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好》:苏明玉,你总是心太软
很多时候,你累,你受委屈,你伤痕累累,不是因为你做错什么,而是因为你比别人更容易心软。
别人可以六亲不认,一心一意只为自己打算,但你不行,你就是做不到。
1
剧中,她被二哥打得去住院,家里所有人,却基本都不关心她的伤情,而是或直接或拐弯抹角要她别起诉二哥,“毕竟是一家人”。
笑话!
二哥把她揍得满地滚的时候,怎么不想想大家是亲兄妹,都是“一家人”?
看到这样的剧情,很多人都忍不住期望,明玉真的像她自己说的那样,不留情,让二哥去坐牢,接受应有的惩罚。
然而,我们知道,明玉怎么可能狠得下心?她做不到的。
这主要不是因为所有人都劝她“和解”,而是,她就是会心软。
她表面冷漠,语气刻薄,动不动就挂电话,对家里人爱理不理,可实际上,她比口口声声“都是一家人”的父亲、大哥、二哥为这个家付出更多。
就算18岁时,忍无可忍的她发誓不再用家里一分钱,和父母断绝了关系,不再往来。
但家里人就是家里人,她在乎。她只是,一直假装不在乎。
这就是明玉最惹人共鸣,也最惹人心疼的地方,你在乎的人伤你最多,而你仍一直付出。
你知道自己的付出没什么用,而你仍一直付出。
2
剧集开始时,母亲猝死,明玉一边开车,一边给刚从美国回来的大哥讲母亲逝世因由。
她语调平静,时不时还有点小调侃,就如大哥所说:“你说起咱妈,就像是在说别人家的事,你变了……”
可是,却花了几十万买墓地,为从小歧视、薄待她的母亲打点后事。
及至后来,她又为大哥找工作,补偿被自己因公司内斗而“牺牲”的二嫂,不但帮助她重回工作岗位,还帮她升了职……
对外人也是如此。
公司里有一个老员工,因为业绩不好被解雇,老员工向她求情,她毫无商量余地地拒绝。
回过头,却给这名老员工多发了三个月遣散费,用自己的钱。
炒掉你,是公事,在其位谋其职,我有责任为公司做这件事,但,这不代表我不体恤你。
全世界都认为老蒙要“干掉”她,包括她最可靠的同事柳青,她自己也没底,但还是忠心耿耿,死也不背叛老蒙。
电影《芳华》里有一句话:“一个始终不被善待的人,最能识别善良,也最珍惜善良。”
说得真好。
明玉何止是珍惜呢?是你对她好,她就会偿还,十倍百倍地偿还。
3
但,苏明玉不是樊胜美,她俩一样饱受重男轻女的家庭暴力,命运悲惨,然而,樊胜美弱势,无底线,任家人鱼肉,明玉不这样。
明玉不软弱,她心软,只是因为心里依然有一股温情。
明玉的温情,不求回报。
如果说一开始,明玉多少还对家里人的改变抱有一丝幻想的话,随着剧情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她对他们已经没有什么期望。
明玉太了解自己的家人了。
母亲独断,重男轻女。
大哥愚孝,死要面子。
二哥啃老,浮夸……
他们不会变的。
而当她不期待父母、兄弟的认可,不期待他们会改变态度,也是她真正获得解脱的开始。
一个情感成熟的人,不只不偏激,不只敢于去爱,还能做到不被别人的评价左右。
做自己想做的事,至于别人怎么想,认可不认可,那是别人的事。
4
那么,明玉又是如何慢慢走到这一步的?
一开始是自力更生。
原生家庭很糟糕,有人会沉浸在怨恨之中,有人自暴自弃,明玉却把这一切当成奋发的动力:我要活得好好的!
教英语课、到超市打工、做推销员……凭着自己的聪慧、努力和坚毅,明玉很快就出人头地。
名车、豪宅……家里给不了她的经济、物质条件,明玉完全靠自己去争取去得到。
后来,是因为爱。
在家里她得不到爱,但在外面,她却“左右逢源”。
当所有人劝明玉放过暴打她的二哥时,只有石天冬无条件站在她一边,赞成她采取法律手段维权,让她感到自己被爱护,被支持。
而后来,大家都劝明玉删除那段她二哥的耻辱性视频,也只有石天冬真正关心明玉为什么要录这段视频,真正去了解她的伤和痛。
他什么也没有说,更不劝她放下,只是陪着她,呵护她。却让明玉意识到,应该让这件事过去,并主动提出石天冬帮她删除视频。
恨,是一把双刃剑,也伤人,也自伤。
这样下去,自己和伤害自己最深的母亲又有什么区别?这样下去,自己只会越陷越深。
“人生最困难的事情之一就是从心理和感情上摆脱早期原生家庭环境的影响,不再重复原生家庭中的一切,也不刻意去做与之截然相反的事情。”
所以,其实我们也不用纠结故事结局明玉会不会和家里人和解,会不会是大团圆。
重要的是,我们知道,明玉一定会得到拯救,一定会解脱。
重要的是,我们知道,就算心软、有爱,也不一定会人善被人欺,也能打好命运发到自己手中的牌,活得自在、自由。
你可能还想看
等了好久,终于有了一套全本的《安徒生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