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老师的十二样见面礼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老师的十二样见面礼的读后感10篇

2018-07-27 04:4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老师的十二样见面礼的读后感10篇

  《老师的十二样见面礼》是一本由简媜著作,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页数:32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老师的十二样见面礼》读后感(一):莫忘初衷

  很多年没读简媜的书, 久到都忘了是十年, 二十年, 还是更久, 所以当看到这是一本赠书时, 真觉得赚到了! 一开始读几页,虽然感觉和之前风格不太一样, 心想应该是随着年纪阅历不同, 又受了美国之行不同教育系统下的影响; 但渐渐地发现, 这好像已经不是我曾经认识的那位女作家简媜了. 好吧, 我承认年代久远, 也许是我自己也忘了曾经的简媜是怎样了.

  2006年随着先生造访美国, 把儿子也带去半年念了两学期, 这是一个好机会了解两边教育的优缺, 也让孩子有多一种体验. 随着叨叨絮絮的文字, 果然当了妈妈关注点不一样了, 每篇点到为止并未搔到痒处, 各篇之间也未紧要关连且文字明显松散, 除了比较美国和台湾的教育, 不止搔痒简直是抨击了, 好几篇中作者提到美国的教育灵活关注孩子们思想开发这也就罢了, 但文中更多的却是一再感叹台湾教育之僵化并贬低填鸭方式如何戕害全国学子. 最令我惊讶的是, 她到底是活在什么时代的台湾?

  美国教育在孩子们的发掘思考解决问题能力众所周知, 大部份确实是大有可取借鉴之处, 何况妳去的也算是美国前段的好学校. 再说了, 美国的教育制度与台湾的不同处众所周知, 普通人略知一二, 作者身为知识分子又有那么多教育界朋友, 平时都没有谈到? 就算真不知道那退一步说吧, 去美国前难道也没有先行了解下儿子要面对的是怎样的教学方式? 好像一下子从地狱天堂样子, 把美国教育制度捧得像神圣经典学生都变天才, 而台湾教育制度像坐牢像禁锢像压榨……注定要变成个呆子, 我很想当面问作者: 妳出国时真的是2006年? 2006年的台湾教育虽说和美式教育仍有一段差距, 但至少在东方体制下也跃进了一大步.

  以作者的描述应该是1996年或1986吧? 再说了, 你的孩子原本上的是私立小学, 课程活动远比一般公立小学活泼不少, 既然有这样的优势, 却还厉声指责台湾的教育失败, 那置台湾学生及认真教学的老师于何处? 学期终了, 作者明白指出因为经济因素无法让孩子留在美国继续念书而心中感到愧疚. 人比人真的气死人, 连作者及先生这样的高学历及经济情况都无法安排孩子留学, 那其他千万台湾平凡同胞又何以能出国? 况且出国就真是孩子们未来保障吗?

  台湾在国际上各种创意比赛年年获奬无数, 年龄从小学到大学社会人士, 领域科技创新, 各种发明, 奥数理化, 设计, 甚至面包点心比赛…..在小小的岛上2300万人口里, 每年要得几十个奬, 这都是经年累月一代又一代的学校教育及家庭教育才得来的成果, 我不知道如果作者视台湾教育如同水火热之中, 那这么多孩子的创意从何而来, 今天被称颂的友善环境又怎么来, 难道不是的全体在这片土地人们努力结果? 如果作者真的这么悲观, 那能不能做些更有意义事情, 尽一己之力努力让这片土地上的人心思古, 政治清明, 生活愉快, 而不要一直抱怨呢?

  《老师的十二样见面礼》读后感(二):进步是一个过程

  之前从没有读过简媜的任何一本书,倒是很喜欢的一个作家七堇年的小说大地之灯》的每一个章节都以一段简媜的文字来做题记配合《大地之灯》的内容,每段都显得苍凉无奈。当时便在想,简媜何许人也?却也并没有特意去百度看一看。时间过去蛮久的,这本《老师的十二样见面礼》作者赫然写着简媜两个字,让我顿时觉得想去一探究竟,如何的作家让七堇年如此推崇。

  《老师的十二样见面礼》讲述的是作者一家三口旅美求学生活记录,尤其注重记录的作者的儿子“姚头丸”小朋友在当地的一家国际小学Dunn小学的求学经历以及自己在小城生活的见闻。这些经历很让人深思,我们国家当前的教育是怎么了?甚至当前的社会怎么了?

  姚头丸在Dunn小学每日都需要作业情况的反馈表由家长签字带回,每期安排的有很多学校与家长沟通的活动,让家长也参与到学校教育。而学校的教育更注重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求知欲,培养学生研究和思考能力,让他们能够知道如何提问,如何质疑。其实说到底学生在小学、初中阶段重要的并不是成绩单上的100分,而是通过这一阶段去发现自己兴趣,培养自己的兴趣,养成阅读习惯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书中有这样一段让我很多感触

  Dunn小学学校开设了IB课程,依据年龄分为:初阶(三至十二岁),中介(十一至十二岁)及认证阶段(十六至十九岁)三个等级。初级课程需要探讨的有六大主题

  Who we are

  How we express ourselves

  haring the planet

  Where we are in place and time

  How the world works

  How we organize ourselves

  “Who we are”主题从开学就开始,下发小册子细分项目一步步展开自我探索,其中有一项关于未来职业,在分析自己了解自己特质以后,想想自己的未来,想想自己希望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学校也会邀请各行各业的认识来解说自己的工作,学生可以随意发问咨询

  读到这一段的时候我就在想,在我上学的时候我并不知道自己有什么特质,更不知道自己将来想从事什么工作,更不清楚每项工作具体是做什么的?只是盲目的想,我要考大学,在大学填报志愿的时候也不知道选什么专业,觉得市场营销特别酷帅就选择是营销,实际学后才发现自己根本不喜欢,幸好当时跟会计班一起上大课,跟着他们学了会计。就这样算有了一项自己喜欢技能。在大学经常会让大家写职业规划,可是我想说的是太迟了!当时的我们还有得选择吗?所以我觉得,一定要让孩子们认清自己,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将来想做什么,现在社会工作无贵贱,按照自己习惯的方式生活最重要。

  当然书中也不乏对台湾当前教育的批评,当然其实放眼整个中国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其实我曾经做过三年多的乡村教师,而教师这个阶层其实并不是在报纸报道的那样毫无道德感的。我们这样一小县城就有上千名教师,放眼全国更是一个很大的群体个别的败类并不能说明这个群体的好坏。我们新一批的年轻教师都会经历这个过程:我们也从学校摸爬滚打出来一直告诉自己要做一名了解学生,性格温和的好老师。一段时间以后,发现你越温和学生越肆无忌惮觉得你好欺负,而你也因为管不住学生每次考试拖后腿而受到学校批评。于是,你收起了自己的温和,每次都那么想关心学生可是一直告诉要严厉。最终你也终于成为了自己最初最不想成为的那样的老师。在这样的压力下,你根本无法去像美国教师那样去培养什么阅读习惯,培养兴趣,这些都太遥远了。

  而其实这些也并不是好的借口,我当老师的时候一直想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一直告诉他们你一定要知道自己想干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然后去实现他们。我吼了三年多,最后的结果竟然是最优秀的学生初中毕业以后与自己中学辍学的所谓的男朋友厮混不去学校,在破旧出租屋里面梦想自己将来可以怎样怎样,可是谁也不想出去打工关系最好的学生在曾经叫父母一块来学校因为在教室擦破了皮死活让我赔钱的辍学学生家里夜宿不归。渐渐地我也选择了逃避离开了教师这个行业。社会环境如此,一己之力只是笑话

  但是,我仍然相信,社会环境总会变化的,这是一个过程。中国经济虽然快速发展,但是相配套的教育、医疗、公共设施建设依然很落后。但是我就是抱着死命乐天派的心境觉得,这是一个过程,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去,看看别人,反思自己,我们总会认清差距,开始改变的。进步是一个过程,不过还需快点。

  《老师的十二样见面礼》读后感(三):最珍贵礼物

  他山之石,何以攻玉?

  作为八零后“独一代”,我们是在“素质教育”大旗下成长起来的第一代。从小就学唱歌学跳舞学弹琴学画画学写字,对我们寄予厚望的父母生怕我们输在起跑线上,那时,最流行的一个成语是“望子成龙”。

  十多年过去了,昔年奔波在少年宫、培训班的孩子已经长大成人,那些琴棋书画文体音美,既没有变成我们的一技之长,也没有影响我们的人生道路,它们留给我们的,似乎只是几张红底烫金的奖状,几张曾经鲜艳骄傲过的照片,成为熙熙攘攘拥挤童年里一抹浅淡的回忆,却早已忘却当初是如何开始、如何放弃

  之后成长起来的九零后、零零后似乎并没比我们幸福多少。“减负”的口号年年喊,补习班的价格年年高,如今的孩子似乎比当年的我们活得更忙碌,他们背着更沉更大的书包,本就有限的课余时间被各种奥数英语兴趣特长补习班挤占得满满当当。

  为什么我们的孩子无法拥有轻松快乐的童年?为什么我们背负了这么多压力,接受了这么多教育,长大后却依然鲜有创造力迷惘麻木地过一生周而复始,何时“减负”才不是一句空谈?为什么孩子的负担越来越沉重,教育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这些老生常谈话题,总被人们提起,是因为我们至今仍无法改变现状

  看到简媜的《老师的十二样见面礼》,才发现原来两岸所面临的教育困境,有这么多的相似升学的压力、激烈竞争、老师的差别对待、整个社会对阅读的抵触……简媜在书中娓娓控诉的台湾教育之问题种种,无一不与我们的教育现状相吻合,就像照镜子面面相觑一览无余

  简媜的文字,一向婉约唯美细腻精致中见出绵密的情思,而在这本《老师的十二样见面礼》中,她却用最平实朴素的笔调,洋洋洒洒一发不可收拾般地记录着赴美游学生活中点点滴滴。她不厌其烦地描述一所当地的普通小学如何布置校园、开设哪些课程、开展哪些课余活动、老师如何与孩子、家长交流;她事无巨细地记录美国社区基础建设、小镇居民的生活方式、日常居家的柴米油盐,甚至是餐桌上的一道美食路途上的一片风景假日里的一场球赛……正如作者在后记中所言,这是一次深度的“慢游”旅行,这种浸泡于他人社会的“深度游”方式,才得以让她在比照中更深切地反观出我们生活着的社会。

  四个月的旅程,不长不短,时间刚刚好——时间太短,则无法领略一个陌生国度社会氛围文化环境、生活方式;时间太长,则难免会接触到所有社会都必然存在的弊病和阴暗面。抛开作家的身份,这位絮絮琐言的作者只是一位普通的母亲,她从个体家庭视角观感出发,看到自己的孩子在一所校园氛围亲切温暖,老师和蔼负责、充满友善的小学里快乐健康地成长,思及旅程结束,回到台湾后,即将面临的又是无休止的升学作战、题海求生,她无能为力,只能大声疾呼,将自己听到、看到、感受到的一切化成文字,这是她唯一的武器祈求更多的人能看到她所看到的,从而获得一点启示

  这不是对国外教育模式不加选择的全盘鼓吹,透过饱含深情和怨怼的文字,简媜希望我们感受到的,是借他山之石反观我们自身从而产生的借鉴与启迪——作为老师、父母,作为担当社会的成年人,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为孩子创造一个在快乐中收获教益的童年。

  最珍贵的礼物

  书中最打动我的故事,即是《老师的十二样见面礼》。一位老师煞费苦心准备二十三个纸袋,每个纸袋里装齐十二样小东西(牙签、橡皮筋、OK绷、铅笔、橡皮擦……),还写了信,提醒这些小礼物蕴含的深意——“记得帮别人擦干眼泪”,“记得这间教室充满了和善友爱”,“你是特殊有价值的”,“当你需要帮助时,记得来找我”……没有沉重的课本练习册,没有作业,没有提醒考试、成绩、升学压力,没有提醒安静规矩、守秩序……

  想想我们的现状吧。当我们的家长煞费苦心地选礼物讨好老师,以求对自己的孩子多一点“关照”的时候,又有谁会想到,美国一所普通小学的班主任老师,会在开学第一天给全班同学送上开学见面礼?这些小小的创意,蕴含了一颗怎样的做老师的心?

  在书的结尾,身为妈妈的简媜受到十二样见面礼的启发,也给儿子姚头丸送上了九样涵义深远的礼物,通过一片叶子、一杆秤、一把钥匙、一本书、一个盒子……告诉孩子,“记得善用感性理性天平”,“管理好自己的健康”,“一生都不要失去阅读的兴趣”,“你是独一无二的”……这样的礼物值得儿子一辈子细细品味和珍藏,是不是比价值不菲的书包文具,永远做不完的参考书练习册更珍贵、更有价值?——简媜这些经验,的确值得我们反思自省。

  惟愿我们的校园永远明亮纯净,不再有送礼、攀比、请客、拉关系;惟愿我们的老师永远亲切温和,不在给孩子系上红领巾绿领巾、穿上红校服蓝校服;惟愿我们的孩子永远健康快乐,能在未来的某一天,收到这样温暖而珍贵的开学见面礼,使他们从小就能明白,成绩、升学不再是唯一一把衡量他们三六九等的尺子,因为他们每一个人,都是特殊而有价值的。

  何以不读书?

  说到书中给我启示和震动最大的地方,就是简媜对美国小学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记录。

  简媜的儿子姚头丸就读的美国小学中,老师每天放学几乎不布置笔头作业,只有一个任务:阅读,每天二十分钟。别小看这短短二十分钟,这不是走形式,孩子要认认真真摊开从学校图书馆借来的指定读物读书做笔记,家长要在固定的联络卡上签名,记录每天的阅读时间、阅读页码,连续阅读二十三天,老师便发一个小奖励。

  学校图书馆不仅认真选择、定期更新阅读书目,还为每本读物作分级,标出每一本书的字数、难度,适合哪种程度的孩子阅读,还为每本读物特配自测题,以考察孩子是否真的读懂了故事内容。

  每天,老师都会留出时间给孩子做“阅读分享会”,小朋友们轮流与大家分享读书心得,还热烈讨论。每天,简媜的家里听不到电视的声响,一家三口安然坐在桌旁,大人读大人的书,孩子读孩子的书,仿佛这样读下去,就是地老天荒。在这样的阅读氛围带动下,孩子渐渐养成了“阅读比天大”的习惯,也不怕看大书厚书,以读书分享为娱乐方式的一种。

  简媜把这样的培养方式称为“织一张阅读的网”。学校、老师、家长密切配合,层层监督,织就阅读的天罗地网,在这样的氛围鼓励下,孩子怎么会不读书?

  反观我们呢?当电视、网络、手机成为孩子填补了我们大部分休息时间,或许大多数人都早已忘记,自己有多久没坐在书桌旁、扭开台灯,摊开一本书安安静静地读下去。当短信、邮件、微博大行其道,我们或许也早已忘记,提笔写字是多久以前的事情。

  成人尚且如此,孩子如何幸免?当我们不假思索地大声质问“孩子,你为什么不读书”的时候,往往忘了问问自己。

  ——考出好成绩、升入名校读书,这只是教育的一部分。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将孩子培养为一个心理健全、心智成熟、自信乐观的人,而这些,不仅要靠父母、老师的口耳相授,更多地需要他们从书中、实践中亲身体会。读书明理,不仅孩子受到了教益,是不是我们成天挂在嘴边的“国民素质”也会相应地提高了?

  故土乐土,人归何处?

  书的结尾,简媜向我们抛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留或不留?充斥着升学压力的故乡,还是教育环境宽松的异乡,在哪一块土地上生活会更好?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把孩子送出去接受教育,可送出去,是否就意味着孩子会受到更好的教育,取得更大的成就?在国外,接受西化教育的孩子可能会有更宽松的成长环境,更全面的通识能力,更开阔的视野,但是,他们也可能在完全陌生的异国社会里迷失自我,和原本根植于血液中的根性。

  诚然,作者在书中对美国社会的教育模式、社会氛围和文化环境给予无限肯定,对台湾这片土地充满了责难与怨怼。然而,我们依旧能从这些饱含深情与怨怼,却难掩澎湃热情的文字中读到,作者其实是将它作为自身的一部分来爱来恨的。

  因为,简媜其实已经用实际行动给出了她自己的答案: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亲情与根性同样重要。无论走到哪里,有根性的地方才是家。毕竟,将孩子送出去读书、生活,这不是我们每个人都有条件做到的,作者将这短短四个月的宝贵见闻诉诸笔端,为的是让我们有机会借鉴另外一个国家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思路,而非“人家的好,我们的不好”这样简单的否定和指责。

  若是有一天,我们的孩子也能在氛围轻松和悦的教育环境下快乐地成长,记得除了升学考试成绩名次,还有更重要的东西值得他们去学习、领略,那么我们的孩子就不会再因“留或不留”的问题而困惑,我们也不会被“何去何从”的两难选择而折磨。

  在我们自己的国度里,让我们的孩子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拥有色彩斑斓的童年。这大概是每一个成年人的愿望吧。

  期待那一天。

  这本《老师的十二样见面礼》,其本意不是对现有教育制度的完全质疑和否定,也不是对美国教育模式的全盘肯定和照搬,简媜希望通过她个人的见闻感受,能对我们的教育产生一些启迪和影响,哪怕,这些启迪只局限在个体家庭之中;哪怕,这种影响微不足道无以改变整个社会的教育现况;哪怕,它只是偶然被你翻开,偶然看到其中的几行字、几段话,像一颗投诸湖心的小小石子,激起你心中小小小小的震动和涟漪。

  《老师的十二样见面礼》读后感(四):看了很想回美国TT

  简媜去了一趟美国只是陪读小孩读小学,还就一学期就写了这么一本大厚书,让我这样的待了两年被资本主义研究生教育蹂躏,只能发豆瓣碎碎念刷频微博太多,险些被国内好友取关的,屌丝留学生情何以堪。

  又优美,又愉快的语调,还原美国生活,永远笑嘻嘻,天然呆的姚头丸小朋友看着会让已到育龄的人群看着对自己的未来好期待啊。一篇篇翻过来,还是挺好看的。特别是写对于大家都很陌生又想知道的地方。简媜作为台湾作家对于大陆谈美国,我觉得这里面有好几层的关系,简媜作为台湾人对美国的心理Taiwanese哦(台湾女AP这么说),以及大陆对于美国,最后才是大陆人接受台湾人还原的美国的教育。这里面还是有微妙的差异,具体书里自明。(比如我作为一个大陆人在国外可能就没有被美国amaze的心理,也不会觉得有那种文化危机感。但那种四平八稳的自信可能会阻碍学习态度吧!)

  我也去过丹佛,也去过她写的国家公园,当时只觉得白茫茫惨淡淡,美国中西部沙漠化的天气,比北京还夸张,一天在外面脸能掉三层皮。但是简媜同学的眼里一切都那么美好,可能是(她待的时间短啊亲)还没产生厌倦的情绪。我觉得丹佛那个地方比圣村恶劣多了,驱车在荒原里前行,最适合的歌是I’m tired of you America。但总体美国生活的氛围就是这个样子,好山好水好寂寞,没有美好到那么夸张,当然跟家属住,一点都不孤独寂寞冷,烧烧饭过过日子又不用交论文带助教还挺美好的,写松鼠什么的我也有同感,说很可爱,四处跑窜的精灵,开始确实是,但寂寞如雪一个人都见不到,只能见到这种卖萌为生的呆物,都只想拿气枪把它们打了吃。因为实在太多,而且有的很不萌。不如兔子呢。

  还蛮喜欢她跟她儿子的对话态度的,满满全是爱,不过不知道是不是塑造出的文本效果啊坑。妈妈的脾气都这么好就好了,小孩子压力少很多,可跟我见到的麻麻陪读差太多,可能小孩子小学时都比较可爱吧,本科生往上都基本是家庭内部大战了,有意见不统一的话。

  关于美国教育,简媜满是褒扬,比如注重reading什么的一周几百页的阅读量,是这样,reading是毕生的活,syllabus永远是满的,看着觉得自己进入了极其科学的层面,但也非常技术化,换了老师呢也没关系,因为都是一样的~~中小学,更如此吧。(有的教授就很鄙视用syllabus上课的,宁愿自说自话开茶话会who cares it anyway).夸他们数学教学好太夸张了吧,我认识的本科生数学都差得一米,对中国人能够计算两位数加减法都极为惊赞。所以看分类吧,但人的基本reading培养出来的言谈确实很厉害。但大家都知道啦reading是一定读不完的,所以,此处省略两万字。

  最后离开之前的考虑是挺真实的,离开还是留下,留下的基本不会说中文,参见我教学两年abc中文的经历,而且语感太难培养,identity,文化间隔疏离,什么的就都不用说了。但台湾的情况比大陆的更严重。(他们也担心大陆的大陆imperialism的,台湾女AP从阅得。)

  整本书还是有非常有趣的视角认识美帝,而且在日常嬉笑里严肃地跟大家探讨国富民强的问题,虽然这个问题大部分人都不会关心,而且在国内考SAT注定是更高分的。

  《老师的十二样见面礼》读后感(五):看了这本书对我的触动很多,女儿四岁生日时我写下了如此的文字。

  2013-11-16 22:08:47

  妞妞四岁了。

  2009年11月17日下午,你诞生了,明天你就四周岁了。 一转眼四年过去,你已经一米零五,三十七斤了,趴在妈妈身上,妈妈都有点喘不上气来了。

  很久没有写关于你的文字了,一方面有些忙,一方面也怕人觉得我矫情。 明天你要过生日了,写两笔吧。

  宝贝儿,我希望你将来做一个努力的人,爸爸妈妈一直在努力,希望你也为了你自己的存在和价值而努力,过得充实愉快。

  对你的未来我真的没有太多目标,就是希望你能够快快乐乐,健健康康同时轻轻松松。

  你四岁了,关于你的教育就要提上日程,为此每一个爱你的人都很关注。

  作为七〇后,爸爸妈妈是生活在夹缝的一代,一方面我们有着小城市与生俱来的生活习俗和方式,另一方面我们也得在这个城市化进程中不断努力去适应新的游戏规则。很大程度上来说,爸爸妈妈活得并不轻松,但是,我们的努力就是希望你能过得轻松一些,活得更为你自己一些。 我们不需要你是个神童,不需要你一定哈佛、北大,不需要你将来一定家财万贯,不一定官居高位,更不希望你为父母谋求什么。我们只希望你能觉得自己活得值得,能有一技之长,能养活自己,那样妈妈就觉得不后悔把你带到这个世界。

  人的一辈子说短很短,说长又很长,你的人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一定会经历很多困难、挫折, 但是我希望你能有一个乐观的心态,不要轻易放弃,也不要被困难打败。每一次失败都会让你更深刻了解人生和这个世界,都会让你更加聪明。爸爸妈妈不可能永远帮助你、保护你,总有一天你要靠自己来战胜困难、保护自己。你要记住没有什么困难和挫折是可怕的,走不出挫折的阴影才是最可怕的。

  钱财、官职、珠宝都是身外之物,都是帮助你实现人生价值的工具或者装饰,无论何时,无论穷富,你都要内心明确你想要的是什么,为此你该去怎么做。这个世界三百六十行,你不用万般皆通,只需精深一种即可。那就是你的一技之长,就是你养活自己的工具。

  对于现在的你来说,生日只是很普通的一天,但是对于爸爸妈妈来说,那一天是痛苦与惊喜的一天,是人生最重要的一天。那一天的意义太重大了,而你参与得并不多。可是,对于以后的你来说就重要了,因为你作为你,来到了这个世界。你应该有你之所以为你,而区别于别人的一生。愿你的人生丰富多彩。

  我回想着医生把你从我肚子里拿出来时你的第一声啼哭,你在我一转身时的第一次翻身,你第一次坐起来,你发幼儿急疹浑身红点,你扶着小床第一次站起来,你得了麻疹高烧不退,你第一次喃喃地叫妈妈,你第一次跟大姨来到北京,第一次跟我说妈妈我爱你,第一天上幼儿园,第一次表演节目,你爬柜子扔东西,你把墙上画得乱七八糟,你很乖地说谢谢你,你很烦躁地发脾气......我不得不说,我很高兴能做你的妈妈,我很感谢你带给我的幸福。

  现在,你在我身边安静地睡着,我安静地打下这些文字。宝贝儿,祝你明天生日快乐。

  《老师的十二样见面礼》读后感(六):再遇见:正派明亮,圆融平安

  最后一次正经读简媜,大概还是在高中,四五年前吧,那套新版还没出来的时候。

  主要读的是浙江文艺的《简媜散文》(从当时破旧的图书馆借出来,后来又辗转在淘宝上收了一册),重庆出版社的《烟波蓝》,还可以再加一本江苏文艺的《以箭为翅》。

  还记得很多那时场景。比如晚自习前,深秋的黄昏,拿着一只苹果一本书,跑去操场上的篮球架那边坐着,一个人边吃边读(我还记得是《那人走时只有星光送他》)。比如物理考试的时候,把她的书摊开在桌面上偷看,结果被年轻的实习老师发现,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随即念出来那篇的标题,《生与逝乃是一株桃树》。对了,那时还是爱写摘抄的时候,本子上大段大段抄了她很多段落,加上后来和Lian一起打印出来的她的一篇演讲,简直是高考的励志良药……放到现在来看这些,大概是过了那个特定时期吧,想想都觉得脸红。

  幸好,这次时隔多年的再遇见免了这种尴尬——这是一本妈妈书。从前那个写《四月裂帛》的蓝色少女,已经是在厨房里锵锵锵一人舞三剑的“简大娘”了。

  大概是身份转换的缘故,再加上教育的主题,这本书里的简媜一下子亲切了许多。且与写《想想我们躺在暖暖的海洋里》的初为人母阶段又不同,这次直接是“冒烟的人生”了。书里有很多幽默点,读来让人会心一笑甚至捧腹。比如她醋”训”买《哈利波特》的姚头丸说“你很凯哦,为英美文化产业做贡献,我得卖多少本书才赚一千元?你迷上JK罗琳那个老妖精啦?”还有后面对邻居两个韩国男人叫声的一系列yy,以及说自己卖不出好价钱的气,都特别萌。其余也有为人母、为主妇、为过来的学人的“愤青”言论,都立体地展示了简媜真实的各个面,都教人想拉住她的手喊一句“敏媜”了。

  其实这样一面,开始会觉得有点感慨和小心酸吧,少女不再。但越往下读越发现,并不是的,根本没必要忧心这个。比如下面这段——

  “我的每一天都是从黑暗即将褪去的时刻开始。

  总在破晓之前起床,穿上外套,习惯地掀开窗帘看月色与晨星;好几次,明亮的月光照进来,洒在地上,就在我脚边,令我无比愉悦。靛蓝天幕镶嵌点点晨星,各自孤寂明亮,我总要看一会儿,保持一个农人数算天上珠宝的习惯。放心了,没有遗失。遗失什么?没有遗失我以此指认自己的那份孤寂明亮。”

  还有她写游大沙丘国家公园的经历,“在纯粹的自然中,人会渐渐消融我执,遗落话语,被不可测的顾忌力量导引着,慢慢走向它,像水回到河流,风回到空中,百合回到山谷,我们用人身的疲惫换自然界的雄伟壮丽,领一份粮草,鼓舞生命继续向前”;写《小径》,让人想到从前《问候天空》的她;以及她在厨艺上下的功夫,比如酪梨的“情欲”吃法,“把酪梨、水蜜桃(去皮)、香蕉三种香软果肉切丁、葡萄干切碎屑,核桃拍几下,皆撒上。滋味狐媚,乃读《聊斋》之最佳点心。”还有写清炒甘蓝的,“不切用撕(须去硬梗),像撕十二封情书一样,如此才能炒出深情断肠”……诶,你还记得当年那个“深情若是一桩悲剧,必得要以来句读”的少女简媜吗?她现在把深情都用到清炒甘蓝上来啦!

  扯了一堆,其实这本书的重头——都说了是“一个小男孩的美国游学志”——当然还是在教育上。同类题材最相似的大概是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不过简媜的笔触来得要更轻松幽默,选取一个小切面来做记录、整理、思考和分析,往后也能继续展开的。美国虽然是旧厨房,但若能填补新的细节,也总是有益的。也如同她说的重在“转变”,有亲和力和临场感,能促使反思和行动。

  我作为一个在内地混到20岁的大学在读生,读到里面的很多内容真是叹了又叹。比如阅读网的织造——现在很多身边的同学早就不读书了;比如小组作业——这种到我们大学一抓一把的形式,到最后很多时候真的就只是形式而已,大部分都少有态度、效率、纪律和成果(甚至都没想过为什么);比如研讨会上“你的意见不可以缺席”——很多时候我大概就是沉默的大多数;比如各种培养目标,学习方法与指导、亲师沟通等等——看了不少外国人编写的入门书,以及最近接触营销策划去读的《思维导图》《六顶思考帽》之类的思维书,包括读书指南,到现在才知道为什么国外多这类东西,也知道了为什么在中国的大学难以得到实质性的贯彻……有些东西,必须要趁早、从头。

  除了国内外对比,其实家庭也很重要。同类题材里不乏不是出国游记的妈妈(爸爸)书的,比如《学飞的萌萌》、《认得几个字》、《我想遇见你的人生》等等,都是很好的参考范例。

  绕回来继续说简媜,直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首先是励志,以身作则。她自己本身就是一个有责任感、学习主动的“好学生”,从小学起每天凌晨四点钟自己爬起来读书,不问炎夏寒冬。寒暑假更是要帮忙照料家事,甚至割草时都要滴滴嘟嘟被语文课文,专注到拔草时伸手误抓一条蛇。上大学更是得了“知识贪食症”,上完自己的课还要去到处修其他专业的课,同时兼家教,写作读书,周六还必去周六报道,直到现在也是每日晨起功课。奖项的话一路德国学业成绩第一二三名,得过演讲、朗诵、美术、书法、漫画比赛奖状甚至拼命得到的赛跑奖,上了大学之后是校内外文学奖,出道以后更是各种文学奖项。除了学业外,她也有好的人生态度,所以才能有之后的简氏家训嘛。其次就是她对儿子的教育方法,从刚刚说到的“家训”,到最后的八样礼物,字里行间,处处都有流露。

  很感慨的是书里也多少出现了一些政治问题,真是台湾书无法避免的。比如“认同”(第三代外省猪云云),比如对两岸的称谓和观点态度……有一处是对比台美服务态度的,写到她斗不过商家只好退让,“补钱买一盒鸡蛋,气嘟嘟回家卤茶叶蛋”,看到“茶叶蛋”我瞬间就笑了。她也写“‘小事见大’,服务精神与爱台湾,大多喊假的”——原来是两岸通病嘛。

  书里还散落有许多“小石子”(我读《我们仨》的时候也特别喜欢这个点),也是一本“一个小男孩的美国游学志”,一本剖析范例、教育指南,一本妈妈书,一本简媜的成长史、笔记本、观察手册……“where we are in place and time”。我特别喜欢这个英文表达,空间和时间就像是用来固定的横纵坐标,是“成长史”从字面表达不出的。

  说起来,这本书还是之前在网上买书活动附赠的,但读得很开心,之后也觉得很有收获。经过岁月的心跳过后,再遇见时她没有失掉少女时期孤寂明亮(这个是核)的心性,更是一个有责任、“正派明亮,圆融平安”的简媜。

  《老师的十二样见面礼》读后感(七):我们如何来“织一张阅读网”

  昨天读了简贞的一本小书《老师的十二样见面礼》。这本书是作者2006年伴学之旅的收获,是简贞儿子一位四年级的男生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科林斯堡小城Dunn小学的游学志。读完这本书,我深感我们当下教学的落后。这里着重谈谈美国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以下内容全部引自本书的《织一张阅读网》。

  美国的小学语文,一是阅读,二是拼字。

  “开学不久,学校对所有学生做了数学与阅读的程度测验。姚头丸(作者的儿子)这只外籍鸭的阅读程度是二点一至三点一,被编入四年级‘阅读课’的初级班。测验之后,学校显然针对学生程度开始进行具体方案。他们有个不错的做法,在每个学生的借书单上注记建议他们借阅相符的书;而图书馆亦将每本书做了程度分级;书背贴贴纸,红色代表初级,蓝是中级,白是高级。此外,内页更进一步标识这本书的阅读等级。”

  原班级教师念一本故事书引导讨论,给的家庭作业必有阅读二十分钟。”每周二,有一个小时的原班级的(home class)的“图书馆时间”,另外有一位图书馆教师在那儿当家,协助小朋友看书借书。盯着孩子读书,还主持小小的“读书发表会”。若有人想分享读书心得,可填一单,写好书名大意,老师会安排一点时间让他发表感想。但一次只能给两人。训练如何简明扼要发表心得。

  父母也不能缺席阅读。接着,发一张每月的“阅读目标单”,“二十五个白白胖胖的派,希望小朋友每月能够阅读二十三天,每天二十分钟,若做到,爸妈或监护人可在派上签名,集满二十三个就交给老师”。请家长自我检测孩子在家阅读的情形。

  学校藏书丰富。每年挖空心思举办各种募捐活动,丰实馆藏。其次,对语文类书籍做程度分类与管理,并且设计题库。这不是靠一所学校能做到的,学校与专门的负责单位签约,选书、采买、分级和题库软件。

  全校每年春秋两季做阅读程度测验,记录学生级数,分班,建议其阅读范围,对学生做个别追踪,督促其维持阅读惯性。

  读完之后,教师要求每一个学生做“读后测验”,(Accelerated Reader Test,简称A.R.Test)看他是否读懂内容。(教师除了课内教学作业检测之外,班级二十多个学生的阅读进度还要个别盯。)

  每读完,做小测。如此一年下来,根据电脑的借书纪录、阅读小测、课堂表现、程度测验,清楚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努力程度、阅读发展轨迹和学习趋势,学生得到他应得的成绩。

  “另有一位作家Louis Sachar,专攻中年级学生小说,故事皆跟校园朋友家庭成长有关,主角为三四五六年级,出了十多本书,颇受小学读者欢迎”。

  学校的春秋阅读测验,每周一个小时的图书馆时间,教师的引导,学生的读后检测,教师对于每个孩子的阅读指导,这些都是建立在语文类书籍分级制和相关测验题库的基础上的。每天的二十分钟的阅读。不要过头,也不能中辍。这样细水长流的阅读经验。还有图书馆时间的每次两人的短时间介绍。这些制度既维护的阅读的惯性,又不至于让孩子讨厌阅读。这确实是一种可持续的阅读制度。

  “阅读是可以不知不觉中养成的。姚头丸从一个未完整看过一本英文书的小学生,短短数月养出阅读的兴趣与忍耐力,他向图书馆报到的次数越来越多,也常要求我们去书店。他看书的时间从三十分钟到二小时到有一天花了四小时把一本书看完”。显然,这样系统化的阅读制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本文中,简贞这样评价,“推广阅读是全世界的潮流,台湾亦敲锣打鼓。每个人都知道阅读重要,但是,怎么读、读什么、跟谁读、何时读、何处读、读成什么,各有高见。每种做法若能促进读书风气、沉醉书海都是好的,我没有意见。我最大的意见是,父母不断,老师不读,学校家庭什么也不做,却一天到晚喊口号叫小孩读,真是岂有此理。” 确实,我们一直在提倡阅读,但我的语文课堂能否如此有条理有计划的开展?能否实现圈养和放养的有机结合?确实,实现学生的阅读终身发展,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老师的十二样见面礼》读后感(八):不那么心理鸡汤的心理鸡汤

  老师的十二样见面礼

  作者:简媜

  出版社:背景出版集团公司

  讲述了一个台湾作者妈妈陪孩子到美国科罗拉多州小学游学一学期的所见所闻,开始以为只是一本教育的书,其实不然。作者记录了在美国游学期间各方面的所见所闻,

  中国的教育和台湾有很多类似之处,重分数,赶场一样上培训班补习班,担心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可是却忽视了孩子内在的修养。国内的孩子在国外都能考很高的分数,

  但一涉及到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档次一下子就拉了下来,国内的素质教育确实还实施的不是很好。同时我又想到另一个问题,如果真的素质教育,那贫穷地方的孩子要

  赶上发达地方的孩子,岂不是难度更大了?除非中国整个教师的素质都能得到提高,素质教育能在全国有效的实施下去。

  从书中的文字,我还看到了这位妈妈的睿智和对孩子满满的爱。若要评分,如果10分是满分的话,我会给9.5分左右。不看电视只看书的感觉真好。

  《老师的十二样见面礼》读后感(九):感受不一样的风景——《老师的十二样见面礼》

  作者:徐静

  六十年代生人台湾女作家简媜素以散文见长,其所著散文集《红婴仔》、《女儿红》、《梦游书》等取材知微见著,文笔自成一格。一路读来,其主题风格从探索女性内在世界,到生养子女的记录片段,以及日常生活的点滴情趣,多样而繁复,往往有着不同一般的视角和态度。

  2006年,作者简媜一家随夫旅美,开始她的伴学之旅,这伴的既是男主人的研究教育之大计,也是小学四年级小儿子的美式教育体验。在与美国小学短暂的半年接触中,她深受触动。作家的敏感趣事她将这些中美之间的差异记录下来,追问与思索,最终化作现在所看到的这四十几篇散文。

  虽然台湾与大陆的基础教育方式、手段、过程不尽相同,但从简媜的些许描述中,似可发现两岸教育困境是多么相似。升学压力逼着孩子们从小参加各类补习,作业、考试题海战术一环接着一环,严格的条条框框限制着小朋友的一言一行,而对家长的考验想必两岸人民应该也颇多共同语言吧。美式教育与我们熟悉的教育方式相比,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说不准谁高谁低,谁好谁坏,但读来,至少也可感受感受另一种不一样的风景。每篇文章篇幅不长,结构饱满,着力于沟通、鼓励、能力、多元、协作、关爱等等各个方面,借着简媜之笔,也让读者们真真切切的对另一种教育方式有个更为直观的体验,由此可见一斑。

  开篇便是惊喜,作者的教育记录之旅从小朋友的入学开始,似乎未见何等困难,作为一个国际小学生,准备的材料也仅仅是原学校开出的英文成绩单与注射疫苗证明,这大概是最最简便的入学手续了吧。相比之下,我们每一年的派位之争不占据三五个新闻版面怕是“非典型现象”。虽说“不能让一个孩子失学”是必须保证的底线,但如何让每一个孩子有“尊严”的入学,则似乎还有些距离。欢乐而又奇异的小学之旅从此拉开帷幕。

  通读全书,尽挑一二令人印象深刻的点。

  首当其冲——阅读无时无刻。作者不厌其烦的在多篇文章里提及学校的阅读课程,例如对所有学生的阅读程度进行测试,根据测试水平推荐相应程度的书籍;每周五由阅读课老师带领孩子们去图书馆借书;每周二有一小时班级的“图书馆时间”,有老师专门指导如何小朋友看书,并主持小小的“读书发表会”;阅读结束,利用简单的问题测试阅读效果,对每一本书编制专门的题库,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努力程度。同时,老师们也鼓励同学们对阅读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通过一些固定的句式引导小朋友们提出自己的见解:“在空白处写下自己的几句看法,句子写作模式如:我觉得……我感到疑惑……我同意……因为……我不同意……因为……”。同事,家庭在阅读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编织“读书网”,设定每月阅读目标单,“单子上画了二十五个白白胖胖的派,希望小朋友每月能阅读二十三天、每天二十分钟,若做到,爸妈或监护人可在派上签名,积满二十三个就交给老师(换礼物)”。在这样持续而又密集的阅读指导潜移默化下,每一个小朋友从小便已养成阅读的好习惯。读书对于小朋友而言,是一件严肃而有乐趣的过程,即便是游戏也需要为Reading让路。在阅读的过程中,他们逐渐掌握利用书籍去解决生活或者学业上的困难,开始自己小小的探索之旅。

  没有作业的假期,更重视运动与家庭。曾从其他渠道了解到,国外一些中小学,做一个性格孤僻的“学霸”怕是不得不忍耐些奇异的眼光,高情商在未来的工作、生活中将是大多数人受欢迎的主因。那么情商从哪里来,又要从哪里训练,放眼大大小小的运动场便是答案。有运动就有话题,有运动特别是团体运动,自然更少不了纷争与合作。从小在这样一个个小集体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探索问题,与人沟通的能力自然而然得到改善。连作者曾经“宅宅”的儿子,望着随处可见的棒球场、橄榄球绿地,也不禁心动,新结交的小伙伴正喊着他出来玩呢,而这小小城市大大的运动用品商店也招呼着他快快光临!宝贵的假期时光,何必拘泥于作业、作业,所谓寓教于乐,大概指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分层级的课程,让学生的天分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大学新生面对选课表里满满的选修课大概是最为兴奋的时刻,每每开学初的选修课旁听,总是让人有种难以取舍的纠结。美国小学的选修课程似乎也是小朋友们非常在乎的一项“重要”事项。先来看一看都有些什么:“气流与飞行”、“星系的故事”、“研究与多媒体”、“机器人”、“拯救海洋”、“神秘的疾病”、“CSI鉴实科学”、“诗集”……光是听名字,成年人不免都有想去上课的冲动。这些课程并非带小朋友随意玩一玩,它们有课程介绍,有专门的授课老师,有选修课程前的概念/能力要求,有写作报告的要求。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除了授课难度不同,与大学选修课又有哪一点不同呢。老师、学校不会干涉同学的选择,给他们真正凭着兴趣爱好去选择方向的机会。果不其然,作者家的小朋友在团队互助的共同努力下,以小学四年级的身份做出了一个会“动”的机器人。

  除此之外,其他各具特色的教学内容与活动内容,不一而足。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教育方式恰是建立在对学生个体的尊重,对学生未来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对学生人格健全的发展教育。当然,一些内容在我们国内看来,也正在逐步实施或者改善,例如外来务工子女积分入学的政策让越来越多的社会公民享受到住地公共服务;在中考高考中分值比重越来越高的各类体育考试成绩,更是让孩子们跑起来,动起来;而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也给与了小朋友们更多的接触面。

  教育的过程没办法一蹴而就,教育的对象也不仅仅只是孩子们,作为成年人的我们,无论是家长还是教育工作者,多看一看外面的世界,多想想未来的发展,希望我们美好的初衷,在不远的将来,能变得更加美丽。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