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很可能是魔鬼》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很可能是魔鬼》影评10篇

2018-10-22 02:56: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很可能是魔鬼》影评10篇

  《很可能魔鬼》是一部由罗伯特·布列松执导,Antoine Monnier / Tina Irissari / Henri de Maublan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很可能是魔鬼》影评(一):大概是魔鬼

  淡淡的镜头埋藏着无限忧郁深沉,就像喝一杯清澈烈酒。布列松超脱,简练而具有象征性的镜头一如一头即将死去的母鹿的眼神一晃而过。

  水里开枪的镜头很有意思,才开始还以为是从水下往外面开枪。

  《很可能是魔鬼》影评(二):不太喜欢

  不是太喜欢这部电影~不知道为什么。可能对于那个年代的深沉嬉皮有种腻烦。

  其实也知道电影中在探讨很精神东西,可还是忍不住游离出来。总是感觉布列松对那个时代失去了疏离。世界变化的太快了,有些东西其实并无意义,不能被迷惑住。

  结尾墓地的枪杀很震撼!那一刻不太确定是不是属于布列松的。有点冷酷的近乎残忍。我想那时候的他是很绝望的。

  《很可能是魔鬼》影评(三):黑暗托马

  你想知道一切,无非是因为你不做事。(这作者多么像赫拉克利特!)

  与时俱进地狱

  你和你的神父是如此的开化,如此的有教养,那就是为什么你的音乐单调的,你的赞歌是陈腐的。(可参考《灵句》)

  人类毁灭。怎样毁灭的:你在说增长,什么增长?幸福的增长?(会造成毁灭。可参考尼采全集。)

  查理使被施舍的和施舍的都一样受辱;

  假如我的目的有利的,人民就会尊敬我。(注意,反讽性要比戈达尔强)

  《很可能是魔鬼》影评(四):很可能是魔鬼~不懂布列松的世界~

  【1】教堂、河边、路边:只拍下半身,布列松恋足吗?还是只想突出人物下肢动作物件,无需关注他们的面貌

  【2】昏昏欲睡主人公台词如戈达尔般,在呓语,能不能说人话?法国人都是哲学家吗?

  【3】色调浅灰、暗黄,用水泥色形如再恰当不过,没错,这就是那个年代的法国吗?布列松等人电影的摄影色调

  【4】看不出很高的调调儿,电影大师?让人看不懂~

  【5】表达环境污染担忧,和黑泽明的《梦》中有几分相像,表达得如此直接~不知怎的,竟然我昏昏欲睡,毫无触动,其中倒是提到了日本的水俣病~

  《很可能是魔鬼》影评(五):很久没有这么认真地看一部剧情片了

  很久没有这么认真地看一部剧情片了

  首先导演似乎很关注人的背影和下半部分,对焦很准的画面往往反映的是下肢的移动或者是背影,故而对某个女主角选择上也是重点如此哈。钓鱼的那个场面漂亮

  再环境污染的画面描述的很震撼,虽然Bresson自己用音是很吝啬的说,(但是那些细小声音脚步声衣物的摩挲声,潮声),但是伐木的声音,让人一丝丝的被撕扯然后垮掉。我甚至开始憎恨活在这个世界上,片尾的被自杀,完全符合看完影片正常人感受,很绝的说。

  剧中某女的眼睛蓝色 如她披着的略显宽大的蓝绿色衣服,只是调子未免太悲观的说。你有过打开手电筒和朋友一人读一句话经历么?

  开心的时候看可以。不开心莫名的不开心的时候,我绝对不会再重温。

  生活技巧不仅仅限于一点点地小趣味活着对自己的小小注意。

  看完之后你有没有注意一下自己的鞋偏哪边磨损多一些呢,柔美金发charles?

  《很可能是魔鬼》影评(六):减弱的焦点

  和60年代的那几部相比,本片的聚焦性减弱了——虽然,从6年之后的《金钱》可以看到布列松新的想法——但不可否认,本片仍处在摸索阶段

  布列松不同于新浪潮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他的影片,是吸引眼球的——透过部分摄取和局部表现手法,他将观者注意力形象轮廓,转移至手、耳朵这样的细节上,从而消解了电影陈述表面问题(诸如故事、人物等),这意味事实上的一种深入即,从人物、故事深入到行为决策心理动机。因此,布列松避免了新浪潮式的矫揉造作空洞无物;不,布列松始终都在呈现一个连续的、有内容并兼有深度的画面。但,在本片的影像序列中,那种从形象和局部特写延展到一般性的洞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关乎时代的复杂性。

  这,在之前是没有的。似乎布列松在探究某种或然性(值得注意的是《金钱》中对偶然因素刻画)。可是,必须要指出,这种偶然降低了布列松的吸引力——画面的悬念不再是前置的,而变成了后置。感叹唏嘘是毫无必要的,因为前因后果明摆在所有人的眼前。同时,随着焦点的减弱,其画面的魅力显著下降了,某种戈达尔的味道渗漏了出来。罗贝尔已经老了么?

  《很可能是魔鬼》影评(七):我最爱的导演,没有之一

  第一次知道布列松是我为准备口语考试的书里提到的他(考试准备的是小津),当时不知道为什么在口语考试时说了Bresson的名字,但是我按照英语的发音念的,教授没听懂一脸疑惑的问,你说的是谁,我写下来他才明白我说的是布列松。。。之后因为这件很窘迫的事把他的电影基本都看了一遍,看的时候真的有些无力感说实话不太好懂。。他是电影大师毋庸置疑,极简的风格与电影的疏离感造就了独特的Transcendental style(我也不知道该怎么翻译这个词,我个人认为是艺术或表达的理念来源于生活但是又凌驾生活之上,我记得schrader说小津电影中transcendental风格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山是山,第二个阶段是山不是山,第三个阶段山又是山了,还挺有禅理的)

  就如Paul Schrader所说为什么布列松可以把电影拍得看起来那么简单,但是别人却无法照搬复制

  1,他的理论认为如果我要拍脚的运动,就拍脚就好,没有必要拍全身,所以他的片子里对局部(不光是身体)强调很多;

  2,他一直坚持使用专业演员,而且没有表情台词念得很生硬; 对他而言演员就是model。。。。因为布列松本人是十分虔诚的天主教徒,scharder也在他的书里详细举例了他哪些片中的人物形象以及某场景拍摄构图类似于天主教里哪个神(没记错的话有扒手的男主)。。。。鉴于我对宗教实在是不太懂,就略过了,此片的男主角也让人联想到某个宗教人物(魔鬼吧)

  3,在我看来这部电影真的不是他最好的作品,但也是涉及社会观察最多的,70s法国的学生运动,主人公和他的朋友们是一群迷茫的学生(我认为他批判了他们没有信仰,有思考却不行动),片子里也有涉及对核电站和环境污染的担忧;

  4.除了宗教,我认为他的电影都是关于逃离困境,这个困境是身体上的或精神上的,只有完成逃离才能完成自我实现救赎)。。比如死囚越狱主角的成功越狱,扒手里的男主身陷囹圄时才有了精神上的忏悔(我认为对他而言逃离日常生活到监狱才是重启人生关键),乡村牧师日记里牧师放任病情致死作为自我惩罚,更多的逃离是死亡,比如温柔女子里逃离婚姻方式是自杀,穆谢特逃离小镇桎梏的方式也是自杀,很可能是魔鬼的男主更为懦弱的选择让别人动手

  推荐2本书,一本是他自己写的notes on cinematography,另一本是Paul Schrader(马丁斯科塞斯的好哥们,taxi driver的编剧)的Transcendental style in film,他的电影我一直是不敢写影评的,怕自己解析的不对,然而更多的是对他深深敬畏感吧。。。

  《很可能是魔鬼》影评(八):很可能是魔鬼

  这部电影,可以看作是布列松的一份社会问题观察报告。“一位年轻人在拉雪兹公墓自杀”“拉雪兹公墓‘自杀’是谋杀”----故事由影片开头报纸上的文字引出,然后就是查理死前的6个月的生活状态描述。 参加巴黎学运演讲聚会,查理的几句话“要消灭什么?如何消灭?”“以后会发生什么呢?”“特点?没有”“傻瓜,他们多数都是傻瓜。”他质疑他们的目的和行动,对他们的愚蠢感到失望厌恶,无法相信这样的政治运动能改变社会现状,让社会变好; 参加人类环境保护协会,观看人类对地球所犯罪行纪录片工业污染破坏环境,农药消灭鸟类昆虫,还有对其它野生动物的残害。其中一个镜头随着白色雪地上一道长长的红色血迹,慢慢移到一只无助海豹身上,然后在旁边猎杀者三声清脆有力的敲打声中惨死。这个典型冷静简洁的布列松式镜头,有力的表现出人类的残忍。科技工业的发展,只是加速人类文明的灭亡,加速地球的毁灭。 与反宗教者去教堂,听他们与宗教人士的论战:“我们想把基督教义带到现代生活里--谁需要它呢,我们有够多的老臭虫” “但神父和忠贞信徒们都坚定不移追寻那个目标--让我们离开你那追寻歇会儿吧!”“筹建一个更合理的基督教--合理!但所有的宗教都是不合理的!那就是为什么,不管你喜欢与否,将来的基督教都会没有教义了”“你应当与时俱进--与时进地狱!”“你和你的神父是如此的开化,如此的有教养--那就是为什么你的音乐是单调的,你的赞歌是陈腐的。所有那些被发明出来的言谈举止,是让人如此难以忍受卑微上帝不会通过他的平庸启示自己”……对传统教义的反叛,旧信仰道德坍塌令他失语。 感情方面,查理游走于阿尔伯特和艾德维希之间,阿尔伯特又与米歇尔之间有感情,艾德维希和一个书商暧昧不明,几人关系迷乱......在放纵的享乐中,像野兽般做爱,仍然摆脱不了空虚,无法满足,感受不到活着的意义。现代生活的异化中,情感世界也变得模糊混沌性爱更是日常虚无空洞体现。于是,逃向死亡的想法又爬上心头。可是,饮毒,投河,开枪自尽都失败了,自己难以下手...... 在妄想借用宗教的力量拯救一个有毒瘾的朋友瓦仑汀戒毒失败得一塌涂地之后,面对心理分析师的“审判”:“这是我的正常状态,我沉默了许久了。” “你没从无为中得到快乐吗?”“得到了,但明显是绝望的快乐。” “你内疚吗?对你自己” “内疚?从没像这样内疚过。我知道我比其他人理智多了,我绝对知道我的优势。假如我做了,我在世界上就是有用的,这会使我作呕。我会透露我的观点,这将进一步困住我。我更喜欢没有出路......”查理说出他对这个荒谬世界的看法,他深陷其中,无法忍受在这个不可思议的世界中活下去,自杀是唯一的解脱之道。于是,他雇佣瓦仑汀拯救他----将他杀死。随着瓦仑汀不耐烦的两声枪响,查理的尸体躺着地上,瓦从查理口袋拿钱逃向黑暗中,影片结束。 布列松的风格,在电影界自成一派,他有自己的一套电影理论,并执著运用在他的电影中,他希望观众能够一起参与到电影中,所以他的镜头极致简洁精准,非要不可的部分才会被保留下,其余部分留给观众自己创造想象不喜欢的人可能觉得电影与他的“模特”一样僵硬故弄玄虚。大量借助片中人物对话,和大量只有结果省略过程的镜头......但喜欢的人会惊叹他镜头运用的简洁精准,冷静客观。我觉得这部影片用布列松风格,真的是匹配完美。我也一度如查理一样,对这个世界,对生活丧失兴趣,毫无激情,我不知道自己的行动,所作所为到底是为了什么。如囚徒般被世俗的种种束缚,最终带着种种无奈一起消失,这一趟到底是为了什么?就是为经历这痛苦,空虚,混沌和荒谬吗?在我的生活中,看不到活着的意义,却又胆小懦弱,不能一心赴死,所以冷眼观看世事,什么也不想做,混吃等死。那种情绪真的很绝望,很无奈。人类为什么如此难以释怀对活着意义的追问与探寻,而最终结果往往无奈而无望的。而现代生活的异化,更是加深这种虚无混沌的感受!信仰道德不再坚定家庭不再可靠爱情更加虚渺,社会的发展带来的不是更加幸福的生活,是更加难以忍受的虚无和荒谬......以前支撑过人类生活的种种,都渐渐坍塌。“那么是谁在和人类开玩笑呢?谁牵着我们的鼻子走呢?”“可能是魔鬼。”

  《很可能是魔鬼》影评(九):可能是魔鬼

  当你在很久没有看电影后想挑个片子看却无从下手的时候,我还是始终建议,挑个布列松的片子看。虽然我现在无比想看的是《颐和园》和《三峡好人》,但是没法看到始终是个空谈,所以就在硬盘里找了个布列松的片子看,可能是魔鬼。挑布列松的作品的好处是,即使片子的内容我如此的不感冒,我还可以细细品味下为什么他的镜头总是能聚焦在最佳位置。虽然我不是技术男,但是相对某些人,比如上次rollin问起来安哲的《Ulysses's Gaze》的妙处时,我把它的开头镜头调度如此如此的牛比大大吹嘘一把,而他对于这个回答非常的不以为然。相比他热爱的杨德昌教条式的语录,我觉得我还是喜欢细细品味那些镜头的妙处。所以,这个《可能是魔鬼》的又是学运,又是反社会,无政府主义的背景我不是很喜欢,但是凭着对他剪切调度的精妙,我还是津津有味地一口气看到了最后。

  一句话来概括《可能是魔鬼》,这是个电影版的《局外人》,60,70年代的法国学运生机蓬勃。所以当开头又是学生政治集会,又是激进环境主义者,又是反宗教的亮相。让我有了戈达尔电影的错觉。不过还好,布列松的电影总是那么布列松,就像你光看画面就知道那是老塔的电影,那是路易斯布鲁奈尔的电影一样。事实上我这个伪粪情最不想看的就是这样的学运电影,这能让我随时怀疑自己好不容易改正到社会主流当前生活。所以对于《the dreamers》我喜欢的只是那些老电影的画面和他们玩地电影游戏。所以这个我开始以技术的眼光来看这部电影,这样会使布列松的电影里演员的表演限得很僵,因为本来他就限制演员的发挥,他认为演员在电影只不过是模特,摆在那里完全按导演的意图一丝不苟的动着,因为我没有入他的故事的境。要知道当初看乡村牧师的日记和穆切特的时候完全没有这样的感觉。但看得途中我还是完全被他画面中最切当的聚焦所吸引了全部注意力,在看惯了那些总是聚焦在人脸,人全身,人本身,还有爆炸的电影画面后,每次看他的电影总能让我叹为观止,比如那个用家里偷出来的食物搞的聚餐,画面一下子从满是残羹和燃尽的蜡烛的餐桌瞬间跳到做爱后女子俯身在床上的哭泣,还有那只从外面伸过来的手臂没有信心地安慰着,看到这个时候我总要感叹天才的蒙太奇。当然每次出现画面外话音和用镜头移动来暗示画面外整个空间的结构的时候,俺总也会傻乎乎的想,这也太高估观众了,显然不是每个人都能想象出画面外的空间。

  《可能是魔鬼》让我直接能并行联想到的另一部电影拉斯冯提斯的《白痴》,也同样有一群寻找完全自由的男男女女无力的营造出完全反社会的乌托邦。只是布列松当然不会有那么拉氏式煽情的结局。当然扯得远一点,我也可以提到Fight club.那摩天大厦轰然倒塌,和《可能是魔鬼》中主角面对心理医生,把那张写满当今社会世俗约束名字,什么教育,存款和公民税的纸仍到壁炉里显然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可能是魔鬼》显然要更作家电影,但又更客观(没有太显导演个人意愿)。所以我害怕电影中主角和那些学生们说得过于学术的对话,比如我不认为存在政治,这让我显得很哲学白痴。但是看到电影的后半俺又不自觉地入境,从主角一厢情愿的帮助毒瘾小混混诫毒失败,到最后他的“自杀”的过程。这个自杀的过程非常眼熟,后来一回想是和《白》那个故事类似,抑郁的富商没有勇气自杀而出钱让主角把他杀死,这里是主角轻蔑自杀的行为而要像古罗马的军士让自己的士兵将自己杀死。不同的是《白》中,主角最后说服了富商两人在冰面上狂奔来庆祝新生,而这里上了毒瘾的小混混甚至没有耐心听完主角临时文艺青年的感叹,就像士兵丝毫不理会阿基米德算完一个题目的要求粗鲁地砍下他的头一样,两抢结果了他抢了钱就逃。

  布列松的电影中是很少会有背景音乐,但每次出来都是大手笔,绝对震撼,比如穆切特投河后那段。这个电影也一样,当主角一厢情愿的妄图感化毒瘾小混混,用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对教堂的描述,把他带到教堂过夜带着留声机放着赞美诗,可惜人家不领情反而偷了教堂捐赠的钱半夜逃跑了。还有最后主角在走向死亡的最后道路上,橱窗中电视传出来的钢琴曲,他的停足逗留,这些简单的有源音乐就直接把气氛推到了小高潮。

  写得太技术,觉得无趣了吧,所以俺决定不提那些里面的小意向小暗示,比如小混混前后脱掉裤子和穿上裤子的特写,虽然布列松的风格是电影的每个设置都不是无意的。我觉得这个电影唯一让我大大笑了一次的是当主角和另一个青年在公共车子上讨论政府的话题是,突然前排一个衣衫破旧的蓝领立刻插话进来,然后开车的司机因为听得太入迷了于是来了个急刹。笑死了,法国人人都是政治家吗?

  在无比伤感的结尾后,很奇怪脑海中突然想起的电影是伯格曼的《冬之光》,这里对社会完全流离而却无力改变的主角,和冬之光里那个无力用自己的信仰来拯救自己的教民的牧师是如此的感应,就想轻易回想起《冬之光》牧师被警方叫去验证死者时那个远处的镜头,他们的对话完全被汽车的声音的淹没。这个被老塔称为伟大处理的片断,在布列松的《可能是魔鬼》又可以轻易找到这样那样的类似的效果。大师们很巧合很好玩,不是吗?看完后登上IMBD,看到的第一篇Review的结尾(俺一般就直接看结尾)作者居然提到的也是winter light. 顿时觉得真TMD神奇。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