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世界尽头的图书馆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世界尽头的图书馆读后感10篇

2018-03-28 20:5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世界尽头的图书馆读后感10篇

  《世界尽头的图书馆》是一本由[爱尔兰]费莉希蒂·海斯-麦科伊著作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页数:40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世界尽头的图书馆》读后感(一):天使烦恼

  “如果真有天堂,天堂应该就是图书馆的模样。”

  天堂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安静祥和,让人感觉幸福平静与世无争。图书馆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

  作为图书馆这座天堂的管理者,本应该是天使的角色清心寡欲、无悲无喜的形象,本书主角汉娜却有各种世俗的烦恼:结婚30年后发现丈夫从婚后不久就出轨,自己冲动之下净身出户;离婚后带着女儿回到故乡小岛与年迈的母亲一起生活,女儿长大离家,母亲性格日渐古怪,自己却没有一处独立的住所;打算重修姑祖母留给她的房子(基本上看上去已经是垃圾场的废墟),以图书馆管理者这一公职身份申请了贷款,却突然发现图书馆可能被取消,没了工作,贷款、房子都会成为泡影。

  这座图书馆坐落于爱尔兰一个偏远角落,一个美丽的半岛上。如同中国很多偏远的农村一样,县里没有太多的经济收入来源,经济萧条。和中国一些偏远农村一样,年轻人出外打工,去寻求更远大理想去了,半岛上多是年迈的老人,一些因为家庭原因无法离开年轻人,还有出去闯荡过、因为各种原因回来的人。半岛上的人们生活贫苦,有公职意味着有一份稳定的收入,是大家羡慕的对象。大多数年轻人,可能会打着几份工,经营着一些小买卖的人必须努力寻求政府补贴,以维持收支平衡

  历史车轮前行,在我们看来很多进步的地方,却给这些偏远小镇上人们的生活带来各种不利因素。修了高速,用于半岛普通公路的政府公共资金就减少了,道路坑洼不平;有了各种大型超市便利店,去商店和邮局的人就少了;有了超市低价酒的冲击,去酒馆的人少了。。。。。。人与人之间少了信息的互通、少了情感交流。大家都漠然地愁苦着自己的日子,不关心他人、不关心政务。或许有人想凭一己之力振兴半岛,但基本上都是颓然无功。

  一本将近400页的书,前250多页都是半岛上各种琐碎无奈。直到一个年迈的修女出现,——她出现的时候潜意识觉得这应该是《天龙八部》里的扫地僧一样的角色,不过她自然没有那么神奇的功力,——她成功地点拨了我们的图书馆管理员天使,要想办法让人们联合起来。他们以“上帝花园”为契机,将整个半岛上的人们团结起来,集思广益,制定了“世界尽头”提案,振兴半岛。

  这是一本非常真实的书,里面的人物都很真实,故事情节也很真实,没有太过意外的反转、或者人格突变。作为头号反角,女主前夫,在面对女儿车祸的时候,虽然表现温情脉脉,但之后依然维持了其冷酷无情的人格定位轰轰烈烈的“世界尽头”提案也并没有被半岛政务委员会通过。弗瑞出现的时候,我曾经想过,他会不会和女主成为一对,但这样的凑对未免会古怪。直到书的末尾,女主的感情去向虽然明朗,却尚未决定,她的选择应该是和她相似的布莱恩。

  这本书里,我最爱弗瑞,他是一个巫师一般的存在。从他出场时,用山羊为汉娜清理废墟,到他为城堡主任修复书架,到末尾他逼迫城堡主任捐赠传家宝拯救图书馆。他每一次出手都让人惊艳。这样一个很man的男人,还有那样一手化腐朽为神奇的绝活,让人如何能够不爱?

  世界的尽头,是指这个半岛偏远到世界的尽头,也如同世界尽头一般常常为人遗忘。但即使在这样一个遗世而独立的地方,依然逃不过世俗的规则、逃不过金钱至上的潜规则、逃不过生活方式改变带来的冲击。现代生活方式让世界各国人们的交流越来越紧密,却让邻里之间人和人面对面的交流变得越来越生疏。我们大都听说过那个筷子和团结的经典故事,在现代社会,我们如何让自己这跟筷子找到其余的筷子来建设自己的天堂呢?毕竟,不是每个社区,都会出现弗瑞那样力挽狂澜的巫师。

  《世界尽头的图书馆》读后感(二):保持乐观的心

  我一直相信,人的不幸是自己带来的,与他人无关,这本书中的故事再次证明了这点。故事的主人公汉娜的经历可能一搭眼挺悲惨的,但是当了解了她这个人之后,发现她的经历是顺理成章的。虽然最终她也发现了这一点,不过对于一个中年女性来说,她错过了太多了。这个故事为的就是警醒如今的年轻人,发生在汉娜身上的事在现代十分普遍,其实这跟现在的教育也有着割舍不开的关系。尤其是父母的教育方式,这是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如果孩子对于父母不理解,那就是父母的问题,他们没有得到孩子的信任

  故事虽然是悲伤的,但是结局美好的,作者希望我们看到结局,让我们体会到美好的生活。汉娜虽然是个实实在在的失败者,但是这些经历是可贵的,她也经历过崩溃的边缘,最终还是走向正轨。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和其他小说不同,她并不是一个完美的角色,或者说有什么独特之处,她就是很平常的一个人。其实这样的角色更容易找到代入感,现在的年轻人对于情感上的建议都有排斥心理,但是通过故事让他们自己去理解这种方法是可行的。

  汉娜用行动证明,她值得拥有那些别人的感情,那个图书馆是故事的转折点,也是通过一次事件使她看清了一切。最后她的看法彻底颠覆,她不再去看失去了什么,而是注意到自己还拥有什么。哪怕一个人失去再多,他依然还是一个活人,他还会有一丝希望更何况汉娜的经历并没什么损失

  这种治愈类的书有一个缺点,就是选择它的人基本上都是在感情中受伤的人,可悲的是它并不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只能够改变这个人当下的心情人的心情是随环境而定的,如果每天生活在悲伤的氛围中,自己是怎么也不会快乐起来的,所以说有的时候觉得改变起来困难根本原因并不在自己。书中的故事很真实,但是她身边的那些人并不真实,其实仔细想想,她实在是太幸运了。这个故事终究还是个故事,跟现实差距还是太大,故事本身还是不错的。只不过我对于治愈类的书一直不感冒,毕竟乐观的生活应该来源于自己,而不是别人,所以说乐观的生活比看什么书都好。

  《世界尽头的图书馆》读后感(三):即使生活不如意,也要选择坚强地生活

  常言道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可见,一帆风顺的人生几乎是不存在的,但在众多不顺的人生中,又有好坏之分。有那么一拨人,他们在一段时间内犹如与霉运交了好,真真是喝凉水都塞牙缝。

  《世界尽头的图书馆》的主人公汉娜即是这样一个人生不太如意的中年女士。按照常理,人到中年,无论家庭还是事业,都该是相当稳定了才对。可是,对于年过五十的汉娜来说,生活就像摇摇欲坠空中楼阁,到处潜伏着不确定因素。

  汉娜拥有一个图书管理员的工作,就是这唯一的稳定也要被迫丢掉了,尽管做一个图书管理员并非汉娜所非常钟爱的。

  生活的灾难向来喜欢成双结对而来。

  某一天,因有事提前回家的汉娜撞见丈夫马尔科姆与他们共同的朋友泰莎躺在汉娜精心布置卧室床上。更具讽刺的是,他们的地下情竟在汉娜眼皮底下秘密进行了将近二十年。

  马尔科姆没有对汉娜表现出丝毫的愧疚,反而为自己苦心巧妙隐瞒妻子破坏而感到愤怒与不平。他觉得自己对汉娜对家庭尽了最大的努力,汉娜才是那颗破坏了平静的炸弹。瞧瞧,这都是什么论调!汉娜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离婚,而且没要马尔科姆一分钱!

  之后汉娜又遭遇女儿离家出走,与母亲意见不合最终闹翻。就连离婚多年后汉娜放低姿态想从马尔科姆那里索要一些应得的钱置办住所,也被马尔科姆无情拒绝并且羞辱一番。

  人生不可能处处是愉悦片段,但那些伤痛中,总有一两个会带给自己终身哀伤。汉娜与前夫马尔科姆之间并非没有过美好,他们也曾彼此相爱。即便马尔科姆欺骗她、背叛她,最终使他们的婚姻走向终结,但他终究是那个在汉娜流产后唯一守在她身边与她共同承受悲痛的人。

  再美好的记忆,对汉娜来说都已成为过往

  时间久了,汉娜竟觉得那些深刻痛楚已然渐渐散去。

  人不能总活在痛楚的记忆中,擦干眼泪,生活还要继续。

  汉娜靠着爱尔兰小镇图书馆管理员的工作,勉强可以维持生活所需。但有梦想的人向来不会仅仅满足于填饱肚子就可以了。汉娜一直对图书艺术深深痴迷,当小镇的图书馆要被关闭时,汉娜觉得自己该做点什么了。汉娜为了保住岛上居民唯一可以用来交流的场所,毅然摒弃了自己之前种种不愿改变的思想,与岛上居民一起为“世界尽头提案”的通过劳苦奔波。在在这个过程中,汉娜也一点点地找回了自己。

  最终,在汉娜与大家的努力下,岛上居民的精神家园得以保留住。汉娜的内心也找到的从未体会过的平静与淡然。

  《世界尽头的图书馆》读后感(四):《世界尽头的图书馆》--它造就了什么?什么是它真正的样子?

  我的故乡在有着无尽原始森林绿意覆盖的林区地段,我上大学并留居至今的城市有着一眼望不到头的广袤草原和穹隆高天,有一句话说得好,“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所以,曾经很不了解远道而来游人们想要从这些风物中看到什么。后来想到--也许,他们只是厌倦了每天被充满欲望人潮包围,想在空阔之处享受到哪怕只有一秒钟“这如洗的蓝天,这漫绿的林海,都是属于我的,我也是属于他们的”类似感受

  然而,钢铁水泥搭建起来的城市,毕竟无法容留得下蓝天林海。想要控制自己的情感一时漫溢得无边无际、一时收束成毫末分厘,并不能永远完全指望别人的理解。无处安放这样的自我之时,未免会探究:是什么造就了如今的我?除去人生中必须经过的若干考试书籍往往在此时再次进入迷茫的人们的视野,成为可依赖、可求助、亦师亦友协助人们进行探寻的最佳助力。而那安放着、收集了无数书籍的图书馆呢?--它就在那儿,去或不去全凭自己,那,什么时候能有个移动的图书馆,说来就来呢?

  博尔赫斯说过:“如果真的有天堂,天堂就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能学习相关专业,在一个移动图书馆工作,成为公务员--老天,这难道不是无数人最大的梦想吗?!优雅地获得精神和物质上的双重满足,服务大众同时还能不被关在办公室日复一日千篇一律的风景,为不同的爱书人带去新的惊喜并回收一份份感谢······毫无疑问,遭遇中年危机之前,汉娜也是这么想的。然而,经历过丈夫背叛、女儿叛逆、母亲反复地提及自己狼狈逃离婚姻的种种不如意的事情之后,图书馆的工作似乎也不再能让灵魂体会获得永远栖息之处的喜悦,而是不得不为生存而做出的选择,是为了改造房屋还贷款的忠实保障--甚至还有人要仰仗她的决策获得一份薪水,从而让生活得以勉强继续下去。 我们的身旁总是有太多的人,他们一个人也许就能被写成很多种书,然而直到有一天,他们渐次变老,无法去更远的地方加入公共场合活动或服务时,汉娜的移动图书馆是什么?是禁止人喧哗聚会的公共场所,是被迫忍受服务对象粗鲁无礼行为的工作地点,是在即将被开发的旅游地点间无目的的穿行而后停下。要换取远大的前程总要有所牺牲,于是,“世界尽头”的寂寞荒凉也能成为带着奇趣的广告宣传语,移动图书馆、旧的生活方式、原来的人情关系和几乎被遗忘的修女似乎注定要被舍弃。幸又不幸的是,一番自我反省之后,汉娜的移动图书馆改变了,汉娜守护的图书将人们的联结方式改变了,汉娜遇见的人或多或少地改变了她或者也被她改变了。如果想夺走自己生活方式的人想要钱或者权利,只要作出合理提案,尽量面面俱到不行吗?修女的花园可以经由天才的设想使其功用更显合理,所以,最后的神来之笔,讽刺地用更值钱文物让一心“向钱看”的人们各自的企图或破了产或打了折扣,汉娜的移动图书馆的职位保住了,她的寄居之所因雇佣的匠人改变了,这位伙计的手艺更是让文物与汉娜建立起联系关键一环······

  就这样,一本书里讲到的方方面面,足以让每个人都纠结于那个移动图书馆的命运前途未卜的世界,而世界在故事结尾终究成为了一个图书馆该有的样子,因为世界尽头的图书馆--它造就了每一个与喧闹的自我和孤寂人间相反的世界,让我们在比世界尽头更远的地方,依然能够成为更值得爱的、头脑中始终有独立空间的自己。

  《世界尽头的图书馆》读后感(五):物尽其用 各有佳期

  世界尽头的图书馆,起初并不明白为何是“世界尽头”,是地点?还是什么…当看到汉娜想要重新修建玛吉的小屋时,我一度猜想难道这个图书馆将是这个小屋?!知道最后那个计划的实施,我才明白这个书名内涵

  这个小说以一个50岁,家庭破碎个性有些古怪,生活乏味单调的一个看起来不会有什么精彩故事的女人为主角,开始读来或许觉得将会是一个没有什么意思的故事,但当继续下去,将将到了汉娜想要开始改变,开始修建小屋,开始认识到自己的一些问题的时候,我开始感动,这种平凡普通,可以称为单纯的女人让我觉得似曾相识,虽然年纪不同,但却很能够让人感同身受。那个小屋,就如同一处世外桃源,它的出现似乎让读者也有了一丝希望,并伴随着它的一点点初具雏形,整个小说的架构也慢慢完整的体现出来。

  不得不说的小说中提到的各色人物,鲜活,有特点,让人觉得似乎是融入在这个不起眼小镇中的没什么重要价值的群众,却因这些群众,整个小说才显得丰富起来,以图书馆为线索,以汉娜的个人经历为主线,其中还隐含着更多的线条,包括汉娜的母亲,女儿,前夫,图书馆的领导,雇员,玛丽的好友,还有那个神奇有个性的瓦匠,修女,建筑业职员,他们各个人的朋友,形形色色的人,每个人都有他们的不同的故事和生活,虽然看似简单平凡,却道出人生便是这些简单平凡的组合。

  个人认为本书的精彩之处有如下几处。首先是对主角汉娜的经历及心路描写,讲述了一个对生活已经失望的女人如何一点点的正视自己的现状,坚持自己的内心,保护自己的亲人,当看到她一步步的改变,似乎也让我的内心充满了力量,也开始满怀信心的想要正视并改变自己的不如意生活现状。

  另外的精彩之处我觉得是中间交待的出场并不多的人物及事情,最吸引我的其他人物中,开始是那个建筑职员,似乎他会和汉娜有些交集,虽然最后只是简单做了一点影射,也算没有不了了之,以后那个最好的瓦匠弗瑞,他这个人物真的有着太大的人格魅力,尽管在我的脑中并未勾画出他的肖像,并且他的大风衣裹着瘦削的臀部总是被我忽略,我宁愿觉得他是一个虬髯大汉,也是他在最后的最后为所有人赢得了转机,当然也有那个神秘的古老家族的老人,他们或许无所事事过,但他们的所作所为,却足以让人们崇敬!

  最后还有那些小镇上志愿者的出现,虽然不免有小说虚构巧合情节的诟病,但所有人的努力和配合,也是欣欣然大家喜闻乐见的状态,给人充满积极的希望和力量!

  总之,这个故事,让人拾起勇气,勇敢面对前路,就从发现问题开始吧!

  《世界尽头的图书馆》读后感(六):天堂是图书馆,那么勇气就是钥匙

  说到世界尽头,脑中出现的是这样的画面,太阳慢慢地沉入一望无际、风平浪静的大海,很壮观,很平静,很美丽,而图书馆是给予人知识,提高其认知,提升其修养的地方,世界尽头的图书馆会是什么样的呢?不禁对《世界尽头的图书馆》这本书充满期待,文中讲述了汉娜•凯西选择了与马尔科姆结婚而放弃了自己的学业以及自己在博物馆和美术馆工作的人生目标,当她发现马尔科姆出轨时,她没有像一个明智的女人一样经过深思熟虑才离家出走,也没有在跟他离婚是声称要他一分钱,而是领着女儿婕斯回到了她的母亲玛丽•凯西家居住,但母亲玛丽却因为离婚的事情不断地吵她,母亲的品味令她讨厌、她的陪伴令她窒息,她对独处有着迫切的期望,她变得有些乖戾,为了生计而找到的里斯拜格的一个图书馆的工作,但没想到的是图书馆成为了她的心灵寄托,正如书中封面所说,图书馆不是一个社交场所,不是一个互动式遗产展示机构,图书馆是这座小岛孤独和梦想的出口,是她的天堂,而流动图书馆给远方的人们带去期望,也是人们的天堂。而有一天,这座天堂将要关闭时,他们又将如何面对呢?

  《世界尽头的图书馆》是一本温暖治愈系的书籍,文中人物鲜明,各自有各自的特点,各自有各自的人生态度与追求。此书作者文笔细腻,读此书仿佛身在其中,带着期许、安宁跟随着作者的脚步前行。

  世界尽头的图书馆,它应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存在的图书馆,碧空如洗,大海湛蓝,海天与天空相接,茫茫一色,从门口向远处望去,是成片成长着海石竹的宽阔岩脊和陡峭山崖下恣意翻滚的海浪,它能照亮这个世界,给人以安宁喜乐,是一个心之所属之地。它应是当灾难困苦来袭,给予你能战胜它的勇气,当孤独寂寞来临时,给予你心中的那点微光,当迷茫茫然降临时,给予你对未来充满向往,这便是世界尽头的图书馆,是天堂的模样。

  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我猜天堂应该也是像图书馆这样吧。

  《世界尽头的图书馆》读后感(七):峰回路转,雨过天晴

  何为世界尽头?汉娜·凯西的境遇恐怕就是——丈夫的背叛、女儿的远走、母女的失和已经令她落入极其窘迫的境地,而图书馆即将关闭的消息无疑将她逼入了绝境——就如同那座寄托了她晚年憧憬的房子一样,坐落于悬崖边上,残败不堪。

  应该说汉娜·凯西一直生活得十分随性。在与丈夫的婚姻上,从一开始就是个得不到父母祝福的门不当户不对的危险旅程,婚后听从丈夫的安排放弃自己的事业做全职主妇则更不明智,果不其然,闺密毫无征兆地介入,丈夫毫无底线地背叛,她在冲动之下毫无要求地孑然离开。这个悲剧的产生某种意义上带有了必然的色彩——豪门媳妇不好做,尤其是失去自我的“花瓶”媳妇。随汉娜一起离开奢华生活的女儿,显然比汉娜更懂得遵从自己的内心,她不顾汉娜的殷殷期盼,也没管土豪爸爸的暗中施压,选择了在边远航线做空乘。或许骨子里她代替汉娜反击了一回,又或许是童年遭遇的生活变迁令她决然叛逆,最终她远离父母独自翱翔,留下汉娜独自面对与母亲无法调和的矛盾。看起来随性的汉娜,曾一次次挑动母亲的底线——年轻时冲动嫁了父母不喜欢的人导致离婚,离婚时又没有理智地获取必要的补偿导致生活窘迫,最后再次冲动地与前夫谈判是压垮这对母女紧张关系最后的稻草,除了分开,再无退路。

  此时此刻,为了某些权贵的既得利益,图书馆即将被关闭,汉娜的命运仿佛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峰回路转,众多与图书馆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人们行动了起来,展开一场挽救图书馆的义务行动。命运仿佛和汉娜开惯了玩笑,图书馆挽救失败和女儿车祸的消息接踵而至,那悬崖上属于自己的小木屋还能如约实现吗?上帝关上一扇门,又打开了一扇窗,最终的最终,一筹莫展的汉娜绝处逢生,图书馆得救了。

  实际上,如何去挽救并不那么重要。转折再转折,物极必又反,毕竟跌宕起伏过的人生才够精彩。我想作者要传达的最主要的讯息还是乐观精神,无论我们身陷何种境地,积极乐观的面对与行动,终会为我们带来一片新的世界。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那本书就在我们心中。

  《世界尽头的图书馆》读后感(八):逃离,然后呢?

  人生本苦,人到中年,体会更深。汉娜站到悬崖边上,阳光虽洒满了脸颊,鼻腔里却充满了空置已久的屋子里那股挥散不去的发霉潮气和混杂着海浪的咸湿味道。所以当我看到汉娜独自在悬崖边上的时候,一度以为她要轻生。 丈夫背叛,女儿远走,家庭失和。女主汉娜自从发现丈夫出轨后,便带着女儿逃离了伦敦,回到了爱尔兰乡下的老家。她是把老家当作心中最后一块“诗和远方”的疗伤之地。可回来之后的现实——高配低职的工作、低调冷漠的态度、骄纵刻薄的母亲都让汉娜在老家过的无比糟心。 人生艰难,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生活的压力、职场的挫折、婚姻的不幸都有可能在某一个时刻让我们选择逃离。可是,逃离之后呢?问题还在那里,日子还是要过下去。我想作者所写的这个温暖而治愈人心的故事,是想告诉每一个拥有梦想和向往自由的我们,与其逃避现实,找到一个心之所属地方更重要。 一.姑奶奶玛吉的老屋——与亲人和解 在汉娜看来,父母爱情就是平淡中见真情。父亲汤姆可以说是整个镇子中最为体贴的丈夫,对母亲玛丽的要求百依百顺;母亲纵然娇惯却极其依赖父亲,临终前紧紧地抓住父亲的手不愿放开,纵然那一刻天塌地陷、万劫不复,她也要待在父亲身边,哪儿都不去。 父亲去世后,母亲就一个人生活在色彩斑斓的平房里,独自忍受生活的平淡和女儿远走的事实。就和我们现在去“北上广”打拼一样,但凡怀抱梦想、向往自由的孩子一毕业就都直奔机场或火车站远走他乡去了。 汉娜选择了去伦敦实现自己的梦想,然而学业未完成就未婚先孕让她放弃了梦想,嫁给了爱情。然而事实是二十多年后,面对捉奸在床的事实,汉娜选择了义无反顾的离开回到乡下疗伤。 不是每个人在遇到挫折的时候都可以奋起反抗,大多时候人生终究别无选择,于是汉娜接受了自己的命运。只是让她接受不了的是母亲的古怪脾气和不容分说的控制欲。生活已然艰难,汉娜还要敏感而又小心翼翼、不得不耗费精力去照顾母亲的情绪,以免一不留神就伤害到她。 悬崖边上闲置已久的老屋,是姑奶奶玛吉留给汉娜的遗产。终于当又一次和母亲吵架后,汉娜决定搬出母亲的平房自己住,没有钱租公寓那就回到悬崖边刀耕火种的玛吉老屋去,于是就发生了开头的一幕。 生活本就矛盾,被爱绑架的亲情屡见不鲜。面对捆绑的亲情,我们无力去解开绳索,甚至无暇去思考原因,有的可能只是本能地去选择逃避。 汉娜天真地想象着移居新邸带给她的快乐,或许可以让她与命运握手言和。可现实是,怎样获得修缮老屋的钱款又不影响现在的生活?怎样和母亲摊牌又不伤害她的感情? 汉娜对于母亲的感情,从厌烦到理解到包容,直到最后她才真正意识到母亲对自己的感情就像自己对女儿的感情是一样的。就像从始至终贯穿着本书的玛吉老屋,从破败不堪到曲折的修葺过程到最终重新焕发生机,与自然完成了和解。 二.世界尽头的图书馆——与他人和解 好友布莱恩曾问汉娜说,你喜欢现在图书馆的工作和生活吗?汉娜没办法欺骗他,直言说不喜欢。 曾几何时,年轻的汉娜怀揣着对艺术图书馆的向往,只身来到伦敦求学打拼。可是人到中年,与一开始就希望在这片自己成长的土地上安身立命、有所作为的人们相比,汉娜或许早已经忘记了自己的初心。 汉娜从小就被简单的物质主义与浪漫所吸引。她醉心于图书馆艺术展为她打开的动人心魄的无数未知的可能。可是大城市的光鲜和上层人的生活逐渐占据了汉娜的全部,直到意外发生回到家乡她才发现自己一无所能。爱尔兰小镇的图书馆当然不是纷繁世界之外的世外桃源,对于汉娜来说它只不过是一个折衷妥协之下的无奈选择。 汉娜习惯于在还没有真正面对问题之前就开始胡思乱想,在受过伤后她变得很难去相信任何人,并且时刻保持着戒备状态。回到爱尔兰老家时,她就下定决心从此要低调行事,以免招人非议,却给人一种拒人千里之外的冰冷的疏离感。 独处时光偶尔也会带给她自由和静谧的快慰。在看到艾迪恩姐妹敢于为她们事业所付出的勇气与魄力时,她被深深地触动。与半岛上居民的交往中,与他人的沟通联络,以及对有几本可以阅读和探讨的书的期许,慢慢地也能让她的工作充满快乐。 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再失去的汉娜,靠着图书馆管理员的工作维持着生活的收支平衡。对她来说图书馆虽然不再是梦想的伊甸园,却也是她孤独的出路口,然而有一天这个仅存的出路口也要被关闭了。 政府决议开发海边渔村,富商巨贾煽风点火让本就萧条的半岛经济雪上加霜。汉娜曾听父亲说,二三十年前半岛上的农户们总是聚在一起合力帮助身边的每一户完成收割工作。然而现在人们都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事情不落到自己头上的时候谁都是一副漠不关心的样子,当然这也曾包括汉娜自己。 再次被上司愚弄后,汉娜别无选择也再无他处可以逃避,为了保住自己的饭碗也是为了保住半岛居民唯一的社交场所,她只有冲上去做点什么了。然而摆在她面前的现实是,这座半岛已经丧失了它的交流渠道。 政府与商人的秘密交易,神父自私心理下的横加干预,离政务委员会投票越来越短的日期都在考验汉娜和半岛上的居民。汉娜通过保住“世界尽头的图书馆”将人们再次聚到一起,她也意识到当人们老了以后,能和朋友们在一个共同的空间中相伴度过余生有着如此重大的意义。

  与他人和解,消除了岛上居民对自己的误解,也让汉娜收获了友情。整个故事中心的图书馆,既是把人们聚起来的空间站,又是维系半岛居民感情的黏合剂。在保卫居民权益的过程中,汉娜也找回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安顿心的诗和远方——与自己和解 有时候我们会问自己,为什么会来到这里?而自己待在这里又有什么意义? 解决了温饱问题,汉娜终于要直面内心的沟渠,女儿突发的车祸让她有了再次和前夫见面的机会。只是这次汉娜已经没有了负罪感,也不再有被愚弄的感觉。不管过去经历了什么,都已经是过去的事了。 她对他早就看淡了。 汉娜知道自己曾是真心喜欢前夫的男子气概,也同样爱着他的聪明、胆识、勤勉、风趣和孝顺。而自小家境富裕的前夫却觉得自己生来就有权去做任何想做的事情,他会出于本能地操控身边的人和事以达到占为己有的目的。 幸福的婚姻像是游山玩水,不幸的婚姻处处见鬼。汉娜生育前丈夫就开始劈腿,出轨后也不曾有过丝毫悔意,没有给过任何精神损失和扶养费,甚至离婚后当汉娜去求他支付些修缮老屋的补偿费用也被前夫冷血拒绝。 在以律师为职业的前夫眼里,一切都是可以用来交换的生意。汉娜无法释怀对于前夫的鄙夷,脑中不时地对他的无耻行径进行控诉,对他的怨恨也时常捆绑着自己。她甚至还要帮着编造他们离婚的理由,只为了保护女儿的内心。 可女儿和汉娜不一样,她从小就学会了如何去无视一些东西,微笑着继续走自己的路才是更为明智的做法。人生最重要的是经历,大喜大悲抑或平淡无奇,我们所要做的是龃龉前行,并非生而为赢。 在经历了与母亲的和解、与半岛居民共同的奋斗、女儿车祸后,汉娜终有所悟。她惊讶地发现自己竟会如此幸运:老妈健在,女儿无恙,她将社群进行重新整合的事迹也成了轰动一时的传奇故事。 我们每个人这辈子的修行,都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逃避本身不会成就我们,在人的这一生中,有些事情如果自己不去争取,它是不会平白无故地就找上你的。有些事情做过了,就总会有结果,就像迈克尔修女说的: “物当其时,各有佳期。在特定的时间里播种,在特定的时间里生长,最终在特定的时间里收获。” 汉娜最终安顿了自己的内心,与自己达成了和解。当她再次站到悬崖边上,极目远眺,银色的光带闪耀再绿松色和靛青色的海天之间;海风拂过,她的唇边是海水的咸涩和花朵的香甜。

  《世界尽头的图书馆》读后感(九):睡个好觉,到了明天,一切就都会好起来的

  好书,可以给绝望的心灵带来光明和希望,给冰冷的内在带来温暖和慰籍,没有好书相伴的日子,不甘沉沦的灵魂会逐渐迷失方向,世界的尽头,孤身一人,内心的信念是支撑人活下去的根本。

  爱尔兰作家费莉希蒂·海斯-麦科伊这本《世界尽头的图书馆》以其委婉细腻的写作风格,带给读者一种积极向上的暖流,这暖流让阅读者深刻体会到人的价值人的尊严是如何在艰难困苦绝望中体现。在不知晓他人的痛革时,个人总觉得自己的苦痛难以忍受、难以接受,心怀怨愤的同时让心灵走向荒芜。《世界尽头的图书馆》却通过故事——一个坚韧不屈的灵魂面临人生绝境时以人性的善良和智慧让自己走向幸福生活的故事。

  开篇是细致的环境描写,严峻的生存环境,悬崖、怒海、泥泞......种种的不便让读者体会到生存的不易。天与地之间,自然环境的残酷,没有指望他人帮忙的心态就不会有懒惰的借口。汉娜的姑祖母玛吉生活在悬崖上的石房子里,面朝变幻莫测的大海,因为生活总会感叹煤油的价格,美好的生活离汉娜的姑祖母玛吉似乎很远。做为流动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汉娜无意中成为文明世界与荒蛮地带的纽带,优雅美好的文字就这样越过重重山峦和海洋泥泞道路的阻隔,将梦想、愿景、美好的向往传递。汉娜的生活是艰苦而不被人理解的,但同时又是幸运的,路途中的安宁自由静寂也许只有身处其中的汉娜才有深深的体会。没有汉娜带来的这一丝丝文明之光,这一星星点点的知识火种,愚昧与昏沌只会持续延续。

  《世界尽头的图书馆》以各种生活真实的角色来展现作者费莉希蒂·海斯-麦科伊的匠心。汉娜的母亲自从失去了丈夫,便自暴自弃放弃了优雅和美丽。相比于《荆棘鸟》中的麦蒂的母亲,同样是女性,带来的人生观感却截然不同。

  女性,无论遭遇生活中的任何挫折,整洁的仪容、优雅的淡吐也不要丢失。汉娜的母亲玛丽·凯西,汉娜的女儿姨斯,三个性格迥异,成长背景各不相同的女性代表了三种不同的生活状态,或者是社会现状在三位女性身上的反映。汉娜是两种意识形态的联结者,融合者,而汉娜又多象如今中国的绝大多数人的生存状态——上有老下有小的牵绊,及自身的困境。就像天空总不是乌云满布,乌云过后会有晴天,人生也是同样,此时的困境走过去,坚持不懈,不放弃,便成为了过去。

  虽然有误会,分歧与漠视争吵甚或敌视,但灾难面前,深藏于心底的爱拯救了身处其间的每一个渴美好生活的心灵。《飘》中斯佳丽有句名言,“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了”,此话对于《世界尽头的图书馆》中的汉娜等诸多女性同样适用:“睡个好觉,到了明天,一切就都会好起来的。”

  玛丽·凯西深爱着汉娜,汉娜深爱着姨斯,反过来,也同样,只是却互不相知。 人类的感情经得住考验,理智的爱才会让个体更加幸福。放手,是为了爱得更好。学会好好放开双手,不受感情的伤害,也是一种智慧。真正的爱就在身处可见处。只要付出了真心的努力,结果总不会太伤心。

  《世界尽头的图书馆》带给读者的是美好和充满希望的未来,是个好故事——生动并充满“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喜。

  《世界尽头的图书馆》读后感(十):成|和解的契机总是分离

  这是个落后闭塞的小地方,图书馆是学校礼堂改的,镇子上能让人聊天聚会的地方少之又少,清除杂草用的是山羊(这……其实挺好的),过路的游客们几乎从不停留。推特、脸书、网络电话、各种App,即便是互联网也很难将外面世界的精彩打入这里。小镇居民的日子波澜不惊,像一潭死水。这里简直是世界尽头,唯一有点生机的地方就是图书馆——能让人聊天聚会带娃而又不会很快就倒闭的场所。

  而且还是流动的生机。每周总有那么两天,汉娜会开着县里的“流动图书馆”面包车在偏僻的村庄和山区之间来回穿梭。

  和向外面世界、但最终被道德束缚在家的助理康纳一样,汉娜也想逃离这样的日子,不过她想跳出的范围小得多了,只需离开家,搬出去一个人住就行,她和她那爱否定别人的母亲几乎就要水火不容了。这个目标其实很容易达成,汉娜是小镇上的图书管理员,作为一个有着稳定收入的公务员,贷款会慢慢还清的,破旧的房子会一天天地修好的,总之,她早晚能脱离母亲家里阴郁的低气压的。

  所有的人都在舒舒服服地坐井观天,甚至不看天而只是看墙壁,但总有个别想要跳出的。并不是说对天有多么向往,只是长久地对着死水和墙壁也是腻了。他们想有自己的生活,不同于上一代的生活。他们感到这一潭死水乏味透了。

  可是汉娜的“独立小屋梦”破灭了,就像她即使已经51岁都来得及独立和成长一样,小镇的步伐再缓慢,到底是被时代的潮流带动了——为了半岛的发展,根据整改的会议结果,小镇的图书馆会被关闭,汉娜和康纳会失业。

  等待她的将是一栋不能住人的房子和一笔无法偿还的贷款。汉娜很着急。她并不热爱她的工作,甚至有点儿厌烦——因为图书馆根本就没个图书馆的样子,熊孩子们吵吵闹闹,大人也随意得很,他们把这儿当社区聚会场所,正经地借书还书时说话也不小声点儿,甚至有一本还回来的书里还夹了片火腿(肉店老板的刀工真是好),可这是她赖以为生的地方,这是她甩开“旧生活”的引擎,她不能没有工作。

  生活在你抛弃它之前率先抛弃了你,一种非常倒霉的体验就是了。

  故事在这里出现了睿智的修女,对温暖治愈系的小说而言,这就有点违和,就像武功盖世的扫地老太应该出现在《天龙八部》里,而不应该是出现在《情深深雨蒙蒙》里。总之修女信誓旦旦地要发动“图书馆保卫战”,汉娜则开始在“流动办公”的日子里告知居民这一坏消息。

  图书馆因时代的冲击面临关闭,居民们打算跟上时代的潮流,做旅游网站,大有“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意味,要用信息技术把图书馆抢回来,还附赠打扮得美美的女修道院。

  Too young too simple.

  这当然不可能,经济效益面前,群众是拗不过政治家的,何况政治家会把这一切说成“为你好”:旅游可是民生大业诶,你们还想不想过上好日子了?

  居民们的提案被否决,但图书馆奇迹般地被保住了,因为怪脾气的瓦匠找到一个土豪,以捐赠一本书的方式守住一个图书馆。

  这就是我不喜欢它的地方。尽管书中的人事物都是相互抵抗的过程中和解:汉娜和母亲几乎水火不容,但随着独立日子将近她们相处得越来越好;任性的居民们总把图书馆当作聚集地很讨厌,可正是这些居民成了“图书馆保卫战”的中坚力量;图书馆抵不过信息化整改而被迫关闭,居民们企图通过信息化(建旅游网站)和拿修道院换的方式来保留……总是快要失去了才懂得珍惜,时间会带走所有的不愉快,这是隔阂的美好。那些你身在其中时觉得简直和自己水火不相容的东西、那些你拼命要甩开的东西,到了真要甩开的时候,莫名地达成了和解。有时候和解,是需要一个契机的,一个将要失去的契机。

  这很好。但图书馆能留下来,靠的是运气,如果没有壕的捐赠,它是留不住的。

  理想中的温馨大结局不该是个碰运气的结局。也许费利西蒂·海因斯·麦考伊把过程写得太饱满,以致于没有圆满结局来收尾会很怪异。就像在世界尽头,汉娜开着的面包车“流动图书馆”,出镜频率远远多于她工作的图书馆,因为她在偏僻的村庄和疏落的山区之间来回奔忙反而比坐在图书馆里叫人“请不要大声说话”更开心。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