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欢,不如我喜欢》的读后感10篇
《你喜欢,不如我喜欢》是一本由甘北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页数:2018-8-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你喜欢,不如我喜欢》读后感(一):深谙咆哮体的写手是如何写书的
深谙咆哮体的写手是如何写书的
看到书背后的短小荐文,心里是有点希望是不错的书。一是希望作者的写作水平真的能让人眼前一亮,二是希望能读到和市面上那些女性独立题材的书籍有所不同的书。但是打开了之后,看了目录里的小标题,我觉得我自己是想太多了。
作者很喜欢用强调句,用感叹号,整个一个咆哮体,说实话阅读起来真的没有一点美感。也许在口语中这样强势的表达的确可以为自己的观点加分不少,但变成文字之后就有一种票圈里谁发了条吐槽生活的动态的既视感,作为一本被印刷出来的读物,我觉得不应该只有这么一点点低级的文学性。走心和真实是客观存在的,但文字的内涵力量是没有感受到的。
犀利也真的是蛮犀利了,这眼看着都咆哮了肯定得犀利,我还隐隐感到一丝很浅层的愤世嫉俗,针对社会对女性的歧视、不公平等问题都进行了一个个例子的展示,可以说讲得都还挺清楚,可是一到表达观点的时候,就是我上面提到的致命性问题,作者不自觉地就开始咆哮了。换成在一个辩论赛的现场,那些话大概是很有利的语言武器,可是变成了白纸黑字之后,就显得很别扭,在我看来是不够有足够的说服力的。我其实更想说,作者这种咆哮式表达甚至会压过自己的观点本身,要知道这种书的目的不是煽动读者,引发过激的情绪和行为,而是使读者更深刻的思考从而得到帮助。
这本书里所讲的故事,大把的公众号里也很多,我想很多人其实也看得挺烦了。和女性独立有关的文学创作,我认为国内都还只停留在很表面的阶段,只是在喊,在叫,口号都很响亮,但是有的只是蹭一下这个热点,核心还是不突出。而实质性的变革,可以说是没有的,从宏观上就可以看出,比如相亲市场依旧存在的“剩女”说法、家庭主妇日益增加的压力,可以说这些文章真的没什么效用。不是说女性独立的思想本身没有萌芽,而是指引思想发展的力量都显得太薄弱了,甚至说有些是毫无用处。
读到后来,真的觉得是很不舒服的阅读体验。很膈应,很糟糕的那种感觉。我想大概是我本人真的完全没办法接受这样的作品吧。看到作者名字的作品,我下次看到可能就会绕着走了,真的欣赏不来,要是换成公众号文章之类的,我可能看到标题都不会点开。其实这本书的书名《你喜欢,不如我喜欢》是王菲的一首歌的歌名,我还蛮喜欢那首歌的,但是相比歌里的洒脱和豁达,这本书就有点小家子气了。我看到作者简介里还有个身份是《Vista看天下》特约撰稿人,我也庆幸自己在几年前就放弃了这本越办越让人不满意的杂志。摸着良心说话,这本书我不推荐。
《你喜欢,不如我喜欢》读后感(二):女性不是附属品,我们为自己而活
自从五四运动以来就一直提倡男女平等,在很多宣传的文体中也能看到妇女能顶半边天的激励人心的句子。但是写在纸上的、嘴里说着的却并没有真正进入所有人的心里、思想里。很多的人,有号称新时代的五好青年,也有祖父辈的老爷老奶们,甚或我们自己也都还有女人无法和男人比的观念在作祟。
其实现代有着独立思想、独立行为能力的女性已经非常普遍了,她们恣意潇洒,特立独行,缺的只是发现的眼睛和心灵。当然每一个时代都不缺觉醒的人,尤其是文人,他们用笔、用纸宣泄着内心的不满,传播着前沿的思想文化。 而甘北就是为现代女性的新思想、新理念而发声的女性作家。她就是那个特立独行的90后文艺女青年,是《Vsita看天下》特约撰稿人。也是有着60万粉丝的自媒体平台创始人。
她的《你喜欢,不如我喜欢》类似于一本为女性战斗的檄文书籍。这本书里有甘北身边的发生的对女性偏见的故事现象,有读者私信给她讲述的故事。
作者 甘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你喜欢,不如我喜欢》由许多个独立又有着千丝万缕的生活故事和现象串联起来。故事主题丰富,生活现象多样,有关于社会对大龄剩女的误解、有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有女性自身根深蒂固的自卑、有中国式婚姻的悲哀,也讲到现代社会的特有的产物,巨婴,愿意为你死,但是做不到为你工作赚钱等等一系列社会现象。
关于对大龄剩女的误解,其实我觉得不是误解,只是有些人喜欢揣着明白装糊涂罢了,因为他们害怕真相的到来,只能活在自我的世界里。即使有了董明珠这样的女性存在,有着范冰冰的嫁什么豪门,我就是豪门的豪言状语,也还是叫不醒他们。不是说了吗,你永远叫不醒装睡的人。
说到原生家庭的伤害,我读过的武志红的一系列心理书籍,还有黄之盈的《让我做你的心灵捕手》里都有提到原生家庭带给下一代,甚至下下一代的伤害,只要没有正确的干预,可能这样的伤害会无限循环下去,就像逃不开命运的诅咒一样。武志红和黄之盈作为国内著名的心理咨询师,当然在书里提供了很多解决干预的办法。
书里对于中国式婚姻的描写,也可以说是伤偶式婚姻,说尽了女人的悲哀。为了留住男人的心,一边离婚,一边生二胎。一边愤怒,一边原谅,除了因为心里那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的思想作祟外,还有因为抛弃自我,沦为家庭主妇,失去自主独立的无奈。
这本书里还提到这个时代特有的产物,巨婴。一个什么都健全的人,有知识、有文化,独独缺了生活的能力,一个只会打游戏吃饭的男人。他可以为你去死,但是却不能为了你去工作赚钱。死可以,但是工作太辛苦了。当然这也是做父母的悲哀,是他们千辛万苦,望子成龙培养的,只是好像培育方式不当,本应长成为一条龙的,却不想长出了一个巨婴。
《你喜欢,不如我喜欢》的主旋律是围绕女性来写的。甘北用可以说是辛辣的语言和有点儿愤世嫉俗的观点(仅限于社会对女性的歧视这一点)。她用着她那特立独行的思想、语言来抨击那些瞧不起女性的人,抨击那些整天没事就催、催、催婚的大爷大妈,抨击那些自己不识几个字,却经常颐气指使的,去指点别人人生的自以为是的人,她也抨击那些自以为有两个小钱,就可以理直气壮的要求一个现代化女性免费给他做保姆的男人。总之甘北就像一个战斗机一样,怼她认为不合理的现象和不可理喻的人。
但是甘北的书里也有悲天悯人的一面,也有自我反省的地方。她为小妹的不幸遭遇唏嘘不已,同情生活在像樊胜美一样的家庭的人,同情他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家庭,却要背负家庭的不幸重压。
我觉得这本书最值得赞赏的地方在于对女性的全面解读,为女性如今的社会角色所做的定义以及为那些还没有觉醒的女性指出的应该怎么活的方向。但是同时我也觉得本书里的一些思想观念可能已经落后了,比如生二胎这事,说实话我周围的很多人都表示不愿意生二胎,一是负担不起,二是不愿意自己的人生都在生孩子抚养孩子中度过。
但是我还是非常喜欢这本书,因为她说出了我们女人最重要的心里话。我们女人有手有脚,有思想有文化,有自己独立的经济来源,有自己的房子车子,即使是电动车,那也是自己的。我们不需要依靠男人存活,所以也并不想去过保姆一样的生活。
女性独立于社会的根本就在于有固定的经济收入,有自己的房子。有了这样的保障,我们就不必仰仗男人的鼻息而活,我们可以恣意潇洒的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不必要做男人认为对的事,穿男人喜欢看的衣服,说男人喜欢听的话。我们就是我们自己,为自己而悲、而喜,为自己而活。这就够了。
《你喜欢,不如我喜欢》读后感(三):做自尊自立自强的新女性
一看这本《你喜欢不如我喜欢》的简介就很喜欢作者的个性,曾经自己也这么有棱角,而且固执,执拗到被我老公说“别人撞了南墙就回头,你是撞了南墙把墙推倒了也不回头。”好在我基本还没有吃到这个亏,也就是在一些无关痛痒的小关节执拗到底罢了。大方向还是有的。看了作者的序,嗯,的确很酷。
本书一共分为五大部分,每一部分都有很多的实例来讲述这五个不同的主题。第一部分写的是女人要自立,只有经济独立,才能实现人格的独立。作者女权意识还是比较浓的,但也不是女权在上的,比较客观的。不过女人的确在任何时候都要实现自立自强,而不是把希望寄托在男人身上。想要什么东西,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争取呗!第二部分讲了女性,尤其是大龄女性生活的诸多不易。大城市对小城市的俯视,也有小城市的不甘。但重要的是怎么才能不荒废自己的一生,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不甘平庸,趁青春多奋斗。但归根到底,我过活的是我自己的人生,与他人何干。其实我才知道,广东竟然会如此的重男轻女吗?我们北方大概只有农村相对来说才会重男轻女。第三章主要写了女性不结婚的原因,并非是主观不想结,而是结了之后生活质量直线下降,这婚结的还有意义吗?女人要找的伴侣,能够在感情、事业、生活中互相扶持,而不是去当保姆。男人更要承担起家庭的责任,而不是当甩手掌柜的。如今女人也都是职业女性,下班之后还要照顾一家老小,还要做家务,难免会心情烦躁。做丈夫的当然要体贴妻子,多帮妻子做做家务,节假日一家出游,既增进了感情,又放松的心情,其乐融融不好吗?总比那些无聊的酒局要好得多。第四部分第五部分讲述了家庭生活中的人生百态。作者接触这些故事的机会很多,能够从芸芸众生态中提取一些有代表性的事例来讲述,也让我们看到了这个世界上的人情冷暖。
的确“哪里都有丰满的灵魂,哪里都有贫瘠的腐朽。”一个见过世面的心都很宽容,能够包容很多多元因素。一个女性该独立时独立,该柔软时柔软,能够适应这个复杂的社会。作者笔锋犀利,对待很多我们有时候无计可施的事情可以运用书中的语言来还击。作为情感专栏的负责人,作者比我们普通人多接触了很多情感问题,有很多我们不曾见过的事情,也有很多你我都曾经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的事情。无论何时,都要做一个独立自尊自爱的新女性,心存善念,与这个混沌的世界抗衡。
《你喜欢,不如我喜欢》读后感(四):你喜欢,不如我喜欢
世间本苦,所以更要活出自我
翻开书就看到作者犀利的话语,没有感觉突兀,感觉是满满的喜欢,身为女性,要的就是这种的犀利。
被人说自大也好,被世人翻白眼也罢,真的,人活一世,没有什么是不可以的,我有我的精彩,我又何必去委屈求全呢。
这世间 要找到如钱钟书夫妇 那样的灵魂伴侣应该是不多,期待有着那样的爱情,那也许注定要失望了,可是不妨碍我们成为一个经济独立,有自己的思维模式,有独立自主的婚姻中的女性,不附庸,不依附,爱了就爱了,喜欢 了就喜欢了,我可以和你一起共苦,也一样可以和你一起同富贵,而不是在可以和你一起共苦的日子里把自己折磨的人不像人,在富贵的时候只能被别人一脚踢开,成为下堂妻
想起一句话,我爱你的时候,你说什么是什么,我不爱你的时候你说你是什么?
爱自己,才可以更好的爱家人
一个不爱自己的人如何去爱家人呢?想起了不知道在哪本书上看到过的文章 ,说一个女人,年轻的时候也曾经是风姿无限,职场女性,可是与自己的丈夫结婚后,成了家庭主妇,当然成了家庭主妇没有什么,这个世间 上太多的女了成了这个职业,可是两三年后,这个女人出现在别人面前的是,身材肥胖,粉头垢面,不修边幅,穿着居家服,穿着拖鞋,带着孩子出门,听说曾经很恩爱的夫妻,可是感情越来越不好,丈夫常常不回家,回家也是一吵就是大半夜。
当时看到这些只觉的是满满的绝望,女人到底是因为什么而让自己走入了这样的境地呢
太过可怕,所以,当你开始不爱自己的时候,这个世界也会放弃了你
嫁人不是理由,嫁非人不是理由,生孩子不是理由,成为家庭主妇更加不是理由
无论面对多少艰难的环境,我们要爱自己,要如一棵在石头上艰难成长的小草一样,勇敢的努力的向上努力成长,总有一天有属于我们自己的天空。
女人一定要有经济独立
女人的经济独立,拥有自己私人的社交圈子,我想这是现代每个女性都必备的吧
虽然如今结婚生子,可是我依然不想放弃我的事业,依然坚持当一个职场的女性,想当初哺乳的日子是多少的艰难,可是想着咬咬牙就过去了,孩子总会是成长的,所幸我一路的坚持给了我另一方的天地。
有了自己的独立的经济与社交的圈子,那么在失望与压力巨大的时候才会有地方释放自己,不至于走上极端。
这本书大大咧咧的,嬉笑怒骂中,释诠了当代的女性的观点,很值得一看
真正的坚韧,应该是哭的时候要彻底,笑的时候要开怀,说的时候要淋漓尽致,做的时候要毫不犹豫
人世本苦,愿我们都能活的从容
与天下的女性共勉
《你喜欢,不如我喜欢》读后感(五):能够选择自己的生活,又能大胆说出来的,真酷
高调又锐利的,清晰又酷酷的,就是我读完甘北的《你喜欢,不如我喜欢》的感觉。
如果说有人写字是一杯温柔的暖开水,那么甘北的文字觉得是那种顶辣顶爽的高度白酒,喝一口呛口,多喝几口好滋味在后头,这种风格才配合她好酷的作风。能够随时把一些经典口头禅或俗话变异运用到故事中,比如“我不想吃那么多盐,怕先打死”,“宁愿坐在宝马车上哭,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还有一些标题取名,一看就是典型的公众号风范,吸引阅读量,又有高度概括性或导向性。内容也很有玩味,从纯读者的角度,你能读到很多女性生活的总结,很多经典的女性风向标,很多的情感指点,从我的角度,还能顺带研究一下作者的行文风格,和写作的思路及亮点。
虽然很多观点是我们司空见惯的,但她能够写出来我们愿意去读,并且认真去理解,这就是成功的。在某些文字中,甚至很有现实意义。比如阐释中国式主妇的婚姻乱象,一边闹离婚,一边生二胎。 比如直言劝人分手或离婚,落得“里外不是人”,“宁拆一桩婚”的骂名。比如说出不理解某些男人,一边叫嚣着真爱至死,一边就连努力为彼此奔个前程都不肯。比如指出比起宝马或自行车的二选一难题,对大部分人来说,求的不过是一个简单安稳的代步车。
能够随时把真性情融入到故事中,仿佛听一个人的现场讲座,声情并茂仿佛下一刻就要开始表演,阅读就仿佛看一场有趣的“戏精”表演,这种自带吸引人的气场,是我能给甘北文字的赞美。我个人是比较欣赏那种于无声处听细雨的风格,但这种平地一声惊雷起的风格,偶然一看还是很有趣的。但有些地方,用得难免过于口语化,若抡起语言文字的美感,估计是不足的。但好在这个时代就是如此包容,允许最优雅的形而上的美感,也接纳最世俗最疯癫的吐槽。这是一个对文字来说,很不错的时代呢。
看过甘北的《你喜欢,不如我喜欢》,直觉告诉我她应该是个挺酷的人,拎得清是非,分得明对错,是个执行力很强,且很有主见的女人,一个能够在职场上混得风生水起,叫嚣着老娘有钱买得起的,同时又能认真地过上普通人的日子,且明白物质有折中选择的普通女人,这样理智的样子。
能够选择自己的生活,又能大胆说出来的,真酷。
《你喜欢,不如我喜欢》读后感(六):【幸运与不幸都取决于你自己】
甘北的新书《你喜欢,不如我喜欢》保持了她一贯犀利直率的笔风。书里记录了很多来自周边人扎心的故事,有的我们可能有所听闻却没能目睹,有的我们甚至没有耳闻过。但是正如列夫·托尔斯泰曾写到的那样“幸福的人生都一样,不幸的人生自以为各有各的不幸。”这里的幸运看上去都那么相似,而这里的不幸也各有各的可怜和可恨。 书中那些幸运的人,都有一个特点——独立。 她们有自己独立的人格世界,不一味的依赖另一半。她们不会在得知自己被背叛以后过分纠缠,一哭二闹三上吊。也不会因为没有了对方就活不下去了,将所有的不满和怨恨,所有的不幸都归因于下一代。 她笔下那个在仅有的五年婚姻里备孕五年,却仍旧怀不上宝宝的女人,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因为深爱着自己的丈夫,虽然前期一直受到婆婆的摆布,男方家人的口头羞辱,她也一直默默的顺从着,直到她目睹丈夫出轨还对自己越发粗暴,她没有继续忍气吞声了,而是选择了反抗,最终她背负着“下不出蛋的母鸡”的罪名主动提出了离婚,离婚后她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解脱和自由。她依旧保持着自己的经济、思想上的独立最终遇见了一个愿意接受婚后无子的真正爱她疼她的男人。真是天意如此,婚后不到半年,她就为这个男人生下了一个健康的宝宝,洗脱了之前的罪名。 虽然仍旧很难体会到她们咬紧牙关下的承重心情,但是不难感觉到“劫后重生”一般的大快人心与感激不尽。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书中那些不幸的人虽然很可怜,但是也很是活该。 敌不过别人的冷嘲热讽,匆忙结婚最终导致婚姻不幸的人数不胜数。毕竟没有爱的婚姻,随时会因为一件小事而瓦解,即使生了小孩,不会有所改变,反倒孩子会成为你寻找新幸福的拖油瓶,或者成为你发泄的一个窗口。所以婚前就应该想清楚,为什么要结婚?是因为爱,还是因为别人的嘲讽。
现在的人大多活在别人的嘴里,害怕自己的言行一个不小心就得罪了别人。所以这些人大多活得并不快乐。他们是在为别人而活,从来没有为自己真正活过。干嘛总是要活在别人的嘴里呢?别人总是有说不完的话,也许只有到他死的那天,他才能够闭嘴,难道你要赔上自己一辈子陪别人到老吗? 所以,我说呀你的这些不幸都来源于你自己太在意别人的感受,忽视了自我。人不为自己而活,还指望谁替你来活呢? 对于那些痴情的种,真爱永远是前任的人,我想真是活该孤独终老。现在在你身边陪着你的不去珍惜,反到总是沉迷于过去的美好悔恨自己不去珍惜。虽然他们完美地诠释了“得不到的永远都是最好的,失去了的才是最应珍惜的”这么一个说法,但是他们就是最自己坑自己的人。做一个人的小棉袄不好,偏偏想去做一堆前任的中央空调,只要是正常人我想都早就会跟这样的人分手了。他们的不幸在于他们不能够正视眼前所拥有的一切,总是贪求更多,还总是怀念过去,不能好好活在当下,以为前任没了自己就活不下去,也傻认为自己魅力大到现任不会离开。所以说,这种人活该不幸。 对于那些痛苦自己男人婚内出轨的不幸女人来说,你们的痛苦与不幸也理所当然。 你们回想一下,是不是有时不信任自己的丈夫整天疑神疑鬼,闹腾闹心?是不是更年期般抓着鸡毛蒜皮的事情和他吵一架 刷刷存在感? 是不是你之前惯着他,像伺候大爷一样伺候他让拒绝他的主动帮忙,导致婚后所有大小事都是自己独自承担而他却心安理得地全盘接受?……如果是,那么你要好好反思自己了。如果你对他多一点信任,对你们的婚姻多一点信任也许你们就不会走到离婚的地步;如果你坚持照顾好自己,坚持自律的生活让他依旧对你充满着兴趣与爱,也许你就会对自己多一份自信,你就能和他保持新鲜的婚姻感;如果你不把自己逼成一个女汉子,适时的寻求他的帮助,让他感觉到自己被妻子需要,也许你就会生活得更轻松。毕竟婚姻是两个人的事,一个人再怎么努力也挑不起整个家庭。与其总在怪罪他人责骂生活的不公,不如冷静下来好好反思自己。一个连自己都改变不了的人,还怎么改变别人呢。所以想要改变别人改变现状的前提是改善你自己。 世间所有的幸运与不幸都取决于你自己,你想哭还是想笑都没有人可以阻拦你,只是你的哭或笑都只能有你自己来承担。多一点独立少一点孤独,加油,做自己的幸运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