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不是非得有意义不可?
______
在这50米所至的范围里,
前几天玩手机无意踩进了一个心理测试,叫“当代人生命意义感”。其中令我感觉非常有意思的是有两道题是挨着的:
*你觉得人生有意义吗?
我选的是“毫无意义”。
但我选的“是的”!
这个不假思索的发自内心的选择,把我自己都给震惊了。我是个积极的悲观主义者这事我早知道,但是感觉新奇的是:
每个人都可以认为人生毫无意义,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积极,快乐,充满希望地生活下去。
这两件事,在我很年少的时候认为它们极度悖论,假如你认为一件事毫无意义,你却可以为之付出和雕琢?!
这件事同比还可以放在生孩子这件事上。但凡我身边有孩子的高知女性,带着孩子玩乐高,南美游学,母慈子孝做得井井有条。
但是夜半端起酒杯私下聊天的时候,几乎一多半女人都在说——假如再给自己一次机会,真的想要尝试没有孩子的人生。
换句话说,她们亦是认为,生孩子这事毫无意义,但生了,那就好好负责看着吧,至少别给社会添乱。
你看,这就是成年人,并不认为什么事非得政治正确,不认为万事非得一开始想明白才能去做,甚至极度明白这件事情本身也可能带着痛苦,未来还有可能是一场空。
但是,维持着,保证着,负责着,在这样的一种承载中,完成一种“当下的体面”。
比起来,年轻人就太热衷于意义这件事了——当然,也借此讽刺一下当年不拿到意义的旗帜就不开工的自己。
我有个亲戚,最近苦于正职太累,副业无暇发展,未来不可期,于是陷入长久的焦灼之中。可是说起来,这种焦虑其实还是取决于自己是不是对未来的意义操心太多了——任何人不满意当下的生活,那紧接着就要问自己一句:
“我期待的更好的下一步是什么?”
因为,沉浸在A和B里,才是完全没意义的。我们每个人,其实都在这样的一种模式里:
你做着一份不痛不痒的日常工作A,同时拼命挤出时间去做B,为了达到一个C。后来,C被你拿到了,你就可以把A+B覆盖掉。
这个C,是你想要的就可以,你不必非要先证明它。
但是呢,做着C,你又要去寻找一个D,最后完成E的爬升……所谓成长,努力,统共说来就是这样的一种螺旋式攀爬,可是很多人的焦虑是:我做这个A和B有什么意义?
所以走过了二十几岁,完成了世俗的结婚生子之后,很多人的人生难题,从买什么房子车子,走到了“这样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我那个亲戚的焦虑也是如此,甚至担忧“一年之后的路,我想不太清楚……”
拜托,谁能想清楚呢?包括我,你别说一年,我有时候连下个月要做的事情都想不清楚。
但曾经有人给过我这样一个比喻:人生如开夜车,你只能看到你前方50米车灯所至,可是最后,你仍然可以跑完全程,仍然可以走到天亮。
所以,在这50米所至的范围里,不必有意义,只需要有热爱,微小的热爱。我们不必背负太多未来,牢牢地给自己的现在一个肯定,就可以跑完全程。
End
中年女子图鉴:
中年女子图鉴 | 这些女人不打老公不吼娃,她们在夜里喝酒
情感:
社会变态,是从吃得太多/太少开始的(一)
会抓重点女人,活得太爽了
读信:
“我身边的女人都俗,没几个新时代女性呢”
●text ╱艾明雅 ●editor ╱ 清欢
●p ╱ Melih Altıntaş
● ╱ Loo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