在新兴市场变革的浪潮中乘风逐浪时就会感到兴奋激动,甚至怡然自得。

  这是新兴市场真正的秘密。如果你不惧怕世事无常或者背井离乡,那么在这些未开拓的经济领域赚钱比在发达国家拼命多争取1%的市场份额要容易得多。

  研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培养品味,判断力以及捕捉重要的基本问题的能力。

  寻租是国家控制和财富分配的产物。

  自苏联解体以来的20年里,解体后的各国将一些掌控约1000亿桶原油储备的石油公司、一个占全球镍产量1/4的大型镍矿、一家大型钻石生产商,以及产量庞大的铝业都进行了私有化。而克里沃罗格钢铁厂位于南乌克兰的一座令人生畏的无名小城,若是价格能大致反映价值,那么这家斯大林时期建成的工厂竟是苏联自然资源和工业传承中的一颗皇冠明珠。

  从国有权到私有权的转变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桩资产转让。

  “执照统治”指庇护经济棋局中的国企和优秀私企的贸易保护主义体制。

  有钱人能够通过收买有权人变得更加富有。他们有钱购买更赚钱的合同和那些垄断产业的高价合同,如采矿权、关键的基础设施建设权……

  合法腐败:竞选赞助和游说

  在“合法腐败”现象比较明显的西方国家,收入差距造成了监管者和被监管者角色的轮换,两种角色之间像有一道旋转门。

  生意老手总是将能够获得业务的人列为首先考虑的合作伙伴,并认为不必费时间考虑这些人的资本问题,因为他们很快就能创造资本。要是资本落入了不具备特别才干的人的手中,很快就会消失得一干二净。

  如果你拥有这种特别才干,你也会特别关注其他具有相同才干的人。

  一个爱插手的强大政府才是顶级富豪最好的朋友——在中国和俄罗斯如此,在国防等依靠政府慷慨馈赠的行业如此,在一些靠游说赢得贸易保护立法支持的公司亦如此。如乔治·布什时代的美国钢铁行业。

  将顶级富豪区分为价值创造者和寻租者是判断包容型经济还是榨取型经济的很好办法。为具有生产力的创业活动而非寻租活动提供更多机会是创造包容型经济的一个手段。

  “了不起的盖茨比曲线”:描述了收入差距与社会流动之间的关系随着人社会越加不平等,社会流动越加阻滞。

  《巨富》读后感(八):科技革命加速贫富差距

  这是茅于轼推荐的作品,与《邓小平时代》同获盖尔伯奖。

  作者的观点很鲜明,80年代,我们见证了现代科技革命的起步、全球化、市场开放和私有化等新兴的自由思想。私有化和全球资本主义的盛行造就了俄罗斯的寡头、印度和中国的顶级富豪,别忘了还有世界首富卡洛斯•斯利姆。他极大地受益于墨西哥的私有化浪潮。

  科技革命的不断推进进一步加剧了贫富差距。看了作者在TED的演讲后,更能明确这一点。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M4MjU2MzAw.html

  《巨富》读后感(九):几个关注的点(笔记含原文,慎入)

  1,世界分为由女性主宰的中产阶级和男性精英统治的富豪阶层

  我个人猜测,大多数顶级富豪私底下之所以认为女性没有成功跨

  入顶级富豪的行列,是因为她们缺乏某些特质。许多人对此都心知肚

  明,只是不愿意公开讨论这个问题——他们都还记得哈佛大学前校长

  拉里?萨默斯因此丢了乌纱帽,而他恰好在大力支持女性接班人的事

  业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某位私募股权行业的亿万富豪对我说了一

  些肺腑之言,我可以在此透露一下。他说,问题不在于女性没有男性

  聪明,或数学能力没有男性强:他曾在一些初始岗位招聘了女性,她

  们的技术熟练程度同男性不相上下。问题在于她们还没得到“蜂王

  浆”:“她们没有杀手的本能,她们不想斗争,她们不想攻击对方的要

  害。”他举了一个例子来证明这一点:当他告诉一个女下属她犯了错

  时,她簌簌落下了眼泪。“这样子你永远赢不了。”

  2,超级明星经济体的诞生。

  在工业革命和技术时代之后,小众的黄金时代依然没有来,虽然通过达到数以百万计的销售量,

  能为个体在长尾部分构建一个大型的商业市场(谷歌就是典型的“长

  尾”公司),但是超级明星同其他人之间的收入差距比以往任何时候

  都要大。我们发现,在全美总收入分布图中,前1%高收入者拥有总

  收入的17%左右;我们也发现在特定行业中——银行业、法律行业、

  体育界、娱乐界,甚至在例如牙医之类的普通行业中,那些顶端的富

  豪在不断拉大与其他人的差距。这种“超级明星经济现象”是全球超

  级精英出现的原因之一。

  《巨富》读后感(十):独树一帜的巨富圈子

  这本书引用了大量的学术文献并同时提供了有力的数据去解释“全球巨富圈子同其他阶级在价值观及意识形态上的明显区别”这一中心思想。如果现在还不把自己视为“全球公民”,而还是带有浓厚的“民族优越感”感情色彩或者继续坚持“沙文主义”原则,那么这类人是很难融入到全球化这个大家庭里,并容易在全球化潮流竞争中

  处于劣势地位。

  节选语录:

  1. 阿雷利向人们展示了美国的财富分布——20%最富的人拥有总财富的84%,而瑞典20%最富的人仅仅占有总财富的36%。92%的答卷者说,相比当今美国的财富分布,他们更喜欢瑞典的。

  2. 最惊人的一点是,这些新贵们正在形成一个跨全球的圈子,他们互相之间的共同点比他们与自己家乡同胞的共同点还要多。

  3. 今天,两股极其强大的力量——技术革命和全球化——正在推动经济变革。

  4. 这是一段激动人心的历史。这段历史所关系到的远远不止商业和经济。我们正经历着可能是有史以来财富和收入差距的最大转变之一,这种转变才刚刚开始。有些人认为一小撮人从全球化的成果中受益并增加了财富,此说法伤害了处于社会边缘的群体。每当我听到和读到这些数不尽的不实报道时,我都感到恼怒。全球化可能会在某些国家境内加剧不平等,但从全球角度来看,全球化是一股巨大的力量,在空前的范围内缩小着人类的不平等。“金砖四国”和其他类似国家的数千万人民正由于本国的经济增长而脱离贫困。虽然我们容易关注到中国产生了许许多多亿万富豪这一事实,但我们不应该忘记在过去的15年,超过3亿中国人脱离了贫困……高盛预计,随着“金砖四国”...

  5. 美国财政部税务分析办公室的三名经济学家在分析了2005年的数据后发现,即便在前0.01%真正的顶级富豪(年收入超过1000万美元)中,薪酬也远比资本重要。他们的工资收入和商业收入占除资本利得外收入的80%,占总收入的64%。从资本向薪酬的转变伴随着赢家通吃经济的出现,也伴随着前1%富豪群体的出现。1979年,这两个比例比2005年大致低了25%,分别为61%和46%。

  6. 瑞信集团在2011年的报告中指出,全球崛起的中产阶层深深扎根于各国,并以国别为界限,这与顶级富豪“全球一国”和全球化的特点截然不同

  7. 我们经历了贸易全球化,我们经历了资本全球化,现在,我们正经历人才全球化。

  8. 今天的富豪利用财富的方式与创造财富的方式如出一辙:具有企业家精神。他们会运用财富不断试验解决问题的新方法,而不仅仅是将财富捐给优秀的慈善团体或是赠予现有的机构(虽然他们也会这么做)。

  9. 索罗斯之所以能取得显赫战绩,是因为他用于探测变革的“雷达”是思考世界的方式,而不是傻瓜算法。

  10. ,例如在硅谷公司、华尔街的交易所和彭博资讯等服务性公司,要求一间单独的办公室是最严重的失当行为之一。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巨富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