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到骨子里的教养,是有边界感
有边界感的人,不会强迫他人分享自己的情绪和事情,不会热情过头,不会无节制的干涉他人生活,更不会逼着他人利益共享。
1
有位妈妈因为在同学群里晒女儿被清华大学录取的通知书,最后被班长踢出了同学群。
只要她在群里聊天,几乎都是和自己学霸女儿有关的事情,比如,晒学霸女儿的成绩单,学霸女儿的笔记,学霸女儿刻苦学习的照片……
不分场合,只要聊天,就是以自己的事情为中心,从孩子到爱人再到工作。
所有的聊天话题,都只围绕和自己有关的事情。
除此之外,已经成为公共场地的朋友圈,也同样如此,孩子、爱人、包包、手表……
身边的人是什么感受?
前几天,我去接幼儿园接女儿,碰到一位妈妈,拖着我开始聊自己的各种事情,上个月去哪里旅行了,自己在公司发生什么事了,女儿如何如何了。
我当时特别想告诉她:“你的一切,真的与我无关。”
碰到陌生人都这么“疯狂”,我相信她对身边的朋友,只会变本加厉。
这些人为什么会这样?
你就是你,我就是我。
你的事情,就是你自己的事情。
你的情绪,也只是你的情绪。
应该承担事情和情绪的,当然是你本人,他人没有任何义务要花时间倾听。
如果不管别人愿意与否,只管自己倾吐,对别人而言,绝对是一种负累。
2
热情过头,是对他人边界的侵犯
曾经在知乎上看过一个帖子。
发帖人说,她和男朋友谈恋爱三年了,在整个恋爱阶段,男朋友的姐姐,都无所顾忌的介入他们的关系之中。
每次吵架,姐姐会出面来找她,各种劝和,各种调解,平时呢,也特别喜欢各种打听两人的私事。
发帖人表示,刚开始的时候,还觉得他姐姐很好,很关心他们,但是到了后来,她越来越忍无可忍。
她发现,自己和男朋友的关系,完全是透明化的,一点私人空间都没有。
这种感觉有多崩溃?
生活中,这种人同样到处都是。
比如每年我们都会看到很多网友发的帖子,回老家被各种催婚,被询问工资,个人存款,什么时候生孩子,要不要生二胎。
浆糊逻辑,就是像浆糊一样,混乱一团,很显然,浆糊是没有边界的。
很多人采用的就是“浆糊逻辑”来生活。
他们肆无忌惮地参与进他人的生活中,完全不知道适合而止,甚至会打着“我为你好”“我是关心你才问你”这样的幌子,让你感觉到一种道德压迫感。
网上一段话:
“总有人打着'为你好’的名义,越界干涉别人的人生,要求别人不断牺牲自己来满足对他们的期望。
你以为这句话只是在形容,'处处为你好,处处为你做决定’的父母吗?
武志红老师在《为何家会伤人》和《为何爱会伤人》里都曾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