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海上传奇》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海上传奇》经典观后感10篇

2018-01-20 21:3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海上传奇》经典观后感10篇

  《海上传奇》是一部由贾樟柯执导,赵涛 / 陈丹青 / 杨小佛主演的一部纪录片 / 历史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海上传奇》观后感(一):无法被纪录的上海

  昨天看到新闻说贾樟柯执导的纪录片《海上传奇》勇夺第13届蒙特利尔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大奖。据了解,该奖项颁发给“具有非凡个人风格,创造出直觉形式美感的作品。”

  作为一个很喜欢看纪录片的伪电影迷,感觉对洋人的这段评价还是挺难认同的,不知道是贾导太文艺了还是我三俗了些。

  片名《海上传奇》让我以为这是一部讲述海洋中国关系的片子,看了一会儿就觉得不如叫《上海传奇》,虽然还是没有明白传奇在什么地方,倒是让人想起早年韩寒关于上海和海上的一个段子,忘了是《三重门》里还是韩寒的杂文里的了,大意是说有一个内蒙古的读者写信给他说很羡慕上海,旁边就是大海,他想看上海的大海,让韩寒发张照片过去,然后韩寒也想看内蒙古的草原结果回信之后两个人就再也不联系了。

  上海这个地方对中国有着举足轻重地位,从晚清打开国门之后开始,十里洋场的上海一直是中国最大的商业城市金融中心,南京条约,一二八,淞沪战役,上海一直是风雨飘摇的中国近代史上上不可或缺的名词《海上传奇》也大抵沿着近代史的脉络展开了人物的叙述,里面大部分人物追忆的都是民国和文革那段比较隐晦的历史,不过虽然隐晦还算不上敏感

  电影找的几个受访群众大多是名门之后,比如黑帮头子的后人,实业大王的后人,烈士的后人,著名演员的后人什么的,在他们的谈话中可以读出半个世纪乃至一个世纪前的种种辛酸,但对照起《海上传奇》这么大气名字还是太小气了些。

  一部好的纪录片一定要有一个主题,通过人物的叙述,通过镜头的勾勒,要表现出一种什么要的主题在很大程度决定有一部纪录片的品质,镜头就是导演态度,受访者的语言就是真实力量,但《海上传奇》的确看不出这部电影要表达什么,表达出上海是一个很牛逼的城市么,还是上海风雨飘摇了一个世纪后现在终于承办了世博会迎来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新时代

  电影中的受访者从头到尾都很少在自己家里的沙发上坐着谈话,基本上都在很空旷的地方,印象比较深的是韩寒在一大块空地上,有个导演在电影院里,其他人也无一例外,大舞台上端张凳子之类的,这样的受访环境总让人觉得有点做作,而话还没说完响起的手机铃声更是让人觉得无语,这个算是什么,算是文艺么…

  电影的后半部分和中国电影的发展还是挺密切的,受访群众的主体也转变成了著名导演和演员,不时穿插的电影画面也算是表达了对前辈作品的敬意,其实叫《电影传奇》可能更贴切一点,不过这样名字就不如《海上传奇》拉风了。

  电影里最让人熟悉的两个人应该就是开头的陈丹青和片尾的韩寒了,认识陈丹青是因为在互联网广为流传的那集陈丹青老师出场的《新闻调查》,陈丹青老师掷地有声的说:“一直说不拘一格人才,不拘一格降人才,我看一格一格全是格”,这句话至今一直在我的耳畔回响着,不过电影里陈老师上海夹杂着普通话的表述还是让我觉得挺别扭的,一句方言一句普通话是一种很让人不爽的表达方式…莫非是导演想要通过这样的桥段表现出国际化的上海人还存贮着乡音?

  韩寒的那段应该是整部电影的压轴戏,一个韩寒对于一部电影的号召力可以超过所有的其他宣传,韩寒讲的段子是老段子了,不过最近网传诞下一女的韩寒再次成为了舆论的焦点,韩寒说做我的女婿应该很难,因为我女儿崇拜我应该很难看上其他人,却也是实在话。

  最近看到凡客新的广告里韩寒的那幅是这样的Q:如果拿了世界冠军你会说什么。A:其实我是一个作家。看完这部暑期档的电影算是找到出处了。

  《海上传奇》这部电影用电影镜头和画面让人渡过了冗长的2个小时,要说这电影不闷那肯定假话,据说这部电影在世博园区里循环播放,我比较遗憾既然选择了韩寒为什么不把韩寒那段城市让人民死的更早的言论也收录进去,这样可以显得我们的国际大都市上海多么心胸宽广。

  其实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真正成为一个城市的名字或者符号,意气奋发的韩寒可以代表上海,伶人丑态的周立波为也能代表上海,上海永世博会告诉世界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也用一场大火告诉中国城市让人民死的早,在几个人的只言片语中追寻一个城市的传奇只能说是徒劳之举。

  如果想了解现在真实的上海,我更推荐大家去看看NHK今年的那部纪录片《蚁族之歌-上海求职旅馆里的年轻人》镜头下小人物的真实生活,至少对于我来说,对于我了解一个城市来说,更有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

  2010.11.25 无锡

  《海上传奇》观后感(二):海上,都是传奇

  看这片,本来期望还是比较高的,但看完了,真的不怎么能算一部好的电影,至少说叫我付钱娱乐是应该划不来的,故事冗长,节奏缓慢,还有一个颇为莫名其妙女子走来走去。

  这更像是一部记录片,古今穿插可以,人物的回忆为主,但那应该是纪录片一点的东西。

  但片子还是引起了我很多的触动,上海,可以说中国这一百多年来的,所有的浓缩,所有的交集,所有的光芒,被你都夺取了大半。当年有名有姓的人,没名没姓的人,一个个时代隐去后,今天,成了,嘘声,一片。

  抗战八年,国共决绝,文革鼎沸,上海都是那个浪尖上的天地

  陈丹青爱讲个民国范,确实啊。看那些”遗老遗少“,大段的上海话,偶尔蹦出的几个英文单词是那样的自然,那样的流露出来。他们知道什么是”houseboat“,什么是”speedboat“,中文却一时说不明白,当然我们今天也不能甚明白了。我还很欣赏那份到了老年依然的美,西装在身是那么的得体,舞步或许慢了些许,但绝不凌乱,张口的歌调是在异国的留声机。

  也不光是这”遗老遗少“,后来的文革,经济的浪潮,至喧腾,而造风气的,上海无不分量十足。当然,要哀叹一声,这个国家的劫难啊,抗战九死一生,四九不知所终,文革祸及子孙……略微,感谢一下好时代吧……

  其实,更多的,我是要说一种,海上风物,那类传奇。中国,黄土的厚重,扬起来,也就是沙尘暴。而海的风物,却是另一番的,方圆。洋人,我不得不承认,洋人的一些派头,我是欣赏的。那种态度,甚至说是对贵族的尊敬,对大气度的敬仰(当然,这不一定是什么值得说道的好事)。但是,这是人精神的一种培养,一种传承。

  上海,香港,还有我的小城厦门等等,这些海岸线上,或大或小的港埠,招惹了风气,也停泊下了那份气度。

  当年鼓浪小岛上的故事,宅邸之中,多少赫赫之名,宁愿耍玩孩童,伺弄花草。这是海上才有的传奇,这是海上的风浪,见过了,历练了,哪怕翻江倒海而过,更记得港湾里等着他的宁静

  上海,是大了去的洋场。香港,历史地理的交汇。鼓浪之岛,不敢多说,但归去来兮,那些故事,多少,还是有的。

  心想,每座城,再小也是大故事。当然,我欣赏,那海上的故事,更是传奇。

  《海上传奇》观后感(三):又熟悉,又陌生的感觉

  电影的颜色很好,旧旧的,很有沧桑感的感觉。电影中用了很多代表上海的元素,黄浦江、苏州河中来往的船只,老弄堂了白相的小朋友,修建船只的工人们

  那个穿白T恤的女人,不停的走过正在施工的工地,偶尔瞎想,偶尔透露出不悦的神情,在听了很多人讲述她们的故事之后。我突然觉得,她一定也有着什么样的故事。

  电影中采访了很多名人,有俗称的上海老克拉,有著名导演,有的生长在上海,有的在上海有过短暂的停留。每个人对于上海的记忆,都不太一样。导演没有特意的让他们用那种语言诉说。有的人用上海话,有的人用普通话。有的人上海话说着说着冒出些普通话,老克拉们则会冒出些英语。听着老上海人说上海话,我突然觉得,我有些听不懂,听着他们诉说的那些故事,我也会觉得很陌生。就像是我走在上海的街头,会突然觉得,这里,是上海吗?这样的感受。但是听到他们讲述到一些细节的地方,他们提到的一些地名。却又会觉得,他们描述的是上海。

  我常常觉得,上海是个没什么历史的地方,看了这部片子,却觉得,其实上海有很多历史,只是我不知道而已。

  电影拍摄的时候,把路人的各种状态都拍下来了,有的人意识到了他在拍摄,会说“进来拍好了”,还有一个老婆婆一直摆着yeah的姿势

  一开始看电影,会觉得没有什么逻辑性,也不知道它在讲些什么,看到后面,似乎明白了一些。大致上是按照时间顺序的。电影中,用了很多其他描述上海的电影的片段,让人们的记忆涌现,会突然想到那个时代的很多东西。

  这个片子应该是为了上海世博会宣传拍的。很多年后,这个电影也会成为具有历史意义的片子,也许现在就有了吧。2009年世博场馆都在建设中,而现在,很多都已经拆除。外滩的平台,也已经重新修复好。而当时的摆渡船,也变成了有座位的有空调的华丽丽的摆渡船。

  《海上传奇》观后感(四):海上传奇未完

  从上海回来的晚上,终于看完了贾樟柯的《海上传奇》。

  这是我的第一部贾樟柯电影,没有很多影迷《三峡好人》的积淀和《二十四城记》的失望,带着一张白纸的心情观影,也算是一件幸事。上过动画概论以及电影经典课程,发现太多的术语在让自己变得略有专业性的同时,也增加了自己的负担痛苦,所以我告别了它们。始终认为,真正让我喜欢的电影,都是能打动我的。特效能给我一瞬的视觉冲击,再像幻影雷电般转瞬即逝;而好的电影则凭借它的动人之处陪我经历沧桑、洗尽铅华,成为我一生的挚爱。

  上海是一个宏大的主题,就想写文章一样,开口大的往往难以驾驭。但当我饮下《海上传奇》这杯越品越香醇的酒,带着若即若离的醉意,我还是要说,这种滋味,很美。

  影片中有关于上海的各种画面。最难忘的,莫过于这一幅:镜头前是狭小陈旧的弄堂,尘土和市井的气息飘荡在空气中,而镜头的远处则是高耸入云的陆家嘴,金融中心和金茂大厦插在同一幅画面里,却感觉是咫尺中的天涯。这与我头脑中的上海正好不谋而合。最繁华的都会,总会阳光下的阴影吧。这才是真正的上海,新旧交错、高低纵横,在老去和新生的交杂对比中,实现一种融合。

  说起城市,就不得不提起人群。一群群心怀理想的人,在活在上海狭小居住空间的同时,也许心底藏着偌大的梦想和道不尽的故事。若没有人,大概只剩下海上,绝不会有传奇。影片中采访了18位上海人,他们大多已入暮年,有的仍居住在上海,诉说着往事,也用自己的眼睛注视着上海的变迁。有的早已离开,101大楼旁,年迈的老人拾起乡音;维多利亚港边,浓妆的老妪难忍泪水年轻的上海人,导演只采访了韩寒一人。我很喜欢韩寒,却不喜欢他在影片中说的那个老段子。但他的奔跑与赛车、经历与写作,也在谈笑风生中成为海上传奇的一部分,镶嵌在这部电影永恒时光中。

  影片不是简单的纪录片。很出彩的是,它时机适当地插入了很多电影与歌曲。它们与故事本身、电影本身非常契合,在一个个讲述着个人的曾经沧海里,所插入电影片段的准确与恢弘,更道出了一个个大时代的一往无前。《海上花》、《黄宝妹》、《阿飞正传》等等等等,是几十年的时空轮转。这让我想起发过女导演阿涅斯瓦尔达的《南特的雅特》,那部作品也插入了很多电影片段。不同的是,《海上传奇》是对一座城的思念,《南特的雅特》是对一个人的怀念,无论宏观微观,都让人震撼。而此刻,在耳边单曲循环的是插入在《海上传奇》的一首歌曲《浪子心声》,“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人比海里沙毋用多牵挂,君可见漫天落霞名利息间似雾化。”当浪子离开故土,来到陌生的他乡,在世事沉沦中,总能看穿如肥皂泡一样经不起风吹雨打的浮世虚名,不知忘不忘不得了一苇杭之的故园情思?

  然而很多网友却对贾樟柯的另一个创举多有诟病,他们不喜欢那个游走在影片中的无名女子。赵涛扮演的无名女子,一言不发地走在上海的不同角落,她的目光悠然,想寻找些什么,但又猜不清她究竟在找些什么。就算评论界有着这样那样的不满,我还是不想被淹没在沉默的螺旋的理论里。我想说,我爱这个构思。因为,我觉得她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不同的观影者。

  她可以在找寻着失散的恋人,这个恋人可能是一个男子,也可以是上海这座城市的某个角落。她可以是重返故土的上海人,却在故土只读出陌生。就像我有一位姨婆,当她在八十多岁的年龄,重新回到阔别了几十年的上海小住,用埋藏了几十年有些生涩的上海话感谢亲友后,坐在车里看窗外的风景时,她微笑着,却不知该说些什么。她也可以是怀揣着上海梦想的异乡人,在上海的高楼和人群里,太多这样的人,只能慢慢将自己的梦想折算为现实。她也可以是我这样的小卒,坐公交车路过当年祖父打过工的马路,抬起头看到祖父经常提起的国际饭店已渐渐黯淡在闪耀的星空中,若有所思。

  当然,从本质上讲,这是一部上海的宣传片。但是我很高兴,它没有把上海描述地无懈可击。比如电影中的世博园区里那个还在施工的中国馆,还有灰蒙蒙却寄托着信仰的苏州河。这样并没有减少电影的美感,反而因真实而更让我刻骨铭心。

  导演贾樟柯说,《海上传奇》是给上海的一封情书。我很爱这个譬喻。它讲述了上海几十年的历史,有数不尽的美丽,也有说不完的瑕疵。但对瑕疵的描写并没有让这封情书贬值,反而让它更珍贵。就像如果男子对女子说,“我爱你,你是世界上最美的人”,这样的爱就让人觉得来得太表象太不值得相信。另一种表白却更能抵达内心,“我爱你,我知道你眼角有细纹,我知道你喜欢吃醋,我知道你紧张的时候会偷偷地发抖,但我还是爱你。”

  影片结束在上海地铁的播报声里,声音渐渐低下去,直至字幕升起,仍然隐约可听。《海上传奇》结束了,但上海的海上传奇未完。无数的人们会在每天挤上纵横交错的上海地铁,他们可能居住在上海,也可能只是上海的过客。所有的乘客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出发地和目的地,在不知疲倦的播报声里,续写属于自己也属于这座城市的传奇。

  《海上传奇》观后感(五):在体制的罅隙中抒情

  其实一开始,我对这部影片没啥太大兴趣,因为这影片纯粹是世博的应景之作,再加之贾樟柯也早已不是我喜欢的那个贾樟柯了,他近来的作品明显已被体制招安,可电影中出现的那些访谈人物倒是吸引了我,韩寒、陈丹青,那是我目前最喜欢的两种声音,还有韦伟(费穆《小城之春》的女主角)、韦然(上官云珠的儿子)、潘迪华(王家卫电影的老上海面孔)。在世博临近尾声时,我还是看了这部《海上传奇》,而且感觉还算值得。

  贾樟柯,曾经的电影诗人。从《小武》、《站台》到《三峡好人》,他的镜头一直是以一种诗意的语言在小人物的命运中感怀时代的变迁。那份感伤与悲悯来自影像的深处,更来自他的内心。他摈弃了宏大的叙事,华丽的影像,只是以一种平实的记录式的电影语言,展现当前中国人的卑微处境。可这次他没让人太失望,他在体制的罅隙中保持了他的艺术个性。

  《海上传奇》显然是一篇关于上海的世博命题作文,但是看完后,会觉得这命题作文有点偏题,但是偏的还巧妙,还高明。贾樟柯把原本的特指转换成了泛指,延展了内容,立意也明显高了一筹。是啊,上海不仅仅是上海,不仅仅是一个城市,它显然是一段历史,是一个时代,是多舛的命运。从上海开埠到迎世博,这个城市是太多人生命中的栖息之地,有着漂泊的辛酸,那些南来北往的过客把上海烙进了生命,既是爱也是痛,一生挥之不去。贾樟柯把这篇命题作文拉回了自己熟悉和擅长的拍摄领域,他又一次如鱼得水了。他是一个北方人,他并不了解上海,可是,一旦他站到了历史与时代的制高点俯瞰上海,他战胜了地域的隔阂,安躺在体制内,他照样文艺了一把。从上海到海上,从一个城市到一段历史,他没有辜负时代。

  片中出现了很多熟悉的面孔和名字,其实有些根本不是上海人,但是他们生命中或多或少和上海这个城市有所交集。在时代进程中,他们每个人都成了一面多棱镜,折射出世事变幻,人情沧桑。有些人曾经来过,但是已离去,比如潘迪华、韦伟,有些人曾经离去,可又再次回来,比如陈丹青,还有些从来也没离开过,比如韩寒。就像洪晃所说,上海更像是一个情人。当你拥她入怀时,倍感陌生,美得有些隔阂,可当你离开时,在梦中,她夜夜萦绕。

  其实我印象中的上海倒是小时候的那种生活,虽然城市比现在破败的多,可还有那种神韵在流淌。电影中出现的逼仄的石库门巷子,大饼油条摊,外白渡桥,苏州河上繁忙的船只,忙着搓麻将的老人,百乐门舞厅的老克勒,这一切唤醒了记忆。

  影片的开头极似《三峡好人》,只是三峡码头变成了浦江码头,民工变成了摆渡的上海市民,再往下一想,这影片糅合了《三峡好人》与《二十四城记》。其实,无论在体制内,还是在体制外,对历史与时代的抒情是不会过时的,也是最无可非议的。贾樟柯还依旧是贾樟柯。

  《海上传奇》观后感(六):平庸的开端、发展、高潮、结果。

  贾樟柯去年拍的上海世博前夕的上海市宣传片。

  上海的历史上海的现在,都请了各方面的名人通过他们的身世经历娓娓道来。这就是和再之前的《24城记》的显著不同。

  有杜月笙的女儿,有上官云珠的儿子,有曾国藩的外孙女,有杨德昌,有陈丹青,有韩寒,有证券大亨,有见过毛主席的纺织女工,有安东尼奥尼的中国助理,有《小城之春》的女主角。

  在一个不平庸的时代的不平庸的中国,从平庸的中国民众里脱颖而出的不平庸的人,这是这部电影聚焦的人群,也是导演贾樟柯本人的真实写照。

  御用女主角赵涛在上海各处摆各种艺术造型POSE,这是贾樟柯认为自己不平庸的开始。可这恰恰也是贾樟柯平庸的开始。

  假设如果《海上传奇》中,贾樟柯没有余力为这杆好枪,那还剩下什么:毫无主题的堆砌,同时能把大部分观众给无聊跑了。

  《海上传奇》观后感(七):赵涛的角色

  当去凭吊祖上时,是不是白色或者黑色,也没来得及精心修饰,有点啷啷呛呛地就去了,那穿着甚至透着狼狈或者蹩脚。如果逝者已带走了那精气神,是不是眉心里就有些失魂落魄。

  不合拍,不协调,虽然那逝者更象魂,但没有故事的人才更象没魂的。但缺少了这一个突兀的硬插进行的,就会象回忆录,人会沉浸在过去。

  所以赵涛的安排本来就是起这样一个将现在(观众导演编剧)插入到片子中的作用。

  感觉赵涛是多余的,那就感觉对了,因为上海的传奇已经沉浮在海上渐行渐远,和观望的上海已将别去。

  自那以后,上海已没有传奇。就易用世博园的建筑工人或电梯、动车上的人们,只是活着而已。

  赵涛省略了没有传奇的上海的今天。本来就是一孤魂野鬼。

  小众电影,估计市场是难了,但能留下来。因为对那逝去的感兴趣的,有那一点情调或者伤感的人,少。但谁说将来不会越来越多呢?

  字字没写今天,但镜子背后都是写今天,韩寒算是未来一点迹象吗?

  哀而不伤,更悲。

  《海上传奇》观后感(八):上海?海上?谁的传奇?

  如果是上海,它仅仅是中国关于一座城市深仇、血海、自强、发展、奔腾的屈辱史、自信史、发展史;如果是传奇,它是帮会老大、歌女舞姬、政界领袖、商海巨头、投机大王、新贵小资在谁主沉浮的时代演绎着的几段仅仅关于家族和个人的血泪史、自恋史、投机史;如果是海上,它就成了上海、香港、台湾那些在苦难年代流离失所、背井飘洋的华人的苦难史、漂泊史、时代史。

  如果要我用一句话感性地书写关于这部电影的感受,我愿意这样表达:你拂过我心尖,却撩动我心底。

  我不喜欢这部电影,最早看《二十四城记》的时候,我就一度怀疑贾樟柯做伪纪录片的初衷,之所以“伪”,是因为他要用他的镜头稍稍干预观者的视角并强加一些自己的意图,遗憾地是,贾樟柯远没有陆川那样顽横激烈、阳刚罢气,他的“伪”风格总是让其视听语言呈现的那般含蓄、温婉、忧伤,却又强迫你去读懂,这种感觉就跟“女追难隔层纱”一般纠结和举步维艰。我没有统计过贾樟柯组接影片的镜头总数,整体看来,7分篇幅在做18位名流后代的采访记,2分篇幅在记录他的御用女演员赵超在上海的外滩、弄堂、工地走来走去,剩下1分篇幅给了芸芸大众。贾樟柯的“伪”视角自然集中在了赵涛身上,赵涛在影片中是贾樟柯的眼睛,可是,联系18位名流后代的采访记,赵涛这一视觉线索的设计有无必要、有无意义就非常值得我们思考了。我做了一个颇为俏皮的想象,如果删去所有与赵超无关的镜头,再配上一段《上海滩》的歌曲,绝对是一部很拉风的80年代海派风情的MV。

  这是我不喜欢《海上传奇》的第一个理由,第二个理由我更愿意表述为这是一部炫富剧组制作实力和炫耀导演权贵上流之眼的一部作品。如此磅礴的采访战线仅仅书写的是帮会老大、歌女舞姬、政界领袖、商海巨头、投机大王、新贵小资的传奇。我不否认解放前的上海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权贵名流、个人主宰的历史,所有的才子和佳人、绅士和名媛、地头和霸主都有可能在那个时代撑起一方。有人说,《海上传奇》是在为上海世博会提前打出一张宣传牌,我们不问其中的缘由,不置可否的是,影片在一个又一个或心酸或荣耀的回忆中见证的是上海作为当今中国经济最发达、对外开放程度最高、中西文化交流最多的成长史,那么,解放后的传奇的书写者在哪?那些在90年代做着东方“纽约梦”、“淘金梦”的普通人难道不该成为后时代的主体吗?这是影片让我比较存疑和颇感荒诞的地方。

  最后,我也必须正视这部影片撩动我心底的东西。一个是国共双方政治立场的对立。在时代代表的交锋前,受访者或曲折多难或百事千顺的人生遭遇却是某种政治构建下的必然产物,每位受访者希望什么、排挤什么、憧憬什么、诉冤什么,都客观地代表某种政治建构下的自我的意愿,而贾樟柯在此并没有多加干预,真实的诉说,真实的呈现,让我产生些许的感动和敬意。另一个则是每个人内心的“漂泊感”和“安住感”的辩证统一。自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开始,标志着从制度上中国被纳入了一个庞大的资本市场,在这之后的近200年中,我们每个人的命运就像被上帝戴上了一条狗链,民族身份的认同逼迫我们改变、自强和复兴,世界身份的本有逼迫我们穷尽一切气力与发达国家接轨。我们每个人的命运仿佛掌握在看不见的那只上帝之手中,于是,我们漂泊、失散,于是,我们挣扎、叹息,于是,我们一条路走到头,却永远找不到所谓踏实、安住的幸福感。《海上传奇》在我的思考中表征了一种“随波逐流”的时代身份,无论是上海、香港还是台湾,华人的生命在辗转的旅程中寻找着自我心灵的安住,哪里安住的下小小的形囊,哪里就是家。在漂泊中寻求安定,在安定中漂泊,这种无奈的辩证关系是影评最最触动我的。

  《海上传奇》观后感(九):海上传奇

  站台,小武,任逍遙,三峡好人,到二十四城记,叙事风格渐渐在変,女主角未变,不向商业妥協的风格未变。

  明明你可以叫她上海传奇来换取更好的票房,为什么你沒有。明明你可以避开那刻意赚人眼泪的伪文艺真商业的档期,为什么你沒有。明明你的地位可以吸引更商业的女—号,为什么你没有...

  我承认这样坚持够克勒,从形式上对得起这座城市。

  拍之前我不知道你是否了解这座城市,但我相信以你的才华担待的起她。她是可以从各个方面去诠释的,只要你够真诚,于是我看着你作为一个旁观者,一言不发的听着和这个城市相关的人慢慢的说着。纽约是建立在血腥和暴力之上的,这个城市同样如此,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些许是树荫斑驳下的浪漫。

  当我们随着你的镜头听着这些有故事的人慢慢的说着和他们有关,和这个城市有关的故事,这个熟悉的城市会慢慢的勾起我们的回忆。

  当你用你的镜头语言点缀着这些平凡和不平凡的故事时,熟悉这座城市的人都会醉倒在回忆的无限空间里。

  这一百多分钟的背后是多少的素材和拍摄周期我不知道,但肯定是无法以商业的形式去坚持。你的坚持换不来张国师的利益和名声,你也一定无需他那样的名声,能够让我们看出你对这座城市的真诚就够了,如情书一般的真诚,读来毫不做作,扭捏,字里行间反而透着无比的甜蜜。

  最爱潘阿姨用一口挺刮的无锡上海话叙述着关于她的故事的那一段,动情处适时的要求暂停,依然是那样的追求完美...

  《海上传奇》观后感(十):偽文化人和裝逼者的悲哀

  這是我第一次寫影評, 僅僅沖著這部電影算是我這輩子看完之後最反感最反胃的一部. 這顆星完全是看在賈導的大牌上, 不然我連一星都不想給.

  作為一個上海人, 在上海長大, 看慣了上海弄堂法式洋房油墩子攤那樣充滿了吳儂軟語和人情的地方, "文化"浸淫, 講出來的話不免尖刻一點, 我隨便說說, 你們也就隨便看.

  中國文化的可悲, 就是南方人永遠不能理解北方的心, 就像一個北方人再怎麼裝深沉學文藝都永遠無法表達出一個南方城市, 不, 應該說他自己都不知道該怎麼表達, 你們卻看得高興.

  試問, 一个不愛上海的人, 怎麼可能拍得出真實的上海. 作為一個上海人, 我敢說片中所有鏡頭全都是扭曲不實, 你們說這是不歌頌, 但這也同樣不是寫實. 一個與上海氣質不符的女主角更是突兀得無法言喻, 北方人長了一張北方臉, 在沒人的施工廠地穿了條醜得要死的裙子在那裡飄到底哪一點有上海的味道? 沒中心還裝得要死, 整個電影都被這女人毀了.

  上海可以是灰色的, 但那個灰色是石庫門黃浦江, 也是一件灰色的旗袍. 將上海拍成一堆與其他城市無異的廢墟, 我真的很懷疑賈樟柯的"用意"究竟何在.

  再來說這個叫"口述歷史"的招牌大幌子, 沒來過上海的人可以理解, 但上海土生土長的人難道聽不出這些所謂"上海人"的濃重口音么? 老實說, 片中真正目睹了老上海又懷有上海心的, 只有這么一兩個. 滿世界都是真正的上海人, 上海的歷史都被他們看在眼裡, 賈導何德何能竟然能找到這麼多我從來不知道的假上海人出場, 真是讓我十分佩服.

  【還能把這個叫做歷史紀念? 送你倆字, 笑話.

  給五星的人啊, 我真想一巴掌扇醒你們. 這些所謂的"文化"啊,"傳承"啊 都是賈樟柯借著上海的噱頭在賣文藝罷了. 只看到上海的荒, 沒看到人情, 盡毀它, 一點都不愛它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