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拉里斯》观后感精选10篇
《索拉里斯》是一部由史蒂文·索德伯格执导,乔治·克鲁尼 / 娜塔莎· 麦克艾霍恩 / 维奥拉·戴维斯主演的一部爱情 / 科幻 / 悬疑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索拉里斯》观后感(一):索拉力星的秘密
索拉力星到底是个什么情况?有什么寓意么?索拉力星创造的人到底和真实的地球人有什么区别?飞船飞向索拉力星,最后的结局说明了什么?克里斯进入到另一个时空?
我觉得,索德伯格的改编版本与塔可夫斯基在本质上没什么区别,只是将它通俗化了,他们共同想要表达的是:人类到底存不存在,是不是尘世一切只不过是更高级生命体的臆想。这种思考方式比[黑客帝国]更虚无。
一切回忆都只是根据返回地球克隆人的记忆而构架 回到地球的自己是被真正自己丢回救生艇的第一个克隆老婆而克隆出来的!而真正的自己已经放弃回到地球死在空间站里了!因为他的记忆里很清楚 自己的爱人早已死在地球 因为自己的偏执 !第一次切到手指与最后一次切手指的不同,我才明白,整个电影都围绕在克隆人的回忆而在进行!但是,那份真正自己留给克隆人的遗憾,让他也不会快乐的生活!这就是深刻的伤痛时间也很难消磨!
《索拉里斯》观后感(四):配乐像惊悚片……
主要是这配乐太过惊悚了……
其实看开头时大概就猜到结局了,但原本想说主人公是心理医师的话会不会有意外?但根本就没任何意外,这种明知虚假却甘愿被虚假所俘获、相信在精神世界得到超脱,可以说是歌颂情爱超过一切,也可以说唯心主义的乌托邦?
私人情感和人文伦理纠缠不清。这种片子看过就好,不能想太深,要不就是自己跟自己较劲儿呢,跟电影主人公没啥差别。
对我来说不会再看第二遍。
《索拉里斯》观后感(五):如果我在solaris
(2008-02-20 00:19)
我会幻想张柏芝,bobo,钟欣桐,maggie Q,C10等著名女星,
当然还要幻想一个粗点的JJ,只要比陈香肠的JJ大些就可以啦!
olaris不就是天堂吗?扯啥,人类本能就是希望自己不死。不过,麦克阿瑟说了,老兵不死,其他人都去死!
《索拉里斯》观后感(六):不错的“科幻”
本以为是72年的塔可夫斯基版,结果片子一开始,克鲁尼出来,看看他的年纪就知道这是个新版的
于是将就着先看了2002年的这个索德伯格版
应该说没有让我失望吧,很安静的片子,很美的画面,很动听的配乐,行云流水,却让人有种时间静止下来的感觉,看完了觉得有点恍惚
翻看了很多评论,有人大骂烂片,有人吹捧得天花乱坠的,正如IMDB上一句评论:
It's certainly not a film for everybody...
也看到原著作者的一个评论,说索德博格拍的不是他小说里想写的,至少他写的绝不是简单的Love in the outer space...哈哈,觉得挺搞笑的
不过觉得索导驾驭情节的能力还是挺强的,毕竟商业化的电影,把一本很小众的小说拍成这样挺不错了。
《索拉里斯》观后感(七):筑建回忆的围城,一切恰如往昔
看完了这部披着科幻外衣讲述凄美爱情的《索拉里斯》, 还可以,给四星,多一星是给乔治克鲁尼的! 电影讲述在未来某年,在外太空的空间站“普罗米修斯”上驻扎的一个科学家小组切断了空间站和地球的所有联系。心理学家克里斯·凯尔文博士受命去调查。空间站围绕着一个液体星球Solaris旋转,这个星球蕴藏着神秘的能量。到达后,凯尔文发现有人神秘自杀,另外两人则情绪极度不稳定。Solaris让他死去多年的妻子蕾亚重新复活,给了他第二次爱情的机会! 电影的主题其实很简单,就是告诉人们要珍惜当下,别等到犯错失去才知道后悔惋惜,不然一切都只会成为回忆,过往的一切终将会围困你不堪一击的心灵,陷落在往昔的点滴残梦里,苦苦挣扎,建造起一个与世隔绝的世界,在那里只有你和曾经美好的一切!纵使一切只是幻梦,人们也愿意选择活在过去的回忆里,希冀一切可以重新来过,改写命运!
《索拉里斯》观后感(八):索德博格總讓人有點洩氣
我絕不會說我完全明白,但我知道我不那麼喜歡。這個故事以及它可供傳遞出的信息我不欣賞,它試圖去表達一個人對過去的悔恨以及留戀,他在這個那個環境下發現自己是有可能可以再次體驗和彌補、改正一些他在意的事情的,我覺得這個主題很棒,它涉及孤獨、人對過去以及自身行為的反省。但我覺得它還能被表達得更好一點,更動人一點,它現在信息量顯得特別小,然後情感上也無法打動我,它的氛圍和部分色調讓我覺得導演好冷靜克制,有種高級性冷淡的感覺。但恰巧覺得它高級性冷淡的色調是它的優點,雨打在衣服上,但沒有浸濕的感覺,我喜歡男主在地球家裡的燈光,它的色調很特別,很有質感,而且當演員身處太空艙的時我覺得特別真實,這是寫實的力量。我看到那些色調就產生一種願望,想看索德伯格去拍《銀翼殺手》會怎麼樣。
索德博格是好導演,但他總是會刻意降低自己標準,你可以說他勇於嘗試,也可以說他迷戀電影,想不停地拍下去,但也可以理解為不夠堅定堅持自己的藝術標準。
《索拉里斯》观后感(九):在索拉力斯(Solaris)
幻觉与真实之间不再有差别;
回忆与当下之间不再有分离。
在索拉力斯,没有真理,只有存在。
我们是人类,还是木偶?
物质左右心灵,还是心灵左右物质?
在索拉力斯,没有答案,只有选择。
人类有了选择,纠正过去错误的选择。
有人接受这一切,为了爱情,选择留下。
人类的情感,超越了时空,超越了边界。
Chris: 我死了还是活着?
Rheya: 我们已经不用再考虑这些了。
Rheya: 我们在一起了。
Rheya: 所有我们做过的都被原谅了,所有的事。
也许这只是奥德修斯返家途中的海女巫们的歌声,
也许这只是一个梦,
但是,Though lovers be lost love shall not(爱人虽会失去但爱不会),
And death shall have no dominion(死亡不会支配我们)。
地球?还是索拉力斯?
《索拉里斯》观后感(十):索拉里斯具有无穷的魅力
当心理学家返回地球时,他并不觉得地球更不陌生。其实他已经不在地球,也不在太空,而是身处索拉里斯。
索拉里斯,这个神秘的事物、神秘的地方,一方面他毫不客气的凸显在你的面前,你清楚它的所在,可同时,你对他一无所知。就像复活的爱人,他就在你面前,你对他那样熟悉,可那并不是他。
索拉里斯是一个不解的谜,不是难解,而是在它的面前,我们都失去了解谜的欲望。最迷人的魅力不在你的微笑,而在微笑的背后,那乖异的感觉,那服从的感觉,像接过男童伸出的颤抖的手,让电流通过全身。
索拉里斯,具有无穷的魅力。
很吸引我的是前后切手的细节,死亡仅是一个转折一个契机,血是爱情是拯救是希望是存在,启示就出现在那一刻,然而又被迅速遗忘。
因为之前看过塔可夫斯基的版本,所以总是下意识的拿两个版本比较,其实两个片子没有可比性,因为这部电影已经完全被索德伯格化了,完整的体现着索德伯格的个性和美学观,它情节完整,逻辑严谨,简洁生动,不同于老塔的开放性多义性版本,它们是两个导演的两种思路,是两个题材相近的不同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