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心理治疗中的依恋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心理治疗中的依恋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7-23 04:2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心理治疗中的依恋读后感精选10篇

  《心理治疗中的依恋》是一本由威廉 (David J.Wallin)著作中国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0.00,页数:507,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心理治疗中的依恋》读后感(一):论假装之重要性

  Fonagy从我们是如何感受内在世界和外部现实关系角度把心理体验分为了三种模式——心理等同模式、假装模式和心智化的模式。

  心理等同模式是我们每个人最初对内外部世界的感受,也就是,自出生伊始,我们会自然而然地把我们内心观感等同于外部的现实,比如,我们遭受不好对待时,我们会觉得自己是不好的,或者,我们是不好的,所以会受到不好的对待。苏东坡戏谑佛印在他的眼中是狗屎,佛印则温和一笑坦言东坡在他眼中是尊佛,苏小妹认为东坡心秽而佛印心净而佛印胜出,但若放在Fonagy的心理体验模式下来看,二者并无本质区别,都是内心和外部的等同。处在这种模式下,我们的行为就像是在梦游里面自动嵌入角色,被内在的感受牵引着走。

  心智化模式则是能够将二者分开,同时又接纳二者的联系。也就是,自我是能够知晓自己的体验多少是真实的,而多少是不真实的。知晓了这些,最大的意义之一就是我们可以拥有了更多的自由选择如何行动

  在初读这个模式理论时,我并没有觉得在这二者之间的假装模式有多么重要。等同模式像是我们所在的此岸,而心智化模式像是我们要抵达的彼岸。而假装模式呢?它说的是内外部世界的脱钩,我们任何想象中的事件感觉上都是真实的,任何被忽略的事件都归于无关紧要的。这么看来,好像假装模式更加撕裂了内部和外部世界的联系,那它为什么会处在Fonagy提出的这两种体验模式的中间位置,甚至被认为是此岸通往彼岸的必需的中途停靠站呢?

  首先,它通过脱离现实而为个体提供一种安全感。比如,防御中的解离和否认就是假装模式存在的一种方式。以一个朋友和我分享事情为例,在朋友查询成绩发现高考失利的当下,她是十分震惊而且难以消化这种现实的,当时心理蹦出一个声音十分坚定地告诉她,“你是在做梦!”于是,她躺到了床上,真的开始睡觉,睡醒之后再去面对现实自然平稳了许多。也就是说,假装模式脱了心理等同模式真实感所带来的恐惧或者其他的感受而给自我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自由。这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个体在等同模式中其实是有一种淹没感的,因为在这种模式的体验中内心是直接而赤裸地暴露在外部世界,同时,外部世界也是可以毫无阻碍影响乃至侵袭内部世界的。

  其次,它通过赋予自我想象的无限可能性而给予个体一种掌控感和力量感。比如,小孩子喜欢做的游戏之一就是披上一块围巾乃至破围裙,就可以幻想自己是超人,然后冲来冲去地玩耍。这时的他处于科胡特所界定的一种极度理想化的自恋状态中,也是Fonagy所认为的心理体验的假装模式之中。科胡特认为这种情况表达出来的是一个人自然流淌活力,无需与其面质其中不现实的特征,也不用将其解译为妄自尊大,只需要接触现实实现慢慢的蜕变。这和Fonagy的心理体验对假装模式的定位类似,也正是下面所会谈及的。

  最后,它蕴含着下一个心理模式的幼芽。在假装模式中,我们可以练习心智化的初步版本——象征、多元化的观点认识表面实质之间的的差异。处于假装游戏的孩子通过和想象中充满力量象征的超人而获得一个心理上的力量,他也并非会永远沉浸在这种假装之中而对现实完全地屏蔽不见。

  有时候,我们更愿意去和陌生人袒露我们的心扉,也是出于这种关系我们可以用一种不真实的身份去表达真实感受所带来的安全感,与此同时,我们能够期望,也往往可能会得到与熟悉、重要的亲密关系所不同回应——没有那么多的评价、没有那么多急切地想要你好所带来的压力感。也许,这是网恋魅力所在,可以在我们的想象中保有一种没有冲突矛盾温暖。这就如同《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一样,娇爷可以保有“我纹身、抽烟、喝酒、说脏话,但我知道我是好姑娘”的自我认定,可以保有书信一端那个人对她的爱护关爱肯定。这至少在一段时期内对于她的生活十分重要而成为一种重要的支撑

  但假装模式和等同模式一样,也是人天然会自带的。同时,也由于这种模式和等同模式中同样的不现实性而拥有着天然的脆弱性。现实中的娇爷的网恋可能只是一个“一往而情深”的骗子。能够现实地活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咨访关系也是类似于一种假装模式的关系。如果说,等同模式像是一个人在梦游,心智化是清醒而有意识地活着,那么咨访关系所建立的假装模式就是以来访者主体做一个真实而且来访者可以拥有掌控感的梦。咨访关系的设置,包括保密性、咨询师和来访者在现实世界中关系的隔离等,都给来访者提供了一个过渡性的空间,这让来访者可以确定在这里的代价没有像其他重要的亲密关系那么高,因而可以承担更高的风险。再加上优秀咨询师对安全港和安全基地的搭建,让来访者更加能够发挥自我的主体性,更加真实地呈现自我,通过活现、唤起和具身等方式来传达与咨询师,双方可以就此而真实地探索

  《心理治疗中的依恋》读后感(二):《心理治疗中的依恋》书评

  想起当初拾起《心理治疗中的依恋》一书的原因其实颇为可爱,或者可以说冥冥之中其实早已注定了我和它之间的缘分。当时同期学习精神分析小伙伴们以过来人口吻语重心长指导我,看完这本书了解依恋类型可是很有助于谈恋爱的。于是,怀着对恋爱憧憬,我竟然顺利地读完了此书,也对四种依恋关系模式有了基本了解。

  1. 安全型依恋

  发现与别人亲密并不难,并能安心依赖于别人和让别人依赖自己。不担心被别人抛弃,也不担心别人与自己关系太亲密。

  属于这个类型的成人婴儿时期似乎就具有两种彼此对等的能力,在他们感到安全的时候,能自然从联接中寻求安慰。他们不管在分离时多么难过,与母亲的再次联接让他们瞬间就能得到安慰,而且很容易继续玩耍。这是由于,这些母亲是很敏感的,在和婴儿互动时能够对婴儿发出的信号和发起的交流进行反应情绪上的同调。

  2. 回避型依恋

  返现与别人亲密会感到有些不舒服;自己难以完全信任他们、难以让自己依赖他们。当别人与自己太亲密时自己会紧张,别人想让自己更加亲密也会感到不舒服

  属于这个类型的成人在婴儿时期依恋行为是有缺失的,他们的冷漠是他们表现出来的一种防御性的适应。在分离场景中,他们的心率和那些看上去很痛苦的安全型依恋的婴儿一样,都是加快的,并且他们的皮质醇水平身体主要的压力荷尔蒙)在分离前后都明显高于安全型依恋的婴儿。这是由于,他们的母亲会主动拒绝婴儿想要联接的请求,对情绪表达很抑制,对身体接触很厌恶,以及在实际身体接触时非常粗鲁唐突。

  3. 矛盾型依恋

  发现别人不乐意像自己希望的那样与自己亲密。经常担心自己的伴侣并不真爱自己或不想与自己在一起。想与伴侣关系非常亲密,而这有时会吓跑别人。

  属于这个类型的成人在婴儿时期对母亲在哪儿是很在意的,以至于无法自由探索,对母亲离开的反应,也都表现出淹没性的悲伤。和母亲重聚后也并不愉快,既不能缓解矛盾型婴儿的悲痛,也不能终止他们对母亲行踪时刻担忧。就好像即使母亲在场,他们也一直在寻找一个缺失的母亲。这是由于,矛盾型婴儿的母亲对婴儿发出的信号不敏感,且微妙地或者不那么微妙地阻碍了婴儿的自主独立

  4. 混乱型依恋

  属于这个类型的成人在婴儿时期非常没有安全感。和母亲重聚的婴儿会表现的难以捉摸的、矛盾的,或者说是怪异的。当妈妈拥抱他们时,他们的表情比较茫然,情绪会稍显忧伤,会躲开母亲的目光。有婴儿甚至看到母亲用手捂住自己的嘴。这是由于,这些母亲自身已经处于一个遭受惊吓的状态,而在和婴儿互动时,婴儿也体验到了母亲的惊吓和害怕

  然而,在我通篇阅读完整本书之后,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并不是我已经略有耳闻的四种依恋模式,而是早期形成的依恋模式会不断地在我们之后的成长中不断出现,在我们的人际交往和亲密关系建立的过程中不停地被唤醒、被活现。

  更重要的是,这种不断被重复活现的过程并不是我们意识层面就能觉察到的,它们更多地隐藏在我们的潜意识中。我们可能并不是通过我们的语言,而是藉由我们的行为和情绪表达出来,将我们从小习得的依恋模式在亲密关系中模拟出来:小时候妈妈太忙,没有太多的时间顾及到我,所以我习惯把我所有的需求和情绪隐藏起来,成人之后,即使我很想和你成为很亲密的恋人,但我总是不适应向你表达感情,需要更多的独处空间,冷淡应对你的热烈;而你则因为从小妈妈对自己的回应总是那么不恰当,想要玩却时机不对,想要被抱却打乱部署,长大之后,你总是担心恋人不在身边就会不安全,时时刻刻要和恋人粘在一起才能感到安全,好似连体婴儿一般。在修行依恋这本书之前,我总是不太能理解那些夺命连环call和高冷孤僻之人,现在回过头思索,却更多了无奈难受,有时候并不是他们想要成为这样的人,只是原生家庭环境很难被打破,像代际传递似的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烙下了难以轻易磨灭和改变的依恋模式,而我们则会不自主的、僵化的在我们的人际关系使用他们,和我们遇见的每个人相处时都使用同一套固定的依恋模式,促使我们亲密的恋人用我们的父母曾经对待过我们的方式来应验我们的期待

  可以说,在那时,《心理治疗中的依恋》一书的确在恋爱指导方面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而今,作为一个心理咨询师,再一次捧起此书,心境感受其实已经有了巨大变化,不可否认是它引领我走进了心理咨询的大门,而依恋理论也成为了我踏入这一行启蒙。从Bowlby的依恋理论到Ainsworth的陌生情境实验到Mary Main的成人依恋访谈再到Fonagy的心智化概念,依恋理论的演进,是通过聚焦于对亲密关系、非言语领域,以及自我与体验的关系而展开的。而这三部分在整个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将不断地呈现,来访者和咨询师的治疗关系相当于呈现了亲密的依恋关系,在这段安全型的依恋关系中,咨询师成为了可以帮助来访者对困难感受进行忍受、调节沟通的及时回应者,通过这样的情感调节和互动让来访者感到安全,凭借这样一种安全感,治疗关系能够为来访者提供一个情境,让他们触及那些未曾言表——以及可能无法言表(非言语领域)——的各种被否认或被解离的体验。来访者通过在这个情境中和咨询师共同获取、表达、反思这些被解离的和无法言说的感受、想法以及冲动,能够强化来访者的“叙事能力”,还可以帮助他们把对于体验的姿态往更为反思的方向挪动,逐渐获得一个更一致的和更安全的自我感觉。

  当我自己真切体会到心理咨询的过程,并同我的来访者们共同成长,经历他们在咨询过程中每一个不经意微小变化,在感动珍藏之余,我也终于真正领会到了依恋书里序言的第一句话“心理治疗是如何让人们发生改变的”——即好的咨询师对来访者做的一切和成功的父母对他们的孩子做的一切相似,在这个安全的关系下激发或增强来访者自身的心智化和觉察的能力,通过对此时此刻的情绪和行为进行不加评判注意,转化此时此刻的体验,逐渐重构一种更成熟灵活的依恋模式。

  《心理治疗中的依恋》读后感(三):三岁之前的记忆:不记得的,恰恰是最重要的

  David J.Wallin的《心理治疗中的依恋》是一本系统介绍依恋理论,以及如何将依恋理论应用于心理治疗实践的书。

  本文主要就幼儿期的记忆这一内容分享下这本书上的观点和我自己的一些思考

  1、为什么你不记得三岁之前的事情?

  当说“记得”是指能用语叙述,是有情节回忆。这类的记忆主要由大脑中海马负责

  大脑在海马的协助下记录下来的记忆才是是可以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这些记忆里面是有人物、时间、地点的,是可以诉说的记忆。

  但是,海马在生命的第二年或第三年才开始发挥功能,所以,因为人的大脑功能的局限性,我们当然就回忆不起来3岁之前的事情。

  另一方面,从语言的发展情况来看,大部分幼儿到了快三岁时,才能够流畅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要用语言来表达三岁前的记忆是很困难的。

  那么三岁之前是不是就没有记忆呢?

  2、三岁之前,我们记得什么?

  除了海马之外,大脑中还有一个负责记忆的器官,那就是杏仁核。

  杏仁核在人出生时就已经发育成熟,它记录的是人的内在世界的各种感觉和情绪,包括各种内脏器官(心脏、肺以及肠道等)带来的感觉,以及你所经历过的事情留给你的感受。

  杏仁核在人出生时就开始发挥作用,意味着——

  孩子出生之后,不会说话,但是他/她对这个世界将会有各种各样的情绪、体验。

  这些无意识的记忆是“说”不出来的,但是它确实存在。

  三岁之前,我们记得的是我们对那些经历过的事情的各种感受和情绪。

  3、这些情绪和感受是什么呢?

  这些知识主要分为两类:

  一类是关于“我是谁”的知识,就是对自己的基本感受。比如:自己是可爱/不可爱的,我是快乐/不快乐的,我的身体是舒服的/不舒服的等等。

  还有一类是关于与他人一起相处和自己相处的模式。这个模式会很大程度上会沿袭父母与其他人和他们自己的相处模式。

  “说”不出来意味着,只能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就像你很难跟别人说怎样骑自行车,只能真的找一辆自行车来,像别人演示后,别人才能明白。

  你心里是知道自己是什么样子的,但是无法描述。所以,我们觉得找一个懂自己的人真的好难。

  你很难意识到自己是如何与自己与他人相处的。但是你会发现自己总是遇到类似的人,让自己陷入同样的困境。

  这些知识奠定了一个人如何看待自己,如何与他人、与自己相处的基础,意味着我们每天自动就形成了对自己,对他人,对这个世界的看法。

  如果我们之前的体验有问题,让我们对自己,对他人,对自己和他人的关系看法不好,那么就会影响自己的心理状态,而且不能通过学习更多知识来得到改变。

  因为人学习的知识都是语言的,这跟这些体验不是一个体系的。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讲,三岁看大是真的。

  4、对养育的启示

  1⃣️想让孩子有不同的命运,先改变自己

  孩子出生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要想办法让自己活下来。这是生物本能。那么,要活下来最主要的就是要适应养育着的行为模式,要最大程度上争取养育着最好的照顾。

  所以,孩子会调动所有的力气去模仿父母,像父母一样看待周围的世界,与父母的行为模式一致。孩子的世界里只有父母,除了像父母,没别的选择。

  因此,作为父母,如果想让孩子变得更好,首先是自己变了,孩子才能有变化。

  没吃过猪肉,孩子真的不知道猪肉是啥味道。

  这对于成年之前的孩子来说尤其明显,但并不是绝对的。人在成长过程中,还有可能会一些“意外”事件或重要他人,让他们有所改变,但是,这只能看运气。

  2⃣️会表达的孩子,情绪调节能力更好。

  杏仁核激起的人的情绪反应往往是失控、过度的。海马可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将情绪进行微调,让情绪反应更适合当时的情况。

  举个例子:在海马没有发育或者丧失功能的时候,人看到蜷缩在小路上的蛇和蜷缩在动物园玻璃后的蛇会是一样害怕的反应,但是海马功能良好的人,就可以对这两种情况进行区分,人就会知道是没有必要害怕动物园里关着的蛇。

  所以在调节情绪的时候,海马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而海马的功能是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各种体验。

  在心理治疗中,治疗师总是会问:“你有什么感受?”正是尝试将来访者体验和大脑建立新的连接。

  一个能够将自己的内心感受用语言清晰表达出来的人,意味着:

  他对自己的感受是不带批判性的;

  他能清楚地知道自己对周围事物和他自己的感受;

  他不会长时间地陷入到某种情绪中;

  他可以从旁观者的角度,检视自己的体验和想法,具有反省自己的能力

  .........

  情绪调节正是(1)能意识到并(2)接受自己的所有的感受,然后(3)用反省功能分析感受与事物之间的联系,再去指导行为。

  一个能将自己的内心感受用语言清晰表达出来的人完全具备这三项能力。

  所以,会表达的孩子,自然情绪调节能力就更好。

  3⃣️关注并接纳孩子的感受,比什么都重要

  三岁的孩子喊叫着:“妈妈,我恨你!”

  有些妈妈就会觉得好委屈,然后指责孩子,“你凭什么恨我,我天天伺候你吃饭、穿衣……我付出了这么多,你居然这么说,你有没有良心……”

  自然,孩子以后就不会,或者很少说恨妈妈了;或者,他会转而说很喜欢妈妈;再或者,会转一个很大的弯,孩子会认为自己是不好的,妈妈是好的……

  人很聪明,总会想各种方法达成自己的目的。总之,最后的结果就是,在意识层面上,他是肯定不会有恨妈妈的感觉了。

  但是,孩子并不是被妈妈“说服”了,而是他意识到这么说会危害到跟妈妈的关系,所以将这种感受排除在自己的觉知之外。

  这种恨妈妈的感受就成了无意识的想法。连孩子自己都意识不到自己有恨妈妈这个想法。

  因为这个想法没有被接受,也就失去了理解、处理的机会。所以,这个想法并不会就此消失,而是会通过他跟别人相处的过程中呈现出来。

  很可能他会跟别人相处的过程中重复跟妈妈的模式。

  比如,他觉得他是喜欢朋友的,也对对方很好,但是对方就是觉得讨厌他。

  那些不被接纳的感受、想法、体验,正是以这样莫名其妙的方式影响人们的。

  要打破这个模式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你足够信任这个朋友,能接受他的观点,二是这个朋友的观察足够准确。

  朋友说,“哦,我发现,你表面上对我很好,但是,内心似乎对我有一些不满。”

  他被这个准确的观察击中,而且知道这样并不会影响他和朋友的关系,他才能着手处理这种恨的感受。在这个过程中,是朋友先接受了这个恨,他才能意识到。

  这个过程只能发生在足够安全的关系里。

  一个人遇上一个“好人”,他对自己的感受,与自己、他人相处的方式会发生变化,将会变得更好。但是,这个真的看运气。

  如果这个妈妈能在孩子说恨你的时候,就帮孩子理解、处理这种感受,尝试去接受孩子的恨,理解他说这个话的原因。就省去了后面的麻烦。

  如果作为父母,能够在孩子小的时候,就有足够宽容的接纳能力,将会从根本上减少孩子以后在自我认识、情绪调节、人际关系关系等方面的麻烦。

  尽力关注并接纳孩子的感受和想法,这是一个什么时候做都不晚的事情。因为人和自己以及他人的相处模式在小时候已基本定型,但是这个模式是灵活的,可以调整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