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丹东》经典观后感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丹东》经典观后感集

2018-10-01 02:01: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丹东》经典观后感集

  《丹东》是一部由安杰依·瓦伊达执导,热拉尔·德帕迪约 / 沃捷希奇·帕斯佐尼亚克 / Anne Alvaro主演的一部传记 / 剧情 / 历史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丹东》观后感(一):看它仅仅法国大革命本身值得研究

  片子中的人物,说起话来,全都歇斯底里,而且说起来没完没了特别沉闷,没有把那个波澜壮阔恐怖无比的年代表现出来。丹东有一一定性格,但由于导演控制不够,这种性格反而因为话多而冲淡了,搞得英雄不英雄,怪物不怪物,书生不书生的。而罗伯斯庇尔,也不像一个暴君,许多举止相当莫名其妙,不合逻辑

  值得一提的是开头和结尾那个小孩子安排意味深长

  《丹东》观后感(二):一道历史题

  一部关于丹东与罗伯斯皮尔的电影,一个连当今的法国人都还能为此争论不休的历史题目。居然还是由一个波兰导演来拍摄由此可见,Andrzej Wajda的豪气才情了。

  丹东爱钱,爱美食爱美女,但更爱民主自由,罗伯斯皮尔生活简朴,私生活绝对无可指摘。但却迷恋权力,到了无以复加程度,最后像世上所有的独裁一样,执迷的相信“我的意志即是人民的意志,我的理想即是人民的理想。“不用说了,这样的掌权者是容不下丹东这号人物的,虽然他们也曾亲如兄弟

  以上即是我对丹东与罗伯斯皮尔的看法,(当然,是基于这部电影中,对他们的描写)。

  《丹东》观后感(三):法国大革命风月恐怖

  法国大革命中,当革命政府公安委员会主席丹东意识个体伦理重要性后,也开始自己曾经战友集体公义信仰者罗伯斯庇尔走向决裂。掌握国民议会的丹东号召结束恐怖,并在人民中树立重塑地位,他不愿再看到“断头台成为礼拜堂”,而掌握罗伯斯庇尔则在革命委员压力下,誓将“以革命的恐怖主义对付反革命的恐怖主义”进行到底。

  波兰大师瓦依达的影片忠实于整段大革命史,在期间,所有人都是焦躁暴怒的。我们可以看到大鼻子德帕迪约饰演的丹东陶醉于奢华的个体生活,并斥责别人:“你若把贫困视为革命的一种美德,就加入罗伯斯庇尔吧。”最终他却成为历史交替期的牺牲品,在1794年风月被自己一手建立的人民法庭送上了断头台,5个月后,敌人罗伯斯庇尔的头颅也来陪伴他了。这是献血融成的大革命史,这也是瓦依达对波兰的担忧

  《丹东》观后感(四):革命与独裁

  这是一部很理性地以刻画人物为主反思法国大革命的电影,看完了心情沉淀淀的。

  革命的意义是什么?民主和独裁是否只有一步之遥?

  法国大革命的意义绝对不是如历史教科书简单描写得那样,任何时代的任何革命带来的都是冲击,在冲击中无序会冲刷秩序,像断头台被鲜血冲刷一样,革命是社会结构最彻底的改变,它是一柄双刃剑打击一批人,也许会指向自己。丹东要维护他所代表的人民的利益,而罗伯斯庇尔则要维护另一个阵营的利益,罗伯斯庇尔在我看来不是屠夫,他只是一个理想的革命者,在革命的血腥气中他越来越残忍,也越来越背离革命的初衷。在丹东头颅落地的一刹间,他把白布蒙在自己头上,仿佛裹尸布。历史上他和丹东殊途同归,都死在法国大革命的断头台上。

  片子结尾女管家弟弟背诵着罗伯斯庇尔的革命主张,在他的主观感觉中,这些言语已经游离了自己的灵魂

  看过毕希纳的《丹东之死》,这部法国和波兰合拍的电影是用法国人的视角关注历史,少了德国人特有的思辨精神

  如果我们要理解法国历史,以及对西方民主和革命的态度有所了解,这部片子值得一看。

  两位主演的演技太棒了,不愧是影帝

  《丹东》观后感(五):政治残酷

  影片中着力刻画了丹东与罗伯斯庇尔这两个人物,他们曾经是战友,后来成为政敌。

  其实他们都是理想主义者,而且有着共同的理想——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按道理这样的两个人怎么可能反目为仇呢?因为他们为了实现理想选择完全不同道路。掌权的罗伯斯庇尔采取了严苛的恐怖统治,主张以“革命的恐怖政策惩罚罪犯和革命的叛徒”;而丹东主张宽容要求政府放松镇压。两派的矛盾不断升级,最终罗伯斯庇尔将丹东送上了断头台。个人认为两人截然不同个性是他们政治分歧根源。丹东正直热情热爱生活;罗伯斯庇尔是禁欲主义者,“不可腐蚀者”。影片中两人会面场景颇让人回味,丹东为罗伯斯庇尔精心准备丰盛大餐,连花的颜色都特意换成了罗伯斯庇尔最喜欢蓝色。可罗伯斯庇尔毫不领情,一口没吃。两人都试图拉对方加入自己的阵营,但两人说话的方式完全不同,丹东话多,语言热情真诚;罗伯斯庇尔话少,表情冷漠结果两人没能达成共识分道扬镳

  历史上,罗伯斯庇尔是一个颇具争议的人物。除了镇压了右翼的“丹东派”,还镇压了左翼的“埃贝尔派”,最终自己也成了孤家寡人,被送上了断头台。

  下面拓展一下,希望不要被“河蟹”了。

  历史总是惊人相似。几十年前的中国发生类似事情。掌权的毛派(只有毛一人)先借左翼林派的手清洗了右翼刘派,又转过头来清洗林派,最终也是孤家寡人一个,郁郁而终。他死后不久,继任者被改良的邓派夺取了权力,中国也走上了新的道路。

  当一种新制度通过革命推翻一种旧制度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内部的分裂和外部的侵蚀这两大威胁。如何捍卫革命果实,给后代留下一片“纯净天空”呢?毛和罗伯斯庇尔一样,选择了快刀斩乱麻的清洗政策。这样做效果立竿见影,可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相当明显的,比如滥杀无辜破坏经济等。毛熟知历史,对此不可能不知道,可他却义无反顾地做出了同样的选择,是晚年的糊涂吗?我看不是。怠时势所迫也,这就是所谓历史的必然吧。事实证明,没有产前的阵痛,就没有新生命的诞生,今天的中国就是最好的证明。

  有人会说,如果一开始就采用“丹东派”的宽容政策可能效果会更好。可惜历史不能重来,不能加以考证,个人觉得可能性是有,但考虑国内外的严峻形势,这样做风险太大。

  至于后人人格攻击罗伯斯庇尔和毛的一些言论,就未免显得太傻太天真了。毫无疑问,这两人都是政治家而不是政客,而政治家和政客最大的区别是“是否有政治理想”。为了实现最伟大的理想,他们往往会选择一条最现实甚至是最残酷的道路。

  《丹东》观后感(六):1789年人权公民宣言

  第一条 人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方面一律平等。社会差别只能建立在公益基础之上。

  第二条 一切政治结合均旨在维护人类自然的和不受时效约束的权利。这些权利是自由、财产安全反抗压迫

  第三条 整个主权的本原根本上乃存在于国民(La Nation)。任何团体或任何个人皆不得行使国民所未明白授予的权力。

  第四条 自由是指能从事一切无害于他人的行为;因此,每一个人行使其自然权利,只以保证社会上其他成员能享有相同的权利为限制。此等限制只能以法律决定之。

  第五条 法律仅有权禁止有害于社会的行为。凡未经法律禁止的行为即不得受到妨碍,而且任何人都不得被强制去从事法律所未要求的行为。

  第六条 法律是公意(la volonté générale)的表达。每一个公民皆有权亲自或由其代表去参与法律的制订。法律对于所有的人,无论是施行保护或是惩罚都是一样的。在法律的眼里一律平等的所有公民皆能按照他们的能力平等地担任一切公共官职职位职务,除他们的德行才能以外不受任何其他差别。

  第七条 除非在法律所确定情况下并按照法律所规定程序,任何人均不受控告、逮捕与拘留。凡请求发布、传送、执行或使人执行任何专断的命令者,皆应受到惩罚;但任何根据法律而被传唤或逮捕的公民则应当立即服从,抗拒即属犯罪。

  第八条 法律只应设立确实必要和明显必要的刑罚,而且除非根据在犯法前已经通过并且公布的法律而合法地受到科处,任何人均不应遭受刑罚。

  第九条 所有人直到被宣告有罪之前,均应被推定为无罪,而即使判定逮捕系属必要者,一切为羁押人犯身体不必要严酷手段,都应当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

  第十条 任何人不应为其意见甚至其宗教观点而遭到干涉,只要它们的表达没有扰乱法律所建立的公共秩序。

  第十一条 自由交流思想与意见乃是人类最为宝贵的权利之一。因此,每一个公民都可以自由地言论、著作出版,但应在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对此项自由的滥用承担责任

  第十二条 人权和公民权的保障需要公共的武装力量。这一力量因此是为了全体福祉而不是为了此种力量的受任人的个人利益而设立的。

  第十三条 为了公共武装力量的维持和行政开支,公共赋税是不可或缺的。赋税应在全体公民之间按其能力平等地分摊。

  第十四条 所有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由其代表决定公共赋税的必要性,自由地加以批准,知悉其用途,并决定税率、税基、征收方式和期限

  第十五条 社会有权要求一切公务人员报告其行政工作

  第十六条 一切社会,凡权利无保障或分权未确立,均无丝毫宪法之可言。

  第十七条 财产是不可侵犯与神圣的权利,除非合法认定的公共需要对它明白地提出要求,同时基于公正和预先补偿条件,任何人的财产皆不可受到剥夺。

  《丹东》观后感(七):以自由之名——从电影《丹东》看法国文化

  厄...又是一篇为了应付选修课作业的文章...真的是数着字数凑够的...老师你姑且看着吧...及格就好。希望不要太寒惨了...

  自由,仿佛是一个深入法国人骨髓里面的词语。自从200多年前,当自由在法国人的内心深处觉醒并大声疾呼天赋人权”的时候,对自由的迷恋以及珍惜感情深深根植在他们感情内核里。自由引导人民,召唤人民……无论在什么时代,只要以自由之名为旗帜,必定能迅速调动法国人一腔沸腾的热血,甚至奋不顾身。但恰恰因为这样,这个词语的权力之大也往往让化身为“人民的自由引领者”的人容易入迷茫,走上歧途,以捍卫自由的名义为人民拷上所谓民主实为枷锁锁链自己却浑然不知。这正是自由的迷人之处,同时也是其恐怖之处。

  自由,自由。这个词在法国文化里面,不仅仅是纯粹意义上的自由了。自由自在、不受束缚和干涉……这些还不足解释自由的全部含义。“自由”之于法国人,是一个被法国大革命捆绑着浪漫主义狂热和理想主义情怀概念。所以自由的威力可想而知,把它形容为洪水猛兽也毫不过分,因为它调遣起迷恋她的炫目光环的人的时候,这些人的确十足像一群愚痴家伙不计后果地敲碎一切,企图疯狂表示自己对这个崇高信仰的至死不渝的效忠。

  下面我想通过一部真实反映了被这种“以自由为名”点燃了冲动的法国现状的电影来进一步讨论自由之于法国人的意义。

  《丹东》,这部波兰导演拍的电影却很好地从法国人的视角来看待这一切。导演这种在动荡的、水深火热时局人们释放的狂热澎湃的激情拿捏得非常到位。和包括法国人对自由的近乎膜拜式的情感,为了实践自由的时候的不择手段或是鲁莽冲动,和被伪装成自由的权柄愚弄时的所表现出来的倔强……再反观这段历史,也许我们觉得这些革命者们都太过可笑,他们在变身自由的捍卫者和守护者这个备受尊敬角色之后却出人意料践踏这份来之不易的自由。但如果我们这样认为,那是因为我们所理解的自由太过单纯了。前面已经提到,自由一词在进过大革命洗礼的法国人的心目中是一个捆绑着浪漫主义狂热和理想主义情怀的综合产物,它被神圣化为囊括一切美好追求代名词。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从伏尔泰口中说出“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表达的权利”这句豪言壮语。可见自由已经让他毫不畏惧,带有点孟子所说的“舍生取义”的气魄。正是因为自由所承载所指代的这一切附加在上面的种种美好,它变成了一个无所不能向往,让法国人为之做出像流萤扑火般的奋不顾身的盲目举动仍认为是一种无上的荣幸。献身于自由的事业就等同于是献身理想、献身信仰。难道这不算是一种醉人的方式吗?把自己所投身的事业举到这个高度,相信没有人会拒绝

  回到电影,我们可以仔细分析为什么在大革命的驱动下法国人会对自由表现得那么激进,以致在一段时期里(也就是电影所表现的那段雅各宾派出现部分歧的时期——1793年的3、4月)会变得令人生畏却又不得不依靠它生存。

  《丹东》这部电影所展现的是革命胜利后的雅各宾派的内部分歧而导致的令人窒息的、法国历史上人人自危的恐怖时期。电影的主角是丹东和罗伯斯庇尔,本同属于为民主自由奋战的伙伴,却因为要维护的利益阵营不同,最终先后成为革命的祭品。丹东要维护他所代表的人民的利益,而罗伯斯庇尔则要维护另一个阵营的利益。电影里德罗伯斯庇尔经常是面容冷峻,肤色惨白,仿佛一具快要承载不住沉重理想追求的躯壳一般虚弱非常。在生活作风上他的清苦与自律确实是不可挑剔的苛刻。他被称作“不可玷污的人”是当之无愧的。然而,这种极致的“纯洁”生活方式并不是不惜以牺牲的代价用暴力封建王朝统治的广大人民所憧憬得到的。罗伯斯庇尔在拥护共同的自由理想时忘记了个人的自由。它释放了所有人的同时又以一种新的权力枷锁捆绑了所有人。以罗伯斯庇尔为首的公安委员会,为了镇压革命暴乱和打击投机分子,实行恐怖政策,以打击面过宽而导致人心惶惶。断头台的血迹总是湿润的。和罗伯斯庇尔不同,丹东陶醉于奢华的个体生活,他在电影里带着嘲讽的语气斥责别人:“你若把贫困是为革命的一种美德,就加入罗伯斯庇尔吧”。 他张扬地散播他的观点,在报馆印刷宣传册,面对来抓捕他的人毫不躲藏,在法庭上据理力争,甚至在狱中,也像一个魅力无穷的大明星一样对他的支持者招手致意。显然,民众对丹东的拥护已经膨胀到了要爆发的边缘,巴黎人民呼唤丹东上台执政,治安委员会眼看就保不住以恐怖为代价换取的哪怕是暗涌浮动的平和。与罗伯斯庇尔多年的交情和为之奋斗终生的自由理想没有成为丹东的救命稻草,丹东最终被他亲手建立的人民法庭送上了经他亲自改良的断头台。在丹东头颅落地的一刹间,他把白布蒙在自己头上,仿佛裹尸布。5个月后,他和丹东殊途同归,都死在法国大革命的断头台上。

  电影的演绎或许带有夸张的戏剧性的,但这段历史却值得我们理性地对待,尤其是革命之后得到了什么,这样的收获抑或胜利是否可以和革命过程中付出的惨烈牺牲对等?

  在我看来,自由是个善变而狡猾的东西,它在煽动情绪抹杀理智的革命时期扮演正义光辉的领导者,在伤痕累累颓败不安的和平时期却又装扮成温柔慈爱的抚慰者。然而一旦触碰自由的火种,没有人可以忘得了对于她的渴望。透过电影我们可以看到,任何时代的任何革命都是冲刷固有的社会秩序的工具,就像冲刷的断头台的鲜血那样,必须是残忍而彻底的。踏过革命开辟的道路,自由在降临之后不可避免地成为重构权力和专制的工具,待一切新秩序构建好了以后,而她则继续保持者迷人的样貌存活在每个人的心中。没有人愿意揭穿自由之名的丑陋,因为一旦有了这样的觉悟便会导致信念崩塌而深深地伤害到自己。而这些浪漫优雅的法国人只能前仆后继地拜倒在自由斑斓的裙摆跟前,从无数尸体上踏过去,为的是看清这张遮盖掉无尽罪恶的、绝美的面容。我知道这让人难堪,可是我不得不认同。

  从一个播报新闻的网站上了解到,法国是全球罢工次数最频繁的国家,大大小小的罢工活动难以计数。虽然当代法国社会政治生活中,公共投票、全体表决、公开辩论等体现公开原则的活动占主导,但法国人对于罢工热衷却没有削减。从文化心理上分析,这与法国大革命种下的自由的种子有着不可置否的联系。多年以来,这种靠流血暴力换取的自由的精神化身为传统根植在每一代法国人的思想中。怀疑一切,否定一切,打破一切,摧毁一切已经成为一种认识上跨越不过的凹地,法国人很自然就大摇大摆地进去了,而且看来还很管用。这样的文化使得他们与其他民族形成反差或是理解上的代沟。但这并不是一件坏事,虽然日子在小小的不尽人意中磕磕碰碰地过下去,但法国人从来就不缺少以自由之名进行抗议的乐趣,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便这样,自由,这个伴随着法国文化一路走来的意义深远的词,在新的历史语境下也就找到了她的定位,继续引领者她的人民向未来走去。

  Cowsumy 2010-12-3

  《丹东》观后感(八):导演说

  这是一部从新的视角探索和评价法国大革命的历史片,揭示了革命阵营内部的国民公会与救国委员会、公安委员会之间在政策和路线上的矛盾与斗争。在山岳派取代吉伦特派掌权后,成立了以罗伯斯庇尔为首的公安委员会,为了镇压反革命暴乱和打击投机分子而实行的恐怖政策,因打击面过宽而造成人人自危,在雅各宾派内部分裂出以丹东为首的宽容派,他们主张立即结束恐怖政策,使人民得以休养生息,这一主张深得民心。

  波兰导演瓦依达执导的这部影片,成功地再现了法国大革命成功后进入第四年时,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民不聊生的现实,面包店前的长龙比比皆是,庞大的警察机构大权在握,横行乡里,断头台下的鲜血流淌成河,对这一切已不胜厌倦的民众怨声载道,人们不禁要问:虽然王朝被推翻了,但在斗争中付出鲜血和生命的广大民众究竟获得了什么实际利益呢?这也正是导演瓦依达向每个观众提出的问题。诚然,他想得更多的还是他的祖国波兰,20世纪80年代初的波兰,革命的年代似乎已很久远,但百业萧条,市民每天仍要排队买面包,紧急状态法颁布后,人民有什么民主自由可言?谁不渴望出现一个丹东,早日结束这个局面?

  面对沸腾的国民公会,欲救民众于水火的丹东,冒着开罪于铁腕首领会被处死的危险,以天下为己任,正面地与罗伯斯庇尔展开了斗争。法国影星德帕迪厄在宴请罗伯斯庇尔的餐桌上,通过跌宕起伏大起大落的情绪变化,向观众展示了丹东的内心世界:起初,在友人的建议下,他欲与罗伯斯庇尔达成谅解,所以他佯装十分热情,殷勤备至地为罗氏斟酒递菜。但罗伯斯庇尔根本不为所动,拒绝与他共进晚餐。性情急躁的丹东于是勃然大怒,拍案而起,历数罗伯斯庇尔及其政府实施暴政的严重后果,把自己心中的怨气发泄得淋漓尽致。然而罗伯斯庇尔仍然不发一言。丹东感到,用语言说服罗伯斯庇尔已无可能,与他进行其他方式的抗争势在必行。但是,面对这个大权在握、铁石心肠的对手,他自感势单力薄,有以卵击石之感,所以又冷静下来,用一种凄怆的语调,悲叹自己的命运:“或许落个送上断头台的下场。”他说这话时,紧张地注视着罗伯斯庇尔的反应。罗伯斯庇尔在对峙中,以不变应万变,紧闭嘴唇,佯装思索,让丹东如堕五里雾中。万般无奈,丹东只得装醉昏睡,鼾声如雷,试图迷惑罗伯斯庇尔。罗伯斯庇尔叫他不醒,只得离去。这场戏中有一个细节:丹东大发雷霆时,粗暴地把罗伯斯庇尔假发弄乱,罗伯斯庇尔大惊,但又压住性子,不发一言地把假发抚平,而丹东却手足无措起来,既想伸手帮助罗氏整理假发,又觉得说道歉的话有失面子。丹东既恨罗伯斯庇尔又从心里怕他,既想为民请愿,又想不通过暴力推翻罗伯斯庇尔取而代之,这就注定了这位末路英雄必然失败的命运。

  罗伯斯庇尔走后,丹东回到家里,正直的报人德木兰前来探视。他问丹东:“既然全体民众都支持你,你为什么不为自己辩护呢?”坐在壁炉前的丹东,慢慢拨着炭火,眼神迷茫恍惚,对于自己失败的命运似乎无可奈何。

  被捕之后,丹东忍无可忍只得进行了反击。他步入法庭时,与群众频频握手,微笑致意。他对大家说:“法庭是个骗子。只有你们——人民——才有权审判我。”“我毕生致力于和平、幸福、公正和维护公民权利的斗争。”“人民只有一个敌人,那就是现政府。”“我死而无憾,因为我把生命献给了人民。”他讲完话,坐到了在场的群众中间。上断头台时,他的大无畏精神充分得到了体现,他说:“把我的头交给人民吧!”

  德帕迪厄塑造的丹东有肉有血,他忠于人民,有革命理想,也有苦有悲。影片通过许多细节的描写使观众感到这是一个可亲可敬的男子汉。波兰影星波佐尼亚克扮演的罗伯斯庇尔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于他和人们心目中的罗伯斯庇尔的形象毫无二致,所以立即得到了观众的认同。他冷峻、傲慢,喜怒从不形于色。这部影片对他性格的软弱面进行了曝光,表现出罗伯斯庇尔极度多疑又惶惶不可终日的心态,他越是大权独揽,越为自己的前途和命运焦虑不安,越是进行血腥镇压,他的内心越不平静。在片末丹东大义凛然地走上断头台时,罗伯斯庇尔似乎预感到自己的厄运就在眼前。他那副神经质的表情,虚汗淋漓的面孔,惊恐万状的眼神,都流露出内心的极度不安。

  影片中,德木兰的形象也塑造得很成功:这位文人革命家感情丰富、热爱生活,但性格脆弱。他忠于友谊、忠于信仰,绝不苟且偷生。他始终拥护丹东的宽容政策,坚定地要替民众争取民主和自由。当罗伯斯庇尔前来私访对他劝诱时,他也曾有过迟疑不决,因他热爱自己的妻子儿女,但最终还是信仰占了上风,把罗伯斯庇尔赶出家门。德木兰具有一般文人的弱点,他害怕死,在等待审判时,坐立不安,甚至神经质地号啕大哭;在上断头台前,狱卒给他剪去长发,剪刀还没落下,他就紧张得惊跳了一下,似乎铡刀已向他的脖子砍来。这种文人普遍具有的性格特点的表现真切可信,却丝毫不影响人们对他高风亮节的赞赏和崇敬。

  关于丹东之死,早在1835年,德国作家毕希纳就曾写过一个著名的剧本,剧名即为《丹东之死》。剧情大意是:虽然丹东1792年曾经英勇地拯救过刚刚诞生的共和国,但他居功自傲,变成了一个酒色之徒,沉湎于醉生梦死的享乐之中。他脱离了人民,公然声称:“革命应该停止了。在我们的立国原则中,必须让权利代替义务,让舒适的生活代替德行,以自卫代替惩罚,每个人应该按自己的方式享受。”由于他与罗伯斯庇尔在恐怖政策上发生分歧,终被押上了一年前他自己创立的革命法庭。丹东被控与吉伦特党、与法国贵族、与米拉波等勾结叛国。然而丹东却以他能言善辩的口才,历数自己在革命过程中的功绩,申辩自己无罪,并且指责雅各宾专政没有改善人民生活,至今仍使他们饿着肚子、光着身子,在法庭上争取群众对他的同情。他说:“你们要面包,他们却掷给你们头颅,你们口渴,他们却叫你们去舔断头台台阶上的鲜血。”他的讲话一时博得了很多人喝彩。罗伯斯庇尔却用不容置疑的证据揭露了丹东今天犯下的罪行。他说:“丹东有美丽的衣服,有一幢漂亮的房子,有一个美丽的老婆,他在勃艮第酒里洗澡,用银质的盘子吃野味,当他喝醉时,还与你们的老婆、女儿睡觉……丹东过去和你们一样穷,他现在从哪儿弄来的这一切?”听到这一切,群众全倒向罗伯斯庇尔一边,对丹东的同情立即化为乌有。丹东临刑前,他的妻子朱丽叶自杀了,丹东及其追随者在断头台上都表现出视死如归的气概。

  1921年,德国导演季米特里·布绍维茨基把从路易十六倒台到处决丹东的全过程,以印象派的摄影方法搬上银幕,片名《丹东》。

  1932年,法国导演安德烈·胡伯仍以《丹东》为片名,以第三共和国时代的政治视角,叙述了丹东不同凡响的一生。

  上述两部影片都以丹东革命成功后,生活腐化堕落为主线,导致他与罗伯斯庇尔发生政治分歧,在布绍维茨基的影片中,他把丹东描绘成唐璜、卡桑诺瓦式的人物,甚至暗示德木兰的妻子绿茜也与他有染。然而波兰导演瓦依达1982年拍摄的《丹东》,可以说是以现代人的观点为丹东正名翻案的一部影片。人们不禁要问,这位蜚声世界影坛的导演为什么要为一位历史人物翻案呢?对此我们必须对瓦依达的电影创作道路做一个简单的回顾。

  瓦依达于1926年出生于一个波兰军官家庭,在克拉科夫艺术学院美术系毕业后,就读于罗兹电影学院。1952年毕业时,曾拍出《当你熟睡的时候》,1957年他的第二部影片《他们热爱生活》在戛纳电影节参赛时,受到评论界极大关注。这是他创作的第一阶段,这一阶段中他的美学观点是超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新现实主义”,他说:“在这个时期,我深受影评界和观众的影响,我的创作在很大程度上是在迎合他们的标准和口味。”从1970年拍摄的《战后景象》起,瓦依达进入了他创作的第二阶段,这时波兰开始“解冻”,他拍出《婚礼》(1973)和《希望大地》(1975)几部对于波兰民族命运和前途进行思考的影片,有人称他的第二阶段为“人文诗意现实主义”阶段。1978年在戛纳电影节获得影评奖的《大理石人》,标志瓦依达进入了他的创作第三阶段。他说:“创作的规律必须经过一段精神的孤独,才能告别过去,进入不受任何潮流左右的‘个人至上主义’阶段。”在《大理石人》中,人们已不难发现波兰团结工会对传统价值观念提出质疑的直接影响,瓦依达所说的超越现实的观点未必属实。

  拍摄《丹东》一片的用心是明显的,波兰人民在革命成功后,不但生活未得到改善,政治上也未获得自由解放。群众对政府当局不满,罢工起义时有发生。领导层内的有识之士建议实施经济改革,但均被实权人物排斥。在瓦依达看来,波兰当前的现实与法国大革命后的社会何其相似乃尔。拍摄这部影片可以引起世人对现实进行深刻的反思。丹东这位历史人物可能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但他为民请命,由于要求结束暴政、高压、独裁而被处死,因此不失为一位革命英雄。这类不顾个人安危、敢于向独裁统治者奋死直谏者,在当今社会中,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因此要为他们正名昭雪。

  《丹东》观后感(九):“公民们,你们想要一个没有革命的革命吗?”

  我一向不喜欢抱着一种分析的态度写影评,因为我觉得阅读影评是代替不了看电影的,影评人只是负责从电影中挑出一些亮点,对它们作一些哲学的思考。因此我不喜欢写影评时把什么细节都写进去,很多没那么重要的细节观众自己去看的时候自然会看到,不需要影评人来扼杀他们的想象空间。我更喜欢想到哪里,写到哪里,有话说的时候就即兴发表一番高论,没话说的时候也不强求。这样写出来的影评或许会显得很“主观”,但我觉得阅读别人的评论就是对于intersubjectivity的一种思考,好的影评能够给人惊喜,让人解读出更多的东西,而不是铁定一个什么是什么。

  波兰导演瓦伊达的这部《丹东》,我也看了大概有三四遍了。我反复看它,倒不是因为这部电影有多好,而是因为我沉迷法革历史人物,市面上又没有多少描绘这个历史时期的文艺作品。瓦伊达在《丹东》里的艺术表现手法一贯地富有张力,但《丹东》的主题在今人看来,实际上是老生常谈的。《丹东》无非是一部借古讽今的电影,以罗伯斯庇尔统治下的法国暗喻瓦伊达那个年代的波兰,从而探讨极权主义政治的性质。相比同类电影如《再见列宁》,《丹东》对极权政治的探讨其实并没有那么深刻。《丹东》刻画了一个很经典的极权主义世界:一个禁欲主义形象的独裁者(罗伯斯庇尔),一个政治高压之下万马齐喑的社会,一个与独裁者相对立的、富有反叛气质的异见者。秘密警察捣毁报社,独裁者用高超的诡辩颠倒黑白,“民主选举”的国民公会在罗伯斯庇尔和公安委员会的监控和操纵之下有如摆设;罗伯斯庇尔的政敌丹东和德穆兰抨击他的恐怖政治,呼吁异见自由与公平审判。到头来丹东和德穆兰还是不敌罗伯斯庇尔的权势,被送上断头台处死了,但罗伯斯庇尔本人也身不由己地意识到了,极权化的革命终将无可逆转地走向崩溃。

  《丹东》远不是独特的,像《再见列宁》、《铁皮鼓》、《爸爸去出差》这样的电影都成功地刻画了一个极权高压下的社会,以及这种社会里人的精神状态。但是这些同类电影对极权主义性质的探讨,包括对它们特定的历史时期的反思,都比《丹东》要来得更为复杂和深刻。瓦伊达在《丹东》里设置的对立很明显:罗伯斯庇尔禁欲、非人,善于用精巧的话术与复杂的理论偷换概念,混淆黑白;丹东则纵欲、粗俗、有血有肉,说话直白简洁,富有真情实感与普遍既定的道德真理。这样的套路,现在的我们已经见了太多了,无非就是批判极权主义政治的虚伪,揭穿它对人性与真理的扭曲和践踏。罗伯斯庇尔的粉丝想要批判这部电影是很容易的,瓦伊达明显“非人化”了罗伯斯庇尔这个角色,把他建构成一个他者,一个人民的敌人,恐怖政治的化身,行走的断头台。影片开头返回巴黎的丹东看见大雨中险恶的断头台,接下来镜头便转到病卧榻上、面无人色的罗伯斯庇尔。这个镜头的意义不言而喻,丹东返回巴黎,面对的是断头台,是恐怖政府的高压,是这个政府背后的罗伯斯庇尔。

  要是瓦伊达仅仅纠结于刻画一个禁欲、非人、冷血的独裁者,与一个纵欲从而“有血有肉”的反抗者之间的对立,那么这部电影的内核是免不了庸俗的。罗伯斯庇尔刻板印象中的禁欲往往被强调为他非人的表征,而丹东的纵欲与腐败却被当成了他人性的证明。这不禁让我们质疑,独裁者是否一定是禁欲的,非人的,异化到能够成之为一个清晰可辨的他者的,声色犬马是否又一定能和本真的人性划等号。历史上的丹东和罗伯斯庇尔无非是两个政治家,罗伯斯庇尔喜欢禁欲,丹东则纵情声色,丹东抨击罗伯斯庇尔不通人性,无非一是个人趣味与罗伯斯庇尔对不上号,二是利用政敌的私人作风人身攻击,歪曲罗伯斯庇尔的公众形象罢了。个人作风是个人作风,和一个人的执政能力和思想水平是没有必然联系的,丹东党也好,罗伯斯庇尔和公安委员会也好,热月以后的督政府也好,到头来都没有能力维持一个稳定而强力的政府,更加没有解决法国老百姓的吃饭问题——引发法国大革命的初始原因。到头来还是要拿破仑一介武夫来给这帮沉溺于勾心斗角的政客收拾烂摊子。

  然而,除去这部电影相当不错的镜头语言、冷色调的灯光手法和压抑的背景音乐,罗伯斯庇尔贯穿全片的心理暗流也是这部电影的一大亮点。与他表现出来的冷酷无情的铁腕革命家形象相对,罗伯斯庇尔由始至终一直在焦虑、犹豫和思考。导演强调罗伯斯庇尔的非人形象的同时,也在强调他冷漠外表与实际上的内心活动之间的矛盾。沃杰西奇作为一个舞台剧演员,很好地表现出了这一种张力。相比圣鞠斯特的狂热和公安委员会的坚持,罗伯斯庇尔一直在犹豫。开头圣鞠斯特试图说服罗伯斯庇尔处死丹东时,罗伯斯庇尔没有同意。后来公安委员会第一次讨论清洗丹东派时,罗伯斯庇尔先是沉思,然后表示犹豫不决。有的人或许会把罗伯斯庇尔态度的暧昧解读成他的虚伪,我却认为罗伯斯庇尔心里的确是在犹豫的。瓦伊达的罗伯斯庇尔不仅仅是一个刻板的独裁者形象,他也是革命的矛盾、狂热和焦虑的embodiment。不可腐蚀者时不时的高烧不仅体现了他煎熬的心理状态,也象征了革命已经进入了一个fever一般的时期。罗伯斯庇尔与丹东的那段密谈既体现了两个政治家之间的对立和他们关系的崩溃,也体现了罗伯斯庇尔冷静外表底下的心理对立。被醉酒的丹东质问的罗伯斯庇尔看似一言不发,其实好像在接受拷问。这个谈判破裂之后,罗伯斯庇尔就不再犹豫了,后面好长一段时间,我们都“看不见”罗伯斯庇尔是怎么想的——直到结尾,当他又一次在床上神经质地惊醒(影片开头他也是这样,在他阴暗的小房间里惊醒),对着观众说出了一段仿佛预言一般的诡异话语。

  结尾罗伯斯庇尔的话是这部电影最为出彩的地方。我们看到断头台砍掉丹东的脑袋的同时,罗伯斯庇尔拿白色的床单把他病得蜡白的脸一点点蒙上,仿佛一个将死的人,给自己蒙上尸体遮脸的白布。圣鞠斯特满面喜色地走进来,与影片开头一样强硬又狂热——全片冰冷又残忍的圣鞠斯特宛若罗伯斯庇尔背后如影随形的死神,张开一对名为“恐怖”的黑色翅膀,笼罩着他的革命导师与这个仿佛鬼魅之都的巴黎。(有的人批判此片的圣鞠斯特不符历史,并且丑化歪曲了他真实的形象,但是这些人同样忽略了圣鞠斯特在这部电影里的象征意义。)“你现在必须当独裁者了。”圣鞠斯特笑着对罗伯斯庇尔说,冰冷的蓝眼睛和定性式的语气都不容置疑,仿佛冥界判官在宣读判词。罗伯斯庇尔揭开白布,露出一张死尸一样的脸,“我感觉……我所坚信,我为之生存的一切,都已经永远崩溃了。”他说。“革命……走上了错误的道路。”他突然看向镜头,眼神惊惶无助。然后罗伯斯庇尔瞪着镜头——他与观者直接对视,仿佛出离了电影里他所身处的历史时期,代替导演对观者说了一段话:“You see now that a dictatorship has become a necessity, the nation can't govern itself, democracy is only an illusion.”这个镜头的罗伯斯庇尔宛若突然鬼魂附体的德尔斐女祭司(Pythia),超脱了俗世的时间,向他床旁的圣鞠以及镜头之外两百年以后的观众传达了一个神谕。结尾镜头定格在埃莱奥诺弟弟的脸上,男童面无表情地对着镜头背诵着《人权宣言》,镜头一点点放大,特写他的脸,最后影片在男童无辜的脸与念经一样的背诵声中结束,直到男孩的脸和声音也隐没在逐渐放大的光晕与杂音中。

  要是说瓦伊达的罗伯斯庇尔是一个麦克白式的悲剧反英雄,《丹东》是一部罗伯斯庇尔麦克白式的黑暗心理悲剧,这个诡异的镜头也令人想起《麦克白》中的一幕。接近结尾处,兵临城下的麦克白在得知妻子自杀后,说出了这样的一段独白:

  he should have died hereafter; There would have been a time for such a word. To-morrow, and to-morrow, and to-morrow, Creeps in this petty pace from day to day To the last syllable of recorded time, And all our yesterdays have lighted fools The way to dusty death. Out, out, brief candle! Life's but a walking shadow, a poor player That struts and frets his hour upon the stage And then is heard no more: it is a tale Told by an idiot, full of sound and fury, Signifying nothing.

  这一段独白的麦克白就像那个预言式镜头的罗伯斯庇尔,是突然跳出了文本里的历史时间,直接与观者对话的。他们同时是他们所属时代的木偶和先知。

  【1】本文标题出自历史上罗伯斯庇尔本人的演讲。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