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最美:唯有时间了解爱》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最美:唯有时间了解爱》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7-25 04:32: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最美:唯有时间了解爱》经典读后感10篇

  《最美:唯有时间了解爱》是一本由《时尚芭莎》主编著作,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页数:31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最美:唯有时间了解爱》读后感(一):我想拥有一颗透明心灵,和会流泪的眼睛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感觉到一种发自内心喜悦,太钟爱这样的设计了,软软的却沉实的书页美丽蕾丝质感封面窗帘一般半遮半掩暗示了这些故事的美丽和暧昧。每一个故事都有着各自的情感,每一个故事搭配影像都是如此华丽惊艳作者是下定了心思要把这本书最美的样子留给读者,就如书名一般。

  头一次读到这样新鲜形式作品,每次读到小说,我都会在心目中细细勾勒出我喜欢形象,他可能放荡不羁,她可能高贵冷艳,他们之间的周旋都是若有如无的,一个眼风,一个动作,都存在于我的头脑中,但是他和她到底长的什么模样,谁又能真正描画得出?这本书妙在将影像与文字结合在了一起,这种爱情文学平面电影满足了我对于故事和人物的所有想象,看完了这本书,如同出席了一场文字与影像的盛宴,看完只觉快乐与满足,心情饱满。 由这本书也看出出版者和作者对于书籍发展和进步贡献出了多少的聪明才智辛勤汗水

  爱情,历来是人们最推崇和热爱话题,因为那一瞬间心灵的碰撞,就如在心间放一场烟花,放的时候的天地间的震撼,放过之后的回味似乎都能保存一百万年,那种心灵所得到的释放快感,也被人们追寻了多少个世纪,看这本书的15篇故事,就充满了各种爱的缘起、猜疑、盛放、分离、痛楚欢欣以及种种心情,但是书中又不单单歌颂爱情,《Woman in Chains》里面淡淡却隽永男人友谊,《在那遥远地方》的人生况味,《折叠的雨》中的苍凉无望,《上海美人》中女人对于自身的守望,甚至是苏芒《***》中人性疏离中的温暖依靠,都让我如此的动容,所有的这些故事组成的画卷才是一个完整整体吧。有快乐,有悲伤,有苍凉,但是这就是人生,这就是完满中的不完满的生活

  早晨,跳上一路公交车,难得的找到一个座位,戴着耳机,翻开随身戴着的这本《唯有时间了解爱》,感觉立刻进入了书中的世界,看着王晓亮对安妮雨中的对话

  “你看我干什么?”安妮叫道。

  “你看,我没跑,我哪也没去。”

  “我可得跑了。”

  “记着,是你先跑的。”王晓亮叫道。

  安妮也没动:“我没跑。”

  恰巧耳机里放的是我最喜欢的那句:我祈祷拥有一颗透明的心灵,和会流泪的眼睛。给我再去相信勇气,越过谎言拥抱你。突然之间被这个情景和文字感动眼角湿润。我想那一刻,是真的心灵清明,希望我能一直保持着一颗透明的心灵,和会流泪的眼睛,去看尽人生中美好感情

  《最美:唯有时间了解爱》读后感(二):时间总在为我们承受着许多

  我们总把不能解决事情

  交给时间

  时间总在为我们承受着许多

  其实有很多事情我们已不在意

  但是时间却还帮我们记得

  记得那些过往

  偶尔通过时空提醒我们

  例如爱

  当我们的故事遇见了一些人

  什么是爱什么又是时间

  在城市

  在人群

  在年华

  我们总轻轻触碰

  然后让时间留住

  成长在时间里的人儿

  是否记得时间为我们承受着的那些

  不是时间泯灭了承诺

  而是我们给不了时间想要的

  唯有时间了解爱

  《最美:唯有时间了解爱》读后感(三):唯有时间了解爱

  似乎很多故事的结局过时间的碾压都有了最终的答案,似乎很多有关爱情的故事,在时间的轮回中我们记得又慢慢的忘记。在时尚芭莎的这本书里,我们看到的更多是和时间相关的故事,在这一段段故事里展现别样的美丽。

  镜头下午的一场场剧目,结合当代的人气作家所写下的文字带有另一种味道。将爱情与悲剧都融入人气明星演绎中,在欣赏美丽的同时领会文学作品的魅力,时尚影像和文学结合的视觉盛宴,让我们感受别出心裁得的一面。那些沉默不言、郁郁寡欢炙热而奔放的段落成为灵魂主导,让爱深入人心,经久难忘

  时间见证真相,唯有时间能够揭穿我们曾在故事里的角色。也许在时间经过痕迹中,我们才窥探到什么才是真爱。桐华笔下的《此情可待成追忆》让人想起那个曾经你也曾暗恋的人,那些所做的努力只是为了和你在一起。也许,唯有错过才会让人心遗憾,只有遗憾才会让人追忆。

  宁财神的《woman in chains》,在看到老鹅的一口东北方言,仿佛看到校园口音很重的男生,这样痴情专情,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守护着自己心中的女孩,与女孩的反感形成鲜明对比,而黄渤的出演着实生动的演绎了老鹅的形象,傻乎乎、楞楞的、带着一股子傻气劲。最后的最后老鹅还紧紧攥着Lucy的那条手链岁月流逝,留下的才是真爱。

  有些事,我们不相信,总以为做了只有自己知道。冯唐的《中药》让我看到杨能的贪心花心,违背的誓言失去的将永不在回来。

  35位明星的倾情演绎为每一个故事增加不同颜色,冷峻的眼神妩媚神态,男人与女人的纠缠都溶于了正本书中。

  时光飞逝,遗忘的是记忆沉淀下来的才叫爱。当这个世界失去最初原本的样子,我们是否也能依旧如初?爱,容易得到亦容易失去,就像手中的水晶呵护好了会闪闪发光,一旦失手落地,只剩下满地璀璨的碎片,除了伤心还有一声叹息,让时间告诉我们,什么才是最值得珍惜的爱。。。。

  《最美:唯有时间了解爱》读后感(四):爱是件特别顺其自然的事 像时间一样

  爱。爱是雨中的伞,是寒风中的衣。爱是晨光雨露,是星光湖畔。爱是唇齿留香的美味,是陈年的美酒。爱是登山家要攀岩的高峰,是冒险家要探索新奇,是文学家呕心沥血研磨出的作品,是教育家生生不息培育的学子。爱亦或是一首好听的歌,是沿途漂亮景色,是天空吹来的暖暖的风。

  爱。爱能使你的心情五彩缤纷。爱能让你欢欣鼓舞,充满斗志。爱能让你自在满足,诚心诚意。有的爱让你高高在上有的爱让你卑尊屈威。有的爱又能让你自私决绝,抑或让你攥着被角偷偷抹泪。

  爱是一种浪漫的事疯狂的事,是勇敢的事年轻的事,是快乐的事伤悲的事。爱是水是气是风是雨是愿意为你等待的心是生生为你付出的情。爱是财是色是物是欲是只想自己全部的占有和遣捲的缠绵

  爱是一种不可名状不可思意不可或缺严肃的事。爱如此神奇,什么语言拿来形容它都可以,它包囊万象,又可捏可塑。

  呱呱坠地的婴儿不懂爱,但他知道母亲胸脯里藏满了爱。青春烂漫的少年不懂爱,但他知道这碎碎的时光里面嵌满了爱。沧桑蹒跚的老人家不懂爱,但他知道在彼此牵着的手松弛皮肤粗糙纹理好似刻着年轮的树里都是爱。

  爱与时光一同前行,与自然一同生长无所谓寿命无所谓苍老。只怕你从不发现它不感受它,不理会它不珍惜它。

  爱可宏伟雄壮也可细腻温暖,它变幻多端,藏在现实环境里,藏在相遇相伴里。大部分人尽管可以获得它,却不能领悟它。这样一件风华绝代的事只有交给时光。

  因为唯有时间了解爱。

  像看一部默片一样看完了书,字字无声,声色图片影像里,一幅幅的大图满占整页,一个个呼之欲出的故事。时光被定格在影像里,且来找找爱的影踪。

  这本书读完,感觉到特浪漫,特写意,好像看了部虽然没有枪战没有飙车没有科幻异形的电影,但仍是大片一部。本就不喜欢这些暴力。好东西分享,我决定让我的小伙伴们也来围观一下。

  《最美:唯有时间了解爱》读后感(五):【雨枫试读】时间会给你最好的答案

  每一次改变,不论好坏,都应该值得纪念

  2011年起,芭莎开始跨界文学,凭借自身专业摄影团队,以及邀请当红明星拍摄剧场海报图片,配以具有强劲文字功底短篇小说,当真是一场华丽丽的阅读飨宴。

  《唯有时间了解爱》可以算是芭莎跨界文学的一个纪念吧。

  重、精、美——是我对这本书的第一印象,因为图片是全彩全页,自然厚实,有分量。精、美当然是指美女帅哥以及小说选文内容本身;阅过图片读完文字之后,整本书立刻显得厚重了起来。

  每天生活在被时间追赶的节奏中,大多数人早已摒弃了细品细读的自然心情,微博朋友圈、来往、陌陌等各种通讯软件每天自动推送的阅读快餐,让我们慢慢变成了杂志党、图片党、低头党等,似乎我们每天都接受了好多讯息,但其实,没有经过大脑的记忆以及时间的沉淀,过目即忘,并不能带来什么。我们需要慢下来,时间会给我们最好的答案。

  这本书共收录15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是文笔功底过硬的作家所写。有些看不太懂,可能是生活圈子差异太大,造成了价值观不同,并不能理解全部,比如冯唐的《麻将》,但其中一个观点比较认同:打麻将最容易看出男生的人品,比如对于得失把握,对于命运态度……

  印象最深的还是唐浚的《神经爱情事件》。故事是这样的:一见钟情的男人女人,首先感觉到的却是悲哀。因为性格习惯世界观价值观等各种东西凑在一起扼杀过两人曾经的多次恋爱,所以最后两人商议决定分别找人交往试爱。他们不知道,爱情不能试,也没法试。他们也不知道,女人和男人的思维千差万别的,女人在意情绪,男人在意是否;女人可以因为男人对她的好而喜欢男人,男人却不能单纯的因为女人的好而爱上女人……等等这些问题客观存在,无法逾越,都需要在勇气、爱与宽容下,经过时间的打磨与锻造。还好最后,只是一个梦,梦醒了之后才知道,这种想法多么愚蠢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应该曾有一次,为了某个人忘了自己。不求有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甚至不求他/她知道,只求在最美的年华里,遇见他/她。

  如果确定了这辈子的那个人,那么,不能因为害怕失去而不敢拥有,至少要给自己一个拥有的机会去努力、去证明;活在当下,珍惜眼前人,才是最重要的。

  《最美:唯有时间了解爱》读后感(六):【雨枫试读】宛如一朵玫瑰的浓艳

  写下这些的时候,是在看完这本《最美》的一个多月之后了。我应该是要重新翻阅一下,毕竟里面的内容就像所有书中内容一样,看完后50页就忘了前50页,看完这本就忘了上一本。但有所不同的又有一点,那是书中电影镜头般精美画面犹如定格的某种触觉,我行云流水的走过,却总有那种触觉在留滞。

  像是重叠了继而才加深印象的举动

  时尚芭莎创办“电影平面文学”这个概念时,初衷是希望“用最美的形式来表现文学,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文学,品味文学,接受文学”,我想,这种形式是已经成型了,但是,这种形式有没有催生出抛砖引玉效果,还是就以它本身的精致抢过了文学的风采,有待商榷。兴许我是对于太过华丽又无暇的质感没什么亲和力,认为故事不会发生完美的那一个,认为人生不会只在圆润而美好的状态里,可同时,情节只会开始在诱惑人心的那一时,星光也最好闪耀于美轮美奂暗夜天空。那么,书中镜头精心截取的画面,仿佛也就是作为折取人生阶段动心的某一处,淋漓表现出来后的再次纪念。所以,精美也好,华丽也好,心动时刻,总是一片心动的场景陪衬

  《最美》宛如是一朵浓艳的玫瑰,它摇曳风姿,独具吸引。

  但这一切都没法让我情深意切地投入,但这一切足以让我在镜头的旁边,产生一种偷偷牵手惊喜。全新的视觉体验,很想拥抱所它呈现的独特纷彩。

  我就想了,那种依然留滞的触觉也不仅是视线的直接碰撞,心间滑动着的并不是来自视网膜的愉悦,而是在不懈追求美的道路上,那些谦卑前行的有心人带来的真诚和感动。这本书,觉得是诚意牵着内容走,于是诚意把我情深意切住了。

  感觉对《最美》挺爱的,虽不似破碎的心头刺或幸福的心头好。而如果真对一本如此靓丽又新鲜的出版物,发出啧啧称奇或是无动于衷,都不公平,又都情之有理。黄渤说:“至少是这个时代,对美的一种注解。”我想深深点赞。

  我也并没有重新翻阅,如果能凭着记忆的线索摸回故事里去,被时间洗过的斑驳纸页间,它们还能暗暗隐现的,终其才是我能够回味的。

  好像开篇算是全本当中最震颤的,宁财神《woman in chains》,唯一至死不渝执着无悔的爱情。男人爱着女人,属于一个男人,而非那个女人的爱,女人从死亡里浮现,又由死亡的凝固态势终结这场掰都掰不动的爱情。始终如一啊,这是非纯粹非常单一且非常莽撞年少的爱了,开头,过程与结局一目了然,没有陷入纠结曲折又窄小的胡同,一条大道通罗马,可爱的本质,不只是到死不放手。桐华的《此情可待追成忆》里面,暗恋永远是件心事,爱就变成一个庞大的难题,什么是对爱人更好的归宿?爱又有着那么多的分类,亲情还是爱情?爱又有着那么的臣服,臣服在生活的平顺还是粗粝之下?是个难题,为了不为难,以及相安无事的年华,成全是个决定。成年世界的考量需要在一段爱情中显现。然后张悦然《郊游》里的最后那个等待相拥的怀抱,是每个情感失败者最妥当的停靠站。不只是那些没有脚,没有心的物件不会离你而去,还有子女和父母之间,难以撼动的绵绵牵绊,不会离你而去。每个人都会有冠上感情失败者头衔的时刻,但每个人都会在失败者之后,竖立一个成功的情感经验。《神经爱情事件》是个验证爱情逻辑的地方,而爱情是没什么逻辑可言,相互认定对方是终生的人,就应该在一起,在一起,除了在一起的确切需求,还得有在一起的确切磨合,其他的全部是构想的虚妄,迷途的羔羊。石康的《相遇》就再简单不过,两个孤单的人恰好遇上了,恰好有了交集,恰好有了以后。

  想起张悦然的《折叠的雨》,微微妙妙的篇章,有些情愫藏匿在雨中,像蜗牛似的,伸出一只小小的触角,瑟瑟缩缩又想破壳而出。那情愫是些什么我也不清楚,可能是前任情人抹不去的印记,可能是当下那刻抖不掉的压抑,也可能是风雨过后,不知道是得到还是失去的的茫然。反正我不知道是些什么,却感觉有种扯不开的撕裂。某些时候,那种撕裂会想要人尖叫。

  还想说《在那遥远的地方》严歌苓,在遥远的地方居住着最动听的音乐,最美的人儿,和最善良的孩子。我记得有一双眼睛跟随红色的玫瑰花在起舞,我记得有一颗心合着一首曲子在冲破阻碍,试图回到初始的位置,我记得那个老人有一个坚守的信念,是始终追寻美好事物的执念,那首歌,那片红色的,一定是内心不能割弃的美与好。就像宣誓那般坚定:所有的美与好,就算到达最后一刻,也不容许丢舍。

  而陈丹燕的《上海女人》我则认为是极符合整本书的格调和气质的。切切实实以女人为主线,女人的那口气,是挺直的背脊和坚强的眉骨。是笃笃的心气,还是命运驱赶不走的心气。也是自骨子里发散的爱和被爱的姿态。爱,代表爱自己和爱别人,被爱,则是永远的爱自己,和永远地接收爱。女人,得懂得以爱之名而美丽,然后永远美下去,这美,给自己看,还给别人看。

  而冯唐的《麻将》以及《中药》,我认为吧,前个整体是跟爱情失散有关,后个是拿命定情人还是缘分开了一次黑色幽默。其他的我不知该怎么说。如果是论小说戏剧之荒唐,或者诠释人心涣散之哀戚,倒也是 ……

  总之,斑斑点点的情境,我捕获了一些,模糊了一些,也遗忘了一些。

  时间像条宽阔的河流,大摇大摆淌过,我能记住的没有多少,而我的人生到底需要哪些记忆来添砖加瓦或锦上添花呢?我是否能像块被扔进河里的石头,重重下沉,沉沉坠落,压着我希望长久记住的,而不冷漠忘怀?这些关于爱以及美的定义,极可能是跟每个人的人生经历相关,跟经历中那一点不同的感觉攸关,我们记得的,随着人生际遇的变幻,而更新 与变化。

  就像我,不记得《严肃》《羞耻》《学会唱歌》是怎么些事,不记得《仿佛两个幽灵》更不记得《***》是艳遇在哪种心理,它们对我仅仅是一个又一个的小说情节,当我离这些杂症困惑还很遥远的时候,自然地它们就被我抛诸在了后脑勺。我是以适时学习为己任,活学活用为典范,于是,凡事可以让我勾出图景的,同时更接我地气的东西,在大大的河流淌过之后,除却平淡和无意义,剩下点颤动的有用的留念的东西,就会即刻定格在记忆的画册里。当然,翻一本画册跟读一本书差不多,后面50页看完了,前面50页就流失了。

  最后的那一点美,可能仍然是迷迷糊糊,不清不楚的,怎么就走到这里呢?怎么就还拥有这一切?又怎么就失去了那一些呢?其实大家都是跟着生活而捕捉起特别片段的,所有事物,都是生活拌料,而仅凭时间,爱也会是解不开的谜题。

  这万千变幻的世间,只有说,时间会带我们走向更为成熟的路,却无法指出爱之真理在何处。永远探寻,永远追求,爱会给我们方向,时间给我们空间。

  但在时间与爱面前,处处深究也是个坑。

  《最美:唯有时间了解爱》读后感(七):最初的爱,最美的爱

  这很显然是一本命题作文集,好在题目够大,写爱情。

  专门探讨爱情的文字,雨果写过,聂鲁达写过,杜拉斯写过,马尔克斯也写过,当然不止这些人,书中的这13位作家也全都在他们的小说、剧本中无数次地写过,所以让他们用几千上万字来诠释爱情这个比永恒更永恒的话题,我很好奇会出现什么效果。

  结果,我看到了惊喜——即便是应题之作,也能看到各位作家的诚意。

  桐华还是在讲那个相亲遇到暗恋对象的故事,不知有没有人想起那个被桐华赋予“最好的时光”之名的故事,她如此执着于这个情节,由不得人不去猜测故事的原型;陈丹燕也还是在诉说着“昨日的上海”的种种,她讲了那个明显是由“上海的金枝玉叶”郭婉莹女士的经历演绎而来的故事,她曾无数次在自己的文章中流露出对其闺秀气质的倾慕之情;蒋方舟的故事虽取名为“羞耻”,说的却是对整个生活的一场叛逆,对循规蹈矩的一种挑战,危险但刺激,那或许也是她内心深处最隐蔽的向往吧……一个命题作文,她们却都选择了书写自己内心深处最珍重的那些场景,想来也是相信自己的文字会有一个好归宿,相信自己的句中之意不会被辜负。

  冯唐的故事一如既往地散发着浓烈的雄性荷尔蒙气息,像一个力比多分泌过剩的狮子;石康还是那么话痨,满篇满篇的对话;张悦然还是在写成长,好像永远丢不开那个孤僻少女的形象……是的,还是熟悉的他们她们。正因为熟悉,才更为可贵,而将那么多一流作家的一流作品集于一处就更是难得。

  全书13个作家中唯一不曾接触不曾看过只言片语的只有作家唐浚,而他写的《神经爱情事件》却是给我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故事。故事讲的是一男一女一见钟情,却颇有默契地都不愿让相处时的琐碎、碰撞、冲突、矛盾去磨蚀爱情,于是决定先找一个与对方性格、脾性、口味、习惯相近的人交往。这大概是从“试婚”引申而来的“试爱”吧。这样的想法过于奇诡,看的时候总觉得有一种科幻感。而当最后的谜底揭晓,那所谓的“试爱”果然只是一场幻梦,他二人不过是在梦中学会了妥协、让步,然后在现实中达到了完美的契合。

  其实抛开略带科幻感的故事情节不谈,这个故事讲的就是“谈恋爱”与“过日子”。“谈恋爱”可以靠一见钟情,靠感觉,可是“过日子”却不能少了忍让、宽容,甚至妥协、改变。而这忍让、妥协又俱是源于对对方的爱。

  这篇文章的配图也是最有爱情的味道的,其它的图片要么剑拔弩张、要么凛然肃杀、要么过分甜软……只有这一章的影像有一种平静中的美感,梅婷和梁家辉的脸上都有一种闲适和安然,是过日子的姿态。

  15个故事,15组影像,15段情事聚于一处,与我等读者而言自是一场饕餮,可是又似有一种罪恶——如此好书轻易看完简直像是亵渎,可若是不看又心痒难耐,左右思忖,只好唐突佳人。

  看的出来,这是一本很用心的书,用心的策划,用心的文字,用心的摄影,用心的排版,用心的装帧,也许爱情所需要也只这样用心的对待而已。

  《最美:唯有时间了解爱》读后感(八):没有消失了的“守宫砂”,也就不会有忘了情的动情人。

  心动,十指相扣,发丝波动,柔软双唇,温暖怀抱。

  如若,只有这些。

  欲望,暧昧,勾引,身体,纠缠,汗水,旖旎春光。

  倘若,没有这些。

  那么世上应该就不会有消失的“守宫砂”,不会有忘了情的动情人。

  最让人唏嘘的应该是宁财神的《WOMEN IN CHAINS》,因为这个故事,特意去听了听这首歌。歌词的确是符合“老鹅”钟情于lucy的一生。好像真的应了那句话:男人不坏,女人不爱。年纪轻轻的姑娘没有人会喜欢邋遢的才子,神情不羁、谈吐轻佻的男生更容易引人注目。世界上好姑娘是很多,但谁说好姑娘不能好色了?

  在这本书里读到了2个多月以来最好看的短篇小说。来自于桐华的《此情可待成追忆》,她一直是一个写故事的高手。两情相悦的爱情最美,但因误会而错过一生的爱情,真是让人心生不甘。桐华实在是太擅长写“此情可待成追忆”这类故事的人了。之前《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就已经够让人惦记又难受的了。

  之前不知道中了什么邪,买了好几本冯唐的书,前天翻看了《北京,北京》,看了几页就撂下了。今天在这本书里看到他写的两个短篇,觉得可能之前买的书需要在书架里落尘一阵子了。倘若真的有“守宫砂”一说,那么世上会多出来多少离人,又会有多少眷侣痴缠一生?而说到底,“欲望”真的是一种我们无法完全掌控的东西。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也真的只能是一个美好的祈愿了。我相信再忠贞的人,也会有灵魂出窍的时候,行动和思想,总有一个会走神儿。想要的东西不要太多,记得最重要的是什么就好。《中药》里面的女主人公顾盈发现自己的丈夫杨能出轨之后,毅然带着自己的儿女离开了。多有骨气,多傻。走之前怎么没有把中药柜子里面的延年益寿的药方一并带走。

  《上海美人》里面的插图,让我看到了罗海琼真美。气质,是最重要的衣服。腰板挺值,气质卓群,昂贵的欧式宫廷古典婚纱会让你看起来高贵脱俗,廉价朴素的麻布也会让你看起来与众不同。我从来不认为两件衣服能生生的比出个高低,只有穿衣服的人才会让衣服升值或者掉价。岁月流逝,世事变迁,改变了她的发色,改变了她的腰身,唯一没有改变的,是她的气质。

  石康写了篇《相遇》,依稀可以看见《奋斗》的影子,记得《奋斗》刚播出的时候,让我觉得生活原来可以那样活,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未来。而过了几年,长了几岁,再看他笔下的故事,就会发现,原来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写作思路,写来写去,也就是这么个故事走向。走的越来越远,有些东西也就莞尔一笑了。

  是啊,唯有时间了解爱。愿我还是你记忆里的样子,也愿你还是保持着一颗初心。

  《最美:唯有时间了解爱》读后感(九):绝不都是爱情

  《Woman in Chains》,这个故事聚感很强,一点也不煽情。本以为老鹅会被写很多大事件大场面,突然结束了。老鹅为什么喜欢这首歌呢?听完两遍我懂了,这首歌的主唱 Roland Orzabal 与Oleta Adams合作出了一种混合了低语般的诉说与略显轻狂的激昂。两人的声线都浑厚宽广,时而遥相呼应,时而互相交错,搭建出一个宏大空阔、尽情挥洒的空间。所以老鹅一直喜欢这首歌,他爱lucy爱得就是这么大气和自由。

  《麻将》,喜欢商淑这个名字。她本人有淑女气质也有商业头脑。这是把婚姻当作事业来干的一个例子。后半部分不太满意,不是说打麻将能把男人是否仁义智勇洁都看出来么,商淑看出什么了呢。

  《在那遥远的地方》 ,读这个故事需要耐心。三个家庭,淡淡的。理查德自我陷入老年痴呆的困境,与艾舒有惺惺相惜之意,与男孩有成全之意。一个老年痴呆的人是如何做到的,想想,我这个正常人感到羞愧。

  《严肃》,刘叔叔的风格,人物套人物,故事套故事。让人无无能为力的完美。

  桐华的《此情可待成追忆》这个故事没什么好说的。太轻口了。漫长的错位,再见,还是不能在一起。我烦。

  麦家的《仿佛两个幽灵》是场艳遇,留下的想象空间是招喜的。她没有把等待暴露在声色中,而是像没有一样默默无息,看不见,感觉不到,当你放手去挖掘她时发现,什么努力都是多余的,她把热烈慷慨献给勇者。勇者自然是少数,我们都是这里受挫了那里再开始,没有致命的吸引没有唯一,易勾搭的人儿多得是。

  《折叠的雨》,整个故事好勉强,跑得太快细节又不够。童煜的那些想法是怎么回事,要自己去想象。

  唐浚的《神经爱情事件》这个故事的形状我还是挺喜欢。但我有两个偏见,一则语言缺少挑逗。大凡描写爱情的语言都会带这味儿。或许唐浚是坚持用真理般的语言让人体会爱情这种不很有确定感的东西,很老实;二来对女人的年龄设置过小。25岁不太可能有很成熟的爱情经验值,处理这种被上帝看中的爱情有难度。

  蒋方舟《羞耻》里的乔德生由徐峥饰演好合适。性格面有正有反。对不爱的生活和自己有羞耻感,但也自私软弱。因为童年被呵斥和压抑的欲望一直未死所以爱上甄珍。他爱上的是甄珍一直想要丢掉的东西。她不是没提醒过,他只顾沉浸不去在意。我们都是。因迷恋某种膨胀的爱情都昙花一现,两人羞耻得无法见面。

  《学会唱歌》,遇见的人不一样,自己也不一样。有些不一样是勉强接受出来的,有些不一样是发自内心表现出来的。我们在遇见一个有些勉强的人时,不会立马拒绝,还是喜欢去经历一场。经历着就不舒服了,这是一次确证自我的实验。

  石康的《相遇》故事是说,原来我们相遇时都身处逆境,萍水相逢的两个人找到一点相似就容易往对方跟前凑。挺松弛的。前半部分很纯,后半部分有点小痞气。我想知道的是这个故事怎么会是石康写的呢。石康怎么会想表达这样一种爱情状态呢。看了《悲花》后就忘不了徐晨的原型有可能是石康这一说。唉,操心。

  《郊游》,也是一场事故。是这样,当我们尽力打算去接受一个东西的时候,这个东西居然辜负了自己。它明明表现出了希望我们接受它的渴望呀。好吧,你走吧,你是无心,但我用心了。心尽就无憾。

  《上海美人》,夸女人的一个故事我应该喜欢呀。一句话就能概括的东西渲染了那么多的华丽。

  《中药》,李敬泽说:“冯唐的小说语言好,叙述也好,读之令人津津有味或勃然而怒,但据说他的故事不行,这就对了,所谓故事,不外乎是人千难万险千回百转力图主宰自己或HOLD住世界而成或不成的事。”就是这个感觉。

  《***》,都是故事,人类可怕,语言可怕。人类用语言把这些***讲出来,跟道德无关了。各种人性,看看罢了。要觉得全都合理,也危险。

  《最美:唯有时间了解爱》读后感(十):【最爱:唯有时间了解爱】爱情,终究是一朵美艳的花朵。

  收到书时,隔着快递包裹感觉到沉淀以为并不是本书。它在重量上,首先给人郑重而认真的形象。

  想众读者如我,翻开书第一件事便是细细翻阅那璀璨星光的明星们大片。在不知不觉之间,小说的气质主题便默默沉到心里。未读故事,先行赏过相片后对故事竟有了先入为主的轮廓画面。

  这是一本概念书,也算做一本主题书。在图书界虽算不得先驱之作,精致倒是稀少难得。每处细节都倾情打造,找不出敷衍与做作之处。

  一线作家的好故事,一线明星的入镜演出,人间与掠影的绮丽交融。

  是一帧最苍凉又壮美的相片,就这样定格在历史长河。

  在太多的小说读者眼里,时尚与文学是不相打扰的领域,彼此也给不到彼此需要的养分与提升。这样的元素结合,有什么用。但爱情,爱情小说因为太叫读者浮想联翩与主观的代入感,配合的光影存在意外就产生大量的荷尔蒙与满足感。

  大约,这也是电影存在的终极意义。

  因为爱情足够美,因为故事足够美,因为人物足够美。想必,这也是《时尚芭莎》打造这本小说摄影集的初衷。

  十五篇爱情小说,都在讲爱情,却又都不是在讲爱情。

  宁财神——Woman in Chains,是爱里关于久求不得的暗恋惆怅;

  冯唐——麻将,是爱里运筹帷幄却不如命运弄人的荒谬;

  严歌苓——在那遥远的地方,是爱里经过时间洗涤后的绵长余味;

  桐华——此情可待成追忆,是爱里的不勇敢导致彼此擦肩而过的痛;

  麦家——仿佛两个幽灵,是爱里最短又最醉绮梦的露水情缘;

  张悦然——折叠的雨,是爱里最亲密却有最遥远距离的疏离;

  唐浚——神经爱情事件,是爱里最踌躇最患得患失的梦一场;

  蒋方舟——羞耻,是爱里好奇与熟稔PK后的落荒而逃;

  苗炜——学会唱歌,是爱里最无奈的身不由己;

  石康——相遇,是爱全部过程里最暧昧又最美的开始,是心动;

  张悦然——郊游,是爱未发生时最遥远距离的无常;

  陈丹燕——上海美人,是爱里最壮美的坚韧与守护;

  冯唐——中药,是爱里最无法言说的人的不可说服;

  苏芒——***,是爱里的众生同幕相,绮梦绮梦绮梦。

  而其中,我最欢喜是桐华《此情可待成追忆》,唐浚《神经爱情事件》,蒋方舟《羞耻》,石康《相遇》。他们故事里折射的人性,在后来的生活叫人总是不断想起,碰撞在心里,变成人生的案例。

  而光影与叙事最完美的结合,便是桐华《此情可待成追忆》。

  爱的百转千回,爱的望眼欲穿,爱的落寞心酸,都一一又体验了。

  太美,就太想流泪。成为心中的刺,天上的星,人间的昙花。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