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青春之歌》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青春之歌》影评10篇

2018-01-17 20:37: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青春之歌》影评10篇

  《青春之歌》是一部由崔嵬 / 陈怀皑执导,谢芳 / 康泰 / 于洋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青春之歌》影评(一):林道静的女性意识

  杨沫的《青春之歌》创作于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革命之火依旧燃烧着的年代,杨沫将自己人生经历结合当时盛行于文坛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和当时文学的炽热主题,写了这部反映中国三十年代的一代人的成长故事

  杨沫出生于北京的一个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在当家庭教师和书店店员时,受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影响,并且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个经历也被运用到《青春之歌》的主人公林道静身上。

  杨沫既是原著作者, 又是电影《青春之歌》的编剧,其自身的烙印必然十分明显。作为成长类小说,它具备自叙性的特质。杨沫在创作的过程中,与其说是在虚构一个故事,倒不如说是在对自己人生经历的一次梳理。成长类小说当中有非常丰富情感语汇。在十七年电影文学中,不同于过去才子佳人式的封建主义爱情观,固有的创作模式就是革命+爱情。但是杨沫以自己丰沛的情感语汇,打造出了一个极具女性心理和性别认知的主人公。

  林道静厌恶被安排婚姻。林道静出逃,是为了躲避母亲的包办。随后,余敬唐想要把林道静嫁给市长来求得自己的地位保障,林道静对此宁死不从。这两件事都表现了她对爱情的主动权的重视,她渴望的是真实的,精神上的爱情。

  余永泽的出现,是林道静对生的希望。林道静最初是爱着并崇拜者余永泽的。在与余永泽这个书生的爱情里,林道静的细腻温柔和对爱情的渴望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后来的生活中,慢慢地暴露出余永泽人性缺点,让林道静渐渐地发现他的本性,发现他庸俗、自私、一心只注重个人琐碎事务的真面目。这也导致了后来林道静的离开。小说与电影的处理上,是有所区别的。小说中的分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内心矛盾此起彼伏的;而电影中将这一过程改编得更加简单粗暴,这跟电影把政治立场和人的道德水准对对接有很大的关系。电影中也多次强调了人的阶级属性决定道德水平

  之后,林道静真正爱的人出现了。北大学生聚会上,一直渴望走出家庭,走向社会的林道静深深地被卢嘉川慷慨激昂的言论所吸引,他富有生命力的言谈准确无误地道出了林道静内心对激情的渴望,在她看来,卢嘉川这样活着的人才算得上真正的活着,也只有这样的生活才是人来到这世界上的真正追求。卢嘉川可以看做是林道静放眼看世界的启蒙者。

  最后与林道静组成家庭的是江华。江华是林道静出走后的入党领路人和革命的带领者。林道静与江华走在一起,更多的是因为他们有共同的革命理想,他们都认为个人事小,革命事大,在民族危亡时期,个人家庭都应该从属于革命事业。在电影和小说的最后,他们两人融入了洪洪的革命人流中正揭示了这一个主题思想。

  林道静生命中遇到过三个男人,她都从中汲取了成长中所必须的养分。用现在的话来形容,林道静更像是一个“海绵女”,高情商,有思辨精神和女性意识,善于把握人生的每个机会,从经历过的男人那里偷师学艺。林道静在成长的路途中,从青春洋溢的女知识分子成长成一个无产阶级女战士。

  《青春之歌》影评(二):有关选择

  民族危亡关头的选择

  《青春之歌》整场电影最让我怀念的画面是女主角林道静穿着白色小开衫手里拿着一块白色小手帕时不时揩揩汗,清新田园风,既有一股小家碧玉的洁雅淡然,又透露一种自爱果决的气质

  《青春之歌》是以“九·一八”到“一二·九”这一历史时期为背景,以学生为主线,成功地塑造了林道静这一在三十年代觉醒、成长的革命青年典型形象

  在那个黑暗时代,林道静不过千千万人海里一个最为平凡的女学生,有着悲戚的身世与流离的生活,在苦难中渐渐成长。当余永泽给了她一个温暖安适的家,给予她依靠与安抚,我以为她会安定,会低眉,会俯首,会甘心,对于她来说,浮萍得以有其所,是上苍的宽容赐予。可是很快便出现了端倪,林道静的心不安分地躁动,这平庸日子如乏味的白开水,喝久生厌,她因为年轻而渴望,因为渴望而追求,因为追求而斗争,因为斗争而欣悦,因为欣悦而年轻。余永泽给她的小窝满足不了这匹难以驯服的小马的千里愿,如果说林道静一直在往政治道路上不断前进探索,那么一直留在原地只求自保不问国事的余永泽又如何能与她共处。

  若之前不成熟的林道静只是不甘生活的平淡而迷惑,她的不管不顾还带着一些任性与自私的成分,毕竟婚姻家庭需要双方的共同协调与努力,而非因为不理解就横眉冷对,这对追求文学造诣的余永泽也有些残酷可能与当时政治环境有关,感觉影片对胡适似乎比较有偏见)。到后期,成熟的林道静才真正明白自己应该为什么而战斗,是在为什么而战斗。外面的世界狼烟四起,处处冻死骨饿死骨,农民生活苦不堪言,整个民族水深火热生死存亡已经悬于一线,这是国家的事,匹夫有责。林道静为了心中的道开始投入愈来愈深的斗争之中。这是林道静在面对民族苦难时做出的选择,让余永泽憎恶厌弃的选择,让她的朋友们无法理解的选择,也让更多人敬佩与尊重的选择,在那个动乱的时代,汉奸,叛军,逃兵,懦夫,忍辱偷生,民族劣根性在那个时候充分展现,这是人性本能对于生的强烈渴望让他们做出的选择。可是林道静却走了截然不同的另外一条路,那条人迹较少,荆棘杂生的路,那条苦难重重的路。

  可是她是林道静,不畏惧不退缩的林道静,那个用白色小手帕,轻轻揩汗的清雅女子

  《青春之歌》影评(三):青春之歌

  《青春之歌》成功地塑造了林道静这一在三十年代觉醒、成长的革命青年的典型形象。

  “诗人兼骑士”的余永泽,唤醒了林道静对生活的热情,在余永泽爱情的感动下,她答应和他共建爱巢,从小孤苦无依的林道静暂时享受到了家庭的温馨。但她不甘心被人供养,先是寻找工作受挫,后接触到北大的爱国学生,思想上受到触动。

  余永泽一再拦阻她参加革命活动,并导致卢嘉川被捕。林道静在惨痛的事实面前如梦方醒,决心离开庸俗自私而平庸的余永泽,投身到抗日救亡的洪流中去。

  在电影《青春之歌》里 ,有一段描写余永泽与林道静争吵和分裂的戏 ,这里在为余永泽布光时,就采用了底侧光,人物的面部半明半暗 ,上阴下亮,使人物卑鄙 自私,丑陋的心理,通过光的造型生动的传递出来。

  《青春之歌》影评(四):崔嵬和陈怀皑都是好影迷

  开头惊涛拍浪,致敬《西游记》。

  开头林道静跳河被余永泽救下,致敬《十字街头》。

  前半部分林道静和余永泽结婚同居最终分道扬镳,致敬《伤逝》。

  卢嘉川给林道静一堆书要她读,致敬《鹿鼎记1》。

  林道静穿着旗袍半夜出门天光回家,致敬《神女》。

  林道静与胡梦安边交谈边从屋内瞬移到屋外,致敬一切梅里爱的短片。

  林道静在农村考察农民生活并回来写日记,致敬《乡村牧师日记》。

  林道静离开农民家穿过麦田,致敬《关于莉莉周的一切》。

  农民麦收起义,致敬《我是古巴》。

  林红慷慨赴刑场,致敬《烈火中永生》。

  欢迎补充。

  《青春之歌》影评(五):课堂观影有感

  这部剧毕竟与我们的这个时代相隔甚远,我给的评分不高并不代表这部剧拍的不好,可能是时代的变迁,背景的不同,艺术的表现形式让我有不同的感觉。不过,总归我们应该向红色经典致敬!

  老师说:“电影跟书还是不同的。”书,我是没有看过;单从电影中,我看到了主人公林道静内心的成长,从余永泽到卢嘉川再到江华,她完成了从恋爱到革命的转变……

  林道静从一位想要轻身的花季少女,转变为为祖国奋斗的一位有理想的知识女性。这期间她离过婚,也坐过牢,这些即使在现在看来,她也是一位很胆大、有个性的女子,可见在那个年代,做出这些举动是需要多么大的勇气

  那个时代,虽然时局混乱,但是却思想开放,青年们热血澎湃,虽然有人追逐名利;有人沉沦堕落;有人丧失脊梁,但正是如此,才更加体强化了女主人公的形象。

  书上说:杨沫从女性心理体验出发,把小说中的女性作为女人来描写,体验她们的心灵感情,这些描写使《青春之歌》充满人情味与抒情美。

  观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

  咳咳……

  容我跳一下戏,一直觉得演戴愉的那个演员跟樊少皇特别像!

  《青春之歌》影评(六):给历史一点颜色

  百年讲堂以建国六十周年的名义放映当年的建国十周年献礼片《青春之歌》,我不太了解这部电影,但印象中是部名片。我其实就是对“青春”来劲,冲着个片名就来看了。和预想中的差不多,这部电影的上座率明显很低,十七年时期的电影嘛,大家多少都有偏见,觉得肯定不会好看

  我对那阵子的电影倒是没有偏见的,甚至文革中四人帮授意拍的片子也特地找来观摩过。但不是说我对电影就是没有偏见的了,比如港片我就不多看。只不过呢,我这偏见属于少数年轻人的偏见,对于所谓革命电影的偏见,大概是多数年轻人的偏见吧。

  再说起十七年电影,我觉得小时候对它们怕是存在潜意识里的偏见的。因为我能确认儿时看过的十七年电影有且仅有三部:看过X遍的《地道战》和《地雷战》,加上一部响应学校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号召而看的《狼牙山五壮士》。至于同龄人会津津乐道的《小兵张嘎》、《鸡毛信》和《闪闪的红星》这类儿童片,我大概是都没看过的,或者说是看了没看下去的。

  我甚至还印象深刻地记得小学年级的一天,我和小伙伴严肃地讨论过一个问题:“电影中的结局都是好人胜利,坏人完蛋,都是解放军消灭了反动派。那我们长大了是会变成好人还是坏人呢?如果我们变成了坏人,是不是就改不了了呢?”我对此有些焦虑,变坏了怎么办?

  固定的模式,大抵是十七年电影留给人们最刻板的印象。可是,我这么把中国电影一路看到现在有两百多部了,也没觉着如今的电影本质上有多大的改观呀。而人们的偏见一旦形成,往往就难以改掉,反而是不断加以强化。我觉得我们可以试图着去理解那个时代,就如同我们正理解着这个时代一样,去静静地看看它吧。读懂旧人,是为了更好地做新人。

  十七年电影从来就不是只有革命题材,它也有那个时代的生活片,那个时代的爱情片,那个时代的科幻片,那个时代的笑声,那个时代的性感,甚至那个时代的吻。现在我们反而观之,觉得那种给正面人物打全光、反面人物打脚光的手法实在拙劣,觉得那种听上去硬生生得简直有些后现代味道的对白令人笑场。可如果我们去接触一下那个时代留下来的一些真实影像,我们却发现如今看来着实别扭的方式,正是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只不过艺术高于生活,在电影里拔高了一些罢了。

  我们的爷爷奶奶爸妈妈们当年去看《青春之歌》的时候,恐怕不可能频繁笑场,以致眼神游离,他们就那么津津有味地看着,说不定,还抹起了眼泪。如果说那时的电影大多源自生活,其实反过来电影对生活的介入更大。也就很难说清是人们日常的生活方式影响了电影的创作,还是银幕上的形象改变了人们的言行举止。

  其实这部电影里的人物大都是有原型的,女主角的原型就是作者杨沫本人,而片中那个电影明星有着她妹妹白杨的影子传说周总理饶有兴致地看完此片后,把本来由陈伯达扣上的小资情调的帽子给掀了:“很真实,当年我们就是这么走上革命道路的呀。”

  嗯哼,这么一部在我们现在看来挺马克思挺革命挺硬的电影,居然在当时还被不少人觉得有点软呢。时代变了,这就是那个时代的革命浪漫主义,那个革命腔和文艺脱口而出的时代,那个下海救人也还要潇洒地甩掉手上的伞的时代。这更是那个时代的经典作品,也是中国电影史上的传世之作

  尽管我在此褒奖着这部电影,但我承认,看到三分之二的时候,我也有点看不下去了。我觉得这就是一部挺中规中矩的电影,剧情渐渐展开,人物渐渐转变,既没有什么多余的,也没有什么缺失的,于是看到两个小时的时候,不自觉地希望它应该结束了。

  影片在继续,于是我思想继续游离了一下。我想起本片导演之一的陈怀恺,他的儿子叫陈凯歌,于是我就想起了《梅兰芳》。那也是一部中规中矩的片子,剧情零碎,甚至连起伏都不太大,以至于我觉得哪个情节都可以用来剧终,在电影院里不断地看表。这么一想,我也就沉下来了,视线回到了银幕里。

  而剩下的三分之一也确实显得精彩了些。终于,银幕上打出了许久不见的“完”字。掌声响起,或许是例行公事,致敬者也有之吧,我倒是由衷地鼓了两下。至少在昨天看完《高考1977》的时候,我是没有击掌的。起身时,我就闪起一个念头,老子比儿子强。再念及老子作为《霸王别姬》的艺术指导,不由得啧啧了两下。

  其他方面我就都不说了,比如摄影和构图。据说这片子当年拍摄用的是最好的胶片,反正五十年后我在银幕上看到的影像确实相当精美。我只想说说故事本身。这电影往邪恶了说,就是非常成功的政治宣传片,因为它不是靠说教而是靠实实在在地讲故事讲明白了为什么女主角会由一个小资向布尔乔亚再向共产党员的转变,以及她身边那原本钻在故纸堆里不问政治的一家人是怎么选择了和她一起走向游行队伍的。人物塑造和情节发展背后的“逻辑”自然合理,不需要把概念灌输给观众。

  想想现在的好多电影,一两个小时下来,连个故事都讲不明白,或者人物太苍白。再想想好多导演拍不好电影拿审查说事儿拿分级说事儿。十七年电影时代的电影审查该比现在凶险多了吧,那时候也基本上就一个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可拍出来的电影的整体水平怕还真不比现在的差呢。

  进步当然是有的,可如果这进步的幅度还跟不上思想解禁的速度的话,那症结到底在哪里呢?还是从艺术的根子上找找原因吧。曾经在资料馆看过女主角谢芳主演的大毒草《早春二月》,用现在的流行语来形容,就是彪悍。文革之前的氤氲空气里它就是活生生的长出了这样的奇葩!奇怪吗?不奇怪。是历史沉默太久了,观众的偏见就更甚。

  看完《青春之歌》我感到有些愉悦,就索性写了这么些话儿。如果你不能把它当作一部优秀的电影,那么你也不妨把它当作一个历史的文本,借此走近那个我们一知半解的革命浪漫主义情怀的时代。那是1949年到1966年,中国电影的十七年,更是中国人的十七年。

  《青春之歌》影评(七):元样板戏电影的革命呈现

  这部电影是北影厂作为国庆10周年献礼拍摄的……与电影叙事本身相比,戏外的故事远为复杂,首先电影剧本是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杨沫这位猛女亲自操刀,事实上她之前许诺给了妹夫,妹夫已经改好了剧本,上影要拍,但是北京的领导不允许,经文化部协调,最后北京战胜了上海,可见我们的部门利益、地方利益是时刻凸显的,也难怪北京和上海的竞争下,两边领导人始终不对付,即便上升中央领导,也是常常倾轧的……杨沫其实姿色有限,不如妹妹白杨太多,但是,她的开放和革命思想在当时是少见的,自然也招知识分子的喜爱,这就牵扯上了剧中的余永泽,原型张中行,刚好是我老师的老师,这里面的故事我是亲耳听到很多,与电影无关就不赘述了……接着,是电影剧本的改变,其实,电影已经很长了,但是为了一部反映小说,自然是做了最大的压缩,其实游行、下农村这些都是和原作没关的,但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似乎不这样就不够红,不够革命,不够群众路线,杨沫有这个自觉,虽然不好推测她有多么强的觉悟,但是她的敏感还是有的……然后,这部电影审查期间,也牵扯到了中央的斗争,有一派称电影反映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趣味,另一派则觉得电影是很好的反映现实,最后支持派胜利,电影顺利上映并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应,那些票房什么的数据并不可靠,一方面统计没保障,一方面可能大多是组织看的,要知道,这是国庆献礼啊,支持一派的领导人暂时春风得意,可是他们还不知道,马上要掀起的各种运动与革命,将会将他们全部打到,甚至丢掉性命……电影的演员阵容是很强大的,除了女主角,比较像今天的海选,在人物拍摄上,正面形象的人物都采取了若干度仰角的拍摄,已显得高大全,有什么突然的变焦在突出重点的同时也有点突兀,电影导演崔嵬是干戏曲出身,因为电影中的人物是有身段的,很多时候,表演是很做作的,类似于亮相,而陈凯歌老爸在这部片中的拍摄也近似于拍摄戏曲电影,或者说,这部电影很有点元样板戏的意思,只是还没有那么夸张,也没有唱……电影特别注重化妆,谢芳的腮红和唇红是清晰的,为了突出主题,一件红毛衣也总是染了色一样血红,这是血染的风采,是中国革命的红,或者,那些化妆也成了小资产阶级的意识体现吧,导演很注重演员的眼睛,我们经常看到,谢芳的眼睛是亮晶晶,这些很多时候是蜡烛和灯光的效果,是的,一名虔诚的党员是炯炯有神的,而电影叙事,其实也是围绕了林道静不断进步乃至入党的故事,故事本身其实是单薄的,导演采用了美好的景色,北京的名胜都纳入其中,有一个作用是保持了当时文物的意象,其中很多今天已经是破坏了的,但是导演的戏剧出身,让电影的立体感较弱,层次不清晰,我们看到的永远是革命人,其他的层次感就不被纳入……无论如何,这部电影的戏里戏外都打下了那个年代的烙印,这部电影也在中国电影史中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青春之歌》影评(八):我讨厌老电影,除了这一部

  说实话,在没看这部电影之前,我一直以为这部小说或电影与王蒙先生的《青春万岁》有什么联系呢。二者都是在写青春,很容易让人搞混。看这部电影也是因为“青春”二字,关于青春的东西,对我们这些正在经历青春或青春的一些已经过去的人来说,到底还有那么一点吸引力。

  本来就对老电影没什么好感,慢节奏的播放模式,絮絮叨叨的讲故事的方式,让我们这些看惯了现代科幻电影和韩国欧巴片的孩纸只能是强作忍受来从这样一部老古董里窥见上世纪50到60年代那些年轻人的青春,仅仅只是窥见,那些东西真的太遥远。我们父辈的父辈的青春,我们只能当做历史来看,这期间,真的没有缅怀,有的,只是我们试图从这部影片中窥探出他们的青春,从历史的缝隙中找到一点与自己相关的影子,可惜我找不到。还是认认真真看电影吧。

  片中女主人公从一开始典型的封建社会受欺负的封建妇女形象在经过一系列的成长和考验之后成长成为坚强的革命知识份子形象,这一形象在当时社会有着积极的意义。作者特别选一名女性作为主人公来表达在青春的热情中散发出热量并由此来影响社会的原因有三,第一,林静道的经历大部分为作者杨沫女士的生平经历,从她在封建时代被欺负者到后来的革命知识分子,引领时代发展潮流的女共产党都是她的生平写照。第二,由于当时时代原因,新中国虽然解放,但在思想上,一些人们并未真正意识到解放这一词的真正意义,特别是妇女的解放,选此书女主人公的事迹来启发人们,告之人们妇女解放的时代来临了,妇女能撑起半边天的作用在社会上开始流传。第三,一个人最年轻最具有活力的时代便是青年时代,女主人公选在这个年龄为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是对当时青年具有深刻启发的一部影片,为了革命的事业尽情燃烧青春转化成为人们的幸福,这些激情燃烧的虽然告诫那些享受在和平幸福年代的人们同时千万别丧失了斗争的激情以及珍惜现在生活。

  这些东西我把它称作“追求并奔放着的青春 ”,是这一代人的青春疼痛史,我试图认认真真看完这部影片,可还是忍受不了那种慢条斯理,边看边笑,笑影片的叙述方式,这样才看到了三分之二,笑着笑着我开始笑自己了,我不知道是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太安逸还是当时的人太傻,我不知道是我们丧失了最起码的精神支柱和信仰还是当时的人为了革命不怕牺牲。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可笑与可悲,当影片中的林道静为了革命奋不顾身的时候,我知道在安逸生活下的我们缺少了这个年纪最可贵的东西,对理想的信仰和奋斗的激情!在影片最后打出一个“完”的时候,我知道,我该写下点什么,我也必须知道,今后该改变点什么了。对正在经历青春的我们,对青春还不曾消失殆尽的少年!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