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黑社会》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黑社会》影评10篇

2018-01-17 21:4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黑社会》影评10篇

  《黑社会》是一部由杜琪峰执导,任达华 / 梁家辉 / 古天乐主演的一部犯罪 / 剧情 / 惊悚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黑社会》影评(一):为什么我很平淡的看完了电影

  印象中的这类片子应该是《枪火》一类的,紧张激烈结果看片时候感觉和我看《教父》时候一样

  看评论里很多人说阿乐用大石头砸死大D这一段拍的好,但这些年看过的影片中比这更心狠手辣大有人在

  是的,影片拍摄于05年,也就是十年前。十年中可以出现很多很多作品,十年也可以改变人性

  十几年前可以夜不闭户,十年前人们看到这样的场景觉得心惊胆战,而现在2016年,什么都不足为奇

  如果说大D 为了自己利益想做话事人,阿乐为了自己的利益残忍地杀死了大D,其他人为了自己的利益风吹两边倒,这就是黑社会的话,这真没什么讲头。因为现在,整个社会上的人不都是这样么。

  因为现实不断打破我的天真,所以再也不相信人心了。什么兄弟义气,被兄弟背后插刀的事还少么。就像电影里,阿乐和大D联合起来杀死另外一个社团的老大时,大D边砍边说到,混黑社会这么久还那么天真,该死。

  所以我一直坚信的一句话:防人之心不可无。

  听说过一个人的故事,说这个人开车撞死了人之后还很平静地去搓麻将,知道警察找上门来才跟着警察走了。而这个人就是自己某个认识的人,这样你还会再天真了吗?

  真正的社会永远更血腥更暴力更残忍。

  《黑社会》影评(二):质感高级,精装限量

  高级港片质感的代表,有《教父》的味道专业优雅、克制地呈现着后古惑仔时代的黑社会。

  影片的节奏非常赞,仅凭一根象征着权力棍子和大D和阿乐两人简单关系,就制造出撑满全场的悬念感。

  追寻棍子的过程是所有人选择站队的过程,分不清敌我,意料之中和意料之外接踵而至,慢慢地道理不言自明——在风暴过去之前,没有能够确定的立场。

  而大D和阿乐同框的每一个镜头都让人浮想联翩

  其实观众都猜得到结局——阿乐所试图建立和维护的东西,不断受到大D等人的挑衅,大D不会善罢甘休,阿乐也不可能听之任之。然而最有意思的,就是不知道结局什么时刻、以什么样的方式到来。

  同一辆车内、顶层天台、安静的酒吧、野外垂钓的湖畔……一个个看似都可能引发终极事件的段落都平稳而过,对结局的期待便愈发强烈

  杜琪峰的每一部影片都能截取出一些精致的、耐人寻味片段,这一部更是不例外。

  老一辈的黑社会人在阴暗陈旧的房间中继续为权和利而争吵,光影混沌,背景音乐哼唱着上世纪某个年代的戏曲,墙上挂着老旧的相框,天花板上悬着的吊扇半死不活地旋转着。大叔大爷们吵得兴起,行将动手之时,“请茶”声响起。镜头给到一个白白胖胖的长者,慈眉善目。镜头缓缓拉远,大叔大爷们纷纷凑上前来错落有序地端起茶杯、默默品尝,再无争吵,老年俱乐部一般祥和。

  以及一帮黑社会的大佬,一人一个笼子,在警局中隔着铁丝网商量、争吵,通过律师遥控外面的世界。48小时后交了保释金纷纷走出笼子,去大街上解决帮会的权力争斗。

  还有各种前一秒大打出手后一秒称兄道弟,前一刻你死我活后一瞬惺惺相惜

  这些种种个人情感利益和集体情感利益掺杂缠绕的荒唐和实在,都存有象征和写实双重意义,它活在一切制度中。

  每每当港片中常来常往的这几张面孔集体出现,通常会天然地拥有一个优势——观众难以通过演员表预期角色戏份,究竟谁是男一,谁是反派,谁是客串,谁会领便当,续集将讲述谁的故事……

  在这部满满的都是男人戏的电影中,一众演技派的确都很抢戏。除了疯癫的梁家辉在扮相上有点过于垮之外,其余的安排都很舒服

  通过几组典型人物关系和几个符号性的人物,以及具有象征性意义的桥段,巧妙而相对简单地呈现着黑社会的生态。

  每个角色都是一个矛盾复杂体,经历危急时刻,面对关乎生死的抉择,没有人游离在规则和大氛围笼罩的气场之外,再加上一些日常化的细节设计锦上添花,整而合一很是精彩,看得过瘾。

  其实影片在寓意上野心很大,也的确表达了很多。

  古惑仔时代的各种恐怖手段都还在,只是套上了西装,配了领带,便显得文明而优雅起来。肉体消失不再是获得和保住权力的主要方式,然而它的功效依旧最为显著。依仗情义的规则,于人于己终究是缺乏安全感和说服力的。

  黑社会该何去何从,每两年一次的选举又将引起怎样的风波,对续集相当期待。

  《黑社会》影评(三):黑色社会

  首先说明下,这是《黑社会》第一部的观后感,狗尾续貂的《以和为贵》就忽略吧。

  有关于香港电影的黑社会题材作品,由来已久了。由于我是个彻底的艺术电影欣赏者,不需要为什么大众媒体写作,所以我可以大声的说《古惑仔》就是彻头彻尾的傻逼电影,噢甚至不能称为电影。香港文艺圈确实是个很特殊的个例,向氏兄弟等人以及新义安、14K等组织本身就给了这个圈子极强的背景。这个圈子用这个背景作题材,瞎胡闹可以拍出《古惑仔》这样的片子,认真拍就可以拍出《无间道》和《黑社会》这样的佳作。

  我也曾经很怀疑任达华和梁家辉等人怎么可以把黑社会人物演得这么入骨,撇开背景不谈,多年的演员生涯历练也造就了片中的这些经典角色。演员是一部电影的精髓,而导演就是灵魂了。如果导演的艺术水平足够,就可以挑到甚至是写出好的剧本,就可以引导好演员的表演,就可以想象出恰到好处的镜头,这样一部艺术品就诞生了。杜琪峰在这个片子的发挥上可以算是巅峰水平了。游乃海的编剧是典型的顺叙情节,却用极佳的对话控制和蒙太奇运用把镜头组织的引人入胜,使人一直紧跟着影片的节奏调整着自己的呼吸。这种看似不经意效果,背后不知道有多少修改和尝试,那都是心血啊。再加上谭家明的剪接和罗大佑的配乐,整个影片的技术部分完美无缺一尘不染。对音乐尤其感兴趣的我不得不单独提一下罗大佑的配乐,最简单的单音结构及和弦,最普通的木吉他演奏,却能做到这种表现力,这在电影配乐领域绝对是不多见的,罗大佑用自己浑厚的功底再一次证明了自己的大师水准。与此形成鲜明反差的就是《以和为贵》的配乐,就不要提了的好。

  跟之前几篇不同,我也想专门谈一下本片演员的表演。电影这个形式,在荧幕剧里对演员的要求最高的,而且也非常特别。大家知道话剧要求演员不论是声音表情还是动作都要比较“夸张”,就是更戏剧化、舞台化一些,而电视剧受制于艺术性相对低下的剧本,我认为基本上对演员的表演水平要求不高(《潜伏》这样的特例不算),而电影介乎二者之间,因为好的电影台词比重明显小于电视剧,而且很多优秀镜头的表现力基准很高,需要演员在结合表情、情绪话语、动作上非常到位并显得自然真实逻辑上要容易理解接受。想一下,在一堆剧组人员机器的面前,有时身处完全搭设出的不相关的背景,要做到这一点,确实演员可称得上高智商职业。而且那些不喊不叫不流眼泪的戏,往往更难演,更见功底,情绪激动的时候人往往精力可以更集中更容易入戏一些。本片中比如坐在车里谈判时最后梁家辉在绿灯时的表情,和最后钓鱼的场景中互相谈话那一段任达华一边听到梁家辉的建议、一边把鱼钩从鱼嘴里拔出的情景,任达华最后看到龙头棍真面目的瞬间,都是最精彩的例子。除了演员本身,台词和导演的临场控制也决定了表演水平,好的演员和导演知道该把台词说成什么样,而最终一个镜头的表演究竟过不过关,也大多由导演拍板决定,这也是为什么好多演员在某部片里表演非常出色,另一部却很糟糕绝大多数情况都跟导演不同有关。例如古天乐,本身并不是实力派演员,在本片中的表现却还不错。而杜琪峰也给了我们一个不可思议的case,那就是《以和为贵》里面每个演员的表演都突然变成了一团糟,究竟发生了什么,我实在是想不出来。同样情况也存在于《教父3》。

  最后当然是要说一下最重要的,影片的主题。很多人在看电影的时候,总抱着一种“电影是娱乐”的精神去看,这本身没什么大问题,但是一旦在媒体上出现了评价机制,问题就出来了,大部分人把本来十分出色的文艺片评价为“差”,原因竟然是“太闷”、“不懂”、“快睡着”,而另一些品味极其fastfood的“大片”就被评价为”好“,原因竟然是“刺激”、“感人”(多么廉价)、“令人激动”。这就走入了一个误区,那就是艺术和娱乐是无法共存的,更不能由娱乐分子去评价艺术。电影是一门艺术,这个哪怕最俗的人也不得否认,而艺术电影本身就比娱乐大片具有更深远更大的价值人类从来都是伴随着艺术而进步,同时伴随着娱乐而消沉。尽力娱乐的生活观,导致人们只要接触到艺术的时候就拒绝动脑、拒绝思考、拒绝品味,没办法,好的艺术电影不是fastfood,必须要在咀嚼之后才能领悟出对人生更有帮助的道理。看到这个片子,很多人只看到表面,啊黑社会啊打啊杀啊,但是又没有《古惑仔》这么“热血”啊,所以男的女的都觉得没意思。这恐怕是本片没有被评到五星的原因。我直到现在还很奇怪,虽然上学的时候语文课很傻逼,但起码教过我们怎么分析一篇小说吧,到现在已经没人记得了。

  回归正题,看一下这部好片的意义。这个片子的最大亮点之一就是片名,很多不够细心的观众可能没有觉察到。如名字字面上所讲,本片看似描绘了香港黑社会团体中争权的情景,实际上,这只不过是一个借喻而已。稍微仔细想一下,我们这个“社会”的哪一个角落不是如此呢?只不过我们经历的是看不见的刀枪,和看不见的血而已。龙头棍,作为故事最大的线索,非常精彩的代表了这个社会被人们趋之若鹜宝贝——名与利。这个象征着最高权力的宝物,牵动着每一个“有志青年”的灵魂,让每一个见到它的人,不管是大D、东莞仔、Jimmy仔、飞机和最后的乐少,都心动着,不自觉的血流加速,只要一想到它,就可以不惜一切,可以隐忍,可以妥协、可以残酷,可以抛弃,可以背叛,可以嗜血如命。。。。最后的下场,故事给出的是再合理不过的悲剧,一具具行尸走肉们,最终在彼此的丧心病狂中被这个小小的、有点美丽并让人着迷的棍子一个个的吞噬掉。在这个黑色社会中,师爷苏、大头、邓伯、串爆、老鬼耎、龙根、吹鸡等人,代表了不同志向或目标各色人等,或者八面玲珑游刃于各种势力间,或者死守信仰忠诚为己任,却不知只是工具而已,或者自认为超脱凌驾于众人之上却最后仍是名利的牺牲品,或者寄托于权力之下披着假皮蒙混度日。。。。警察,似乎代表着世界上仅存的纯洁精神,微弱的与魔鬼抗争着,又似乎代表了虚假的社会制度,鼓吹着仁义道德,却从来没努力过,去试图把魔鬼杀死。《以和为贵》里比较特别的一点是结尾,把大陆警方比喻成了更高级的人外之人、山外之山,它操纵着一切,把追逐着龙头棍的小鬼们也都当成了玩具,其实本质也毫无改变。

  毫无疑问这部片子是个悲剧,不管从描述的现状还是最终的展望都是。这也无可避免,对于一个一生都在了解周围环境、了解世界,并且一直抱有美好愿望男孩来说,到最后他会看到比别人多得多的黑暗,而不是逃避似的认为“这个世界还是有美好的”,但是如果这个男孩够坚强,如果他确实是上帝的使者,他就永远不会停止抗争,不论声音多么微弱,不论自己的梦想悲观蚕食成什么样子,都不会停止。这就是为什么杨德昌、Ken Loach、Lars Von Trier等等,总是要把这些他们看到的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黑暗赤裸裸的扔到我们眼前,距离如此之近,景象如此清晰,我们无处可躲只能睁大双眼看着,让血溅到自己身上、头发上、眼球上。。。我当然不能麻木,更不能闭上双眼,因为我正在此刻才刚刚觉醒,要用自己更滚烫的鲜血来回击,直到没有血可流,直到这个世界、这个社会重新找回色彩,重新变成绿的树、红的花、蓝的天。

  《黑社会》影评(四):背景音樂可以

  這部片子,我是因為古天樂而去看的。有點感覺像《我們這一家》劇情不算緊湊,占米還沒被逼瘋,自己就發瘋了。我起初以為他不會殺啊力的。還有,其實越看越有些無聊。整部戲最大看點就是那個愛錢如命的殺手。還有,飛機在最後沒有理會占米,直接飛掉名片,本來應該是飛機成為第二打手的,那就可以體會出占米知人善用,可惜呀~還有,占米比啊樂的手下殺死他們的老大是,上演了活生生的人肉叉燒包一幕,我當時看傻了眼,還以為自己看重口味電影呢~尾聲,其實開始覺得占米有點扭曲理想,他僅僅爲了買當初與妻子承諾的一個山頭而不惜一切,有點近乎瘋狂的感覺。沒有給飛機一個交代去向,實在引人遐想。還有,就是啊樂手下殺啊樂時,與他兒子向左走向右走,這個畫面最傷感。其實當時很想看看當那些收小弟的見到他們老大的囧樣,可以沒有啊,不然可以大快人心。就是因為沒有激動人心的情節,所以這部戲顯得沉悶,只可給三星。倒是背景音樂成就了他~

  《黑社会》影评(五):我的評論只是隨筆

  梁家輝這個老男人啊 太讓人佩服他的演技了

  應該說 這是一部男人戲 有黑有白亦有灰了 後面會有無間道123 題外話了

  我也並不是在05年當時看到此片 可以說 當時的一眾配角都是他媽的演技派 無間道不能與之匹敵 而我也並非覺得無間道有多麼精彩 與黑社會相比 絕對是平淡無奇 警局里眾警員挖著飯盒 憤憤得期望犯罪分子全槍斃的那句臺詞 我由衷得向他產生敬意

  在現實生活中 我也曾認識一個真正接觸台灣黑社會與香港黑社會的人 原因是他的外型 那個時候他跟我說黑社會的事情的時候 我的心情完全不是在聽一個故事那樣刺激新奇 我只是在想 可以聽到哪些內幕之類的 而後 隨著那個人的神神秘秘 也就這樣么了聯繫了

  《黑社会》影评(六):黑社会——香港版《教父》

  我对这个片子评价很高,当然不是信口开河,以下具体陈述理由。

  帮会电影是一种类型电影,通常男性朋友比较喜欢,因为那里有象征着阳刚和雄激素的暴力美学。

  不过说实话,很多人的欣赏品位并不怎么高。我身边的人都知道我喜欢帮会片子,也爱好交流这个,我记得有一年有个朋友给我推荐一个人,说那个人也是电影迷,尤其喜欢帮会电影,你俩可以交流交流。

  我很高兴,在朋友的带领下去会那个影迷,那影迷见到我很高兴,一拉抽屉给我拿出一大把《古惑仔》的光盘和绝版连环画,想跟我交流这个。

  我去,看到这个我转身就想走,但出于礼貌,还是耐着性子,跟他交流了一下陈浩南勾引二嫂,犯了哪条帮规,以及和山鸡如何相处的问题。

  《古惑仔》系列电影是刘伟强导演拍的,他的水平也就稍稍比罗守耀高点。看过我无间道影评的人,都知道,我对《无间道》评价很高,,可《无间道》就是他导演的。

  是这样,刘导对电影的形式把握的很到位,也有音乐细胞,另外还能煽情,你看他的所有电影,几乎都有悲情戏,而且配乐也很到位。(《血滴子》有没有,阮经天哭的鼻涕泡都快出来了!)

  但问题是要想达到《无间道》的那种效果,他必须得有麦兆辉、庄文强帮忙,说到底,刘导是一个缺乏思想深度的人,你看麦兆离开他单干后,他的事业就陷入低谷。

  他要想从里面走出来,就必须得找一个有思想深度的编剧,只是不知道他有没有这个意识。

  杜sir的银河就很有编剧意识,从老搭档韦家辉、到心腹游乃海,以及司徒锦源、欧健儿、叶天成,哪个都不是等闲之辈。

  所以银河的片子拍出来都非常有思想深度,就拿《hei she hui》说,如果你读过社会学的话,你会发现它根本不是一部小混混打架斗殴的电影,它讲的是:在一个组织中,如果不讲规则和底线进行权力斗争,最终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问题。

  看过影片的都知道,后果很不好,不讲规则和底线进行权力斗争的必然结局就是——个人独裁。

  这个可以从古天乐将龙头棍与帮会元老邓伯一起埋葬,看出其中的隐喻。其实,你要是读过罗马史,你就会发现这部片子的伟大。

  罗马以前是共合国,没有乾纲独断的皇帝,之所以后来变成帝国,就是内部权力争斗过于频繁,且不讲究规则和底线,最终走向和“和连胜”一样的地步。

  (罗马从格拉古兄弟开始就内斗不止,到凯撒、庞培、克拉苏三巨头时代,已经不可逆转了,最后屋大维终止了内斗,也终止了共和国,他的角色其实和古天乐是一样的。)

  你知道嘛,看到邓伯的所作所为,我就不由自主地想到罗马元老院的元老,他们都知道这种恶斗的后果,所以一再告诫帮会成员,“帮会要平衡,不能让一个人做大!”

  可是谁又能听他的,所以只能眼见着心爱的帮会走向堕落,但是却束手无策,这和以前的罗马又何其相似。

  所以,也正是因为这一原因,我才说《hei she hui》是一部史诗级的电影,只有科波拉的《教父》才可以与之媲美。

  刚才我说了《hei she hui》的思想有深度,现在我再说说它配乐的过人之处。

  杜sir非常注重配乐,而且有御用的音乐人为其配乐。说起来,银河的配乐非常有特点,就是它的配乐在营造戏剧张力上,非常下功夫。

  几乎每部片子,冲突要爆发时,都有一段扣人心弦的配乐,加以烘托,比如说《毒战》。

  《毒战》有几段冲突戏。

  一次是,孙红雷饰演的缉毒大队长和古天乐饰演的毒贩,首次在医院对峙时;另一次是古天乐接受孙的安排,跟两个运输毒品的同伙接洽,拿到武器(qiang)后,想逃跑,从而和不远处暗中监控的孙又一次产生对峙。

  只要两人目光一对,Xavier Jamaux的配乐马上出来。观众本来就紧张,再加上这一扣人心弦的配乐,镜头的压迫感一下子就来了。

  (单从这一点看,杜sir的电影就不知道比冯小刚的电影高到哪去了。我记得杜sir也曾说过,他对冯导的电影没感觉,反倒是对张艺谋情有独钟。这倒跟我不谋而合,当然老谋子也没少拍烂片,但是对电影的理解上,我感觉他要比冯导精准的多。)

  《hei she hui》的配乐是罗大佑搞的。

  罗大佑绝对是香港音乐界奇才,在我看来只有黄沾才可以与之媲美,不过这比喻有点不恰当,黄沾主要是个词作者,所以用顾嘉辉来媲美可能更恰当些。

  (顾嘉辉是黄沾的黄金搭档,二人合作创作出了不少经典歌曲,比如上海滩)

  《hei she hui》里也有几段戏剧张力非常强的桥段,比如第二部里飞机(张家辉),受阿乐(任达华)指使,去kill古天乐。

  在古天乐就餐的餐馆外,飞机绑架了古的老婆,古的手下发现后想还击,飞机也要掏枪,冲突一触即发。

  此时,罗大佑的配乐猝然响起,据说这个配乐是用木吉他和钹一起演奏出来,当然有的朋友说还有贝斯,总之不管什么乐器吧,这音乐一出来后,整个气氛既压抑、又紧张,同时又让人不寒而栗。(曲子名据说叫《云宫音》)

  《hei she hui 》的好配乐不止有《云宫音》,只要剧情需要,就是红绿灯的配乐,他都能给你弄出紧张感来。

  比如,第一部,大D在阿乐驾驶的车里谈判,到底是合作还是开打,正好遇上红灯,阿乐给他一个等绿灯的时间思考。

  是握手言和还是兵戎相见,就取决于这几秒钟,我记得那红绿灯一闪一闪的,在扣人心弦配乐的烘托下,整个人的心都要跳出来了。

  当然,《hei she hui》还有其它过人之处,但是我就不一一细说了。

  《黑社会》影评(七):我的收看簿:《黑社会1龙城岁月》

  大D的失败,不是因为他残暴,而是由于他不够阴险;阿乐的成功,不是因为他正义,而是由于他更有心机。一直以来都在观众和手下面前温文尔雅的谦谦君子,一旦感觉到自己的利益受到了威胁,便会毫不犹豫的斩草除根,前一秒里还在敦厚地微笑,后一秒中就会转化成杀人不眨眼的恶魔,看来即使真的到了两年后,势力做大的阿乐也绝对不会像他所承诺的那样,力挺大D做新任话事人。黑社会就像一个染缸,只要扎身进去,身上就会留下印迹,虽然其中不乏真正有胆有识有仁有义的好汉子,但是最终能掌控到大权的,一定是那个最有手段最懂隐忍的家伙,余下的人,就只能将自己的命运交到这帮人的手中。影片的后面,古天乐饰演的占米在推着一位已经残废的帮会前辈散心的时候,被这样教导着:“你混黑社会,要么就做最大最有权的那个,不然的话,就快点抽身吧。”其实,即使真的做到了万人之上的地步,也未必就能事事顺心,已经得逞的阿乐,使劲手段争来的这个位置,又何尝不是令他如坐针毡呢?

  《黑社会》影评(八):我本来是来看

  一个想象中的故事

  被围而不缴,被分而食之,一个其实已经被拍出来,但是我不记得的故事

  结果杜琪峰在2005年,只是触碰了无间道的皮肤

  他专心致志地讲述的,不是关于大红龙的故事

  他其实是在讲,奋其私智而不师古,飘荡在文明之外的种子的故事

  人都是可以被扭曲的,好容易,我打你一巴掌你就哭了

  恐惧是什么,你的邪恶就恶向胆边生了

  文明就像粉末一样消散了,没有秩序的世界里上演的故事,你欠我我也欠你

  大家缠在一起死,不死的,留给噩梦去缠绕

  你在私心里想,还是大D做老大比较顾兄弟,或者你说算了阿乐这样做也是无奈

  身在地狱的你,无论投靠哪个干爹,都不如快走

  这里已经没有可以保护你的枷锁,权力没有枷锁

  杜琪峰不敢说背后的故事,其实权力只是改变了流动的方向。

  先死的人有福了

  我一直都觉得先死的人是有福的,我从来没有战斗的心情

  战斗的心情固然可贵,但是世上怎么会缺乏求生意志孵化出的血腥肮脏呢

  我觉得早点死比较清静

  《黑社会》影评(九):黑社会也是社会

  杜琪峰向来喜欢用显性手法,在电影的进程中通过人物各自的语言动作告诉观众他们的命运。这是一个有点哲的说法,通俗一点就是性格决定命运。庸俗一点置入黑社会这个环境,这个说法就是性格决定你是被别人砍,还是砍别人。所以说我慧眼如炬,那些人能活哪些人会挂确实是一目了然。两位大佬,大D和阿乐,属于这么个情况。一个肢体动作很夸张,脑袋有些潮。一个脑袋很快,肢体动作有些欠。按照理性思维而且不用解方程式,肢体动作很夸张而且很嚣张的大D必然被性格决定命运。因为他不会装。相反,表面肢体动作很欠,一脸家和万事兴的阿乐,才是用脑子过活。所以这样的人,命运比及大D定然柔和些。

  影片开头我觉着张家辉扮演的飞机该是个能装的人。所以梁家辉饰演的大D佯装让他把陶瓷勺子吃下去时,他竟然活生生把陶瓷磨成粉吃下去。这是吃陶瓷,不是吸果冻。所以我觉着这样的人对自己狠,对别人会更狠。但是他不会笑里藏刀,脑袋里神经系统只有一条处理线,所以他的命运是成为一个好打手。这样的人身上有些江湖侠气,谁动了他,他就会报复谁,谁对他好,他就对谁好。有些天地会的遗风混搭在他身上,是条汉子。后来随着话事人争夺激烈,另一方势力开始介入,这就是政府势力。从sir们的态度我们可以看出,上头首先是求稳定,只要稳定了,下面怎么小打小闹是可以默许的。在如今这个年岁,每天都有白昼,社会也有黑白,你妄图铲除黑社会是天方夜谭。大家都是混口饭吃,何必不给条道。这个心态是一种普遍心态,从古到今就是这么运作。而我说的黑社会不是指砍人卖毒这种经典的黑,我说的是各种暗箱操作,各种灰色规则,各种不能曝光的规矩。

  在这种大框架下,条子们给各位大哥小弟画一条边缘,树立一个框架,只要大家不逾矩,爱怎么地就怎么地。这是手腕,也叫智慧。另外,就算是混黑社会也分用脖子上面混和脖子下面混两种。而在这部影片里,我真正觉得用脖子上面混的只有三个人,而且是老中青三代,简称黑三代。老一代的邓肥,一脸退休老人样,实际上能稳坐这么多年长老的位置,是有道理的。首先他是有原则的人,不会因为大D打点就选择他当话事佬。所以他说与其如此还不如拍卖。我不相信他不爱吃喝嫖赌还有钞票,但是处在他这个位置,哪些钱是冰炭,哪些钱是烫手山芋他很明白。所以这样的人可以善终。中一代是阿乐。他和竞争对手大D完全不是一个类型,相反选大D这种智商疲软的人当他对手有些没有挑战性。他也很有原则,至少装得很有原则。90分钟前,他一脸维和大使样。直到大D提出要当第二个话事佬这种二B话,他终于把脑子里的狠辣实施到大D身上。干净利落地用石头把大D砸死在河边。然后用铲子干掉了大D的老婆。老虎不发猫,你当他病危,最后你怎么死的都不知道。然而在这个少儿不宜的结局里,阿乐的儿子目睹了全过程。这标志着这个孩子将来无法纯洁,又将是黑社会的一大有为青年。

  最后一代是古天乐扮演的jimmy。这个人有头脑有义气有原则,属于大哥们都喜欢的那种。他可以在黑社会这个表面义气实际利益的大环境里出淤泥而染一点点,但是他属于脑子流,在其位谋其政。所以在他老大森哥被大D绑架后,他冲动地想去要人,然后阿乐拦住了他。我觉着这里就属于 jimmy摆了阿乐一道,因为他猜出了阿乐的动作,还给老大留下了义气的印象。也许是我太阴暗,小人之心,但是假若如此,jimmy这个人就太可怕。可怕到近有恶犬,请绕道那个层次。故事结尾的时候,jimmy去看望一位叔父级别的黑社会骨干。这个人和jimmy说了一句亮了的话。他说:“我们这些人混黑社会只会吃喝嫖赌,你要是想混黑社会,就要做权势最大的那一个,不然最好趁早退出”。这句话还可以这么说:“你要不是权势最大的那一个,你就只能吃喝嫖赌”。紧接着,阿乐砸死了大D,这就叫做宿命。这句话像极了杯酒释兵权,里面暗藏凶险,生人勿近。

  《黑社会》里面的人物,个性十分鲜明,代表性很强,包罗万象。杜琪峰不是刻意拍一个黑社会,他只是尽可能还原真实的黑社会。他告诉我们黑社会就是这个样子,里面的弱肉强食和人生道理自己去提取。与以往不同许多的是这部电影暴力少了很多,也说明时代在进步,现代黑社会已经喜欢多动嘴,少动手。可惜,每一句话里面都潜藏着玄机,稍有不慎就会眼睛一闭不睁。黑社会也是社会,往往在黑社会里就能看见社会的大部分影子,无非是把阴暗面放大罢了。无论如何,这部电影都教育我们,干什么都要用脖子上面,不然有些低端。再层次一点就是要有原则。最惨烈一点就是想清楚,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哦弥陀佛!

  《黑社会》影评(十):[访谈]杜琪峰谈《黑社会》

  来源: 张建德. 杜琪峰与香港动作电影. 黄渊译.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3, p. 297-301.

  以下文字节选自2005年8月6日我(张建德)借墨尔本国际电影节公开论坛的机会,对杜琪峰所作的采访。他是电影界请来的嘉宾,《黑社会》被选为那一年的闭幕影片。

  张:黑社会是你的最新作品。你之前的绝大部分作品都以枪战作为焦点,但《黑社会》却连一把枪都没有出现。为什么这次不用枪?难道他们都不用枪吗?

  杜:香港黑社会一直尽可能地不要用枪。绝大多数情况下,他们用刀。你在我或者别人作品中看到的,黑帮用枪用得如此有型有款,那并非是黑社会的实际情况。香港黑社会都很聪明,知道香港法律规定了,如果用枪的时候被捕,要面临更长期的监禁;而如果只是用刀,最多判七年。所以他们宁可用刀。因此,真正的问题就在于,为什么过去那么爱用枪的我,这次在《黑社会》里却没有用。那是因为我这次想要展现的,是关于中国帮会历史的一个佛家的因果观念。中国的黑社会有长达三百年的历史,最初的目的是为反清复明。但如今的帮会早已把那些洪门创始人的做事原则抛诸脑后。他们忘记了那种手足之情。

  张:虽然没有用枪,但影片仍旧拍得相当暴力。但这次的暴力,很大程度上建立在人物本身之上。例如梁家辉扮演的这个人物,看着就显得十分暴力,而任达华扮演的阿乐,外表十分平静,但最终也变得极其暴力。你确实是这样设计的吗?通过人物本身来呈现暴力?你又是如何看待暴力的?

  杜:黑帮是暴力的,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斯科塞斯曾在他作品中呈现过各式各样的暴力。意大利人有他们的暴力方式,英国人、美国人也各有各的。我们中国人也有属于我们自己的暴力风格。对黑帮来说,运用暴力是为了让人恐惧。在香港,当黑帮拿着刀冲你走来,那是为了一步步加强你的恐惧感。那就是他们展现力量的方式。不那么做,他们就没法镇住手下。暴力是一种控制方式;他们会杀了你,杀了你周围每一个人,杀了你的家人。当然,在我的电影里,我并不想过多聚焦于暴力本身,我想要展示的是作为一种控制他人手段的暴力。

  张:上次在香港遇到你,你说正在拍摄一部两段体的电影,《黑社会》是其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也已拍完了吗?

  杜:第二部分将聚焦九七之后香港黑社会的未来,它将呈现大陆如何逐步成功控制住香港黑社会,这是他们的承诺,要在接管香港后做到这一件港英从未真正做到过的事。

  张:影片是否建立在真实的人物与事件之上?

  杜:确实是,但你也不可能拍部纪录片出来啊(笑)。我要做的是将它戏剧化。有些人可能不会将它看作是一部“英雄片”。香港记者曾告诉我,当初在戛纳(《黑社会》是2005年戛纳电影节参赛片)有不少观众被它吓到,觉得它非常暴力。这多少让我吃惊。我很怀疑,真有观众觉得它暴力吗?因为在我看来,这部电影讲的东西,暴力其实只占十分之一。老实说,我的出发点并不是要拍一部暴力的黑帮片。我只想拍摄一部展现香港历史——或者说中国人历史——的电影。我可以说,这部电影大陆导演不太可能拍的出来,因为他们不了解黑社会。只有香港人才懂黑社会。你可以视黑社会为中国人的耻辱,但也可以将它当成文化或者历史的组成部分。总之,我就是想要拍这么一部电影。

  张:你在片中展现了他们的仪式,而且人物每个动作和行为看上去都很真实。前期准备工作如何开展的?有没有邀请黑道中人担当顾问?

  杜:我花了很多年做准备,也结识了多位“大哥”,和他们一起喝酒吃饭。我把自己要做的事告诉了他们,我并不想把它拍成“英雄片”。黑社会总是压迫别人,但同时他们又很强调道义原则。失去了这些原则,他们就真的成了土匪强盗了——当然,他们也绝非“英雄”,这一点,不光是“新义安”还是“和胜和”的“大哥”也全部承认。他们的故事我曾听说过很多,也亲眼见过他们办事——他们绝非英雄。八岁那年,我家搬到了九龙城寨,所以我是在一个充斥着黑社会的环境中长大的。在那个地方,烟赌毒娼,样样都有。再后来,等我稍大一些,我们家搬到了乐富,也是个被黑帮控制的区域。再之后我们又搬去牛头角,也一样。只有当我入了电视这一行,去了TVB工作,才真正远离了这些人。我读书的时候,很多同学都是黑帮——其中有赢家也有输家;有的横尸街头,有的染上毒瘾。说真的,这一切都是为了什么?其实都是为了生存。

  张:本片发行时,在香港或大陆有没有遇到审查上的问题?

  杜:因为拍摄对象的关系,目前这个版本肯定没法在大陆上映。必须要拿出一个大陆审查机构能接受的版本才行。而在香港,我预料到它会被列入三级,对此我很满意——只要别禁止它上映,怎么都行。就在两周前,审查机构决定将它定为三级,但并不要求我们做任何修改。对我来说,重要的是能把这部影片拍出来,能让它成为黑社会文化的一个证明,至于拍出来的东西存在一个限度,这我还是能够接受。如果审查机构是从道德角度出发,建议我做某些删减,我也能够接受;但如果是出于political动机或者压力,那就不行了。

  张:在你的作品中,通常都会有某场戏格外突出,也就是我们所谓的重头戏。你认为《黑社会》中最出彩的戏是哪一场?

  杜:(笑)我也不明白,为什么总有人告诉我,我片子里这场或那场戏特别棒。看完《枪火》,他们认为保镖一起踢纸团那场戏尤其出彩,但我并不觉得那有多优秀,只不过是恰好需要这场戏罢了。这场戏我们花了差不多一个小时就拍完了;他们只是踢着一个纸团,就那么简单,我要反映的就是他们的无聊,结果人人都爱这场戏。你现在问我,《黑社会》最出彩是哪一场,这我也说不清楚。我最喜欢的,观众不一定欣赏;观众最喜欢的,又不一定是我最喜欢的。我自己最喜欢的作品是《柔道龙虎榜》,但它几乎从来都不会被人提到。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黑社会》影评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