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过年好》经典影评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过年好》经典影评集

2018-04-07 21:3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过年好》经典影评集

  《过年好》是一部由高群书执导,赵本山 / 闫妮 / 热依扎主演的一部喜剧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过年好》影评(一):说不好的,或许你们只是把重点放在了数明星上面

  我不知道为什么网上一致的评为烂片,难道真的只有那些看了玄之又玄,让人不明所以却又假装能恍然大悟的电影才是好电影么。 首先不得不说,赵本山和闫妮的演技真的很棒,能感觉出来真的是用心去演电影。一个人活着,就会不可避免的与上一代,与下一代发生感情上的冲突。我们与自己亲人相亲相爱,却又相互伤害,我们懊恼带给亲人的伤害,却又苦恼他们为什么理解不了自己……我先说说朱莉所代表孙子孙女这一代,也就是我这一代,不得不说,我身为年轻这一代,都觉得闫妮最后打那两耳光真是让人解气,但是又不得不承认,朱莉身上那些缺点我们都或多或少的拥有,没有礼貌,对待长辈敷衍,自私,只考虑自己,而很少的为他人考虑,觉得父母为自己的付出从来都是理所应当,目空一切根本不懂的世界残酷责任重要,觉得养个孩子就像玩个游戏那么简单……导演把朱莉夸张处理,刻画到让我们同龄人都觉得讨厌,但我们厌恶她的同时看到我们自身,能够让我们反思自身,这也算是是电影的可取之处吧。 而闫妮所代表的则是我们父母的那一代,他们比我们这一代很孝顺,更尊重父母的意见,但他们同时又对父母替他们做出的安排有着种种的不满,这些情绪随着岁月流逝的,慢慢在心里发酵,他们会把自己人生失败归结于父母的身上。但有的人会随着年龄增长,而知道了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选择忠于自己的内心,选择去反抗,而有的人则会接受现状安慰自己一句,就这样吧,那么多年不都过来了,所以朱和平还是所谓的工厂工程师”,而闫妮则选择了辞去公务员职位,去北京打拼,他们想向父母证明,父母错了,他们对了,所以电影里闫妮才会急着向父亲炫耀,他认识央视导演,混的多么好多么好。但同时如果男女双方性格差别太大,婚姻注定是走不下去的,这时又要做选择了,是忠于自己还是为了孩子继续这样的生活,是选择顺从父母的期望还是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就离婚这一件事,却牵扯到了,中年一代与中年一代相互之间矛盾,中年一代与老年一代的矛盾,以及中年一代与青年一代的矛盾,所以说人活着不易,人与人之间相互交织形成了一张张的网,谁也不能说,随随便便就可以离开这一张张网的束缚。 而赵本山所代表的则是老年一代,儿女行为离开家乡而不在身边,或因为不能互相体谅而导致越来越疏远,老人终归是寂寞无助的,大一的时候,每周都要去敬老院看望老人,看着那些老人因为想家而哭的泣不成声,当时的感受真的像针扎一样疼,我们一边暗暗想着多挣钱以后孝顺父母,一边又让他们独自在家独自一人相思成疾,人这种动物,还真是一种矛盾的综合体。 电影的高潮在除夕夜的年夜饭上,当一切的矛盾经过前期的发酵,终于爆发出来,女儿言语不断伤害着母亲,母亲失望至极,只能默默一人流泪,姥爷无可奈何的只能一杯接一杯的白酒入喉,不禁反思,我们年轻的时候,就没有让父母痛心到只能无助的默默的流泪的时候么,我们就没有有了自己的家庭后,而疏忽了原来的那个家,过年过节没有回家看望父母却有着各种正规理由的时候么,我想都是有过的,但我们仍可以珍惜前人,珍惜当下时光,去感恩,去关怀~能让人开始反思,反思年的意义,反思家的意义,我觉得这部电影就算成功了。 电影是有瑕疵,但也不能全盘否认,不管如何,我是从中看到了家的影子,这个家是你的家,是我的家,是所有人的家,它是有着三代之间的矛盾,但它矛盾的起源,反而是我们相互之间深沉的爱……

  《过年好》影评(二):春节回家:对于父母陪伴是最好的赡养

  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了,女儿、老婆、父母都陆陆续续放下了。上海的这个冬天特别冷,零下10度的罕见低温35年一遇。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不同,寒潮来袭让他们好像又回到了年轻时。放假了,到电影院看电影依旧成了我们的保留约会目的地,但是去的次数一多难免会引起父母和女儿的羡慕嫉妒。于是乎,趁着小年带着全家老少去看了原定大年初一上映但提前到提档到2月1日的春节档贺岁电影《过年好》。在小年这个日子看《过年好》,欢欢喜享受着浓浓亲情,这实在是人生难得的快意啊!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一家人围在桌上吃一场团圆饭,这叫过年。”《过年好》改编自轰动台湾的话剧《守岁》,这部影片以大年三十这一天为故事背景,给我们重点诉说了一个孤守小城14年的退休化学老师跟他的一家三代以及众多学生之间的故事。故事从北漂14年的女儿说起,女儿听说多年独自生活的父亲出现了“阿尔兹海默症”前兆,她不得已携美国留学回来的外孙女回到老家,与父亲的学生合伙变着法子忽悠父亲去北京居住……善意谎言温暖情节、爆笑的语言让在场的我们有不少感同身受地方

  外壳是喜剧、内是家庭伦理的《过年好》很注重情感表达——电影透过这一家人的新年团聚使台下的每个观众都能感知而又有切身之痛的故事。观影下来,寻找一颗星认为:这部充满着团圆年味的影片无年龄限制,大概是唯一适合在春节合家观赏的电影了。父母养育我们成年容易,帮我们带孩子更是难得,趁着春节,各位无论回家的路有多年、无论你有多么抽不开身,如今的年味儿虽然越来越淡了,但是在老人心里,过年就是大团圆、过年就该儿女在身边、孙子孙女在膝前绕……所以,各位博友,不管多忙,回家过年,给爸妈一周的陪伴是我们给父母最好、最温馨礼物,或许在父母心里一周的陪伴甚至陪他们看一场电影的价值远远胜过于人未至而往他们账户里打五位数的人民币

  电影里据说有百来号明星——大鹏、于和伟、梁静、买红妹、姚晨、周冬雨、俞飞鸿、陈赫、张歆艺、袁弘、沙溢……我没注意这些,寻找一颗星被故事内涵深深感染。电影之外,我又有许多感想。截至2014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超过2.12亿,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15.5%,超过日本人口总数,预计没几年就要超过美国人口总数。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已达到近4000万。到2025年,老年人口总数将超过3亿,2033年超过4亿,平均每年增加1000万老年人口。在这个世界上唯一老年人过亿的国家里,我们怎么样才能老有所依?当我们小时候,我们基本还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当我们成年的时候,也是爸爸妈妈财富积聚最多的时候,于是买房结婚;当我们自己成为爸爸妈妈的时候,自己的父母与爱人的父母逐渐老了,我们要为孩子的未来自己的生活质量而打拼,于是,或许只有十一和春节才能常回家看看。其实生命的初始与生命的终老是一回事,不同的是生命的初始父母一把屎一把尿无怨无悔把我们拉扯大,教我们处事做人,供我们上学,给我们结婚,帮我们带孩子甚至买房;当我们父母迈入老年的时候,我们是否可以如父母那般对他们无微不至毫不计较?

  走出电影院,我忽然明白:除了物质,步入晚年的父母更需要孩子们精神赡养——过年就得回家;过年就得陪父母!别让自己有“子欲养而亲不待”的莫大遗憾

  《过年好》影评(三):被遗忘的赵本山

  不明白为什么这么低的分,发现豆瓣装逼的略多。看电影是感受,以前觉得赵本山是个老梗,小时候的春晚,一到了赵本山的节目就煮饺子,吃饺子看赵本山,然后春晚没了赵本山,煮饺子也需要看时间,春晚彻底是为了听个声,仪式化的东西。为了吐槽而看。说远了。

  得了老年痴呆的老人,忘了生活,但是不会忘记自己的子女,依旧守候破旧车站等待子女。老人的记忆停滞了。旧的车站带来的盼头是团圆,是家庭。老人被时代“淘汰”,固执的守着老宅。

  老人固执的安排女儿的婚姻,工作,女儿离婚。反抗老人。

  女儿长大了,成家,离婚,女儿开始安排女儿的人生。多么熟悉景象,一代代的轮回。她说她女儿,你退学我怎么跟你爸交代?是女儿的人生重要?还是交代重要?都是爱。但是是不被需要的爱。

  一人我饮酒醉的傻子,始终开心又无忧,与“乌烟瘴气”的家庭成为对比。傻子多快乐啊。

  朱莉任性自私,不知道是家庭变故伪装?还是真的自私呢?

  寻人微博力量大于警察

  羊朵,为了梦想,辞掉铁饭碗,去北漂。然后这个年三十,投资人撤资,爸爸阿兹尔海默症,女儿任性怀孕,前夫也有了新的生活。一连串儿的打击让这个女人情绪不受控制

  老李固执坚持自己的方式爱女儿羊朵,羊朵固执的坚持自己的生活,固执的有些散乱,固执的羊朵用固执的方式爱着女儿朱莉,朱莉用固执的方式反抗着母亲。过年好。

  我觉得影片蛮不错的,虽然结局烂尾一些。但是大家太忙于结局了,你要什么结局呢?老李头的老年痴呆只会越来越严重最后不能自理,依旧会去那个车站等待不会再出现到那个车站的羊朵。好在儿子回来可以照顾老人到离世。其实儿子一直守在父亲附近。羊朵年后回到北京,依然要面对事业危机经济压力,羊朵是否会会和大海再续前缘。女儿朱莉呢,到底会不会回到学校,生不生孩子,是否与皮特在一起。其实这更贴近生活,哪有那么多结局啊?不过是另一个开始。

  四分,流畅性差一点。但是真的不至于一分。贺岁片里面这个算是走心的。

  《过年好》影评(四):赵本山,一个人的电影

  很难想象,这部片子竟然会刷两遍。在我毫不专业的影评生涯里面,固执的认为,能吸引我想再看一遍的电影就是好电影(好简单粗暴)。

  一个基本每个镜头都有明星的电影,可能原本想在过年期间图个喜庆欢愉,万万没想到的是,在强大美人鱼和三打白骨精称霸的春节档,再多明星也是徒劳,何况这些明星也多是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看到海报简介,我曾固执的以为一定会是一部靠明星堆起来的闹剧片儿,毕竟我这脆弱小心灵,被澳门风云3刚刚深深的伤害了一把。

  《过年好》影评(五):《过年好》:怎样的过年才是一个好?

  《过年好》:怎样的过年才是一个好?

  过年好,似乎成为了大家新年里,最喜欢说的一句祝福语,听起来顺耳,说起来亲切,很是一种让人暖心的祝愿。而今年这句话已经不是一句祝福了,它变成了一部十分应景的电影,于小年夜的时候暖心上映。

  电影《过年好》是由赵本山、闫妮、热依扎、大鹏、张译等几十位明星共同出演的,讲述的故事就是在大年三十这天全家老小,齐聚一堂吃一顿年夜饭的美好愿景,只不过电影围绕着这一顿年夜饭先先后后融入了多段故事,有讲述亲情的,也有讲述爱情的,有矛盾冲突,也有感恩温情

  赵本山在电影中饰演的老李,在老伴去世后,晚年孤独地一个人独自生活在石门的四合院中,本来应该衣食无忧、幸福自在的享受晚年,却患上了阿尔兹海默症,记忆在他的脑海中似乎正在慢慢消失。而他的女儿,闫妮饰演的李羊朵,又不在身边,置身在大城市打拼,默默承受了事业尚未成功的压力,作为一个和丈夫离婚,把女儿送出国读书的单亲妈妈来说,心里一边惦记着自己父亲晚年的健康,一边还要牵挂自己的工作,以及女儿的生活与学业,中年危机无处不在

  其实电影《过年好》它清晰的把故事的焦点聚集在了大年三十的这一天,而电影的视角最初是辗转两地的,北京以及石门,随着电影的讲述,时间的递进一点点接近年夜饭、除夕的时间,直到大年初一。节奏的把控是这部电影改编自一部话剧很特别的地方,一幕幕,一场场,随着不同角色的出场,不断增加过年的氛围

  温情肯定是这部电影着重表达的部分,情感的阐述更是里面的重中之重,父与女的情感,母与女的情感,三代人的情感被一点点的剖析着,从细致入微一个眼神的对视,到倍感温暖的一句话的衔接,甚至是一个熟悉自如动作,都可以让观众显而易见的感受到这一家人在过年这一天,内心中的不同感受,酸甜苦辣融入其中。

  过年的情景其实是中国人再熟悉不过的了,但是现在的新年,你会发现年味正在逐渐变淡,子女在大城市中漂泊打拼,父母留在家中无人照看。更是由于长时间不在一起生活,隔阂尴尬甚至是无助感会悠然而生,就像电影中赵本山饰演的父亲与闫妮饰演的女儿之间,关心善意又理念不合的沟通,以及闫妮作为一个母亲与热依扎饰演的女儿之间,情分生疏充满代沟的对话,看似真实,但也显得无奈

  在短短的一部电影之中,却可以看到人生跌宕起伏的百态,老李一家从年长的老李,到中年的女儿,再到青年的外孙女,他们各自身上都有着自己的悲凉。老李头虽然偶然会失忆,但他心底里无一时不牵挂自己的儿女,去菜市场为家人准备年夜饭,去火车站接自己的女儿回家,在吃年夜饭前给自己的儿子打个电话,这些为人父母的点滴情节,始终穿插在电影之中,看了之后特别暖心。而在中年的一代人身上发生的,女儿的离婚,儿子的离家,他们都不愿意让自己父亲面对,都隐瞒着他。而外孙女学业未完,就已经身怀有孕,这些闹心、揪心的事情其实也从一方面印证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但不管怎样,《过年好》它还是一部喜剧电影,它有着自己独特的表达喜剧效果的方式,赵本山的表演加上闫妮、大鹏、潘金龙、买红妹、梁静等其他演员的配合,让这部电影还是在温情的氛围中充斥着贺岁喜剧的味道。最终阖家团圆的大结局,在无限催泪的模式中还是圆满的上演了一出合家欢的戏码。最后想说,过年好,但是能和家人一起过,才是真的好。

  《过年好》影评(六):觉得很多地方突兀么 东北农村真就是这样的

  对想看这部片子的朋友说句最中肯的话 如果你有兴趣去东北的农村住一住 那你没必要花钱去看电影

  刚才看评论有人说觉得文章那段太神经病 为凑2小时瞎演 其实真的不是 他那段儿开头说的就是这个村子各态人的生活 我倒觉得那段很真实 因为村子里真的总有这么一号人

  确实很多地方太low了 直接可以删除掉 有开头没结尾 那段卖鸡本以为是给整体定了个调儿没想到单单纯只是为了搞笑

  开头一直在凸显日历到了也没弄明白 广告从头到尾哪哪都是不间断

  但还是感觉很真实 尤其本山大叔的眼睛 完了说完这句肯定会被嫌弃

  其实我是看到有朋友说这片子是道德绑架 过年为什么一定要回家看看老人我才码的字

  这和什么老年痴呆生不生病没关系 过年难道不应该回家看看父母吗 过年不应该回家团聚吗 父母难道不盼望孩子回家么 当然也许我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有很多人和父母关系冰到爆平时打个电话互相都烦

  但是回家过年四个字绝不是道德绑架 连过年回个家看看老人这样的事儿都成了道德绑架了

  那过年太不好了 取消掉好了 取消取消我们过圣诞

  《过年好》影评(七):传统和现实

  看完整个片子,很多地方我都觉得可以说说。

  第一:传统文化和现实潮流。

  影片多次有过年时各种风俗的展现,比如穿新衣、放鞭炮,比如街上的表演等。最直观的还是有一点——过年强调的是一种合家团圆,但是影片中从多方面表现出回家和不回家的两种既是矛盾又是现实的问题。新时代的少年少女回家,遇到的就是传统文化,影片很真实的再现了社会现实。

  第二,家长和子女的冲突。

  也许我还没有到李羊朵那个程度,但是我自己身上就有很多父母和我的矛盾集合——一方面是家长的诉求,另一方面是自我的追求。也许家长的并不一定是错的,但是自我的实现也是每个人追求的精神目标。

  第三,老年人的未来生活。

  每个人都会老,还会生病。老龄化不仅是现今的趋势,而且是每个人必须要思考的,可能还没有到那个年纪,但是身边的人却是最好的例子。我想,每个老年人或是终会老去的年轻人都要思考的问题就是——如何安度晚年,有意义,年轻化,快快乐乐,遗憾最小化的晚年。

  总而言之,当传统和现实遇见,当生命面临终点,如何抉择,是一个很大的考量。

  《过年好》影评(八):潘斌龙又亮了

  高群书执导的《过年好》讲述了一个咱老百姓自己的新年故事,老李一家三代在除夕这天难得相聚,老李准备了一桌好菜,儿女们回家过年,贴对联,发红包,吃饺子,可是欢乐气氛下潜藏着危机,老李痴呆了,脑子越来越记不住事儿,女儿李羊朵隐瞒了离婚的真相,也隐瞒了在北京欠下一屁股债的局面,叛逆期的孙女处处和长辈为难,还怀了“人渣”的孩子,离家出走的儿子仍然渺无音讯,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只是这本经也太让人梗咽了。

  很多人还没看到一半就哭了,赵本山都严肃起来了,“煎饼侠”组合大鹏、潘斌龙就义不容辞的成为了喜剧担当,大鹏是最拿手的土豪形象,演了一出“不差钱”版的“拜见岳父大人”,很多金句和段子,潘斌龙的戏码则更丰富一点,角色本身就特殊,是个开杂货铺的小老板,脑子不太够用,思路和别人总不在一个频道上,所以总能炸出意想不到的笑点,加之“一人我饮酒醉”的神曲,“文静姐夫”的穿越感,都是影片的亮点。

  潘斌龙在片中带来的笑料多得不可数,他也是除了男一号之外,几乎和所有角色都有对手戏的串场王。他利用在老李家门外的胡同里开杂货店的“便利”条件,几乎和每一个出场的奇葩邻里都有互动,捧出不少例如“我是高群书”的笑料,也和热依扎上演了“文静姐夫”这样隔空“调戏”YY红人的穿越笑料。

  他就像是老李家的编外成员,时刻关注着老李家的一举一动,回来人他接,人走了他送,负责修电视,也负责在火药味十足的饭桌上保持吃货本色,缓和气氛,送上开心一刻,老李失踪后,他也是挺身而出,把之前所有不把自己当外人的行为变得合情合理。潘斌龙的表演实在是太有气质了,有一段时间,笔者甚至以为他是老李家的亲戚,直到最后,才发现,张译才是隐藏的亲人。

  高群书以擅长调度演员著称,赵家班也是高手如云,他们都如此重用名气并不大的潘斌龙,当然不是没有道理。首先,潘斌龙的喜剧表演绝对没问题,这一点从《煎饼侠》里面以跟班的角色贡献了杰出的表演,在本季《欢乐喜剧人》首期夺冠,都能看得出来,从本片中各种活灵活现放得开,足以证明他是配得起做一名喜剧担当的。

  更重要的一眯是,潘斌龙的形象特别的接地气,适合这种需要草根气息的《过年》式电影,他的形象和演员最需要的帅、怪、长腿、八块腹肌都一毛钱关系都没有,就是其貌不扬,小眼睛,但他的内功特别好,演平民角色让人一看就亲切,一看就想笑,这份搞笑的能力有三分是天赋来的,另几分是磨练出来的,这一点,一直关注的他的观众应该知道。

  这个神经兮兮的杂货店老板在影片中不仅仅是一个很重要的笑料制造者,还代言了一种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的生活哲学,与其他看似精明却放不下嗔痴和虚荣角色对照,有一种意味深长的喻意。潘斌龙用这样一个角色,足以说明自己是有深度的喜剧表演者。

  不过,目前看过的潘斌龙的演出都是喜剧的,希望尽早看到他在其它类型片上也能大展拳脚,相信他有这个实力。

  《过年好》影评(九):六爷和老李

  可惜了,一个电影化不成功的话剧,怎么看都像是一个潦草的小品

  中国人年年都会拿过年这件事来大做文章,关于过年的故事,其实是中国人家庭观念的表现形式之一。而这种观念在社会的变化下正不断地受到冲击,这不是少数特殊群体面对的问题,如果说《老炮》里的六爷一族是一群不甘老去的老混混,赵本山饰演的老李就是不忍家庭模式出现变化的老家长。我敬重前者,更同情后者。

  六爷的可敬之处,在于他对原有“规矩”的恪守,这份恪守在面对当下的“不像话”时,无疑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我们想过没有,在老炮们年轻的时代,在那个更有规矩的时代,恐怕他们才是“没规矩”的人,他们打破了老一辈人的规矩,建立了自己的时代和自己的规矩,而晓峰小飞其实只是做了他们当年做的事罢了,我们必须弄明白一点,从发展的眼光看,新一代顶替老一代,其手段势必更为下作,更为没有底线,否则,他们无法在旧有的“规则”内战胜规则的制定者。这样的群体没落了,是他们自己的悲哀,但老李就不一样。

  他所面对的问题完全不是因为他的所作所为而导致的,他们只是用和以前一样的方式爱护自己的家,而面对新环境的年轻一代甚至两代又势必不会适应,过年的实际意义,其实就是家庭的幸福与团圆,反之,当不利于家庭和谐的因素在过年时出现,这种效果就会被放大,同时也使得老人的困惑,无奈,痛苦,在影片中表现的尤为深刻,而且必须承认,本山大叔演的不错,在他的身上,我是真的看到了我爷爷奶奶的影子,很真实,而且不落俗套,只要不是十分计较,但是这一份情感上的沉淀与反思,就是关于过年的一份价值。

  与之相对的,则是电影结构的极度混乱,很多地方看得人莫明其妙,人物的行为缺乏内在联系,至于结尾,简直就是群魔乱舞,除了二人转以外什么也看不出来。这些问题在片中都是败笔。

  不过那又怎样,多大的事不能等过了年再说。

  《过年好》影评(十):亲情是道年菜,多吃才会过年好

  要过年了,贺岁档影片陆续登台,给观众备下份丰厚的银幕年夜饭。提档的《过年好》,2月1日上映当天就取得了票房第二的不俗成绩。浓郁的年味儿,给观众留下不错的印象。

  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佳节,新年比起任何其他节日来讲,味儿更浓、情更亲、俗更多、意更深,以农历除夕年夜饭为题材拍摄的大电影,恰似道头盘大菜,特别应景,自然会受到观众的青睐。

  但是,如果把它单纯理解为应景贺岁片又过于简单了些。在这部影片当中,满满的讽刺意味与碎片似的社会状态切片交融在一起,让带着搞笑色彩的本片也多了沉重的思考和严肃的态度。尽管结局热热闹闹、欢欢喜喜,但依旧有着自省与反思的部分。

  本片以一位退休化学老教师与家人的矛盾为主线脉络,从不同角度塑造和表现了不同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人,其生活状态及情感纠葛呈现出的不同形态,也以年俗为引,对当下人情愈发冷漠的现实进行了不动声色的讽刺。

  退休老师老李代表了思想保守的老一辈人群,他们信奉脚踏实地、安分守纪过日子的理念,

  而他的女儿正是70后80后的代表,外孙女则是90后群体的一个缩影。在这样三个不同年代的群体代表画像中,女儿李羊朵和外孙女朱莉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均是以自我情感为中心的一辈人。

  李羊朵渴望情感的自由,但是面对“进入社会”这样一个命题,她选择了听从到反抗的途径;作为她的女儿,朱莉个性张扬独立,也更自私。导演镜头在这个角色的呈现上,用的近乎是冷酷的态度,使朱莉的疯癫、任性格外刺眼。

  但同时,导演也没有完全否定情感的存在和价值,在小卖部老板小天和房地产老板,也是李羊朵同学的大海身上,导演倾尽所能地把人情的闪光点尽情释放。一个像极了现代版的阿Q,另一个则是学习一团糟事业一沓票的土豪,看似都不是被社会主流群体排斥在外的个体,却是用最诚恳的态度展现情感弥足珍贵的角色。

  中国是个以人际为基础的国家,所以年、节在人情的强调方面更深邃,而几千年的儒道思想也让中国人在情感表达上更含蓄。例如失忆的老李永远记得等待女儿回家的站台,她12岁被油烫伤的右手,却不记得新修建的飞机场,焕然一新的城市道路……他不会对她的女儿说我爱你,我想你,却用实际行动说明着自己的思念。

  可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外来文化带来的改变,人们在情感上的缺失愈加严重。除了钱一无所有的大海,与前夫分手追求梦想的李羊朵,只懂得上网看演唱会的朱莉……人们不再把情感投放在周围人的身上,而是更关注于当下的自我,对自己漠视的事情,找着百般的借口推脱,哪怕是逃避家人所关心而自己又不愿面对的那个部分。

  以这样的剧情展开,影片未免太过沉重,但是却值得鼓励。在传统文化传承意识越来越薄弱的今天,《过年好》具有着更深刻的教育意义。在老李盼子归来,徒步到火车站的一章里,通过对主线外场景的描画,进行两者比较,更凸显了人情冷漠的孤独与哀伤。

  高群书尽管在电影里采用了话剧的表演模式,却并没有刻意描画电影语言的诗和远方,反而在其与观众的共鸣及地气儿的衔接上花足了功夫。尽管有部分章节存在断义的问题,却没有影响到主线故事所传达的精神和思想。

  岁末年初,《过年好》笑中带泪,乐呵过后不免唏嘘的调调适合全家人相约共赏。不管身为哪个年代的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这大概就是所谓的过年情怀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