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图书馆》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图书馆》的读后感10篇

2018-09-05 04:53: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图书馆》的读后感10篇

  《图书馆》是一本由斯图亚特·A. P. 默里著作,南方日报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3.90元,页数:319,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图书馆》读后感(一):传播知识的最重要的不是大学,是图书馆·

  图书馆,一个最普通名字,但带给人有无数的想象,有人在那里收获爱情,有人收获知识,也有人爱情和知识都收割到。

  所有的图书馆都是信念产物---坚信后人必将从图书馆中获益!最受感动坚持纸质喜欢纸质书的信念来源

  《图书馆》读后感(二):世界图书馆简史的“小品文”

  如果你想了解古今中外的图书馆发展历史以及由此而衍生的文化历史,《不落幕的智慧盛宴》是一部优秀的著作,引人入胜,可读性高,尤其适合那些对文化,历史,图书馆感兴趣的非专业人士。即便是图书馆学专业人士而言,也可以获得很多有趣的轶闻趣事

  《图书馆》读后感(三):听中山大学的图书馆馆长说《图书馆》

  这馆长---程馆长把《图书馆》的历史真是张口就来,很过瘾。广州电视台晚安广州-阅读之夜》2013年3月16日的节目中,自己看这本书还是加上很专业的人员来点读书感觉,这营养吸收得更加充分。其中还的得到了书中没有知道《图书馆》之外的有趣的事----图书馆馆长,图书管理员好多都是大家:李大钊,沈从文,闻一多,毛爷爷,还有冼星海,国外的歌德......还有中山大学图书馆感人的故事

  我承认,我真的感动了---对《图书馆》的书。

  《图书馆》读后感(四):一个小小的纲要

  这本书算不上很精彩

  大概也就是作为一本对于一个主题的入门级的介绍读本而已。

  每一个课题都只能蜻蜓点水地提到,没有非常深入以及详细的的描述,这有限篇幅原因。当然了,写的这么浮光掠影,一方面也是因应它锁定的读者群。简而言之,对于书籍感兴趣,对于知识感兴趣,对于图书馆感兴趣,没有理由不喜欢翻一翻这本书。同时也不用花费读大部头的历史书籍的精神。我只能说,它写到的,点到的,基本都能算是要点了。或者像是这本书里面自己写到的,当然不能期望它很权威地点到了最重要的部分,不过里面提到的任何一点,放在任何一本权威书籍里面都是合适的。也就是说,它没提到的不一定不重要,但是它提到了的都一定重要。这样的话,至少可以确保读到的东西质量

  另外一方面,我想提的是这本书的手感,我指的是拿在手上的手感,挺舒服的。比起我捧过的大部分书都舒服。我想是和它的密度有关,它的纸质看起来比较轻盈,是不是有轻型纸这么个概念?好像在哪里看到过。

  不过有一点是,书的价格和它的内容来比有点偏贵。不过其中的装帧,以及很多漂亮插图,还是让它物有所值

  《图书馆》读后感(五):图书馆环游

  离开学校好几年,渐渐发现,自己越来越怀念学校的图书馆,工作了以后,时间越来越不受自己支配,有时想多花一点时间看书也成为一件奢侈的事。在空闲时候,坐在安静的图书馆中,读者自己喜欢的书,该是多么恰意的事情啊!

  现在,不少城市、大学里都有很现代的图书馆,藏书丰富环境舒适,但有谁知道图书馆最初是什么样子的,又是如何走过历史的长河的?就像19世纪苏格兰历史学家约翰·希尔·伯顿在《淘书人》中所说的“伟大的图书馆不是建造出来的,而是在漫长的历史中发展而来的”,而《图书馆——不落幕的智慧盛宴》正为你展开了这一部图书馆故事的大传奇

  《图书馆》生动而具有说服力叙述了图书馆从最初的雏形到今天的发展脉络,也用了相当的笔墨介绍了15世纪前后世界各地的图书发展状况,也按年代的先后顺序对世界各地的图书馆的历史进行了叙述。当然,图书馆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经历过不少“黑暗岁月”,所有的这些,你都能从书中读到。

  不管你是出于什么缘由拿起这本书,但如果你一旦被这本书的内容吸引,你就不得不赞同这个观点:图书馆是人性的备忘录,是族群传统的储藏库,同时向未来奠定了知识的基石

  《图书馆》读后感(六):大年初一读“不落幕的智慧盛宴”

  翻译不错,南方日报出版社的这本通俗知识书,甚至可以说比许多大学出版社和学术出版社的高端学术书的翻译与编校质量还好。有大量插图,画质还不错(本来原书名直译就是《插图藏书史》,个人觉得最动人的是页231下那一幅)。开本、封皮、装订和纸质都蛮适合便携外秀。

  本书一大特色是很注重欧美核心文化区外的知识收藏、整理、传播情况,也可作为大学史、中世纪文化史的辅助读物。顺便说一句,里面详细介绍了史上另一位日后成为最高领导人的图书管理员的事迹(教皇尼古拉五世,当然页225也提到了我们熟悉的那位)。再顺便说一句,里面还介绍了学术人很熟悉的一位大资本家和大慈善家卡内基,他一生捐献了自己总财富的90%,这没啥。值得抄录的是他列举了值得富人捐助的七种机构,按照重要程度依次为:大学、图书馆、医院公园会议音乐厅、公共浴室教堂国人大概以为教堂会排在最前面,而眼下的国人恐怕也会把大笔金钱投放到新时代的公共浴室的。

  至于页212有关蛀虫和人为何都不再吃到书的第87页的蹊跷,页214有关牛津大学图书馆从事编目工作36年的某强迫症副馆长(未交待是何星座屁股底下的故事,都是很好的段子,我就不说了。

  电影后天》,在最后的庇护所——纽约公共图书馆中,最先烧掉大宗法典,最后留下古腾堡圣经。如果《后天》重演,焚书不能可持续取暖,读书不能连身体飞升,但个体面临的“漫长而严峻”的考验或许与每个世纪末一样,恰在于内心荒原。愿手持纸质书和电子书上班族能让城市真正拥有开往春天地铁,愿豆瓣记录成为最后的庇护所,告诉未来,曾经有过这些每天吭吭哧哧添加记录的艺文青年,这些想读东西南北好书一万多、看过英美日韩影视三千部、在听那时那刻虐心一首歌的苦逼孩子。正如他们会根据如此多的“汗死”、“寒死”和“我晕”、“我倒”推断我们的气候体质,他们也会惊叹于我们的阅读视听速度相信真的是连吃饭的时间都用来文艺了。

  在页179到181,藏着一首中学生手抄本般不需要深度解读的诗,但我依然爱她,她让我怀念起曾经去过的那些图书馆里熟悉的光影气息。里面有几句是这样的:“一如在安适的图书馆//虔诚手指触摸下//那些会爱、善感、敏于思考心灵//让书本散发出所有的涵义。”即使到了读图时代、电子时代,借用后面一句,“饥渴的我们,对书籍的热爱有增无减”,触屏、按键的手指依然虔诚,因为我们还有“隐秘愿望恐惧”,因为心灵还介于全然苍白与十足充盈之间。

  【页93法国查尔斯五世应作查理五世。页94有多处尼古拉五世,一处尼古拉斯五世似属编辑漏改。页170委会员应为委员会。页221出现了“都被沦为了殖民地”这种译者编辑同时出神的语死早实例。】

  《图书馆》读后感(七):有空就逛逛图书馆

  图书馆,是藏书的圣地,是任何爱书人都憧憬地方

  一打开这本书,就被它深深的吸引。这本书的作者用非常简单精炼的文字世界图书馆的发展和变迁,全景式的展现人类文明的传承和智慧的行者无疆。

  文化的积淀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很多爱书人都付出了堂吉诃德式的奋斗。如果没有他们的努力,历史上的很多文化精髓势必将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流逝。就像19世纪苏格兰历史学家约翰·希尔·伯顿在《淘书人》中所说的那样,“伟大的图书馆不是建造出来的,而是在漫长历史中发展而来的。”

  图书馆常被人们称为“医治灵魂场所”,当你在现实生活中受挫时,只有你在图书馆待上几个小时,当你心灰意冷时,你就能获得无穷的力量

  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纽约市市长菲奥雷洛·H.拉瓜迪亚开始在纽约公共电台主持每周日的晚间节目。通过广播,他直接向市民谈论世界大事,并鼓舞人们的士气。纽约人亲切地称他为“一朵小花”。节目结束之时,他总是平静地告诉大家要“忍耐坚韧”,因为只有忍耐与坚韧才能带领所有人安然穿越前方漫长而严峻的考验。

  拉瓜迪亚的言辞为人们带来了难以言喻的慰藉和希望,以至于纽约人把位于曼哈顿第五大道的公共图书馆门前的两只石狮子分别叫做“忍耐”和“坚韧”。

  阅读的力量是伟大而深邃的,很多人在最无助的时候最先想到的是图书馆,并把它当成了心灵的圣殿。即使在互联网横行霸道的今天也不例外。图书馆因为保存了五千年的文化精华而赢得了人类的信任崇高地位

  这是一本相当有深度和广度的书,图书馆的历史也是人类文明的历史,通过图书馆这片彩色目镜,我们可以窥视到世界文化发展的历史。

  在书的最后,作者还简单介绍了全世界著名的、具有代表性的50多所图书馆——美国、英国、法国、罗马、中国、日本、韩国等等具有代表性的图书馆都在这里得到介绍。这些图书馆特点各异,都是旅游观光胜地

  在纸质阅读显得越来越弥足珍贵的情况下,有空就去逛逛图书馆吧,让你在片刻之间就可以远离喧嚣尘世,它会让你回归内心的平静,在这里,让自己的灵魂与古老的文明相遇。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