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俄亥俄,温斯堡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俄亥俄,温斯堡读后感10篇

2018-09-16 04:33: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俄亥俄,温斯堡读后感10篇

  《俄亥俄,温斯堡》是一本由(美)舍伍德·安德森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29,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俄亥俄,温斯堡》读后感(一):全书

  安德森的《俄亥俄温斯堡》总有人评价说看不懂,但或许,我也可能是安德森笔下的某个奇怪小人物吧,我们生活在我们没有察觉的孤独里,自我安慰着生活。安德森描述的奇怪孤独的人,他们内心是多么的清醒,只不过是那么的无助。一则则小故事,却是人类社会文明悲催进化的缩影。只要敏感体会自己身边的生活,这样的故事就在身边。和本书结构风格类似的书,有《十一种孤独的人》《都柏林人》《地球上最后一的夜晚》以同样敏感的视角窥探出人类心里隐藏在最深处的孤独。

  《俄亥俄,温斯堡》读后感(二):小城畸人,孤独与沉寂

  ****舍伍德·安德森的畸人书,二十三个故事,字里行间流露人生与生活的考量。这样一个小镇,应该是不大,却包容性格各异、经历不同的小人物。然而,他们的焦虑孤寂映衬出各种不同的人生。是什么让他们如此发疯成魔,却无法表现出真正的自己。

  (大师的故事于无形之中有着千奇百怪丝缕联系,果真让人感慨。起初读,三页的畸人书使人落入一张网;到了中期,则是读的疲惫,难以入书;结尾之处,则好奇心满满,想着是怎样一个结局。然而,预料之中也有意料之外。嗯,再重读一遍。)

  《俄亥俄,温斯堡》读后感(三):近来读得最爽的一本书

  看到之前有译作把这本书名翻译成《小城畸人》,读了第一篇文章之后还觉得《小城畸人》这个书名或许比《俄亥俄,温斯堡》贴切很多,但随着这几天读书的深入,才越来越感慨《俄亥俄,温斯堡》才应该是这本书真正的名字。一开始读,会有些乱,零零散散许多人物,但又渐渐发现这些人仿佛有些联系,然后又发现乔治经常出现,甚至有些倒霉的穿插在各种故事里,甚至让我一度以为他是书的主角。书里讲了各种人的事和心情,或许真觉得好像是《小城畸人》更好些? 那就是你没读懂这本书咯。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小说,不如说就是“俄亥俄,温斯堡”本身,打开书就是走进这座小城,你与书里的人物保持既近又远的关系,他们看不到你,但你甚至可以读到他们的内心。他们个个被作者雕琢成“畸人”,但你又或许觉得那所谓的“畸”在自己身上也隐隐约约。书中的每一声呐喊仿佛是在抗争,又紧接着会有喘息透漏出隐隐不安,“也许我开口,说出来的也是谎话”。 一遍绝对过瘾,作者聪明绝顶手法让这本书不同于任何作品,那么散却又那么整,那么畸却又那么正常,写得那么深沉却又处处荒诞,是值得回味好书

  《俄亥俄,温斯堡》读后感(四):压抑,或者别的什么

  从书的装桢来看,我本以为这是一个带着淡淡温情的小城故事,封面模糊了点雨滴,好像是一种平凡过往,淅淅沥沥的,不知道是冲刷了时间,还是冲淡了人们记忆

  结果好像不并不是。后来知道书的原名叫《小镇畸人》,这个名字才更形象。一个一个的短片故事,都发生在同一个地方,也同样的压抑不堪。镇上的没有谁是恬静的,没有谁享受到生活的乐趣。压抑,每个人仿佛都想撕裂自己,去找到那个真我。每个人都想说点什么,做点什么,可是却不知道如何说,不知道如何做。压抑让每个人都把日子过到了一种畸形状态

  可是,再细细的读,你又感觉好像不止是压抑,好像还有点别的什么。镇上每个人的压抑与求而不得,仿佛是我们自己在某些精神领域渴求,我们想要反思生活,想要反思自己,可是却那么难做到,看不见的手束缚着我们,看的见的框框限制着我们。全书最后,乔治威拉德终于离开了小镇,父亲告诫他不要让人看出他是个小年轻,似乎成熟老练才能让我们在尘世间走的更顺畅些,小镇的生活成为了威拉德描绘自己成年梦想背景,那我们自己的呢?读一本书,做一件事,爱一个人,会不会成为我们梦想的背景?在这惶惶的世界里,我们的梦想还在吗?

  我想等成长一段时间以后,再来读一遍这本书,也许那个时候能知道别的什么到底什么。

  《俄亥俄,温斯堡》读后感(五):文学是有魔力

  一组短篇小说,但却有着一致时空,可以看作是一部结构散漫的长篇。

  很奇怪,尽管时空距我们都很远,但还是能够为这个小镇上的人、事、情绪氛围感动。作者信手拈来的一些话,有着异乎寻常的魔力。

  “他以奇怪的姿势站在生活的阴影中。”

  “由于理解不了,所以他决定忘记”。

  “他到老年时差不多变成一个诗人了”。

  “间或者沉默一阵后说出一句话或给出一个暗示,奇异地照亮了说话人的生活”。

  “爱情就像拂过树下青草的风,你千万别想方设法把爱情界定的清清楚楚。爱情是生命中神圣的偶然。

  “女孩子高挑漂亮,走路婀娜多姿永远把她的手伸向黑暗努力想要握住另一个人的手”。

  “我需要的不是汤姆,而是婚姻”。

  “她把死亡人格化了”。

  “他们无法解释自己已从这个共同度过的沉静的黄昏得到了需要的东西,他们在一瞬间抓住了那使男人和女人志现代世界可能过上成熟生活的东西”。

  “温斯堡小城已经看不见了,他在那里的生活已成为描绘自己成年梦想的背景”。

  德国哲学家说:人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我说,因为有作家、哲学家,在他们的笔下,人才能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

  与该书相似的书好像还有。比如《都柏林人》。我最近从图书馆借来的《从集市上来》,乌克兰犹太人作家的自传体小说,似乎内在地有其相似性。最近一期三联生活周刊,提到的《简单的故事》,也是以一组(29篇)短篇小说组成的长篇小说,在形式上也很像。

  《俄亥俄,温斯堡》读后感(六):人类情感共性悲剧

  全书各短篇的质量优劣对我而言是比较明显的,有闪光点也有乏善可陈之处。

  说说欣赏的地方和不合胃口的地方。

  欣赏作者对某些怪异而又极其可能在人们的生活中时不时闪现迸发的那些情绪的捕捉。我想人类的固执是具有共性的,畸人们是这种共性的集中体现及放大处理同时也是社会和时代的投射。从时代背景来看,工业化使一股新鲜潮流涌进这个小城,与这里传统思想进行缠斗。他们中的很多人因为此潮流带来的机会而过度狂热,显现出一种非常滑稽积极;也有人挣脱不了传统观念牢笼怀抱这些执念玉石俱焚。而对于此,作者的态度也很明确,他在本书前半部分就写了“这些畸人并不全都很可怕。有的妙趣横生,有的可以称得上美丽曼妙。”这句话最多体现在《纸球》这一个故事里,可能是整本书最明朗的部分。奇怪的是在其后就很少明显体现。

  这本书有一个贯穿全局概念,鉴于一些显而易见的东西——对宗教狂热和社会性别分工批判一类——先吸引了我的目光,所以这个概念对我而言虽然铺天盖地但又仿佛有所隐匿,直到读到倒数第二个故事我才发现它兴许是整本书的灵魂,即纯粹的人类情感。若我们被一些故事带起感触,那就是基于这种人类情感。不是作为一个小男孩小女孩,女人,男人,而是一个人类,甚至于是一个动物

  接下来是不合口味的地方。本书的主要描写对象就是温斯堡里的那些怪家伙,因此它还有另一个译名叫《小城畸人》。然而,写的是怪人,有些文章却让我觉得不够疯疯癫癫酣畅淋漓。绷着的乖张带着一股子刻意,虽然语言上尽量表现粗粝但仍旧摆脱不了克制感。读到好几处我都在心里喊:“再来点!再神经一点!”但作者往往没有再继续走下去,这不得不说让我感到有点憋屈(可能跟现实一样憋屈)。有几篇比较来感觉的,也是攀缘在稍显克制的氛围里,比起爽快,更让我觉得是“恰当”。说到这里就要提到一个故事,在本书中后部,叫《不曾说出的谎言》,因为文末的一句话让我有在一片粗粮面包片里嚼到葡萄干的感觉。首先我们知道全文设定本身缺乏现实感(可能全美所有怪人都齐聚在温斯堡里),对我而言遗憾是作者的写法办法让人彻底腾空,只能尴尬地在半空踢腿扑腾;而有了《不》文末里那句话,半空中漂浮之物这才“咚”地一声被拍回地面,重新成为那个不太体面、略有掩饰的东西。那是我们最亲切朋友,即一种温和的悲剧性。不能腾空,那我们就在宿命上行走。

  《俄亥俄,温斯堡》读后感(七):我从没有离开过俄亥俄温斯堡

  最好的黄昏是农夫驾着车回家的吱呀吱呀声,主街上开诊所医师收拾东西准备回家,杂货铺的伙计扫了门前马车驶过带来的灰尘,几个庄稼汉在一天的忙碌过后正要去酒馆喝一杯,道路尽头的教堂牧师走了出来,伫立在那里虔诚的看着被夕阳暖烘烘的小城祷告祈求主给以荣光指引

  这里是俄亥俄,温斯堡。

  引导即将来临的秋季冗长湿雨还未开始折磨得小城老人小腿发痛时,一个名叫乔治.威拉德的小伙子踏上远离此地火车,想在最好的黄昏告别这里去完成自己人生更大的那些不可知的价值。在温斯堡火车候车厅里,有三五个并不那么熟识的人向他道别,他们简单的说:祝你好运。而后各自转身离去

  小伙子在离去前曾驻足在陌生人田野里,他走过走过银行女儿怀特的窗前,心想这是我的爱人;他走过弗吉尼亚的身旁没有任何停留,尽管那是他最好的朋友;他走过乔.韦林所在的酒馆,似乎忘记了这个男人曾给过他许多有趣的故事与想法。他神色恍惚的走过了一些人,一些在温斯堡扎根的男人女人老人小孩

  他驻足在是属于陌生人的田野里,皱着眉头,度着脚步,口中念念有词:“我要离开这里,我要离开这里,这里到处都漂浮着灵魂,不是死人的灵魂,全是些活人的灵魂。我必须得离开,是的,一定要离开,我会像一个真正的男人一样开始一段冒险,找到一份生动有趣的工作体面的活着,我再也不是那个愣头楞闹的男孩了。”他开心的手舞足蹈,他觉得未来自己将在这个世界上扮演的角色是那么一个伟大的人。

  这个激动年轻人在田野空旷迷人清新空气中大声的呼喊,他的鼻子变得异常的敏感,他甚至能闻到那些藏在空气中牛粪味道,这味道让他更加的急切,急切的想把身体里那些莫名触动欲望野心表达出来。乔治在这突如其来的明悟中抬头去看麦芒上的温斯堡小城,咬牙对自己说:“这次我一定要走,在这个最美的黄昏离去再好不过了。我不用向任何人告别,拿着我的身体就可以走。对!立刻。”

  说着他便朝着温斯堡火车站走去。那里有三五个并不那么熟识的人会向他告别,他们会简单的对他说:“Good luck for you."而后各自转身离去。

  《俄亥俄,温斯堡》读后感(八):真谛不知所起

  此书是短篇小说合集,但只是独立成篇,私以为内里并不分裂。对于短篇小说来讲,舍伍德·安德森的写作方式似乎是略显笨拙的,全部以温斯堡这座小城、小城中的人们为基点来写作,不玩弄技巧,该讲什么讲什么,该怎样讲怎样讲,对话空间、时间、人物,只是普通结合在一起,所有文字顺流而下,作家只是呈现出自己想要呈现的一切,甚至有些在我们读来可能感觉不算完整,但它们是作家要表达的一切,并且作家十分精确地表达了出来。

  其实对于我本人来说,舍伍德·安德森使我通达了一些,在写作这件事上,我终于可以肯定这并非异类的写作方式。我看到了过去那个唯喏的自己,而终于可以不再纠结迷茫,不再去在意它。我很喜欢这一点,这样的写作让我感到踏实,无论是自己写作还是阅读他人。并且此书文章细腻笔触带给人的体验十分精巧,是重在叙事还是意识已不重要,语言的晓畅与鲜活掩盖了其他,画面感极强。虽说以人物为中心来展开,但在我看来,作者对于人的刻画实则并未那么工于心计,或许因为结构的平实,或许因为人物本身所隐约彰显出的虚无感、荒诞感,但就是这样,在动态的描写与精准心理把握实现了一种无比恳切的交互——在笨拙与至诚之间,完全不失恳切与精准。

  福克纳在一篇随笔中讲安德森,他写到:

  “他的特点追求精确,在有限词汇范围之内力图选用最恰当的词句,他内心对简朴有一种近乎盲目的崇拜,他要把词与句都像挤牛奶一样挤得干干净净,总是力图要穿透到思想的最深的核心里去。”

  “他从来不语焉不详,从来不庸俗化,从来不走捷径;从来都是怀着一种谦卑,甚至是一种宗教般虔诚的态度来对待写作。”

  真是十分动人。同时由于书中的短篇几乎没有大起大落,风格十分统一,人物也总能找到相似之处,看得多了,似乎可以透过文字,瞧到那位纯粹而谦卑的作家,应是佝偻身子,伏案而作。

  其中尤其喜爱母亲》一篇,千篇一律的情感与旨在升华题材中,这样独特角度讨喜极了,母亲只是一种身份,只是作为一位母亲而与丈夫、儿子产生关联的中介的身份,同时她亦有自己的过去与未来,在自己的已幻灭的生活里,开辟了一个为夫、为子痛苦的、甚至有些重复的幻灭的过程。此篇可谓匠心独运。

  对于书中的这些短篇,《哲学家》一文中有一段话,我认为点中了此书的精髓,由此借以作为总结:帕斯瓦尔医生给乔治·威拉德讲的故事往往不知所起,亦没有结局。有时这小伙子觉得,这一切全是虚构出来的,是一大堆谎言。接下来他又一次相信这些东西里含有某种真谛。

  《俄亥俄,温斯堡》读后感(九):离开就是故乡

  你读过舍伍德·安德森吗?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对舍伍德•安德森这个名字几乎完全陌生,只知道这本书还有另一个更为人熟知的名字——《小城畸人》,相比这一更明确的译名,《俄亥俄,温斯堡》虽然表意模糊,但念起来,却更有味道,有诗的韵律感,而这种诗意和韵律感几乎贯穿了全书始终。

  这是一本短篇小说集,全书二十几个故事,每章独立成篇,又有隐形的线索相连,共同构成了俄亥俄州一个叫温斯堡的凄凉小镇的人与事。小说结构与奈保尔的米格尔街极为相似,但比米格尔街要早上四十多年。

  小说并不算惊艳,但却十分耐看。读的过程中,似乎一直有节奏舒缓的背景乐,眼前浮现出一个破落的小镇,灰色的基调,没什么值得一提的景观,时间总是定格在黄昏,总是下雨。继而,一个个人物登场,他们带着各自的过去和故事,上演一出可笑、可悲或可叹的戏码,然后谢幕,又淡入到凄凉小镇的灰色背景之中。

  故事性并不强,但安德森的优点显而易见。精湛的叙事技巧,独特的文体风格,细腻至极的心理描写,深沉而忧郁的故事内涵,不够好笑,不够猎奇,亦不足深刻,安德森在此呈现的,只是纯净而洗练的文学性本身而已。

  杨向荣先生的翻译十分到位,遣词用句平实无华,却很好地呈现了深沉而优美的韵律。好的文体就像歌曲的旋律,即便歌词换一种语言,文字背后的旋律仍在,依旧可以婉转动听,摄人心魄。

  舍伍德•安德森出生于19世纪末,比美国第一位诺奖作家辛克莱•刘易斯还要年长十岁。安德森少年赤贫,做过工人、士兵,开过油漆工厂,在晦暗单调的俄亥俄小镇生活了四十年之后,突然有一天他被灵光击中,丢开身边的一切,跑到克利夫兰写起了小说。四十三岁,写出《俄亥俄温斯堡》,奠定其文坛地位,可谓大器晚成。在那个新旧文学交替的年代,他被视为美国现代文学的先驱,受他影响的作家,可以列出一长串闪闪发光的名字:海明威、福克纳、菲茨杰拉德、塞林格、卡佛……

  除了这本精妙绝伦的小说,安德森的另一贡献是发掘了两位在美国文坛举足轻重的后辈,一位是福克纳,一位是海明威。

  1921年,安德森的《俄亥俄温斯堡》让他走上了人生巅峰,而此时的海明威还只是一个热爱文学的毛头小子。安德森对这个壮实的小伙子毫不掩饰他的喜欢,并早早断言他有着非同一般的文学天赋。海明威和她的第一任妻子结婚之后,本打算去意大利定居,而安德森给海明威的建议果断而实际:“去哪门子意大利,你应该到巴黎去,那儿才是一个作家真正该去的地方!”安德森还写信将海明威引荐给了当时在巴黎的乔伊斯和庞德。后来事实证明,海明威在巴黎的时期成了他最初的光辉岁月。

  安德森对福克纳的提携则更为直接,福克纳的第一本小说《士兵的报酬》就是安德森联系自己的出版商,为其出版的。

  若干年后,安德森再也没能达到《俄亥俄温斯堡》的高度,而福克纳和海明威则已诺奖加身,声名赫赫,犹如美国文坛的双子巨塔,名声远远盖过了曾经关照过自己的老前辈安德森。当有人指出海明威的几部作品均有模仿安德森的痕迹时,海明威并未有饮水思源之感,还曾公开出版书对安德森进行了一番揶揄嘲讽。福克纳在成名之后,也与安德森交恶,也曾在出版物中讽刺攻击安德森,而安德森虽然气恼,与二人断绝了来往,但一直保持着沉默。

  1941年,安德森在宴会上因为误吞了一根牙签而殒命。而在生前与安德森抵牾的两位作家也对这位前辈做出了正面的评价。海明威称安德森为“我们所有人的老师”,而福克纳则表示:“他是我们这一代作家的父亲。”

  安德森并不高产,他的其他作品再也没能超越这部《俄亥俄温斯堡》,因为那里是他的故乡,不论眷恋还是厌弃,那都是他最熟悉、倾注最多感情的地方。就像当年安德森对年轻的福克纳说的:“如果你想成为一个作家,你必须有一个起点,即便是不起眼的乡下的小地方,它应该是你熟悉又不会为之感到羞愧的地方。有一个起点,至关重要。”

  因此,当四十岁的舍伍德•安德森化身成书中的少年乔治•威拉德,在枫絮弥漫的早晨,踏上从温斯堡出发的第一列火车时,奈保尔也从他的米格尔街,福克纳从约克纳帕塔法,马尔克斯从他的马孔多,苏童从香椿树街,路内从他的戴城,不同时空的作家们都从各自的故乡踏上旅程,义无反顾地奔向了同一个方向。

  《俄亥俄,温斯堡》读后感(十):头顶只一片天的人

  Winesburg,Ohio读后感

  故事集中在一个小城。准确来说是一个关系网交错,彼此知根知底的小镇,他们的世界天然地隔绝在一方天地上,聆听着彼此的故事,却带着复杂的眼神。

  作者是美国文学大师舍伍德•安德森,他构思的故事彼此分立甚至彼此对立,却用隐晦的线条交织在一起。入手第一个故事开始,代入哀叹或者欢喜的情绪开始,不知不觉脑海出现了第二个故事的雏形,上一幕落下,下一幕猝不及防地开幕,像是游走在天河的人,在尽头处渗入到了另一条银带的源流,恰到好处,没有任何漏洞。

  我想这些故事有关于人性的伊始。圣经里面规定了人类的七宗罪the seven deadly sins,饕餮gluttony,贪婪greed,懒惰sloth,淫欲lust,傲慢pride,嫉妒envy和暴怒wrath,往往暴露黑暗才能更接近真实,往往诉说真实才能得到共鸣,可就如黑暗不能接受阳光似的,流露的真实也包含善良和怜悯这些人性,从前往后追溯,人类的文明在这两股力量的较量之中进阶,这些就是现实凸显在历史长廊里面的真实,确实人类不敢面对,却又用虚伪伪装的真实。我信西方教义当中的对人类本性的阐述,恶,而不是善;也明白来之不易的爱和包容从某个世界走过来的不易和艰辛,而拥有这些理论更深刻的基督教徒们,俄亥俄,温斯堡里的居民们,却完美地将另一个极端诠释干净。

  罪恶是如何而来,金钱和权势这些人人驱往的东西,带着美好的光环在不自觉中奴役了自以为是其主人的人类,忘记了善,爱,和包容。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狂,不算计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新约•哥林多前书》如是说。

  往往未能触及的事情,同时是所期待的美好的事情,在一个合力之中将所有人的期待聚集在一起,将其美化成所谓的真理,配合漫长的时间,真如他们所期望的那样,成了真理,可思想的本质是独立,非交涉的思想支配的肉体本事就是冲突,在混乱的世界伊始,诞生了宝贵的秩序开始,人类用自己的方式制造着真理,包括神创的理论,包括信仰的内延。

  可真理是人自己创造的,每个真理都是众多模糊思想的混合物。世界上到处都是真理,真理都很美丽。

  可正如我在电脑面前敲下我所认同的观念一样,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真理,一个人将一条真理占为己有,称它为他的真理。并且尽力按照它去生活,他就成了畸人,他所拥抱的真理就成了谬论。

  作者的笔下,有很多诸如此的谬论,可怕的是,你挑不出对错。因为立场,因为环境,因为观念,因为这些理由的存在,才懂得学会判断坚持善良和规避罪恶有多不易。

  开篇是个老头。他的笔尖触向窗,他为够得上窗外的景色这件事付出了很多代价,他因此和木匠商量了很多遍,为他小小的贪念做了很多准备。

  就像架构中的这个庞杂的世界一样,每个人坚持的立场和怀有的贪念都不同,有时尽充满着对抗和冲突,这个老头的贪念确是幸运的,他心中的执念无关任何人的商量,他在不引人注目的地方实现了他小小的执念,就只是在安睡之时眼角可以捎带上窗外的景色,只是轻轻写下故事的时候,可以有自己的执念那样简单,那样可爱。这个肥胖的小老头掠过这方世界,田野的追逐声,熙攘的街道,农忙的欢热,夜晚落幕之下的碎耳,…

  这方世界可以这样如同画中的文字那样可爱,充满远离尘嚣的善意,在绿荫遍野,溪水横流的地方,黄昏和太阳升起时的地平线当作日钟,用远远的呼喊声当作工业文明带来的电话传递消息,用脚步和耕犁代替并不很有用处的汽车、火车,人们因此满足,因此幸福。

  可作者的笔下,这些可以想象到的极尽美好用几句话概括至尽,带着并非推崇向往的姿态。然后干练的故事铺陈而来。

  总结起来就是,每个人均有自己的理念,或好或坏,但是都是为自己本心所做的直观反映,它在社会化的关系当中衍化成了个人自己的意念,或正或邪,但都是基于自己立场做出的有一定道理的判断。人作为个体的孤立性对对方做出的判断很难有基于对方立场的深刻的理解,因此,社会性中的反社会性在这种实践的反应中得到了印证。理论上的深究就是如此,但我们可以换一个方式描述这件事。

  刚刚睁开眼接触这个世界的单纯的孩子,在被告知这个世界的属性之后他们得出的有关相同个体的结论--当然这一切因人而异,每个父母告知的内容、方式、角度、价值观都可能千变万化,我们可以暂且忽视,回到这个问题的阐述上来,他们被告知的一定有一样,你的世界不仅只有你在经历着,不同的人,他们的眼睛之后都有同样生理结构的心在计算在观察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不唯独你具备思维,不唯独你知晓思考和衡量的能力,得知这一点你会如何呢?正导的思维或许会像敬畏自己的思维奇迹那样敬畏身边遇见的每个人,在遇到的任何一个问题之中突出强化这种矛盾,考量他人的想法,做出社会性的,更能溶于这个世界的判断。但这种假设太过理想化,我们缺少了现实性的,由于地域差异,物质文化差异而引起的冲突让这种假设无存遁形。甚至在一定程度之中,我们意定的这种正确的思维在社会化的交往过程中被无意识的掩盖隐藏,下意识的反应将这种理想化的意定抹杀,甚至有意识地抹杀殆尽。冲突也由此而来。

  不平衡感和与善对立的恶意有时充斥了我们的交往之中,我们持有的意念往往无视了与此有关的他人的利益。第三方的评价甚至介入这种恶意,我们在正常的范围不经意的走失,衍化成小说里本该宁静美好却冲突满满的村庄。

  你能拥有的东西,一定是你理所当然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