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 被群众歧视过度的人,容易变态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被群众歧视过度的人,容易变态

2019-09-02 15:55:01 作者:图书馆 来源:图书馆 阅读:载入中…

 被群众歧视过度的人,容易变态

  被群众歧视过度的人,容易变态

  燕云十六州 交割前与交割后

  五代“朱李石刘郭,梁唐晋汉周”

  前后五十年左右,是一个中国历史上的大乱世典型的城头变幻大王旗。

  国家多灾多难百姓生活水深火热之中。

  其中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一件事,是晋高祖石敬塘割让了燕云十六州给契丹(辽),致使中原大地失去屏障,直接暴露在北方游

  牧民族铁蹄之下,给中原人民带来无尽的灾难

  石敬塘因此成为千古骂名的“汉奸”,促成这件事的关键人物,叫桑维翰。

  01

  认贼为父

  石敬塘原来是后唐的一名大将,多年南征北战,有了效忠自己部队,有了自己的地盘

  唐末帝李从轲上位,君臣互相猜忌,当时老石在河东,看来不反就是死路一条

  可是以河东一禺,对搞中原,无异于以卵击石。

  为求自保,石敬塘决定向中原的死敌契丹求援。

  大部分将士不说话,这毕竟是丢人的事。

  只有幕僚桑维翰和大将刘知远(后汉的建立者)支持

  桑维翰特别卖力,为石敬塘拿出一个计划:割让燕云十六州给契丹,每年给岁币三十万绢,石敬塘称比自己小十岁的辽太宗耶律德

  光为父皇帝,自称臣,儿皇帝。

  这苛刻条件,把好多人都雷住了,刘知远也觉得过分。

  他说:给钱,但不要割地,称儿皇帝不好

  但石敬塘一意孤行认可这个方案,派桑维翰到契丹那儿谈判

  契丹人大喜过望,当即同意,派遣大军进入中原,给后唐军侧面一记痛击。

  后唐大败,形势对石氏大好

  原后唐的另一军阀赵德钧,也打算给契丹人更好条件,换取契丹支持。石敬塘火速派出桑维翰再去见耶律德光。

  桑维翰陈述与石敬塘联手的好处必要,跪在大帐外面痛哭,整整一天一夜,感动了耶律德光,叹道:“你真的是石郎的忠臣。”

  。

  同意不理赵德钧。

  古代申包胥为复楚国在秦廷哭了七天七夜,这桑维翰为主子当儿皇帝哭一天一夜,回到京城,就被任命为宰相

  第二年石敬塘灭了后唐,建立“晋”,按约把燕云十六州割给契丹。

  燕云十六州即现代的北京、天津及河北山西的北部,至此华北地区门户洞开,对契丹成不设防地区。

  500

  02

  铁砚磨穿

  年轻时,桑维翰这人其志不在小。

  有咬定青山放松精神

  他长得特别奇葩,又矮又丑,可一张马脸,有一尺长。

  他每每照镜子,自我鼓励:“七尺的身躯,哪里比得上一尺的脸?”多少高个子都是大冬瓜,中看不中用

  参加科考考官嫌弃他姓“桑”同音“丧”,多么不吉利,根本不理他。

  得知原因,小桑写了首“日出扶桑赋”,以表明态度

  做成一个铁砚,说:“要我改变志向,除非这个铁砚磨穿了!”

  这精神头够硬。

  还好他老爹有能量,通过上层让别人不在意这桑字。

  小桑这才考中进士,进入仕途

  那一年四个人登科,别人说:“今年三个半人及第。”

  这个矮子,算半个人。

  这就是铁砚功成了。

  小桑平常自诩为国家栋梁后人有诗赞为:

  书生豪气压千军。

  尚没功名,他就对别人说:“我在老天爷那儿注定富贵不凡。我来到世上,要还三个债,第一是钱,第二是美女,第三是书籍。”

  和朋友们喝酒,有朋友把他这话拿出来挤兑他,桑维翰慢吞吞地说:“我牛皮吹得太响亮了。自已罚一大杯。”

  石敬塘建国,桑维翰即是宰相,又是国务部长

  军政一把手,成为晋国的重要大臣

  他也不遗余力整治队伍发展经济提出重视农桑,让国家有粮食;鼓励经商,让国家有钱财。对付盗贼手段非常强硬,在兖

  州的剿匪在,一次就擒拿悍盗上千人。

  一句话方方面面都拿得出手。

  五代时军阀对民众的盘剥非常严厉,一个人犯了罪,这个家就完了,全家财产没收,男女都充为军奴。

  桑维翰反对“一人犯罪,一家全完”这样的政策,在他的努力下,更改了这个法条。

  算是造福民间的好办法

  大宋第一任宰相范质,初入仕途,就是跟着桑维翰,老桑慧眼识珠,加意培养赏识提拔范质。

  老桑有知人之明。

  在晋君臣的努力下,千疮百孔的中原元气有所恢复

  桑维翰做出的决定,初看也不怎么样,大家执行后,发现也想不出什么更高明招数

  这个人的确是个大人才,后来大宋皇帝赵匡胤等政治高人对老桑的治国水平评价都很高。

  03

  曲线救国

  与契丹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原军民心中非常不服气。

  各地时不时地爆发反对附庸契丹的事件

  大将安重荣为代表,经常打、抓、杀契丹使者

  天福六年(941)六月,安重荣派兵到边界向契丹挑衅,上表斥责石敬塘“父事契丹”,给各地藩镇和朝中大臣写信,说自己要起兵

  和契丹决一雌雄

  这是一次总爆发,但以当时的实力,晋军不足抗衡契丹。

  石敬塘对内不能镇住大将,对外又要应付贪得无厌的契丹人,非常憋屈。

  桑维翰给他建议:还是要维持和契丹的关系,自己要韬光养晦,发展力量。等到国内安定,力量强大了,适当时机才能强敌

  争锋。

  石敬塘很感动,说:“我这些天来,烦恼极了。你的话让我像酒醒过来一样。”

  这是石、桑君臣之间的真话,想的是曲线救国的战略方针

  (这话就别太信,国都卖了,上嘴下嘴一合,别人就信的曲线救国?)

  虽然石敬塘继续这种政策,但心中抑郁,非常不爽,没多久就死了。

  侄儿石重贵继位,变故就到来了。

  最关键一点:凡事都有一个底线,桑维汉把燕云十六州作为筹码来换取契丹的支持,就是破了底线。

  即使他能使黑变白,使明变暗,都没有用

  这一割掉中原大后台举动,造成敌人如入无人之境的现实,注定晋政权得不到中原人民的支持。

  04

  大臣死国

  石重贵一上台就来个昏招,他给契丹主写信,自称孙而不称臣,既然当孙子,又下挑战书,十分矛盾

  信上说:

  我没忘记先帝与你的盟约,所以委屈自己称孙。

  你们也要满足了吧?

  小孙我现在有十万口横磨宝剑,足以和老爷爷你过过招。

  如果让我给打败了,你这老脸哪儿放呢?

  耶律德光很生气后果严重,立即发兵南下。

  一场大战,晋军损失惨重

  当时权力在主战派手上,桑维翰被排挤在外,一看情况不好,石重贵又重新启用了他。

  桑维翰再次成为重要人物,料理国事还是比较效果

  同时利用职权收纳财富,也是巨亿。

  家里的钱是多的堆成山,这个又成为他后来死于非命的一个重要原因。

  政治斗争的结果,老桑又被调出中央

  主战派又一次占上风,这一回契丹军决心灭掉晋,先把晋军北方统帅杜威收降了,大军直逼京城。

  桑维翰四处奔走,石重贵就是不见他,呆在皇家园林里训鹰,让老桑在外面呆上一整天。桑维翰仰天长叹:“大晋国完蛋了。”

  降将张彦泽率军进入京城,大家都劝桑维翰:“这个张将军和你过不去,你还是避一避吧!”

  桑维翰说:“国家到了这个地步,我还跑什么呢!”

  前面说过,桑维翰长得古怪,那张巨长的马脸,安在一个矮子脖子上,给人一种脸大于身的错觉

  平常又特别严肃,脸臭臭地吓人,大臣大将见了他都不自在,心里怕他。

  张彦泽平常勇猛彪悍,可见了桑维翰,大冬天一身汗。

  老张本来恨桑维翰,又明白他家钱多。

  率军直接闯进桑家,士兵们大声喝问:“桑维翰在哪里?”

  桑维翰端坐在大厅上,厉声道:“我,是大晋国的大臣,本来就应当为国而死。你们不得无礼!”

  张彦泽还是害怕大腿直哆嗦,不敢抬头看他。

  士兵们拿下桑维翰,最后把他吊死,家里的钱财,让张彦泽全部搬走。

  石重贵也被契丹兵俘虏,耶律德光问道:“你的十万口横磨剑呢?”

  把他押到黄龙府去了。

  晋灭亡。

  契丹人并没有打算入主中原,耶律德光就对百姓说过:“我本来无心南来,是你们汉人自己请我来的。”

  大将刘知远替代了这个空白,建立“汉”政权。

  05

  千古罪人

  桑维翰政治水平很高,石重贵再次启用他,只两三个月间,马上把政事理井井有条。大家都配服,是真有水平。

  但是后来很多史学家都骂桑维汉和石敬塘是汉奸。

  这对君臣手上献出去的燕云十六州,对中原的意义太大了。

  雄才大略的周世宗柴荣、宋太祖赵匡胤,即使不如他们的太宗赵光义,都义无反顾地发兵。

  要抢回来。

  南宋洪迈说:太祖用十六个仓库,每个库存积一批钱,打算用这钱买回十六州。如果买不回来,就用这些钱召人马,抢回来。可中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