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碧罗雪山》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碧罗雪山》观后感10篇

2022-03-22 03:05:4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碧罗雪山》观后感10篇

  《碧罗雪山》是一部由刘杰执导,汪普泽 / 娜真叶 / 积阿迪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碧罗雪山》观后感(一):除了猎奇,我们还需要点什么

  这个当年与《派饭》、《透析》一样很想找来看,但没有渠道。如今终于看到,另两部还是没有着落。

  但坦白说,除了国产主旋律惯有的套路,以及对所谓原生态的展现,看头并不足,甚至远不如《图雅的婚事》。

  现代文明对传统文化的冲击,我记得有一部反映鄂伦春这个狩猎民族的电影,明显更深刻。

  其实中国的五十五个少数民族在物质文明的冲击下,都是故事,都是题材,如何能游走在审查的红线之上又跳脱出固有的叙事模式,讲出为广大观众以至普世都喜欢看的故事,才是编剧导演们要潜心考量的。

  像日本电影《哪啊哪啊身去村》、《小森林》,泰国电影《教师日记》,韩国电影《外婆的家》、《季春奶奶》等,都是可以借鉴的路子。其实《天狗》、《愤怒的光荣》这个方向也是可以的。

  不要老是来一个老外或者港澳台海外侨胞又或大城市的采风、寻亲闯入者,与当地男或女主来一段异地恋;又或者是《花腰新娘》、《碧罗雪山》这种,局限于本地男女的恋爱故事。

  除了猎奇,我们还需要点什么,如果仅仅是猎奇,看纪录片就可以了。

  《碧罗雪山》观后感(二):她哭着留在封面,那一笑却让眼泪爬满我的脸

  很美的名字。没看见雪山。

  2010年收藏在豆瓣想看的电影里边,这中间,问过影院,找遍网络,询问过卖碟的摊贩,都无所获。

  昨天偶然看见别人转发的微博,得知今天影院有一场,毫不犹豫地下班去看。

  起初还忍不住吃货的坏毛病小心翼翼磕着瓜子,直到身心都沉浸到故事里边,也感觉到影厅里异乎寻常的安静,自觉地停了下来。故事发生在一个偏远的少数民族山村,有稻田,有朴实的村民,有黑熊出没,通往村外的交通工具是长长的滑索。日落黄昏的光线掠过的,是美到令人窒息的原始风景。比那更美的,是他们朴素却完满的情感。

  15头牛娶来的媳妇,起初的高声使唤甚至嫌弃,到后来怜惜、心生爱意,到摸摸媳妇凸起的肚子上山干活一路上的欢天喜地;

  两心相映的人儿在田地里对着歌谣,却因为不得老祖宗的许可,不能结为夫妻;

  一边是人对自然的敬畏,一边是人生存的需要,如何权衡。不是人杀死了熊,就是熊把人从祖祖辈辈生活的乡村赶走。

  搬迁,从来人们愿意过吗?

  久不能忘的,是她找到熊窝时鼓起勇气平复了害怕恐惧后那一笑,露出洁白的牙齿,动人心魄。

  面对死神,她笑了,因为他说,她一笑,他就会更开心;因为他说,如果熊吃了人,政府赔4万;因为她要钱救即将为人父的哥哥,而她死也不愿意嫁给那个捧着一扎两万块钱整天缠着她爸将她许配给他的男人。

  真的哭起来,是听她爸爸弹着小琴蹲在昏暗的陋屋里哽咽着唱:吉妮啊,我的女儿,你回来吧,回来爸爸的怀抱,我再也不逼你嫁人了……哭得脸皱成一团。抽纸巾的声音此起彼伏。

  有人感慨说,年轻真好啊,不用压抑自己的情感,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叹自己表达不能青春不再。有人发微博说,“简单的片子,充满了各种真实厚重的爱。身心得到了滋养一般,感谢《碧罗雪山》”。也曾环顾影院,这样一部不如贺岁/佳节大片欢乐,又没有大制作片子的惊心动魄,且没有一位明星的电影竟也满场。在座的人,我想大都一样,有知,善感。

  《碧罗雪山》观后感(三):艺术的老套路

  这个片子是个奇怪的“拧巴”。一方面,电影语言中的“主旋律”调调和上世纪80年代份的有点过时的艺术趣味很浓重,还有一些借鉴自日本电影的室内对话和走位模式。一条煽情的爱情副线,一个以熊和政府做换喻的核心主题(我认为这个是作者在主旋律的外衣之下精心埋设的最重要的内容,也相当于一个隐喻)。

  理解这个换喻,就容易理解出走的少女,面对黑熊时的微笑了。

  个人不怎么喜欢,是因为场景转换和各种等待诠释的艺术符号,操作得比较僵硬,痕迹很重,对话和人物反应有很多不够“自然”之处,给人失实的感觉。所谓观念先行而带来的恶果。作者想说的太多太多,在有限篇幅里,只来得及堆砌符号,等待诠释,而没能照顾好一个故事本身的逻辑和有趣。

  用大量对话来交代已经发生过的剧情,觉得好罗嗦,画面的功能显得薄弱。

  具体细节和因果链接上,推敲完后的毛病有不少。那吊索啊,三个男人跳舞那段啊,业余演员的表演和谈吐啊,都蛮假的,像执行剧本台词。(尽管创作者通过观众陌生的少数民族语言和环境来堵了不少漏洞)。

  女主角的表演很不错。

  严肃艺术和通俗作品一样,都有它陈腐平庸的套路化手法,并不因其像某种朦胧而难以说清的“艺术”,或者,似乎是具备了对当下现实的无情揭露和批判,就显得高级和高明。

  像那么回事,但不是那么回事。

  《碧罗雪山》观后感(四):杂项揉搓

  电影节上的那一幕看了以后才知道有人拍了这么一部好电影,后来到处找资源也没找到,只看到了花絮.

  现在的怒江傈僳族人民已经不是那样的生存状态了(很多古老我风俗都改变了),片中的那个村子叫五里村,属于贡山县丙中洛乡,是为了发展该乡的民俗旅游而特意保留的,其它地方基本上都是新农村房了。

  五里村实际上是典型的怒族村子,傈僳族人的房子一般盖的都是茅草,结构也不一样。

  傈僳族有几个分支,姓氏大多以自己以前的老祖宗赖以为生的东西有关,比如说打鱼为业的就姓“余”、养蜜蜂为业的就姓“丰”等等,我们怒江还没有以“熊”为祖先的(实际上在七八十年代,我们是打猎为生的——什么东西都打,不好取姓氏,就以打得最多的鼠类为主,取“褚”为姓的人也很多,甚至有专门姓“褚”的村子)——可能有,但是少吧。

  片子还没看完,不好意思再说,欢迎各位朋友到怒江来玩,联系的我拿“吓拉”招待你们。

  《碧罗雪山》观后感(五):圣洁土地上书写人与自然关系的永恒母题

  宁静优美的自然风光、平实客观的镜头语言,好像又一次的《蜂蜜》体验之旅。少数民族题材的影片有一个先天的优势,那就是贴近自然,将镜头放置于最朴实的农民生活之中,展示这片土地上人类最简单的生存模式以及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或许是远离浮华社会的世俗污秽,这类影片纯洁而美丽;或许是反应人类普遍的质朴的生存问题,这类片子真诚而动人。

  本片的故事发生地点是云南西北部一个偏远的山村,这里的人们崇拜熊,认熊为祖。阿迪鲁是村里的组长,年轻聪明,深受村民喜爱,吉尼则是村里最漂亮的姑娘,懂事热情。两位年轻人萌生爱意,但是迫于现实的种种困境未能在一起。但这不仅仅只是反应少数民族少男少女的爱情片,更多是表达一种人的生存困境和宗法信仰的冲突。

  熊、野兽与崇拜。熊是村人的崇拜,被推上祖宗的高位。在有两千年多年历史的中华文明中,祖宗是传统宗法制度的代表,拥有绝对的权威和崇高的地位。因此,村民们不能杀熊,同时也不允许别人在自己面前亵渎祖宗,将对熊的崇拜融于个人的生活和信仰中,起初阿迪鲁对收购山货的贩子杀熊想法的激动态度就说明了他维护祖宗也就是维护个人尊严的出发点。但是,熊或者村民眼中的祖宗却极大地损害了村民的利益,攻击牲畜和人、毁坏作物,更严重迫使他们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片中刚开始不久,阿迪鲁村头偶遇熊和熊进村的戏有趣生动地表现了人与熊的冲突,“熊来了”喊声四起,各家各户关门闭窗,鸡猪乱串,一排鬼子进村景象。人们一方面畏惧熊,同时又深知打熊是一种违法行为。于是人熊之间的矛盾冲突在这第一次展开。需要指出的是,这时的熊人人因怕敬而远之,它只是动物属性,而不能反抗熊的破坏却是因为熊是受保护的,保护的正是这动物属性的熊。村民们供奉的祖宗却一再地伤害村民,文化信仰上熊是受他们保护的,可是当两者发生摩擦时,谁来关注这个村民群体的生存和发展需求。于是政府的经济补偿和扶持政策成为他们重要的保障。

  阿迪鲁、吉尼、爱情。好看的片子在人物形象上能让观众看到剧中人物的性格塑造过程,明显的标志就是改变。阿迪鲁的身上就有这种改变,从最初的敬熊奉熊到最后的杀熊恨熊,对熊的思想态度因所经历之事而扭转,如不满因熊受损的经济补偿、说服爷爷搬迁受挫、担心吉尼因熊攻击而失踪等等。吉尼是喜欢阿迪鲁的,漂亮能干的她被村里的光棍惦记着。她的坚强勇敢体现在她对爱情的执着和对家的责任,她愿意牺牲自己去救哥哥,临走前海不忘还给阿迪鲁买给她的镜子,那个从山上俯瞰阿迪鲁家的全景镜头可以被视为吉尼的主观视角镜头,像是充满深情的凝望和留恋。阿迪鲁和吉尼是这里纯朴的少男少女,在经历重重生存困境之后都开始褪去稚气的外皮,但是年轻的身体又难以支撑偌大的压力,于是就有了阿迪鲁嘶吼和吉尼赴死前平静的梳妆镜头,画面语言一动一静,赋予两位主人公以成年长大的深刻涵义。

  合理是表象,冲突是内核。搬迁村子有很多理由证明其合理性,如村子闭塞交通不便、新住地方便生活管理、熊的活动对村子带来的影响等等。世代人们都以熊为伴生活了很多年,他们也猎熊,只是现在枪被收,同时还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不准伤害熊。有些人们很难接受这种所谓的保护,尤其是当他们的生存利益遭受侵害的时候更加激进。三坡大哥就是片中的典型,当他面对因熊致贫日子而走投无路时,愤怒地拿出藏起来的猎枪,对着村民大喊要去杀熊,幸好被阿迪鲁制止。我们要问,到底是熊命值钱还是人命值钱?影片只是以客观地视角去表现,我们没有从中看到任何暗藏结论性的镜头。

  《碧罗雪山》观后感(六):大山里的情与法

  从去年的上海电影节到金马奖,《碧罗雪山》的名字频频出现,在内地却只有少数观众有缘在各种电影节放映活动上一睹它的真容,甚至网上也找不到下载,这和刘杰导演的前两部作品有着类似的命运。刘杰算是个幸运儿,2006年的处女作《马背上的法庭》拿下威尼斯地平线最佳影片,《透析》获去年金马奖最佳原著剧本奖,《碧罗雪山》拿下去年上影节金爵奖,风光国内外。影片回到他所熟悉的云南地区,讲述少数民族与自然环境、现代生活之间的矛盾,原生态的背景混合流畅的戏剧性,让人忘记这竟是一部筹备多年的国庆献礼片,是让许多人不齿的“主旋律”。

  和五年前的《马背上的法庭》用李保田压阵不同,刘杰在片中全部启用了非职业演员。影片开场以人类学纪录片的风格,展示傈僳族的一场婚礼,同时道出当地人与熊的特殊关系:熊是当地人的祖先,他们崇拜熊,也敬畏熊,对熊的恐惧很快让一场庆典混乱收场。接下来,随着猎奇式的段落逐渐减少,戏剧矛盾开始慢慢铺展开来,杀熊?于理于法,都不能。不杀?村里永无宁日。这时政府要求村民迁出大山,祖宗和政府,将村里的人推到了临界点,选择是必然要作出的,答案必然也是明显的。

  不过在这样的外在矛盾下,一条爱情线索推动了内部矛盾的加剧。族长的孙子迪阿鲁有了相爱的女孩,但因为哥哥外出挣钱一去不回,爷爷要他娶嫂子为妻;接着与迪阿鲁相爱的吉尼,因为哥哥盗卖国家保护植物被捕,救儿心切的父亲要把她嫁给有钱的混混……而隐藏在片中所有矛盾背后的,其实就是金钱的入侵,物质的渴望改变了这个村子里原有传统的生活,也将角色逼上了绝路。

  但刘杰并不刻意渲染角色的不幸,当这些矛盾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走向被安排好的结局,从原生态到主旋律的过度显得毫不突兀,这是《碧罗雪山》的独到之处。刘杰是个体制中的异类,在写命题作文的导演中,他也许能处于上流位置,他毫不掩饰在这方面的自豪心态。他拿着国家的钱拍片,不用面对市场压力,在适当完成任务的同时,精准把握各方尺度,为自己的作品保留下几分艺术尊严,这是他的天分,也是作为中国电影人的无奈。

  《碧罗雪山》观后感(七):当古典爱情遭遇现代变故

  从去年在上海电影节大获全胜开始,《碧罗雪山》足足积攒了一年口碑,做足了长线效应。近期再度上映,京广两地出现了不少质疑声音。一说风光片,言过其实;一说家族戏,看起来就是平淡无奇。这固然是有期望过高的原因,一方面也说明面对院线片的洗脑轰炸,在选择比较上,目前的评价体制实有遗憾。

  依然记得去年看完时的内心激动(或许也是因为全无期待),可以说在表现小人物的抗争和尊严上,刘杰始终不遗余力,也迥异于绝大多数的国产电影。尽管他总是局限在“法内情”的特定领域,力量看上去会有所保留,隐约有一种无奈感,然而这已经是难能可贵。还有更重要的一层原因,就像谭家明所说,《碧罗雪山》是对主旋律电影的颠覆,刘杰保持了对这个体制和社会的高度敏感。他知道把话说到哪个点上,能刺痛观众,又有清醒态度,而不是故意去讨好算计,故作文章。

  跟卖给电影频道的一堆电视电影不同,《碧罗雪山》有追求更有想法。面对很容易落入猎奇批评的少数民族题材,它既有原生态的展示,同时也涉及了广泛意义上的拆迁和文化保护。好事者同样可以由多样性和民族关系切入,甚至单独对法律提出批评看法。它是一部充满时代感的影片,跟当下阶段的社会现实息息相关,绝不是一个孤立无援的现象存在。

  《碧罗雪山》观后感(八):刘导说

  某同学问影片主旨所在,刘导反将一军,说其观点态度全部体现在片子里了,并很愿意听听观众的想法;假若同学们都不能理解影片,那么10年之后的中国电影界只剩下一棵疯长的树----“洋”树。

  刘导说,文艺片前半部分都很闷很缓慢,导演把你带入这种境地,目的是更方便影片跟你进行精神讲述。

  刘导说,片子里演员文化水平最高的是寡言少语的媳妇,她念到了初三;其次是木扒和咕噜,小学念了半年。

  《碧罗雪山》观后感(九):熊出没 注意

  《碧罗雪山》有一个很诗意的英文名字“Deep in the Clouds”,看看开头就能明白个中韵味:怒江与澜沧江的分水岭,喜玛拉雅山的余脉,碧罗雪山在云朵之间半掩其身。有着自己独特文化的傈僳族族人们在此间采撷、畜养,自足度日,在大山大水里浑然天成。民风民俗本身就是一个看点,深到云里的是山,深到山里的的是人,深到人心的是信仰。与其说这电影是环保主题,不如说旨在探究原初信仰准确一点。

  【搬演?】在百老汇看完电影有朋友纳罕:21世纪现代化光芒照四方,还有几个这么原生态的地界?如果山上真有熊出没,原住村民们应该早就搬走了,那《碧罗雪山》岂不是搬演的?其实真真假假无谓争辩,弗拉哈迪能搬演个《北方的那努克》名留青史,凭什么刘杰不能搬演个《碧罗雪山》“还原”现实?

  【原住情怀?】影片没有一个职业演员,原住居民演绎自己(或自己祖辈)的生活,即使剧情上有夸张之处,情绪上的起伏跌宕也绝对是对路的。族民有自己的信仰,他们笃定地供奉熊为自己的老祖宗,他们朴质地相信只要遵循一定的法则(熊只伤害坏人,人要送牛羊给熊以求福)人与自然就能够友好相处。直到熊生存繁衍的欲求开始膨胀,直到“老祖宗”踏进了人类的村落,直到族人的生命受到威胁,直到自尊和生命在信仰面前不堪重负……人性开始走进困境、生命价值遭到质疑、原初的信仰渐渐迷失、未来陷入不可知论。他们笃信的天然法则摇摇欲坠,他们终于不得不离开“祖宗”和故土。

  【人与自然?】影片有两个主题。表面的主题是环保,倡导原生态、保护野生动物,这一主题的核心是人与自然的纠葛;另外一个主题是对生命价值和信仰的探究,弥漫着信仰迷失的恐慌、对现实状况的错愕以及控诉无门的绝望。这一主题的核心可以延伸到民俗与现代化的对垒,或说个体与大语境的碰撞。

  【主旋律?】看短评里有豆友称本片为“主旋律”,我想“政府的熊”和“熊的子孙”一定不愿意。人被熊拍了,羊被熊叼了,村民的生活无望了,上头的补贴还迟迟不到,这哪是咱ZF的效率和作风?!主不主旋律,这事不可言。

  【温存还是冷酷?】影片有两个温暖的点:①小孙女为“留住”爷爷,拿苞谷去喂猪的情节虽说不算是原创,但小女孩温润润软绵绵的感情还是让你没法拒绝;②吉妮和迪阿鲁的爱情纯洁美好,哥唱妹和的感觉小清新不止一点点。

  但片子的整个基调还是偏冷的,现实的凛冽呼之欲出,最典型的几个情节:①吉妮的牺牲:迪阿鲁无意间透露:熊吃人,ZF会赔钱。赔多少?4万!这对于陷入困境的吉妮来说无异于提供了一条解决的“捷径”。想帮助她的人帮不上忙,其他人或袖手旁观或决意牺牲她或只想从她身上尽情攫取,于是,“解决”的办法她以为她找到了,路的尽头她走到了。面对熊的一笑,是解脱也是欣慰,是最懦弱也是最勇敢,是最有意义也是最无用功。②搬迁的老人:老族长布满沟壑的脸本身就是一幅感人画作,他本身的形象也让人又爱又恨。他对熊的“愚忠”是导致村民受扰的重要原因,而他对信仰的坚持又让你无话可说。但到最后,还是那一个坚定的老人,终于也在****的威逼利诱下妥协了。信仰、家园都渐行渐远,带着草帽的老者,也只能回首祭奠那片收藏了自己一生光阴的土地了。③女人的命运:无论是牺牲的吉妮、吉妮的嫂子、迪阿鲁的嫂子,影片中所有的女性形象都处于被摆布的弱势地位。其中两位嫂子基本上没说过什么话,吉妮的话语权也被男性亲属们“剥削”至稀薄得可怜。族长在政策面前是他者,村民是臣服于族长规定之下的他者,女性又是身负“第二性”束缚的他者中的他者。就像老族长所说的:女人是地,男人是犁。身处这样一个有古老信仰和文化传统的族群中,在现代性的阳光尚未烛照之处,女人的命运也只能是被动等待开垦的土地了。

  【半纪录片半故事片?】我个人给这部片子下了个不甚准确的定义,我把它归为半纪录片半故事片。影片没有在记录乡土民情、民风民俗上止步,运用大量小景别和主观镜头关注到了人物内心深层的情感浮动。纪录风格体现在长镜头、实景、自然光、手提摄影上和非职业演员的采用上;而这又无妨抒情性画面和段落的存在;小景别捕捉到的老族长的微表情,小孙女“偷”苞谷时灵动的神气,吉妮面对老熊时超然的一笑,以及三坡叔纵横着老泪为女儿唱歌时涌起的悲凉……

  “碧罗雪山”和“傈僳族”的意象都可以被理解成一种文化符号,或说精神象征。这个故事不是不可以放在别的时间地点来讲,但是选材此地,除了披上民风民俗的猎奇外衣外,更重要的是它自身的灵魂:雪山的神秘、傈僳族的古老信仰、现代化的悄然入侵、自然界的法则、大语境的规章……这所有的一切恐怕也唯有在这样的地方才能碰撞出电光石火了。你在这光辉照映的迷茫里能看到人性的困惑、听见每个人有理有据的辩白,这里没有人是错的,也无所谓对错。但是毕竟流逝了的东西,再难以觅回。

  《碧罗雪山》观后感(十):人与环境

  碧落雪山值得一看,中心思想不明朗,结局很开放,未来很不确定。可能正是这样才难得可贵吧。虽然,当太多人想要告诉我们什么的时候,碰上一部没有明确含义的电影,也是需要适应一下的。

  这个思想大乱炖里,包括了很多不同的主题:国家治理和村里传统文化的自治,不同民族文化的交融,神文化与人文化,男与女,城市与乡镇,人与动物,生存与生态,这个单子还可以再细化。看着这部电影,虽不至于潸然泪下,也是极度心酸的。我们的村子怎么了?为什么一条和自然和谐相处的道路就这么难找? 这些村民生活在大山里,极度渴望着和外界连通,渴求着外界的事物。那个两元店里随处可见的恶俗的镜子居然在乡村少女的眼里这么迷人。为了改善生活,不惜盗采红豆杉的皮。但是,如果城里人可以随意跳槽,争取更好的生活,为什么村里人求发展的欲望就不可以得到认可呢?我们还是以一种压制的,居高临下的态度来看我们的农村兄弟姐妹们。他们认为,志愿者把熊看得比他们这些人金贵。可能是的。至少大部分环保主义者就是。但是他们不得不是。在这个经济挂帅,发展至上的时代,不能说话的生命需要有人为他们代言。在这个片子里面,“村子” 可能是弱势群体,但是在这个GDP高速增长的时代面前,所有的动植物几乎都是弱者。或许这就是片子没有鲜明观点的原因。现实太复杂,打人的板子无论下在谁的身上都让我们同样不忍,甚至身同感受。

  或许最让我触动的是,村里年轻人心里那股压抑不住的出去的愿望。在这个我看起来的美丽的村子,他们爬到高处,望向远方,无视周围的环境,心里早就出走了。邻家年轻人频传的喜讯,荣回故里的财大气粗,渴望改变命运的可能性,在在撩动他们的心。我要是在那种环境,我也会有同样的思想,哪怕就是为了经历过更多的伤害。我无法埋怨他们,无论是渴求出走,无论是希望把祖宗拉下神坛,可是我没有办法不为这个两难的局面而纠结。是不是我们保护了人,就不能保护环境?我以为我在沿海的所见所闻已经解决了我心里的人与环境的难题:所谓人与环境的冲突是一个伪命题,那些癌症村,那些在污染中痛苦呻吟的人们,都说明了伤害了环境,不仅是伤害了未来,连今天都失去。可是确实还有很多传统社区面临着传统意义上的”人与环境"的难题: 修桥等于开发,开发等于对自然资源的掠夺,但是不修桥,等于生活不便,等于没有好的公共服务,等于受制于外来的精明商人。一道桥,几片红豆杉树皮,承载着沉重的时代命题。还没有多少解决的方案。

  刚好看到一篇年轻人重回农村的文章,为了寻求一种理想式的田园生活。这些单纯的想法,追求自然和生活品质的两全,有没有可能带来一种新的解题法。或许这不是一两批人重回农村就能解决的问题,但是没有这些先锋,这个棋局就没有扭转的可能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