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不是潘金莲》的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我不是潘金莲》的影评10篇

2022-03-21 09:46:5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不是潘金莲》的影评10篇

  《我不是潘金莲》是一部由冯小刚执导,范冰冰 / 郭涛 / 大鹏主演的一部剧情 / 喜剧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不是潘金莲》影评(一):磨刀上访

  《我不是潘金莲》

  首映来看的人不多,荧幕尺寸来回变化的小设计新颖个性,也准确传递了空间阶段的意思,把中国人民内部矛盾的政治敏感话题搬上了荧幕,讽刺+幽默,清淡的故事+震撼的民乐,组建了一部高质量又上乘的大型小品; 电影绝对有个性,有底蕴,贴近民生,不失质感,可建议多给政府官员们设几个专场,让其了解了解群众和父母官之间的矛盾在哪儿……范冰冰这次演的非常棒,化妆也帮了大忙。

  其实冯小刚导演不必喊话王健林的,如果《奇异博士》和《我不是潘金莲》放在一起排片,肯定是前者多过后者,因为不是一个类型的片子嘛,电影院是要赚钱的,当然是商业片优先了,这也是观众群决定的呀。

  ——大吉祥得秀

  《我不是潘金莲》影评(二):叙事能力是国产片最大的硬伤。

  片子很荒诞,讽刺官场,又拿捏很好(为了过审),喜欢画风,古典质朴,对官员刻画得很好,走形式,开会很会引典故,引了好几分钟才说正事(冯导不愧当过人大代表),剧情里面始终没有暴力执法,这就是拿捏好的地方,真实的大家都懂。

  不过李雪莲人物刻画太简单,完全看不出她的心里路程,在告状中也没能体现艰辛,上访之路太轻松,还有李雪莲找前夫,氛围应该很凝重,我看群演都不错,导演就不能给几个人物特写来制造紧张感吗?李雪莲转变成想杀人,按照导演设定的人物,李雪莲应该是比较直的人,听到前夫说自己是潘金莲,理应怒打丈夫,气不过,这样她磨刀就说得过去,甚至愿意让人睡一下,去杀五个人(这里很幽默,桥段很好)

  顺带想到王公正的反转也很好笑,十分幽默,把王公正刻画得很好。

  剧情上还是有很大不足,这么多官员被撤职,还有前夫老婆得抑郁症,就不去找李雪莲麻烦,就算在要过审,也应该有所体现,一桩荒诞的案子,搞垮的不只是官位,还有生活和家庭,不找李雪莲闹实在说不过去,结尾处,冒出为了肚子里孩子,哪个能看出,想来个让人眼前一亮,哦,原来如此,却显得画蛇添足,回忆整部片子,就没看出点线索。

  不过多给一颗星,还是因为给这类片子点赞,敢拍,能公映,也是勇气。

  希望中国早日实现影片分级制度,不要埋没优秀导演,看韩日那边,早就甩中国几条街了。

  《我不是潘金莲》影评(三):只有我只认王公道吗?

  有多地方还是值得推敲的。一部电影会变成一千个哈姆雷特。只有我觉得大鹏的演技最好么?

  其实我认为这部片只是一个美化后的缩影,为什么不能过审?

  它美化了很多官场的细节。

  官员虽没能认真把事情解决,做好雪莲的思想工作,但是还是有人理这个问题。从雪莲冲撞寻正义。也就只是把她推开说你这个法盲。她告状告了十年,能坐车,能开店维持生计,官员十年了才想到去找秦玉河这条路解决问题。

  王公道还升官了。(๑•̀ω•́๑)

  当然这样的美化其实也是保证了政府的权威和公信。代表政府也有认真检讨。

  表达的中心是结尾说的,大家只想着自己,自己的位置,政府的形象,忽略了群众本身。而且群众,尤其是文化低的,确实是法盲,更不懂政府各部门应有自己的管辖范围,缺乏耐心去解决“不懂”的这部分人的思想工作。这也体现了官员知识分子和群众百姓的隔阂所在。

  也讽刺了一些“不上道”的百姓,只认自己的道理,不接受法律法规的公正,不服从制度管理,只会造势,甚至说谎、夸大事实,(比如本身假离婚就是欺骗政府,明明为孩子又说是为房子,攀亲戚送了点腊肉也成贿赂)甚至自私自利。(比如从头到尾就只为寻自己所认为的公道和声誉没有理自己的大儿子,为了声誉还想别人帮她犯法打甚至杀秦玉河)。

  再说说电影的拍摄吧,圆镜头方镜头大家都提到了,我都挺认可。镜头的构局也很美,这钱花得值,演员演技也很在线。比较不足的我认为是整部电影的节奏问题。剧情发展的急缓把控不好,停顿静默的地方偏多。本来有些缓冲是好的,但是比重太大让人总是出戏。。害我中途我忍不住开了包辣条*/ω\*),(我也不想影响大家的。。只是太无聊忍不住。。)。配音也稍差。当然,这是因为我把它以好片的标准界定的。

  总的说这十几块门票还是挺值的。

  《我不是潘金莲》影评(四):我真的不是潘金莲

  《我不是潘金莲》影片讲述李雪莲状告前夫骂李雪莲是“潘金莲”,告了二十年的事件。该电影由冯小刚执导,范冰冰领衔主演的现实题材电影,改编自刘震云小说《我不是潘金莲》。故事题材非常平实,演员表演、情节设置也非常“接地气”。 从观感上,这应该是近些年最与众不同的一部冯小刚电影了,它不像《非诚勿扰》或是《私人订制》那样的都市喜剧,靠耍耍嘴皮子来都观众一笑。而是通过更形式感的,黑色幽默的方式来传递喜剧效果。 相比当下那些千篇一律的喜剧片、爱情片,这部电影起码是有强烈诉求的,是有心的。虽然在当下,仍然很难完全放开,但是,这样的电影仍然值得尊重,我们也需要这样的电影,更多这样的电影。它可以让这个电影市场更丰富,更多样。

  《我不是潘金莲》影评(五):冯小刚的不刚与潘金莲的廉:好一个根正苗红的老司机

  学生时代,我是在开学典礼上代表发言的那个,还蛮风光的,若不是人缘还可,就快是同学们眼中的讨厌鬼了吧。

  每学期开学典礼上去的都是我,发言稿自己写,但要送审教导处主任。容易厌倦重复动作的我,总变着花儿地往讲稿里添新料。那时没有百度,更没模板可循,教导主任定是欣慰把这活儿丢给我,还蛮让人省心的吧。

  到第三次上台的时候,我开始意识到如何“真正地为同学们发声”,而不是单纯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我私下调查“民生”:你们希望我讲什么?大部分同学表示无所谓,少部分人表示语数外能不能别老霸占体育课,极个别坏家伙反问我:骂学校,你敢吗?

  我并没有转学的打算,自然没有被激将法激倒,但我接收到“一股怨气”,如嗅到新闻线索,尝试着在讲稿中委婉表达“这股怨气”,不出意外,在审稿环节被教导主任用红笔完整删除。我没沮丧,并想好了对策。

  到那一天,当我再次走上台,站到话筒前,我掏出了原稿……

  那种暗爽,

  如憋了一世纪的体内液体排泄物

  终于邂逅了亲人般的

  公厕。

  “不能说真话,哪怕是公开的秘密”,便是李安口中的“中国人五千年来的性压抑”的一种。

  冯小刚的《我不是潘金莲》,又是其中的一种。

  可受众以此为荣。

  《我不是潘金莲》影评(六):刘震云原著与冯小刚电影的异同之处

  同

  1)饶舌的行文保留了下来,仍在电影中原汁原味呈现。说实话,我不是很喜欢这种山路盘旋式的叙述语气,虽然可能这才被称为说书者或者小说家该有的叙述语言。

  2)故事基本脉络的影像式呈现基本一致,除了最后一部分“玩呢”完全舍弃。虽然这一部分恰恰是原著最精彩的点睛之笔,可能碍于种种原因(敏感等)而毫不留情砍掉,殊为可惜。

  3)小说对话80%原封不动变成电影台词。甚至原著的对话形式都是按照剧本格式。(难道是剧本立意在先?存疑)

  异

  1)去除董宪法这个人物,可能是这个人物基本没有太多勾连及存在感;

  2)去除儿子及女儿角色,儿子角色其实发挥了很大作用(亲口告诉李雪莲秦玉河死亡),女儿有个细节,李雪莲几近偏执疯狂,女儿都不愿与之居住而早早嫁人,且与李雪莲不是很亲近。这两个人物对塑造人物性格及逻辑合理起关键作用。影视改编去除可能考虑演员选择都偏年轻,如果剧中出现20多岁的女儿,李雪莲夫妇形象势必要更老龄化。

  3)人民大会堂、两会等敏感词、情节去除。

  4)最后李雪莲昏倒,人民大会堂换届大屏幕去除。

  5)史为民“玩呢”一段精彩的黑色幽默去除,一名去职县长为了一桌麻将而假装上访而获得遣返回家。

  《我不是潘金莲》影评(七):一部诚意之作

  7.0/10

  新年看的首部电影,外加去年闹得满城风雨,引发众议,必须郑重其事一下,以资纪念。

  首先是摄影。圆形画幅乍看之下难以接受,别扭不说,画幅面积也不若宽屏幕。观影不久,细细琢磨,觉得自有妙处。想我们古代的仕女手中所执画扇,再对比潘金莲的画面。

  《我不是潘金莲》影评(八):内容乏善可陈,镜头语言虎头蛇尾,表演隔靴搔痒

  难看,很是无聊。感觉导演尽力了,可能他觉着自己很有观点、很有创新(圆形镜头,效果呵呵)、很有胆,但呈现出来的,却是:乏味(困意难挡)、老生常谈与思维上的守旧。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想法…因为也确实不明白,那么多影评人的叫好之点在哪?

  圆形镜头更像个笑话,当中一度是长方形,后来又变成了全景,在没有场景内容发生重大迭变的情况下,这样“任性”的镜头处理,只能给人一种导演失控了的不专业感。

  讽刺?

  可里面也客串了的黄建新导演,二十年前拍的《黑炮事件》不比这深刻(里面的黑白时钟镜头才真正的令人骇然,非常先锋)、十几年前的《背靠背,脸对脸》不比这况味?

  一直觉着国内导演不是没水平,相反,高水准的相当多。但里面,真的没有冯裤子什么事儿好吗?!

  故事情节老旧,情节一开始就不符逻辑,可能作为文本没有任何问题的荒诞感,一旦用现实主义的视角拍出来,就会不可避免地荒腔走板、滑向令观众出戏与可笑的深渊(不过要是导演说这就是特意达成“间离”的效果,那也无法反驳,呵呵呵;不过冲着冯导动辄“逼迫”人民流泪、“不哭就不是爹妈养的”做派,真心怀疑呢)。

  女主丝毫不可爱,也不能使人新生爱怜,讲难听就一轴逼。

  冰冰演技好?同情说这些话的人,没见过好东西,倒是可以理解。

  不说方言啦,就问下韩式一字眉是做了半永久所以才卸不下来吗?这样,倒是能理解为什么她前夫毅然决然抛弃了她,因为那时候流行的完全相反的纹眉呀,还是青色的那种!韩式平眉是什么?太不huasion咯!别忘了,还有那后期的短发,范就差在脑门上打上大写的“rebecca假发,你值得拥有”了哇。

  里面唯一让我笑的情节,是高明谈话那场戏,但跟导演没半毛钱关系,是台词的滑稽与演员的拿捏,况且也并无任何新意,二十年前这样的电影,国内就已经拍出来嘞。

  内容乏善可陈、镜头语言虎头蛇尾、表演隔靴搔痒。什么价值观?恶心反胃。理解不了的,建议读下导演跟万达撕的公开信、效果更好。

  冯导欠缺洞察人类幽深情感的能力。为了不是显得故意黑他,看潘金莲之前,特意把他世纪交替之间拍的电影都补全了。

  毕竟,看了才有发言权。

  他也有擅长的领域:市井儿女情长(尤其是北京的胡同串子)、鸡零狗碎、一地鸡毛;王朔的“假流氓真深情、假大胆真畏缩”,他能拍得活灵活现哒。

  为什么人总要执念于自己不擅长的领域?冯导为什么不满足于爱情小品,难道他心底里瞧不起那些觉着不够深刻?

  每个优秀顶尖的导演都有自己的“母题”,想了想,他没有,当然,不用推导也知道他不算好。

  可若是坚持拍些言情小品,没准老了老了还能成为中国的伍迪艾伦(并不;他即没同理心也没同情心,更没有悲悯之心)…

  就怕现在这样,不伦不类,硬拗深刻可群众们不买单,生生把自己憋出内伤,令人难免忧伤哦。

  《我不是潘金莲》影评(九):圆形画框的悖性

  怀着期待、惊措、敬仰等复杂心情看了《潘金莲》。作为首次在厦门的观影体验,我的“第一次”还是献给了冯导。本想着老炮儿的圆形遮罩多少会有些许的创新与突破,结果却让我大跌眼镜。这种极具形式主义色彩的画框处理,理论上讲是可以更好的帮助观众“入梦”的,毕竟孔洞的效应更具凝视感,比矩形的视觉线条进一步彰显出窥视欲望。然而事实却是相反的。圆形遮罩首先限定了知觉范围,虽然在美学方面有着另类表达,但这种限定必定反噬叙事,不利于信息的交代。正是由于画框视觉范围的缩小,交代同样的信息也会采用远景、深焦等技术措施弥补,无形之中也就拉开了受众与银幕的距离,最终让观众“脱梦”。值得庆幸的是这次我又看到了老炮儿二十年前的影子,冯氏幽默更加谙熟,也有可能是与刘震云老师魔幻色彩小说的相得益彰。总之,这种内容上的契合让其形式上所谓的“创新”显得更加方枘圆凿。不知道老炮儿是不是对此片有点不太自信,竟与万达“对骂”起来。其实大可不必。之前因为改编了《唐山大地震》、《1942》等大题材的正剧,“地走高就”的转型路线让人们找不到了“冯氏”的影子。而这部《潘金莲》,却真的跟“冯小刚”!或者换个思路,人家天一当年被“六合围剿”却成为了南洋的邵氏帝国,派拉蒙反托拉斯事件最终也是扼杀了垂直垄断。真正好的作品,又如何能凭一家之力,将你按倒于襁褓?(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

  《我不是潘金莲》影评(十):扯下《潘金莲》身上的浴巾 ——兼与李晓梅法官商榷

  《我不是潘金莲》是一部好电影,而且是一部有点「可惜」的电影。它的「可惜」在于,为了通过审查和扛住其他种种压力,在中国大地上的数万块银幕上上映,这部电影不得不改变、扭曲自己,加上一些它本不需要的部分,减去一些它本应具有的东西。但这一切,都不妨碍它成为一部好的作品,甚至这些扭曲,在很多年以后看来,或许也可以像古书上的手脚一样,视为一种历史的印记。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