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经典读后感10篇

2022-03-10 18:09:4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经典读后感10篇

  《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是一本由刘鹤著作,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的271图书,本书定价:65.00元,页数:2013-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读后感(一):0531-夜读

  书名异常平实,内容和语言更加如此。简单而言: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分析并比较了两次全球经济危机的起因,影响以及应对措施,并总结了这些对国内经济发展的启示和警示,按照综述型学术论文的逻辑构建了框架,各不同角度的延伸是章节内容的拓展,这些视角包括经济,货币,监管,国际政治,宏观视角,微观机制,各自独立又可以单独成一个小课题。瑕疵必然存在,但作为一篇好的大综述来看,帮助专业新人或非专业人员(如本人)对理解大萧条和08年的经济危机的逻辑框架,私以为是高出合格水准的。特别是在6年后,结合国内整体环境的更迭演变看书中提出的应对政策建议和对后经济危机后续影响的可能分析,更加觉得现实网络中动辄以个例现象怼政府处理不当讽刺专家脑残的大V们,才是真正无知。

  更具体的私人启示是对之前零星理解的frm有了更宏观的认识和更深刻的体会,明白10年到16年股市和房市所谓的极端走势和和此刻国际氛围的诡谲某种意义上是种必然;从之前以为自己懂得的无知者无畏,到此时懂得对风险心存敬畏;从之前自以为属于少数的理性谨慎,到起码有知晓实情并非如此的自知。更甚者,在这次阅读里堂而皇之理直气壮地推翻了自己固守的完全忽略政治才能客观的观点。而这种转变和接受,能够折射出自我成长的轨迹,是令我觉得庆幸和欣喜的部分。

  :在听一个胖子老师讲frm时,他坚持认为国内的金融水平远远落后于美国,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这会导致很多因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失效判断,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国内很多行业都要follow一遍美国包括遭遇一次重创才能进步,有玩笑地成分,却也不幸言中很多事实。不过此刻看看,并没有那么悲观。

  6月悄然抵达前,2018的执行脚步只能说勉强符合年初的计划,完善和改进空间极大,继续努力。

  .ps:各位节日快乐。

  《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读后感(二):刘文章的主要观点

  一、 两次危机的区别

  1.人口结构不同:08年老龄化、中产多

  2.技术条件不同:08年技术更先进

  3.发达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制度发生了进化:大萧条后,政府开始介入市场、福利制度的建立

  4.全球化的程度不同:本次危机全球化更紧密

  5.新兴国家崛起和全球经济格局不同

  二、两次危机的共同点

  1.危机前都发生了技术革命:1870年开始的电力技术革命到大萧条的爆发(60余年),1980年信息技术革命到08年危机爆发(30余年)

  2.危机爆发前,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繁荣,危机发源地政府采取放任自流的经济政策:柯立芝总统VS克林顿+小布什总统

  3.收入差距过大是危机的前兆

  4.在公共政策空间被挤压得很小的情况下,发达国家政府所采取的民粹主义政策通常是危机的推手

  5.大众的心理处于极端的投机状态

  6.两次危机都与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关

  7.危机爆发后,决策者总是面临民粹主义、民族主义和经济问题政治意识形态化的三大挑战

  8.危机的发展有特定的拓展模式,在它完成自我延伸的逻辑之前,不可轻信经济复苏

  9.危机只有发展到最困难的阶段,才有可能倒逼出有效的解决方案,这一解决方案往往是重大的理论创新:大萧条时期的凯恩斯革命VS…

  10.危机具有强烈的再分配效应,它将导致大国权力的转移和国际经济秩序的重大变化。

  三、政策建议(略)

  《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读后感(三):研究与政策

  指出“大萧条”和“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在重大的技术革命之后,技术革命带来了劳动生产率的进步,同时也让所有人信心爆棚,似乎再也不会有什么可以阻挡人类前进,而过度自信的结果往往带来痛苦的经济调整。接着,他告诉大家,经济繁荣如果是不均衡的,那么会埋下结构性不平衡的种子。面临社会中的“不平等”呼声,民选政府不得不满足于低收入群体的要求,而民粹主义在此时容易抬头,货币政策往往为了满足政治需求而被迫宽松,而结果这可能加深危机。与此同时,他也善于研究市场和政策决策者的心理,他指出,在经济表面繁荣时,大众投机心理日盛,这导致了经济的内在调整动力失效,而当危机到来时,决策者又不愿意快刀斩乱麻,往往等到系统将崩时才会被迫选择正确的改革方向。

  基于这一系列的研究,刘鹤总结出三点政策思考:第一,树立底线思维方法,对危机可能出现的最坏场景做出预案。第二,把握中国战略机遇期内涵的重大变化,谋求中国利益和全球利益的最大交集。第三,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抓好重大课题的务实超前研究。

  这几点看似简单至极的政策建议,却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中国过去和未来一段时间的政策取向。首先,中国把防范系统性金融危机作为经济和金融政策的底线,第二,中国强调和而不同,但把互利互惠作为国际合作基础,第三,中国不轻易卷入任何一次国际争端,把重点放在自身的稳健发展上。

  从这样的角度出发来理解中国的经济和金融政策,我们会有更加清晰的思路。作为负责协调经济金融政策的刘鹤,会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坚持中国经济发展和防范金融危机的双底线思维。对于经济发展来说,中国最重要的工作是通过推动经济的结构性调整,尽快达到中高收入国家的水平。同时中国要通过控制宏观杠杆率来保证金融体系的安全,并通过稳健有序的方式来协调金融体系的全盘“去杠杆”。而在对美经贸关系上,将以避免发生贸易战为底线,为中国的经济结构转型争取足够的时间。

  《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读后感(四):在刘鹤看来,危机后我们应该做什么

  从刘鹤在达沃斯的讲话之后,大家开始将他和中国经济的顶层设计联系在了一起,也开始关注刘鹤的经济理论。目前可以找到的刘鹤专注只有一本,就是2013年出版的《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本书主要对比了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和2008年的经济危机,其实更像是汇集数据和观点的长论文,那么现在再对这篇论文进行一次再总结。

  一、危机的原因:

  在阐述危机的原因上,刘鹤的观点很想明斯基的周期理论,简要概述如下:

危机路径图

  这样的经济脉络其实就是明斯基针对金融危机的推演,本质上可能是技术进步和动物精神的叠加,这是人类经济历史的规律,可能我们谁也没有办法避免。逻辑应该是:

  技术进步导致生产力突然大力提升,需求短时间内被大量刺激,尤其是新需求,诚如iPhone被发明之前是不存在这种需求的。技术进步往往同步伴随着金融业的进步,金融业的进步可能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金融手段复杂化,例如可以实现更大规模的期现错配,例如未来的现金流可以现在折现,本质是资产负债表的扩大化,造成人们倾向于透支消费(本身又会刺激经济,让一起看起来都是正确的选择);另一方面就是金融衍生工具的复杂化,看似一切都可以对冲,而且将资产价格与其资产的实质风险通过金融工具的包装,被割裂了,我们再也看不到其风险实质,在乐观情绪下,或者说在既有收益率下人们会低估资产所蕴含的风险。

  这个时候现代金融的顺周期特性就展现无遗,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在经济好的时候,人们会低估风险,高估风险多带来的溢价,会用短期的过去评估长久的未来。

  二、未来如何预防危机:

  通过上述的整理可以看到,刘鹤在面对危机的核心观点就是,在经济政策制定中要添加“逆周期因子”,金融周期的本质原因是现行的市场经济包括人们的动物精神都是顺周期行为,一定要实现宏观审慎才能降低经济危机发生的概率。

  并且刘鹤还有一个论点,就是金融危机本质是一种错配,于个体国家是贫富收入差距的扩大,于全球是国家经济实力和资源分布、政治地位的错配,错配导致了原有经济模式发展的瓶颈,那么解决危机本质上也是解决错配。那么每次危机之后都会形成一次新秩序,作为中国经济的顶层设计者,那么在未来经济发展项下中国在新秩序中的位置就变得非常微妙。

  三、危机是否过去:

  最后再想总结这个问题,对比与大萧条时代,08年危机由于经济体系和经济理论的发达,由于国家实施经济政策的多样化,看似短时间内通过货币政策手段解决了经济危机。但是刘鹤对于经济危机已经结束持怀疑态度,因为大萧条最后的解决其实是二战,解决了当前的错配问题。而现在贫富差距之间错配和国家之间的错配是否解决?可能没有表象经济数据显现的那么乐观。并且现代金融已经透支的消费,是否我们可以通过新的技术进步所刺激出的需求填补,也没有明确的信息反映出来。

  因此对于08年的金融危机是否真的实现了触底,在刘鹤看来未有定论,不排除货币政策托底下的金融危机有二次触底的风险。

  《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读后感(五):从六个角度切入比较分析全球金融危机

  本书为国家政府部门及科研院所集体智慧之结晶,大纲清晰深入浅出,不过最让读者兴奋的是虽然本书只有270页左右,可书中含有大量极具价值值得深挖的中英文文献资料且跨越不同学科,真是知识宝藏.

  3 作者提出因为像经济金融这样的社会科学,没法像自然科学那样理解和判断往往在实验室进行. 基于对历史周期的假设,在经济社会发展领域,只要时间的跨度足够大,也会发现历史的重复现象和相似性.

  57 考量一个经济体对外依存度用进出口与GDP之比来衡量.

  69 美联储在1929年就提高贴现率问题犹豫不决错过最佳时间窗口,间接导致了货币政策失效不及预期.

  87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实施可以使用两个经济指标来衡量实施的影响力. 其一是财政赤字/GDP,其二是货币供应量.

  215 金融安全网核心架构为三道防线,即金融监管者、最后贷款人和存款保险制度. 为何存款保险制度读者猜想是关系到储户对银行体系信任度及发生挤兑危机的可能性.

  225 关于社会保障体系作者提醒要注意防止出现另一种偏向,就是不注重初次分配的完善和过分强调二次分配的作用,以及提出过高的劳动条件和追求过高的社保水平.

  《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读后感(六):看完了,还不错,值得一读

  自从人民日报刊登《开局首季问大势——权威人士解读中国经济》之后,刘鹤及这本书就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总体上这本书阅读起来并不困难,也将两次经济危机的比较分析地比较透彻。美中不足的是分报告是各机构分别研究的,所有会有很多重复的观点,缺乏整体性和内在的逻辑。但是这本书仍然对了解经济危机提供了很好的参考资料,更主要的原因在于它易读,不生涩。

  我个人以为,第一篇对两次危机异同点的比较,第六篇的启示,第七篇是整本书中比较精彩的部分,阐述地也比较到位,有思考、有观点,不是泛泛而谈。除了对两次危机的比较,从这本书中也有一些小的知识点学习到,有助于构建架构,完善知识体系。整理一下:

  1.信贷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的风险隔离被认为是典型的结构性限制措施。

  2.牙买加体系的三大内在缺陷:缺乏货币发行约束机制、国际失衡调整机制和汇率决定机制。

  3.金融安全网的核心架构是三道防线:金融监管者、最后贷款人、存款保险机制。

  4.财政手段更追求公平,金融手段更追求效率。

  《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读后感(七):“这是刘鹤,他对我非常重要。”

  孙冶方经济科学奖是我国经济学界的最高奖,刘鹤凭借《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获得2015年孙冶方经济科学奖,本书基本可以涵盖刘鹤在中财办15年来对于金融风险的认识,学术价值自然不用多说。从另一个角度看,“十九大”后刘鹤同志进政治局,两会后也要就任分管金融的领导,不夸张的说通过本书可以看到未来五年金融监管的方向。

  高杠杆、弱监管、收入差距大、产能过剩这些都是全球两次金融大危机的前兆,就目前的现状而言,这些“黑天鹅”、“灰犀牛”们都开始不同程度的在我国经济市场上出现。好在我国管理层已经开始认识到相关问题的严重性,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危机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从2016年开始,供给侧改革过程中将去产能、去杠杆作为核心目标去实现。2017年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强化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管理和系统性风险防范职责。年初,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相继发文,“影子”银行不再躲在阴暗的角落里。未来一段时间,金融监管会继续保持更加强势得姿态屹立于经济市场中。

  金融危机本身就不是一个游离于经济体制与社会体制之外的“野蛮人”,它存在于金融理论、货币金融、金融监管、经济政治格局的方方面面,我们既可以用微观的视角来审视它,也可以从宏观的视角评判它。当然,所谓“知易行难”,我们经历危机、了解危机、学习危机不难,难的是怎样在这错综复杂的经济市场中真正能找到一条可以权衡之路。我们如何在去企业杠杆的时候还得保证企业的融资途径?如何在去居民杠杆的同时保证金融机构资产的不贬值?如何在去产能的过程中保证就业率的稳定?

  由于各个章篇相对独立,并且由不同的课题组完成,笔者认为其在连贯性上稍显不足,缺乏统一的贯穿思路,相同的内容、相同的观点会在不同的章篇重复出现,给读者带来错乱感。

  如果你没有时间来细读此书,那就花40分钟的时间读一下第一章吧。如果连40分钟都没有,那就花10秒钟的时间来看一下书中的这一句话吧,“金融体系的内在脆弱性是金融危机重复发展的根源,金融市场的根本性缺陷进一步促成了危机的再次发生,监管失效则导致了最重要的市场纠正力量的丧失”,这一句话就是金融危机的一切了!

  《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读后感(八):以史为鉴

  作为一个经济金融专业的学生,个人感觉这本书的难度适中,既能看懂又有新的启发。

  从宏观的角度来说,有两点给我的印象比较深刻:

  1.(P250)“金融的本质是将储蓄转为投资,即通过金融市场和(或)金融中介机构将资金需求方和资金富裕方有效地链接起来。”这也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金融金融,资金融通”,也即把资产端和资金端连接起来。之前看到过,企业和个人有四种金融需求:储蓄、支付、投资、融资,也大体可以窥见金融市场的全貌。

  2.金融是实体经济的润滑油,原本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但是,如果没有好的经济增长点,金融资本就不会流向实业,而是在金融体系内自循环,形成高杠杆和资产泡沫。

  从微观的角度来说,这本书由第一篇“总览”和接下来的六篇由不同机构的解读组成,分别为:

  - 从经济金融理论视角(中央财办)*

  - 从货币金融视角(中国人民银行)

  - 从金融监管视角(中国银监会)

  - 从国际经济政治格局视角(中国社会科学院)

  - 从宏观视角(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 从微观机制视角(北京大学)*

  个人觉得第一篇”总览“和加*的三篇比较有干货、水准比较高。中央财办的结论和启示总结得比较好,有掌舵的方向指导意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宏观研究,一开始文献综述就做得很好,最后对”政府和市场“、”金融发展和实体经济“、”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收入分配与经济发展“、”短期宏观管理与长期经济增长“等几对关系的论述非常到位;北京大学对微观机制的研究是我之前都没怎么想过的(例如会计制度对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规定),带给我新的启发。

  回到第一篇“总览”部分,也是本文的研究核心成果,其对两次危机的区别点和共同点总结,非常值得反复复习,记录如下:

  【两次危机的区别点】(P5-6)

  1.人口结构不同:

  - 大萧条期间的人口年龄比较年轻,中等收入者比例偏低,受教育程度也不高;

  - 08年危机期间,人口年龄已大大提升,特别是发达国家普遍进入老龄化社会,中等收入者比重上升,受教育程度提高,福利化制度和人口年龄因素造成劳动力的市场适应性减弱。

  2.技术条件不同:

  - 大萧条发生在第二次技术革命之后(工业革命),过剩生产力演变为第二次世界大战;

  - 08年危机发生在第三次技术革命之后(信息技术革命),核武器的发展使得主要国家具有相互制衡的能力,鲜有国家寄希望于战争手段解决利益争端;同时信息化技术加重风险的扩散和共振。

  3.发达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制度发生了进化:

  - 大萧条之前基本无社会保障制度;

  - 大萧条后,社会保障制度在发达国家普遍建立,宏观经济管理制度日臻完善,经济和社会发展建立了稳定器。因此,本次危机发生时主要发达国家政府快速的直接干预,控制住了本次危机的短期伤害。

  4.全球化的程度不同:

  - 大萧条之后,建立了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

  - 当前,全球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代替了传统的金本位制度,资本市场大大开放,跨境投资、跨国公司现象普遍。

  5.新兴国家崛起和全球经济格局不同:

  - 大萧条时资本主义世界的危机,欠发达国家受到外部震荡但只能消极接受;

  - 本次危机,发展中国家的力量上升,在发达国家内需下滑的时候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力量。

  【两次危机的共同特点,侧重于政治经济学角度】(P7-15)

  1.都在重大的技术革命发生之后:

  - 1870年以后发生的电力技术革命到发生1929年的危机,间隔了60余年;

  - 1980年以后发生的信息技术革命到发生20的08年危机,间隔了30余年。

  2.在危机爆发之前,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繁荣,危机发源地的政府都采取了极其放任自流的政策:

  - 柯立芝,“柯立芝繁荣”;

  - 克林顿、小布什。

  3.收入分配差距过大是危机的前兆:

  - 大萧条期间表现为私人占有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表现形式是实体经济产能过剩和有效需求不足;

  - 本次危机与全球化、互联网和知识经济的发展、经济虚拟化程度提升、不同国家人口结构的变化有更多的关系。但最突出的表现是,生产资料名义所有权和实质支配权分离,权力集中到虚拟经济领域极少数知识精英手中。

  4.在公共政策空间被挤压得很小的情况下,发达国家政府所采取的民粹主义政策通常是危机的推手:

  - 大萧条发生时,美国总统作出“每家的后院有两辆汽车、每家的锅里炖着一只鸡”的承诺;

  - 本次危机发生前,两任总统都承诺提高住房自有率。欧盟国家社会福利出现过度化倾向,绝大部分政治家难有决心和胆量压缩福利。民粹主义的承诺改变了大众的福利预期,加大了对政府的依赖,也放松了自己的奋斗决心,是效果极其负面的腐蚀剂。

  5.大众的心理处于极端的投机状态,不断提出使自己相信可以一夜致富的理由:

  - 大萧条前主要是股市泡沫;(先有房地产泡沫,后有股市泡沫,P211补充)

  -本次危机前主要是房地产泡沫。(先有股市(IT)泡沫,后有房地产泡沫,P211补充)

  6.都与货币政策相关联:

  - 大萧条前,泛滥的信贷政策引起了股市的泡沫和投机的狂热;

  - 本次危机前,美联储极其宽松的货币政策、金融放松监管和次级贷款都达到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水平。

  7.危机爆发后,决策者总是面临着民粹主义、民族主义和经济问题政治意识形态化的三大挑战,市场力量不断挑战令人难以信服的政府政策,这使得危机的形势变得更为糟糕:

  - 有些明显的政策错误在事后看起来显得可笑,但实施正确的政策却困难重重。大危机在人的一生中往往仅会遇到一次,决策者缺乏经验,又总是面临着民粹主义、狭隘的民族主义和经济问题政治化这三座大山,政治家往往被短期民意绑架、被政治程序锁定和不敢突破意识形态束缚。

  8.危机的发展有特定的拓展模式,在它完成自我延伸的逻辑之前,不可轻言经济复苏:

  - 大萧条最极端的情况是希特勒通过民选的方式上台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 本次危机,美国金融危机一度出现环节,但欧债危机却出乎意料地全面恶化。

  9.危机只有发展到最困难的阶段,才有可能倒逼出有效的解决方案,这一解决方案往往是重大的理论创新:

  - 大萧条后,凯恩斯主义,加强政府的调控作用;

  - 本次危机,理论创新呼声不断,兴起过心理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相结合的不少研究,也兴起过关于国家资本主义的呼声。

  10.危机具有强烈的再分配效应,它将导致大国权力的转移和国际经济秩序的重大变化:

  - 大萧条后,世界经济中心由欧洲转向美洲,美国在世界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美元占据支配地位,联合国、世界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产生;

  - 本次危机发生后,全球发展的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G20平台产生,世界实力对比急剧变动。

  《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读后感(九):让你更理解中国现阶段的政策

  最近这本书挺热的,同时看老唐在自己的公众号里也推了这篇文章,所以就买来看看了。

  看本书最大的两个收获:

  1)初步了解了了经济危机(社会矛盾)爆发的一些内在原因及逻辑,以前只是在财经新闻上听到泛泛的几个概念,看完这本书之后,将知道的很多概念串联成了一个整体。

  2)一定程度上可以知道现有政策为啥是这么制定的,毕竟写书的人,目前也是当朝的规则制定者。

  两次经济危机都先经历了由具有广泛影响的技术变革和新技术不断采用带来的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大繁荣阶段,然后随着技术推动增长的空间和效力弱化,原有的发展动力减弱,技术推动的经济长周期进入末端,产业回报出现下降,产能出现过剩。

  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产能过剩和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

  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劳动者自己没有生产资料,所以劳动者并不能按照自己的意志,去生产自己所需要的商品。从理论上来说,如果一个人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去生产自己想要的商品,那么这个人就可以自由的调节自己的劳动时间,是绝对不会出现产能过剩的。这就是社会主义的基础理论“按劳分配”。

  资本家要攫取大量利润,他支付给工人的工资必然不能超过利润。要获得利润又不可能停止生产。久而久之,必然出现全体打工仔的工资总和买不起他们生产的全体商品+服务(虚拟产品)的情况。这样就会形成产能与需求的错配,导致产业回报率的降低,造成产能过剩,同时产能的有效需求不足(人们有需求但是没有支付能力,也不能形成有效需求)。

  08年的金融危机是从次贷危机直接演化而来的,但冰山之下的巨大能量是通过在全球化过程中形成的以美国为首的消费中心、新兴国家的制造中心和不发达国际的原材料和能源中心的不平衡三角形成的,欧美国家的过度消费、过度负债,使得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成为全球的制造中心,依赖出口拉动增长。一旦欧美国家债务违约,消费水平骤降,中国等国产能过剩的问题就马上表现显露出来,这实质上还是产能过剩和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导致的。

  关于产能过剩知乎网友有很经典的解释:

产能过剩的意思,不是指东西多得用不完,而是指产能已经覆盖了所有利润高的区域,使得接下来剩余的需要消耗该项产能的区域的边际收益低于产能的边际成本。

  防范和化解危机的根本:找到新的增长点、调整经济产业结构、控制贫富差距

  找到新的增长点:不断推动技术变革,来创造新的增长点及新的需求。经济发展的根源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带动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几十年前人们的需求是吃饱饭、自行车、缝纫机,十几年前人们的需求是个人计算机,几年前人们需要的是智能手机,现在人们想要的是特斯拉,未来人们想要移民火星等等。这一切都是有科技进步带动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调整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产能结构,弥合产能与有效需求之间的错配程度。

  控制贫富差距:实现收入水平的均衡提高和弥补社会分化,以此来保持和扩大社会总需求(有需求且同时有支付能力的人变多,而不是按照二八原则,80%的人有需求但是没有支付能力,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

  这几个点在现有政策上均能看到具体的实施,具体来说就是:国家力挺科技创新,保护知识产权,如支持发展新能源及新一代通信技术等。产业结构上的调整有每天常提的“供给侧改革”及“一带一路”将过剩产能输出至其他国家,同时由原来粗犷的要素驱动,转变为效率驱动。控制贫富差距上有“脱贫攻坚战”的具体战略布局。

  同时,这个化解危机的思路与公司去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也是一样的,要么进行扩展(横向或者纵向),要么对现有业务进行结构调整(发展扩大赚钱的业务,减少不那么赚钱或者亏钱的业务)。

  这本书对外行人来说,可以比较好的了解到经济危机及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但是确实是有点生涩,笔者用了俩小时快速翻阅读完的,细读可能会比较难啃)。同时也能更加理解目前国内经济政治政策制定的一些内在逻辑。

我的公众号

  《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读后感(十):探究未来经济金融政策发展方向的线索

  从结果上来看,本届政府很大程度上采用了书中的建议。对经济规律和周期的阐述,书中研究客观,给人启示意义。人的一生,既要考虑个人的努力,也要考虑历史的发展进程。在经济发展的波谷期,就是研究历史发展进程的最好时机。

  附上本书第一章的思维导图。

  总论之后,各机构分别为经济金融理论视角、货币金融视角、金融监管视角、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宏观视角、微观机制对比分析了两次金融危机的原因、传导机制、应对措施、对我国启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