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纷争的年代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纷争的年代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7-23 05:1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纷争的年代读后感精选10篇

  《纷争年代》是一本由刘擎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0.00元,页数:264,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纷争的年代》读后感(一):闲读

  说阅读定位是“闲读”,是因为刘教授自己签名的书上就写着这两个字,两个定位极其精准的字。 12月友人生日,我思前想后礼物里只有送签名书觉得最拿得出手,遂请刘教授百忙之中抽空写字签名。看到题字后第一反应即是这个题字的高明,我没有直接告诉他是一个读西哲的朋友,他只问了是不是一个学生。这本书最根本的定位是茶余饭后的谈资,博君会心一笑罢了。任何要从中看出些什么,想要反过来批评说没深度水平的,其实都是不成立的。因为今年刘擎的两本书,你说是迫于市场也好,本就和学术没有那么大的关系,和“研究成果不怎么匹配。 第一部分西方综述是了解近年近况的好读物,刘教授一直不缺乏对整个人领域关怀好奇。这种热情好奇是他多年来一直保持一种活力,这也是我最钦佩的地方,对于文史哲的新书,哪怕上演的话剧新拍的电影他都有兴趣,这才是身于体制内游于方外。学术的生产机制没有使得他对于人文学科的创造彻底失望,没有被僵化的他依旧怀揣着元气。因而也有了这份野心每年坚持做西方学界综述。碍于语言渠道问题,不知道外面世界的我们可以继续在国内闭门造车,但有人打开一扇窗给你是一股清新空气呼吸几口有助于健康的。对西方人文领域全景的陌生困扰已久的问题,这本书不会改变什么,至少企图启发我们一些。全景了解也是因人而异的,不知道外面正在发生什么,象牙塔里的一切还是会照旧的。 第二部分的几篇访谈是我在书赠出之前仔细研读的,都是西方大腕级人物,且都有几本中译出版在中国被熟知的。围绕自由主义以及学人的学术历程展开,刘教授的采访都做足功课,在短小的篇幅里阅读者受益匪浅有关学人走向纯粹学术性的自由主义预设基础哲学论证,还是介入公共领域参与是我一直感兴趣的问题,马克里拉回答是让人满意的。其他的较为出彩的问题包括国家道德上保持中立是否可能,为何要将自由主义从其谬误拯救,为何要重塑改造它,如何应对多元主义引发的合理分歧等等。我依旧倾向这书是个随笔,抬升到思想高度只会对此书引发不适宜的评价。 其他的还请诸君自己摸索吧。

  《纷争的年代》读后感(二):思想的盛宴

  一直希望关注西方乃至世界思想界,但是受语言所限,了解较少,虽然每期的《纽约客》《时代》《经济学人》都下载,但都几乎没看,直到遇到了刘擎老师,他对西方最新思想界的关注,整理成了这本书,让我们能快速,系统的了解世界思想动态大师们的笔战和争论,都非常精彩,但对于我本身很少读国外大师的作品,所以读起来显得有些深涩难懂

  虽然,本书也是杂志发表的合集,但是按时间顺序梳理还是比较系统,我没有按时间阅读,而是逆时间阅读,从离我们最近的开始

  书中内容除了对世界思想思潮的关注,刘擎老师更多的从世界思潮回到中国,关注中国现实。很多讨论关系人类去向,也关注中国的现状与去向。

  可以说,这一本入门级的思想盛宴。

  唯一遗憾,是刘擎老师年度出这本书竟然没有把2013年的内容收录进去,所以我在网上找到后补充于此。

  刘擎:2013西方知识界回顾http://blog.sina.com.cn/s/blog_eca0144c0101mti6.html

  《纷争的年代》读后感(三):拨云见日

  《纷争的年代——当代西方思想寻踪(2003-2012)》一书系统地整理、分析了从2003年到2012年十年间西方思想政治人文历史等领域重要的历史事件,透过这些事件和趋势展现了在西方几种主要思潮的最新发展脉络,让我们在众多政治思想派别、众多的言论书籍奖项等背后,透彻把握西方思想学家们的精神脉络,为解决当下中国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提供了具有借鉴意义参考实例库。

  当代西方,左翼(马克思主义)、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是最具影响力的三种思潮。随着苏联解体等事件,左翼曾经一度消沉,9·11之后再度崛起,时常充当国际社会反战先锋;欧美金融危机之后,左翼思想高喊“反抗”与“打到”,以激进的“占领华尔街”方式达到高潮;自由主义成为最为主流的思想潮流,自由主义的哲学基础是个人权利,基本结构是自由民主的政体,因此虽然面临左翼与保守主义的两面夹攻,仍然体现强大的活力;而保守主义者采取回归传统文化期待从古代经典宗教中汲取精神养料精华,重新唤醒人们对于真善美追求,用新的真理价值标尺来重新衡量这个社会。每种思想都有一些精英代表人物,而很多人物也介于一种或者两种中间,随着时间而发生着思想的变迁

  本书按照年代划分,首先对这一年里发生的重要的思想、知识界重大事进行回顾;还包括一些重要思想、人文领域重大奖项的颁布与获奖者介绍;最后还对这一年中辞世的学者作家给予点评总体说来这是一本缩减版的西方思想文化领域的10年编年史,很有参考价值。

  对于思想领域的各个重要人物和事件的评述,作者能够做到简单、直接、客观,让读者一目了然,而且不会因为作者的主观原因影响读者自己的判断立场,这一点是非常难得的。

  书中所写的一些西方思想潮流、论战、观点,有些因为文化、地域差异与中国客观情况差异较大,没有太多借鉴和交叉,而有些则对于转型期的中国有重要影响,甚至是中国思想界的先声,值得仔细参考、借鉴。下面择其一以为例。

  2008年的西方思想文化界有一股强烈的对于数码时代文化荒漠批判(参见《数码时代的文化愚昧》)。伴随着个人电脑互联网络和手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数码通讯技术已经成为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正是这一部分在迅速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阅读以及思维方式,越来越引起西方思想家重视,因为对于单个的读者、学者而言,这种改变正在显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弊大于利的趋势。为此,美利坚大学语言学教授Naomi S. Baron、知名作家Nicholas Carr、美国埃默里大学英语教授Mark Bauerlein、著名作家Susan Jacoby等知名作家、学者和教授都专门出书、撰文,表达对于互联网时代的西方年轻一代电子化狂潮里,“正在走向新的文化愚昧”的深切担忧

  aomi S. Baron教授经过长达十年的研究,在最新的《总是开着:在线移动世界中的语言》一书中,“揭示了网络和短信文本对书写语言的冲击”。数码时代,碎片化的时间、碎片化的思想也导致了碎片化的语言,这些语言除了与正式语言比缺少规范、充满随意愤世嫉俗以外,更多的是使人们从语言开始对于生活和事业也充满了“无所谓”的态度

  电子、网络社交媒体应用的大量普及,让更多的年轻人沉浸在与电脑、手机中的“人”去沟通交流,反过来与现实中的亲人同学、朋友的沟通却越来越困难,甚至对于那种“虚拟关系”已经产生严重依赖,而对于现实世界的与人交往却有了深深障碍,这不能不引起专家和学者的重视。而Nicholas Carr在《大转换:联线世界,从爱迪生到谷歌》一书站在历史的视野,对于技术革命带给传统文化方式的冲击进行了分析。他认为,互联网正在改变我们的思考与阅读方式,使人们更适于“快速浏览”而不是持续的专注,而持续专注却是认真阅读、听讲或者写作长文所必须的,很多时候,我们已经没有耐心阅读完超过一个页面文字了,更不用说一本厚厚的有思想性的书籍。Mark Bauerlein教授在《最愚蠢的一代:数码世代如何麻痹了年轻的美国人并危及我们的未来》中,用详实的统计数据证明,目前美国大学学生的整体素质在下降,主要表现在:语言能力减弱、丧失专注力,学业规范意识淡薄而且知识贫乏

  随着时间的变迁,西方思想学界伴随着不断出现的政治、经济、哲学问题而不断推出新的理论和解决路径,这些路径有些是基于历史的,有些是基于未来的,不过,问题永远会出现,探索解决问题的努力也会继续,相信读过本书,你会对这十年西方的思想发展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脉络,也对处于发展、转型期的中国有了更多的关切,或许您也有了“中国该向何处去?”的疑问,对于这一疑问,或许还没有更好的答案,不过相信随着我们不断实践,一定会找到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的路径。当然,这一路径会参考和借鉴当代西方的有益的思想和理论以及方法,这或许就是本书作者的目的吧。

  原作者:王虎

  原载于:团结

  《纷争的年代》读后感(四):错位与纷争

  2003年,美国主导并获得英国支持和参与的伊拉克战争,掀起了欧洲的政治分裂,法国、德国等美国传统盟友坚决反对美英绕开联合国以莫须有罪名开战,因而被美国领导人蔑称为“老欧洲”;而许多中东欧国家则对开战给予坚决支持,成为了所谓的“新欧洲”国家。“新欧洲”国家支持美国开战,最重要的理由当然是接近并加入北约并获得美国更大的支持,但不容否认的一点原因则是,1990年代巴尔干危机期间由于国际协调和介入较为迟缓,最终未能遏制激烈地区冲突种族屠杀的出现,这些国家在当时要么被卷入到冲突、危机之中,要么因为毗邻冲突地带而对战乱威胁感到恐惧,因而宁可选择支持“国际警察”以强力手段一劳永逸地解决中东问题。

  伊拉克战争更持续、通常被公众所忽略的一点影响是,执掌着这个世界主流知识和思想话语权的欧美知识界也发生了一场巨大的分裂。德国思想家哈贝马斯和法国哲学家德里达长期以来都存在知识论及思想倾向上的巨大分歧,却在伊战后联署了一项反战声明,欧洲多个国家的知识精英和媒体都接连响应。

  多年后,以“软实力概念创建者约瑟夫•奈为代表的美国学者不情愿地承认,伊战带来了美国软实力的严重下滑,让欧美主流知识精英开始将美国霸权真正视为对这个世界和平和发展的威胁。有意思的是,欧美反战知识精英多自称、并被“自己人”和论辩对手认为是“自由主义者”,而在当时的中国,相当一批“自由主义”学者却支持美国开战。

  2003年,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萨义德去世,在接下来的十年间,陆续有多位二战后几十年间同时扮演学界泰斗和公共知识分子,长期引领全球政治、经济、社会批判和反思的学者、活动家离世,也使得这十年里,对这些知识精英的回顾、总结、评价、争辩成为了一项近乎周期开展的学界和社会议程,催生出更多争议

  分裂与频度更高的争辩,继续呈现。2004年起,当代文化是否导致平庸化、粗俗化和弱智化,以及互联网是否加速了前述进程,这方面的争论从知识精英群体扩散到大众,对各国的公共政策形成很大影响。争论的焦点实际上可以简化为:知识的自由是否包括对平庸、粗俗乃至反智主义的许可宽容。同年,哈佛大学政治学家亨廷顿出版了《我们是谁:对美国民族认同挑战》一书,支持美国拉美族裔等非白人、新教徒族裔居民增加,会导致美国文化、政治和社会传统的丧失。这本书一经推出就引发了美国学界、政界和社会的强烈震荡,尽管如此,人们仍然低估了这方面问题的重要性,当今世界各国在全球化人口流动加速的背景下,移民流入国都必然面对亨廷顿之问,民主、宪政体制面临严峻挑战,经近现代数百年才形成的宽容多元社会的传统遭遇被撕裂的巨大风险

  接下来的几年里,保守主义和左翼思想都迎来了短暂的勃兴,以及之后的衰落。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发生重创了“华盛顿共识”,具体来说,就是美国金融和实业财团赞助的多家顶级智库之前主导国际经济组织、许多国家和地区政府的政策理念正当美学界开始以空前左倾的姿态重新探讨马克思《资本论》等共产主义作品对改良当今资本主义模式作用时,中东和北非发生了民主运动,这也被部分知识精英解读为“第四波民主化”,强烈反击“向左转”的风潮。然而,紧接着欧美世界又上演了“占领华尔街”等占领运动,这场运动实际上是对里根•撒切尔1980年代自由化改革“说不”,表达出公众对极少数金融资本家和互联网冒险家独享多数财富,并通过金钱和游说集团继续维持不公平分配政策框架的强烈不满

  10年间,政治史、经济史读物继续畅销,但新出版的名家名作中,主导观点已经发生了根本改变,哈佛大学历史系历史学和商学院金融学双科教授尼尔•弗格森陆续出版的十多部著作受到空前欢迎。弗格森评价历史和现实的首要标准在于,法律和体制必须有效(不仅仅对经济成长),跟十多年前的很多经济史、经济政策核心观点(强调产权保护和民主选举为第一前提)俨然天壤之别。

  在中国内地思想界和知识精英群体,左翼阵营堪称边缘化,“自由主义”学派和学者的定义也跟欧美同行截然不同。在欧美占据主流的、以左翼批判立场为鲜明特征的许多大家,在中国是不为人知的,因为得不到恰当、合理的引进引介。

  中国内地不少知识精英所推崇的,是欧美同行绝难想象的、刨除了政治哲学和自然哲学的经济学,以及简化的政治民主理论,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内地与欧美知识精英的思想和知识对话,目前很难处于同一个水平线上,至少说是整体滞后的。这也使得,中国内地无论是学界,还是官员乃至其他民众,在接触到西方知识精英的最新议题、代表性观点时,形成的理解、作出的反应常常是错位的——不仅仅在伊拉克战争问题上,就连西方学界讨论的“中国模式”,中国国内对此提法的所谓支持者和反对者,所支持的或所反对的,其实跟欧美同行的议题已经没太大关系了。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擎所著的《纷争的时代:当代西方思想寻踪2003-2012》一书,对2003-2012年欧美思想界的重要事件进行了梳理和评述。这本小册子也是目前国内所能找到的,对近年来西方学界思潮进行凝练描绘和客观介绍的一本书。

  尽管作者刘擎本人有特定的政治立场和知识论,但在这本书中,他对西方左翼等多个思想团体、知名学者的观点评述并不带着个人主观色彩来阐述西方思想界、社会公众等在具体议题、问题议程上展开的激烈争辩。书中还收入了刘擎本人及著名政治学者徐贲对桑德尔、贝拉米、里拉、米拉等政治理论家的访谈对话内容,更为直观地引介介绍了西方政治思想界的辩论焦点。可以说,这本书有助于读者客观回顾欧美思想界及政治、社会等领域内10年来的重大议题,推动相关知识、理念更新。

  原载于/《华夏时报》

  原作者/郑渝川

  《纷争的年代》读后感(五):西方学界思潮因何被“中国化”?

  2003年,美国主导并获得英国支持和参与的伊拉克战争,掀起了欧洲的政治分裂,法国、德国等美国传统盟友坚决反对美英绕开联合国以莫须有的罪名开战,因而被美国领导人蔑称为“老欧洲”;而许多中东欧国家则对开战给予坚决支持,成为了所谓的“新欧洲”国家。“新欧洲”国家支持美国开战,最重要的理由当然是接近并加入北约并获得美国更大支持,但不容否认的一点原因则是,1990年代巴尔干危机期间由于国际协调和介入较为迟缓,最终未能遏制激烈地区冲突和种族屠杀的出现,这些国家在当时要么就被卷入到冲突、危机之中,要么因为毗邻冲突地带而对战乱的威胁感到恐惧,因而宁可选择支持“国际警察”以强力手段一劳永逸地解决中东问题。

  伊拉克战争更持续、通常被公众所忽略的一点影响是,执掌着这个世界主流知识和思想话语权的欧美知识界也发生了一场巨大的分裂。德国思想家哈贝马斯和法国哲学家德里达长期以来都存在知识论及思想倾向上的巨大分歧,却在伊战后联署了一项反战声明,欧洲多个国家的知识精英和媒体都接连响应。

  在多年后,以“软实力”概念创建者约瑟夫•奈为代表的美国学者不情愿地承认,伊战带来了美国软实力的严重下滑,让欧美主流知识精英开始将美国霸权真正视为对这个世界和平和发展的威胁。有意思的是,欧美反战知识精英多自称、并被“自己人”和论辩对手认为是“自由主义者”,而在当时的中国,相当一批“自由主义”学者却支持美国开战。

  在中国内地思想界和知识精英群体,左翼阵营堪称边缘化,“自由主义”学派和学者的定义也跟欧美同行截然不同。在欧美占据主流的、以左翼批判立场为鲜明特征的许多大家,在中国是不为人知的,因为得不到恰当、合理的引进引介。中国内地不少知识精英所推崇的,是欧美同行绝难想象的、刨除了政治哲学和自然哲学的经济学,以及简化的政治民主理论,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内地与欧美知识精英的思想和知识对话,目前很难处于同一个水平线上,至少说是整体滞后的。这也使得,中国内地无论是学界,还是官员乃至其他民众,在接触到西方知识精英的最新议题、代表性观点时,形成的理解、作出的反应常常是错位的——不仅仅在伊拉克战争问题上,就连西方学界讨论的“中国模式”,中国国内对此提法的所谓支持者和反对者,所支持的或所反对的,其实跟欧美同行的议题已经没太大关系了。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擎在其所著中,对2003-2012年欧美思想界的重要事件进行了梳理和评述。这本小册子也是目前国内所能找到的,对近年来西方学界思潮进行凝练描绘和客观介绍的唯一一本。尽管作者刘擎本人有特定的政治立场和知识论,但在这本书中,他对西方左翼等多个思想团体、知名学者的观点评述是不偏不倚的,因此,本书有助于中国读者在不受到错误引介和有过强偏向性引导前提下,回顾欧美思想界及政治、社会等领域内十年来的重大议题,推动相关知识、理念更新。

  原载于/《竞报》

  原作者/郑渝川

  《纷争的年代》读后感(六):如何阅读一本“不明觉厉”的书

  如何阅读一本“不明觉厉”的书

  ——从《纷争的年代——当代西方思想寻踪(2003-2012)》谈起

  我们会读一本我们读不懂的书吗?

  作为一名阅读爱好者,我相信很多人都会有和我有类似的经验:有时候我们会邂逅一本书,这本书的内容我们似乎完全不懂或者大部分不太懂,但这并不影响我们的阅读兴趣,甚至还能读的津津有味。在我不短的阅读时代里,遇到过很多这样的书。比如初中的时候玩命的读福克纳《喧哗与骚动》,一直到读完也不知道作者想说什么。再比如读研时期摸《公羊传》,而且还是个“译注”本,差点读到经脉逆行累觉不爱。不过很可惜,随着年纪渐长,这样的感觉越来越少。这么快的生活节奏,一本云山雾罩的书,谁有那闲情逸致用于谋杀时间?

  当然,我们必须承认,每个人的知识背景和接受能力不尽相同,有些我们所认为的不明觉厉的书,也许对别人来说就像小学生用步步高点读机学英语一样so easy,比如我手头这本《纷争的年代——当代西方思想寻踪(2003-2012)》,就是此类。

  必须要指出的是,对我个人而言,此书并不是严格意义上那种不明觉厉的读物,至少作者所提到的大部分人物、著作、事件、八卦,或多或少都有一点了解,完全不知道的只占较小比例。但我也必须强调,首先此书初版起印6000册,这不算一个激进的决定,毕竟又不是《文化苦旅》,至少,我觉得警察扫黄的时候应该不会从妓女的包包里搜出这种书吧?其次,根据作者在自序里透露,此书的相关研究受到来自官方的课题经费的资助,换句话说,此书带有学院派的那种“论著”的色彩,因此,它遇到真正的知音,应该并不是难事。

  那么,现在有意思的问题来了:假设你对此书完全就是不明觉厉的感觉,但你又想好好读一读它,你应该读什么?怎么读?

  此书大体上是一个拼盘结构,分为三大板块。第一部分是作者历时10年、分年撰写的“西方知识界重要事件综述”的年度报告,并且是在不同场合公开发表过的,此次结集,颇有点总结盘点的味道。第二部分是作者与若干著名西方学者的访谈录,其中有一篇还是徐贲先生的。很惭愧,四位被访谈的对象我一个也不知道。第三部分,是作者对几位西方学者或作家的侧记评论。其实这个部分很好很有趣,但作者为何把这部分作为“附录”,我反而感到不明觉厉。

  从结构上看,第一部分是本书的重中之重,这是一目了然的,作者在自序中也毫不隐藏其试图“勾勒当代西方的思想图景”的初衷,事实当然也部分如作者所愿。尽管都是旧文,但对初读此书的读者而言,远看像编年体,近看像纪传体,再扒开里子看,原来是纪事本末体!每年读一篇,见到的是树木;但十年读一书,见到的可是森林哦!我相信,读此“书”的感觉一定远比隔年读“文”要有趣的多!

  然而我想,当作者遇到一群抱着“不明觉厉”的感觉来读此书的读者,恐怕是会失望的。无论如何,作者试图左右所有读者的阅读方式是徒劳无功的。纪事本末体的一大特征,就是适合“随翻随读”。比如,你不妨随手翻到045页《格拉斯迟到的自白》,其作为完整的一篇,与046页《余英时教授荣获克鲁格奖》就没有半毛钱关系。而当你翻到162页,2012年去世的辛波斯卡与韩素音除了都是女性作家这一共同点,似乎也风马牛不相及。换句话说,你不妨将此书当做《论语》来读;如果你觉得太高端,当做《聊斋》也未尝不可。

  而如果你是一个有着装逼的恶趣味的读者,此书同样提供了大量的谈资,足够你在一场清谈的沙龙上颠倒众生。比如,你可以耸耸肩,不经意的来一句:“知道2009年柏林墙倒塌10周年的纪念活动中那个多米诺骨牌的节目吗?1000块骨牌倒了999块,最后停在一块没有倒下的汉字石碑上,知道上面刻着什么内容吗?——陆游的《钗头凤》!”

  以上的段子纯属虚构,但绝对不是戏谑,事实上,如果我们抱着愉悦的态度来阅读这本略感艰涩的书,处处都有让人惊喜的发现,比如我读到此书099页顿时傻眼。《2009年辞世的学者和作家》一文,开篇便是:“2009年10月30日,被称为‘法国思想界最后巨人’的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在他101岁寿辰即将到来之际因病逝世。”而在我私人的购书日记上赫然记载着:“2009.10.30,京东到书。计:《忧郁的热带》……”

  好吧,我这么说,绝对没有任何想要矮化本书的价值或者摈斥作者的努力的意思。至少,我坚信,如果一个读者一边不明觉厉一边还愿意阅读,作者应该不会不高兴的。尊敬的刘擎先生,你说是也不是?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