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山之外》经典观后感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山之外》经典观后感集

2022-03-13 14:34:4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山之外》经典观后感集

  《山之外》是一部由克里斯蒂安·蒙吉执导,考斯米娜·斯特拉坦 / 克里斯蒂娜·弗罗托 / Dana Tapalaga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山之外》观后感(一):角色猜测及剖析

  蒙吉的镜头一贯写实克制,将情节的波澜壮阔和其内心的褒贬爱恨蕴于细节。鉴于导演说的太少,我实在忍不住想“替”导演多说一点儿。不过多说多错,不合理的地方欢迎探讨。

  1. 两个明白人:阿丽娜和神父

  不幸在于二者是对立的,也因为其对立都没有善终。

  影片中最有意思的人物当属神父。大概是出于对现实中发生的故事不好做过多癔想,也大概是不想得罪一些虔诚的观众,蒙吉对神父的描绘非常之隐晦,但据我猜测此人基本上就是一江湖骗子,所有人里最不信上帝的一个。比如饭桌上在谈论修道院经济状况时他的态度像极了一个奸商,后面要求阿丽娜奉献财产时也一样。阿丽娜第一次忏悔时二人之间发生了什么算是一个比较明显的暗示,我猜想又是你给我什么、让我怎样便可赎罪的老暗示。还有那些深夜祷告、而且很可能是一个人祷告的修女——为什么要有这样的教规?隐约间还记得他被停了工资(不确定),被停的原因也可作猜想。他自吹自擂年轻时见过天使、有一个有求必应的图腾,怎么听都像是江湖骗子的手段。他控制整个修道院的财政和里面所有人的思想恐怕还有肉体,他享受这种专制土皇帝的感觉,这也是为什么他一定要搞死阿丽娜这个质疑他权威、可能启蒙其他人的祸水。

  2. 两个半明白人:维克琪雅和院长

  院长这个人物不知该叫太过单薄还是复杂,我只看到一丝丝伪善的痕迹——她对于烹饪活鱼表现得十分淡然,尽管在试图送走阿丽娜那次,女主人表示过茶点是全素的她才接纳。还有父亲母亲什么的,大家可以姿意想象下。

  3. 一群母鸡:众修女

  最让我头疼的就是这一群,大呼小叫没有丝毫独立思考能力偏信盲从却又心狠手辣。院子里那群下蛋鸡便是对她们的影射吧。维克琪雅如果继续在修道院待下去静待岁月流逝,就会成为她们。

  4. 其他人物:警察,医生,护士,阿丽娜前雇主,官员

  无不是“旧社会”的素描。最后关于男孩杀死母亲、检察官、冬天与路、警车上的脏水,也算可以任大家各自解读出一个版本,不过此处略微处理得过了点儿,有刻意深刻的嫌疑。

  《山之外》观后感(二):短评不够写

  同时不得不提的是,导演显然是个无神论者:影片显然暴露了这样的倾向。这是影片的一大败笔,导演凭直觉创作会明显暴露出左翼无神论者的一些价值观和观念:他们完全不信宗教但相当尊重宗教。片中对宗教的批判无处不在,特别是旨在强调“文化封闭”的一面(个别群体的文化封闭向来都是左翼支持文化多样性的最大担忧),但因尊重的缘故始终在突出他们的“文化自由”和“人性无过失”;另一方面,左翼因尊重就必须把自己置入“牺牲的姿态”,片中为此要努力强调西欧思想的局限性,但这种“刻意的自我批判”必将导致“虚假和做作”,这也是片中“德国来的不速之客”显得缺乏现实力度的原因……当然,蒙吉在他的电影中从未规避过自我意识的“在场”,但我认为,在这样一部展现“不可避免之悲剧”的电影中,给予两种“绝对精神”足够的话语权是相当必要的,不妨让两种话语体系在电影本体上形成冲突(当然,是否可行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议题)。

  《山之外》观后感(三):可怜的倔姑娘

  看的版本字幕翻译过于简单,有些影响观影。

  可怜的姑娘没有依靠,四处碰壁,内心唯一的指望是一段孩童时期的友谊,可这份友谊的另一端却已经重新找到了生活的重心。

  贫穷、荒蛮的修道院绝不是什么天堂,与世隔绝的宗教思想让她格格不入。面对世俗的雇主、房东,她又执拗地选择回到修道院。

  短暂而孤独的一生。。。。。。

  这是罗马尼亚的影片,片中的修院又是以黑色为衣,是东正教的修道院吗?

  God is my savior,not my religion.

  《山之外》观后感(四):关于里面狗的一点想法

  这个剧本多扎实流畅,点点滴滴构成这件悲剧发生的巨大合力并且没有任何可以缓和的余地,不止步于单纯批判宗教,这种悲剧的发生一定是多重力量的压迫导致的,似乎只有这个女孩的死才能宣泄两边挤压的压力,很残酷又很无奈,冷静的镜头与之匹配。

  另外值得一说的是妈妈提到的狗这个东西,阿丽娜来之后第一次吃饭的戏妈妈说狗链又坏了,这东西老是栓不住,包括在后面对阿丽娜说别再把狗往回带了你带来的狗院子里到处都是,以及在电影中段阿丽娜又一次犯病其他修女跑来向维克奇亚报告的时候只有背景音传来了狗叫,并没有一条真实的狗出现,最浅显易懂的理解我认为栓不住的狗是相对于这个传统修道院的无序混乱,带来这个混乱的是维克奇亚,那么这个混乱就是指的阿丽娜,而阿丽娜不仅仅是单纯的所谓魔鬼(混乱)的化身,其实是带有一点山之外社会发展的气息,是与这个传统修道院格格不入的各类理念包括但不限于质疑精神(在他们看来的各种无理行为个人认为是对于这种传统宗教的质疑与反叛)世俗生活的向往(改变了修女们单纯进入人间进货买卖的因为)以及隐约的性欲并且是似有似无的同性之欲(开头的超长熊抱,颇有情欲意味的按摩一段等),对于这个小国家一样的宗教体系是致命的打击,并且也打击到了神父的男性统治权,其实在阿丽娜犯病的时候那些狗已经彻底锁不住了,阿丽娜带来的东西就是疯狗的化身,在一方小小的修道院中肆虐横行,作为规则的制定者唯一的统治者神父当然选择杀死疯狗,因此杀死阿丽娜在他们看来是唯一的选择,而阿丽娜是“疯狗”的重要原因是她忘记带来了法律,她带来的对于这个修道院只有毁灭而没有规则的重建与规范,对于修道院来说是杀死了一条“疯狗”,对于外界来说修道院杀死了他们阵营中的人,而在此之前没有一个外界的人与他们有实质性的交流,往往悲剧发生了他们才想起,原来还有这么一个地方、还有这么一群没有“开化”的人,他们杀死了我们的“人”。值得一提的是,在接近本片四分之三就是阿丽娜被绑起来执行驱魔仪式的时候窗外又传来了小狗的呜咽声,不过在我看来这个指向性就有些太明显了。确实从他们的角度来看他们的驱魔和我们正常观念中的“杀死疯狗”都是再正常不过了,再强调一下对于一个宗教而言有一个恶魔是多么可怕的事情,诸位无神论者就不要站在一个道德制高点对人指指点点了,上面风大,冷。

  而这时候我们,就是外界出现了,现在把阿丽娜当人看了,正如某些圣母一样,疯狗作恶了随他而去,出事了要杀死疯狗跳出来指指点点这是一条狗命啊云云。对于外界而言,阿丽娜其实也只是一条狗,只不过是他们发声的工具,外界的秩序即阿丽娜忘记给修道院带去的东西终于登场了,然而太迟了,也许是有意来迟,也许在阿丽娜死前无法到达,在阿丽娜死后终于有了正当的理由进入,都太迟了,这就是蒙吉的厉害之处,面面俱到,颇有牯岭街的味道,只不过格局还是不够,具有社会意义缺少史诗气质,不过这样的水平也已经足够他笑傲金棕榈了。影片的最后,车内狭小的空间,还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人,似乎什么都没有改变,隔阂依旧在那里,影片的悲凉意味就逐渐散发了出来。结尾处的一片污泥是否代表着都被蒙住眼睛的愚昧的双方?在他们自诩法律秩序的地方或许有着更大的愚昧与盲目。

  《山之外》观后感(五):分不清是非

  我曾经如此比喻一部电影的构成元素:剧情是骨架,演员是血肉,画面是外表,内涵是精神,音乐是灵魂。但是本片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瘦瘦高高的竹竿一样的人,显得异常羸弱而容易引起别人同情。他面目苍白,思维中有一些灵光但是难以表达。于是有些”影评人“人一看到这样他就容易动恻隐之心,一看到有一个主题但情节冗长的欧洲片就以为是“艺术电影“。反正我毫不客气的认为我没有办法理解和接受这样的人,对于这样的电影,我只能说勉强及格。

  我的观点是,不论任何文艺形式,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内容比表现手法更重要。拿电影来说首先画面要有一定的吸引力,然后有精彩和深刻的内容(首先还是要精彩,说代表作品各种惊悚悬疑电影,其次才到深刻,代表人物伊斯特伍德),再加上各种独特的表现手法(代表人物诺兰、昆汀)和让人产生共鸣或诱导某些情绪的音乐,就能成就一部佳作。我认为这是一个正常人循序渐进的接受过程。就像接受一个人,正常的顺序也是从外而内。但是就是那么奇怪,内外兼修的人往往不能成为最具代表性的。比如贝克汉姆这样又帅球技又好职业素养又令人钦佩的人是无法得到金球奖的,而像齐达内或者C罗这样只在某一方面很突出的”缺陷美“才最能得到”专业人士“的青睐。电影界同样如此,诺兰的《盗梦空间》、《致命魔术》、《记忆碎片》那一部不是影像效果、音乐、编剧、思想内涵俱佳,而且带给电影节很多新思维或者模式的佳作?但这些电影都和各大电影奖无缘。只是象征性的得到一些技术类奖项。而《指环王》、《撞车》,包括今年的《为奴十二年》这些只在某方面做的不错的影片却更内骗走金灿灿的小金人。虽然我是《指环王》的忠实粉丝,但凭良心说在内涵上和上述几部诺兰的电影根本无法相提并论,《撞车》、《为奴》十二年这样的电影在思想层面也未必有诺兰的高度。而《芝加哥》、《国王的演讲》...算了,这些我不想说

  扯得太远了,本片是有一个本来很深刻的主题,很多细节也很值得人深思的。但导演这样的拍摄方式我能怎么接受呢?伪纪录片吗?150分钟的长篇幅,滥用长镜头、没有配乐、构图鲜有美感且毫无语言感。明明就是一部浪费了题材的勉强及格的电影,却被我们在时光网的伪文艺青年打出了8.0的高分......在有戛纳最佳影片提名和最佳编剧的光环下,IMDB也才打出7.6分。

  大众有时候真的容易受权威所左右,那些打高分的人,你看过的电影也不少吧?这样的作品你真的觉得优秀吗?大众就是本片中那些修女、护士,没有主见,只会听主教和医生的。而他们也根本分不清是非。

  《山之外》观后感(六):《山之外》再现和认识的真实

  ——再现真实

  与此同时,《山之外》精心设计的方面做到了极致,逼近自然。黑白蓝灰的色调贯彻始终,一尘不染又极度煎熬。联系山内山外的红色轿车在整体色调中成为了阿丽娜内心的表征。鸡鸭的杂乱叫声不露痕迹地把惊恐慌乱的气氛通过听觉注入观众潜意识。

  所有推动情节发展的台词都被大量的“无用”台词裹胁,演员面对不可逆转的突变点时没有激烈的情绪和动作。这就是此片切入人心的真实感,像一把极薄的刀片划过皮肤,根本看不到伤口,当时也不觉疼痛,但血就这么流出来了。影片结尾时两个警察看着积雪路面的对话,“冬天什么时候结束,长官?”“快了快了,没等它结束这些沥青就要开裂了。”“嗯,已经裂了。”与情节无关,但与人物当时的心态有着模糊的互文性,也可以当作象征来解读,是神来之笔。

  契诃夫《万尼亚舅舅》最后一幕,索尼娅和万尼亚舅舅一起重新坐下来记账,而阿斯特罗夫医生看看墙 上的地图说了句:“非常 ⋯⋯热得怕人吗?”高尔基看到这里全身都颤抖了,“对人类 、对我们毫无光彩的贫乏生活感到了恐惧”。(本小节引自《世界经典戏剧全集·总序》,童道明)

  ——认识真实

  《山之外》对矛盾的认识和表现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剧中没有一个人物是完全的“正面人物”或“反面人物”,如果追问阿丽娜的死亡的责任应该归于谁,不止是主事者神父和混乱的执行者修女们有责任(这其中也包括了阿丽娜的爱人维克琪雅),最后来审判山内人的社会机构又何尝不是杀死阿丽娜的人。片名“山之外”正是影片中的隐藏空间和另一个矛盾的来源,结尾时一句话所勾勒出的山之外:“一个男孩杀死了母亲,并把照片传到了网上”,是阿丽娜的所有前故事,她投奔维克琪雅的原因。阿丽娜和维克琪雅想要逃往山之外,影片时时点燃观众对爱情、人欲、世俗本能的渴望,但“山之外”同样不是乐土,这在阿丽夏在行驶的火车前拥抱维克琪雅时已经揭示了。

  影片结尾,宗教和法律都在审判“杀人者”,所有人的等待中全片戛然而止。惩罚、判决、罪名,以及维克琪雅到底是有罪还是无罪,都已经不重要了。作为同时否认了宗教和世俗和逻辑,而又不愿放弃追问的人,阿丽娜没有容身之处,死亡或其他悲剧是必然的。但山内和山外的世界都不能坦白自己的谋杀,而必以光辉的道德、善心、公理来包装之。当冷酷社会规则推衍出的悲剧的责任落到了个人肩上时,个人要么遵从某一种行为逻辑而否认悲惨的事实,比如修道院院长面对阿丽娜的死亡说:“上帝证明我们是出于善心的”,比如一种可能性:有修女无法抵抗法律的压力,放弃了宗教的伦理,开始指责神父杀人,同时实际上也漠视着死亡;个人要么如同维克琪雅,作为影片中唯一一个真正看到了阿丽娜的死亡而不关心审判的人,她对宗教和世俗的秩序都产生了怀疑,成为了另一个阿丽娜。

  好的故事不会偏袒某种秩序的遵从者和破坏者中的任何一方,以消灭破坏者,恢复秩序,达到“团圆”为己任。好的故事会把秩序描绘的美好假象撕破,使得所有我们这些不得不生存在秩序中的人感到一种完全的恐惧、失去乐土幻想的恐惧,而唯有用坚强的心灵面对真实。

  本文一看就是契诃夫脑残粉写的,而且极有可能听过橙甜的课哦~

  《山之外》观后感(七):没有结束的审判

  影片片时较长,画面几乎聚焦在山上的修道院,既没有多余的风景捕略也没有仔细交代阿丽娜对维克琪雅的感情暧昧,故显沉闷,一如对宗教学课本基础观点的摄影式翻译。但在这并不绚丽似乎离我们遥远的画面中,却又常常为阿丽娜病态的执着而隐隐作痛,力那种爱一个人,或说,对一个人的爱,的纠结之余的无力感而感同身受。影片最后,警察与修道院众人的谈话可说是点睛之笔,可看出神父和修女们的发自内心的助人之心和对上帝的虔诚是不值得怀疑的,正是这种单纯的信仰带领着他们行走在一条与俗世截然不同甚至是相对抗的道路上。

  这种种信仰究竟如苍茫大雪覆盖大地将寰宇带入一片安宁祥和的宁静之中还是只是以一种假象掩饰了欲望的暗涌和骚动,这终是一场无果的审判。

  《山之外》观后感(八):用冷峻解剖狂热

  罗马尼亚姑娘阿丽娜(Alina)和维克琪雅(Voichita)从小一起在孤儿院长大,成年后各奔东西,阿丽娜到德国打工,维克琪雅进了修道院,电影《山之外》(Beyond the Hills)由两人重聚开头。阿丽娜在整个罗马尼亚也找不到太多的地方可以安身立命,她只能暂时寄居在维克雅琪的修道院。修道院地处偏僻,从生活场景看,观众不需要借助任何穿越手段就可以回到50年前、甚至更久远的年代,比如狄更斯处于创作高峰的时候。一位神父带着一群修女用木桶从水井里取水,她们劈柴取暖,点蜡烛和煤油灯照明,维克雅琪是其中资历最浅的一位。直到罗马尼亚自有品牌的达契亚汽车和手机偶尔出现的时候,我才惊觉,故事发生的时代应该离当下不远。

  阿丽娜和维克琪雅亲如姐妹,某种程度上甚至比姐妹更亲。阿丽娜丝毫不介意在维克雅琪面前暴露本应由比基尼遮蔽的身体部位,双方对身体的接触没有任何心理障碍。不过个人关系的亲密并没有丝毫减缓阿丽娜与周边宗教体制的冲突,很快她就蜕变为修道院内的搅局者。她用粗鄙的语言质问神父是否与维克琪雅有染,她打扰布道和祈祷,她时而宣泄出的愤怒让周围的修女震惊,她称教堂为洞穴,她甚至违规绕到祭坛的背后希望看个究竟。阿丽娜为什么会这样?从电影提供的线索看,她可能因为维克雅琪移情宗教而嫉妒。维克雅琪成为修女的时间虽然不长,但虔诚的程度可以与任何资深者相提并论。她似乎已经习惯远离尘世的生活,至少离开阿丽娜也能活下去。对阿丽娜来说,宗教与爱无涉,它反倒夺走了伴侣对自己的爱,她看似平静的外表遮掩着情感的失落。

  电影中有一个细节表现出两人对待友谊的态度已经出现差异。阿丽娜鼓动维克琪雅离开修道院去德国打工,她主动帮维克琪雅收拾行李。她做这件事情再自然不过,从前在孤儿院的时候,练过空手道的她从来都是维克琪雅的保护者。

  维克琪雅:“这是什么?”

  阿丽娜:“你的行李。”

  维克琪雅:“你为什么要替我准备行李?你知道我无法忍受别人翻动我的东西。”

  阿丽娜:“那你自己做好了!”

  情绪逐渐失控的阿丽娜精神健康出现危机,她被强制送进了医院。医生给她开出用来治疗精神分裂的药物以后,嘱咐她离开医院回家静养。她再次回到修道院,其间与周围环境的冲突进一步激化,最后的结果让人震惊。我看到了原以为只会发生在中世纪宗教黑暗时期的悲剧,而电影其实改编自发生在罗马尼亚边远山区的真实故事。时间?2005年。

  长达两个半小时的《山之外》观看起来不算特别轻松,就像一段略显艰苦的旅程。好在电影的创作者们起到了一流导游的作用,他们用精妙的手段提示观众,跟着电影走下去,你将获得一段难得的经历。导演克里斯蒂安·蒙吉(Cristian Mungiu)的叙事风格简约到极致---术语叫 “罗马尼亚新浪潮”,“新浪潮”当然来自法国1950年代末期开始的现实主义电影运动。同时蒙吉也是一个极为耐心的故事讲述者,手法有着脑外科医生般的精准。电影大量采用长镜头,其中很多由手持或者肩扛拍摄。全片基本上没有任何背景音乐---除了片尾出字幕的时候,也没有任何其他的装饰成分。故事发生在隆冬时节,罗马尼亚山区的景观只能用“严酷”来描述。用彩色胶片拍出的作品中,恐怕很难找到有哪一部比《山之外》更接近色彩褪尽的黑白效果,绝无一星半点的绚烂斑斓。

  唯有多元文化才可以用作解毒剂,从而保障一个社会大致上健康,避免《山之外》悲剧的发生。电影接近尾声的时候,医生、警察等受宗教狂热影响比较少的人士相继出现,他们起到了揭露事实真相的作用。一位女医生为阿丽娜作最后的检查,修女在一旁哭泣。

  女医生:“你们要进监狱的,这是犯罪。”

  修女啜泣:“我们只是想帮助她。”

  女医生斥责:“我已经看到了。我会告诉每一个人,警察,媒体。上帝要帮助任何落到你们手里的人。"

  修女反驳:“请原谅,对医生来说同样如此。”

  女医生生气地提高声调:“你们回到走廊里去!”

  扣押神父和修女的囚车上,两位警察谈及另一桩惨案,一个男孩谋杀妈妈以后,将照片上传到了互联网---电影明白无误地回到了当代。

  《山之外》观后感(九):蒙住了双眼,也蒙住了天

  有一种“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气魄,在一派内敛中拍出心潮澎湃、万般滋味。克里斯蒂娜•弗洛托和考斯米娜•斯特拉坦两位年轻的女演员,正好一动一静,弗洛托为主、斯特拉坦为辅,配合得天衣无缝。修道院的外来者——弗洛托,一个生性孤傲、举目无亲、在现代社会备受挫折的女孩,她来到修道院,是为了寻找挚友的温暖,没想到却逐渐在严苛的宗教体制、面目全非的故乡面前碰得头破血流,她不肯屈服的暴烈脾气和愈演愈烈离经叛道的举动,又将好友一步步逼入绝境,使得斯特拉坦这位已经追随上帝和神父的年轻修女左右为难,后者在既不能背叛信仰、又不能和友情决裂的情况下,终于伙同蒙昧的神父修女们,将弗洛托送上一条绝路。 《山之外》这个混杂着蒙昧和渎神的故事,发生在社保、医疗和科学精神统统缺位的偏远山区,隐隐之中还是泄露出蒙吉对当代罗马尼亚一丝复杂的感触。影片最后,象征着权力和所谓“法制”的警车行驶在街头,突然间溅起的脏水泼在玻璃上,全片到此结束,这样一个充满讽刺意味又无力感十足的处理,实在是最好的收尾。 (来自:半支烟)

  《山之外》观后感(十):當宗教成為形式,當信仰變了迷信

  這是一個發生在2005年的真人真事。

  看似在很遙遠的另一邊山頭,實是存於無聲無息在每一個人的生活中,

  環繞身邊的社會環境,揮之不去的,是那既有的體制。

  甚至與聖經無關的、來自東方的宗教 – 印度教、道教…

  甚至延伸到宗教之外,是一個警署、一個醫院,或曰,一個以群體組成的單位。

  只要有一種共同的精神信念,訂立並執行一套既定制度,

  即使原來的理想多麼神聖,來到地上實現都只有通向悲劇。

  信仰中有絕對真理,有必然的對與錯。

  何為公義,何為不義,有一套嚴謹的準則,

  但更難判定的,是沒有清晰界線的相對領域,

  久而久之,相對領域成為了絕對規定,

  不再從真心出發,公式化過後,就成一種宗教活動,而不再是發自真心相信。

  希望與上帝更親近,要遠離俗世繁囂去敬拜神,本來是沒有錯的,

  但當這種行為成為一種常規,甚至演變到硬性的約束,

  本來的好意就被扭曲,反而違背了真道的教訓。

  劃分了神聖之地,將自己的一群與世俗隔開,

  原意是讓心中有神的,可以聚在一起,互助互愛成為主內一家人;

  但若排除異己,不容不信者同在,為暗示自己領導的是更屬靈,更高人一等,

  只愛同類人,不愛其他人,還算神的愛嗎?

  沒有了基本的接納與尊重,福音還是完備嗎?

  想盡辦法請不懷好意的不速之客離開,也許是出於行政的考慮,卻欠缺了體現上帝大愛的精神。

  愛神多於愛世界,放棄地上物質財富去跟從上帝,原是美事,

  但僅利用此作藉口,去送走一心認定不虔誠之人,離開追隨神的道路,就可能絆倒未信之人;

  拒絕外間一切,欠缺入世觀察,認定西方墮落敗壞,口中所言字字鏗鏘有力,

  然而要運作一間教會,養活肢體,救濟貧困,就少不免世俗考量,

  於是初見神父,聚餐以致工作,

  話題都是有關金錢,有關物質,心頭盡是繁瑣雜項,山內就如同山外無分別;

  凡物公用也是愛鄰舍的好見證,但彼此間沒有真正分享了解,

  同行良伴只是表面所見,

  那奉獻與相交都只是出於服從心理而非真誠,就沒有了背後為了榮耀神的意義。

  現實與理想的距離,往往難免; 有愛有真心的意圖,都可以淪為機械的執行形式。

  認罪悔改,是歸向上帝的關鍵,

  因此希望隆重其事,不想有何差錯,為信徒間人之常情。

  但久而久之,將罪具體量化,逐項數算,化繁為簡,以數字代替細節,就只為了方便,何其諷刺,

  不求內裏因由,但求列出清單有報告有交代,

  為了強化其功效,什麼都歸類為罪,還要每項罪有其名堂,

  務求分類得愈仔細,點列更清楚,認起來就更有效率,

  將認罪過程化為工序,可算是宗教公式化的極致。

  然後禁食要計算次數,叩頭叩的是死的像而非活的神,

  到處是計算,到處是儀式。關心死的多於活的,

  主教計較畫作的完成,多於信眾的虔誠;

  月經來臨,染血骯髒就不能進聖殿;

  當圖像被視作奇蹟記號而成為聖物,

  當禱告成為了滿足私人情感意願的工具,

  當人心被忽略、當沒有生命的行政任務主導思想,

  因為哥哥是唯一親人,就不管其心智障礙而要他為另一生命的決定負責,

  最後,連劃上十字,都只是如呼吸一般的習慣,沒有了感覺。

  太接近物質世界為試探,太遠離社會真實也是考驗;

  正如冷漠固然有罪,過於熱心卻也會造成不可挽救的災難。

  將一切不尋常歸咎於「罪」與「魔鬼」,

  那其失常表現背後是否可能埋藏未知的罪? 又是否可歸類為精神病患?

  弔詭之處,正在於兩者都可同時成立,又或都不盡然。

  自殺自虐傾向、幻聽、思覺失調,是否罪? 是否魔鬼攻擊?

  既然無法肯定,卻通過目撃者口耳相傳,成為真實的鬼故事,

  迷信的宣揚流傳,正源於此。

  祈禱不只為滿足私慾,

  但就算所祈之事乃為大家乃為他人,又是否一定如願以償?

  沒有了上帝主權的認知,就容易墮進相信祈禱者大有能力的迷思,

  因為祈禱的神父有恩賜,所以祈禱特別有果效,逐漸成為崇拜個人領袖,而非當初所信的真神,

  大醫治者、大驅魔師,往往就是塑造出上帝表明所恨惡的偶像之源。

  常以別人傳講的神蹟掛在口邊,亦是濫用個別見證的可怕,

  固守在自己已知的圈子,而忘卻世間上發生的種種問題,不是真正的信仰。

  有信念就有奇蹟,有祈禱就有亮光,並不應用於盲目相信祈禱萬試萬靈,過後就身體好一切好。

  滿臉慈祥的修女,滿口仁義的道理,

  卻以愛為名,冠冕堂皇地去傷害另一個體的身體,

  全心全意的信念,讓她堅定地說服每一個人,去配合,完成集體迷信的儀式。

  有人懷疑,就可推說是其信心不夠堅定,

  然後神父唸著似是而非,不屬聖經的禱文,

  他們心中已有定案,卻旨在硬要旁人認同,

  一廂情願的無知,在於山內,也於山外,宗教與體制之內,也在於其外。

  形式與迷信,都因為旁人的目光,亦並不止於對宗教的描述。

  前者給外人看,後者則是圈內群體的共同壓力。

  因此,角色常與鏡頭有一定的距離,

  因為每一個人物的表情都是需要注視的,

  像病床上有陌生的其他人在後聽與看,醫生與病人間的私密對話;

  像工作間突然有外人闖進其空間,談笑過後盡是怪異的目光表情;

  像驅魔過程中有人合作有人從旁的眼神與動靜之變化,喧嘩宣告與寂靜默禱的對比。

  既有批判盲信宗教的一面,也見憐憫堅定信仰的另一面,

  鏡頭的距離,作用不在客觀呈現,而是讓觀眾以上帝全知觀點看到整個過程,然後去研究分析。

  沒有一面倒的全對與全錯,看得到愈多愈深,就愈難判定真假是非。

  神父不領工資,全心付出所有時間奉獻修道院,卻因財政緊拙而被主教遺棄,

  他仍深信上帝會為其預備,仍肯定這只是短暫的試煉,足見其信心;

  神父亦有理性控制大局之時,他否定自發禁食的舉動,又勸誡信徒們不要盲信符號;

  他亦真有關顧受困擾的女孩,同為其好友著想,先送醫院,到最後不得已才行最後一步。

  而女主角的經歷,更是對於重拾信仰的肯定。

  從眼神轉換的懷疑,到徘徊踱步的忐忑,

  一刻向外求救的衝動,再到展露原來的頭髮,吹熄了燈,完成了瞎眼得見的過程,

  不再盲目,可見於換了的衣著,敢於說出真相,此時鏡頭亦只在她身上,而不再掃視旁人眼光。

  她有了良知的愧疚,因若然一早一起走,就不會引發事故,

  在誰有份參與就上車的關口,她主動去承認責任,那是整個故事唯一發自內心的「認罪」。

  在一遍無知聲冷漠聲中,相信這是電影賦予她的一個救贖。

  沒有音樂的渲染,沒有快進的剪接,

  仿真實時間的流動,正好冷靜緩慢的開展整個記錄,

  亦證明了凡人當不了上帝,沒有審判的資格,只有唏噓地期盼春天到來。

  有誰要受責嗎? 有誰犯了錯嗎?

  最大的罪惡在於看不見的制度,至於誰是對的?

  Only God knows. Because only God doesn’t make mistakes.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