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日子疯长》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日子疯长》经典读后感10篇

2022-03-23 03:01:5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日子疯长》经典读后感10篇

  《日子疯长》是一本由龚曙光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336页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日子疯长》读后感(一):夕阳正红、星光正美

  每个人对于自已的童年总是难以忘怀,即使成就如龚曙光,在商海沉浮若十年,仍然没有忘记自已的文学梦,也许聪慧如他,有着各种异想天开的选择,但是在世事纷纭的时代你只有一个选择,而且只要把这个选择坚定下去,用心用爱去尊重与执着这个选择,也会在不经意处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 梦溪是作者文学情思的发源地,在这里他遇到了慈爱的母亲,忠诚的伙伴以及那些不起眼的花草树木,也许 生命的原来面目就是如同一掬杂草,肆无忌惮地成长着,那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力量与希望,也许我们如果生活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岁月也会如杀猪刀一般在我们身上留下或深或浅的痕迹。 《日子疯长》与其说是回忆录,不如说是对明天的期盼。我们宁可在此时此刻无奈地忍受着酸甜苦辣,也要相信自已来一世这一遭并不是为了吃苦、为了享乐。虽然并不是每个人都会相信天堂,但是如果有天堂,那是属于一生一世善良的人。我们有时候就是过于执迷于当下的困境,而放弃了对远方的向往!龚曙光的母亲生于旧社会,对于那种陈腐的气息是无法忍受的,他向往新革命,但终其反抗的历史也是没有逃脱命运的安排,歌唱得好,颜值高,都无所谓,但是如果你不能设身处地与周近环境保持良好的关系,你或许总被风吹浪打去。 文字的质朴是《日子疯长》的显著特点,以《祖父的梨树》为例,该文写出了一位倔强的老人,不记仇但讲理,面对两位头发长、见识短的妇人,想占点便宜,吃几口鲜嫩的梨子,他毫不留情,宁可让放学归来的孩子一哄而散,取而用之,也要让两位妇人面面相觑;如果笔锋到此为止,我们倒也没觉得意外,但是乡下人并不是一无是处,但队长,那位欺凌他久久的队长突然生病了,需要老梨作为药引,他没有借此报复,而是以慈肠济人,给了他母亲临终前的关照,使老人所恐惧的“白发人送黑发人”事件没有上演;紧接着,写到祖父看到飘零的梨花,叹喟自已的生命或许迈不过金秋时,梨树也还之以满目果实,次年便是颗粒无收,人与树之间本无联系,却在龚曙光的笔下变得圆融起来,作者不仅能放得开,也能收得回,调动读者的情绪也是高手,那神来之笔就原于一场电闪雷鸣,梨树老了,不中用了,被凶猛的自然力量所毁灭,那一天正是祖国的逝辰。 漫忆时光,说起来容易,写起来仓促,毕竟我们的记忆并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更加牢固,一些陈年往事当时是耿耿于怀的,但是经历的事情多了,也就不惑、知天命、耳顺了,不再为当时的剑拔弩张而惊悸,也不会为当时的幸福欢笑而纯真,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也许趋诗酒年华,写出一个人的孤独与一群人的狂狷,并不是文人的多愁伤感,而是为了子孙在某一时刻想起自已正在经历着祖辈的心绪起伏。 再慢的日子,过起来都快。在读者阅读《日子疯长》之时,我们更应该懂得用自已的头脑与双手创造属于自已及其子孙共同的心灵旅程。随着一个个字符的出现与消逝,我们终当老去,而此时夕阳正红、星光正美!

  《日子疯长》读后感(二):时光与记忆

  《日子疯长》是一部记忆过去时光的散文集,书中的文字质朴,如山里的风一样,感觉自然的旋律和自然美好的风景。书中乡土气息浓,这本书写的虽然是普普通通人的事,但文字却是大家风范。很多地方写得画面感强,描写普通人都是很传神的,把人或事在脑子里定格在故事里和文章里,写文章也是活灵活现。画面感立体感强烈,才会是好的散文。所以说,他的文字富有人情味,最有生活智趣。

  我们的生活总是匆匆忙忙的,都是为了生计,需要去打拼。为了家庭,需要去努力。每日里,似乎都在无奈的重复相同的场景,但每天又是不同的。时光在悄然流逝,如白驹过隙。我们需要改变一下这种状态,那就是闲适,对生活的祈望并不高,饮食粗茶淡饭即可,穿衣舒适暖和就行。其实,更需要的是心灵的干净与精神的宁静清净。

  老子说过:清静无为,这样才是人生的常态,反观热闹喧嚣的尘世,在滚滚红尘之中,物欲不知道迷失了多少人,不能强求别人,自己有自己想过的日子。热闹终归平静,繁华终将落幕,这以后的寂寥与安静,才是生活最真实的写照。而生活对每一个人,都是平等以待的,需要的是慢慢的坐下来,去思考,去感悟。在纷繁的尘世忙碌,在匆忙的人生旅程中行走,人人都渴望有一份闲适的生活。作者从一盏粗茶中品味生活况味和淡定心境、从容的态度。从中,让我们感知闲适并非需要丰厚的物质基础,一杯淡茶,一缕暖阳,一份雅趣。

  作者经常旅行,留恋家乡,享受生活。春夏秋冬,闲暇是生命的自由空间。只是劳作,没有闲暇,人会丧失性灵,忘掉人生之根本。加上亦庄亦谐的流畅行文,读起来相当过瘾,只是通篇里弥漫着一股浓浓的生活气息,他笔下的人与故事充满智趣。他有敏锐的触觉,观察细致入微,将日常的所见所闻,描摹得生动有趣。他俚俗掌故、吃喝玩乐、行走见识、家常咸淡、邻里小事,什么都可以拿来写,什么都可以拿来说都是十分有趣的故事,作者兴味起落、挥笔飞白,都是文章,热闹里头自有真意趣在。

  作者写的文章总是信手拈来,在讲述平时的积累,厚积薄发,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其丰富的生活阅历,深厚的见识,豁达的人生态度,还有市井气和禅意。他有一股子痞气,爱抬扛,爱吐槽,还有一股天然的黑色幽默气息。有痞气,接地气,人才能活得轻盈,才能有仙气。兴许这个和风老师偷过人家绿毛火腿有关。以后也要学一次,不然人生不完整。

  这本书描写各种各样人物的故事,笔调精致,章法不拘,故事有趣。作者的文章常以短小精悍的特点,讲述平凡而精彩故事,内容通俗幽默,贴近现实,生动有趣,雅俗共赏,引人入胜。他不论写人物还是形容景物都栩栩如生,有极强的画面感。作者的文笔确实漂亮,能深深打动人。他的文章让人读过之余,心里有温暖和同情。笔下那样的人物,都是有血有肉的,来自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让我们感受到真情。作者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就像作者文中所写——当我们将世界几乎走遍,才发现这一辈子的奔走,仍没能走出那个童年和少年的小镇。

  作者龚曙光,是一位作家,文学评论家,出版家,媒体人。他创办《潇湘晨报》,创造“南潇湘、北京华”报业传奇。

  《日子疯长》这本书装帧精美,锁线装订,阅读舒适,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值得我们仔细品读的好书。

  《日子疯长》读后感(三):入梦侵扰的都是心曾驻留的

  虽然日子是一天一天实实在在的过着,岁月却好像没有知觉的云彩,无声的滑过我们的身边。所谓的白驹过隙大概就是如此吧!岁月无声却并不是无痕,所以在我们走过的日子里,还是不免会留下一些经常无端入梦的人、事、地。这些人、事、地都是我们魂牵梦绕的人生驿站。

  龚曙光的《日子疯长》正是他梦境里,也可以说是记忆里的那个特殊年代的生活过的地方,情景人事再现的一本散文集。

作者 龚曙光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龚曙光,笔名毛子,湖南澧县人。作家,文学评论家,出版家,媒体人。2001年创办《潇湘晨报》,创造【南潇湘、北京华】报业传奇。曾获【中国出版政府奖】【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个人】等多个荣誉。在商务印书馆、三联书店等出版社出版管理学、文学论著等。

  《日子疯长》由人物篇:母亲往事、我家三婶、大姑、属猫的父亲、栋师傅、财先生、祖父等;以及作者少时待过的地方:走不出的小镇、山上、湖畔等编织成龚曙光记忆里的一张网。

  【母亲往事】讲了作者富家小姐丫鬟命的母亲既平淡又波折不断的大半生。母亲少时不得她的父亲继母待见,想要上学她的父亲继母不允,于是母亲逃离那个家,自己考上了桃师。成绩优异,音乐天赋极好的母亲考上了湖南师范学院,却因为国民党外公组织潜伏特务攻打乡公所被毙这件事政审不过关而未能入学。后来入了桃师二中教书。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国民党外公这个身份一直是阻挡母亲求取进步的坎,怎么都迈不过去,也绕不过去。

  在读母亲这一篇的过程中,我好似看到了熟悉的影子,天下母亲的影子。虽然母亲们所处的环境不同、家世不同,但都有一颗同样的心。当看到“母亲提了一网兜油印的高考复习资料,告诉我又要高考了”这句话时,我仿佛看到了我的母亲跟我说“花再多的钱也要让你上学”时的坚定神情。当看到母亲在车站挥手和作者告别的那个镜头时,我想起了朱自清的《背影》里父亲的背影,也想起了我的父亲骑着自行车送我去小镇上坐中巴车的背影。这是千百年来中国所有的父母亲的缩影。读到母亲为了生病的二姐一家一家敲门去借钱的片段时,我的耳边不禁想起了一首儿童歌曲的旋律: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哦……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

母亲提了一网兜油印的复习资料,告诉我又要高考了母亲索性打开窗户看着街道

  是的,母亲总是娇小而伟大的!

  【我家三婶、大姑、属猫的父亲、栋师傅、祖父】 三婶的善良;大姑的坚韧却又认命的无奈;父亲为了一家生活的谨小算计;栋师傅和祖父的正直为人处世。在读这些故事时,故事中的每一个人物都似曾是自己记忆中的某个人、某个事。这些形象与自己记忆中的某个形象既融合又分离。

  生活在乡村的人们之间的诺言不需要纸笔证人,只需要彼此一句话,就会信诺一生。三婶的父亲因为三婶的一次出轨,羞愧一生,临死都觉得愧对亲家。乡村的人们也把面子看得最重要,祖父即使知道三婶出轨了也不允许三叔离婚,因为丢不起人。乡村人的生活又有一种守恒定律一样,待到三叔也传出出轨风波时,三婶就笃定三叔会来接她回家,事实也确实这样。乡村人的善良和宽阔的心胸也好像是与生俱来的。三婶年纪轻轻就不幸过世,弥留之际,三叔托了好多人找到了三婶和外人生的那个儿子,想让她见上一面。他觉得三婶应该是惦记他的。

三婶提着马灯转头照着我

  《日子疯长》这本书我刚拿到时,看见封面上有很多名人推荐,其中就有我喜欢的余秋雨、汪涵等。心里其实是嘀咕的,这书真有这么好?但是翻开阅读后,才觉得喜欢是有道理的。

  当然我首先喜欢的是书的装贴和插画。装贴便于翻看阅读,不会因为一松手书就回页。插画类似于七八十年代的线稿画,一幅幅的就像是我小时候的生活场景再现,真实,逼真。

  不过我更喜欢的是龚曙光的描述方法,白话,通俗,甚至夹杂着乡村特有的俚俗粗语。但是却更接地气,更接近真实的乡村生活。虽然我生活的小镇是在北边,但是我却能感受到浓浓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也许这就是作者说的,不管时间变迁以及地点更迭,但是生活在各个小镇上的人们模式却是没什么大的变化。以静静的守常方式默默的看着日子一天一天的过。所以在读这些文字时,明明是平常的不能在平常的拉家常式的语句,但是眼前却飘过一幅幅静溢美好又绚丽多彩的画卷。

  不过说到小乡村里人们的生活不会受到江山易主、时代变革的影响,我却是不赞同的。我小时候经常听到父辈们说起过日本侵略时期的情形,飞机大炮轰鸣声,人们慌乱奔跑声。小时候听过一个词,叫“跑反”,说的就是日本鬼子来了,人们就会到处跑,随时随地,即使夜半听到鬼子来了,也会迅速爬起来飞跑,跑得越远越好。不过我小时候大人们说这个词的时候,多是因为孩子顽皮,跑得离家太远,大人作为责骂的话说的。再说到“文革”时期,其实波及的深度也是到每个村镇个人的。这在作者的“山上”“湖畔”的知青生活里都有体现,包括描述他的父母亲里都有写到。

  但是这些并不影响我喜欢这本书,因为龚曙光的文字是有灵魂的,读这些文字就仿佛在与书中的人物做灵魂的交流。从而久久不能从母亲的往事中、祖父的梨树下、小镇的风景中、知青们的生活中走出来。从而也让自己梦回故乡小镇的生活里流连忘返。

  心停留的地方便是故乡。彼时的日子一天一天如白开水般平淡无味,偶有涟漪也不过是转瞬即没。在这些平淡的日子里,我们有过嫌弃日头转换太慢,新年来的太慢的抱怨。总觉得扳着指头数着日子的日子百无聊奈。但是当我们回过头时,却发现岁月已经在不经意间流逝而去,再想要抓住时已然是徒劳。幸好流失的岁月并非是无情的,它给我们心里的最深处留下了深深记忆。让我们的心终是有了一个走遍世界后,倦了累了停泊的港湾。

  《日子疯长》读后感(四):听,稻草在歌唱

  听,稻草在歌唱

  ——《日子疯长》的旋律和风景

  多令

  我很喜欢在《日子疯长》的发布会上,龚曙光先生对“新乡土文学”这个名词最直接的否定,因为描绘乡土,永远不能像描绘大时代大财富一样给人很多教导,什么劝喻。乡土的最显著的特征是地理和人迹,这两者的生动之处在于它们带有永恒的审美价值,时代越剧烈,那里面的飘零聚合就越唯美动人,就像田野里兀自疯长的稻草生生不息。而疯长之美,从来毫无规则可言,它们每一株吸收阳光和雨水都有不同的轨迹和姿态,最后长成了无尽的模样。

  正是因为这种无尽,非要再乡土前面还加上一个“新”字,那就更成为一种荒谬,因为无尽之中,是没有新旧可言的,存在本身就赋予了意义。对于乡土而言,我们通常认为的新是什么呢?中国乡土绵延数千年贫乏而恒定的美学,一贯是“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由它孕育了数千年之久的古典乡土书写,而所谓的新,乃是鸦片战争断代之后,新大量书写元素不断涌现,从最初烟土的戕害,土匪的横行,洋货的涌入,各种宗教的兴盛,再到大革命时代带来生产的革新,文明教化的涌入,旧学的崩溃,赋敛和兵役的暴虐,乃至反对侵略者的民族仇恨,乡民的壮举,内战的汹涌,直到各种运动和革命的壮烈,绵延到今天新时代的还乡之梦,田园之梦,空心村的复兴,新农村的建设……在这样变换诡谲的大历史中,层出不穷的乡土书写新元素永远未能停歇,这大概构成“新”的理由,而这一个简单的“新”字,在面对如此浩瀚而复杂的乡土故事的时候,也同样会显得力不从心,就像现代文学之后整出个后现代文学一样,从此之后陷入到命名恐慌,陷入到对新状态既无法定义又无法描述的困境。

  所以,暂且忘记这个新字乃是最好的选择,真正的文学不需要什么归宗排序的,因为它从来无损于那片乡土心灵的匮乏和丰盈,《日子疯长》所贡献的宝贵之物,从来不是一个特定的时代所能收割的。

  散文,永远是一种有关存在,有关失去,而并非有关获得的艺术。

  在《母亲往事》一文中,母亲是一直在失去什么的,她有着繁华的家世,却很小就失去了父母之爱,少女时代要读书的志向差点被彻底摧毁,好不容易等到成年,又因为家庭背景失去了进入音乐学院的机会,从成为郭兰英张瑞芳那样大明星到成为一个普通的乡村教师,这两条不同的道路是多么大的落差。母亲拥有着那个年代罕见的聪颖美丽,而这个特质从未带给过她多少幸运,从未成就过她的芳华绝代,命运的魔杖牢牢地把她圈定在这片以梦溪为核心的乡土。自从少女时代用一场大哭宣布了屈从之后——那场大哭她是“哭到不能再流出一滴眼泪,不能再发出一丝声音……下弦月从絮状的云层中露出来,清冷地照着杂草蓬乱的坟头,远近的松涛呜呜地吼叫着,像海潮也像鬼叫”

  ,她就心甘情愿地在河水在稻浪之上漂流。她这种状态表面是被动的,哪怕从乡村中学调到县城的重点中学,她也是处在被动之中的惶恐。但这种贯穿她一生的被动状态绝对不是无意识的,无信念的,事实正好相反,她这种载沉载浮的被动中,反而一直有一个天底下最恒定也是最基本的信念:不管命运如何,我总能孕育出一点什么来!虽然眼前的衣食和琐事会遮蔽那遥远的亮光,但她以一个母亲的本能,知道她在对儿女的教诲,对学生的接济和鼓励之中,一定是在哺育着什么,春去秋来,它们的抽穗灌浆一定能够结出点什么,风霜雨雪劫掠过后,总归能剩下点什么。

  正是这种沉思,奠定了《日子疯长》的叙述节拍和风景构图,这种节拍是“久久地沐浴在阳光的温暖里,浴在微风的沁凉里。母亲慢慢地觉出喉头的蠕动,有一支久远的旋律从胸腔发出来……”无疑这是诗人的笔触,是诗歌的节拍,这种节拍执着地叩问命运,叩问忧伤,试图用一种长久的回顾努力与它们达到终极的和谐。张炜曾经说过,“诗歌好比文学的心脏,只有健康地蠕动,文学才不会死亡,如果说各类文学体裁可占一个房间的话,只有诗歌在隔壁猛烈地敲打,文学才不会沉睡。”

  如果这个比喻是真理的话,那么散文就是被诗歌节拍所调动的血液,被血液所激活的肌肉,它让文字所覆盖的地方都不再是无主之地,而更深一层的意义在于,这些血液和肌肉能够驱动更为庞大的肢体和躯干,这些躯干将实现更为复杂和更为具体的功能,那就是小说。

  因此,当《我家三婶》接踵而来之时,便是小说家兴趣盎然之际,三婶的故事有着忽明忽暗的幽深,三叔三四年没有回家省亲,她竟然怀上了孩子,这在乡土伦常中是了不得的大事。当所有人都愤怒的时候,最先选择宽恕的却是祖父,她有可能是被胁迫的——这个今天看起来很普通的错误,也很容易被理解错误,一个数年没有丈夫的女人究竟会承担多少,在当时却必须站在更高处的文明上才能够理解,理解之时就是摆脱愚昧之时。《德伯家的苔丝》描写了一个无法站在更高处“公德”去判决一个女人的故事,而三婶却摆脱了被审判的悲剧,唯一可以审判她的是亲人和自己的内心,而这当中最具备决定权的三叔,在犯下和她同样错误之时,同样选择了宽恕,两人最终还是复合了。到这里,故事将走向一个类似于《西西里的美丽女人》那样一个令人释然的结尾,其意义可以归纳为乡村道德可以站上一个什么样的高度。然而并没有,因为另外一个年轻人的出现,这个故事其实永远不会结束——在三婶葬礼上的那个年轻人,其实就是三婶的儿子,最后由三叔说出了那惊心动魄怎么也无法令人释然的话;

  “你三婶真是命苦啊,活着只想做事,没享过一天福,临死了,两个最想见的人也没能见上。”

  作者形容这是一生中听到锥心到恐怖的哭声,是整个生命的痉挛。作为散文这样的描述是虐心疼痛的,但作为小说的话这就是剧烈矛盾带来的澎湃原动力,一个宏大故事的强劲发动机。结束之际,反而是一个故事探寻的开始,三叔是怎么理解三婶的?这孩子后来是怎么过的……这些悬念并非在一篇散文所解答的范畴,散文所能贡献的,就是这种锥心泣血的风景图像,就是那在烈日燔风中燃烧的渺小稻草,那千姿百态命运中极致的一种,那些卑微个体的悲怆,实际上带着全人类共同的沉重,唯有那群回旋的白鹤,可以代表这片土地恒定的美学特征,它的飞走和归来,在泪眼中是安慰,在朝霞中是希冀,它们就像许鞍华所拍的那一群鸽子,它们的飞翔和栖息,不像花开花落有季节可循,它们的栖止人类不可揣摩,更可以象征那无常的命运。

  作者随后也像鸟群一样开始飞翔起来,全书的架构从最坚实处开始上升,他是在俯瞰梦溪小镇和它的周边——他生命体验的原点,那循环往复旋律回荡的地方,那无始无终命运所纠缠的地方,那蛛网般密集勾连的人群和场所。他几乎是冉冉上升着去描写这些,他不断上升,角度不断抬高,目光也因此变得更为深邃。他不断给予全景,又不断拉近焦距,让我们看清那些脚夫,水手和放排人,知青,无赖,浣纱妇人,裁缝,老先生,乡下的泼妇,这些琳琅满目的人物并不因为渺小而容易书写,这个微缩景观里,实际存储了比一部大戏要远远丰富得多的人物类型,他小心翼翼地打造着这个精致的盆景,他写的倔老头李伯充满江湖的快意,

  “竹篙舞得针插不进水泼不进,斧头坎上去便像砍在石墙上弹了回来,没等九江佬抬起斧头再砍,李伯横篙一扫,五六个人悉数落进了江里。”

  他写祖父再多钱也不把梨子卖给两个刁妇吃,而是分给了放学的小学生,

  “你们糟践我可以,不能糟践我的梨子!”

  他写裁缝的儿子,最终逃脱了咯血而死的命运诅咒,赶上了珠三角制衣业的潮流,他写自己少年时放鸭放牛的不羁,同样也是青春的释放……无论何种类型,他都展现了技法的牢固和高超,在作为一个思考者,他在这个微缩景观中,看到了乡民由于地点的固定带来文化的固定,由此诞生了可以传承的故事和艺术,道德就是他们生活的艺术,因为这里从来没有可以及时变现的名和利,他们对道德的崇拜做得比读书人更彻底,他们用本能的道德践行完成了一生的艺术创造,且没有任何外来的力量可以摧毁它。作者同时也在担当着一个画师,他仅凭记忆就可以完成这些,因为记忆是远比感官更可靠的宝藏,感官可以透彻当下,唯有记忆可以沉淀过去,透射未来。当下总是匆匆而过,而记忆可以随时暂停,慢放。

  龚曙光先生所说“一个人的文艺复兴”,从这本书开始了,从记忆的原点开始了,这不难理解,那个原点的本身就是圆的,循环往复,它是关于生命的永恒旋律。那无边稻浪里燃烧的火鸟,其实就是乡土固定的图腾,他本来就是从文学开始走上自己职业生涯的,那个图腾早就纹进自己的心里,以后的路途不管多漫长,他其实仍旧在还乡的路上。

  日子疯长,诗人从未退场。

  《日子疯长》读后感(五):愿你走出半生,归来仍少年。

  我之前很少看散文,可能是还没到那个年纪,还不能体会散文中景色、人物、故事背后隐藏的哲理和感情。但我也大概知道散文分几种类型,而《日子疯长》就是一篇叙事散文,以纪事为主,叙事侧重于某一个方面对人物、事情发展过程做出反映。

当我们将世界几乎走遍,才发现这一辈子的奔走,仍没能走出那个童年和少年的小镇。

  仍没能走出的不仅仅是梦溪小镇,而是那里的人,那里的事,作者仿佛给我们开了一扇天窗,通过这扇天窗, 我们看到了春暖花开、赤日炎炎、大雁南飞、白雪皑皑四季交替,看到了有苦有甜的中国乡土社会的共同记忆。走进这扇天窗,我们感觉到了纵横交错的朦胧岁月,感受到些许命运的安排和浓郁醇厚的乡愁。当一切繁华落幕,内心栖息的家园永远是童年那个小镇。

  《日子疯长》语言简单干练,因为是对乡土社会进行描写,所以文中并没有太多的直接抒情,抒情多是隐藏在字里行间。

  拿《母亲的往事》来说,正在告别记忆的母亲勾起作者的回想:心善的母亲一直在“吃”苦。

《母亲的往事》插图

  疯长的日子使得作者不知道母亲是什么时候告别的青年、中年。似乎是在兄弟姐妹一个个离家求学的时候,又或者是抱上了孙子的时候。又有谁能说得清呢?但是一点是不可否认的,母亲被他的父亲牢牢扣紧在梦溪那一哭——“哭到不能再流出一滴眼泪,不再发出一丝声音……下弦月牙从絮状的云层中露出来,清冷地照着杂草蓬乱的坟头,远近的松涛呜呜地吼着,像波涛也像鬼叫”的背后既不是单纯的痛苦,是一个时代的烙印。当我们看到描写父母亲的文章,我们总是不约而同的联想到自己的父母亲,虽然全天下父母亲是分离的个体,但似乎又共同拥有一个灵魂。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 黄景仁《别老母》

  整本书从描写母亲开始,对“不守人伦”的三婶、大姑、父亲、祖父、大伯以及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人物进行描写,本书最大的特点也在这,对童年少年生活的小镇中出现的小人物仿佛也记忆犹新。每个小人物故事背后承载的不仅仅是作者个人的记忆,同时也有着当时风雨飘渺的时代、惊天动地的变革。

  读完《日子疯长》,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深情不比“情啊爱啊”的字眼来的空虚,书中抛去“情爱”字眼的外表,从朴素的文字,深刻的内涵中探索祖辈的生活,发现大时代的变迁,发现疯长的日子里小人物的悲欢离合。作为90后,我没有经历过那段慷慨激昂的时代,没有经历过注重成分、阶级感强、缺乏自由的时代。但是我也在文中寻宝,知古鉴今,大江东去浪淘沙。从作者笔下小人物的故事,探索我们的起源、父辈祖辈的艰难生存,与他们一同体会世间百态,情感交织在一起。

  愿你走出半生,归来仍少年。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