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书》经典影评10篇
《情书》是一部由岩井俊二执导,中山美穗 / 丰川悦司 / 酒井美纪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情书》影评(一):small happiness
看完情书,我想,我再也找不到比它还好看的爱情片了吧。伴着片尾的small happiness,去翻影评,几乎所有的长评都是在向自己曾经暗恋的对象表白。看着别人诉说暗恋时做过的傻事,那种小心翼翼,那种不希望被发现又渴望被发现的矛盾心情,那种快乐和悲伤不断交替的甜蜜过程,不禁感慨:暗恋真是青春里最美好的事呢。岩井俊二的青春片,总是能很精准的把握到心中那一抹若有似无的回忆,情思亦或是年少时光。我没有那样好的文笔,写不出看完电影以后心里满满的悸动和久久不能平息的心情。但是,借书卡背面的画像,那句“你好吗,我很好”,还有树抱着《追忆似水年华》哭泣的样子,会一直留在我脑海里吧。87个藤井树,藤井边想着她边写下的名字,想想就觉得,很暖很暖,很纯很纯。
《情书》影评(二):剧本是电影的灵魂。
《情书》让我找不出任何一点剧情上觉得不合情理的地方,编剧真的太重要了。 在看片的过程里,我会产生很多疑问,咦这个是怎么回事,但随着剧情的发展,却可以一点点看清整个故事的全貌。就算还是没清楚的细节,也能在事后找到答案,也只是看得不仔细。 《情书》的剧情合理程度差不多是我看过的电影里的第一梯队。 ”我们就这样沉默了两个小时,最后我忍不住问他,你愿意和我结婚吗,他只说了一个字,好。“ 看到这里的时候真的被甜到了。 其实写这种影评很纠结。因为讲的东西太多了,不知道该从哪儿说起。 两棵树之间,渡边和两棵树之间,女树和她的家人,渡边和老师…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传达的东西太多了。真的让人感动啊。 这里好想点名批评下《牯岭街》啊,妈的四个小时,讲了个啥玩意儿。 害羞的少年和迟钝的少女,最后还是没有开口说出喜欢,错过真是可惜。 可是 在我心里,就算是因为她像初恋的那个人所以才喜欢,可是我喜欢的还是你呀,男树一定是爱渡边小姐的。才不是什么替代品。 我这么菜,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唉他喵的这个片真是太棒了。
《情书》影评(三):AGAIN
偶然的 跟朋友提起《情书》
于是在网上有又看了一遍。
上一次大概是两年前了吧……
像是陈年的佳酿 剥去层层浮华之后 依然香醇红艳。
有人说喜欢影片最后 藤井树安静的翻看卡片背面的图画。
不知所措。
自己知道。是因为幸福。
少年时的爱情……
有人说喜欢博子在雪山上声嘶力竭的问候。
真实的感情终是和一切盛大无关的事。
你好吗?我很好。
你好吗?我很好。
…………………
“其实从家的门口到医院只用的38分钟 女儿是你的 你决定吧。”
在漫天大雪中 背着孙女奋力奔跑的爷爷还是重重的摔在雪地里
“没事的 我一定能在40分种内赶到”
爬起来的爷爷表情严肃的说。
………………
不记得自己在看情书的时候有过多少次感动。
自己最喜欢的 却是雪中的藤井树握着相机那个镜头。
影片的封面便是手绘的这个镜头。
自己不知该如何来叙述这样的唯美的一幅图画。
总之在心中总是有着一种冲动。掩埋着
或许就是自己常说的。希望。
最终的信件 藤井树没有邮给博子
她便不会知道卡片的故事和两个藤井树之间的秘密。
于是。
她们都是幸福的。
你好吗?我很好。
《情书》影评(四):青春
每个人对青春都有着自己的定义.
开始让自己学着怎样选择,怎样承受.
终究有一天会学会选择,学会承受.去完成自己的青春蜕变.
青春有很多层外衣,其中一层名叫残酷.
残酷一直以来是青春灰暗面的代表.
不过,相信没有残酷的青春是残缺的青春.
看不到青春的路标指向哪,迷失了方向,迷失了自我.
在残酷面前学会选择与承受.终究找回了属于自己的方向.
在感性中寻找理性的答案.
一直都知道结果会是怎样的,可是他仍然是我青春里不可缺少的美丽回忆.
不会忘记.
相信这个世界上,自己注定是某些人的阳光.
爱青春.爱和我一起经历青春的你们.
《情书》影评(五):时间的力量
第一次看情书的时候是高中,那时候不懂什么是爱情。
看了这部电影,很感动...哭的稀里哗啦,把这视为自己最爱的电影之一,来回播放了一遍又一遍...
几年过去了,这部电影很少被我提起,直到刚才,凌晨还在赶功课的我随手翻阅朋友的微博,发现他在看这部电影,他的评论是:“以前不知道了爱是什么。。现在了解了。。老了。。”于是在自己的脑中回想了一下这部电影的内容...突然惊觉...难道这就是爱么?
故事里的男主角年少时暗恋班里的女生,长大成人之后找了一个几乎和女主角一模一样的女子在一起,直到他离开这个世界,一切才真相大白...
以前觉得很感人,现在觉得男主角是个白痴...难道那个陪他度过多年春秋的那个女人就是一个替代品么?而高中时的那个女孩也没有因此得到一丝一毫的幸福。三个人都不幸福吧...
因为爱一个人的不到 而寻找替代品 这是我接受不了的 我不觉得这是真正的爱...
词穷了
我不喜欢这个男主角了...!
《情书》影评(六):终于看了《Love Letter》
看过岩井的《Swallow Tail》,印象不是很深。日本的电影或者漫画比较常见的叙事方法,情书也是如此。
不过从前听别人讲情书,都以为是一个纯粹关于女人怀念逝去的男人的故事,其实要精巧的多了。
因为这个发现,让我挺喜欢这部电影的。
日本的演员果然很专业,感觉很多时候片场的摄像机应该是推得非常近的。这样就给观者一种很轻松的观赏感觉。
不过从前在看那部万众瞩目的《挪威森林》时,就发现日本人很做作的喜爱普鲁斯特的《追寻逝去的时光》,尽管我很怀疑他们到底有几人能够把它看完(本人拼死拼活看掉了3本左右,实在是不忍卒读)。《情书》的结尾也出现这本书了,呵呵,幸好我是学过日语的。于是,虽然觉得这样很做作,但毕竟是让整部影片成了一件接近无瑕的工艺品了。
《情书》影评(七):回忆
十几岁时看的电影,情节有些模糊了,唯有片段的记忆残骸随着柏原崇窗帘后的身影时隐时现。两个名字相同的少年少女,机缘巧合的转校生和同学间随意玩笑带来的尴尬,两个人微妙的处境和感觉。
《情书》是我个人青春记忆里程碑的电影,谁都经历过偷偷躲在哪个可笑的障眼物后面满含思念的望着那个即便混入人群都第一眼会发现的身影。一颦一笑美目倩兮动如脱兔静若处子,世界上所有美好的形容词叠加都不足以用来形容的娇嫩脸庞和轻盈身躯。不知幻想了多少遍只要她回头,就会看到默默躲在窗帘后的我,我要怎么办,低头假装在看书好了,却看到自己在书签上描绘的她的侧颜。
想到这些暗涌流动的情愫就不由得让人感慨,那是只有十几岁的少年才值得拥有的单纯的美好。当自己走过少年,青年,彷徨在欲望的城市中,回头才发现最希冀自己得到的仍然是那一份躲在窗帘后羞涩却真切的感情。这份感情却也美好在永远得不到,不敢设想改变这条美好世界线任何一处细节会变成什么样的结局,终将会被各种现实繁琐纠缠,毁灭。所以也只能存在于那个短暂又让人难忘的青春时期,虚幻又充满诱惑的时期。开始时男生阿树的未婚妻对着雪山大喊痛哭和结尾处女生阿树的痛哭,都让我觉得是岩井俊二在对我们表达,青春也好回忆也好都是美的,但却只能用泪水来为它们画上句号。
人总要经历些美的痛的苦的,才会开始真正的成长。
《情书》影评(八):天国情书
一个没有人打扰的星期天里,努力让自己的心情好一点儿,也许是一段音乐,也是一顿好吃的,也可能是一部好电影或一本让人受益的好书。也许这个时候门会被人敲响,敲门的人是个傻里伤气的邮递,他交给你一封短信。
这是一个意外,意外的人寄来了一封意外的信。信很简单,只是问个好,可是你不认识这个写的信,你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应该接受这个问候。这个意外让星期复杂起来,他是谁?如何知道自己的地址,为什么会突然写来这样的问候信?
解决复杂问题当然要找到问题的源头,于是你决定回信,就象所有收到信的人一样,就象你真的知道写的人一样。回信也很简单:天气很冷,我有一点儿感冒,但愿一切会好起来。
信发出去了,你不知道会怎么样?于是心里有一点点期待,期待着迷一些的对方给出的回答。信来了,信又回了,你们经历了常人交往中的猜疑、不信任,你终于知道,那是一封寄往天国的信,被错误的投到了你的邮箱,因为你与那天国中的人有着这样的联系,你们同名,你们经历同校,你们曾经同时经历同学们的嘲笑,你们曾一同工作着。
于是漫天飞雪的日子里,你开始追寻起自己清涩的少年时代,同时应答老师点名时那相识和尴尬的相识,然后是总被特别安排在一起的无奈,那时的你心情很无奈,但也只要接受着同学们的玩笑。你们之间简单的交谈,那张被发错的试卷、无意间拍下的照片……
一下全回来了!阳光下,他平静地看书的样子,你是喜欢的,因为阳光把他镶了一道金边,你是在那个时候迷上静静的图书馆的;满天星斗下,你转动单车,他看着试卷一副拖拉的样子,你有点儿生气,但还是觉得在大家约会的地方和他待在一起,一切都特别起来;听说他撞地车,你有点儿紧张,看到他带伤参加比赛的样子,你紧张的抓住了所有的镜头,这些他是不知道的;他知道的是自己早就把你记在心里,一切与你接触的机会对于他来说都是那么珍贵,回家路上的恶作剧,一张又一张的借书卡还有那最后的一面。
青春的日子是小心翼翼的,一切都在发着芽,眼前的风景总是模糊的,这样的不确定,让大家都不知道自己心里真实的感受,也不确定下一步应该怎么去做。只有那一个转头,一个眼神和无意中按下的快门将心里还自己也不知道的秘密泄露出来。
天堂里真的来信了,说的是人间的事情。他在你们共同生活过的地方留下印记,希望你可以发现,你没有感到,于是他来找你,交给你那本书,你还是没有看,连简单的翻看都没有。你真的伤了那个少年人的心,但他却一直在找你,到死了,他还找到了一个酷似你的人代他来找你,让你回忆起所有的一切。你终于看到了书单后自己少年时的样子,你永远在生死之间借那个酷似你的看对着他大喊:你好吗?我很好!一遍又一遍,一遍又一遍,一遍又一遍……
我们很好!无论在人间还是在天堂,我们都很好!感谢那寄往天国的情书,感谢所有有情的人,也感情那放在落满灰尘中的青春记忆!
《情书》影评(九):能不忆少年?
#情书# 评分之所以少了半颗星,完全是因为我爱的少年的戏份太少 16岁第一次看这部电影,说真的似懂非懂,只是贪恋着出现的少年的美貌。从此,我便一发不可收拾的爱少年。 22岁第二次看这部电影,说真的不能说全懂,懂了大半也是有的。现在的我仍然像16岁一样还是贪恋着少年的。 就电影本身来说,这种又文艺又小清新的爱情电影,我想,只有日本可以拍得这样不做作了。就故事情节来说,作者把暗恋写得深入人心的本领也是值得称赞的。就人物来说中山美穗分饰两角却活生生的演出了不同感觉,给脸盲症患者一种女一女二撞脸但不是同一个人的感觉。不得不说的是,柏原崇的出现真的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谁的梦里都会出现这样一位美少年,谁都不可否认18岁的柏原崇是少年的最佳代表。两位主演把这部剧演的淋漓尽致。 总的来说,这部电影实在是20年来青春电影里的佼佼者。当之无愧! 如果有人问我是喜欢女树还是喜欢女友? 我一定会回答我喜欢女树。因为无论是年少时的羞涩单纯蠢萌可爱还是后来的鬼马机灵轻熟可人,女树一直是我心里最喜欢的女孩子的样子。我总觉得女树当初对少年是春心萌动的,比如少年在窗帘旁看书她望着他看得入迷的样子;比如少年跑步跌倒她装作没看见心里担心得不行;比如少年拿书去看她她抱着书望着骑车远去少年的样子;比如少年转学没有告诉她她眼中的失落感还摔了同学的恶作剧花瓶。。。总之,就算她心底里觉得算不上喜欢,至少也有点微微的好感。 而至于女友嘛。女友性格温和楚楚动人知书达理小心矫情等等小女人的特点其实有点像当初年少的女树的。所以,我认为,少年对女友一见钟情一定是因为像女树,可后来相处对女友也会有感情的因为性格上真的有年少女树的影子。 少年的暗恋多么深沉又震撼啊。 一遍一遍写你的名字, 偷偷画你的画像, 找和你相像的女友, 有人说少年知道女树家地址为什么之后再也没有去找过女树呢? 我觉得大概是不自信自己的爱 大概是没有任何女树的回应 大概是自己有各种原因 得不到最爱的人 从此之后我爱的人都像你 少年用自己的行动给这句话做了最好的诠释 整部电影,最让我心动的几个镜头就是 1少年在窗边写作业,问女树今天数学课讲了什么。 2少年在图书馆的窗帘边看书,风吹动窗帘,少年的脸在隐隐约约中浮现。 3女友在雪地里一遍遍地喊:“你好吗?我很好”和少年做告别。 日出和雪山,女孩和回声:少年啊,我曾如此炽烈的爱过你,可是我的爱只能到这里了,少年我爱你,少年再见了。 4少年送书给女树。 5女树看到借书卡后面的画像。 6女树在院子里找那棵爷爷用女树自己名字命名的树。 7年少女树在雪中奔跑,看到冻死的蜻蜓。这场景简直美炸了! 如果你看这部电影,一定不要错过这几个镜头! 最后, 我要说, 少年,我永远爱你。
本文由新浪微博@肉酱甜 原创
图文版请移步微博,谢谢。
《情书》影评(十):嗯,冬天
最近越来越想去日本,向往那种扑面而来小清新的街道,彻头彻尾充斥着纯真的感动。想象中北海道小镇的静谧安详,应该能承载很多内心想释放的东西。
好久没逛豆瓣,刚进来就看见了很多年前看过的情书,揪心的感觉又冒上来,多年了,还是作。
死亡并不是遗憾的,就算藤井树没有碰到雪崩没有离开又能怎么样呢,他的的确确已经不在她的世界了,感情存在过已是足够。
难受的时候会一遍遍听歌,或许歌里面并没有我们的故事,只是我们一厢情愿的想法罢了。
暗恋是一种没有说出口的情愫,没有外界的牵绊,反而纯粹。
凤凰拉萨敦煌西藏'想去的地方太多'懂我的你们'有没有空'
“我还是在等那个人,就像你丢掉的另外一半一样,你见到他的一瞬间,一切都已经被预设好,感情、印象,都已经储备到位,只等你轻触那个天亮的开关,你说的每一句话他都懂得,你开一个话题他就明白,你一交代关键词他就能感应到方位。
那真是一个盛大的奇迹。 认识他之前,你都生活在南极或格陵兰群岛,全世界的人都和你有时差,你说的话,他们过了宿,搁凉了,摆馊了,也就忘了。而这个人呢,他不一样,他和你在同一经纬。”
--------黎戈 《私语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