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丑八怪》的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丑八怪》的观后感10篇

2017-12-05 21:0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丑八怪》的观后感10篇

  《丑八怪》是一部由罗兰·贝科夫执导,Kristina Orbakayte / 尤里·尼库林 / Yelena Sanayeva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丑八怪》观后感(一):评论丑八怪 Чучело

  1.同学们嘲笑莲娜是因为她完全真诚,所以格格不入。其他的同学不会直接问索莫夫我可以做你旁边吗?不会如此露骨得在课堂上激动地认真的赞同索莫夫。莲娜出场后的每一个动作和每一句台词都是这样。因为和那样的爷爷一起生活,才有的这样的性格。但这样的性格在青少年中是不对的,immature and ridiculous。在哪都一样,苏联美国中国

  2.莲娜剪头发也是剪掉让她柔软的东西——作为女性让人疼爱的长发,让索莫夫拥抱她的长发。在我生命中的某一刻,我也强烈地想这么做。少女的温柔都在于被爱的可能(她们在意的不是酒,酒还在杯子里,她们就醉了。这是茨威格的夏天故事,那个酒指的就是爱情)。但那个可能性可以是脆弱而残酷的,就像发生在莲娜和我身上的。若果没有长头发,就不会再满怀温柔地流泪了。

  3.为什么会有愚蠢的结尾呢?我觉得不是导演的本意,是别的不可抗力。从结构上破坏了故事的节奏和完整性,从内容上把故事的重点和力量所在引到了别处、相比之下无关紧要处,从思考上把日常生活的本身的残忍轻松化成了一个特殊事件,从人物上把人物们都变得幼稚、单薄。所以应该把结尾拿掉看。

  4.还有别人,铁钉有的“信条”,索莫夫的“受不受欢迎”,嘉嘉的父母,那个高个子姑娘的小九九,这个电影很有趣很好地描述了一个“不可饶恕”或者“难以理解”的事件是如何形成、发生的。所以说没有什么是不可原谅,不可理喻的。

  5.莲娜在爷爷面前的叙述的表演真好看,真好看,好像看到了有关我自己的心路历程的隐喻,应该不止我一个人有这样的感觉吧。

  6.真好看,这个电影没几分钟就出现一个点,点又有质感又动人。而且这一系列的事件就像姑娘的成人礼,因为我很晚熟,所以所有的细节的体会都能感觉得到;有的人早熟,那些细节可能就在回忆里被压缩集中,不再那么切切了;但我觉得在每一个女性的成熟过程中都在不同的scale上经历了这样的事件:学会正确的socialize,有所保留,心碎然后获得承认单独前进的勇气孤立无援,遇到不纯粹,在不知所措的时候背叛自己。

  《丑八怪》观后感(二):丑八怪中的成人世界

  有人说它是一部带有政治隐寓的电影。

  。这部电影作品,把前苏联集体主义意识形态下,人民的冷漠、残酷、集体压迫、营营苟苟等缺点展现的一览无余

  在同学们形成集体孤立个体的行为过程中,有冷漠的裁决者(绰号“铁钉”)、有推崇金钱的(连骂老少校SB)、有崇尚暴力的(力气大就能欺负人)、有知情不报随波逐流的、有懦弱明哲保身的、有为迫害他人感到欢欣鼓舞的,还有以怨报德同流合污的。莲娜因为简朴和善良,从被称呼丑八怪到被称呼为“叛徒”,于是要被集体“断绝关系”,甚至恐吓和殴打。也许事态的发展并不是同学们的本意,但是在这种集体形成以后,每个人显然都屈从于这个集体了(否则就要被断绝关系,或者...)

  《丑八怪》观后感(三):社会主义的勇敢与杀戮

  被一群孩子按倒在地上的小女孩

  这一幕是伴随着整齐行进的童子兵吹响的校歌,远处诉说着历史的古迹,结成花朵状的红领巾,清晨祥和的水流和丛林,旅游大巴上带着温暖微笑的游客等等柔和的事情一并存在的。

  你披着孩子的衣裳,就可以为非作歹了吗?

  本来是带着看《人间失格》的心情去看这部苏联电影的,却发现日式残酷青春原理根本不能解释在铁桥上奔跑的小女孩的“困境”。

  苏联电影总是富着一份庄严与淡然,你不可能在比吉斯的原声中见证两小无猜的爱情故事,也不可能在各色滤镜下感受一份青春的声嘶力竭。

  幕布拉开的时候就像看一场精心排练的戏剧,面容姣好穿着时髦的红衣女孩引领着一群拉帮结派的小孩在对称的舞台中轴上演戏弄同学的闹剧。一切都是那么熟悉,放学后讨论着班上帅哥的生日聚会,猜猜谁是百万富翁的嬉笑怒骂,让人以为这是一部苏联的《成长烦恼》,至多插上一段老生欺负新生随后握手言和的《美国派》,然而事实没有这么不痛不痒

  一切开始于,急速拉近距离的镜头下,尖利的小女孩嗓音喊着“爷爷”一路沿着铁桥奔跑而过,身后行进整齐的高高矮矮的小孩们冷酷眼神,齐声喊着“叛徒”。

  “叛徒”这个词你绝对不会生疏,在某些大人提起或许会瑟瑟发抖的年代,它具有的威慑力非同小可。小恶魔们嘴里喊着的口号是社会主义的价值观——集体主义,然而一味坚持“真理”却酿成大错。此片的发行年代是1983年,在未解体的苏联,也曾遭到非议。

  人性不仅有愚妄的盲点,还有恐惧的弱点,和欺善怕恶,恃多凌寡的暴力天性。

  从构图上来说,从告密事件开始,群体和个体的分层就在屏幕上划出了一个奇怪的三角形和一个点。那个点不是群体中的英雄,而是被集体主义价值观孤立的个体。起初,她勇敢地面对这一切,她淡然,她微笑。她对索莫夫还存在少女时期常有的爱恋,所以她想当然地以为这种状况迟早会变成三角形与直线的对峙。

  对英雄的崇拜是群体性活动的核心,而索莫夫恰恰是个虚妄与胆小始作俑者。在抢裙子事件中,他自觉地站到了人群中将莲娜孤立起来,那一记巴掌后,他满意地笑了。仪式感极强的烧稻草人行为让莲娜彻底不能忍受了,她歇斯底里般地冲到火堆中间将裙子取下,举着火把向人群中跑去。镜头再次拉远,让观众再次审视这场悲凉。

  这种迷恋的转折或许可以解释为“服丧工作”,弗洛伊德认为人在失去一个深爱的存在时,会产生强烈的失落感,他过去曾经失去的东西都会参与这种失落的感情中,服丧工作会让人产生对死亡的不安,并联想到自己的死亡。所以,在与外界强光形成鲜明对比的室内爷爷家,声音产生了分层,一面爷爷在画面的左边嘟囔,一面传来悠悠的哭喊声让人毛骨悚然,让人不免回头看看屏幕之外的周围是什么声音在闹腾,转了老半天才发现原来是屏幕的右下角莲娜在说“我不想活了”。

  亲眼看到凌辱事件的游客们,事不关已的眼神丝毫不能改变任何事情,他们乘坐大巴离开小城时依然满脸喜悦。就像不停报道黑暗社会事件的新闻记者,不痛不痒地说了一句:“怎么能欺负孩子”,转身对身边同事打情骂俏一般。

  真相大白时,泾渭分明的“铁钉”号召大家集体孤立那个曾经的“英雄”,不能解释为单纯的“社会主义群众”再一次选择了最“安全”的方法。不能再拿“那时候不懂事”的外衣来包裹自己的罪恶了。“我们像一群笼子里跑出来的野兽,应该把我们关起来。”“你们只图平安,不求真理。”乐队的成员们脱下帽子向离开的莲娜和爷爷敬礼。

  然而,说一万次“原谅我吧”,也不会改变那些从古老时便已经和世界共生的黑暗。那些能够亲眼看见并认证的,吵架的人,斗殴的人,撒谎的人,欺诈的人,诽谤着,听信了诽谤的人……一直都会存在,决不会由于一万声“原谅我吧”这样的字眼就烟消云散

  哭红了双眼的孩子们看着观众们,屏幕前的观众观看了自己的一场潜意识梦境后终于要清醒了罢。

  《丑八怪》观后感(四):愿我们,每个人都敢在所有人面前做“异类”。

  苏联电影看得很少,资源少,翻译还总是不太给力,带着偶尔翻译断层的迷茫看完全片,好的电影就是这样,无论如何都会被影片的情绪带着走。

  从故事的整体看,这部电影是讲成长与校园暴力的,不由联想到《月光男孩》,都是好电影。社会环境的不同,只能引发暴力的不同原因,结果是一样的,对孩子的伤害,哪里只是几处伤痕和几滴血承载的了的。

  希望善良的你啊 浴火重生

  莲娜是个漂亮的姑娘,一头金发,对谁都露出最有爱的笑容。第一天到教室就被同学们嘲笑自己的爷爷,她笑嘻嘻;承认自己是叛徒,她笑嘻嘻的,眼眶里泪水打转,她知道她即将面临一些可怕的事情;再一次承认自己是叛徒,她还是笑了,只是,这是最后一次了,她一直维护相信的那个英雄背叛她了。她从没发过脾气,被追被打也未还过手,只有那一次,她抽了她的英雄。

  因为那清澈的眼睛,她认定这个男孩与众不同;因为他从不嘲笑她,还会把自己的胶皮靴子让给她,她认定这个男孩是好朋友啊;因为他救助小狗,她认定他是心中英雄;甚至因为他搂了她一下,她便脸泛红晕,认定二人之间一定有什么奇妙的东西使他们更亲密呢。莲娜呀,最普通的小女孩儿了,单纯善良,易相信易被感动甜蜜幸福

  班里的威严者们举着用她的衣服、按照她的样子制作的简易稻草人,绑在高处,用火焚烧时,惊呆了。就像古老的村落里,所有人为了求水、求平安烧死一个女人或者一个女孩子,那是一种邪恶的自私到极致仪式,小莲娜发了疯似的冲进火堆,撕扯,用牙咬断绳子,那些欺负她的孩子被吓得逃走了。她心力交瘁地躺在地上,在休息,在重生吧。

  其实到觉得这部电影没有那么悲惨,毕竟从火中走出的莲娜坚不可摧,剃去一头金发,以“丑八怪”的形象向所有人示威!再此之前她烫过一头漂亮的卷发,美如画的她并没有得到别人的善待。只能说莲娜比别的孩子更早体会到了黑暗与无助,很高兴,她挺了过来,她是最胆小的,却是最勇敢的。

  你们只是孩子啊 被谁影响着呢

  那些欺负莲娜的所有人,也是善良的,从某种层面讲。索莫夫,莲娜的英雄,事件的点火者,他是善良的啊,他不欺负莲娜,帮助她,帮助小狗,都是真的。他只是虚伪胆小的,这两个词经常可以以因果的形式出现吧。他家境优渥,父亲就是高官,自然他想成为领导者,害怕孤立无援。铁钉,印象最深的姑娘,她是善良的,也是愚蠢的,她固执己见,见不得一点违纪的事情,见不得一件“背叛”的事情,哪怕自己千百个不愿意,也不能当“叛徒”不去看电影。当她发现全班都成了“叛徒”,她“生锈了”,她大骂每个人都像自己的母亲。其他人,是有善良的一面啊,那时候他们像个孩子,同时又非常世故,嘲笑莲娜的爷爷穿补丁,欺辱弱小。她们的行为或多或少是被父母影响的,不,是大人们,所有的大人们。孩子有时候就像一面镜子,当这面镜子反射出来任何丑陋的信息时,不必多想,先看大人。

  两类孩子,完全的对比,被欺负的,少数异类的,他们至少都是勇敢的。

  愿我们,每个人都敢在所有人面前做“异类”。

  《丑八怪》观后感(五):姑娘啊他不是你的英雄!

  懦弱啊你的名字叫男人

  ----------------------------------------------------剧情的分割线----------------------------

  这个电影的配乐好诡异啊,人物的表情也时不时的诡异一下,我看的是不是希区柯克啊!可是好看啊!

  这个娃娃一样的姑娘说:你们都跟我妈妈一样,总说安宁就好,却不

  《丑八怪》观后感(六):不要拿玩笑当笑话

  大学的时候,上了一门《俄罗斯电影欣赏》,最令我印象深刻就是这部《丑八怪》。我不知道影片背后所要传达的深意是否和我的理解一样,又或是深层次的内涵我依旧没有发掘出来,但我不得不说这部电影给我带来了深深的震撼

  人们都说,孩子是天使,孩子的世界是洁白无暇童话的世界。但那只是种期望与理性,不是现实。这部电影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不同却又那么熟悉的儿童世界。

  主人公是个叫莲娜的小女孩,她不美丽,她土里土气,但是她勇敢真诚。她为自己的朋友背负了罪名,因此她也为此承担了所有人的为难,只是这为难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太过于残酷。幸而最后,莲娜自尊自强的行为震动了全班,真相大白后,同学们真诚的忏悔,在黑板上写了“丑八怪,请原谅我们!”几个大字……也许儿童世界里的恶与成人世界里的恶的区别在于有意和无意,但也正因为这样,孩子的恶往往是成年人意想不到的残酷——因为他们没有罪恶感。他们并不十分懂得自己的所作所为会在他人的心里留下怎样的创伤,他们也不懂得在朋友需要的时候没有拉她反而推了她一把究竟有多伤人,所以他们做起这些事来,比成人更加残忍与极端。回想我们的童年,或许你曾是受害的一方,或许你也曾无意却残酷的伤害过别人,又或许你幸运的避开了这种灾难。但无论怎样,我们都应该反省,我们是否还在进行这种无意却残忍的伤害。请善良的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不要再当面数落别人的小缺点却自以为是心直口快的优点,也不要再肆意说些你以为没所谓的玩笑话,所有批评的话语都会在别人心上留在痕迹,更不要说是集体的孤立为难行为。莲娜是坚强的,面对这般本不应承受的非难没有做出什么过激的报复行为,仍然相信爱与希望,仍然愿意原谅背叛,也许这只有儿童可以做到。只有儿童才会有那样纯粹强烈的爱恨,正因为纯粹,才愿意原谅,爱恨都很容易。然而成人的世界早已失去了那份最美的纯粹,爱不容易,恨不容易,原谅不容易,坚持原来的自己也不容易。

  影片对成人世界也做了一些描写,如学校的教务主任每当开学或节假日之后重新上课时总是手捧鲜花,站在校门口迎接同事和学生,向每个人微笑、问号,但她脸上的表情却总是那么生硬、冷漠;再如莲娜的老师,虽然关心同学,但却没有与同学们进行心灵上的交流,她并不关注孩子们内心的感受。成人的世界表面春风和煦,其实内里却隐藏冷漠,比起孩子们自然流露的好恶,也许儿童的世界确实是更美好的。

  这部电影拍摄于1986年,那是苏联变动的前夕,有些人从中看到了曾经的经历,有些人则不愿面对这样的拷问。虽时隔多年,虽地域不同,但我们仍然在经历着那样相似的经历。只希望现在的我们能够勇于面对内心的拷问,让脆弱的心灵少一些伤害,还世界一片美好。

  《丑八怪》观后感(七):美与丑

  尽管有个“丑八怪”的片名,但是莲娜其实并不丑陋,她从外地转学到爷爷所在城镇的学校,作为一个外来者,自然受到了当地孩子的审视,在孩子间的嬉笑中,她尝试着融入这个环境,但是却一再受挫。一个男孩为她的挺身而出,让莲娜感受到了温暖,到了这个时候,我们看到的仿佛还是一群孩子习以为常的相互打闹和斗气,以及少男少女间的情窦初开。然而,故事后面的走向却带上了失控感,孩子们的一次逃课行为被泄露,孩子们彼此猜测谁是那个叛徒,他们相互指责揣度,在这个小小的班级营造着一种不安定的气氛。莲娜是善良的,天真的,在她的同学们都带着那个年代成人一般的阶级意识和斗争精神时,她却更如一个孩子似的,在这一次为心上人挺身而出担当了下来。或许,这是一种爱的力量,或许也是她毫无“政治敏感度”的以为这是小事一桩,接下来,她顺理成章的被打上叛徒的标签,开始承受无休止的孤立和羞辱。

  《丑八怪》观后感(八):是不是丑八怪

  歌曲丑八怪中说道“如果世界漆黑 其实我很美 在爱情里面进退 最多被消费 不管同样的是非 又怎么不对 无所谓 如果像你一样 总有人谄媚 围绕着我的卑微 也许能消退 其实我并不在意 有很多机会 像巨人一样的无畏 放纵我心里的鬼 可是我不配 丑八怪 能否别把灯打开 我要的爱 出没在漆黑一片的舞台 丑八怪 在这暧昧的时代 我的存在 像意外”

  莱娜是一名12岁的小女孩,为了照顾祖父,她不得不离开熟悉的生活环境以及朋友们,进入古城小学开始新的学习生活。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在这里,她居然成为了最不受欢迎的那一个,同学们都喊她“丑八怪”来挪揄她的外表。

  本片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段是,孩子们把象征莲娜的布人在她面前焚烧,也正是这一幕,让我无法认为他们是一群小孩,就连她的心上人也不堪独立,选择了离开她。

  究竟怎么样算是丑,怎么样又是真的美丽。

  《丑八怪》观后感(九):丑八怪

  他是俄羅斯優秀民族性格的象徵。

  也是這個民族發展文化、精神力量的象徵。

  電影就在同學對蓮娜的殘酷毆打和觀光客們悠閒的乘車而去之後,開始了一個殘酷的、令人心寒的故事的敍述。整個電影都籠罩在一個陰冷的氣氛中,沒有出現一絲明朗的陽光,映襯著對尊嚴和人性的踐踏。

  這個貌似平靜的、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其實是與外界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天上的飛機,由遠而近的客輪都在告訴我們,這個表面上寧靜的小鎮,其實與外界沒有區別。

  電影以一個來到這個城市的客輪開始,又以那個客輪離開結束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