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好看吗?经典影评10篇
《敦煌》是一部由佐藤纯弥执导,西田敏行 / 佐藤浩市 / 中川安奈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敦煌》影评(一):有词为证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敦煌》影评(二):幼年时的经典
80年代的老片子了,主演是佐藤浩市(三国连太郎的儿子),从片初赵行德赎身的妖娆西夏女子,到后来的自尽公主,和对敦煌洞窟滥觞的猜测,历史的厚重感侵入了幼小的心灵。绝对是当时国内无法见到的影片气氛。多次在梦中出现那黄沙满天、将士力战、温婉柔情的场面。和《岳家小将》都是teenage时的最爱!
《敦煌》影评(三):难道是藏经洞的来历?
维时景佑二年乙亥十二月十三日,大宋国潭州府举人赵行德流历河西,适寓沙州。今缘外贼掩袭,国土扰乱,大云寺比丘等搬移圣经于莫高窟,而罩藏壁中,于是发心,敬写般若波罗蜜心经一卷安置洞内。伏愿龙天八部,长为护助,城隍安泰,百姓康宁;次愿甘州小娘子,承此善因,不溺幽冥,现世业障,并皆消灭,获福无量,永充供养。
《敦煌》影评(四):小感
“宋國文化比西夏進步,而且宋國比西夏強盛,但是現在大不相同了,西夏有西夏的文化,有西夏的語言了。" "語言沒有優劣之分,弱者必須學習強者的語言,只有這樣而已。" "如果西夏征服了宋國,那麽宋國的人都會爭先恐後學習西夏的語言,學習西夏文字。”
這一段對話可以說是日本對趙行德的自我代入。
《般若波罗蜜心经·后补记》
维时景佑二年乙亥十二月十三日,大宋国潭州府举人赵行德流历河西,适寓沙州。今缘外贼掩袭,国土扰乱,大云寺比丘等搬移圣经于莫高窟,而罩藏壁中,于是发心,敬写《般若波罗蜜心经》一卷安置洞内。伏愿龙天八部,长为护助,城隍安泰,百姓康宁;次愿甘州小娘子,承此善因,不溺幽冥,现世业障,并皆消灭,获福无量,永充供养。
敦煌最后手捧小鱼的镜头,儿时看只觉肃杀绝望,我将其解构为大漠之中人如风前絮,就像眼前小鱼般纵逃脱了眼前手掌,也无法摆脱这一汪池塘的桎梏,终化为零星点点萍,人生实无异;
最近重看原版,不知是剪辑还是心境原因,竟也看出了大荒之美,契合了导演意指勃勃生机尚存的原委,两厢比对凿枘之余竟然儿时的想法更为深邃,可见这小半辈子都活到了狗身上。
短评写不下了
题材相当难得,穿插的科普也有趣味,敦煌的艺术也很动人。可能是预期被抬太高了,所以看过之后反而觉得一般:故事傻得很,人物语气神情都是活脱脱的日本腔调,李元昊一看就是幕府将军的派头,还有朱王礼的死相,太日本了。至于行军布阵,是少有的表现出古代中国战场布阵的片子了,不知道有没有描述古代中国行军布阵的史料,居然还有军乐队,样子好现代。
距该影片发行了十多年,中国还没有与之能相提并论的影片!日本的优秀由此可见一斑。本人没有盲目的排外思想,希望中国的文化工作者
多多思考,制造优秀的影片,好让我等收藏。想起日本的动画片三国,很有深度,不像国内的影片缺乏思考。这是个人对强权的挑战,可惜,没能撼动强权,反而被杀害。由此可见,个人才能很重要,如果赵行德是伍子胥一类的人物,死的就是李元昊!
《敦煌》影评(九):敦煌故国
风卷残阳长城空
月锁边关山万重
千年荣华一夜梦
枭雄赢了,他在历史上留下了霸业的传说
无名的书生辜负了高贵的爱人,他忏悔,他缅怀,他祈求,他不敢怨恨命运,人世无常,乱世孤城承载了他最凄迷绚丽的梦,这露水般的姻缘可悲可叹,却在敦煌的故土归入不朽
《敦煌》影评(十):莫高窟为什么要建在这种鸟不拉屎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