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秋》经典影评集
《晚秋》是一部由金泰勇执导,汤唯 / 玄彬 / 金俊成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晚秋》影评(一):晚秋
一个女人九年的青春,崇拜和信任,终于换来一句带着泪的道歉,轻飘飘或者沉甸甸,在此刻已经不重要。她从来要的不多,这些,够了。 汤唯的一颦一蹙毫不费力地表现出了安娜的所有心理状态,一个有欲望又绝望,行尸走肉看不见希望的女人。她的面具只摘下来过一次,说出了那句台词:“你为什么用他的叉子。” 警车的鸣笛声一直是片子里的转折点和悲怆的命运暗示。整场影片也就只有一场热吻和一句无法实现的承诺成为他们爱情的最终鉴证。在归去的途中,勋和安娜假装第一次相逢,双方都用着理想中的身份介绍着自己,这也是他们对生活的美好向往的描绘。可是生活,哪能那么轻易取悦自己? 两年之后,安娜的出狱去咖啡厅等着勋可惜是再也等不到。但是勋给她的爱,给她的唯一的希望,虽然虚无渺小但也足够点燃她生命里的蜡烛。她的一句“好久不见”,安娜说给勋,也说给自己的新生。
《晚秋》影评(二):如果爱,请最用力地去爱——《晚秋》影评加吐槽
题目这句话是我在下午三点看完片子之后这几个小时里想出来的,虽然很灰主牛,但是用在这部电影身上,却恰如其分。
事实证明,带着敬畏的心去看一部实际并没有那么高深的电影,带来的结果往往也不相同。可以说,这部《晚秋》并没有云山雾罩地去讲述那个已经被人在电视剧里看过好多回的危险爱情,全片让人感觉平和而又温柔,片中的主要矛盾也没有影响到本片的节奏。至于剧情方面,因为我一贯只写影评不剧透的风格,建议大家亲身体验一下这部电影。看了一次之后想看二周目这种想法我会随便说吗……
“汤唯往那一站,全身都是戏。”——摘自时光网对这部电影的一个一句话影评。
关于剧情方面,我要说的是,这部电影的选角无论是在号召力、还是在演技方面,都是可圈可点的。汤唯之前带给我的印象,还是《色戒》里那位为了革命牺牲一切的王佳芝,我说这句话的同时并没有任何戏谑的成分,而且我认为色戒里梁朝伟和汤唯的亲热戏只是出于剧情需要而已,后边那些炒作,除了让片子的非法下载率提高并让汤唯被封杀了一段时间之外再无其他意义。
在我自己看来,汤唯就好像那种学生时代看到的家附近已经工作几年的大姐姐,冷眼一看不是很漂亮,但是越看越有气质。在这部电影里,她将自己那种冷静但却寂寞,孤独却又优雅的气质发挥到了极致。整部电影虽然并不属于喜剧片,但是笑点频频(虽然都不是太好笑)。整部电影里,我关注汤唯多过玄彬,看造型,同样也看演技。不加修饰的素颜和造型,虽然素面朝天,却远比那些浓妆艳抹的锥子脸、大红唇和不知道加了几个胸托,比时间还难挤出的乳沟更美丽、性感。虽然片子里的主要矛盾体现的不是很明显,可是,有好几个段落让我感觉温暖,但又有寒意。
影片将要结束,汤唯一个人在咖啡馆里等待那一个人的到来,影片名、导演、摄影、助理导演等名单在银幕左下角淡进淡出,最后那一声轻轻的问候,像是回应了他,又像是一个人的喃喃自语,亦或是在重复两人游乐场里的对话。开放式结局的好处就在于此。
自从有了这部电影,我才知道文艺片还可以这么拍。不必拍得像《杀手没有假期》一般的阴冷柔美,也不必像是枝裕和作品一样的蜻蜓点水。两个人的爱情,完全是水到渠成,不需要任何外界条件的催化。临行前那深深的一吻,让我的心彻底软化下来。
在这里要特地赞一下片子里游乐场的部分,正是那一段剧情,才表达出了影片源自文艺的本质,但是整部片子高于文艺片整体水平的效果却只能从剧情以外的其他部分体现出来。是的,剧情的确是硬伤,但是,作为一部摄影风格漂亮、演员技术到位,而且把故事讲得如此透彻简单,完全没有文艺片那种晦涩剧情的电影,你还想要什么呢?
碟店的唐总曾告诉我,韩国的片子分两种,一种压抑且晦涩,例如金基德;另外一种很二,应该就不用举例子了。但是,《晚秋》让我知道了,一部剧情简单的爱情电影,也可以拍得文艺又唯美。
==我是正文的分割线,以上为正文,以下部分多为粗口,慎入==
“晚秋这部片子,让我对韩国文艺片的真正实力和国内观众的智商下限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我最近一条状态。
下面要说说我之所以这么说的另一个方面,那就是国内观众的智商。
就好像长得好像发线后移前的松山健一的学弟跟我说的一样,国内的大家伙最喜欢的,就是把自己的下限一次次刷新,永无止境。这一点在我今天的观影过程中被体现的淋漓至尽。
你们外语水平高,屏幕上每出一个简单的英文单词你们大声念出来,展现你们卓尔不凡的英文实力,我忍了;
你们认为中文很简单,玄彬跟汤唯学过“好”“坏”之后对话只会用这两个词回应,每次必笑场,我忍了;
你们认为这部片子剧情复杂,完全没看懂,在场里大声发问,我忍了;
你们认为片子很没意思,鼾声如雷,电影散场之后打着呵欠出来,我也忍了……
但是请你们***看一部电影的时候顺便注意一下***剧情好吗?
玄彬和汤唯的全片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亲热戏,最后没有继续。还有个傻逼老爷们在后边一边笑一边说“不人道”?!
这世界上最***不人道的事情就是我***要看这部片子的时候***跟你在一个***场里看!
你们***人道,你们***一天除了挊就是啪啪啪,看片***不带脑子来,还***有脸问谁是谁?剧情没看明白?你们***就没带脑子来看!按你们***智商就该看***蓝猫淘气三千问!卧槽我说错了,三千问对你们来说太***多了!你们看三问就行!问题一:你们***智商是多少?问题二:你们***是不是胎盘转世?问题三:你们***脑子长在脚底,出生之后直接踩碎了是吗?
问了你们***也不知道!当年你们***都是顺产出来的吧?只是生你们的时候你们伟大的母亲们使劲一夹,把你们***本来应该博学多才前知三百年后知五百载的大脑都留在她子宫里了?
真***。
《晚秋》影评(三):情意正浓,奈何秋已萧瑟
《晚秋》,最近才听说的电影,没有像那些资深影迷一样,一而再再而三的期待它上映。于我,它仅仅是一部新上映的电影,导演不认识,没有翻拍改版之说,没有对比,没有所谓的失望和欣喜,一切都是新的,包括女主汤唯。
故事发生在西雅图
eattle,英文的发音和海洋气候一样温柔而含蓄。这个美国太平洋西北区最大的城市,素有“雨城”the Rainy City、“常绿之城”Evergreen City之称。常绿之城也是有有秋天的,晚秋的西雅图,大雾弥漫,时而细雨淅淅,萧瑟清冷。
汤唯素颜出镜,一袭土黄色的风衣,单调暗淡,脸上是不能读懂的表情。玄彬,留着花轮头和显得有些沧桑的胡子,对着玻璃理头发的样子,自恋得想冲上去踢他几脚。
晚秋,有些清冷,韩国人玄彬走在左边,把栗色外套的衣领立起来,双手放在两边衣兜里(衣服的口袋开口高得貌似靠近第九、十肋,这种位置把手插在口袋里显然没有汤唯帅气,但是人家却另有一番风味);华侨汤唯走在右边,左肩挎着包,手插在风衣兜里,时不时用手拉一拉衣襟,他们迎着风走来,背后,西雅图的街景单薄地往后移动,这就是西雅图的晚秋,萧瑟中透着彻骨的寒意。晚秋,不晚,每年的这个季节淅沥的雨都很准时,大雾会常会迷糊人们的视线,只是相逢恨晚。他们相遇的时候,汤唯饰演的安娜因为失手弑夫已被监禁7年,玄彬饰演的勋职业不甚光鲜,以小三的身份正躲避客人丈夫的追踪。在安娜因为丧母假释的三天里,他们一次次相遇。
你所以为的巧合,不过是另一个人用心的结果
在安娜回家的路上,车上那么多人,慌乱中的勋借了她30美元搭车,他用手表做抵押(p.s仔细看的的话会发现勋在第一眼看到安娜的时候,安娜的头上恰好有光一晃而过)。勋把电话写在纸上,安娜随手扔进垃圾桶,之后他还是能巧合的遇上她。……安娜母亲的葬礼上,勋又奇迹般出现。在安娜家处理遗产分割的餐厅里,勋坐在角落里,自己吃得无比欢畅。返回监狱的汽车上,勋先说再见,然后突然跑上这辆汽车,坐在安娜旁边,重新相遇……
他简直比那个随时定位安娜位置的手机还要准确。不是缘分,不是巧合,你以为的巧合,不过是另一个人用心的结果。
——你没那么残忍的。
——我很残忍,我完全可以抛弃你。
………………
——我只是希望要一份爱
………………
很不巧,他们去游乐场时,游乐场正在拆迁。他们坐在碰碰车上,隔着一段距离,观看一对白人情侣的上演的“无声微电影”,听不到他们在说什么,勋开始对口型,自编自导,给他们配音。接着安娜也加入进来。让人诧异的是,他们的口型居然一模一样,对的如此精准。这段比较有意思,幕景里,工人在拆迁,情侣吵架也从白天到黑夜,尤其是白人“男主”与白人“女主”追赶的那里,就像一个寓言。现实与幻影,此刻似乎难以分清。
不懂电影,记得语文老师以前讲过,以乐景写悲,更显其悲。拆迁的游乐场,女主难得的笑容,男女主玩笑般的配音,他们有感而发,借别人的生活,演绎自己的悲伤。各自的人生都不再是一张白纸,或写或画或涂鸦,无论是否满意,都不能再用橡皮擦轻轻擦去。
他说的“好”、“坏”都是随机的
安娜是华侨,会汉语、英语;勋是韩国人,会韩语、英语,1/2会汉语中的“好”字。安娜用中文给勋讲她的故事,勋不懂中文,用简单的“好”、“坏”来评价,好与坏都是随机的。安娜那种发自内心的苦,不是能用语言表达的,能说出的痛苦,便不叫痛苦。她用他听不懂的语言,讲一个她经历的故事,我们看他们用我们不懂的表情交流,忽然就懂了——有时真正的倾听不需要语言。她讲的故事中,提到了一个人王晶(演他的那位仁兄酷似立威廉~),抛弃她,然后又闯入她的生活,让她失手误杀丈夫入狱七年+的初恋。
o,人生让人捉摸不透,道家说“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好坏怎么分辨?暂且把好和坏都看做是随机的吧。
不喜泛滥的文艺、普通、犯二这种别致的分类,不滥用文艺给这部电影贴上标签。坚持这个原则,因为,不同人有不同看法。没看过小说原著,不管导演想或不想,影片的两个部分不经意间悬疑了。
Q1安娜是否是杀害丈夫的真凶?
影片一开始,安娜慌乱的往家里跑(为什么?),丈夫躺在地上。她手足无措的吃掉一张合照,一些纸(疑点,照片是谁和谁的合影?为什么?)。安娜和王晶相遇,他们的对话中,王欲言又止,说他那时本来要跑回去的,安娜阻止他继续说下去(大意是这样,表示很疑惑),王晶那时也在案发现场吗?安娜给勋讲她的故事,她说王晶让她和他一起走,他丈夫是个多疑的人,丈夫把她打晕了,晕过去的人怎么杀人啊?在安娜母亲的葬礼上,王晶依次和安娜姐姐、哥哥拥抱,到了安娜这里只轻轻拍了她肩膀,他在刻意回避什么?勋在餐厅里和王晶打架打得像一场闹剧:勋借故说王晶乱用了他的叉子,他很生气,觉得他不应该乱用别人的叉子。有人说叉子是指妻子的意思。这样就能理解安娜失声痛哭的缘由了,只为那一句从未说出口的道歉,十年的牢狱之灾,以及几乎被毁掉的人生,和王晶息息相关。
不妨大胆的猜想,也许当时他们都在现场,不知是谁失手杀了丈夫,约好一起逃走,安娜因为愧疚想回去自首,王晶不愿意,安娜一个人回去承担罪责,把对王晶不利的证据全部销毁……不管怎样,她的初恋王晶很有可能就是真凶。
猜想而已,真凶是谁在这里不是最重要的,大家都不愿意让自己相信安娜这样的人会是杀人凶手。人们都有怜惜之心吧,不愿意让美好的东西蒙上污点。
Q2史蒂文的妻子玉子是谁杀的?
这个不用推理了,绝对不是玄彬杀的。也不是自杀,影片后面,史蒂文拿着他妻子的包,上面有很多血迹可以证明。她说史蒂文很性格很好的,性格很好还带着一条大狼狗,雇佣黑道去找勋,只为见他一面?这个是在讲童话吧,摆明了的嫁祸玄彬。据说,原著中交代了的,当中还有史蒂文、玉子、勋的纠结感情。但是影片删减了原著情节,所以就成为大家都在猜测的悬疑了。
等你出来的那天,我会在这里等你。
安娜的表情是面无表情,片中大多数都是这样。反差比较大的是,她素颜,在保释的三天中,独自一人逛过街,买了一身新衣服,一对大耳环,涂了很红的口红,可能她自己都在假装忘记她是一个正在服刑的人,就在她享受这片刻自由时,监控手机铃声响起,她又是如梦初醒般手足无措地拿出手机:2537号,在西雅图。那身新衣随手丢弃。看到这里是真的心疼。
安娜没有表情,回到熟悉的家中,除了遗像上的母亲,一切都是陌生的。苦得已经麻木了吧。她独自在灵堂里趴在母亲的棺木上,和母亲说话,她只是假装母亲还在,指着地图说:妈,这就是我住的地方,那里天气不错。哥姐在争夺遗产,她熟视无睹。没有悲戚,没有恸哭。把一切的痛苦冰冻起来。在“叉子门”事件中,安娜借题发挥,一场让人诧异的恸哭,让人动容。
许久未曾看到过自由的阳光了,安娜甚至会不由自主的闭上眼睛,勋的微笑在七年之后偶然到来。勋最初的目的不一定是单纯的,片子最后,重新上汽车那段,肯定会让有精神洁癖的人们释怀了吧?勋说,I Like your smile。还说了,等你出来的那天,我会在这里等你。两句话之间又隔着故事交错难解的分支,这里就不是用“好”、“坏”能表述的了。
It's been a long time. Hum?
又是三年之后,她搅拌着咖啡,在曾经约定的地方。维基百科上说“西雅图人的咖啡消费量极大”不知在这三年里,西雅图人又消费了多少咖啡?在晚秋多雾的西雅图,勋是在她去买咖啡回来的时候不见的,手里的两杯咖啡洒落一地,随后响起警车的声音。她在等。就像在等待戈多,不同的是她清楚戈多是谁。分明听到有脚步声走来,她淡然的说:“It's been a long time. Hum?”,然后一个人用叉子吃甜点。结尾不是悬疑,是悬念了。这句话可以译成中文——嘿,好久不见;或者,好久没有你的消息了。你愿意翻译成哪一种?
勋,他来了,或者在来的路上吧。
一个错综复杂的大背景下,一个无关风月的故事显得无端纷扰;谁是谁非都不那么重要了,经历过那么多的苦难和伤痛,七年,十年,不管你变或不变,很多东西都不会在原地等待。在这个相见恨晚的故事里,恒久不变的等待就是最能触动心里最软的地方,不是怀念那臆想的完美,仅仅是不能忘却最初的悸动。西雅图,晚秋,情意正浓,奈何秋已萧瑟。
——————————————————————————————
只看了一遍写出的东西,不是很如意,肯定有写错的地方,欢迎看后纠错。总之,影片不错,但要静下心慢慢看,有些细节稍不注意就错过了,无疑有很多泪点,都不要错过才好。看完一部电影,忍不住要吐槽,不吐不快,这是个坏习惯。看这个片子要特别声明一点,这个片子中有句台词吾们必须表示抗议,王晶太太问勋,中国怎么样时,勋说:“那里经济不怎么好”,还说得那样的理所当然。偶尔爱韩国电影和韩剧,朋友说,韩国人有时真是讨厌,总爱在自己拍的电影和电视剧中阴暗的摆我们一刀,毁坏我们的形象(喜欢看韩剧和韩国电影的都知道,这种例子不在少数)。电影是无国界的,暂且用我大国国民之心,宽宥下别人这种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
《晚秋》影评(四):大姨妈来了 情绪不稳
女人在感情上认真了就容易憨直。揣度着 安娜入狱实际上是替王晶顶罪 根据是安娜说爱到可以去死 被打晕 以及王晶的"小孩"和"很多都会改变"和开始的镜头 这种可能的发生概率是很大的
另一个是 勋在结尾并没来
也不会像有人猜测的愧疚自杀 为玉子还不能到这种地步 因为客户和爱人不同 应该是作为替罪羊入狱 如果玉子的丈夫势力如影片渲染的那样 做为当事人没在抓住大大的第一时间杀他 而是拿出血包指控出进房间的情行 是完全有能力栽赃的 那么最好的报复就是送奸夫近监狱被人暴菊花 死的话太简单也不存在解恨这一属性 像他这报复与盛怒中的绿帽男人 最好的解决方法是让对方的精神肉体来个双重折磨
别的一般
在睡前写完感触 半梦半醒中拼错了好多字
现在却在考虑一个问题 晚秋这个持续了三天的爱情 很明确中间夹杂着的是婚外情 在婚外情的作用下道德禁忌变得微不足道 我并不是卫道士 也不是对感情有洁癖 只是我在想 这种爱情的后续是不是像童话里公主与王子结婚时戛然而止 毕竟生活的平淡是贯穿始终的 正如同量的积累才能达到质的飞跃 平淡的囤积才能凸显出精彩的壮丽 如同伏笔 一样 她是失去了自由7年 才换来3日浪漫
故事的结尾在作家笔下总是停留在最美丽或者最悲惨的时刻 还有 我在考虑 当年如果他和王晶在一起 现暂不提两小无猜的爱情 这种建立在背叛上的感情 能让人有几多信服
如果 我仅仅因为对一个人短期内产生了剧烈而欲罢不能的感情或者那个人是曾经不可磨灭又无可奈何未完成的特殊存在 在不考虑最基本的忠诚的情况下 头脑一热 飞蛾扑火的过去 即使是自己 是不是都没有办法保证这种历史不会重演 水性杨花吧所谓的只是感情丰富意志薄弱的体现 这种对于爱情自由的态度不值得称颂也不知的贬低 之所以沦落为贬义词 被背叛者的由爱生恨
只是将心比心 叛人者人叛之
由此又能引申出一个话题 炮友 情人 蓝颜 男朋友 相公
男朋友和相公的恋爱婚姻关系可视为正常生活的常态关系 主要的的特征 是具有专一性 但是付出的成本及较高 得到的回报风险性很大 {同时适用于女朋友和娘子} 对于这两种关系 存在着一种需要付出 时间 金钱 感情尤其是最后一个 感情 你所做的一切决定不能只从个人角度出发 以为“我”已经变成了“我们” 过了蜜月期磨合期。。。期间 这些所付出的 如果因为意外毁于一旦 是一个高额度的打击 这与情人与炮友的关系来说 彼此间更多了一层要进的义务 爱他{她} 就要爱他的家庭父母接受他的缺点 与他共同面对生活 有他的梦想就是我的梦想的觉悟 所以恋人夫妻间如同拍档般的志同道合可以减少不稳定因素降低风险
蓝颜的存在长期被"男女之间没有真正的友谊"质疑威胁勒住脖颈 其实只要把男女都看成人 人与人之间所产生的 问题的答案就清晰很多 有一个这样的朋友存在 对于身心健康的发展是不只是有好处的而是很有好处的 女性对于男性的了解很大一部分取决于父亲 其次是家人 再者便是蓝颜 从男友身上的体会是以爱情为基点 所以并不纯粹 蓝颜对于一些人来说是灵药 这种第四类关系建立在彼此相互信任默契的基础上 虽然对于一些人来说 蓝颜是备胎 但是没看到的是也同样会存在互为备胎的情况 只是当事人陷在沾沾自喜情绪中未曾察觉 个人认为不排除与蓝颜之间会有短暂的心旌神摇 但是要看自己的处理方式 友情建立在彼此欣赏认同的前提下 往往这种欣赏会带给人爱的错觉 能维持正常且坚定友情关系的对一个人的要求必须有强大的内心和情商 只顾盲目追求得不偿失的男女关系而越线是愚蠢的行为
接着是 炮友与情人 最本质的区别是炮友很单纯 目的性单一 对性能力要求较高 以满足感官需求为目的进行的活动 而情人相较来说 比炮友复杂 比男朋友和老公单纯 因为不用肩负家庭二人现实间的责任 情人与炮友优于男朋友和相公的优点是更关系自由 二人感情投资的风险小 但是被社会主流鄙弃 但是做情人需要专业 应该是男朋友做到的可以做到 炮友做到的鉴于当事人是何种口味相应调整 蓝颜也做的 情绪白搭 明白进退 但是唯一不需要做的就是责任与义务 一切建立在还彼此吸引的基础上 想走就走 想留就留 基于二人之间建立关系前明确的协定 但是如果过程中单一方陷落 责关系变为油煎火烹万劫不复
至于哪种好 其实适合自己需求的 就是最好的 生命何其短暂 为什么不往舒服的地方过 谁没了谁活不下 至多快乐减半不等而已
恋爱免谈 情人待考。。。。是暂时的结局吗?
昨天在先锋看书 临走时发现 晚秋图书版摆在门口 只翻了一下开头和结尾 开头好像是是安娜不相信自己会失手杀死自己的丈夫 结尾是 安娜对着熟悉的人影说了句:你好 好久不见。。
显而易见 成书编剧要的是一个无内幕的HE.....囧.......
One thousand people eyes in a Hamlet 最后 我只能这么说
《晚秋》影评(五):导演你是什么型?
挺好的一个故事。
女犯人放风,遇见了缠着自己的无赖帅哥,天大的缘分让他们俩在西雅图这个灰蒙蒙的城市里相遇了两次。两个都算是”有故事“的人,相遇,被吸引,俊男美女谈恋爱,怎么着都应该吸引人,对吧?
这个故事原先是有前辈的,60年代拍的韩国片子,只不过叙事地点在首尔。
可是,导演,为毛一个好好的,简单的,甚至挺美好的故事,被您叙述成这个傻逼样子?
首先,为什么选西雅图?
导演是对西雅图有怎样的情结?难道导演是暮光粉?
电影一开场朋友就和我耳语,这地儿好像北京啊,雾气大,灰蒙蒙的。为毛和实习医生格雷里的西雅图那么不像?
好吧,也许导演是想借用如此灰色的城市,来呼应女主那颗并不明朗的心灵。
然后,为什么去游乐园玩的时候会出现那么一对诡异的情侣重逢、吵架最后还跳起舞来?哦,这段舞蹈也许是俩猪脚的内心戏。
那,他们俩还模仿情侣讲话是干嘛?这段对话有很好的表达他们俩的内心吗?
”你干嘛这么看着我“
”我一直就这么看着你的“。。。喂,你们俩真的很熟吗?
再说了,演那对希腊情侣的演员实在是,说话的时候,那动作幅度大的,一个半转身,一只手抚摸着对方的脸,对方逃避,这尼玛太像舞台剧了,不是,是芭蕾舞剧!什么?别告诉我说,这是导演故意要这么做作的!
再然后,导演你真的是意识流派。你想到哪就是哪,完全不管我是一个头几个大。
女猪在车站用中文倾诉,男猪在完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好“啊”坏“啊地应承着,其实这里我还是觉得有小小的感动的。并且,好不容易终于弄明白了女猪的过去和杀人的原因。
但是两人狂奔起来是要干嘛?
狂奔就算了,干嘛奔到猪肉店?你好歹也奔到蛋糕店,咖啡店啊。搞得我看到后面腊肠的价格,忍不住想,想对收入,美国的物价真是低啊。
两人又说了会话,气氛挺好的。突然,跳出一群老头老太!!说了几句话,露了把脸又闪了。
老头老太是来干嘛的?参观的。这是个什么地儿?不是猪肉店吗?干嘛大晚上来参观肉店?干嘛扯到幽灵?
此时我的脑容量已经完全装不下这段的内涵了!
还有,故事有头就要有尾的嘛,而且头尾大小也得彼此合适吧。
一开始,男猪接电话说自己被追杀,还以为有什么天大的事情,男猪是什么牛逼人物,结果就是男猪是一个棒子富婆的小白脸,富婆的老公一直在追杀他。(其实所谓追杀,就是几个电话里表现表现而已,屁都没有)。后来,男猪傍上的富婆被人杀了,(我觉得就是她老公自己杀的),富婆老公找到男猪。注意,这会可是三个类似保镖的大汉找到男猪,用一个绿色的脏兮兮的塑料袋套住男猪的头,才把他绑到富婆老公面前的哦!这架势多牛逼啊!我以为终于要出大事了。结果,男猪就坐在公园森林(为什么又是像暮光里面一样的森林)的长椅上,手脚都没有被绑哦,和富婆的老公的聊着天呢!当然内容是富婆被杀,因此男猪被怀疑,然后被诬陷啦。
故事的叙述不够完整,不够流畅,那演员要是出色还是能加分的。可是汤唯的表现真的非常一般。可能是我不了解她,自始至终一个表情,这也不是片中人物的需要吧?该哭的时候哭不出来,在餐厅哭的那场戏看的我鸡皮疙瘩一地。我就不追究为什么不能用别人的叉子了。导演你的想象力真是无边。光是看到汤唯突如其来的脾气,愤怒的跳起来,然后蹲下去哭,再抬头却没有泪痕那儿,我就知道我对她期待太高了。这就是最佳女演员啊。女神你真让人失望。
玄彬给我的印象还是停留在电视屏幕上。真不习惯在大荧屏是见到他。其实外形出色,肌肉发达,演技不错的一个男演员,怎么在该片里也毫无惊喜呢。坑爹的发型就算了。跟人打架那块压根就看不出来他的怒气在哪儿?后面的人也不用做样子拉他了,人根本就不想往前冲了。导演,这条你是一次性过的吧。我真真觉得有必要重拍的啊。
比较让人眼前一亮的,我觉得还是女富婆了。样貌虽老,五官却依然可见当年美丽。她惋惜地对男猪说“傻瓜,你怎么就不愿意跟着我呢,跟着我多好”。其实导演在很多细节地方都处理的挺好的。怎么一到俩猪脚的对手戏就那么别扭?
后来的吻戏。算是最后的bonus吧。慰藉我们受伤的心。好几分钟真实咸 湿 的 舌 吻。让我不禁觉得汤唯的嘴巴都要被吸坏掉╮(╯_╰)╭。。
还有最后。hi, it's been a long time。到底玄彬他来了吗??
《晚秋》影评(六):写给一部有风格的影片的理性影评
影片不仅仅有个开放的结局,连过程也是开放的,许多情节细节没交代清楚,留下足够的想象空间给观众。
而对于我这样较真的非文艺青年来说,在观影过程中就不免偶尔出戏而去思考猜测一些细节。
比如从那个地处荒凉的监狱到西雅图有直达班车吗?汤唯走了多久才坐上那班车的。
以及他们是白天去的那个MOTEL,到了晚上他们还可以自由出入,到底什么时候退房呢?
玄彬和王靖怎么莫名其妙的打起来了呢,虽然我知道是为了汤唯,但是玄彬并没有听到安娜那一段中文独白啊,这也太具有攻击性了吧。
最开放的情节莫过于最后富婆的死因了,以及玄彬最终是否被冤枉了。乃至于玄彬是否被逮捕,电影里也没有明确交代,不过猜测应该是被捕了,不然他也不会爽约(看了其他网友的影评,有说玄彬死了的,这个推测,我觉得证据不足,如果汤唯听到了什么警车无线电,应该去找警察啊,不应该绕着停车场找勋吧)。
在影片末尾,玄彬既然已知道自己凶多吉少,为什么还要和汤唯约定她出狱时在那里见面呢,这可能是他无法履行的约定啊!难道他宁愿她在那里苦苦地等候,而最终却是一场空吗?除非他有把握能被判无罪或者在两年释放出狱。但是从他给她戴上了手表来看,他应该不是那么有把握的。
至于汤唯的老公是谁杀死的这个问题,我原本从王靖的表情上分析:我没见过杀了人,前女友替自己入了狱,还能如此神态自若的,乃至于在餐桌上还要警告玄彬以保护前女友的人。如果他是这样的人,汤唯应该不仅仅是那几句嘶吼就能释放的了心中郁愤的吧。所以猜测失手杀人的应该是汤唯,但是看了豆友的评论之后,又有点偏向于认为王靖就是个忘恩负义的败类的观点。
这算是一部浪漫爱情片吧,从影片开头的游乐场桥段可以看出完全的浪漫主义。虽然男女主角虽然没有什么符合主旋律的过去,但是为了自己的追求而活,算是活得坦荡,真诚,不虚伪,追求真爱与理想的情操倒是很主旋律。最终算是收获了纯真的爱情吧,至于最终有没有完美的结果,这个就取决于观众内心的力量了,你认为幸福,那他们就会幸福,你认为会是悲剧,那就是悲剧。
《晚秋》影评(七):晚秋-Do you want me?
Do you want me? 我想男人看了<晚秋>之后应该会记住这句话.
说实话在电影院并没有太在意,我想每部商业片都会有这些元素罢了.
回家下载了韩国版,重新看了一遍之后却发现了这段的关键作用.
anna见到曾经让她为之去死的男人,却发现男人对她说:7年了,发生了很多. 那种失望对于女人来说是非常残忍的. 那天发生了太多,之后却什么都没有了.
这个时候剧情恰好让她遇到了那个韩国人,勋.
于是anna对那个陌生的看起来油油的男人说了这句话,其实anna只是想放纵自己,她想去"背叛",她想做一次"坏"女人,却发现,坏女人很难做...于是发生了电影里的那一幕.
剧情在这里也展开了,开始让这个男人蜕变的开始,直到最后那个男人对她说我们在那天等你回来. 可惜时间总是残酷的, 最后anna再一次没有等到那个男人, 但这一次她习惯了,没有了第一次的那种失望,全片在一片"莫名"中结束.
应该说结尾看起来这是一部相当不错,而且留下活口的片子. i like it.
《晚秋》影评(八):关于济南、关于《晚秋》、关于你
好久不说话、不如从一段旅行和一部电影说起。
2012年清明节假期。想来那是我们在一起最好的时候。我们去了日照。沙滩上你为我擦去脚上的沙子,我说了无数次“多美好啊、时间你停下来吧。”
事实证明,《浮士德》梅菲斯特的咒语是灵验的,以后的事都不如去死好了。
那不久后一起去逃课看了电影。
我放浪形骸的大一时光,早知道自己今天会是这副摸样,还不如大学四年一如既往。何必挣扎呢,像现在一样,像预科一样,像高考的选择一样,挣扎来挣扎去,逼迫自己努力,搞得竹篮打水一场空,人不像人鬼不像鬼,坠入阿修罗。
我们看的电影是《晚秋》。
记得那天天气有点灰蒙蒙的潮湿,和电影的基调一样。济南的四月,和济南的四季一样不舒服。非工作日的上午,非繁华区的电影院,非热门电影,所以只有我们两个人。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看包场电影诶,我这么知足,回忆这些也就够了。
那家电影院在济南槐荫区经二纬九。
这就是我要说的旅行,距离学校远,我们总去那里度假,所以是旅行。
巴掌大的老街区,路窄,树多,有吃,有喝,自由自在方便快捷。
清晨左转我们去吃永和豆浆,向前吃过桥米线,往西一点又是味千拉面。旁边是我们吵架的那个牛排么?为之吵架的那个人我还常有联系,关系暧昧,我们却相忘于江湖了。这就是爱过的答案么?我真心祝福你,为了没有欺骗,彼此过得更好我们才分手的对么,那么请你一定要过得好啊。
我们都喜欢这个类型的电影,喜欢里面的风衣,后来你陪我买了一件,你说就他了好看!可是对于正在读书的我们太成熟了一直放着没穿。我也给过你一个长款的皮夹吧,知道你不喜欢我却执意在里面放了纸条“当有一天你用这个的时候,我们还在一起”,如今,我时常穿那件风衣你也该用那个皮夹了吧。
在经二纬九,那里的烧烤特别好。
这些烧烤摊大多将烤炉摆满了马路旁边的人行道,大液晶电视播着我们都不爱的足球。小厮一边翻转着烤串,一片大声吆喝着招揽过往路人,浓烟扑面而来,美艳的老板娘摇曳而来,我曾经想点餐带进那个电影院,我们都不熟悉的济南不是这样的啊,真是尴尬。
《晚秋》是个历史悠久的讲述绝望爱情的故事。
一个获得回家省亲假期的女囚犯,在路途上了一位亡命的男嫌疑犯,虽是一见倾心,但还是因为命运的捉弄,无法厮守终身。 那是能与把握永恒力量相媲美的足够绚烂的瞬间,但是我们都足够现实又太过自私了啊,所以都没什么意思。
没意思到 牵手走过槐荫霓虹的小巷的时候都在彼此赌气埋怨。
紫的、绿的、蓝的灯绳缠在槐树干上,雨后油亮,没有路灯,按摩小店透出暗暗的光。那个美至如此却静谧惹人艳羡的地方,也必然逃不离污秽与繁杂。就像我们,同乡学长、三观一致、兴趣相仿,可是那又怎样?
那个、男主勋,我给你讲了我们的故事,你来猜,是“好”还是“坏”?
《晚秋》影评(九):只为玄彬的腹肌
看片前,特地拿了一包餐巾纸。
是抱了准备痛哭一场的心态去看的。因为片花,让人感觉那是场无奈又沉重的感情。
等待开播中,朋友开玩笑地说了句,“你没看错吧,说不定是部搞笑片。”
唉,真是不幸让她言中了。没有泪点,倒是有不少地方集体笑场。比如,他俩在菜市场,玄彬“好”与“坏”的那场对话。比如,汤唯母亲葬礼后,在她家的饭店里,玄彬和汤唯的旧情人打起来,汤唯问原因时,玄彬说“他用了我的叉子”。哦,全场笑翻。
故事发生在西雅图。Anna因为家暴,错手杀了丈夫,被判9年牢狱。第7年时,因为母亲逝世,被保释72小时外出允许参加葬礼。途中,遇到了吃软饭的男子勋。所有的事情便是发生在这72个小时里面。
在72小时里,两个完全陌生的人,如果不是偶像剧,你说能有什么轰轰烈烈的感情发生?
但,按说这样才合理,相遇、戒备、慢慢放开内心、诉说、接受……然后,等待,没有相遇的等待。是的,相遇,哪有这么简单?人海茫茫,如果说一次相遇纯属偶然,那么必然的再次相遇的机率能有多高呢?
勋为了让Anna开心,陪他游览西雅图城市。来到游乐场时,却发现游乐场关门了。于是他带她去开碰碰车。在这里,不知是自己的境界不够高,还是导演的境界太高了。总之,两个陌生人的双人舞怎么也看不明白。导演把他放在那里的用心是什么?莫不是为了表达当时两人的内心?总之,我是看不懂,于我而言,那么长篇幅来看跳舞,不如让他们两个人拥抱来得利索。
全片最高点,还是那场吻戏。紧紧地相拥,仿佛要把对方吸到自己体内的吻。一长段时间的呼吸声之后才缓缓的音乐涌入。能真切感觉到吻里的爱的,不是欲望,是一种绝望的爱。很遗憾,镜头一直是从汤唯角度拍摄的,无法看见当时玄彬的陶醉神态。
忘了说,剧里玄彬很慷慨地献出了他养眼的身材,没有一块赘肉,六块腹肌,总算还值回点票价。如果不是因为汤唯和玄彬,我想,死也不会来看这个片子的。
《晚秋》影评(十):像晚秋一样爱着
出了影院。大多数人都摇着头说没看懂,最初我也要觉得我的肤浅读不懂导演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可是想想也许这仅仅讲述的就是一段美丽的邂逅,两个同样在天涯浪迹的人,命运给了他们太多相识的机会,最后在短短的三天里仓促的相识相知又相爱,最后却又不得不妥协于命运而分开。
以前看过一部电影叫做西雅图未眠夜,一直对这座城市充满了太大的兴趣,导演用很细腻的手法,通过这段邂逅的爱情让我看看看到了这座城市,没有开放的游乐场,男女主角坐在碰碰车上,用着及其逼真的台词,对白着在眼前发生对话的情侣,真是让人叹服,流畅的英语,连语气都运用的那么逼真。
坐在鸭子船上,穿过西雅图的中心,两个人从阴天穿过到晴天,这是种多么让人羡慕的两个人简单的生活,可是明天,安娜就要回到那个才是属于他的地方,转眼就是别离。
我遗憾的是他们错过了在旅馆的等待,男主角在一起把视作珍贵的手表,当做他承诺的依据。让我欣慰的是她们最后还是遇见了。
爱情这种东西真的很难猜,在花园里,看着曾经心爱的男人时隔七年再一次出现在自己面前,却是携妻带子。说好的一起私奔,却在一时失误把自己送进了高耸的围墙。那么现在这个出现在面前的男人,只会说着好和坏中文的男人,还要不要在一起相信。
起了大雾的大巴不得不停下来歇息,我想导演是想让我们知道他们是相爱过的,不然男主角怎么会追上和他通行的大巴,在夕阳的喜光里相吻,却又匆匆的被别离。
我不知道安娜会不会在两年后,他们分开的地方的咖啡馆里再度邂逅,导演给了我们太大的想象空间。可是至少这部电影让我相信爱,相信就算你被一个男子深深伤过,就算你的生命暂时像晚秋一样陷入了低迷,可是请再一次相信爱,再一次相信i will be back一定会有一次是真的。
这部电影的插曲真的很好听,在影院里听着非常有感觉,也许我了解不了这部电影真正的内涵,可是却让我相信,请相信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