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季羡林真实人生》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季羡林真实人生》读后感10篇

2022-03-11 12:28:3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季羡林真实人生》读后感10篇

  《季羡林真实人生》是一本由季羡林著作,28.00元出版的2012-10图书,本书定价:232,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季羡林真实人生》读后感(一):实实在在走一生

  季羡林,对小学语文教师而言似乎不是很陌生,因为语文教材中选了两篇跟季羡林有关的文章,一篇是五年级上册《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一篇是季羡林写的旅居德国见闻《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教学这两篇文章的时候,对季羡林有所了解,学生也通过查找资料简单了解一下这位长寿老人。再进一步了解便是他离开我们的时候,众多有识之士对他的怀念。所以我是带着无比敬佩的心情去读他的《真实人生》的。

  一、长寿秘诀

  98岁的老人,他的一生是真实的,本书中他无数次地感慨年龄,无数次地思考生与死的问题。人生七十古来稀,这句话对他来说简直小儿科,因为他做到了“何止于米”,虽然还未达到“相期以茶”(米为88岁,茶为108岁)。但他98年的生命并没有白白度过。因为父母四、五十岁就离开人生,所以他想能活过40岁或者50岁就好,结果他却一路走来一直活到了九十多岁。何以让他如此长寿?在他的文章中有所涉及,那就是他在不断地思考,不断地用脑。而且他生活得纯净,每天除了学术,著述,写文章外,所有人情世故他不用费劲心力去琢磨。试想如果一个人绞尽脑汁地去琢磨如何获取权利,如何赚取钱财,那么这样的人是不能长寿的!

  他说,80岁他迎来了学术史上的第二个春天,因为从80岁开始,他每天泡图书馆,查阅大量资料,翻译了吐火罗语的一部巨著《弥勒会见记》,还写出了几十万字的讲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糖史》。

  二、面对生老病死

  生老病死是每个人都需要经历的,季老并不例外,他自己很坦然地承认自己的胆怯,因为这是人之常情,该害怕的时候害怕是正常的。所以本书中,他无数次地说到死,也无数次地强调他的年龄在北大教授中是排十几位的,在去八宝山的路上,他不排在前面的。八十感怀,九十感怀,当年龄增长的时候,他感受到了二十世纪进入二十一世纪的时候,仅一天之隔的两个世纪是没有明显不同的,太阳照常升起、落下。一位世纪老人,见证着中国的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面对死亡是极为自然的事情。当无数次看到身边的人离开,当无数次地见证死亡,我他已经一点点地接受离开。不过我想他依然想活着。

  三、为人处世

  活了近100岁,对人生的感悟一定更真实,所以他谈成功,论压力,说忘……每一次思考,每一次感悟都让他对人生更多一份眷恋。我能感受到这位老师内心中的淡泊,不争名利的淡然是因为自己走过了很多坎坷之路,是因为自己已经无所需求,人到无需品自高。他就坦然地承认自己如果不是大学一级教授,那么自己一定会努力争取的,但现在自己所有的荣誉都有了,那么就不再奢求什么了,唯有多做学问,多享受人生了。这份淡然让一位老师活得更久,也更有价值!

  季羡林在学术上是成果的,在家庭中呢?儿子被赶出家门,原因我们并不知道,不过他依然享受生活,养了四只猫,有一只那么顽劣,但他却很喜欢他。不管如何,能享受98年的人生,这一生没白白走过!

  《季羡林真实人生》读后感(二):大师的真实人生

  季羡林先生,是为大家所熟知的享誉海内外的东方学大师,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作家,被当今学人誉为“国宝”、“学界泰斗”。季老出生于1911年辛亥革命那一年,仙逝于2009年,跨越近一个世纪,见证了风云变化的旧社会,以及日新月异的新中国,人生经历大起大落,是真正的世纪老人。

  《季羡林真实人生》中的60余篇随笔均由其子季承亲自选定,篇篇均为上佳之作。季老结合自身九十多年的生活经历,感悟有关于人生的总总:包括生与死、为人处世、命运、容忍、正义、朋友、成功、知足、爱情、时间、读书等等,是一本季老先生感悟和体悟人生的杂文集。书中字句干净简洁,清雅流畅,将日常中的小事用平淡无奇的语言娓娓道来,在诉说家常的同时将人生的智慧与感悟渗透于字里行间,我觉得是一本值得阅读,并且能帮助我们走出心灵困惑,获得智慧启迪的至佳之作。

  季老先生的思想像一本厚厚的百科全书,读之使人明智。先生擅长散文,多是从一个问题入手,虽旁征博引、对比古今中西,却每每不长篇幅中清晰立论。《季羡林真实人生》涉及许多对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认识,怎样看待个人命运、怎样做人与处世、什么是成功、怎样交朋友、怎样对待毁誉、怎样对待压力、怎样认识老年、怎样看待东西文化、读书如何影响人的素质等问题,论说活泼、生动、道理深刻。季老先生对人生所要经历的“走运与倒霉”、“世态炎凉”、“缘分与命运”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让我对“做人与处世”、“成功”、“毁誉”、“牵就与适应”、“知足知不足”等方面有了更多、更深的思考与理解,能够以一颗宽容和知足的内心去领悟另一种生活的真谛。

  通观全书,季老讲得最多的是伦理道德,强调要处理好人与大自然、人与人及人与自己的“三个关系”,从更深层面昭示了一个生活真理:这世界不属于哪一个人,甚至也不仅仅专为人类所备。人要感恩生活,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大自然,用一颗慈善、平和的爱心来构建和谐,这对人对己,都将大有好处。季老期望的是,每一个人,对国家和社会、对家庭都要尽自己的责任,都应该在道德方面不断修养和锻炼,“能做到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成为一个正直的人”。倘能做到这一点,我们平凡的人生就会增添不少的光辉。

  全书中,季老都用非常质朴的话语谈论了人生各种绕不开的酸甜苦辣、进退荣辱,语言简直朴实无华到了极点,并无多少绮丽高深的言辞,初读时容易感觉平淡如水,索然寡味。但是,大智大慧者,自然反璞归真,至拙而至纯;世间之真理,其实何需华丽的辞藻来修饰呢?

  《季羡林真实人生》读后感(三):看得开

  时光真的是飞快,回想季羡林先生去世时引发的“季羡林热”仿佛就在昨天,但其实老先生已经走了五个年头了。在这五年里,出版界也“热”过几次,莫言“热”过,马尔克斯“热”过——前几天老马去世又“热”了一次。季羡林先生的“热”,也逐渐在一波又一波“热”当中冷却了。

  一个人“热”的时候吸引人的目光倒不能说明什么,很多人红极一时,红完了也就完了。真正的高人是“冷却”了之后,人们再度回味的时候,发现仍然是余味无穷,甚至是历久弥新,这才是大师,他的作品也才能够成为经典。

  季羡林为何真实,又真在何处?三个字可以概括——看得开。这本文集的第一篇就是《不完美才是人生》。我们看到的季先生总是很豁达,这倒不是说他没吃过苦没受过罪没尝到过失败的滋味,而是他把吃苦受罪和失败看成人生当中必有的正常现象,也就不以为意。反过来,他把成功、名誉这些也看得并不重,虽然他一直主张人生是要做些事的。因为没有牵挂、没有负担,季羡林活得轻松,活得真实,享年98岁高龄。

  必须强调的是,“看得开”并不是“难得糊涂”,更不是犬儒主义。季羡林看得开,但他活得很认真,做学问非常专注,于是他才能够成为一代大师。就连胡适也说“做学问应该像北京大学的季羡林那样。”季羡林的“看得开”,更多的是看得明白。就像本书中有一篇《论“据理力争”》,文章是由徐怀谦的《论狂狷》一文而起的,《论狂狷》说的是钱钟书先生在面对红卫兵的时候“据理力争”,季羡林认为此传闻不确。文章先是分析了和红卫兵能讲什么“理”,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明红卫兵没有“理”可言。文章最后说:“总之,根据我的亲身经验,‘据理力争’只能是传闻,而且是失实的传闻。在那样的年代,哪里有狂狷存在的余地呢?”文章通篇都很朴实很冷静,没有对自己遭遇过分的煽情——“我现在不忍再细说了。”也没有对红卫兵太多的愤怒控诉,只清楚地指出,面对他们是无“理”可讲的。这一个论点,胜过千言万语。

  季羡林的书不需要经常看,似乎也不需要系统地看,偶尔拿出来翻翻,看看老爷子的朴实,真诚,随性,平淡,会在这样的天气里,感到一丝舒心。

  《季羡林真实人生》读后感(四):语朴情醇话家常——评《季羡林真实人生》

  我国著名教育家、民俗学家钟敬文先生曾这样评价季羡林先生的文章:“浮花浪蕊岂真芳,语朴情醇是正行;我爱先生文品好,如同野老话家常。”确实,读过季老先生的作品尤其是谈人生的文字,真切的感受到朴实无华的文字、纯真豁达的情感是先生作品的精髓所在,让我们觉得文字的那头并非什么大师、泰斗和国宝,而是一个平静的公民、一个有良知的智者、一个真实可敬的老人。《季羡林真实人生》这本书尤其能体现这一点,书中汇集了季羡林先生晚年发表的一些有关人生的散文随笔,蕴涵了作者一生的人生观和毕生的理想追求,这些作品内容丰富、观点鲜明、立意深远、文笔朴实,从书中我们可以领略欣赏季羡林先生对待生活的态度、岁月回首的感悟、为人处事的原则和对人生意义与价值的求索。

  之所以说季老先生的人生真实,是因为即像一位可亲的邻家老爷爷跟我们拉家常,又如同精神精神灯塔一样指引者晚辈们前行,能做到这一点,我认为这体现了季老先生真实人生的第一特点——思考。先生的高足、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说:“作为一名学者,老人从来没有停止过思考。”思考,才能剔除糟粕;思考,才能吸收营养;思考,才能不断提升。比如对于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季老先生认为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人生在世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个人心中思想与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这三个关系处理得好,生活就能愉快;否则,生活就有苦恼。”而对于我们每个人都争取的完美,老先生则以亲身经历的一个世纪的苦难、坎坷、屈辱、忧患,睿智的告诉我们,其实“不完满才是人生”

  季老先生的另一人生特点便是有追求。山东临清县一个既穷又小的乡村出生的孩子,竟走出了村庄、走出了临清、走到了济南、走到了北京、走到了德国、走遍了几个大洲、几十个国家,在东西方文化中穿行,站在历史的高度对人类文化保存于传承,试想一个没有追求的人何以实现,在“我的心是一面镜子”的文章里,我们可以看到老先生一路求索的坎坷;在几篇抒怀的文章中,我们也能看出作为印度语等小语种的研究者,季老先生所从事工作的可贵之处,不在于其研究成果,而在于其对自己兴趣的不懈追求,以及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甘于清贫、甘于被冷落、甘于默默无闻的一种执着精神。

  作为很多已是耄耋之年写就的文字,我们很容易从中感受到季老先生人生的第三个特点——能淡泊,除了他选择了自己的学术,淡泊名利专心研究之外,更有他为人处世的哲学,比如对“缘分与命运”、“做人与处世”、“有为有不为”等人生命题的思考。透过他多年的历练和睿智思辨,让我们看到一个用放松、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心境生活的老人,活得其实一点也不累,还能将自身的潜力不断挖掘。但是淡泊不是淡漠,不是遁世,淡泊是更好的明志,在季先生看来“生命只有和民族的命运融合在一起才有价值,离开民族大业的个人追求,总是渺小的。”在“从宏观上看中国文化”、“论书院”和“希望在你们身上”这些文章中,已是八九十高龄的季先生还在思考中国文化和教育的发展方向,满怀忧思、饱含希冀,为传承中华文化不懈的努力。

  品读《季羡林真实人生》是一种享受、一种升华,纯朴而不乏味、情浓而不矫作的文字扑面而来,仿佛又让我们看到那个长年一身蓝色中山装慢慢行走在北大校园的、真实的季羡林先生。

  《季羡林真实人生》读后感(五):“凡人”的人生哲学

  季老的文字亦如这四字中蕴含的意味:朴素踏实,一句句皆踏入读者的心里。 探讨人生话题的书本现下正当流行,想想原因不外是因为社会压力大,纷挠多,人又容易首鼠两端找不到方向,或者陷入各种的欲望追求之中不可自拔。季老作真实人生一系列的文章,并不同于市面上那些身心灵般的鸡汤,疗得一时的抚慰,却倒头又丢至脑头忘个一干二净。

  我读季老的文字,先收拾好了心情,屏着气慢慢听他讲。心思沉静了,心念里没有其他杂念,于是越发也看得进去,听得入耳。季老说“不圆满才是人生”,自问,多少次自我苛求一个结果,结果束缚自己不得解? 平凡的道理,一无平淡无华的这七字真言。再多几句,也不过是“对已,可以不烦不躁;对人,可以互相谅解”。

  和冯友兰的追问人生相比起来,冯友兰也是大家,但文字引经论典显得高深莫测,有点难以理解。还是季老的文字朴实可亲,说的话语如拉划家常也更易于让人接受。连季老也感叹“哲学家的哲学,至矣高矣。”但是,“同吾辈凡人不搭界”。在总结自己九十年来的诸多波折人生,季老感叹着说,世态炎凉,古今如此。

  一切皆是趋吉避凶,洞明世事,又反求诸躬。求仁而得仁,又有何怨。 季老此书中的大标题,都一一说到我的心坎上,让人欢喜:不完美才是人生、要有自己的故事、尽人事而听天命、静下心来想问题、把眼光放远一点、多一些书香气。

  《季羡林真实人生》读后感(六):体会大师的人生感悟

  而这本书《季羡林真实人生》主要收录了他晚年写的一些有关自己对人生的感受与看法,他一生风雨历程,其人如历史,其言如溪潺。阅读过程中我们看到是平实的语言、独特的观点,体会到季羡林先生对人生的态度——积极的面对、笑看荣辱、静待人生。

  季羡林先生一直追求“天人合一”,他最喜欢陶渊明这首诗《形影神赠答诗》中的四句,“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从这首诗中你完全可以体味到季羡林先生顺其自然的思想,宠辱不惊。“走运时,要想到倒霉,不要得意得过了头;倒霉时,要想到走运,不必垂头丧气。心态始终保持平衡,情绪始终保持稳定,此亦长寿之道。”他自己也写到自己在文革期间受到的不公正待遇,但是他从来不怨天尤人,一直积极面对。等到平反后,面对众多荣誉的时候,他都是很淡然的面对这些,曾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从书中我们还可以体会到季羡林先生很善于思考,也正是这些思考让他能够笑看人生, “不完满才是人生”不就是在思考后对人生的最佳感悟。而我们现在很多时候缺乏的就是思考,人生中更多的时候在于思考,通过思考我们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与境界。

  读《季羡林真实人生》体味一种淳朴、一种人生感悟、一种洒脱。

  《季羡林真实人生》读后感(七):活出人生的真实

  季羡林先生是高寿的。他活了98岁。活了很多人想活而未曾活到的岁数。当然他自己早先也未曾想到自己能创造这个奇迹,但是他做到了。所以,他写过一些文章来表达自己的高寿,也透漏一点自己认为的长寿秘诀。比如有一条是不挑食。实际上就是反对过于精细,过于讲究。大概是是说过犹不及。还有一条是不嘀咕,也就是不要牢骚满腹,这个倒是真有道理。

  我已三十有几,在平时,很自然的就会想,能不能活得活得更真实一些,更有生命的意义些?我们想要什么?我们追求什么?去常常汲汲于富贵,常常戚戚于贫贱。凡所难求皆绝好,及能如愿便平常。还真是让人深思。所以,我们不太珍惜手中有的,总觉得没有得到的是好的。等得到了又觉得稀松平常了。是需要好好的考虑一下人生。

  我们希望活得通透一些。季羡林笔下的人生思考值得我们借鉴,人生态度也值得我们学习。

  《季羡林真实人生》读后感(八):所谓真实,就是如实去面对自己的内心

  季老的散文集子,多有重迭之处,好似在不一样的地方看到熟悉的风景,那些花花草草怎么是我昨日爬过的山、走过的路里闻到过的那股气息?

  淡泊、素朴而不乏智慧之光是季老文字的气息。无华章,文字里可以浮现这样的画面:季老在书房埋头写字,各种的书籍堆满了书桌周围——这样的生活,在季老看来是舒适的、放松和自在的。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再走出来,他对着书、对着稿纸“说话”,他不觉得孤独,人们倒是觉得他孤独。人的“真实”究竟从属于哪一种状态?

  季老爱养猫,也许还有乌龟?季老说:“同小动物在一起,别有一番滋味。它们天真无邪、率性而行,有吃抢吃,有喝抢喝;不会说谎,不会推诿;受到惩罚,忍痛挨打;一转眼间,照偷不误。同它们在一起,我心里感到怡然、坦然、安然、欣然;不像同人在一起那样,应对进退、谨小慎微,斟酌词句、保持距离,感到异常的别扭。”

  我看季老的第一本书(《留德十年》)是在2004年,素朴淡泊的书,一个老人在娓娓叙述一段于他而言难忘且美好的一段岁月。廉颇已老,季老也老了,我读来颇有些说不出滋味的沧桑之感。一个人,老了以后是种什么状态?没有走到那一个阶段的时候,我们只能自己去感想,通过自己的想象去安排,各种的构思。于是便有了各种不解、迷惑,好像觉得季老的老年生活不应该只是这样,走近“尘世”太多,沾染了太多,他应该继续躲在书斋里做他的学者。闲议在他身后不断,家事放大到事无巨细,七十多岁的儿子在他走后出书回忆——哪一种人生才是属于季老的真实的人生?

  季老曾说:天才往往是偏才,我自认自己不过是一个“中不溜丢”的人。“认识自我”在他长达九十几年的人生里非常重要,他自认对自己的了解算是非常清晰明了,才有“在伦理道德方面,我的基础也不雄厚和巩固”和“我非淡泊,名利之心兼而有之,但却不喜欢钻营”这样如实的自我剖白。做人与处世,他自剖谨小慎微,性格内向,一个平平常常的好人,在大是大非面前才讲原则,且会变得出乎意料的勇敢。至于与周遭的人相处,内外莫分,贵在“忍”和“真”这两字上。后天“自我”的巩固和完善,来自从未间断过经历的种种:六岁离开母亲,寄身叔父家自此越走越远,作为交换生远渡德国度过长达十年的时间。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忍过饥荒,熬过文革……再难的艰苦岁月里,仍旧满怀激情孜孜不倦地学习,做学问,研习并精通各种语言。如他所说,盛年之前,学术上该拥有的各种头衔全部囊括怀中。

  可是,为什么我在看到季老的片段日记的时候,那些由衷地表白;去国流落客乡的凄寂和孤独;在他身边亲身经历的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大戏,开端和结束在他眼里竟是这样的平平淡淡的时候,内心里再次泛起多年前初看《留德十年》的说不出的滋味。外人眼里的季老,家人眼里的季老,儿子眼里的父亲,哪一个才是真实的季老?在他走过的漫长的人生里,哪一段路最让他难以忘怀以致一辈子梦萦牵魂?六岁离开母亲的他一辈子不能释怀母亲的离去,也许不离开母亲,做一个普通的农民每日农作,也有另外的好,他在雨中的山林面对连绵不断的雨丝,那浓绿织在一起,形成一张神奇、迷惘的大网。孤身一人的他在这一张覆盖天地的大网中,踽踽独行——季老终究是孤独的,懂他的人以为通过文字可以了解到真实的季老,身边的人通过日常相处言行举止拼凑出另一个完整的季老,如何的人生才是真实的人生?这是季老叩问一生的课题,亦是我们穷其一生无法寻求其解没有标准答案的关于自身的命题。

  “一个人,不管活得多长多短,一生中总难免有什么难以忘怀的事情。”所以,“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不管是多么稀奇古怪的事,概难言矣!季老曾经多次回忆起自己的童年,“眼前没有红,没有绿,是一片灰黄。”他活了将近一个世纪,沧桑百年弹指间,历经的多少事,岂能三言两语,怪诞的多,惊喜的也有,悸动的心飘泊多年,中年后再次历经沧桑之时已能处变不惊,年老后的几十年光景仍旧是埋头做学问,被人“利用”也罢,心知肚明是真,知晓又如何,如他所说,偶然性和必然性相辅相成,谁也离不了谁。

  自此,叩问完毕,真实的人生只在每个人亲历走过的岁岁月月里,只在自己亲自感受过的成败里,只在自己耳濡目睹的感受里……除去这些,还有什么真实值得再次像世人郑重其事一一披露?

  我终于知道季老并不是身不由己地“糊涂”,他一直如实地面对自己的内心,叩问自己,自律自问。也许,只是看得太清晰罢。漫长的世事在历经沧桑以后,一眼便能洞穿,九十八高龄的季老,含笑而去。

  稿约,勿转,谢谢。

  《季羡林真实人生》读后感(九):你想要的是什么样的生活?

  人生在世,生活二字。首先是生存,是温饱。其次是活着,是自我价值。在当今社会,生存已不是难题,活着方是需要并且值得深思的问题,尤其对于青年人而言。《季羡林真实人生》是季老对于自己人生的思考,当中的“人生论”可谓是一语堪破天机,让人有茅塞顿开豁然开朗之意。

  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怎样的生活才是值得当代青年追求的?这其中并无定论,然而有些东西却是一定会给人生的质量添砖加瓦的,比如宽容,比如仁爱,比如坚定的信念,比如永不停止的学习和阅读。

  当下社会的高速快节奏运转,迫使所有人行止匆忙,在生计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从而忘却了最初的理想和激情,更毋论停下来平心静气地思考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两样东西,是作为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根本没有扎牢,无论多么繁华的表象都是空中楼阁,经不起时间和风雨的推敲。随着生活阅历的积累,经常停一停前进的脚步,面对自己的内心真实发声:我有没有在生活的过程中,与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渐行渐远?当下的生活,是否就是我真实想要的?

  我们不反对物质享受,那是生活的必要部分,是对辛苦工作的安慰和奖励。然而过于安逸太容易让人滋生慵懒情绪,从而懈怠于自己最初的梦想。所以,我们要在物质生活之余,时刻保持清醒,经常清扫内心的尘埃,反躬自省前一段的生活。

  正如人无完人,不完满的生活方是至理。不要满足于现有的成就,要更清晰明白自己的不足。这个明白不是苛求,如果我是个数学白痴,再如何努力也不会成为华罗庚。这个明白,是对自身各项硬性指标和软件设施的真实认知。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明白,我们才可以制定更为真实可靠的生活方案,才能与自己心中的梦想更近一步。

  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真实人生。季老的真实人生,是豁达于生活的一种智慧,是看透生与死的潇洒,是对自己的真实认知和对青年一辈的殷切厚望。那么你的真实人生,又想要达到一种怎样的境界呢?

  《季羡林真实人生》读后感(十):真实素朴的人生思索

  恰好前几日读到一位网友的博文,他说:越是好书,越是不敢落笔写评。对此,深有同感,似乎一本好书本身就已经把你要说的话都说透了,你再多说什么都有点儿画蛇添足的感觉,但是写评有时是给别人看的,你若只是空叹一口气只说一个好字,别人自然不太会一同附和,无论如何你总得有些道理摆给对方,才能够说服别人也拿起此书,那时再说好就是心领神会的境界了。

  两种书不好写评,一种是字字句句都是你原本想说的,却意外发现早被他人提前说过。一种是已成定论的大师级人物,颂赞之辞已无须赘言,自己只能以晚到一步的眼光谈些自我的感受。

  朱光潜先生在谈到阅读时说,世界上的书太多,所以你得有所选择,读一本不好的书的时间就是浪费了读一本好书的时间,有时我们不算这笔帐,总觉得是书便可读,其实不然,读一本好书才能真正地开启人生的智慧与境界,我们实在是应该静下心来慢慢地品茗一本好书。《季羡林的真实人生》就是这种值得一读的好书。老人的书是那种你需要斟酌需要思量但却不艰涩,文字虽然素朴却总是能够读出一种况味的文章。我记得人们谈到学问,学问不是显摆,不是为了向别人证明你有多少东西,而是为了让别人明白,是一种大家风范,季老的文章显然是在岁月的沧桑下,却本色依然的一种回顾。

  季老所学涉猎颇广,通英语,梵语,巴利语,吐火罗语,国际著名东方学家,印度学家,梵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教育家,……,被誉为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这些称号果真是名不虚传。试想人的一生精力能有多少,可以投身到这么多研究范围内还做出卓越贡献的,也真真是不多见的。

  我始终相信见多识广的人,文字便自然会有了独特的况味,他不再需要人云亦云,他有自己的思索。此书所谈的种种是老人结合自己九十多年人生经历的诸多感悟,其中包括生死、世态、长寿、家庭、一生、处世、成功、爱情、时间、读书等等,如此高寿的年纪尚未停止对人生之思索,着实让人钦佩,正应了生而有涯学而无涯的老话。而老人的文章我以为最大的特点便是素朴二字,似与人拉家常般扯开一个命题,很随意地引用些他人的典故却又不会让人觉得生涩,待你听得入迷时,他却戛然而止,巧妙地得出自己的结论,留你在余味中细细思索。

  《我的心是一面镜子》真实在现了季老的一生,20世纪长达80多年的悠长岁月,心镜中照见了历史的种种,既照见了山重水复,也照见了独木小桥,读转此文,却只如季老的感慨一般相似“概难言矣!概难言矣!”各种滋味各自心知。

  读老人的文章,可见一代学者的气量,风范,渊博,厚重,总觉得拜读此书时,一袭布衣长衫的长者,正从小径那端缓步而至。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