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童心无归处》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童心无归处》影评10篇

2018-04-03 20:56: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童心无归处》影评10篇

  《童心无归处》是一部由基蒂·格林执导,Hannah Cagwin / Aeona Cruz / Liv Bagley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童心无归处》影评(一):有因必有果,反思6岁女童的人生悲剧究竟责任在于谁!

  看完《童心无归处》,我不禁想到,如果我有一个6岁的女儿,我要怎样才能保护她不受伤害呢?

  《童心无归处》来源真实案件年轻的澳大利亚籍女导演Kitty Green用特殊的拍摄手法将这部电影以剧情纪录片的形式让观众直面现实残酷,片中各位演员的访谈让案件变得更加扑朔迷离。《童心无归处》的牛B之处就是从客观问题“到底谁才是凶手”,质变升华主观问题“一个6岁女孩的人生悲剧究竟责任在于谁”。这大概就是这部剧情纪录片最大的魅力之处。

  1996年圣诞节后的一天,美国科罗拉多州小镇Boulder发生了一起震惊全美乃至全世界的谋杀案:年仅6岁的JonBenet Ramsey在家失踪,不久被发现死在了自家的地窖里,全身被捆绑且身上带有血迹,死前遭到了殴打和性侵。然而真凶始终没有现身,直到2006年,FBI经过长达3年的监视,把一位潜藏泰国的恋童癖逮捕并遣送回美国,这个原来在科罗拉多当老师男子,承认是自己意外杀死了JonBenet Ramsey。但当人们以为案子可以了结的时候警方却发现认罪人的DNA与现场提取的血迹DNA不符,因此到底他是不是真凶,仍然无法确认。

  JonBenet Ramsey一家典型的美国中产阶级,过着让人羡慕的美国梦式的生活父亲成功商人母亲是前选美冠军两个孩子聪明伶俐,一家人豪宅,经常大宴宾朋。最小的JonBenet Ramsey从4岁开始就被家人带着参加各种选美比赛,屡屡获奖,是远近闻名的小美女,可以说是前途无量,然而却莫名其妙的在最好的年纪夭折。JonBenet Ramsey一案,囊括了金钱权力、美女、罪恶理所当然的让美国媒体疯迷痴狂,事发后一时之间铺天盖地报道蜂拥而至,各个版本的“谁是凶手”屡出不穷,甚至矛头竟然指向了JonBenet Ramsey的父母

  JonBenet Ramsey是一个仅仅6岁顽皮漂亮的小萝莉,这一点我们在《童心无归处》中孩子们试镜的镜头中就能发现,这些孩子穿着相同样式的美国星条旗服装真的让人喜爱,每个女孩都认认真真的拿着试镜台词思考,不知道她们是否知道她们试镜的角色竟然是二十多年来不能沉冤得雪的JonBenet Ramsey呢?而作为观众,我们一直都被《童心无归处》里的“JonBenet Ramsey”们吸引着,心中愤愤不平“到底是哪个混蛋杀死了这个6岁的小萝莉”,看着《童心无归处》一想到“JonBenet Ramsey”要被坏人蹂躏致死,台下的观众就忍不住想打人的或许不只我一个吧?

  年仅6岁的JonBenet Ramsey的人生确确实实被毁了,然而她不知道去责怪谁。

  JonBenet Ramsey一案发生之后,媒体曾毫不掩饰的直白报道,小镇当年所有经历这一切的居民至今记忆犹新,甚至这案件影响了许许多多人,大家不断猜测分析凶手究竟是谁的同时,也开始逐渐思考“JonBenet Ramsey的家人对她的照顾是否出现巨大的失误呢?”

  成功的商人父亲似乎是个大忙人,父亲是否意识过平时对女儿的关心太少?

  前选美冠军的母亲似乎又有点偏执,对女儿尿床这件事一直耿耿于怀

  性格内向的哥哥跟妹妹关系似乎没有外界看起来的那么好,经常欺负妹妹?

  不知道选美台下的JonBenet Ramsey会不会问“人为什么要出生在世界上?”这样的问题。

  JonBenet Ramsey那么可爱,却遭遇了如此悲惨命运,可凶手至今逍遥法外,JonBenet Ramsey成了凶手玩弄发泄的对象

  也许,潘多拉的盒子不打开,世间就没有痛苦。从小小选美公主频繁露脸开始,罪孽的种子便从风中飘落到了地上,生根发芽。有人说JonBenet Ramsey的死是必然,她的父母对女儿殷切的希望寄托于无休止的送孩子去选美的路上,小小年纪太过于往成年人的世界靠拢,让有心理疾病变态者盯上了这个孩子。可是我觉得,小女孩并不知道选美对她意味着什么,她拥有着六岁爱美的孩子天性罢了。我们肯定是不愿意看到这么残忍的案件发生,我们期待事情水落石出。多么可爱的小女孩,被恶魔摧残伤害,简直是令人发指罪行,只是想想就觉得要呕吐!

  时至今日在民主的美国,JonBenet Ramsey案件的凶手仍然逍遥法外,美国民众似乎都快要忘了这起案件的残忍。痛失爱女的父母,没有经验的小镇警察,丢失的诸多证据,白白错过的破案时机,被媒体胡编乱造故事公众津津乐道的看着美国梦家庭破碎

  当年所有经历该案的人都早已生活回到正轨。JonBenet Ramsey案件最后在众人的口中归结于“命运的安排”。《童心无归处》全片没有激烈冲突,在演员们的访谈中JonBenet Ramsey默默的承受着一切,默默的告诉世人她的灵魂无处安放。

  其实某种程度上,我认为真正施暴的,是JonBenet Ramsey的家庭。细思极恐,JonBenet Ramsey悲剧难道跟父母对孩子的管教和引导无关吗?

  在美国这样一个充满性激素社会,6岁的小孩频繁接触大人的社会和事物,小孩早熟就不足为奇了,作为父母,难道真的应该去鼓励6岁的孩子过早的参与到大人的世界里吗?一个孩子,有太长的时间在人生道路成长,为什么要让孩子那么早就学习成年人的打扮、过早得失童真呢?这样的父母,难道是负责任的父母么?他们难道只是有“望女成凤”这样简单的寄托吗?

  正因为如此,JonBenet Ramsey的父母虽然没有亲手杀死自己的女儿,《童心无归处》里一对对“JonBenet Ramsey的父母”尽管备受折磨和痛悔,他们也应该接受道德的制裁:把只有6岁的女儿按照成人标准打扮,并且频繁参与选美活动举手投足都把成人的“性感”往这个天真无邪的女孩身上硬套,让本来纯洁纯真的孩子从小就过份重视外表,又有何积极的成长意义呢?这样玩儿命的让孩子在比赛中获胜,过早的催熟孩子,到底是为了孩子的前途好呢?还是只是为了大人那点虚荣心呢?  

  放纵孩子的性子,和按照大人的理想去塑造孩子,都是不正确的。

  孩子不是任何人的玩物。

  《童心无归处》影评(二):美国的网大都在拍点啥?

  试镜者在镜头前的一颦一笑已经超出了复原新闻事件本身,他们在复原的是自己的生活体验信念以及两个人无关的生命可能产生的最大关联。 这种关联是通过表演和镜头的侵占性产生的,由电影产生。每个演员都在演自己的生活,但是前提是他们得有生活,表演者有生活才能让一个不存在的生命活起来。 表演是一个过程,把自己装进另外一个人里面儿的过程;把自己体验塞进另外一个事件中的过程。 说到这件事我又觉得中国电影和美国电影或说(Netflix)网络大电影?差距太大呢。首先就是角色的真实性:演员对角色本身的理解来源于演员对于生活体验的理解。剧本里写出来的的角色就不可信、不具有生命力、不会说人话。然后正好儿演员也不深思、不去触碰人类心灵真相、不在生活的泥潭里滚一滚。那正好儿我们大家都默契,就一起拍点儿无脑的电影呗。市场在它还是小婴儿阶段拔苗助长,也就被培养出来了无脑的市场,观众以为这样儿的电影就是电影,观众想看电影了,想看的也是这种无脑电影儿。 我从来不期盼电影一定要带给我什么改变人生净化心灵之类寓教意义,我爱Netflix,看Netflix我所期盼的就是娱乐。把对电影的期盼讲成“希望被娱乐”听起来好像很简单,好像全国的的电影和网大都在努力娱乐大众,我觉得这样是很好的,只是我觉得有时候他们不清楚一件事:娱乐不是愚弄啊!

  《童心无归处》影评(三):童心无归处---无处安放的青春

  在北影节上观看《童心无归处》,这是一部值得在电影院里看完片尾字幕的电影,在我看来,片尾字幕时间除了尊重作者之外,更是电影情绪延续的最好验证。当导演的叙事完成后,观众走不开是因为情绪还没有得到安抚,无论是震撼感动疑惑,这也是纪录片和文艺总会形成集体讨论基础

  非语义性空间叙事的特征是交互性对话的消失,在苏联早期的电影体系当中,“诗电影流派”为了保证导演的风格化特征以及对电影本体的追斥,大量的空间表达变成了主要叙事策略,观众通过生活经验的对比以及空间的捕捉,促成了与导演一同对话的心理趋势,所以那个时候空间成为了最基础的视听语言。但当维尔托夫创立“电影眼睛派”的时候,提出镜头捕捉生活,用人眼的方式观察生活,也就改变了叙事的交互性。导演和观众之间通过视听语言的对话开始逐渐被角色的视角所带入。这部《童心无归处》是一部划时代意义的纪录片,当人们为事情的真相所焦躁的时候,20年后与20年前形成了两个空间,解读这部电影的钥匙就在这两个空间里。一个空间代表着情绪的宣泄,比如观众对凶手的猜疑,以及对事件的残忍而造成了情感认同,或者是一种冷漠旁观,总之所有对事件有关注的观众身上所产生情绪的源泉都归结于这一类。另一个空间来自纪录片的本身,用第一层空间的重叠集合在相同的空间内。我想代表的是作者的态度。这个态度反而形成了语意,促成了观众对真相的绝对控制,也帮助了没有结局所衍生的客观存在。在画面上,作者用4:3和16:9的两种视频尺寸试图隔离两个空间,采访段落无一例外都是标准尺寸,要知道这种画幅属于电影一路发展而来的脚印,反而在电影中可以了解到,4:3的部分都是现代人内心世界以及他们对事件的双重切入角度,一种是体验角色的内心,一种是现实生活中关于采访者的习惯秘密。让演员带着平日生活中的特征,随后建立角色的内心世界,这就形成了对事件结果的一种讽刺意味。20年了为了一个真相的东西,走失在事情的逻辑关系上,而当初的小孩们都已经成为大人,当时人们争论的事情,现在被不停的新接触的人再次提到,并以同样地角度去争论,本该是新鲜血液充斥时代的渺小,而人们却还在试图多角度的视听去构建真相。4:3是规则,受到胶片的制约。16:9是满足视觉规律发展,也是最符合人视觉舒适需求以人为本,恰恰也体现虚幻本质。又回到非语意空间的角度来说,视觉上能接受的情感是人们在某种立场上的构架,而本质是现代人的孤独、焦躁、无望的精神体质

  所以电影借了一个标杆性的事件,用独特的纪录片的方式,浓缩了事件20年来,美国人用多元的文化带来的思想认知的停滞。而这些也不过是焦虑困惑的奠基。所以,为什么是纪录片而不是剧情片,纪录片为什么又选取演员试镜的角度切入,为什么又用最视觉舒适的画幅去完成空间重叠的碰撞,这可能与任何秘密的始作俑者大相径庭

  《童心无归处》影评(四):死者已矣

  几名天真、可爱、美丽小姑娘来试镜扮演一位叫琼贝妮特•拉姆西(受害人)的小女孩,这部讲述世界上最轰动的谋杀案之一——1996年美国六岁选美小皇后拉姆西死亡之谜的影片拉开了帷幕。案件从那年12月26日早上的15街755号绑架案开始。拉姆西夫妇发现了一封勒索信,写着“你的女儿在我们手上,不准报警”,然而他们报警了,小女孩的尸体被发现在她家地下室酒窖里。

  这是一部介于纪录片与电影之间的非常独特的电影,从知道它起我便充满期待。它大部分时间都是通过选拔扮演父亲、母亲、哥哥等各位演员时他们各自的介绍交流、试镜,来让人们了解那起案件的情况和社会大众对它的看法,同时也穿插着一些类似电影的镜头来进行片段补充,两者相互呼应地再现了小明星琼贝妮特死亡案件。

  警方案发后未尽到保护现场的责任成了被人诟病的地方,绑匪两页半的勒索信和与众不同的赎金要求都让人觉得匪夷所思。拉姆西夫妇俩间无交流、无互动的受访态度让大众觉得诡异,人们不断猜测着他们与这起凶案的关系,因为他们大多数认为这起案件是家庭成员干的。最重要的是,经过笔迹专家比对那封用拉姆西家的笔和笔记本上纸写成的勒索信,最有可能出自女孩母亲之手。此外,这起案件还有许多奇怪的地方。验尸结果显示她生前受到性侵,但地区检察官竟然说那是“因骑脚踏车所造成”,人们觉得也许案件会涉及儿童色情集团,也许会涉及选美评审成员,但没有人对这条线索进行追查。有个自称当晚和琼贝妮特在一起的人,一个曾和13女孩结婚的恋童癖,他相信甚至使警察也相信他是凶手,直到DNA鉴定指出他并不是。

  这个历经二十年争议、各大新闻媒体不断猜测凶手是谁的案件,这个大众不断指责拉姆西亲生父母可能是凶手的案件,直到影片结束我们看到的仍是不同的可能性和悲痛欲绝的父母。其实凶手是谁对这部影片已不再重要,人们只是通过自己的生活、角度去理解、揣测着当年发生的种种。

  《童心无归处》影评(五):制造杀人犯

  或许jon benet的死因很可疑,或许她的家庭很可疑,可是当时一切的发生导致这是桩悬案。半纪录片形式,没有当时的影像、文件、录音,把试镜演员以自己的猜测把凶手都指向了这家里所有人,这样真的好吗?影片虽然好评很多,我喜欢的毒舌电影也一推再推。可是我怎么就看到的场景如同:胡同里一家人出事了,邻居以自己的想象

  把案件“还原”,一传十 十传百地,“还原”的版本就成真了。 电影有舆论导向作用,证据呢?哪怕是当时负责警员也没有。这样对当事人一家公平

  或许jon benet的死因很可疑,或许她的家庭很可疑,可是当时一切的发生导致这是桩悬案。半纪录片形式,没有当时的影像、文件、录音,把试镜演员以自己的猜测把凶手都指向了这家里所有人,这样真的好吗?影片虽然好评很多,我喜欢的毒舌电影也一推再推。可是我怎么就看到的场景如同:胡同里一家人出事了,邻居以自己的想象把案件“还原”,一传十 十传百地,“还原”的版本就成真了。

  电影有舆论导向作用,证据呢?哪怕是当时负责警员也没有。这样对当事人一家公平吗?虽然疑点处处,但假如他们是清白的呢?人家还怎么做人呢?电影出来后,那个哥哥估计立马就被辞退了吧。

  要真的还原案件,《纽约灾星》就很好,起码人家最后还是拿到让人起鸡皮疙瘩的实锤啦。

  电影形式挺新颖,可导演你在“制造杀人犯”啊。

  《童心无归处》影评(六):髫年的美,为什么要选?

  JonBenet的事件,我很小的时候就无意中听说,然后一直疯狂的寻找相关内容。

  奈何天朝对此案甚感无趣,在国内很难看到一些实茬。

  后来来蹲美丽监,有天突发奇想又搜了这件事。

  看完了她的现场尸照,吓得我赶紧把电脑扔了。

  这个案件,后来我一直不敢去多想。

  它似乎有一种魔力,就像这个女孩儿的照片。

  可能由于年代的关系,尽管像素不像现在那么高清,可是你去看看那个女孩的眼睛,清澈,天真,性感,成熟到让人恐惧。

  我很怕看那些照片,那个深邃空洞的瞳孔让我很难不让自己把验尸照的那幕不与她的美照重叠。

  为什么人们会赞美这些选美的比赛?

  选出来的美,到底给谁看,背后又给谁占了便宜。

  片中提到了一个我没有听说过的新观点,说boulder有一个圈子,专门搞小辣妹,而且搞得人无非就是权钱势。

  只不过,这次搞歪了而已。

  但是各种烟雾弹,导致真正的凶手逍遥法外。

  或许,这件事Ramsey家真正保护的,是资本主义权力的脸面吧。

  很多人把矛头指向了JonBenet的父母,即使他们没有亲手犯案,事情到了这个覆水难收的地步,恐怕跟他们脱离不了多少关系。

  看Netflex的点评,好多都说这个不是纪录片。

  我也比较赞同,因为这部绝对不能算传统意义上的记录片。

  不过创作者们用一个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这件事对我们这群吃瓜群众的影响,还有他们的自我带入和自我反省。

  为这个,我觉得还是值得一观

  这个白富美如果活到今天,和我应该差不多大了吧。

  我自己也有个女儿,有时真是自责为什么要带她到这个世界上。

  这个变态的世界,即使是你熟悉的人,也可能对着你的背影打飞机。

  偶尔翻到一个我会归位white trash类的节目,讲述的就是一群成名心切的变态母亲,把自己女儿打扮的像个卖的一样的真人秀。

  7,8岁的孩子穿着勉强遮住自己私处的三点式,哭求着母亲不要用蜡给自己刮眉,不愿上台而被母亲辱骂和关禁闭,扭动着自己的臀做出跳脱衣舞的动作。

  她们在取悦谁?她们的母亲?她们的评委?在台下打算草她们的变态?

  一定不是她们自己。

  好多次看到一句话,大意是最可怕的事是做父母居然不用通过考试。

  我求求你们了,要干操蛋事,对你成了人的自己干,少祸害下一代。

  《童心无归处》影评(七):这个春天,我张开双臂拥抱未知

  春天到了吗?纪录片的春天到了吗?这部片子真是一阵香气迷人的新风吹过北京电影节啊。

  与其说《童心无归处》是纪录片,更不如说是(此处只有看过的同学才能心领神会)一枚精心打造的探索人性万花筒。俗话说人心难测,但又说相由心生,看完这些来选角的演员对这个六岁选美冠军谋杀谜案的理解和结合自己相关人生经历的讲述,真心感觉这部影片承载了满满的人心。这就是为什么演员才是一部电影的灵魂,我们看着他们的表情和讲述,我们的灵魂开始和他们一起共震,开始理解,开始体会。

  影片的主角不是被杀的选美冠军,死者是已发生的事件,是过去。而她的家人和凶手是进行时,是促使美国民关注这个案件20年的理由。哪种魔鬼父母会杀死自己的孩子,他们的心态是什么,为什么?哪种哥哥会杀死自己的妹妹,什么样的嫉妒会把一个男孩推向这样的极端?哪种变态的恋童癖会娶一个13岁的小女孩(原来在美国的哪个州,这是合法的,我也是惊呆)?人见人爱的圣诞老人为什么也会有嫌疑?通过这些猜测,我们似乎离了解人性可以走多远的真相稍稍近一些。

  一直非常被《罗生门》这种叙事作品吸引。因为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reality,对同一件客观发生的事,一百个人会有一百种理解。每个人的成长历史、性格、处事态度都决定了他们对一件事的不同看法与理解。常说的Glass Half Full, 半杯水来看性格也是这个道理。我们相同,又不同。我们对自己对他人说的话、做的事都体现了“我是谁”这个问题,“我”现在做的决定、行为、说的话造就了直接的“我”。

  这个导演真是十分有才,“正式影片”和选角素材交叉进行。我们看到这些当地的演员作为他们本人讲述自己的故事,也看到他们演绎这个案件重演的正片。看着他们把自己的性格和理解带入角色,使得同一个角色得到不同版本的诠释。我们在生活中何尝不是扮演着各种各样的角色,但我们的本质是独特又恒一的。当一个人的本质和他的行为渐行渐远,自我就在这个过程中渐渐迷失了吧。

  片尾非常powerful的那个pan shot,把全片带上了高潮。成就了平行宇宙既视感。就像我们对一件事可能做出的N个选择,开花结果出了了N个不同的叙事线,像烟花般共同绽放。不同版本的我们又因为我们同样的本质而作出必然的选择。真相存在于我们是谁。而我们是谁又是一个看不清摸不通的进行中的问题。

  很明显这部片子让我思考了很多,非常喜欢这种好看,又充满力量和哲学思考的电影。琼贝尼的悲剧是真相是什么我不知道,但是我可以接受这个未知。有未知才有探索的目标,活着才有意思,相比答案和结果,我更乐于拥抱未知,因为有N个平行宇宙中的未来等着我们走入。而死亡,结果只有一个。句号。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