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尘中抹不去她和他的身影
沙尘漫天,天色灰暗……一夜觉醒,这天怎么变成这样?昨天还是炽热的阳光,今天却是尘土飞扬。太阳像是月亮一样,悬在灰蒙蒙的天空,没有一丝阳光。一路从和田乘坐9528次“民族团结一家亲”号列车,到达喀什没想第二天就遇到这样的天气。
而在这尘土布满天空的日子,我的脑海里怎么也抹不去在9528次列车上再次和李淑繁——那个三个月前同样在和田开往乌鲁木齐的列车上遇到的那个女大学生,那个参加工作才几个月在我面前哭了两鼻子的列车员的身影……
看到她到站熟练地打开车门,目送旅客离开,又熟练地关闭车门,保持端庄的站立姿势随着列车出站回到乘务间拿起扫把清扫车厢门口的细沙,我一下感觉她成熟了许多。她一抬头看到了我,有点吃惊地张嘴笑了笑,我连忙摆了摆手,示意她忙她的……不一会,她来到我面前:“叔,我马上就下班了,你在几号车厢,我下班过去找你。”是呀,她在当班,我不能影响她工作,而我也由此感觉到她已经把她的工作看得很重要了……
列车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沿前行着,快速的行进将线路上的细沙带起,从车厢连接处和车门处钻进了车厢,车厢里弥漫起一股土腥味。很快,李淑繁交完班,吃完饭,端着几牙西瓜过来了。她说:“我这几个月吃土吃得太多了,已经适应这车上的味道了。”接着她又给我讲起在车上的经历和感受,讲旅客,也讲同事,她还对我讲她前不久参加车队的一场演讲比赛,还获了个第三名,尽管看得出她有点不甘心,但话语间依然掩饰不住她内心的喜悦。从她的话语中,我感到她处事理性了许多,尤其是遇到那种认为列车员工作就是扫地拖地打扫卫生的人,甚至对她们的工作抱有鄙视态度的人,她已经学会了冷静巧妙地对待,尤其当列车到达乌鲁木齐后还要在短短二十分钟内整理好卧具,继续套跑乌苏时,她总会客气地诱导旅客在那之前把自己睡过的卧具叠好,以保持车厢的整洁。
我一边听着李淑繁的讲述,一边打量着眼前这个第一次见面时那个遭遇挫折委屈得流泪的女孩,的确,她的这些经历和认识已经成为了她人生的阅历和财富,这些阅历和财富让她成熟起来,坚强起来。就像她讲到的,当遇到素质不高的旅客的一些言语和行为将她“气得不行”的时候,她会掌控自己的情绪,巧妙地化解不快,而不至于造成投诉影响整个车班,因为她还得对整个车班甚至车队负责。李淑繁告诉我,上一趟她休息了一趟,进入暑运,客流上升,工作量明显加大,反反复复的倒班让她感到很累……依我在铁路工作多年的见识,我深深明白并理解一个列车员的辛苦,出于职业习惯我对李淑繁说:“把你的演讲稿发给我看看可以吗?”
“可以。”
而在喀什尘土弥漫的日子,除了李淑繁在那裹挟着沙子的列车上清扫的画面不停地在我脑海里闪现外,还有我今年六月在北疆的一个铁路小站的所见所闻也如同素描一样深深印刻在我脑子里,而那个叫钮疆维的青年人的身影同样让我抹不去……
那是扼守奎北(奎屯至北屯)线和克塔(克拉玛依至塔城)线的岔道口车站——地处克拉玛依白碱滩中的百口泉车站。这个车站和铁路管内的所有小站一样,每天只有一趟慢车停靠,上下车的人也只有铁路通勤职工。那天我们由克塔铁路建设项目部的汽车带着我们来到这里,一下车才知道这个车站是个“三无”车站,无信号,无网络,无电视,车站共六个人,三个人休班,平时留在车站的就三个人,一人是站长,两人是值班员。工务、电务部门都有房子在,但不留人,定期来巡检。站长叫钮疆维,29岁,老家在四川,2016年因参加铁路技术比武获得名次由劳务工转为正式工,在那之前他干了四年劳务工。我见到他时,伴随他的是一条干瘦干瘦的大狗。这条狗的个子很高,腿特别长,钮站长说它追野兔子非常厉害。这条狗瘦得皮包骨头不说,还退毛,身上一片片毛退得花花斑斑,加上来回钻铁路两边的铁丝网栅栏,又被刮得一道道伤痕,而且嘴显得特别的长。所以,直到现在我都认为这是迄今我见到的这个世界上最难看的狗。可就是这样一条狗,忠诚地伴着车站的职工在这里生活,对人特别地亲热,钮站长说:“它只要见到穿铁路服装的人就特别热情……”我问这狗怎么这么瘦?站长说:“它不吃别的,只吃肉。可人吃肉都困难,哪有那么多肉给它吃。”钮站长说,他是今年2月才到这个站上的,媳妇已经怀孕两个月了,小家在奎屯,没办法,他一个月才能回去一次,只好让老丈人丈母娘照看。离百口泉站最近的有人烟的地方是克拉玛依白碱滩区,离车站30公里,车站用水是从乌尔禾拉来的,存放在水箱里,供站上用。就这,也只是用来洗菜、洗脸、洗衣服,吃的水还得去30公里外的白碱滩区买那种桶装纯净水。这地方常年刮风,去年冬天乌鲁木齐那场黄雪就是从这里起的沙尘暴,所以这里也是奎屯车务段管内最艰苦的车站了。看我望着空荡荡的车站,个子不高的钮站长说道:“再艰苦的地方总得有人干呀!”而我在想,他在这里干,寂寞、枯燥、孤独伴着他,像是与世隔绝了一样,但让我感觉他愿意承受这一切,因为他还说了:“车站外不远的地方就是奎北铁路和克塔铁路的岔路口,车站不大但位置很重要,需要有人在这坚守。”是啊,严格讲,这里已经算是个小小的枢纽站了,把守着一个枢纽站的安全运输,是多么的重要!
回来后,我一直想着给这个钮站长打个电话,可一想,他那儿连手机信号都没有,怎么打呀?
而此时,在喀什,望着窗外漫天的沙尘,我又想起了那个也容易刮风起沙尘的准噶尔盆地边沿的铁路小站,想起了钮疆维……
欣慰的是,就在两天后我离开喀什乘车返回乌鲁木齐的列车上,我收到了李淑繁通过微信发来的题为《让青春在南疆这片土地上绽放光彩》的演讲稿,稿中末尾的一段话真的让我为她感到欣慰……“既来之则安之,在这半年的工作中,我也学到了不少东西,慢慢适应了这个岗位,在南疆这几千公里的地方,我呼吸过和田的沙子,吃过喀什的泥土,正是因为条件艰苦,才更锻炼我们。我们将自己最美好的时光留在了两千多公里的铁路沿线,也将青春献给了这片土地,星辰大海,以梦为马,我们在路上,我们一直坚持着自己最初的梦想。”
……车窗外,博格达雪峰耸立,达坂城风力发电机柱连成一片,蓝色的天空艳阳高照,而我的思绪还没有完全从昨日南疆的沙尘天中解脱出来,不仅仅是因为天气,还有李淑繁和钮疆维……
作者:丛一(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