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后,男人的工资该不该上交?网友的回答亮了
头图:摄图网
婚前多讨论下财务问题,或许会比单纯花前月下的相处更有启发性。
——小婚家
最近,
她的丈夫黄健还分享了一张截图,显示他把工资全部汇到桑兰名下,让她独揽经济大权。
桑兰因为训练受伤,身体一直不好,所以,丈夫上交工资让她掌管是能带给她不少安全感的。
为此,
没想到,
相比之下,
男人赚钱,女人管钱,他们没有意见,只要别卡得太死就可以了。然而,女性的意见却没有那么统一。
尽管76%的人认为“男人应该上交工资”,
但依然有24%的人认为“没必要”。
而且,
01工资不能只薅男人?现代女性更加独立
在认为男人“不应该上交工资”的受访者里,相当一部分人的理由是男女平等。
他们认为,要交大家都交,要不交都别交。
既然两人合伙赚钱养一个家,那开列花销时就没有只薅一个人的道理。
这种观点反映出当代支持女性独立的呼声越来越高,无论男女,都是如此。
他们说:
“男女应该平等,一方上交,另一方也要上交。”
特别是成家之后,
男人每个月交家用给妻子,请她自由地花销,并且安排自己的一切生活,这是一种托付。
然而,
当女性的经济日趋独立之后,这些观念已被新的想法所取代:
据付辛博透露,
他们在婚前会独立开销,婚后也在一定程度上AA制,并一起支付共同的部分。
这份独立精神让他们过得很轻松,而且也没有影响到他们彼此的亲密。
如果女人不让男人来养,就会导致彼此关系生疏,无法产生融为一体的感觉。
因为那时男人都要强,认为必须养着自己的女人,才算是一个合格的丈夫。
如果让女人养家,那对男人来说是一件非常没面子的事。
然而在当代,这种观念早就过时了。
越来越多的伴侣在上交工资时坚持平等,要交一起交,要么都别交,一切都由两口子来共同决定。
34%的人不想受束缚——
他们说:
“两个人都不用上交,这样才更自由。”
当然,
这不是指滥情滥性之类冲击婚姻底线的开放,而是指个人更独立,可自由支配的空间更大。
比如,
有些伴侣会坚持一起旅行,熟悉彼此的朋友圈,甚至分享社交账号的密码。
相比之下,
开放性伴侣不会这样做,他们可以独立出游而不怀任何内疚;
到了发工资的日子,他们可以理直气壮地一分不交;
他们的做法不是出于隔膜或者防卫,仅仅是因为他们喜欢自由的感觉而已。
财政太过独立,行动太过自由,彼此没有抓手,说不定哪天就有人出轨了。
然而,开放性伴侣本身不会有这份不安。
在他们看来,
“如果我没被束缚,但依然选择了你,这不是恰好说明,你是最适合我的人吗?”
02前文提到,有76%的受访者认为男人应该上交工资,那么,他们是基于什么考虑呢?
我们继续往下看:
其中57%的被调查者选择“应该”,只为家庭运转需要——
他们要求男人上交工资,本身没有太多个人的心结,只是基于家庭运转的实际需要。
相比起过去大家族式的主干家庭,这是一种全新的家庭模式,更为灵活,也更加自由。
然而,
核心家庭依然保留着一些传统的东西,比如女主内的分工就在一些家庭沿用着。
既然一个家的花销只有女主人才最清楚,那么,成员当然应该把收入的一部分乃至全部统统交给她掌管。
由此,家庭才会更加顺利地运转。
其他43%的人抓住男人的钱,只因自己不安——
“如果不上交,我不知道他挣多少,就没有安全感了。”
“男人有钱就变坏,必须管住他的工资。”
看到这里,相信很多人会问:
“知道他的收入,管住他的工资,你就有安全感了?这种安全感真实可靠吗?还是说,这种安全感只是自欺欺人呢?”实际上,
只要内心不定,看什么都鬼影重重,自然没有一个人信得过,也没有一段婚姻可以托付了。
当然,
光是不安本身并不会影响婚姻的大局,
但不安会让一个人表情紧张,行为古怪,作风乖张,而这些东西对于婚姻就有大影响了。
有一位做财务的朋友说,有一年,每逢15日,她都会接到一个员工妻子的电话,问她:“你们今天发工资吗?”
她明白这是“太座查账”,是妻子防止丈夫藏私房钱的招数,古已有之,见怪不怪,于是每每简单回答:“是的,发了。”
这时,“太座”就会挂掉电话。
后来有一个月,她休假去了趟国外,回来就听说“太座”离婚了,导火线就是查账。
原来,“太座”的丈夫虽然不知道妻子在监视自己,但总觉得她在偷窥:翻他的东西、在钞票上做记号、偷偷拿他的存折打流水……
一开始,他觉得这是妻子在乎自己,但时间久了,也未免开始厌烦。
后来,财务休假,查账电话被替班同事截获,还当笑话传了出去。这下,“太座老公”忍无可忍了。
丈夫本来没事,却被妻子今天一个查账、明天一个监视弄得坐卧不安,最后选择解脱而去,造成了她最害怕的结局。
由上面的调查结果,
我们可以看出,从“上交工资”这件小事,其实可以扯出一对伴侣的很多特点:
他们是否拥有相同的财务观,
对空间的要求是否一致,
婚姻观念是传统还是现代,
这些问题都会在工资分配之中慢慢浮现出来。
所以,
当你决定和一个人共享人生之前,不妨多讨论一下这种财务问题,
说不定,这会比单纯花前月下的相处更有启发性呢。
关于作者:婚姻与家庭杂志:中国情感帮助全媒体平台,关注女性自我成长、亲密关系维护。温暖风趣,与你聊聊爱情婚姻那些事儿;专业理性,力邀众多心理咨询师,为你解答情感困惑;线上线下,微课沙龙情感陪护。(微信/微博/今日头条:婚姻与家庭杂志)
心理测试|出轨|男人说|离婚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我们尊重著作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如涉及版权争议,请著作权人告知我方删除,谢谢。
转载及商
婚姻与家庭杂志社微信矩阵
婚姻与家庭杂志(huny)
情感生活全媒体平台,专注女性成长与婚姻幸福。
常春藤亲子营 (cctq)
欧麦妈妈 (oumaimom)
关注0-3岁宝宝,做一个更懂宝宝的好妈妈
戳一戳“在看”,和小伙伴们一起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