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老头儿汪曾祺》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老头儿汪曾祺》读后感10篇

2018-09-21 03:56: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老头儿汪曾祺》读后感10篇

  《老头儿汪曾祺》是一本由汪朗 / 汪明 / 汪朝著作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455图书,本书定价:49.60元,页数:2012-1,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老头儿汪曾祺》读后感(一):不谈政治,只心甘情愿做老头儿

  老头儿,经历了那么些特殊岁月,一心不谈政治,可是政治始终没有放过他,他一心只想做一个会写字的老头儿,写一点自己喜欢东西,在那样的岁月里,真心是一件不容易事情,可是他有一个支持他的妻子,爱他的儿女,还有喜欢和他玩闹的孙辈,他的一生幸福的,不管他曾经遇到过些什么样的磨难,他都坚强地活下去,继续喝点小酒,继续写他的小文,哪怕是被分配山沟沟里去照看土豆,他也把土豆伺候地如同亲人一样,就凭这点,就要为他点赞~~~

  《老头儿汪曾祺》读后感(二):汪曾祺的朗明朝

  汪曾祺嗜酒,爱美食,会画,有才气悟性,不算用功,不特别上进,只肯写短篇,善良随和,政治上单纯,有点点妻管严,是好丈夫父亲爷爷,当然,是个出色知识分子作家。从三个孩子名字汪朗、汪明、汪朝可以看到一个乐观主义的汪曾祺。汪的小说简洁平和唯美,写小说和取名字有一脉相承的人生态度。

  汪朗笔下的父亲更侧重学术角度,尽管看不出汪有系统创作理论,他的成功好像更多的是天分悟性+良好童子功底+一点点运气。汪明笔下的父亲既是大作家又是本分知识分子又是身不由己普通人有血有肉,是动了感情写的。汪朝写父亲写的很克制。三个孩子的文风都有乃父的影响

  羡慕汪曾祺就读的西南联大,虽然当时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可是看看任教的老师:闻一多,朱自清,沈从文...天哪,都是国宝级,那时候学生该是空前绝后地幸福过的。那个时代不会再有,那个时代的人走一个少一个。

  《老头儿汪曾祺》读后感(三):新旧版的差异

  他们仨都谦称自己不是嗑那棵树的虫,可是他们的文笔清淡感人,大有乃父之风,比很多不会说人话的出书的虫好得没倍了。

  买了新版,和从图书馆借的旧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版)对比,整篇添加的内容

  写过一篇表扬稿(附表扬稿全文。老头儿的文风太好辨认了,虽然是表扬稿这种比较板比较官样的东西,依然是娓娓道来,淡淡的,温情满满,清新温柔。)

  误打误撞成了“美食家”

  曾遭“退货”的“葡萄

  “西门鱼”时期的汪曾祺

  孙女外孙女的文章各一篇

  删掉了:

  琐事三篇

  与爸爸一起看戏

  不知道为什么删掉。

  此外,汪朝执笔的部分有内容的添加。个别篇章语句的增删,部分小标题有标点或字词的调整

  非常让人不爽的是,看了一会儿就看见几个地方不大对劲

  211,味逍——味道

  409,涌人——涌入

  426,其实后来还是他很喜欢——其实后来他还是很喜欢

  447,河东狮孔——河东狮吼

  新版增加了很多照片字画资料,做得很用心,却出现这种低级错误,虽说无错不成书,毕竟很遗憾

  2012年11月14日 星期三补记:写完又看见一个,昏死,说妹妹躺在幼儿园老师背后,躲在吧?= =||

  《老头儿汪曾祺》读后感(四):儿女眼中的父亲

  人们喜欢汪曾祺,除了他的文字平实幽默,更主要他这个人本身很有意思。有意思,是对一个人非常高的评价

  越读他的作品,就越想知道他平日的生活,就像追爱豆一样,恨不得了解所有七七八八的细节

  这本书是他的子女写的一个册子,惊喜发现,汪曾祺就是他书里写的那样!真是个不做作的老头儿。

  汪曾祺的文风来源有二,父亲和沈从文。《多年父子兄弟》里活灵活现描写他和父亲之间的关系,无须赘述。沈从文作为他的大学老师,用《边城》告诉他写文章要“贴着生活和人物写”。结果我们都看到了,汪曾祺的作品全部是小品,没有长篇巨著,因为他觉得长篇太假了,里面有太多作者的编造,不是真实的生活,而他的作品都是有原型的(甚至可以说是纪实的)。这是他的选择,没权利指手画脚更何况这造就了他独特风格

  汪曾祺喜欢观察生活,喜欢思考,导致他老年依然文思泉涌。在家乡和尚,在昆明吃馆子,在北京逛菜场、玉渊潭,在沙岭子闻马铃薯花,在美国摸林肯鼻子,生活在他眼里永远闪闪发光。就算在文革时期,他也要写个京剧,剪个艺术品一样的“毛主席太阳”,更别说他一生对美食的追求。他把这些都写下来,文字里混杂着红烧肉咸鸭蛋,充满了烟火气,偏偏又吃出了风格玩儿出了水平,看着让人爱不释手

  跟着他知道了几年前喝的一个汤原来是葵,还背了一遍《十五从军征》,就像阳春面里加了一把小葱香菜,美的很。

  TW,他自己后悔英文没学好,失去了很多了解世界途径。英文也是要好好学的啊。

  《老头儿汪曾祺》读后感(五):我喜欢的老头

  人总是喜欢和自己相似的人。

  这本书是汪曾祺的儿女为他写的传,文笔颇有汪曾祺的感觉。仅仅是些琐碎小事,从这些小事更可看出,汪曾祺确确实实是我喜欢的那样的人。

  地主家庭出身童年丧母,早年辗转,大学肄业,工作难寻。及至中年被凑数化为右派,又遭遇文革,战战兢兢搞样板戏如履薄冰,好不容易解了放了,却被揪住历史问题不放,一生可谓坎坷辛苦多年没挣来一寸房,一家老小蜗居,却怡然自得

  最无忧的日子大概就是战乱年代在联大看书吃豆泡茶馆的日子了,得名师欣赏指点,又结识挚友爱侣。怪不得在汪曾祺的文章中,关于昆明的描写,总是那么让人心驰神往

  他真的是我喜欢的那样的人:

  身处困境不言苦,在沙子岭下放随遇而安

  高压之下亦真情,在江青控制下也能在样板戏中展露才华

  不争不求怕麻烦,没争求过名利甚至连应得的房子也不愿开口去要;

  没大没小汪老头,对孩子家人尤其宽容关爱

  腹有经纶颇自负,认为中国小说除鲁迅沈从文孙犁无出其右者;

  温和之下有傲骨一身狂气在年龄渐老时依然能寻出端倪

  两头奔走顾病妻,往来于家和医院之间照顾生病的妻子

  泪湿画作哭诤友,朱德熙去世泪下不能禁;

  闲来厨间搞研究,好做饭成为美食家;

  抱病不忘一杯酒,酒是其文思之源病中犹不能止。

  看其三子分别描写老头去世的一段,三分钟前说笑如常,三分钟后呼吸心跳皆无,读至此,泪盈于睫。

  他是我最喜欢的作家,无论文章,还是为人处事。老头自称可堪名家之谓,我亦觉他受之无愧。

  我愿意时时以他为灯。

  《老头儿汪曾祺》读后感(六):性情之书

  因为喜欢汪老的文字,所以对他的八卦故事也格外着迷。这本书是他三个子女的回忆之作,一般来说我对这类的书并不怎么兴趣。但能让他写《多年父子成兄弟》的孩子,回忆文字肯定会不一般的。他们写父亲既没有为亲者讳弊病,更没有一味夸大。他们只是写父亲——这个有情、有趣、有才,更有种的老头儿。子女的文字,往往能透露些外人难以道来的内容。读此书,真有种如坐春风的感觉。尤其喜欢汪老的“自大”:高尔基的像不挂了,该挂我的了。他不但这样说,而且还真这样做。

  他是文艺旗手江青同志控制使用下的“得力助手,虽然有那么多条条框框,可《沙家浜》《杜鹃山》还是有属于他自己的味道。有人说,江青这个人霸道,张口就自称“老娘”,对汪则有点客气。否则,那仅出了2000本,据说都让毛留下送人的《毛选》是不会赠给他的。于会泳——那个特殊时期的是大红人,他怀疑过汪的文学水平,汪气呼呼地翻开《杜诗》给他顶了回去。可,于部长竟没有报复他这个恃才傲物汪某人,奇怪啊!时过境迁之后,这两人都成了百无一是的妖魔人物,但汪对前者的评价是:“懂戏”。对后者,充分肯定了其对京剧配乐的贡献,还因于被剥夺的作品署名权而耿耿于怀

  一位外国评论家说过,汪的文字总与水有关。其实他的性格更与水息息相关故乡高邮、负笈昆明、帝都北京,以至于“发配”张家口,都流露着他水的性格,这与环境有关,也无关。水,植根于他的灵魂。书中记述他的一次发怒——破口大骂:“说的是屁话!右派是哪路人?不是都改正了吗?还***没完没了!跟共产党疙瘩?整他20年,看他还说着屁话!”这可以看做是汪对于自己不平遭遇的总爆发,也是对某些人,挨了整,还跪呼万岁的鄙夷。女儿说:一瞬间,父亲成了“火药桶”。这也是属于水的性格,是汪老的闪光点。没有这种破口大骂的性格,便不会有那样平淡如水的文字,两者不但不矛盾,反而是相辅相成的。

  这本书,最妙的是配了汪老的很多书画插图文如其人,画如其人。他的画作信笔游弋自然天成,深得中国文人画的精髓

  这本书,近五百页,定价49.6元,30多块买的,不贵。

  《老头儿汪曾祺》读后感(七):人间送小温

  我有一好处平生不整人。

  写作勤快,人间送小温。

  最近在读汪朗、汪明和汪朝合著的《我们眼中的父亲——老头儿汪曾祺》,在书里,子女们称汪曾祺“老头儿”,大呼小叫,老头儿依然乐的颠儿颠儿的。

  我也很想叫他一声老头儿。

  老头儿应该是个蛮不错的父亲,不然做子女的也不会费这么大的劲儿合著一本砖头厚的书来纪念老头子。从身世、求学、恋爱、文革十年到老头儿各个时期的作品背景,老头儿的老友,老头儿的厨艺,如此种种,简直就是汪曾祺的人生通史。书中不是假正经的“父亲”,而是一口一口的“爸爸”或是“老头儿”,透着温暖家常,看得人嘴角上扬。

  开头的小诗是老头儿自己写的,很能概括他和他的文章。他这辈子经历过的最重要的事情大概就是文革,先被打成“右派”,写报告,作检讨,后又被摘帽,成了“摘帽右派”,被江青赏识,写样板戏,“四人帮”被打倒后又被审查,又是没完没了的写报告,作检讨。可是老头儿却说“我这个右派算是很幸运的,没遭多少罪。”被下放到涸源,是个鸟不拉屎寸草不生的绝塞孤城。老头儿一个人看守马铃薯,每天对着一堆土豆,寂寥寂寞,却还做出了《中国马铃薯图谱》这样的奇书,得意洋洋的跟孩子们讲从没看过和吃过那么多品种的马铃薯。在老头儿的眼里,即使是马铃薯的花也是值得描摹和赏玩的。在那个疯狂偏执的时代,老头儿似乎还挺享受这样“而无车马喧的”的生活。有些人就是有这样的本事能从苦日子里尝出甜头,哪怕只有一点点,因为他们对于世界永远保持孩童般的好奇心,在一粒沙中看世界,一朵花中品人生。

  老头儿当然傲,为什么呀,有才!恃才才能傲物,老头儿的才华是要竖大拇指的。我记得第一次读到老头儿的文是在一次语文考试阅读理解里,写的关于岳阳楼,他说范仲淹根本没来过岳阳楼,《岳阳楼记》是瞎掰。我读着读着就笑了,后来读过很多老头儿的散文和小说,越发的喜欢。他的散文很好读,就和老头子本人一样朴实蔬菜瓜果、今天吃的什么,小孙女今天闹脾气了,想起了昆明的雨,啰啰嗦嗦一大堆,寻常人觉得这有什么呀,可是老头子的笔下,这些平常事物像雨后空气漂浮泥土气息一样清新,像幅画。老头子说自己“眸子炯如虎”,果真是这样的,你恨不得从他的书里看出两只眼睛,对你眨巴眨巴,你差一点就使劲点头了,竖起大拇指,“老头儿说的对!”。老头儿没有长篇小说,他从不追求宏大叙事,却始终奉行“人间送小温”的宗旨。他写市井中的人物却没有市侩之气,不极端尖锐,也没有大是大非大悲大喜轻快的行文,却让人看得心酸。好像也说不出人物的命运有多悲惨,但心底最温柔的那根弦就被拨动了。老头儿的“小温”就是这样淡淡的。

  我希望等我老了也能像老头儿这样,被一堆子女没大没小的宠着,左手牵着老伴儿右手中还握着笔,还能写,还能有感受美的能力,还能做一桌子的好菜。

  《老头儿汪曾祺》读后感(八):读书摘

  是汪曾祺先生三个孩子分别执笔,回忆父亲的集子。

  大女儿汪明写得感性细腻,读着数次落泪。

  大儿子汪朗写得内容最为丰富笔端关于父亲的创作观的表述,我最受启发。摘录如下

  爸爸一向认为,小说贵在含藏,有些话不能全说出来,要留给读者思考品味余地

  爸爸认为,文革给民族带来最大伤害莫过于,人们没有了爱美之心。没有爱美之心是因为他们已经不知道什么是美。因此,爸爸在这个时期十分强调文学的美感作用

  出于这种信念,这个时期写下了许多淡化苦难,美化生活的作品,想以此让人觉得这个世界是美好的,温暖的,是可珍惜的。

  在《我是一个中国人》中写:我的人道主义不带任何理论色彩,很朴素,就是对人的关心,对人的尊重和欣赏。

  爸爸对于长篇小说,根本没打算写,他看不上。他认为,长篇小说就其体裁来说就不自然,就不符合生活的真实情况。生活是由一个个片段组成的,有的精彩有的平常,短篇小说所选取的是其中的精彩片段,而长篇要构成体系,非要个好总事实都串起来,难免良莠不齐。除了大作家外,很难写好。实际上,大量的长篇小说都是凑合起来的,很芜杂,没法看。

  再有,长篇小说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节奏。现代小说是忙书,不是娴熟,读者读小说都是抓空,没心思听作家的长篇宏论。没时间度那么多的抒情,对话,风景描写,心里刻画。他们有时成熟的人,不想听人说教。

  1984年,爸爸在一篇文章里列举了对他风格影响较深的作家:古人里归有光,现代作家鲁迅,沈从文,废名。外国作家是契诃夫和阿索林。

  至于莫泊桑,欧亨利的短篇小说,他简直不能容忍,觉得太做作,太离奇,总在编造一些额生活中不可能有的东西。

  爸爸很少用华丽的辞藻,更不用一般人不熟悉的词句唬人。他所重视的是语感,是用词的准确性。

  和家里人聊天时,爸爸对解放以来的散文评价不高甚至很不高。认为行时的不少作品,不是剑拔弩张,盛气凌人,就是过度抒情,顾影自怜。文字也过分雕琢,败坏了中国散文的传统。

  一次80年代初,一次电台正在播放配乐散文《荔枝蜜》,我们听得用心。爸爸从隔壁走出来,甩出一句话:“散文配乐是最恶劣的做法。这样的文章也不要学。散文的大忌就是作态。中国的散文一坏于杨朔,而坏于刘白羽。。。。”

  爸爸对沈先生所主张的人性进行了分析:他的“人性"不是抽象的,不是欧洲中世纪的启蒙主义者反对基督的那种“人性”。简单地说,就是没有遭到外来的资本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侵略,没有被洋油,洋布所破坏前中国土著抒情诗一样的品德。

  他在文章中从来不忆苦,只是思甜,把各种日常吃食写的有滋有味。这其实是他对待生活的态度。他觉得,生活中尽管有种种坎坷,但总归是美好的,应该学会欣赏。

  文革时我们这个民族的扭曲的文化心理的一次大暴露。盲从,自私,残忍,野蛮。。。

  爸爸认为他的老师沈从文最突出的有两点,一个是一个真诚的爱国主义者;二是他见过的真正淡泊的作家,这种淡泊不仅是一种“人”的品德,而且是一种“人”的境界。爸爸觉得,淡泊,是人品,也是文品。一个甘于淡泊的作家,才能不去抢行情,争座位,才能真诚地写出自己感受到的那点生活,不耍花招,不欺骗读者。

  爸爸是如何评论自己的呢?爸爸认为:我是一个极平常的人,我没有什么深奥的思想。

  上面都是从儿子汪朗文字里关于汪曾祺文学观念的摘抄。

  大女儿汪明写的有几处,父母对孩子的教诲,我也必须要留在这里。

  有一段时间,因为莫名奇妙地被人明里暗里地整治,我觉得心灰灰的,信上说,人世间充满了狡诈,防不胜防。爸爸说,看到我这样年纪轻轻就学得世故起来,心里很不安。他说,不要因一叶而障目,把自己缩在一个壳子里。一个没有真诚的人,不会有朋友。无论在什么时候,还是应该相信这个世界是美好的,好人比坏人多。

  连里的“战友”回京探亲,对爸和妈说,汪明干活挺棒,就是最太损了,有时一句话能噎得人掉眼泪。告状的还没有回东北,爸的信已经到了。他说,一个人不能学的尖酸刻薄,让人生畏。有时只图嘴上舒服,伤了别人的心人家会记住一辈子。

  《老头儿汪曾祺》读后感(九):汪曾祺的“草木虫鱼”

  少时读书,无法可循,无经典可参照,读的大多数是一些杂七杂八的书,很多都是名作家选集或者名篇选集之类的读物,认识汪曾祺就从这些选集中获取的印象。现在回想起来,都是名家,为啥偏偏对汪曾祺的文字印象最深?大概就是感觉到他的文字与那些主旋律的名家不一样。

  《老头儿汪曾祺》收录了子女们对他的印象,算是一本回忆录或者传记性质的书。其中提到,他的孙女上小学五六年级时,老师让学生从文学名著中摘抄一些华丽的辞藻,以便写作文时应用。她把名作家爷爷的书翻了一遍,也没发现什么好词儿,因此断定:“爷爷写的文章一点儿都不好。”后来还真诚地帮助爷爷分析一下他的文章为啥“不怎样”,总结出了三大罪状:一个中心思想不明确;其次是段落分的不好,最后是乱用标点符号。因此在学校老师眼中,这位著名作家的文章最多得个“二类中”,也就是七十多分吧。

  这话现在看确实有几分逗乐,孩子的乐趣透着十分的天真。但是孙女的分析大体是不错的,我们小时候读书,认为最好的散文是杨朔的《荔枝蜜》,尽管从来不知道好在哪儿,总觉得都收到语文课本了,当然是最好的。但阅读的天性是靠直觉,喜欢什么样风格的文字不是语文课本能灌输的,业余翻书的时候读到汪曾祺,总觉得这个老头写的东西跟那些名家不一样。虽然说不出来好在哪里,但已经能感觉到这是另外一个阅读的世界,是课本的那些范文所不能给予的。

  《老头儿汪曾祺》中提到一个私下里的段子,大意是汪曾祺跟家里人聊天时说对解放以来散文评价都不高,认为不少作品“不是剑拔弩张,盛气凌人,就是过度抒情,顾影自怜,文字过分雕琢,败坏了中国散文的传统”。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一次电台正在播放配乐散文《荔枝蜜》,老头儿从隔壁房间出来说:“散文配乐是最恶劣的做法。这样的文章也不要学。散文的大忌是作态。中国的散文一坏于杨朔,二坏于刘白羽。”这两位“大家”都有文章收录在中学语文课本,作为范文推崇。小时候读书,我们写作文就从这两位散文大家中总结出某种套路和模式,一套一一个准儿。不过,长此以往写作文,味同嚼蜡。

  汪曾祺曾提到现当代作家里他最为推崇的是鲁迅和沈从文,解放后与他同时代的作家他推崇的是孙犁。推崇前两位不奇怪,少年读书都喜欢鲁迅,而且他的早期作品模仿鲁迅的痕迹很浓,喜欢沈从文更不用赘述,某种程度上说,汪曾祺延续了沈从文的文脉,这是中国作家中唯一的一对师徒获得了同样高的赞誉。至于他推崇孙犁,是觉得他把革命题材写成了真正的小说,超出了一般意识形态的局限,很是难得。

  现在也有很多人喜欢孙犁,不是因为他的小说,更多是因为他的书话。孙犁的创作生涯长达六十多年,以“文革”为界,分为风格不同的前后期。前期作品明净柔美,以淡笔勾勒出如画的乡土民风,被称之为诗体小说,代表作是《荷花淀》模仿者很多,这也是汪曾祺提到的那些小说。但解放后尤其是文革后期,孙犁的作品趋于平淡简洁,明显继承了中国古典的精髓,于平淡之中深蕴着文化和人生的思考,存有大量的读书笔记。年轻时,孙犁主要读新书,到了新社会,新书就读得少了,开始买旧书,读旧书,并且认为,读中国古书是利于养生的。他曾自嘲“十年荒于疾病,十年废于遭逢”,这种经历与汪曾祺遭逢极其类似,某种程度上,他们是精神上的同类。

  老头儿汪曾祺,其实性格极其清高,能入他眼睛的当代作家确实没有几个。我年少时喜欢过贾平凹,尤其是《商州三录》为代表的作品,还有邓友梅的京味儿小说,林斤澜的小说。说实话,当时读书是闷葫芦,没人指导,杂书为主,基本都是有书就读。但就在这种极其贫乏的阅读经验中,也能察觉出这几位作家他们的文字质地具有某种同一性。来自晚明小品也好,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也好,在一个普通读者的阅读经验来看,那就是比教科书上的文章好看,真诚,有人情味,再拔高点就是,富有人文情趣,不板着脸说教。

  不要小看这些琐碎的标准,其实真正做到这种文章的境界很难。汪曾祺去世后被人称为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这个“最后”很值得玩味之处就在于,没有人像他那样写文章了。这种遗憾是源于文化的断裂,还是源于生活的日益粗鄙和平庸?值得当今的写作者深思。

  至今还记得汪曾祺自我评价的一段文字:“记人事、写风景、谈文化、述掌故,兼及草木虫鱼、瓜果食物,皆有情致。间作小考证,亦可喜。娓娓而谈,态度亲切,不矜持作态。文求雅洁,少雕饰,如行云流水。春初新韭,秋末晚菘,滋味近似。”这是他的特点,可以对照我们的缺失。

  思郁

  2012-5-23书

  老头儿汪曾祺,汪朗 汪明 汪朝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年版,定价:49.60元

  《老头儿汪曾祺》读后感(十):人性的温暖 ——《老头汪曾祺》读后

  最早看到汪曾祺的名字,是看到余杰批判他、季羡林和南怀瑾都是老人文学,当时本身对于文学也没有好感,就一直没有关注汪曾祺。最近,因为重新对于文学有了新的认识,所以才重新翻出汪曾祺来读。不过,首先读的是他的三个儿女撰写的回忆,他们三人虽然都没有从事文字工作,但是在汪曾祺的影响下,文字功夫还是很高的。至少,感觉到那种恬淡和宁静。

  说到这里,我想必须说对于新文学的印象,完全是受鲁迅的影响,对于横眉冷对的革命文学有着着魔般的痴迷。但是,渐渐觉得这种文章会影响一个人的性格,从这个人的文章背后感觉得出鲁迅的冷峭。虽然有很多学生回忆鲁迅,包括周海婴都对鲁迅有着温暖的记忆,但是我仍然抹不去对于他的恐惧。这种对于文如其人的预期,导致我对于很多人的文章都很拒斥,至少是觉得恐惧,作为一个男人如此是会显得软弱,不够刚直。但是,我始终对于横眉冷对的文章有着天生的恐惧,而近几十年的文章,却因为受到文革大字报的影响,都有一股红卫兵的影响,所以对于现代学者和文人都敬而远之。

  另外,让人感觉到不舒服的还有现代学者中,因为留学导致他们的文章受到西方理论的印象,看起来到处都是鬼子影响的痕迹。这种感觉虽然不好,但是由于风气使然,仍然能够接受,但是受他们影响的年轻人的文章,完全就是一种概念游戏了,只有行内人才能懂的术语,虽然文章的主旨并不深奥,但是全文就像画鬼符,一句都读不下去。

  说到这里,我还没有进入主题,读汪曾祺的文章,就不会有这种困难,而且读他们子女的回忆,反而有一种快乐的感觉。这里,我再次强调文如其人的印象,从他们的文章中感觉到汪曾祺作为一个作家,不如作为他们的父亲来的更加亲切。他们的文章其实都是受到汪曾祺的影响,特别是那种娓娓道来的风格,简直就是遗传一样。与其说他们是遗传,不如说受到汪曾祺人格的影响,加上文如其人,都是一样的轻松,都是一样的思念。他们三人都提到,当年汪曾祺因为家里很小,无处写文章被憋的样子,就像一只找窝下蛋的老母鸡。不过,想到这里就好像这一幕就发生在眼前一样。很多人在追溯汪曾祺的写作传统,其实不如说他这样的人格是如何培养出来的。我见过一些古书比汪曾祺读的还多,但是文章却远远不如汪曾祺冲淡的老先生。

  对于汪曾祺娓娓道来的文章写作,看得我都手都直痒痒,觉得文章是可以这样写的。其实,文章就应该这样写,谁说文章有特定的规范,有具体的形式?汪曾祺在文革中,对于主题先行,三突出的写作表示了极大的愤慨。换句话说,就是对于形式主义的写作表达了自己的愤懑。因此,他一辈子厌恶撰写所谓的报告,甚至对于居住条件和女儿的病退申请都不会写。他能够撰写的是有生命,而不是形式化的文章。也许只有对于生命有感悟的人,才会将生命撰写悼文字中,作为一幅文字的绘画。说到这里,我们必须提到汪曾祺喜欢绘画,就像他喜欢写文章一样。其实,这是相通的,证实有这种对于生活美好的观察,才可能会有将其绘入画中,记在笔下的冲动。

  他喜欢与人交流,与家人交流,喜欢用文字交流,喜欢送画给别人,足可以看出这个人对于整个生活的态度,是开放和开朗的。他能够坦然地面对老同学朱德熙,不觉得有丝毫的自卑,而且每每讲的笑话能够让朱德熙笑得喘不过气来。想来,这种人格魅力,真是很少能够有人做得到。他的文章,能够将他的这种对于人生的态度和理解,通过各式各样的故事带出来。就足以看到汪曾祺独特的魅力。不是他小说散文的魅力,而是汪曾祺人格的魅力。只有这样干净的人,才能用干净的文字来表达对于世界的感情。也只有这种发自内在的情感,才能支持他在六十岁又开始新的文学创作。很多悲观的人,早就因为受到的种种打击,失去了自己的思考和语言。但是,汪曾祺在诸种打击后,仍能表现的开朗和豁达,这就非常难得了。这都是夸饰之词,我将两个故事,来说明对他的看法。

  第一个是五七年被打成右派之后,他被流放到张家口农研所改造。在改造期间,他能够绘成土豆花谱,并背很多土豆回家,分发给周围的邻居。想象一下,这是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分发的对象想来少不了帮助汪曾祺带上右派帽子的同志。他能多年后,撰写回忆下放岁月时说,右派改造对于自己是三生有幸。这种下放的经历,如果换成旁人就很难免变成一种祥林嫂般的哭诉,但是汪曾祺却能够平淡的写出来,丝毫不觉得有半丝苦涩,这真不容易。

  第二个故事是改革开放后,他开始重新进入文学界,在与韩少功不认识的情况下,毅然站在韩少功一边支持。说起来,建国十年最大的问题就是人际伦理断裂。最近不断曝出红卫兵忏悔的事情,都是与当时革命思维对人际关系的摧毁有关。汪曾祺在五七年和文革前后都受到了类似的遭遇,甚至他的爱人曾因汪曾祺是右派,害怕会影响子女的前程,所以劝孩子们与汪曾祺划清界限。可是,他夫人却在汪曾祺被批判后,好肉好酒来安慰他。子女们就拿他夫人这种作为来反驳,让汪夫人无话可说。但是,我们知道家人的背叛是最大的背叛,而汪曾祺就曾经有这种背叛的可能。在文革结束后,他立刻又恢复了对于人伦关系的信仰,所以才会站出来支持韩少功——一位素未谋面的作家。

  正如很多人认为他受到传统老庄道家的影响,但他曾经反驳别人这种对他的评价,认为自己还是受到儒家的影响。从这里,我们不妨看出他的行为,恰恰证实了他这种自我的评价。如果对于人性没有信仰,是无法做到上述故事中的作为。也恰恰是这种人性的关怀,又渗入到他每一篇文章之中,让人感觉到温暖和恬淡,正如汪曾祺本人一样。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