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妇女参政论者》的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妇女参政论者》的观后感10篇

2022-03-21 15:38:3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妇女参政论者》的观后感10篇

  《妇女参政论者》是一部由莎拉·加芙隆执导,凯瑞·穆里根 / 海伦娜·伯翰·卡特 / 布莱丹·格里森主演的一部剧情 / 传记 / 历史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妇女参政论者》观后感(一):个人打分低于豆瓣评分

  推荐指数:★★★★☆(7.4)

  uffrage(名词)投票;选举权、参政权。

  冲着Carey Mulligan、Anne-Marie Duff和小本而来,故事全部以Maud Watts(穆里根饰演)的视角展现、推进,然而观影后有些失望。

  Maud的个人成长

  Maud只是个出生、成长于洗衣厂的平凡女工,曾被老板长期性骚扰甚至性侵害而得到特殊关照,但老板这种行为不仅不是罪恶反而成为当时的社会风气,地位低下的女性只能忍受、接受,无人关注。而Maud丈夫显然知晓此事,也清楚老板正在侵害下一位青春期女孩,男性们集体习以为常,女工们甚至也已麻木不仁。起初,Maud选择性遗忘了历史“污点”,反而认为老板对自己不错,升职快过人、地位高过人,对suffragette并不感冒,在她眼里,她们太过激进,若与她们厮混,可能会影响自己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的“幸福”生活。

  可是在工友Violet Miller(杜芙饰演)影响下,她渐渐与suffragette群体拉近了距离,了解到女性一旦获得选举权,可以改变许多不公正的法律、不公平的现状,“There is another way of living this life.”如她在议会向财政大臣所说。

  男权社会的掌权者们是不会把权利拱手相让的,听证会只是个过场,财政大臣宣布首相裁决后,聚集的女性被警察暴力执法关进了监狱。

  经过7天与爱子George分离,Maud如过街老鼠般回到家中,丈夫小本讲出了也许是他最直的一句对白“You won’t ever shame me like that again.”小本老师这个角色很有意思,身板极度瘦弱却是当时最普通不过的“丈夫”一名,对妻子、儿女有完全控制权;热爱王室,不仅将独子以时任国王之名命名,还要求小乔治必须向大乔治晚安后方能睡觉。

  Maud问丈夫“如果我们有个女儿,会过什么样的生活?”小本冷冷答道“Same as yours”。她的心瞬间掉落冰窟,丈夫对她以及“女性”的态度将她推向了Suffragette。

  这一次Maud获得宽宏大量,再次被捕却被丈夫赶出家门!不得与亲儿相见的痛楚使她亲尝律法苦果,如Mrs. Pankhurst演讲所说“我们在争取一个时代,每个女孩诞生都会跟她兄弟有平等的机会。We do not want to be lawbreakers, we want to be lawmakers.”这使她产生了质变,她接受了妇女温和运动50年无效,必须使用暴力方能让男性倾听她们的声音——Maud真正认同了自己是一名Suffragette。

  直男癌

  在警官看来,Maud所代表的女性是安分守己、单纯传统的良民,受少数激进分子欺骗、诱惑从而迷失自我,沦为工具。他的工作不仅是维护法纪,更是帮助她们认清事实,回归家庭,回归幸福生活。所以,警官并不是“坏人”,而也只是“普通男性”。戴着有色眼镜、高高在上的他们不会弯下腰倾听女性的诉求,更无法理解她们,本该是最亲密的合作者,却是最没有共同语言的敌人。

  今日,网络上女性对“直男癌”们的抨击比比皆是,他们其实与传统普通男性一脉相承,所以,女权运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多元化正是人类社会前进的动力之一,有大男人,也有大女人,有小男人,也有小女人,有尊重女性的男性,也有不尊重女性的女性,长远来看,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那一类会被自然选择淘汰。

  而相比直男癌、大男人,我更鄙视给予土壤让他们存活得更加滋润的女性。不尊重自己,没有人会尊重你;不愿自救,神也没法救你;拒绝改变,新生活的大门必将关闭。

  潘克赫斯特夫人

  我们比几十年前的先辈已经幸福很多,这幸福是她们用生命换得。我,记住了冲向国王马蹄的英国女性Emily Davison。

  回到影片,对于此前不了解英国妇女运动历史背景的观众,前半段可能会走上“歧路”。Mrs. Pankhurst气质高雅、衣着华丽光鲜,明显与一众工作妇女不在一个阶层,她带头发起的暴力对抗出发点是什么?她演讲的目的是唤醒同胞、为每个个体自己抗争,还是用个人魅力以及组织架构发展壮大她的队伍,为她谋取政治地位?影片让我疑惑,潘夫人到底是无私的试图拯救同胞,还是仅仅为了达成前无古人的壮举从而让自己载入史册?

  历史对她的评价褒贬不一,电影也没有让我们过多纠结于这个无聊问题。无论出发点为何,她将毕生奉献于妇女参政事业中,并最终取得成功。世纪之交时,英国举行的最优秀女性评选,潘夫人排在20世纪最杰出女性之首,伊丽莎白二世、戴安娜王妃、撒切尔夫人等风云人物屈居其后。

  个人打分低于豆瓣评分

  也许电影主创是希望用平淡的叙事结构展现波澜壮阔的女性平权运动的一隅,让观众自行品味和感受,随着Maud一同成长,而不是煽情,挑起社会大讨论与男女对抗。但,我还是觉得,《妇女参政论者》可以拍得更动人一些!

  时英国国王乔治五世(维多利亚女王→爱德华七世1901~1910→乔治五世1910~1936)。

  转文《被英国国王马蹄踏出来的女性投票权》

  http://www.toutiao.com/i6288448686531805698/

  《妇女参政论者》观后感(二):我们选择暴力,因为男人只懂得战争的语言

  权利的争取从来都伴随着流血和谎言,不屑一顾的蔑视与歇斯底里的痛击。

  影片的开始,女主Maud Watts碰巧遇到一些女权斗士拿石头砸向商店的橱窗,那一刻除了恐惧更多的是不认同——一个号称争取人权要求法律认可的人的怎末能使用暴力,践踏法律的方式来呼吁宣传。随着参与的深入(自己一步步成为受害者),在面对警长的质问,Maud Watts毫不退让地称其是个伪君子

  “法律没有任何意义 我在制定法律时没有发言权,我们砸窗户 我们烧东西,因为战争是男人会聆听的唯一语言!”

  这句话点破了多少权利斗争的悲剧命运,如利维坦般的捍卫者高举法律、稳定的大旗理直气壮的暴击来犯者,诋毁斗争者。为何草民们不退缩?这是恶法!这是我未参与的法律!这是我未同意的法律!

  双方继续各说各话也同时各行其是,冲突无法避免,似唯有流血牺牲才能震动江湖与庙堂。

  可以想见,权利的争取不会停歇,科技让文明不断细化,分工也不可避免,一方面总会有新的个人、团体出现,另一方面不同个体、团体间的对话越来越困难,只能依靠更大的冲击才能取得再次的均势,如伊斯兰世界的冲击(冠以西方的“恐怖势力”)。这个不断增强的回路如何持续下去,或者怎样逆转绝对是个大问题。

  片尾时显示沙特阿拉伯在2005年才通过了妇女投票法案,不禁心头一震——常常自诩处在辉煌之盛世的我们随时自我感动于衣物的质感、食材的归宿、电子产品炫技般广告、不停歇的造神运动,而仅在10年之前,世界上还有多少国家的女性无投票权。这还不是重点,法国,西方的自由之都,竟是在1944年通过此法案,而中国只晚了5年(至于效果如何,大家都懂的)。

  《妇女参政论者》观后感(三):观影随想

  妇女参政论者,女人为自己的权利而奋战,不惜夫离子散,家破人亡,风餐露宿,只为心中的信仰,只为可以拥有另一种不同于现在的生活,只为自己的女儿不再像自己一样卑微地活着。

  什么才是重要的?苟延残喘,伸手接嗟来之食,日复一日,麻木无望;还是奋起反抗,不惜失掉最珍贵的亲情,家的温暖。纵使粉身碎骨,依然勇往直前。

  这是一部讲述勇气的电影,无关乎男女;这是一部讲述信念的电影,无关乎结局。这些人,这些事好像才在昨天发生,正因为有了这样的一些人,即使全世界的人都说你错了,这是不可能的,你仍然坚信你所选择的道路。前方的路是看不见的,但是你宁愿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明天终会更好些。

  什么才是生活?什么才算是生活?衣食无忧,随波逐流;还是去倾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呼唤,即使千夫所指,众叛亲离,依然有勇气相信自己。

  纵然荆棘密布,偶尔也会有阳光、鲜花、微笑、温暖、拥抱,来自那些素不相识,却有着共同信仰的人,人生足矣!

  《妇女参政论者》观后感(四):伟大的人要成就一番事业需要牺牲得太多

  所有人在争取改变一项事业的时候路途都是艰辛的,都需要那么几个革命者,以及一些支持他们的人做出常人无法接受的巨大牺牲。对于一个常人来说,工作、家庭基本是两项最重要的事情,当你追求的事业要搭上这两项中的任何一项,估计大部分人就已经退缩了,更别提下一步的对个人精神和身体的摧毁。

  Maud先是被辞掉工作,再是被丈夫赶出去,最后连儿子都被丈夫送给别人领养。对于女人来说最在乎的全都被剥夺了。真可谓是nothing to lose,那就一身轻干革命吧!

  想起神夏可恶的新娘里主题其实也是女权主义,而且华生在猜的时候刚好提到了the suffragette这个词。还有 Mycroft 也提到 Our enemies are everywhere. We cannot win this war. Because they are right. We are wrong. 这句话感受颇深。

  她们一开始使用谈判的方式希望政府给予投票权,但后来发现被政客骗了。于是开始制造爆炸,使用暴力,为了取得媒体的关注,就像她们跟警察说的:暴力是对你们男人唯一有效的方式。以至于最后一个姑娘去赛马场上自杀,以吸引世界媒体对女权的注意。可这时我又想到那些穆斯林圣战士,他们脑子中路数也是一样的吧?这里也并不是赞同他们使用自杀式爆炸以及制造一个又一个的恐怖袭击,而是想说一个文明处于不利地位的时候都喜欢诉诸于暴力(想想当初基督教的十字军东征),谁对谁错,又怎么说得明白?

  不过这部片子的全明星卡司真是让人惊喜,除了海报上这三个让人欲罢不能的脑袋,电影里出现的Romola Garai和Ben Whishaw都让人惊喜不已。喜欢英剧和英国电影的应该对他们都不陌生。

  《妇女参政论者》观后感(五):关于女性权利的一些思考

  本片实际意义远远大于影片本身。

  事实上我认为现在女性大多数追求的其实的平权,女权是一个相对激进的说法,因为我们现在所追求的是平权的内容而所做的却是女权的事,按照影片来说的话英国应该是女权最早觉醒并实现的发源地,那么我认为从女性开始获得胜利和权利的那一刻到现在其实没有太多的变化,简单来说我们始终停留在女性获得权利从社会底层解放进入相对广阔的就业范围后一直都没有一个质的飞跃,因此,现在值得我们思考的是,我们目前追求的女权到底是什么?我们想往哪一个方面发展?我们想取得什么成就又要用什么手段?影片中有很多暴力的手段来吸引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可能在当时的社会是吸引注意最好的方式,那么我们这个时代或许更加幸运能有更好的选择。但是我想不管是哪个时代姑娘想追求的应该都是,性别不成为我们被拒绝或剥夺生活和工作的理由,每一个人都能有资格和权利参与到社会的建设中,每一个群体的需求和声音都不应该被忽视。

  最后,仍然要感谢那些为女性争夺的权利的每一个妹子和汉子,是你们的努力,才让我能够在这么大年纪还能不去洗衣房工作在家吃瓜。

  《妇女参政论者》观后感(六):Suffragette

  The woman wanderer goes forth to seek the land of freedom.

  'How am I to get there?'

  Reason answers, 'there is one way,and one way only. Down the banks of labor, through the waters of suffering. There is no other.'

  The woman, having discarded all to which she'd formerly clung, cried out.

  'For what do I go to this far land which no one has ever reached? I am alone. I'm utterly alone.'

  And Reason said to her. 'Silence. What do you hear?'

  And she said.' I hear the sound of feet. A thousand times. Ten thousands and thousands of thousands, and they beat this way.'

  'They are the feet of those that shall follow you. Lead on.'

  《妇女参政论者》观后感(七):或许 我们这辈子 有另外一种生活方式

  永远不要投降,永远不要放弃斗争。

  可能随着观影量的增加,近年来看电影很少会流泪了,不知道是不是哀莫大于心死,还是心慢慢变得越来越坚固,竟然很难被感动了…可观看这部电影时却好多次湿了眼眶,直到影片结束时才发现自己泪流满面…

  这条争取平权的路走得如此艰难,可是当你想要放弃这一切的时候,当你想要放弃自己的时候,当你为所有一切不平等不公正无力反抗,甚至习以为常,麻木不仁的时候,请想想曾经为我们女性如今所拥有到的很多权利而努力抗争甚至牺牲自己生命的女性同胞们,她们的付出如何艰辛,那时的她们,生活在何等艰难黑暗的时代,在那个资源匮乏民不聊生的外部环境下,她们依然有勇气努力抗争,永不放弃,今时的你我就没有任何理由放弃和轻视自己。

  曾看到过这样一句话,“在那个年代,大部分人相信有的东西比生命更可贵,比如爱,比如理想,比如信仰。”我相信,曾经在历史上真正存在过的她们,在那个灰暗的年代,有这种信仰。甚至把这种信仰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要重要。

  电影云图里说过,“世上有个自然秩序,想要挑战这个秩序的人下场都不怎么样。这场运动不会有好结果,如果你参加进去,你的全家会被逐出社会。往好处说,你会被社会抛弃,被人唾骂殴打,往坏了说,被凌虐处死,为了什么呢?做这一切又是为了什么呢?不管你干什么,都只不过是大海中的一小滴水罢了。可 大海不就是由一滴滴水组成的么?” 所以,哪怕希望渺茫,哪怕我们有生之年也注定结束不了黑暗,希望,哪怕这些行为只是星辰大海中的一滴水一点光,可是,至少,我们曾经看到过点滴光亮。

  谢谢你们,曾经在这黑夜里撒过点点光亮。

  这世界很美好,值得我们去奋斗。而我只相信后半句。

  《妇女参政论者》观后感(八):为什么我是女权主义者

  为什么我是女权主义者?因为我遭到了不公平。

  为什么我是女权主义者?因为你们都不是。

  本片吸引我的,一是女权斗争过往,一是Helena。

  不看到历史上的她们所没有的一切,就不会意识到我们现在拥有的一切是多么可贵。

  她们对自己的孩子没有任何话语权,却要负责孩子衣食住行悉心照料,对孩子的爱一点也不比现在的母亲少。但是当孩子的父亲决定把孩子送养的时候,她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什么也做不了。

  孩子是父亲的私有物品。

  她们为什么要做law breakers?因为就像片中的Violet说的那样,现行的法律没有给予我尊重,那我为什么要尊重它?

  想要拥有一个值得自己尊重的法律的她们,不得已选择了以暴力的方式获取关注。她们本想用觐言的方式成为law makers,可惜从未成功。

  旗帜上的紫色,代表每一位女权主义者流淌的鲜血;白色象征纯洁;绿色代表着希望。

  全片灰暗,看不到未来。

  希望这一天尽快到来:每个人都在问你“为什么你不是女权主义者?”

  《妇女参政论者》观后感(九):从history到herstory

  《爱丽丝梦游仙境》里有这样一段话:

  “我有权思考,”爱丽丝说。

  “正如猪想要有会飞的权利一样。”伯爵夫人说道。

  这本书出版于1865年。维多利亚时期,女性几乎都没有思考的权利。

  正如前面有人说到《妇女参政论者》这部电影的意义大于形式,的确如此。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而它恰恰选取了一战前女权运动的最高峰。我觉得它最大的优点就是太真实了,每一个细节都可找到依据,几乎没有历史事实上的瑕疵。比如Moud在监狱里遭受鼻饲,完全再现了当时无数入狱女性所遭受过的痛苦:

  《妇女参政论者》观后感(十):暴力抗争也许并不是最好的解决方式

  运动领导者首先判断形势:我的和平抗争手段并没有得到政府的重视,说明和平抗争没有作用。她可能想到罢工,或者其他可行的方式,但她选择了暴力,还有一次又一次的监禁!选择暴力行动充分说明了潘克赫斯特夫人的焦虑与愤怒。暴力使得女权运动主义者的形象受到损害,许多妇女因此失去了家庭,遭受非议,并受到监禁之苦。

  潘克赫斯特夫人寄希望于媒体曝光,引得注意,但她没有思想武器,她的思想宣传仅限于内部,使得她的”革命集团“与大众越来越远,越来越内部化。普通群众更可能是像在看新闻一样看待她们。收效最后是确实引起了注意,可是代价巨大,没有引起政府态度的转变。

  一战才是形势真正发生转变的时期,那才是女权主义真正的机会。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