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最后的闺秀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最后的闺秀读后感10篇

2022-03-11 12:28:2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最后的闺秀读后感10篇

  《最后的闺秀》是一本由张允和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0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最后的闺秀》读后感(一):20140307-最后的闺秀

  今天是女生节,想起当年班上男生集体为女生买蛋糕,晚上全校的男生集聚女生楼下喊喽。年轻真好。

  人活得足够长,经历足够丰富,写的回忆越是简单的故事,相反那些岁月的创伤则寥寥几笔带过。读完此书,粗略记录了给自己留下印象的几句话:

  1.人过了25岁后,日子就越过越快。

  2.祖父祖母对外孙的疼爱是多于对他们子女的,因为那是血脉的传承。

  3.要有自己的感兴趣,并全身心投入的领域,而不拘泥于琐碎的生活。

  要成为大家闺秀,命要足够好。出身富裕,不需操心衣食。眼界广有慧根,国粹西方教育都了解。遇到一个好丈夫,相濡以沫。能逃得过文革的动荡。所以,高龄的张先生则成为最后的闺秀了。

  《最后的闺秀》读后感(二):“闺秀”张允和的流年旧事

  张允和在《最后的闺秀》中,提到自己半个多世纪看戏的经历,说极喜欢大花脸的气派,而大花脸中最钦佩关公。“关公对于刘备和刘备一家,甚至于对他的敌人曹操都那么义气,都叫人钦佩。他的丹凤眼、卧蚕眉、大红脸,那一副威严、庄重、正义凛然的样子,实在令人肃然起敬。”后来,美国耶鲁大学历史学家金安平在写《合肥四姊妹》中的张允和章节时,特意将允和的“关公情结”作为题眼,结构她的一生,这是聪明的切入点,也是有意味的文章做法。我们不妨从张允和自己所著传记作品《最后的闺秀》中,寻找这位瘦弱俏丽的张家二姐爽朗洒脱的人生轨迹。

  张允和重提四妹充和的“王觉悟”往事,已是两人都届八十岁时。那是童年的充和从苏州回家小住,姐姐允和当仁不让地充当她的小老师,“我左思右想,要替小四妹改上一个名字,叫‘王觉悟’。不但改了名字,连姓也改了。我在四妹书包上用粉红丝线,小心地绣上了‘王觉悟’三个字,我好得意。”不过充和却不领情,长篇大论地反驳姐姐给自己起名的不通之处,气得允和拿起剪刀去拆绣的字,却因笔画繁多,难以拆尽。允和的大大咧咧,乃至“横行霸道”,幼时即可见一斑。而从“觉悟”二字,也可看出新文化运动的领时代风气之先,即使童稚如张家姐妹亦属波及范围。

  张允和的鲁莽或说急公好义体现在许多方面,如援手未婚先孕的同学是为典型,因为收容好友在家躲避,甚至危及自己的婚姻,亦在所不惜。而更为我们所熟知的是允和促成沈从文与妹妹兆和的姻缘:沈从文千里迢迢自青岛来苏州看张兆和,不遇,自己返回旅馆;等兆和回家,允和敦促妹妹去见沈从文,事情遂有转折。后张家同意婚事,允和去拍电报,大胆且别出心裁地拟电稿,除地址、收件人外,只一个字:“允”,既表示婚事已允许,也是自己的署名。兆和知晓后不做声,可心里指不定怎么打鼓呢,怕沈从文看不明白,又亲自到电报局再发一稿:“乡下人喝杯甜酒吧兆。”两封电报明显地映射出两姊妹的不同性格。半个多世纪后,允和带台湾作家张大春上门拜访沈从文,不知怎么谈起电报的事情,从文笑着说:“你是三姑六婆中的媒婆。”兆和接茬儿说:“你不仅做过媒婆,还做过收生婆呢!”事情果真不假,抗战时期,在江安,戏剧家蔡松龄的夫人难产,没学过医的允和大胆接生,竟然成功。后来不禁后怕,才不做这些姑婆营生。金安平与张允和有数次对谈,在写成的文字中,允和自认是一个有探索精神的人,同时也是一个鲁莽的人,路见不平便义愤填膺。这似乎与我们印象中传统的“闺秀”形象有所差异,但正是这些立体化的性格,丰富了于流年旧事中的形塑。

  达观的性情,帮助张允和度过了新时代的一些艰难时段。因被贴上“反革命”和“老虎”的标签,她丢掉了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编辑工作;不过这未尝不是幸事,变为“死老虎”,使张允和在之后的历次运动中避开锋头,在一定程度上独善其身。但文革的势头太大,张允和也时常陷入困境,不得不设法应对。一日,红卫兵上门找麻烦,在罚站的空当儿,她开始神游身外,联想到小丑的事情,“他们是小丑?我是小丑?”“我想,他们不会知道我脑子里想的是什么。如果知道了,那我准得被剋了!”这让我想起杨绛在《丙午丁未年纪事》中的溯往,在那个同样的年代,杨绛被游街示众,以戴高帽、敲铜锣的方式被羞辱,但杨先生却自有化解之道,“我却能学孙悟空让‘元神’跳到半空中,观看自己那副怪模样,背后还跟着七长八短一队戴高帽子的‘牛鬼蛇神’。那场闹剧实在是精彩极了,至今回忆,想象中还能见到那个滑稽的队伍,而我是那个队伍的首领!”我们可以看到知识分子所遭受的苦难,也意外地发现杨绛与张允和这样的纤弱女性面对灾祸不约而同的应对方式。

  我觉得金安平是深深懂得张允和的,九十一岁的允和在畅谈中仍津津乐道“她心目中英雄们的故事”,金安平感喟道:“她原有可能落得和他们一样的收场——被砍头分尸——但是她还是得能全身以退。”知识女性在波谲云诡的时代中遭遇如斯,显然是不幸的,但张允和得以安然度过,得益于命运的眷顾,亦是自己的性格使然。她的晚年,迷醉于昆曲,重新编印张家独有的刊物《水》,并书写回忆文章,不仅让大家结识了一位初出茅庐的“白发才女”,也刻下了个体与时代交织的留影。

  《最后的闺秀》读后感(三):每周一书《最后的闺秀》

  之前看董桥老师的书,总会看到董老师十分推崇一位张兆和的女士,认为她才情无比,小字也写得极妙。张女士是美国汉文学家的太太,是张家四姐妹的老么。她的三个姐姐也是风流人物,三姐是沈从文先生的太太,二姐是周有光的太太,这本《最后的闺秀》就是出自二姐之手,果然才情了得。

  近些年来,关于旧时小姐,闺秀的文章比比皆是,如果程乃珊、陈丹燕等人就非常喜欢写上海就是大户人家小姐的故事,那种旧上海十里洋场的风情展露无遗。但比较少的人会写帝都圈子里的故事,张允和的这本《最后的闺秀》算是其中一本吧。

  和其他人写的不同,自己写自己的自传总是会平和一些,看上去没有什么波澜壮阔,都是家里那些琐事,但读起来却很是有趣。张先生写自己小的时候,父亲母亲还有兄弟姐妹,在苏州园子里的故事,没有锦衣玉食的描写,却有浓浓亲情在其中;写自己和丈夫周有光的恋爱结婚和婚后生活,没有过多炫耀和秀恩爱,却有深深眷恋在其中;写自己和小妹以及沈从文先生的故事,暖暖的,有一种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感觉。可能这就是所谓的闺秀吧,不做作,得体大方,连文字都是如此的大气。

  当然对于张先生来说,文革是一个绕不过的话题。但张先生没有什么激烈的文字,只好像自己是一个旁观者而已,那样冷静而清晰地看着这一切。她唯一担心的就是自己幼小的孙女,对于自身,没有一丝一毫的恐惧,因为内心足够强大。张先生觉得自己在文革时期没有工作是自己能都全身而退的重要原因,我却觉得支撑她的更是她内心的力量,那种闺秀特有的气质。

  步入花甲后,张先生更是优雅不已,气度非凡。一袭旗袍,花白的头发盘在头顶,没有过多的修饰,却自有一番让人艳羡的气度,这是二八妙龄少女都不没有办法比拟的魅力,一种经过时间、岁月积淀而来的人生。

  看看这样的书,可能不会让你学到什么新的知识,却通体舒畅,神清气爽。

  《最后的闺秀》读后感(四):她在丛中笑

  我原本以为这是介绍林徽因们的人物集,却不想完全错误。这最后的闺秀并不是写闺秀们,而是闺秀写的——作者张允和自己是个真真的名门闺秀,当然,写的也还是闺秀,作者写的是自己,自己的家人,可不还是大家闺秀么,且还是一家闺秀。

  自己之前并不知道张允和,对作者和她的家庭完全是通过此书来了解的。张家祖父是淮军仅次于李鸿章的第二号人物,父亲在祖荫庇护下衣食不愁,兴办教育,创办了苏州乐益女中,且给了十个子女最好的教育,为人最为开明敞阔。张家前四个都是女孩,后六个是男孩,最后一个男孩为继母所生。姐妹四人张元和、张允和、张兆和、张充和,分别嫁给了昆曲名伶顾传玠、语言大家周有光(周耀平)、沈从文和外国人傅汉思。这当中,我以前仅只认识沈从文一人,全中国又有谁能不认识沈从文呢?

  看到这本书时,作者已经驾鹤西去十年有余,去世时也是九十三岁高寿。但感觉看到的就是一个鹤发童心的优雅资深美女,不光是她永远得体的着装打扮,也不光是她的学识和话语,不只是她的贵族和慈祥完美结合的气质,更重要的是她永远年轻的心和对待生活命运的达观的气度。这样的女人,大概是所有男人穷其一生追求的,是所有女人终其一生向往成为的人吧。一个耄耋老人还能用两岁小儿的语气用第一人称写信,这是怎样的热情?两个从年少时就牵手,一起共度七十载从未长久分离、依然每日坚持上下午共同饮茶的眷侣,这是怎样的爱情?

  谁说人年纪大了就不再美丽、不用美丽了?谁说人年纪大了,就世故成熟、不再天真了?谁说相处时间长了,就不再你侬我侬、退却激情了?看看张允和就明白,那所有的言论都是托词和借口,只要对自己、对生活有热爱,人可以永远年轻,爱情也可以永远年轻,心更可以永远年轻。

  最近常想,这些民国时期的大家闺秀往往找了门当户对的夫婿,往往能够谱写出旷世恋曲,白头偕老的也不再少数。为什么呢?个人的思考是,一则人必须受教育,接受越多的教育,人的文明程度越高,就越有健康的人格;二则门当户对是必要的,不是家世钱财,而是价值观要一致,教育层次相当,才有共同语言,才能吸引彼此、理解彼此;三则也是时代使然,在过去的一百多年国家经历了太多动荡,人在其中显得渺小,但微观到人则必须一起面对所有的风雨,常常没有时间儿女情长,在大风暴中散的也有,但没散的必对人生和彼此都有最深的信心,而如今世道安稳,除了人更注重内心感受不再将就委屈自己外,旁的只剩诱惑,共患难只是个词语罢了。

  《最后的闺秀》读后感(五):你是怎样的人就会遇到怎样的人

  《最后的闺秀》读后感(六):做傻子也是满满的福

  张允和先生的这本书,里面的著名段子被引用得太多,比如“半个字的电报”,比如“钱钟书的第一封信”,比如“四妹充和在允和的婚礼上唱《佳期》”……凡此种种,我不止在一本书中读到,几成典故。这次觅到源头,曾经沧海依旧水,人得多情人不老,点滴汇流,心泉脉动依旧,且不必去说。倒是从未读过的几篇,比如《小丑》、《小蜻蜓》、《江湖上的奇妙船队》,倒叫人欣喜不已。

  老一辈回忆文革的随笔散文,不敢说如恒河之沙,至少也是汗牛充栋。怒气、怨气、恨气、酸气、嘲讽气拼成的大拼盘很多,让人无法敢再看食谱。允和先生却以“伤痕不是病,总有一天会痊愈”的豁达和“这出戏也许双方都是小丑”的笑意,让人感到在那个时代的寒冰霜刀之下,依然会有春风嘴角,依然会有春雨眼波,依然会有春雷鼻息,依然会有春花心田。这样的境界,十年严冬,几人几番方可修得?

  在张充和的《二姐与我》中,有“她(允和)连生三个孩子一个不存”的记述,这是多么触目惊心的一句!可是在允和先生的书中,却没有再写这些刻骨悲伤的往事。我不相信她会忘记,可是不忘记的悲痛和苦楚不如记住易逝的喜悦和感恩,人生本已苦多,不要再去回忆中撒盐,所以“唐诗是甜的”,所以“不须更写愁肠句”,所以“一生就爱红双喜”,所以“我们不能哭”……这些都是允和先生在字里行间教我们的,“做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傻子”,且去“做七十年的傻子”,也是满满的福。

  说到看戏,允和先生是昆曲的推手,看她介绍“全福班”的文字,款款道来,引人入胜。那夜航船的艰辛,那青龙箱的介绍,那天王铺的传奇,不亚于一部小说。看“全福班”的江湖之路,有“北到石塘湾”的记载。石塘湾,石塘湾,这是我太熟悉的一个地名了,在无锡。当年的那个工厂就在石塘湾,我去过很多次,如今已搬迁到钱桥。关于石塘湾,我也有一个故事。那年,我带一个刚刚大学毕业的女孩子,让她给工厂打印一份传真,石塘湾她直接给我打印成了“食堂湾”。我只有无奈地摇头,她马马虎虎的作风到了“石塘湾”终于成了全戏的高潮,可是这出戏也就此打住了——我终止了女孩子的试用期……

  今天,在允和先生的书里看到“石塘湾”,想起了那个女孩子。但愿她早已忘了这段不高兴的往事吧。

  有戏没戏,不过是戏。但戏总要认真演,听戏也要仔细听。人生态度,不应马虎,却应大度。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