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人间随喜》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人间随喜》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9-08 04:05: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人间随喜》经典读后感10篇

  《人间随喜》是一本由薛仁明著作,同心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54,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人间随喜》读后感(一):躁郁太深 没法随喜

  耐心越来越差,越来越沉不下来。就像是泡沫板,轻飘飘,挺没存在感的。没有耐心看完超过140字的文章,更别说好好读好书;睁开眼睛就刷微信微博,不加消化不加思考囫囵吞枣一目十行,最后看了什么都不知道;想做更好的自己,却想跳过辛苦过程一步到位

  看了书才知道,这叫躁郁,这不是我一个人问题,这就是一个躁郁的时代,我最多也就是顺应时代潮流而已。

  人间随喜,两个关键词。其一,人间。相当的学者文化人将自己视为阳春白雪下里巴人对立,作者对于这种行径是相当不屑的,多次提及”扞格“,其实就是别扭、拧巴。西学东渐,全盘西化,言必谈民主权利老祖宗东西几乎被全部否定,温良恭俭让不再,躁怒愤戾取而代之。他觉得文化就不应高高在上或是对立,应该回归人间,人间烟火的人间。

  关键词二”随喜“,随缘欢喜意思大气宽厚包容,无可无不可。作者为了寻求一份天清地宁,找了一个青山绿水的小村庄居住。那里有慈祥淳朴村民传统从未走远,人人脸上都能看到发自内心温润宽厚。随喜也变得自然而然

  要想随喜,就得慢下来,沉下来,不急不躁,不慌不忙。一口吃不成胖子,一天也减不成瘦子。人是要讲现实面包牛奶成家立业都是要考虑的,可是着急有用吗?若只是无目的折腾,那不过是徒增烦恼罢了。

  呃……我也只写得出这么些了,躁郁太深,能读完书已属不易,没法静下来思考。不过至少知道问题在哪里了,尝试做些改变,也许会越来越好的。

  试着做一个随缘欢喜的人吧。

  《人间随喜》读后感(二):人身如花,輝映天地——《人間隨喜》有感

  前幾年,台灣知名作家,李敖大陸行,對大陸的認同迥異於兩岸知識份子的疏離。說到大陸目前最大的問題,他認為主要是宣傳的工作沒有做好。

  而台灣新起作家,薛仁明,以其對中華文化獨特的體會,發而為文,能成為這個時代的知音嗎?

  時代的劫難,是如此深重市面上的那些西洋化了的中國知識份子,卻還是夢囈一般高談闊論著“五四運動”的口號,要民主,要科學。卻早已被這時代新的主題給掩埋了。

  在此風雨飄搖人心荒昧的時代,薛仁明兄靜靜的在台灣南部鄉間,寫著他心中風姿綽約的人世風景。而他新編的胡蘭成書信集,取名為《天下事尚未晚也》,更可見其心神之清寧,遠非一班知識份子的岌岌不可終日,無以安身立命

  以前讀了胡蘭成全集,恍然如夢初醒。但看到掌握話語權的知識份子們,依舊夢寐般喊著“科學”“民主”,對於中國的前途,我唯有更加悲觀。

  如今,薛仁明兄在各大報刊發表的散文,集為《人間隨喜》出版,是否可以看做是雨後初晴的第一縷的陽光?

  這個時代的志氣,到底是要顯明天下了。

  對於這個繁複多變的時代,知識份子們連提出問題的能力都沒有,更遑論治國平天下。他們對於傳統文化隔閡,一味仿效西洋,滿口無根之談,極盡思辨之能事,卻早已失去了知識的莊嚴。現在各種傳媒的垂死掙扎,即是最顯明的徵兆。

  他們侈言富國強兵,競言民主自由。卻不知最大的惡,並不是貧窮疾病,而是見利忘義,人身的失了光彩,回復到禽獸身。最大的惡,可以是生不如死,更可以是枉生枉死。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這些知識份子既以天下為己任,卻如此的昧於大道,徒知利益。不論說的多麼冠冕堂皇義正言辭,甚至於藉口“利國”“利民”。然而,人生若只為趨利避害,亦何以異於禽獸呢?

  人是活在桃李春風中,光天化日下的。知識份子再怎麼的說的好聽,民間自還是有著做人的清華貴氣,不會被輕易哄騙了去。所以“文革”時,對於知識份子的數典忘祖,民間起兵,把來統統撲殺。從此天地清曠,大陸至今,背負的業障,也才比誰都輕薄。

  如果說《孔子隨喜》是天女散花,不著色身。《人間隨喜》的出版,對於大陸的文化界,就更像是萬箭齊發。可是這些後知後覺的知識份子,能看到這漫天的殺伐之氣的逼近嗎?

  昔人有言,“道一聲佛法,滿面慚愧”。對於大陸文化界的“王者之師,有征無伐”,是我期待了好多年的事了。而在不經意間,薛兄早已是寶刀出鞘,劍氣如虹了。阿彌陀佛,試看將來,有幾個文化人能倖免呢?

  百年前,自從辜鴻銘哀歎王道中絕,中華大地紛紛擾擾,至今不得清寧,皆是因為民心失了歸屬,江山失了聲色。

  胡公曰“失祭禮,則失人心之正”。豈不痛哉。

  這滿天下的人心鼓蕩,必是要把這江山打的響亮,打出著時代絕對的一音來。才不枉是中華民族的志氣清堅。

  這時代的人心所向,誰才能做它的知音呢?

  《人间随喜》读后感(三):随喜之心,拾起中国文化的碎片

  随喜之心,拾起中国文化的碎片

  ——略从薛仁明先生新作《人间随喜》说开去

  文/小北

  在我年轻之辈,要谈中国文化,谈何容易;在我年轻之辈,要讲礼乐文明,云何简单。如今有胸怀“我行四方”之志,从台东池上而来,一路北伐者,是薛仁明先生。

  荷花最盛的季节,薛先生新作《人间随喜》在北京出版,是他献给我们最好的礼物。如书中《楔子》所述,《人间随喜》缘起于作者专栏文章。因是专栏文章,所谈虽中国文化,但颇多碎片性质,故而内容其实很庞杂,涉及时代流弊,又兼说文艺,描摹世情。按编者所分,凡六个单元,作者所谈皆传承中国文化之母体,所以纵是内容丰富,也是气象万千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薛先生其实也是述而不作,他的底蕴在中国民间,他的框架在中国传统;读其文章,每有亲切熟悉之感,皆在于他的体系乃是对胡兰成先生晚年最精华部分的追述。如云祭祀,如云礼乐,乃至与时弊直面相对的产业国家主义,都是胡先生晚年所要论述的未央之愿。薛先生如今是对胡先生的即兴发挥,加上他自己深厚功底,而自成一路风景

  《人间随喜》每一篇文章,在结集成书之前,我大抵都已读过,这回翻阅书本,又别有感慨。其间文章,我最喜“志士修行”“礼乐文明”“文化兴邦”几个篇章。读薛先生之文,是通篇即风景,每不乏偈语。如云“祭祀是对历史感恩……也是对自然感激”,如云“世间之美,无甚于人情之美”,又如“一日,有客问,‘何谓文明?’我只回答,‘文明是路上有景致人家笑语。’”。无一不是作者美丽性情展现

  可说,薛先生的文章,每一个单篇都是好文章,而且是“文章华国”之文章。但是,这样的文章,集于一处,乍看之下,对不相干之人难免疑为说教;又薛先生多说神清气爽清洁明亮万象历然等等,则又有人会怀疑,作者自己果真淡然了吗?如此怀疑,虽不必,却大有人在,亦这样的怀疑其实也正切中要害。薛先生是一介于禅者儒者之间的行者,他的底气我毫不怀疑,但他所行之处,所面对的当下之境,却多难揣测。薛先生出来行道,是好比以身试法,进了一只大熔炉。好的文章如一面镜子,其实人之于人,往往也相互成镜。种种境界,都在镜中相遇。

  有读者说:“作者忧岛忧民,本就做不到随喜。”就这一点,就是前面所说的境界问题。薛先生的心态,其实我很能理解,但我也总觉得薛先生的路子是否毫无问题呢?虽说孔子来到现世,也是要哭泣的。但既名之随喜,总还是清和一些吧。虽然僭越,但我以为薛先生太多以批评者的姿态,来阐说当下,或以家长的语态试图架构中国传统,示之以人的印象总是不好。对于薛先生本人,他长期居于池上乡下,深受人情物意之陶冶,自然比一般人高出一个境界。当他离开台湾乡下,奔走各地,遇见千千万万的人,其实本来就意味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难进难退。薛先生虽非学术精英,但恐最终难逃精英者的命运

  中国大陆,其实不乏精英,惟长期受主流意识形态压抑,所谓精英与民间遂产生疏隔。譬如,“礼乐”二字,能够洋洋洒洒写出上万字论文者,总不少,惟鲜有实感。所谓实感,是凡道器,皆用于生活日常。礼乐,本出祭祀,祭祀则由贵族,而融合于民间,乃成了万民的风景。如今,我们所见祭祀,则早已成为一国之陋俗。此即文化之碎裂。

  盖薛先生这一时期的文章,充满对时事的针砭,已从道艺的修行中起立,来到人世现前。但他要的“春风至人前,礼仪生百媚”,与一般人已很遥远。所幸,透过他的书,透过他的言谈举止,我们看到中国文化的碎片,如同在镜前看到了自己。今是我们要能以随喜之心,拾起中国文化的碎片,拼出一块完整的大图。

  《人间随喜》即是一面镜子,照出种种心态,照出各各自我。你若读得出书中的不足,乃至作者的不安,则都是种种心态,各各自我。

  小北2012年9月12日于北京

  《人间随喜》读后感(四):《人间随喜》——没事儿偷着乐

  《人间随喜》——没事儿偷着乐

  副标题只是我对人间随喜的解释,不准确,只是喜欢。像随喜这个带有佛家味的词,如果薛仁明不在前面加一个人间,恐怕也很无趣。期盼话题2013》未果,只好重温了一下《话题2012》其中一篇——《最熟悉的陌生人——想象中的台湾》。想起2012年初台湾7天,又想起朱天文/朱天心/张大春/杨照/白先勇/柏杨/余光中/琼瑶/邓丽君/杨德昌/赛德克巴莱……更觉杨早们的犀利深刻理性高度。我只能做超级粉丝,再加一个超赞。盼望杨早们的《话题2013》尽快出版面世。

  去台湾,逛了三个诚品和重庆一条街的十几家书店。回来时,每个行囊里都塞了书。偏偏查了里仁的《金瓶梅》。我说是文学作品,工作人员说是黄色小说。如何能争执得下?人民文学也有出这套书,其他出版社的版本也很多,我不就是奔着被删除的两万多字的淫词艳语去的嘛!有机会,要专门摘录这两万多字,和成人朋友们分享,要连载推出。想看的,要回复互动啊,再找微观配画,是不是很好?争执不下,侯检的不明真相沉默者围观了过来。工作人员给上司电话请示,最后放行,善莫大焉

  从台北去桃园机场的车上,司机不停的抱怨台湾的发展速度慢。左手一指立交桥,修了七年还这样;右手一指高楼大厦中间点缀着的茅草屋,这就是台北!司机不屑,这要是在大陆——那意思很有点向往大陆强拆的暴力倾向。司机很羡慕大陆人的阔气——随行的土豪老板更是在台湾中亲戚/朋友/老乡中上演了一掷千金豪爽,随身的包包里装满了黄金/钻石和名表。

  在台中,和一农民闲聊。他对台湾执政党软弱失望到咬牙切齿。又感叹说大陆这几年发展的真好,真快。满脸的艳羡。

  蒋方舟说,大陆人对台湾的爱之深,有多少是源于对自己的恨之切。这句话,说得好。缺什么,想什么,不是吗?不少台湾人对蓝绿两队的轰轰闹闹烦得要死呢!

  东南去荒野书店参加活动,我托其带一本林培源的小说集,结果,售罄。带回来的是薛仁的《人间随喜》签名本。打开一看,果然随喜。

  这本书对我的触动很大。

  比如,作者大学期间,这会儿是论孟老庄,下会儿是韦伯新马及解构。他说牟宗三,一边陆王,一边康德;他说唐君毅,左手理学,右手黑格尔;他说徐复观,强调儒家伦理自由主义兼容会通。作者后来“隐居”乡下十几年,1993年,为了解内心多年笼罩烦忧……当然,隐居期间潜心读书,从容含玩。

  不少人,有野心。后来发现书海浩瀚,不得其法,年岁日长,由宽到窄,专门研究一门去了。薛仁明怀疑学贯东西,古今会通。想也是,非天才,无以如此。

  杂文随笔类,不写于一时,不感于一事。行文观点都带有情绪。碎片之间,虽多有瓜葛,但成系统几乎不可能。读时感慨万千,读后忘却九霄。片言只语,微言大义大浪淘沙,最后,闪光者渺渺。这是杂文随笔之难?作者此一时感悟这方好,下一时,感悟此不妙者,俯首皆是。或也正因为如此,杂文随笔类,自有其妙处

  且摘录《人间随喜》几句。以记读过。

  中国的生命学问,关键是体会实践。——这是宋明理学的知行合一?

  说了一堆,却与生命无涉,那叫戏论。孔子之所以不作系统论述,就是为了永绝戏论。——何也,大不明白

  作者“困而欲知之”,奋发读书。最后随缘随喜。他说,中国读书人,自宋儒以来,道德感太深,道德范围太窄,又过度以天下为己任。因此,一天天严肃……朱熹不吃豆腐迂腐和严肃,在我看来,倒是很可爱。再说了,格物致知是一种科学精神,只是,方法工具有问题罢了。朱熹要是在现代,他估计会很喜欢吃豆腐,这有何难?

  薛仁明对台湾的政治不满。对两岸的教育更加不满。亚里士多德和卢梭要是活着,是否也会惊讶政治的变化之神速?

  大陆人对文革的痛心以及对社会矛盾/贫富差距的愤懑,自然而然的把台湾解读为中华文化的延续之地,无可厚非。此一时,彼一时也。想象中的台湾,多像蒋方舟之言,说的是他,关照的是自己。韩寒的风,也不难理解。然而,台湾的问题毕竟不少,大而观之,恐怕是全世界的习气,独善其身者,何其难也!我也经过几番努力,终觉台湾弹丸之地,怎么能和神州大地争执传统文化之牛耳,笑话。

  不得不承认,薛仁明对台湾的认识——保留了世俗的,民俗的一些习惯,是台湾之所以迷人的核心因素,这是对的。中国历代王朝统治,不论是不是外儒内法,老百姓一直是世俗的老百姓,随缘欢喜,没事儿偷着乐。我想,这或是中华文化之所以延续的重要原因之一——豁达/宽容/变通/讨巧/乐观/实惠——无论你王朝更替,独尊儒术废黜百家,还是马列毛邓,全球接轨,是中体西用还是西体中用,这个主义那个社会,种种,种种,都是知识分子的事情,老百姓不管,他只管生活——习焉而不察。只要有自为空间,没事儿偷着乐的老百姓一定不在少数,即便在诸多荒唐的年代。

  去卡拉OK玩儿,我经常说,来,让我糟蹋一首歌;读了一本书,写几句话,也真有这个意思。好在,卡拉OK的受众,也就区区几人。写了几句读书后感,发在朋友圈和博客,点击者寥寥,阅读者稀少。说得不对,也不算恶俗。对不对?薛仁明先生。对不对,诸君?倒是有心者能去翻翻这本书,也是不坏的。

  嗯,没事儿,偷着乐吧。除此,还能如何?

  《人间随喜》读后感(五):编后记·何以安心,何以为家?

  我能感受到,也许其他人亦能感受到,现下是一个乱象丛生、人心惶惶的浮躁时代,或者说,是个体生命饱受挤压又莫可奈何的艰难时代,因为,这就是如今的生活带给人们的真切体会。

  可是,在真切的体会里,并不一定有生命的真实。在这样的时代,我们还是可以做些什么,并且应该去做些什么,以丰沛我们的生命。

  那么,生命的真实是什么?生命的出口又在哪里?

  本书的作者,有人称之为“从山野里走出来的读书人”。一九九三年,为了解脱内心多年笼罩着的烦忧,他“走进了”山野,在台东县的池上乡做了中学教师;十几年后,他开始发表文章,这位在文坛上崭露头角的“乡下人”(作者对自己的戏称),打一开始就显出不同的气象,其文被台湾尔雅出版社的隐地先生评价为“绝对大气”,同时,他的“走出”,也是从内心的困顿走出,体尝到生命的清安。

  让作者受益良多,也是他在本书当中着墨最多的,是中国文明。

  中国文明?说起这个词,如今我们会想到什么?中国文明是四书五经吗?那似乎是专业学者才会去深究和精研的;是笔墨书法吗?那似乎已淡出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只视之为艺术;是中国戏曲吗?那似乎已是可有可无的鉴赏,我们与之隔阂甚深;或者是民间工艺吗?那似乎也逐渐失去承传,要悉数变为纸上文物了。今天多数国人对自家文明极其陌生,叹其浩瀚、却敬而远之。也难怪有人会感慨,文脉已断。

  上述这些学问,当然是中国文明,但中国文明亦可以是普通大众“习而不察”、“日用而不知”的淳厚民风。

  譬如本书《何谓文明》这篇里,有客问:“何谓文明?”作者答:“文明是路上有景致,人家有笑语。”昔日,又有胡兰成先生说过:“春风至人前,礼仪生百媚。”胡著《禅是一枝花》里,还有一段对这幅人世风景的颇令人追怀的描写:“小时我骑在舅舅肩上去街上看灯市,……弯到我舅舅家,是在僻巷,此地没有灯翠经过,连街上的锣鼓声亦不容易听到,惟家家门口挂一盏灯笼,篾竹丝编的透明油纸灯笼点的红烛,只觉是天下世界都在苏州城的灯节里。”

  处在现代社会中的我们,即使对自家文明再怎么陌生,我想,对上述文字当中所蕴含的安稳现世、岁月静好、脉脉人情、悠悠怀远这层好意思,也多少能体认并感到亲切吧。然而,这种其乐融融、物亦有情的人世风景,现今已难寻觅,尤其是在现代化城市里。从这一点来看,即便不能下定论说文脉已断,但作为世风的文明可以说是隐去了。而我们一直在努力效法的现代西方文明呢?可以给我们一个安稳现世吗?看看现代世界,产业膨胀、商品泛滥,导致资源蒸发、生态失衡、人们忙迫不堪、人心为物所役,其弊日彰,有目共睹,自不待言。

  艰难时世,中国文明尚能复兴吗?或者换个更切实的问题来问,中国文明如何能让人受用?

  作者在这本书里,有颇多笔墨即在谈中国文明如何让他受用。

  按说,熟读胡兰成、拜师林谷芳、习儒释道已有二十余载的作者,本可以把中国文明谈得相当漂亮,但他的文章却显得很平实,不离于自身经验。他是做几分,谈几分。因为他深知,若不能知行合一,那么谈得再好,也只是戏论,误己误人。这是作者基于自己的生命经历得出的领悟。

  作者年轻时候,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写文章可以旁征博引、酣畅淋漓,似乎由此可以实现生命的提升和通达;然而,他怎么也摆脱不了愁闷,亦摇摆在各种理论之间,没有一个可以让他在现实中受用,真遇事便不安稳。他那时有着知识青年常见的愤懑与烦躁。生命似乎越走越窄,他觉得浑身不对劲,便决定归于乡野。那一年,他来到稻米之乡池上,这里地处花东纵谷,夹居中央山脉和海岸山脉之间,青山幽幽,水田漠漠,他放眼这风景,觉得踏实,就住了下来。他又开始自修传统文化,静下心来听戏曲、写书法、读古书,浸当中,便体会到其中的好。这般离于抽象思维,亲于自然,修身养性之后,他不仅摸到了生命的真实,对世间万象也看得更为真切。如今作者回首自己一路走来,自叹“幸甚至哉”。

  可叹如今尚有众多读书人,徘徊在理论与身心相脱节的虚假人生里;可幸如今想寻觅生命安稳的人们,可以从作者的现身说法里,得一些明白。

  从作者的书里,我体会中国文明好在哪里?好在且喜、且亲、且真的情怀;好在对应生命的真实不虚。

  作者说:“你看《论语》一开头,就是‘不亦悦乎’,又是‘不亦乐乎’……也让我们猛然惊觉,是呀!全世界又有哪个文明的根本典籍是如此开篇的?”这句话真是醍醐灌顶。唯有觉悟的文明,才有光明喜气。从这喜气,可见出中国人的通达,即便处于逆境也不会丧失饱满的人格精神,这就是真生命。而这喜气,亦肯定和允诺了一个安稳繁荣的人世间。这个“喜”字,就是我们的乡音,最容易唤起我们对自家文明的好感与回忆。

  中国文明里,不仅有与人亲,更有与物亲。这个亲,在贤者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里,在陌路人亦可悲喜与共的温情里,在温、良、恭、俭、让的厚朴民风里。甚而自然万物,也因为人的珍惜与寄情,生出融融情意。这一切,无论磊落人格、美好情怀、物亦有情,皆可见中国人从容有余的生命,不与境迁,因而真。

  今年农历正月,我去了向往已久的台湾,行程中安排了作者书中提到的美浓小镇,那里比较好地保存了客家文化。美浓人当真热情,令我感念。犹记得正月十五那夜,明月当空,美浓民宿的主人带我去参观当地人拜伯公的祭礼。主祭的人身着青衫,另有十几位乡民参与,似乎仪式里重要的不是什么具体的象征含义,唯寄托的是一份情思,而怀有这情思,他们便让人感到可敬可亲。听说,以前参与祭拜的乡民更多,而今天是美浓爱乡协进会的人,为了保存当地文化不至失传,会有意识地承办这些活动。我想象如果这场面更为喜气热闹的话,就好像昔日苏州城家家户户门前的灯笼,浸润在这似有若无的文明氛围和浓浓人情当中,定会给我一种家的感觉,一个使吾心安然的故乡。

  若论复兴中国文明之必要,其实也不必先比拼文明的高下,因为,那即是我们的家啊,忘失这个家,如何安稳人心?可是,中国文明尚能复兴吗?我问自己这个问题。心中给出的是肯定的答案,但理由却不大对题。不知为何,只是想到这片华夏大地,和土地上的人们,我就认定中国文明只是暂时隐去而已。胡兰成先生有句话:“今日我与世人喜结同心。”(《心经随喜》)我们情同手足,念及这一点,心中的信念便不会熄灭;而有志者有心人遍在各处,正进行着各种努力和尝试。

  所以在我来看,中国文明是否需要又能否复兴?这个疑是明明白白的。但这个疑,却也难解。只是记录和保存中国文明,这个作为是不够的。中国文明如何能对应当下,接引大众,是需要今人发挥创造力的。本书作者发表第一篇文章时,已四十出头;今日向学、践行中国文明并致力其复兴的人们,且不急不躁,来想办法。这一课题,与追求梦想无关,不过是为了做些事情罢了。

  编者

  二〇一二年四月十八日

  《人间随喜》读后感(六):一点自觉 ——我读《人间随喜》(杨畏因 / 文)

  一点自觉

  ——我读《人间随喜》

  杨畏因 / 文

  这是最近的一点儿自觉:在某个维度内,我所讲的可能全是错的。

  知与行相异部分所主导的维度,是我们可触摸的。知的距离或角度不同,行的维度或空间不同,看到的很不一样。感而遂通天下之故,离我们的距离之远,是在想象之外的。不能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一切眼角流光囫囵吞枣的言说,都可能将人引入自欺欺人的歧路。

  碎片化的微博时代,人类的思考往往被解构在平面二维系中。从未有过的表述上的困境使我一时无法树立对言语文字确定无疑的信心。探索本身拒绝了妥协的姿态,而有朝一日当真明了,这一切都可以扬弃——也还不迟。

  今天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时代,但我们确实感受到了一些不堪的现实。归根究底是主导人类生存的思想出现偏差所致。思想出现偏差,教育界则各安其意,各失其真。人的成长不曾消歇,一代代人们的思想源泉和知识结构决定了如今一切的社会乱象。《大学》言:“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邪说害正,可不慎乎!

  饮食男女,个人之大欲推及族群,加之人文地理所囿,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西方种种淫侈恣行的强盗逻辑得以迅速成形并广泛传播。合乎人性的商业伦理一旦被挑战,直接影响到政治理念,进而全面渗透到人类生存的各个场域。

  到如今,我们看到一些地方礼义衰歇,风俗隳坏,腐败成了国之顽疾,民之宿敌,骄奢渎职,淫荒越法者比比皆是。

  我们看到一些原本神圣的领域人格化权威一去不复返,标准化职业操守替代了情感、道统的延续。人没有了权威,物质却具备了空前的权威。所谓尊严,成了不必谈甚至被嘲笑的敏感词。

  我们看到道德的血液对一些商人来说成了天方夜谭。于是我们懂得了商业逻辑下使万事各得其所者非关教化,乃是现代化的管理组织、科学技术。物化时代,在数目字管理的倡导与追求下,人被迅速地成功地异化。异化的同时,造作出一整套的名目与机制,以证明人类异化的合法性。

  我们看到一些西方政客强兵并敌的颟顸无知,自私狭隘的后冷战逻辑下,纵横短长之说从未停歇,无视人类历史血与火的教训,呼喇喇节操碎了一地。长此以往,大国之间必将捐礼让而贵战争,弃仁义而用诈谲,干戈起而相侵,苟以取强而已矣。核武器时代,人类的生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

  我们甚至闭上眼睛,都能感知一些时间里,就像媒体所极力渲染的那样——消费全面刺激人的欲望,物化与虚无逼迫着躁郁难安的人们。一些外表光鲜的人们醉生梦死地浸泡在不可须臾离也的名利场中。精致的表演背后是清醒的讽刺与感伤,是骨子里无可奈何的贫乏。速朽的行尸,匍匐在各种观念和建筑、电子技术面前的空壳。麻木的神情,替代了神完气足,躲避在那些现代各种思潮与情绪的漩涡中相濡以沫,娱乐至死,放肆地演绎着艾略特《荒原》般末日的气息。

  是的,至今没有何种强有力的思想能取代消费刺激生产,取代适者生存,取代性心理学等等狭隘的社会思潮。所以,我们从未像现在这样清醒过,我们要做的事是如此之多,但面临这最艰巨的问题又似乎束手无策。换一个坐标,这些严重的问题都是已经是次要的。但我们仍然无法忽视,因为它实实在在地侵入到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所以,我们不能回避,迎难而上才是最好的选择。

  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积极地思索,并以自己的方式为这个时代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具体到个人,最保险的方式永远是将更大的精力投向自己的内心,这是无法绕开的第一步。即便我们无法预知自己的哪些思想言行会在信息化如此彻底的当下起到一点增加正能量的建设作用,修心仍然是最最重要的。熊十力先生有段振聋发聩的话:“余感今之人皆漠视先圣贤之学,将反身克己工夫完全抛却,徒恃意气与浅薄知见作主张,此风不变,天下无勘定之理。余视讲学之急,在今日更无急于此者。今人只知向外,看得一切不是,却不肯反求自家不是处,此世乱所以无已也。先圣贤之学,广大悉备,而一点血脉,只是‘反求诸己’四字。”

  除此之外,倘对自己的判断足够自信,那么大可放手去尝试,譬如这本《人间随喜》。移风化,叙人伦,是时代的大课题。太史公曰: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未必尽同。有心之人发出的声音必有回响。文章之作,恒发于鞴旅草野,所谓志向、情怀,尽在其中。以今日之实,度明日之事,所谓王道备,人事浃,尚可谋乎?不可谋乎?夫丈夫为文,中西一致,古今一如。昔者仁义陵迟,而《鹿鸣》刺焉,率心直道,庶几可矣。

  本来对汉语抒写的现状有些忧虑,读过《人间随喜》,生出几分信心。或许我们可以达成一个共识,即文字工夫不足的文章,内容思想也是可疑的。文字的锻炼,就是文字的修行。如果说不同人文字炼金术的阈值有异,那么不妨要求高些。《人间随喜》通读下来,感觉作者行文准确有力,辞达而富有余韵,长篇一气呵成,短制则命意曲折。作者将个人的生命体验与社会的发展相关照,讲求气韵,节奏自然,笔触独特,饶有风姿。更有奇崛处,说理明辨,气息充沛,面目清晰,关键之时措辞毫不含糊。

  喜欢《人间随喜》这本书的人,或许不太能明白我读此书的心得何以如此令人匪夷所思。我知道那些原本需要按部就班一一申说的内容,总会有其他朋友来完成。而我所写的每一句话,自然都有预想的谈话对象。我总想一切的心得感悟,都只是一个真正问题的开始。就像此刻,我想起了维特根斯坦对许多朋友说的话:“改善你自己好了,那是你为改善世界能做的一切。”这是从容而坚定的表述,带着得胜者破浪归来的荣耀。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