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战争与和平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10篇

2018-02-15 21:3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10篇

  《战争和平》是一本由(俄)列夫·托尔斯泰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9.00元,页数:全四册,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一):随便记一笔

  不算评论,只是终于解决掉这本大部头,碎碎念一番发现短评字数限制不够唠叨,就随便记一笔= =。

  托氏的书最先接触的是复活,这实在是个错误小学喜欢故事,大仲马堂吉诃德一类,突然接触到俄国冬天那股子阴冷,沉甸甸的道德枷锁人性召唤还真是消化不能。从此把俄罗斯抛到脑后。

  大一看安娜卡列尼娜,关于婚姻与家庭的巨著,却出乎意料地好读,大概是线索分明吧,两条并行——安娜与列文。安娜的形象实在是光彩照人,不分男女大概都会心生爱慕。可是这份光彩却在对沃伦斯基的情爱与对孩子的母性的无法平衡中慢慢磨尽,看着美好走向毁灭,把烛光吹灭。

  安娜太过美好,相较之下,卡列宁与沃伦斯基都像是为安娜作陪衬而生的,都是那样的可憎,细细想来又觉得亦是常人。此外印象深刻的还有尼古拉的死,安娜与沃伦斯基私奔在外时拜访的那个画家,以及唯美的滑冰那一段,还记得书中的插图。书中最爱的人物是列文,看的时候只觉得与自己的感情思想有诸多贴合之处,他与妻子(我竟然忘记名字了)在小桌上以手书写心中所想之话的首字,实在是非动人

  战争与和平大概看了一个月,期间夹杂着别的书,今天早上终于把第四本还给图书馆了(虽然有点草草收场)。四卷本一本本从图书馆借来,非常有成就感。没有读过别的译本,草婴先生的翻译读起来还是很舒服的,安娜的那部也是。另外上海文艺的这套精装整体做得都不错,字大看着不累,还有插图。

  跟安娜比起来,战争与和平实在是宏大太多。整体来说是四条线,安德烈,皮埃尔,保里斯,尼古拉,不过后来重点似乎放在了前面二者身上,尤其是皮埃尔。此外,对各色人物的描写也是不厌其烦,一开场的舞会,安娜舍勒就是个让人难忘的人物(这应该算是扁平人物吧?);打仗泡妞赌博都有一手的陶洛霍夫,却偏被托翁添上了好儿子身份,让人都来不及恨;永远在那里美丽着的海伦(这个名字是故意的?),最后的猝死却实在匆匆收笔。

  写巨著必是大笔力,开合之间风云四起。这部书并非单一视角,而是时而透过娜塔莎的眼睛,时而穿过皮埃尔的思想,时而站在彼得堡的贵族聚会上巡视,时而俯视大地上的拿破仑与沙皇众生,时而是客观描绘战争画面,时而又作者主观议论连连。外国文学都喜欢心理描写,雨果是一节环境描写一节故事情节,托翁则好像有憋不住的议论一样。他反对个人英雄主义,大力嘲讽拿破仑(那白胖的小手哟),对沙皇也不算客气,他认为所谓英雄们决定往往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其实他们是被宏大的历史推着走的,就算他们做出了决定,也不能很好的传达到最下面。对于一场战争,他更强调士气,强调人民力量,包括游击战之类……战争不是历史学家笔下的战争,托尔斯泰认为他们只是写自己心中的战争——首先有一个结果然而捏造出一个原因来。如何还原历史,什么才是真实的历史?也许就是最平凡的。好比法军没有那么伟大,俄军也没有那么英勇,士兵们被赶到战场上,凭着士气作战,看着运气逃跑,然后出结果……(但是老托的过于激烈让我觉得战争在他看来有种双方稀里糊涂结束感觉,应当还是有主战人员的谋略等因素在里面的)当然老托的思想还有很多,除了他直接发表的议论(这在越往后越明显,有说教之感,个人极不喜第四卷的最终结局),还借各位主角的思想转变有所表达

  说说各个主角。安德烈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躺在战场上仰望天空的画面以及最后的以死为醒,当然对娜塔莎的爱情也很亮眼,马车上的一瞥,舞会上自己给自己的赌约(她要是先去邀请……的话就做我的妻子,嘿),以及最后临死前回归朴实的爱。很喜欢这个人物,刚正笔挺,但是在现实中应该不怎么讨喜吧,笑。安德烈死后,娜塔莎与玛丽雅那种“极力让自己悲伤”的感觉也戳中了我,我们好像都有这样自我粉饰的真诚

  皮埃尔则让人联想到俄罗斯胖胖的大熊,总想到他尴尬虔诚地参加共济会的仪式,对娜塔莎激动地说如果我没有结婚的话就会像您求婚,以及在战场上的天真和沦为俘虏后的思索,这个人说白了就是过惯了好日子的人需要来吃点苦,就明白生活意义了。他最终娶到了娜塔莎,想起来就是眼睛闪闪亮、面上含着笑,然而婚后也变成了不修边幅、严管丈夫妇人,不知道有没有老托自己的感慨呢。

  尼古拉更多的时候以一个军人的形象出现,对战争及沙皇经历了狂热到思索的过程(书里很多人开始都有这种心理,见到皇帝热泪盈眶之类,后来有的变了有的没变),但这不是彻底的转化。对他印象较深的是他逃避家里的琐事、逃避索尼娅,沉浸在军队那种制度化的不需要思索的环境中,不知为何很有同感。打猎一段也很精彩,托尔斯泰本身很爱打猎。索尼娅一直是默默付出的形象,唯独在圣诞夜装扮狂欢那里,在不起眼小女孩也闪闪发光了一把,想起来那夜的画面都是银白色的。另一位女性玛丽雅小姐某种意义上和索尼娅有共通之处,她们都是奉献型的女性。尤记得她与娜塔莎的友谊变化过程,托翁对女人的心理掌握的也很妙呢。

  保里斯给我的印象就是野心,他对裘丽的求婚一段实在是令人拍案。保里斯的母亲XX公爵夫人(看过就忘啊)也是位精彩的人物,一开场就是为了儿子的前途丢下脸面去托关系缠人的描写。但是和罗斯托夫伯爵夫人的友情却让人感叹。

  书里死去的人很多,但我印象最深的却是第四卷里那个年轻人的死,彼嘉,他是罗斯托夫家的最小的生命最新的希望,红红的脸、给大家分葡萄干、善待法国小鼓手、年轻人常有的多虑,就是这样一个青年。托翁描写他骑着马往战火激烈处冲,那是一种缓慢冷静的笔调,说着到庄园门口时一只手不再挥动,然后身子歪斜下去,再往前就摔倒在地,然后,印象最深的一句“一颗子弹穿过了他的脑袋”。读到这里是整颗心猛地凉了。再回读时还有点不相信

  总的来说,战争与和平里有一种中青年人的朝气,包括托翁自己的。那种大篇的议论有时觉得挺拧巴,就是非常的自信想要表达出来,像阿细说的,“强加给你”。大概是因为横跨欧亚大陆的关系,俄罗斯文学展现出很奇特的一面,总觉得这个故事有点像中国的红楼梦之类的大家族风貌。有人说托氏是追求广度而忽略了深度,在这本书里大概有那么一点,每个人的转变稍显突兀了点。等到了安娜卡列尼娜里,就显得温润浑圆许多。复活则是老年人的沉思吧。

  本来想稍微记录下的,结果絮絮叨叨又写了这么多,完全是临时所想,留给自个儿看吧。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二):写篇笔记来记一下我现在复杂的心情

  读完觉得有点糟心啊,不可否认是一部伟大的小说,但是历史观和价值观我真的不认同。

  三位主角里面我也就比较喜欢安德烈公爵吧,娜塔莎和彼埃尔实在喜欢不起来。先说彼埃尔,作为被剧透的男主,实在是最让我失望的男主了,他在我心目中就是一个软蛋,干到最后一事无成,唯一雄起的一次就是去火场救了一个小女孩,看完后了解了一下,貌似彼埃尔是托尔斯泰以自己为原型写的。唯一的优点好像也就是那“金子一般的心”了吧,但是我反正没看出来金子在哪,倒是安德烈公爵的心比他更金子。说他大彻大悟了,最后好像也没有做些什么变化。还有娜塔莎,就是个傻白甜的女孩啊,前期还是蛮好的,生机活力、光彩照人,后边怎么那么容易诱惑,婚后还成了死鱼眼?!倒是有些小角色,还是很生动很讨喜,比如多洛霍夫、杰尼索夫、图申、彼佳还有罗斯托夫伯爵。至于尼古拉、索尼娅、玛利亚给我感觉很复杂可能是无法理解他们的选择吧。开始觉得尼古拉萌萌哒,玛丽亚可怜巴巴却很坚毅,最后把索尼娅抛弃了居然!!

  所有的原因可能就是不认同托尔斯泰的观点吧,毕竟人家是贵族。不理解,也许是我读书少的关系,待以后再看。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三):大时代

  托翁反复强调的历史观:历史并非英雄史,英雄绝不是时代的操纵者,而是顺应时代的产物。所谓的胜利者,能够看透时代的本质,懂得那潜在的“力量”,顺势而为。

  战争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有着无法估量的复杂性。我们对于它的静态了解远远不够,况且它还是处于动态变化中的。在此情况下,科学理性分析往往不能带来预定的效果

  安德烈和比埃尔一样,对现实生活很不满意,一直在努力自己的生活赋予一个理性的解释,给生活赋予意义,使自己能坦然接受当下的生活。安德烈临死前拥抱了上帝获得解脱,比埃尔沉浸于日常生活的幸福,以政治改革为己任。最终并没有找到那个“理性解释”,但似乎已达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

  在寻求过程中,安德烈找到了“真”,即娜塔莎的纯真,但这份纯真却给他带来了新的伤害,间接将他领向死亡。而比埃尔首先找到了“善”,加入了教派,妄想通过“善”实现自己的价值,但依旧体会到的是和以前一样的虚假

  安德烈临死前意外地与阿纳托利和娜塔莎重逢,这些曾经给他带来伤害的人同样正在面临痛苦,面临失去他们最珍视东西的痛苦,而此时的安德烈感受到的不是“恨”,相反却是“爱”,是一种上帝的“博爱”,即对生活达成谅解,坦然接受生活“美”的一面。

  比埃尔在失去一切以后遇到了普拉东,普拉东身上具有一种天真的乐观,受其感染,比埃尔放弃了对理性思考盲目追求,开始学会感受生活中的“美”。

  回到平凡的日常生活,所做的这一切,自己的所有努力,对自己和生活有任何改变吗?并没有!最终只是与生活达成谅解而获得内心平静,而这是不是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屈服?无论你的理想有多伟大,无论你对探索付出了多大的努力,最终还是回归到平凡的洪流,被大潮裹挟着消失在时代的潮流中。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四):满足了我对一部经典小说所有渴望和所有追求

  看完第一部的感言:历史是不停滚动的雪球,人们的历史和历史中的人们是不一样的。

  全书通读完毕,如内心中火星迸起而燃烧整片心灵,不光小说的流畅性与场景性充满魅力,对于真善美的描写,关于爱的波澜,关于人们的爱国之情等等,生活、战争中的种种场景无不渗透每一篇节。关于傲慢愚蠢、盲目、趋炎附势等等人类弱点,其点评无不犀利中肯。节日桥段,狩猎桥段的描写依然沥沥再目。皮埃尔心灵的渴望,安德尔对人生的意义的追寻仍然让我感动。不光如此,更为本书点睛之笔,升华的篇章中,其对历史观的表达,历史中人类的作用与历史推力之间的关系的表达有如此多层次哲理,使人充满活跃思考的激情。对于不合理史学观的批判字字珠玑。有些学术不对,有人推翻了就弃之而去,虽然树立起新的史学观岂能一朝一夕,但此书起码发出了自己的观点,指明了方向,辩证才会经得住时间的锤炼。众多篇章的观点犹如醍醐灌顶,读完整部书,只是充满感叹与回味,真正可以称之为经典的小说,实则难以超越此部。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五):《战争与和平》中的历史观和对生命意义的探讨

  2014年末看完了这部百万余字的鸿篇巨著《战争与和平》,书中包罗万象,涉及的内容太多,包括历史、宗教哲学军事社会经济、政治、外交各个方面,一时也说不完,所以仅就自己感受比较深刻的历史和生命意义的探讨两个方面来说一下自己看完这部书后的感想。

  先说历史,书中主要写了俄国在十九世纪初的那一段历史,与拿破仑的两次战争是主要内容。作者在书中论述了自己的观点,对历史是由伟人创造这种历史观进行了批判,作者认为,伟人只是历史的奴隶罢了,真正的历史,是由参与其中的每一个人创造的。如果把每一个人的意志行为比作微分,那么历史就是对所有这些微分做积分,反映了人们的集体意志和行为。其实从古至今,人类从来都没有真正掌握过历史发展规律,不然人类历史上也就不会有那么多战争和灾难了。

  再说对生命意义的探讨,书中有两位主人公,皮埃尔和安德烈。皮埃尔是俄国第一富豪的私生子,因为富豪只有这么一个儿子,所以他死后就把所有的财产和爵位传给了皮埃尔。皮埃尔得到了巨额财富,马上就成了待嫁小姐们垂涎的对象,最终皮埃尔被美色和虚荣蒙蔽了双眼,娶了自己内心并不爱的俄国第一美女海伦做妻子。可以想到,婚后生活并不幸福个性不合的俩人越走越远。海伦本就是社交界的宠儿,嫁给皮埃尔后在社交界的地位越来越高,很受欢迎。皮埃尔因为不幸婚姻感到痛苦,用奢靡放荡的生活来麻痹自己。后来他加入了共济会,企图用宗教来拯救自己灵魂。他用他的巨额财产开展慈善事业,解放农奴,建立学校,但是这些对他内心的安慰并不多。直到第二次对拿破仑的战争,莫斯科沦陷,皮埃尔被法军俘虏,那段做俘虏的日子使皮埃尔改变很多,因为没有无休止的社交活动,皮埃尔有更多的时间对自己之前的生活进行反思。他觉得以前自己之所以不幸福,正是因为得到的东西太多了,而那些并不是自己想要的。幸福就在于满足人的自然需要,过剩只会带来不幸。后来拿破仑战争失败,皮埃尔获救,他觉得自己的精神受到了洗礼,完全换了一个人。对待别人不在像以前那样刻薄,而是充满爱意;对待事情也不像以前那样摸不着头脑,而有了自己的主见。

  安德烈生来就是俄国大贵族,有很高的社会地位,也很有能力,是一个有为青年。他在第一次对拿破仑的战争中受了重伤,被俘,大家都以为他殉国了,但是他却奇迹般的活了过来,回到了俄国。回国后自己的妻子在生产后死亡,这使得安德烈心灰意冷,对自己的生活没了希望。在一次舞会中,安德烈公爵和娜塔莎的重逢,又燃起了他心中的爱情之火,他对生活又充满了希望,对自己之前的生活态度感到可笑。俩人约定以一年为期限,如果心中都还爱恋着对方,就结婚。但是娜塔莎年少无知,受了纨绔子弟阿纳托利的拐骗,断绝了与安德烈的婚约,事后后悔不已。安德烈得知消息后,内心痛苦,在第二次对拿破仑战争中中弹,命在旦夕。莫斯科大火后,娜塔莎一家准备搬迁,接待的伤兵中居然有安德烈公爵,于是娜塔莎带着心中的愧疚,一路照顾安德烈。安德烈知道自己命不久矣,能在死前接受自己心爱女人的照料,感到很欣慰。他并没有表现出对生命的留恋和对死亡的恐惧,因为他在中弹的时候,就悟到了生命的真谛——爱人。人活着,就应该用心去爱自己身边的每一个人。他在死前内心充满了宁静,把死亡看做自己的归宿。安德烈的一生让我想起了一句话——朝闻道,夕死可矣。人要是真的活明白了,死也就不算什么了。

  以上就是看这部书的主要感想。其实看这本书一共花了一个月的时间,书真的很长,越往后看,觉得自己的收获越多,越能体会到那种阅读带来的愉悦,也就是加深自己对世界和内心认知的愉悦,收获的愉悦。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六):战争与和平

  《战争与和平》中国文联出版社,托尔斯泰 著;朱宪生 陆博 译;2015年9月第一版。

  阅读周期:2017年7月27日至2017年9月9日,总耗时 1920min.

  ---------------------------------------------------------------------------------------------------------------------

  在这个夏天最为燥热的时候,我的内心也达到了一年中最为烦躁的巅峰,时间的不自主,工作的不自主,肉体和灵魂好像都陷入了一种不为自己所掌握的失控状态。这个时候我意识到自己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内心的浮躁,也许读一读经典会是个不错的选择,不要说教,不要辩论,就好好地看一篇故事吧,于是就选择了托翁的《战争与和平》,也顺便弥补一下没有读过托翁作品的缺憾。

  一开始,我把它当做一篇小说来读,托翁,来,给我讲讲你们俄国人两百年前在战争下是如何恋爱的吧,就像他们美国人写的《飘》一样,来一打乱世佳人,后来,越读到后面,越读出它的深刻,这不是一本小说,它不止于描述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它更讲述历史的不可预测,它描述整个国家的人民是如何面对战争又是如何看待和平的,它不为大人物立传,它是为人民著述受难和抗争的史诗。

  托尔斯泰的历史观是这样的:谁都决定不了历史的走向,谁都参与了历史的走向。拿破仑以为他决定了战争的走向,亚历山大以为他决定了战争的结果,将军巴克莱以为他决定了战争的胜负,甚至一个营长一个连长都认为他的想法或策略能决定整个战争的成败。托尔斯泰说,不是这样的,你们膨胀的个人英雄主义只不过是战争中极小的一部分,因为最高统帅也不能阻止某一个士兵在炮弹飞到脚下时选择逃跑,也不能鼓舞某一个骑兵在子弹密集的战区中不惜生命奋勇杀敌。战争中还有自然,还有人性,还有随机性。所以,你们谁都决定不了历史的真正走向,而你们的每一个行动,每一个命令,融合在无数的随机事件中,共同参与了历史的发展。

  所以这场战争中,他只写了一个聪明人(库图佐夫),或者说他只颂扬或赞成了这一个聪明人的做法,那就是看清时势和顺应时势,其它的一切都教给时间和耐心。库图佐夫的“无为”,恰是以人民的利益为重而采取的行动指南。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来思考战争的总司令,总比一切以个人英雄主义来思考战争的亚历山大一世更能赢得人民的爱戴,也更能赢得托翁的赞美。

  就像把人分为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一样,托尔斯泰把贵族也分为陈旧一派和觉醒一派。陈旧一派的代表是瓦里西公爵和安娜·帕甫洛芙娜,不管是战争还是和平,该参加的舞会还是要参加,该举办的舞会一个都不能少,战争时,战争就是谈资,和平时,和平就是话题,得势时,拿破仑就是信仰,失势时,波拿马就是恶徒,库图佐夫是废物,库图佐夫是英雄……这是一派精神极度贫乏又固守陈规的老派无聊活动家,托尔斯泰对他们进行了犀利的讽刺;觉醒一派的代表是安德烈公爵,皮埃尔和罗斯托夫,也就是我们的主人公,作者极力表达他们成长轨迹的一批人,这是一群在和平时期寻找个人乐趣在战争时期找寻生活意义的人,也就是,战争让他们觉醒,首先是从行动上,而后是在意识上。这是一派不满足于现状勇敢追求个人幸福和人民幸福的活动家。

  这些人物中,给我最多好感的是安德烈公爵,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娜塔莎。安德烈给人好感的原因是因为他天生知道自己不要什么,他一步步觉醒的过程中没有太多迷茫,他总是走在所有人的前面,他的选择和行动无可置疑,他有智慧,有能力,有勇气。他的自信和勇气可能源于天生的贵族身份,这一点不同于皮埃尔,皮埃尔由一个一无所有的私生子变成继承丰厚财富的伯爵,这和与生俱来的优越感不一样,导致皮埃尔从头到尾都对他所拥有的财富持冷漠的态度,更催生他思考生活的真谛。安德烈最该庆幸他这种贵族地位,因为这给了他很大的选择自由,不同于屈居人下的仆人和白衣,就算是在军中,他也因为这个高贵的身份而获得独立自主的资格。我们在以一个自由人的身份看待他时,潜意识中就会对他有所期许,期许他能洞悉战争的本质,期许他能争取和平,期许他能宽恕敌人,期许他能原谅自己,这些期许,都在他生命终结之前一一兑现,在战争中,他是唯一一个理解库图佐夫的人,在和平里,他获得了他的幸福和宁静,不管是在童山还是在罗斯托夫流亡的家中。他的幸运和不幸都是自由,他活着的时候有选择的自由,而面临生存和死亡的时候,这个自由就不属于他了,妻子的死亡,自己的终点,他无法选择,只能任凭命运给出唯一的选项,在他妻子死亡的时候,他是不甘的,无奈的,挣扎的,等到他自己面临死亡的时候,他放弃挣扎了,他坦然面对,在总结一生行程时,他认识到,这只不过是一场梦罢了,既然是梦,那就只能随它去了,死,就是梦醒时分。

  如果说安德烈是一个思想上的智者,那么娜塔莎就是一个情感上的强者。小时候迷恋鲍里斯,后来爱安德烈,然后堕入阿纳托里的爱情圈套,最后爱上皮埃尔,她的爱情总是如飓风一般,摧枯拉朽,不留余地,这在她与皮埃尔结婚之后得到进一步证实,如果我爱你,你就是我的全部,我就是你的唯一,我会为你牺牲一切,也会珍视你的一切。她的感情如此充沛,如此不可置疑,她爱皮埃尔,爱玛利娅,爱罗斯托夫,爱索尼娅,爱母亲,爱家庭,爱孩子,不夹杂着一丝虚伪,她愿意为他们牺牲,这种发自内心的自我牺牲胜过玛利娅的宗教约束(玛利娅对索尼娅的情感复杂,宗教并没有帮她解决这一点),胜过索尼娅的自欺欺人(她的牺牲多半是做给人看的)。如果有什么感情可以用崇高来形容,那就是她的这种无畏的自我牺牲精神了。再放大一点,从她劝说妈妈留下马车给伤员中可以看出,她的这种自我牺牲不仅仅是对家庭的,而是对整个俄国社会,甚至整个人类的,这是她人性中的光辉。

  在父母眼中年少不知世事的别佳则是自我奉献的另一个代言人。也许他不懂成人世界的规则,也许他只有满腔热情需要释放,也许他只是想像一个成年人一样承担责任,也许他只是不想被当一个孩子看待。最终,他成就了他自己,他成了英雄,一个最没有贵族气的英雄,一个为了任何人都甘愿牺牲自我的英雄。他喜欢做好一切准备,服务于任何人,他的善意和慷慨,他的坦诚和热忱,都让人赞叹。

  ·至于罗斯托夫和皮埃尔,和平不会永远持续,战争还会到来,在下一次战争与和平中,他们大概又会分别代表两类不同的贵族阶层,只不过就算是不同,也比最初的与他们相反一派的贵族进步很多,历史总会慢慢证明谁是落后者。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七):托尔斯泰论自由意志——战争与和平之尾声部分

  今天,研读了半年之久的《战争与和平》真的要划下一个小小的句号了,心里颇有依依不舍之情,伟大的著作总有这样的特点,那就是当你要离别它的时候,仿佛离别了亲近的人,而当你展卷重读的时候,又仿佛回到了过去的时光,当年读这部书时的心态与情味,又一一展现开来。伟大著作以开启一个鲜活的精神世界的方式,引领着人的灵魂成长,《战争与和平》正是这样的著作。

  在这部巨著的最后一部分《尾声》中,托尔斯泰给了我另一个震撼。尽管这一部分是文学评论家认为写的冗长乏味的部分,然而我却觉得它写的精彩极了。《战争与和平》犹如一条巨龙,而尾声恰如点睛,托尔斯泰离开了具体历史的陈述,也离开了那些活生生的人物和情节,上升到了一个特别的高度——论述自由意志,而且论述得精妙、深刻、透辟。除了这样的结尾能承托起这阙宏大的史诗,我想象不出另一种结尾能如此完美。

  在这个长长的结尾部分,托尔斯泰首先探讨了历史事件的“原因”,他认为,表面上看来是“权力”在起作用,而实质上,权力必须作用于“合力”形成的那个方向上,否则就如同向虚空中击掌,又如抽刀断水,得不到任何回应与实效。拿破仑远征俄国,表面上看仿佛是拿破仑在下命令,而实际上拿破仑有过诸多军事计划和命令方案,但远征俄国是真的变为了现实,不能不说是由于它符合了历史的某种必然规律。于是,从此出发,托翁以浓墨重彩探讨了自由与必然的关系问题。

  托尔斯泰大致认为,在理性看来,自由意志是个幻觉,是一种“一瞬间无法确定的生命感觉”,然而在形上学(灵性)看来,自由意志则是生命的全部,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最精髓之处。我们不能想象完全的自由,一个人无论如何想象不受外界的影响,我们永远不可能获得空间上和时间上的自由概念,在空间上的运动,遵循必然规律,在时间上的思考与判断,也受到一系列的制约。然而最关键的是:我们无法想象我们的行动没有原因,“理智的第一个要求就是假设和找到原因,因为没有原因我们就无法想象任何行动。我举手,没有任何原因,但我要做一个没有原因的动作,这就是我行为的原因。”多么精彩的论证啊!如果托尔斯泰沉溺于具体的科学知识(例如力学或生理学)的论述来反驳自由意志,那么他的论证可以被科学的发展所推翻,至少是牵连缠绕有不决断处,但是,他却顿挫一下,转入更高层次的概括,如太极之勾手引带,拨转自如,结论却难以撼动,实在可以媲美职业哲学家!

  更重要的是,托尔斯泰并没有沉溺于一端而忽视了另一端,他接下来论证绝对的必然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大千世界的规律无穷无尽,各种条件与原因亦无穷无尽,人不可能认识所有的规律与条件,于是,总是不会有完全的必然。“一个垂死的人、一个未出世的胎儿或一个白痴,他们完全没有自由,我们观察的人的概念也就不存在了,因为没有自由,就不成其为人。”由于超时空的、全知全能的人的不存在,于是,人总可以透出必然性的约束而得其自由。托翁在这里表现出的是不可知论的立场,由于我们对宇宙和人生的实质是不可知的,因此,自由就奠定在这不可知之上,这恰是二十世纪的自由意志论(古典自由主义者)的公论。可知论、唯物论的世界中,没有自由,只有所谓“微分方程”和“混沌”,然而来自“混沌”的自由并非自由,真正的自由源于意志的自主与自律。

  然而,以上的论证仍然是“执其两端”的,托翁还论证了另一个重要的真理:自由与必然的共生性。自由意志恰恰是依系于必然规律而生的,一方面,没有物理与生理的过程,思想只能是空中楼阁,另一方面,即使我们认知到了千万条规律,我们总是可以说:我们当时可以这么做而不是那么做,于是,这种试图超越规律的约束的意志,即是自由意志。恰如我们即使做了一万件恶行,却总可以说:当时忍住就好了,我还是可以为善的。于是,人性仍然是向善的——分辨善恶即是根本善。人性中包含着自由意志——试图超越束缚即是自由之源。人的自由意志的最突出表现,即是人能意识到自由意志。在观察者看来,它与其他过程或许难以分别,但在行动者看来,它是最重要的行动之源。

  接下来托尔斯泰论述历史学——如果历史学承认有不服从规律的自由意志的存在,并且认为它是历史事件发展的原因,那么就不可能有历史规律,也就取消了阐释历规律的历史学。于是,自由在历史学中的地位,应当让位于对规律的探索,我们可以认为自己是自由的,坚持这一看法就如同站立在坚实的大地之上,然而又是服从历史规律的(托翁所说的历史规律,实则是社会科学的一般规律),坚持这一看法,就仿佛认识到了大地在按照规律(万有引力)在不断运动。于是,贞定之志(自由,就其落实于长期生活计划的完成而言,确实是静定贞一的)与顺历史规律而动,是统一的而非分离的,从这一点上说,1812年的拿破仑恰恰是不自由的,而皮埃尔、鲍尔康斯基这些人,则在历史大势中保持了自由之心,于风云舒卷、大浪淘沙之时,深识彻见了人性的本源。于是,不盲目地推断因果链条中的原因,不狂热崇拜伟人的天才,肩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前行,同时也决不傲然得意、津津乐道于自己的“自由选择”,这正是《战争与和平》给予我们的最大教益。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八):随手记笔记:两个索尼娅——托尔斯泰和老陀摆脱贫困命运的路径不同,使作品大不同。

  此次重读,主要在注视索尼娅,于妇女之心,当然觉得做为穷亲戚、被当食客养大的罗斯托夫的表妹索尼娅,在自己少女最美的时光,恪守诺言和爱情,拒绝了品质尚好、有才能浪子的求婚,守了许多年后被要求放弃婚约,放即将破产的未婚夫和全俄国最富有的姑娘结婚,最后身为食客终老,受着隐隐的厌恶。是不公道的。

  另沉思,没落贫穷的贵族男子,通过提供男子气慨和结束孤寂的老处女生活的可能,来猎取富有的老姑娘,解决自身贫困难题,是战争与和平中两个还算体面和好人材的青年共同选择。——个人问题得到解决。与世界和解、融入。也使二代目托尔斯泰可以以富有贵族的身份享有从容的作家生涯。

  老陀的男女们呢?财富不能解决他的困难。群魔主角自身的富和富有姑娘等着他摘取,于他有何纾解之义?罪与罚中抢到的财物于主角有何用?唯一的曲终奏雅,在于自杀者的馈赠,使那里面的索尼娅和妹子们摆脱街头妓女的命运。贫困使副省长的女儿激愤中结核病发,死在街头,贫困使纯洁的姑娘索尼娅为了养活儿童,卖身街头,贫困使大学青年心神入魔,杀害了无辜的弱者、放高利贷者不幸妹妹。——这是深悲惨的一幕幕,然而它激发了深深的认识。

  我现在,认为老托尔斯泰通过复活,安娜等小说,位置在严肃的一流上。视老陀为思想的神库,他二位的区别和意义,我慢慢想。先随手记下。另,我也在想我的困境,不走不留意义如何。

  ————————————

  老陀的年轻主角索尼娅,她也排斥卖身的耻辱,先试着用自己的劳动,做裁缝来养后母带来的饥饿儿童,书告诉老套子“吃人的社会”“狠毒的强人”不给她的劳动付酬,闹得她除了社会索取她的姿色还能现付面包外,不给任何弱者正当劳动生存空间。——这个事实本身的确立,堂堂沙俄帝国道义破产了。GM的逻辑开始构建了。每当一个读者认为妓女索尼娅是纯洁的,每一个读者就认识到沙俄有致命问题,是不能延续的。

  托尔斯泰的索尼娅,她的未婚夫要求她让路,为了他的母亲继续可以过大贵族的生活,放他去娶大贵族,不顾自己是有堂堂军官俸禄,完全可维护中产体面生活。这样的理由是不体面的。——如果她不是个旧式的淑媛,可以自己走出宗法家庭,是应决裂的。虽不能做到,后人只能婉惜她为不值得的人,不值得的感情而毁灭了。仅是个人的不幸,毫无意义。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九):托尔斯泰理解的战争与和平

  这本书阅读的时间跨度特别长,差不多俩月了,原因有二,书本身就是大部头,经典名作,不易读,其二,这段时间迷上美剧,阅读懈怠很多。

  这本长长的战争与和平大名不知道是小学还是初中就听到了,反正真正的阅读是听到这本书的十多年以后,书中的内容说来也不复杂,复杂的是俄国作品中类似欧洲的人名地名让人头疼。很多时候除了关注书的内容本身,还要花心思去记和分辨这些人名。

  这本书虽然不是历史书,(作者好像也不认为它是小说,但是我们归类还是会把他归为小说。)但是我阅读完感受最深的二点确实关于历史的,其一就是之前了解到的拿破仑进攻俄国失败因为资源短缺,这本书让我看到的正好相反,法国占有各种优势,一度让俄国首都迫使莫斯科的大部分人撤离莫斯科。其次,就是关于拿破仑的形象,通过作者的一些观点描述,让我了解到,拿破仑或者其他一切容易让人膜拜的形象,更多的可能是不断去强化其光辉形象的结果。我们了解的真实,未必是真实。(当然这两点是基于本书给我的认识。)

  很难想象,书的收尾阶段,作者对于科学的开放态度,让我敬畏。原来,我们上学书中所给我们的托尔斯泰或者其他的人物形象,过于单一化。可能有些作家或者人物,比我们所了解到的更让人敬佩,当你更多的去认识他的时候。而托尔斯泰便是其中一位。

  小结:书很长,很耐读。读这种书会有很不一样的感受,读完会有满满的成就感。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十):最伟大的俄罗斯文学家、自觉的灵列夫· 托尔斯泰

  列夫· 托尔斯泰是公认的最伟大的俄罗斯文学家,《西方正典》作者、美国著名文学教授兼批评家哈洛·卜伦甚至称之为“从文艺复兴以来,惟一能挑战荷马、但丁与莎士比亚的伟大作家”。对文学拥有“狂恋式爱情”的托尔斯泰,是俄罗斯文学史上创作时间最长、作品数量最多、影响最深远、地位最崇高的作家,重情节、重典型、重写实、重批判的文学时代,在他笔下达到巅峰。长篇巨著《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是托尔斯泰文学艺术上的三个里程碑。百年来,他的作品被译为各国文字,销售量累积超过5亿册,是大师中的大师。 在世界文学的巍巍群山中,堪与莎士比亚、歌德这几座高峰并肩而立的俄国作家当首推列夫·托尔斯泰。托尔斯泰是一位有思想的艺术家,也是一位博学的艺术大师。他的作品展现的社会画面之广阔,蕴含的思想之丰饶,融会的艺术、语言、哲学、历史、民俗乃至自然科学等各种知识之广博,常常令人望洋兴叹。他的三部鸿篇巨著无疑代表了19世纪世界现实主义文学的最高水平。 人一生其实不用读太多的书,有个七八本便足矣;但是,为了找到这七八本最值得读的书,则必须先读完两三千本。在数以千计的文学名著中,《战争与和平》这部伟大作家的伟大作品,无疑是我们最该读的那几本书之一。高尔基曾言:“不认识托尔斯泰者,不可能认识俄罗斯。”

  《战争与和平》问世至今,一直被人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这部卷帙浩繁的巨著以史诗般广阔与雄浑的气势,生动地描写了1805至1820年俄国社会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各个生活领域。《战争与和平》恢弘的构思和卓越的艺术描写震惊世界文坛,成为举世公认的世界文学名著和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英国作家毛姆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罗曼·罗兰称赞它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两部小说之一”,“是我们时代最伟大的史诗,是近代的伊利亚特”。在整个俄国文学的发展历史中,《战争与和平》是第一部具有全欧洲意义的小说。它刚一面世,便令欧洲和全世界的读者感到新奇、震撼。人们既津津乐道于小说中的人与事,也为小说所体现出的巨大艺术表现力所倾倒。《战争与和平》构成了俄国小说乃至整个俄国文学崛起的标杆。近千个人物,无数的场景,国家和私人生活的一切可能的领域,历史,战争,人间一切惨剧,各种情欲,人生各个阶段,从婴儿降临人间的啼声到气息奄奄的老人的感情最后迸发,人所能感受到的一切欢乐和痛苦,各种可能的内心思绪,从窃取自己同伴的钱币的小偷的感觉,到英雄主义的最崇高的冲动和领悟透彻的沉思——在这幅画里都应有尽有。托尔斯泰以一天才之笔,游刃于战争与和平、心理与社会、历史与哲学、婚姻与宗教之间,主次分明,匠心独具。人一生其实不用读太多的书,有个七八本便足矣;但是,为了找到这七八本最值得读的书,则必须先读完两三千本。在数以千计的文学名著中,《战争与和平》这部伟大作家的伟大作品,无疑是我们最该读的那几本书之一。高尔基曾言:“不认识托尔斯泰者,不可能认识俄罗斯。”

  《战争与和平》书摘精选

  “他所感到的意识,是对一切人世的事物的疏远,和身体的快乐的、奇怪的轻飘之感。他不着急,不焦虑,等待着他就要遇到的东西。那个严厉的,永恒的,不可知的,遥远的东西,—他在自己的一生中不断地感觉到它的存在,—和他靠近了,并且,由于他所感觉的身体的那种奇怪的轻飘,几乎是可能的,实在的”。

  最高的智慧只有一种科学——整体的科学,这科学解释整个宇宙,以及人在宇宙中的地位。要自己获得这种科学,就必须清涤并革新自己内心的“自我”,因此,在认识之前,必须信仰,并使自己趋于完善。为了达到这些目的,在我们心里放进了上帝的光,它叫作良心。

  是的,爱,但不是那种爱,即因为什么东西,为了什么目的,或者因为什么缘故而爱,而是这种爱,即当我临死时,我看见了我的敌人却仍然爱他的时候我第一次所体验到的爱。我体验到那种爱的心情,它是心灵的本质,它不需要对象。我也体验到了那幸福的心情。爱邻人,爱仇敌。爱一切——爱有着各种表现的上帝。爱亲爱的人,可以用人间的爱;但是爱敌人,只能用神圣的爱。因此当我觉得我爱那个人的时候,我感觉到那样的快乐。他的情形怎么样了?他还活着吗?

  用人间的爱去爱,我们可以由爱转为恨;但神圣的爱不能改变。无论是死还是什么东西都不能够破坏它。它是心灵的本质。

  为什么从未留意到这高高的天空呢?不过,如今总算注意到了。我真是幸福,没错。除了这辽阔的天空外,其他的一切都是空虚都是欺骗,除了这天空外,任何东西都有不存在。 甚至天也是没有的,除了穆静于安宁,什么也没有。谢谢上帝!

  基督徒的爱,对于别人的爱,对于仇敌的爱,比起一个青年的美丽的眼睛在像您这样诗意的多情的少女心中所能引起的情感,更有价值,更甜蜜,更美丽。

  在这个集会里,第一次令比埃尔诧异的,是人类见解的无限的差异,这使得任何真理在两个人的目光中不会是一样的。

  为了得到过眼云烟的幸福,(人们)都在争斗,受苦,烦恼,并且损害他们的心灵,永久的心灵。不但我们自己知道这个,而且基督,上帝的儿子,来到地上,向我们说,这个生命是一瞬间的生命,是一场试验;然而人们还是抓牢着它,想在它里面寻找幸福。

  圣经的传送向我们说,不做工作,闲逸,是世界上的人在他堕落之前的第一个幸福的条件……在我们道德的本质上,我们不能够即闲逸又心安。一种内在的声音说,我们闲逸,便是罪过。假使人能够找到一种情形,他们在这种情形中,虽然闲逸,却觉得自己有用并且在尽自己的责任,这样,他们便会找到一种原始幸福的一方面。这样的一种强制的、不可指责的闲逸,有一整个的阶级——军人阶级——在享受。

  安德烈公爵坐在她身旁,和她说着最普通、最琐碎的事情,赞赏她眼睛里喜悦的光芒和她的笑容,这笑容和所说的话无关,而是她内心的快乐的表现。

  1812年,西欧的几百万人自西向东向俄国边境移动,俄国军队同样向西集结,于是开始了战争,即是发生了违反人类理智和人类本性的事件。几百万人,互相地犯了数不尽的罪恶、欺骗、叛变、偷窃、造假文件、印假钞票、抢劫、纵火、残杀行为,这是在若干世界的全世界法庭的年刊里都容纳不下的,但是在这时候干下这些勾当的人们,并没有把这些行为看作犯罪。

  在我们非历史家的后人看来,它的原因是数不尽的,我们没有被研究程序所迷惑,因此能够运用不受蒙蔽的常识来观察事件。我们研究它的原因愈深入,我们发现的原因愈多;并且每个个别得出的原因,或全部原因,在我们看来,本事都是同样正确的;而它们和事件的规模比较起来都是无足轻重,从这一点上看来又显得是同样错误的;没有其他同时发生的原因,它们便不能造成事件,从这一点上看,也显得是同样错误的。

  这些原因中少掉一个,便什么也不会发生。所以,是这一切原因,不计其数的原因,凑合在一起,造成了所发生的事情。因此没有任何一个原因是事件唯一的原因,而事件之所以发生,只是因为事件一定要发生。

  每个人的生活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个人的生活,它的趣味越抽象,它便越自由;另一方面是自发的群体的生活,个人在群体里不可避免地要遵守那些他预先规定的法则。

  在囚禁期间,比埃尔不是用他的智慧,而是用他的整个身心和自己的生命知道了人是为幸福而创造的,幸福在于人的自身之内,在于满足人类的自然需要。

  生命就是一切,生命就是上帝。一切都在变化、都在运动,这种运动就是上帝。在有生命的时候,就有那种感知神灵的快乐。爱生命就是爱上帝。最困难而又最幸福的事,就是自己在遭受痛苦时,在遭受无辜的痛苦时,爱这个生命。

  从前使他苦恼的、他所继续寻找的生活目标,现在,他觉得,已经不存在了。那个被寻找的生活目标现在不是偶然的不存在,不是现在一时不存在,他觉得这个目标是没有的,并且是不可能有的。这个目标的不存在,给了他那种完全的高兴的自由之感,这感觉现在构成了他的幸福。

  他不能够有目标,因为他现在有了信仰,不是信仰任何法则,或文字,或思想,而是信仰永生的永远可以感觉到的上帝。以前他在自己所定的目标中寻求上帝,寻求这个目标只是寻求上帝......“上帝是在这里,在那里,在一切地方!”

  从前他不能在任何东西里面看到那伟大的,难以理解的,无限的东西。他只觉得那东西一定在什么地方,并寻找这东西。在一切的眼前的可解的现象中,他只看到有限的、渺小的、平凡的、无意义的东西。他装备了智慧的望远镜,观察远方,在那里,那渺小的、平凡的、藏在茫茫远处的东西,只是因为他不能清楚的地看见,所以在他看来是伟大的、无限的。

  然而现在,他学会了在一切之中看见伟大的、永恒的、无限的东西,因此,自然而然地,为了看到这个,为了享受这种观察,他抛弃了一直到现在他从人们的头上观察远方所用的望远镜,高兴地观察起他身边的永远变化的、永远伟大的、难以理解的、无限的生活。他看得越近,他越是心安而幸福。从前那个破坏他的一切思想体系的、可怕的问题“为什么?”现在对于他是不复存在了。现在。对于这个问题——为什么?——在他心中总是预备了这个简单的答案:因为有上帝,这个上帝,没有他的意志,人的头上不会落下一根发丝。

  在历史论断的很有弹性的线条不能拉得再长的时候,在行为明明是违反全体人类所称的善或者正义的时候,历史学家们创造了一个挽救性的概念——伟大。伟大似乎不包含善恶标准。对于伟大的人,恶是没有的。可以归罪于伟人的灾祸也是没有的。

  “这是伟大的”历史学家们说,于是善恶都没有了,只有伟大与不伟大了。伟大的是善。不伟大的是恶。在他们看来,伟大是所谓英雄的、某种特殊人物的特质。全世界在五十年中重复着:崇高!伟大!拿破仑大帝!在崇高与荒谬之间,不过一步之差。”

  谁也没有想到,承认那不能用善恶的标准去衡量的伟大,便是承认他们自己的无足轻重和不可衡量的卑鄙。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