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二十年前,我是个扎人车胎的混小子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二十年前,我是个扎人车胎的混小子

2019-07-28 21:47:40 作者:钱三儿 马路故事 马路 来源:马路故事 阅读:载入中…

二十年前,我是个扎人车胎的混小子

  马路故事是什么?

  它是我们几个“暗度使”根据一些热门事件结合自身经历虚构的故事,一为娱乐大家,二为警醒世人因为我们平时的工作“见不得光”,所以没有固定的办公地点,可以说大街小巷市井里弄就是我们的办公室古人云:道听途说有鉴于此,故名马路故事。

  何谓暗度使?

  详见公众首页菜单栏 —— 自我介绍

  列位好,我是钱三儿

  玩刀是我的爱好之一,收藏了不少很有意思小刀

  尤其喜欢瑞士军刀之类的多功能折叠刀。

  有人说,一个人的爱好,很多时候都跟他小时候的经历有关

  我认为说得很对。

  反正我喜欢玩刀这个事儿,就是如此。

  因为我的第一把刀,就是我七八岁的时候得到的。

  送刀给我的人,我管他叫小姨夫

  他差点和我成了亲戚

  而且他的遭遇,也让我在很长的人生经历中,难以释怀

  

  十岁之前,我一直都在姥姥家住。

  太行山里沟沟里的一个小山村

  那个时候山里不像城市孩子们小学之前都得上幼儿园或者学前班什么的。

  村子里没有幼儿园,但我们的幼儿园又漫山遍野都是。

  长满橡树后山、村前鱼虾欢闹的小河村里石头房子间的幽暗巷沟,还有平坦坚实的打麦场,都是我们嬉戏玩乐的游乐场

  我们也没有乐高,没有吃鸡游戏,但这一点儿也不妨碍我们在自己世界里扮演冲锋陷阵英雄

  但英雄们最起码得有把像样兵器,没有盒子炮,有把刀也行。

  我什么都没有,所以只能眼巴巴看着那些大孩子们拿着自己削出来的木头手枪振臂一呼,然后屁颠屁颠地跟在人家背后高喊冲啊!杀啊!

  我也想有一把木头枪,能别在腰里,嗖的拔出来,特帅的那种。

  没人愿意给我做,我决定自己做。

  可是我没有削木头的工具,只能用姥姥家的镰刀

  镰刀太大太重,用着很不顺手

  我缠着姥姥给我去小卖部买把削铅笔的小刀,结果姥姥给我买回来一只转笔刀。

  大概就是这个样式,不过姥姥买给我的那个上面是一只小鸡

  因为她怕我削着手。

  要说姥姥其实还是很疼我,舍得给我花钱的。因为转笔刀比较贵,在那个时候的山村小学里还是很高级的。

  等后来我上学了,发现全班就我一人用这样的削铅笔工具。

  但这不是我想要的东西,我只想要一把锋利的折叠小刀,装在身上,看到合适树枝木头就拿出来,随时随地搞“创作”。

  姥姥家有个邻居,跟姥姥家算是本家,他们家里有个大姑娘,二十二三岁的年纪,我管她叫小姨。

  小姨很喜欢我,没事儿老跟我玩儿,关系很亲,我也经常去她家里玩。

  有时候玩累了,就在小姨的床上睡觉。

  有一回中午,我又在小姨的床上睡着了,睡着睡着突然听到小姨说话的声音,把我吵醒了。

  睁眼一瞧,发现小姨坐在床边上,侧身对着我,正在跟一个坐在椅子上的男青年说话。

  那个男的我不认识,只见他二十五六岁的样子,理着小平头穿着条纹衬衫,腿上牛仔裤,脚上踩着回力球鞋,用那个时候的审美眼光看,整个人还是挺时髦精神的。

  再看小姨,她低着头,手里绞着辫子,显得特别不好意思

  我那时候虽然小,但还是一眼就看明白了,这俩人是在搞对象

  因为我记得几天前小姨的妈妈跟我姥姥聊天时候说过,闺女大了,让人给她介绍了个对象,过两天到家里来见见面。

  现在看来这个小伙子就是给小姨介绍的对象了。

  我瞬间精神起来,偷偷翻了个身,眯着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小姨的对象看。

  因为他腰间钥匙链上挂着的一柄折叠小刀,深深吸引了我的注意力

  对一个做梦都想拥有一把属于自己的小刀的男孩儿而言,那把刀简直太高大上了。

  牛角的刀柄,黄铜的挂环,从折叠刀柄里露出的厚实而亮闪闪的刀背,比起同龄孩子们拥有的那种小卖店里买到的削铅笔小刀,不知要好上多少倍。

  (找了很久的图,终于找了张近似的)

  不知道小姨那天都跟他聊了什么,反正后来他经常来小姨家。

  我经常能在小姨的屋子里见到他,时间一长跟他也熟了,只有我俩人的时候,我问他叫什么名字,该怎么叫他。

  他笑着说你该喊我小姨夫,我说你还没娶我小姨呢,这是占我便宜

  他笑着从腰间的钥匙扣上把那柄小折刀取了下来,递到了我的面前,说你喊我小姨夫,这刀就是你的了。

  

  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接过那把刀,入手沉甸甸的,有一种梦境突然照进现实感觉

  这让当时年幼的我非常矛盾

  接过这把刀,我就得喊他小姨夫,可他跟我小姨还没结婚呢,这么叫好像有些不妥当。

  但是如果不叫他的话,这把刀跟我就没关系了。

  他哈哈哈地大笑起来,用他的大手在我脑袋上胡噜一把,说我跟你开玩笑呢,我看你盯着我这把刀好久了,看得出你是真的喜欢,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一把,送给你了,不过你记得玩的时候小心点,千万别剌着手。

  我兴奋得大叫一声,拿着刀飞奔出门去向小伙伴炫耀去了。

  后来,只要是我们俩在一起的时候,我就喊他小姨夫。

  寒来暑往,转眼小姨夫跟小姨认识一年多了,他们也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

  小姨夫也往小姨家跑得更勤了,他后来又送给我好几把刀,平时我喊他小姨夫,小姨也已经习以为常

  然而就在他们的婚礼已经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两个人马上就要领证的时候,小姨夫却突然不来了。

  一连好多天,我都没有见到过他的人影

  而小姨则把自己关在屋子里,门也不开,谁也不见。

  小姨的妈妈给她送饭她也不吃,急得没办法,只好找到了我。

  因为知道平时和小姨最亲,让我去叫门。

  我站在小姨门口,喊了她好声,门开了,进屋一看,屋子里乱得像是遭过贼,原本放在桌上、床上的东西扔得满地都是,几乎无法下脚。

  小姨蜷缩在床上最里面的角落里,眼睛哭得红肿无比,像一对烂桃,头发蓬乱目光呆滞,跟从前漂亮的样子判若两人

  我脱了鞋爬上床去,想爬到小姨身边,问问她到底怎么了。

  结果被床上凌乱被褥绊了一下,我摔了个趔趄,裤兜里小姨夫送我的小刀掉了出来。

  小姨一眼看到,飞快地捡了起来,大喊一声,抬手一扬,那把刀砸破玻璃窗,飞了出去。

  我被小姨的举动吓到了,不知怎的就哭了出来,迅速地跳下床,冲去院子里捡我的小刀。

  结果找遍了整个院子,甚至院子下边的山坡我都找了,却没有找到。

  过了不久,我再见到小姨的时候,她已经好多了,只是脸上还没有什么笑容

  我看她拎着行李准备要出远门的样子,问她要去哪儿?

  小姨告诉我,她要去广州打工去了。

  印象里我听小姨说过,她是要去我们县城一家工厂上班的。

  那家工厂是我们这里最大的企业,小姨夫就是在那家工厂里上班的。

  我很想问问她小姨夫怎么了,但想起前几天她把小姨夫送我的刀扔掉的事儿,又没敢问。

  那个时候我虽然不甚知情,但隐隐约约地能够猜到,小姨和小姨夫是“掰了”。

  但具体问了什么,没人会告诉我一个只有七八岁的小屁孩儿。

  当然我也试着问过姥姥和其他大人,但无论是谁,都是一副“你个小孩子玩去吧,问这个干啥”的样子。

  不过我还是能够从他们的表情言辞当中,感受到他们的讳莫如深

  

  我十岁的时候,被父母接到了他们的身边,开始跟他们一起生活

  也就是在那一年,我知道了小姨夫的故事。

  他进了监狱

  那一年,小姨结婚了。

  只不过,新郎不是送我小刀的小姨夫。

  我和爸妈去参加她的婚礼,看着小姨和她的新郎官转桌敬酒,到我们这一桌的时候,小姨高兴地把我揽在怀里,摸着我的脑袋,感慨地说两年多不见,都长这么高了。

  我看着她身边那个戴眼镜的新的、真正的小姨夫,神思不由得有些恍惚,眼前不由自主地浮现出记忆中那个小姨夫的身影

  回家之后,我在我的抽屉里一通翻找,把当初他送我的那几把刀全都找了出来,摆在桌上,唯独少了我最喜欢的第一把。

  暑假回姥姥家住的时候,我向姥姥问起小姨“原来那个对象”的事儿。

  也许是姥姥觉得我长大了,也许是她觉得事情过去好几年了,竟然一边洗碗一边跟我说了起来。

  她告诉我,原本小姨和小姨夫俩人感情特别好,小姨夫也为她在自己工作的厂子找了份工作。

  小姨夫工作的厂子,是我们当地最大的一家国营企业,能在厂里当正式工的,用当时的话说,那是响当当的铁饭碗

  多少人求之不得自然特别难进。

  小姨夫为了把小姨弄进厂里,没少费工夫、想办法。

  他找到了厂里负责人事的副厂长,给副厂长送了不少礼。

  而且为了巴结副厂长,他甚至跟副厂长家里那个脑子有些不太够数的儿子拜了把子天天帮副厂长家里干活儿,比亲儿子还尽心尽力

  最后,副厂长终于松了口,答应了把小姨办进厂里。

  但是厂里不知为何,突然对副厂长展开调查,副厂长竟然把小姨夫给卖了。

  把他向自己行贿送礼的事儿告诉了调查组。

  于是,小姨夫遭到了厂里的开除。

  自然小姨进厂上班的事儿也就这么黄了。

  小姨夫因为此心情非常不好,在外面喝酒的时候跟人发生口角,打了起来。

  他掏出自己随身携带的小刀,狠狠地捅了对方几刀。

  虽然对方伤得并不是很严重,但因为那个时候正赶上严打,偷个自行车都能判刑,更别说是打架斗殴还伤了人的情况

  所以小姨夫很快就被抓了起来,然后被判刑进了监狱。

  听完姥姥的讲述,我内心深处深深埋下了对于那个副厂长的痛恨。

  尽管那时的我已经知道送礼行贿是不好的行为,不过我对小姨夫的家庭情况还是了解的,虽然算不上穷,但真的很一般。

  他平时也没有什么爱好,既不抽烟也不喝酒,而且他参加工作也没几年,根本没什么积蓄,就算是送礼,他能送多少?

  为此我还专门问过我爸,送礼送多少就算是行贿了。

  我爸很惊诧地看了我一眼,说你小子不好好学习瞎琢磨啥呢,你想给谁送礼呢?

  后来,我爸有一次带我去县城买书,中午的时候他朋友请我们去饭店吃饭,同桌的有个我不认识的老头

  我爸让我喊他伯伯,我就很有礼貌地喊人。

  然后他们大人推杯换盏地喝起酒来,气氛逐渐热闹,而我也吃饱了,准备到外面玩会儿。

  但是桌上一个叔叔突然对那个我头一回见面的伯伯喊了句:匡厂长,你这主管人事的大厂长,啥时候厂里招工记得跟兄弟我说一声……

  我当场就楞住了。

  我记得,姥姥跟我讲小姨夫的事儿那会儿,她曾经告诉过我,把小姨夫卖了的那个主管人事的副厂长就姓匡。

  我们那边这个姓非常少,而且加上“厂长”、“主管人事”这些点,我马上就断定,这个老头子就是出卖了小姨夫的那个坏人

  于是我不声不响离开饭桌,来到了饭店门口,找到了匡厂长的摩托车

  跟我爸来饭店的时候,我亲眼看到他是骑着摩托车来的。

  眼看四下无人,我蹲下身去,拧掉了匡厂长车轮上的气嘴盖子,用指甲压下了气嘴芯柱。

  “嗤——”

  

  对匡厂长的那次报复行动简直堪称完美

  如果不是我有些贪心,想把前后俩轮的气都给放完,结果放气的时间太长,嗤嗤的声音惊动了饭店老板的话。

  我正放气放得解气,突然身后传来一声大吼:“谁家的孩子!干什么呢!”

  结果是我被饭店老板控制,然后饭店服务员很快就找来了我爸和摩托车的主人,匡厂长。

  我一看我爸的脸黑出一片乌云,马上就意识到自己完了。

  果然,他都没有给我任何说话的机会巴掌和脚就如雨点一般往我身上招呼

  我从小就硬气,愣是站着硬捱,一句痛都没喊。

  倒是匡厂长,一把拉住了我爸,说算了算了快别打了,男孩子哪有不调皮捣蛋的?这多大个事儿啊,我一会儿找个修车铺打打气就行。

  我爸不依不饶,让我向匡厂长道歉。

  而我偏不,梗着脖子一言不发

  匡厂长劝我爸别跟我小孩子一般见识,他走到我跟前,抬手想摸摸我的脑袋,我滋溜一下躲开了。

  他笑着问我,小钱啊,你跟伯伯说说,咱俩头一回见面,你咋就跟我这破摩托车较上劲了哩?

  我白了他一眼,说我才没有你这样的伯伯,告密小人!

  胡说什么!我爸怒吼一声,朝着我的屁股上又是一脚。

  匡厂长赶紧将我拉到一边,哈哈笑了起来,说你凭什么说我是告密小人?我告谁的密了?

  我瞪着他,说出了小姨夫的名字。

  匡厂长的的脸色瞬间变了,笑容消失不见,再也没有说话。

  好半天他才跟我们一个桌上吃饭的其他大人们一一告别,推着瘪了轮子的摩托车走了。

  看着他已经显得有些苍老背影,弓着身子费劲地推着没了气的车艰难地向前走,不知道为什么,我竟然一点儿也没感到解气。

  后来,随着我快速的长大,学习越来越紧张,这件童年往事也渐渐被我遗忘在记忆深处。

  但让我万万想不到的是,命运的巧合总能像一场地震,翻出记忆之海的海底最深处的埋藏。

  前段时间,我跟我的徒弟一二三去安定门的淮扬府吃饭,我师父王五五请客。

  因为他跟我打赌输了,要请我连吃三天,我心软,没想太宰他,就把第一站定在了淮扬府。

  中途我上厕所的时候,在洗手间门口看到了一个熟悉但有陌生的身影。

  居然是曾经被我放过摩托车气的匡厂长!

  他已经比当年我见他的时候老了许多,看样子大概七十来岁的样子,颇有些龙钟的老态。

  他身体瘦弱单薄,右手里拄着拐杖,佝偻着后背,由一个十八九岁的年轻小伙子搀着,从洗手间里出来,正好跟我走了个照面。

  尘封的记忆瞬间苏醒,鲜活地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但我竟然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道是该跟他打招呼还是装作不认识擦肩而过算了。

  然而让我没有想到的是,老爷子停住了脚步,直直地盯着我看,浑浊的眼睛里开始有光彩闪现。

  “我看你面熟,你是不是老钱的小子,当年放我摩托车气的调皮鬼啊?”

  老爷子拄着拐杖,颤巍巍地向我问道。

  我看不到自己的表情,但能感觉到它呈现在脸上一定是尴尬的形状。

  于是我只好点点头,说声是的,这么多年了,没想到你还记得。

  老爷子微微笑了起来,说我是干人事出身,别的本事没有,就是记人记得准,当年厂里大大小小三千多号工人,我每一个都认识。

  听老爷子说完,我实在不知道说什么了,尬聊了几句就分开了。

  扶着老爷子的,是他的孙子,刚考上北京的一所大学。

  从他口中我得知,老爷子来北京是到肿瘤医院看病的。

  他得了癌症。

  

  回到桌上,王五五看我脸色不对,问我怎么了。

  我沉吟片刻,就把遇到匡厂长的经过跟老王说了,还跟他述说了一遍前尘往事。

  老王叹口气,说事儿都过去这么多年了,你还没放下呢?你那个准小姨夫后来咋样了?

  我说他一直在监狱里,我上学走了之后,就断了联系,只是后来听说他出狱之后就去南方打工了,也不知道他过得怎么样了。

  老王拍拍我的肩膀,说啥事儿都有过去的时候,听为师一句劝,抽个时间去医院看看老爷子。

  “毕竟那么大岁数了,又是绝症,别的不说,哪怕是看在跟你老乡熟人的份儿上,去看看也不况外。”

  我没说话,默默地点了点头。

  这一周的周三,我正好有空,于是让一二三开车带我去了肿瘤医院。

  我有个同学在肿瘤医院是大夫,我找到他,让他帮我查了一下,找到了匡厂长的病房。

  然而当我步入病房的时候,再一次大吃一惊。

  病房里坐在已经睡着的匡厂长身边的人,居然是我多年不见的小姨夫!

  他已是四十多岁的年纪,而且头发已然花白,身形也略有发福,但我还是一眼就认出了他。

  他也很快认出了我,有些拘谨地搓着手,问我你怎么来了?

  我走上前去给了他一个拥抱,简单跟他说了上个礼拜在饭店偶遇老爷子的经过。

  小姨夫指指床上的匡老爷子,低声跟我说咱们出去聊吧。

  跟着小姨夫来到吸烟区,他点了支烟给我,跟我聊了起来。

  这么一聊,就是一个多小时,而我也知道了许多原本不知道的内情,才发现原来我从姥姥那儿听到的事儿都是错的。

  小姨夫确实是跟匡厂长的傻儿子拜了把子,但并不是因为巴结匡厂长,而是因为小姨。

  匡厂长的儿子比小姨夫大几岁,他出生的时候有轻微的脑瘫,长大后行为动作不太协调,看起来憨憨傻傻的。

  但小姨夫说其实他的智力虽然比不上聪明人,但也并不低,不是真的傻子。

  小姨夫来到厂里上班之后,平时见他常一个人在厂子里转悠,不忙的时候会跟他聊聊天,说说话,一来二去俩人就成了朋友。

  那个时候,小姨夫曾经带着小姨去过自己的厂里,结果被厂里的几个坏小子、小流氓给见着了。

  那几个小流氓跟小姨夫之前有些过节,于是有天趁着小姨夫上班的时候,几个坏小子把独自在厂里闲逛的小姨给堵在了一条死胡同里。

  结果关键时刻,匡厂长的傻儿子突然出现,抡着一根镐把儿赶走了那几个小混混。

  傻儿子之所以这么干,是因为他知道小姨是自己好朋友的对象,不能让人欺负。

  小姨夫下班知道这件事儿后,非常感动,二话不说就找到傻儿子,跟他拜了把子。

  不过拜把子这事儿是他们俩自己搞的,双方的父母都不知道。

  小姨夫说他那会儿跟匡厂长也并不熟。

  至于后来送礼行贿的事儿,小姨夫说那其实是完全都是傻儿子的一片孝心。

  匡厂长那个时候岁数已经不小了,再往上升没什么希望,而他所在的部门又是个关键的肥差,于是厂里领导一研究,决定让他提前内退。

  这就意味着,他手里的实权没了。

  在厂里干了一辈子人事,手握人事大权,突然一下子退居二线,匡厂长一开始非常受不了,在家里十分痛苦。

  傻儿子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他找到自己的把兄弟,跟他说让他带点礼品啥的找匡厂长送一送,让他找一找当年的感觉。

  小姨夫一听,马上答应了下来。

  买了名烟名酒,还准备了一笔现金,亲自去给匡厂长送礼。

  

  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匡厂长居然跟他摆官架子,并不收他的礼,反而还把他教训一顿,从办公室里撵了出来。

  反复送了好几次,最后匡厂长才收下。

  然而他前脚收礼,后脚就把小姨夫给自己送礼行贿的事儿举报给了厂办。

  厂领导们一研究,就把他给开除了。

  其实那个时候,小姨进工厂上班的事儿,基本上已经差不多了。

  因为小姨其他的条件都符合,她只需要按照厂里招人的要求,参加厂里组织的统一入厂考试,分数及格就行了。

  并不存在非得送礼才能进厂的事儿。

  而且那时候匡厂长已经退居二线,即便是要送礼,也得送给新上任的领导才是。

  小姨夫说,匡厂长之所以举报自己送礼行贿,其实是另有隐情。

  一方面,他知道小姨夫给自己送礼是自己的傻儿子出的主意。

  但他并没有拆穿,而是配合他们演了出戏。

  因为那个时候,他已经知道自己的傻儿子体检时发现得了癌症,但他没敢把这事儿告诉傻儿子。

  可谓是儿子一片孝心,老爹父爱深沉。

  另一方面,举报小姨夫的原因,其实是他自己本身的事儿。

  小姨夫从小就有小偷小摸的习惯,进入工厂上班之后,他一开始老实了一段时间,但随着对厂里情况的逐渐熟悉,他又发现了不少发财的门道。

  于是重操旧业,开始偷偷拿厂里的一些工具、零件之类的东西,拿到外面的黑市上卖钱。

  但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他的行为最后还是被厂里的保卫科掌握了。

  保卫科盯上了他,准备给他来个人赃俱获,然后把他送进派出所,让他蹲班房。

  匡厂长知道了这事儿,于是找到厂领导,跟领导求情。

  匡厂长跟领导们说小姨夫是自己儿子的把兄弟,他可以替小姨夫把偷窃的东西折价赔偿给厂里。

  然后让厂里把那小子开除,就不要再追究他的法律责任了。

  厂领导给了匡厂长这个面子,于是匡厂长就借口小姨夫送礼行贿,让厂里把他开除了。

  毕竟这个由头比盗窃的名声好多了。

  小姨夫被开除之后,匡厂长找他谈了话,跟他说了实情,让他以后不要再犯错,并跟他说自己会想办法再帮他找个新工作的。

  但巧合的是这个时候小姨也知道了小姨夫被开除的真相,俩人闹了一场矛盾,小姨夫是因为这个才痛苦难耐去喝酒的。

  借酒浇愁愁更愁,所以才会在在喝酒的时候跟人起了冲突,最后酿成大错。

  小姨夫告诉我,他在进了监狱之后,给小姨写了封信,主动提出了分手。

  后来他经过劳动改造,为自己的获得了减刑的机会,提前两年被释放。

  出狱后他去了南方打工,经过多年的努力,也挣到了不少钱,成了个小老板。

  三年前他的把兄弟,匡厂长的傻儿子病重不治,离开了这个世界,留下一个上高中的儿子,就是我在饭店看到那个年轻小伙子。

  听了小姨夫的讲述,我不禁深深感慨,说原来我恨了匡厂长那么多年,结果全都恨错了。

  小姨夫拍拍我肩膀,幽幽地说了句有时候我们眼睛看到的,其实并不一定是真的。

  但只要做问心无愧的事儿,一切都不会错。

  后记:

  本期的故事就是这样,因为最近身边遇到的事情勾起的一段陈年回忆。

  我们常常觉得自己的生活很平淡甚至无聊,但那可能只是你没有沉下心来去细细地品味它。

  就拿这件事儿来说,我如果不是放下内心的障碍,亲自去看望匡厂长的话,也不会有这样的体验。

  原本以为那是社会的黑暗。

  却在峰回路转之后,发现人性的温暖和生活的可爱。

  真妙。

  我被我生活中这些人的故事深深感动,于是把它记录下来,呈现于列位。

  也希望大家也能从中感受到久违的感动。

  更希望大家跟我一样,多多留心生活中的点滴,发现生活中的动人之美。

  爱你们。

  看完不要忘了点在看

  我们下期再会。

  故事看看就好,万万莫要当真

  图片来自网络,请勿对号入座

  内容辛苦原创,转载请洽作者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