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何为自我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何为自我读后感10篇

2019-09-13 23:28: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何为自我读后感10篇

  《何为自我》是一本由[日]平野启一郎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20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何为自我》读后感(一):人的社会群体性——从系统角度看人的个性差异

  上海书展期间正好参加平野先生活动,有幸入手了这本小书。最新引入吧,不过写作时间应该是几年以前了。一口气读完,如作者所言,算是“简单小品文的程度”,不过倒是十分完整,且是我比较认同观点

  全书核心在于“分人”的概念,即每个人多样性,主要谈的是每个人个性和性格的多样性。个人作为一个整体,其个性并非单一不可分割的,而是可以再度进行细分不同方面类型,即“分人”。这一观点并不新颖,也并非作者独创。不过,全书围绕“分人”的阐述浅显易懂,却又十分完整。

  对于“分人”,或者说每个人性格的不同类型方面,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环境因素,是在和社会和他人交往形成的特定“分人”(当然还有遗传因素)。洞见这一点,我认为是整个观点体系关键所在。将个人分解复杂的“分人”之集合,并非为了孤立讨论个人的内心世界,而是上升到系统性的角度,将人作为社会、作为系统性的一员进行分析探讨,更加强调人的社会群体性。这一角度有助于我们解释很多个人烦恼以及社会现象,也更便于我们作为社会人,如何看待自己、如何对待他人、如何适应社会。可以说是非常有现实指导意义的一个角度观点。

  当然,我以为这一理论也许也会存在一些不足哲学类的著作看的并不多,不过“分人”是和他人交往互动所形成社会性人格面,而每个人是由各种各样的“分人”所组成的。虽然最后平野先生也提及了遗传所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不过还是几乎否定了人动物性的、个体性的一面。比如自我思考,比如是否存在不受外界影响仅取决于自我意识层面,比如自出生即身处与世隔绝的环境中会是怎样?原谅我个人所知有限可能也难以全面表达我的困惑,但至少人的个体性独立性,应该也是有值得探讨的意义的。

  最后,本书提到的许多著作,我好像都没有怎么看过。实际上,之前对于日本非推理作品,涉猎的确非常至少。经过平野先生的叙述,除了对他本人的作品意外,包括谷崎一郎、包括夏目漱石、包括大江健三郎、包括三岛由纪夫、包括自私基因等等,感觉自己时间排不过来了呢。

  《何为自我》读后感(二):我爱你时你爱我

  形容个体最小的单位是什么呢?众、从、人,当单位分裂到人的时候,我们认为这是形容人的最小单位,比如柯南、李白等,人就是个体最小单位的存在。既然人不可分,那么,“分人”理论究竟在讲什么?存在比人更小的单位吗?

  平野启一郎根据个人(individual),存在于不可分,去掉前缀“in”后,就是可分,这里的“分人”定义为:“社会角色扮演。”我们在社会形态中,有很多的身份儿女学生父母员工等等。在对他关系呈现的复数的面孔都是“真正的自己。”在不断的角色重复中,形成的人格模式。性格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一个人因为社会经历,从内向变成外向,不断的塑造完善性格。

真实的自己距离你多远?

  在看小说、影视作品的时候,经常找到“共鸣,”我们会认为,这个产生的“共鸣”是自己 。在社会中呆的越久,越怀念那个坐在乡村的井边,清幽的夜里望着月亮,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自己。当你社会身份越多的时候,你就更清楚,那些都不是真正的自己,真假之间的隔阂,就像是脸上的假面,需要我们奉承的笑、伤心的哭,这种表演型的自己,有人喜欢就有人讨厌,什么才是真正的自己?

  从“键盘侠”这个词兴起的时候,我们就很深刻理解到,隔着一个屏幕,因为一根网线所展示出来的人性。有可能平时看起来内向的人,在网上散发出来暴力人格。或者,借助网络分享自己的人生经验,都是对于我们真实性格的一种展示,隔着网络,你可以成为你所幻想的“任何人”,究竟哪个是真正的人格。

  在意识被催眠过程中,我们会一部分的展示自己的“潜在人格,”因为主人强大等因素,平时不展示出来,就像是“二十四个比利”“柒个我”一样,每个人格都是独立,各种身份的安排,互相知道或者不知道,不能确定哪个是真实的人格,只能判断哪个人格支配身体的时间长。

分人就是真正的自己

  所有的人格,都是一个不断反复行程的。第一印象相处判断等,社会会对我们有一个定义,这是社会性分人。当别人告诉你,他们心目中的你或温柔善良脾气暴躁,有可能两种都是真实的存在的,因为他们可能都是你的“面具,”潜意识里存在一个“真正的自己。”圣人在我们的定义中,就是无私心、真实善良的,坏人就是穷凶极恶

  “社会性分人”就存在一个地域性,我们认为南方人温柔、北方人粗犷,一般是针对团体的一个定义,也是第一印象。对某人的性格定义的时候,就是特定性的分人。人以群分,我们经常会和自己觉得“玩得来”“三观合”的人在一起,个性的冲突小一点、共性多一点的。

你喜欢的人真的喜欢你吗?

  昨晚我调侃的和认识的一个妹妹说,“你我本无缘,全靠你花钱,”这种建立金钱基础上的分人,究竟是不是对方真的和我是“同类人。”不能要求别人都同自己一样,至少能玩在一起。和室友住的时间长了,经常性的她一张嘴、一个眼神,我就知道她想说什么和做什么,因为一部分的情况下,我们是“一类人,”强融的世界,不会产生默契

  相对来说,孩子的性格形成,和他的成长经历是分不开的,像“察言观色”之类,自然而然的就学会了,也会对自己所看到的的个人进行学习模仿,不能形成一个真实而完善的人格,是错误的。

  以前,总觉得这世界上最多的情况下是一厢情愿,两情相悦也是极少的。一时的“恋”可能是大脑刺激下的多巴胺分泌影响的喜欢,但“爱”就成为一种灵魂契合,这是要求比较高的一种人类情感。谷崎润一郎在《痴人之爱》里描述,爱的延续是“性欲”。爱会变成责任使命,为爱而生。互相体现一种奉献,他爱的究竟是你这个人,还是他爱你时你的样子,爱的是那个戴着面具的假我,还是忽然悲喜的真我。

  《何为自我》讲述一个新名词“分人,”一个比“个人”还小的单位,涉及心理学逻辑学,谈恋爱的也可以看看总结出大多数的“演员型”人格,明治维新以后产生的新思想,也代表了当时思想的一个开化,没人的时候,去追寻一下真正的自我吧。

  《何为自我》读后感(三):《何为自我》:你知道自己有多少张面孔吗?

  我们展示给父母的面孔,在学校里展示给老师的面孔,在领导面前的面孔,与恋人,与朋友在一起的面孔,与自己讨厌的人在一起时,与孩子相处时,我们的面孔都不尽相同。 你可以是懦弱的,也可以是勇敢的,可以是胆小的,可以是慈祥的,可以是愤怒的,可以是勤快的,可以是懒惰的,也能是开朗严肃的。 人们从懂事情后,就开始变换角色或是戴上“假面”的意识,就已经开始根据不同的人际关系表现出不同的人格了。 经常听见家长评价自己家的孩子,在家是老虎,在学校里就成壁虎。 就像《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里冯远征饰演的安嘉和,是厦门有名地位受人尊敬的脑科医生,却经常家暴妻子,甚至后来杀了人。

  我们是不是也经常切换着不同的面孔? 交流是通过与他者的共同作用才得以完成的,谈话内容以及氛围等都是在相互影响下决定的。 人类的确会迎合所处环境的氛围,在表面上戴上各种各样的面具,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区分使用各种人格。 面对的人不同,人们在对他人的关系中,会自然而然地呈现出各种各样的自己。 但是这些不同的自己并不是装模作样,不是假的,都是真正的自己。 为什么会这样呢? 现在打破你的思维认知:人应该把完整的个人看成是许多分人的整合。 仅仅导入这个全新的比个人小一圈的单位,就会彻底改变我们看世界方法。 1,分人是什么? 所谓分人是指每个对他关系中形成的各种各样的自己。 分人是在一定环境和特定交往对象的反复交流和相互作用下产生的。 一个人有那么多面孔的原因就在于与他人关系的不同。 我们会非常自然地在自己和他人的个性之间寻求调和,相应地衍生出可实现交流的人格的存在。 无论对方是怎样的人,我们在与此人的人际交往中,都不会表现出自己所有的可能性根本不存在唯一的真正的自己,也就是说,在对他关系中呈现的复数的面孔,都是真正的自己。 比如说,面对匿名的网络这个平台,人们可以肆无忌惮的留言,评论谩骂发泄自己的情绪,甚至形成网络暴力。 因为环境的不同,因为匿名可以不让别人知道自己是谁,所以才能如此肆无忌惮地换上想要的面孔。 如果是实名留言,人们就会有所顾忌,那么那些暴力就会得到有效的遏制。 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事物的认知方式感知方式和思考方式。 环境,文化的不同,决定了一个人看事物或接受事物的方式存在根本的不同。 2,分人是怎么样的? 分人之间的转换就是根据对方的情况自动匹配的。 随着场景变化和身份的转变,将会出现,也必然会出现形形色色的人格形象。 相同的人如果在完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形式,不同的身份碰面的话,人们之间或许会有截然不同的分人。 比如,如果你发现10年前的同学和现在不一样了。 或者本来小学很好的朋友却变成了不良少年。 可能他是与同样是不良的同伴在一起的分人不断膨胀下形成的。与不良少年同伴在一起度过的时间越多,这一分人受到强化,他就也成了不良少年。 只要分人是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产生的,那么产生消极的分人,就有对方一半的责任,产生积极的分人也有对方一半的功劳,我们的人格形成的一半要归功于他人。 所以,分人是能改变的。 分人通过与对方反复的交往内化于自身当中成为人格的模式。 那些复数的人格各自独立,互诉衷肠,相互感知,相互影响,相互调整思索对方的言行,做出改变人生的决断。 3,那么,如何改变分人? 人们经常说与人相遇会改变人生,换句话说就是自己拥有的分人中什么样的分人占比的变化。 如果你想要与怀有好感的人,自己尊敬的人顺利交往,就必然为对方着想,合理地调整自己,促使自己产生适合他的分人,这个分人就是你变化的突破口。 分人必然是以他者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 改变环境虽然是件简单的事情,却也能发挥了特效药的功效。 旅行从分人主义解释的话,就是通过新的环境,新的旅程来达到创造新的分人的目的。 通过置身于小说,电影等,体验完全不同的自己,也能活出幸福多彩的人生。

  环境的变化,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都在默默进行着分人的变化。 个性也并非与生俱来,一成不变。分人比例的变化能改变你的个性。 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多和这样的人接触,在潜移默化中就改变了自己,逐渐变成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4,你可以通过选择分人来改变个性。 自己作为分人的集合体。存在的分人,都是与他者相遇的产物,与他者交流的结果,分人中既有积极的分人,也有消极的分人,如果有可能,我们只想以积极的分人活着。 我们能以作为立足点的分人为意识的中心,调整其他分人的构成比例。 如果以人格是唯一的,真正的自己只有一个,这样的想法,会置人于毫无意义的痛苦中。 产生消极情绪的,和别人产生了不幸根源,只是我们复数的分人中那一个不幸的分人,那么就可以考虑以其他分人为立足点。这个分人不行,还有一个。这样就会觉得没有关系的。 如果放学后你在足球队训练,在自家与父母在一起时,觉得自己可以变得开朗快乐,那么就应该以这一分人为立足点,增加这一分人所占的比例。 让自己的开朗快乐成为自己的个性。 不要让不幸的分人占太大比例,但是你要找到令你快乐的那个分人,使它的比例增大。 针对这个理论也可以有效缓解负面情绪,换个环境,多接触使自己开心快乐的人,你的个性生活都会由此而改变。 没有他人的存在,人不可能产生新的自己。

  新结识的人绝不会与过去结识的人相同,与不同的人在一起一定会实现全新的分人化。 如果新的分人在自己内部不断膨胀,自己开始有自信了,就可以以此为立足点重新面对过去的分人。 你知道了自己各个状态的分人,知道了自己不完美的原因,就能理解和接受自己和他人的不完美,就能接受自己消极的分人,也就能接受他人的不完美。 你也就能更加地包容自己和他人,从而爱自己,也能爱他人。 从分人主义对爱的理解来看,所谓爱就是因为对方的存在,让你爱上了你自己,同时因为你的存在,对方也喜欢上了他自己。 喜欢的分人如果像这样一个一个地增多,我们就能以相应的份额肯定自己,更爱自己。 因为分人,你可以改变人生,你更可以过得幸福快乐。

  《何为自我》读后感(四):分人理论:重新认识自己,帮你走出困境

  过去人们一生大都生活在一个熟悉的地方,与一些熟识的人来,人们习惯周围的一切,也熟悉自己的处事方式,很少有人会提出我是怎样的一个人,真正的自我是怎么样的。 但是,现在社会大融合,我们每天面对形形色色的人,与不同领域不同地方的人打交道,总不能用以前千篇一律的方式与人交谈。我们不停变换自己的说话方式与语气,有时甚至是使用不同语言,这就让我们不禁困惑:到底那一个才是真正的自我?我是不是已经成为一个戴着假面生活的人,每天出演着为别人设定的角色? 繁忙的生活和无穷无尽的沟通、交流,构成了我们生活的主要内容,似乎我们已经失去了自我,只是在一个看不见的漩涡里随波逐流,很多人因此找不到自己存在的人生价值,开始越来越迷茫。 但日本小说家平野启一郎用分人理论帮我们重新认识自我,找到生活的立足点,并帮我们走出现实的困局。平野启一郎是日本新生代杰出小说家,23岁时凭借小说《日蚀》一举成名,荣获第120届芥川奖,被誉为“三岛由纪夫转世”。此后笔耕不辍,写出多部获奖作品,并先后翻译成法语、瑞典语、阿拉伯语、韩语等多种语言在国外畅销。 虽然平野启一郎是一位小说家,擅以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吸引读者,但是他更在乎人类关于精神层面问题的思考,这在他的《曙光号》、《决环》、《最后的变身》等多部作品中都有体现。这些作品也促使他的分人理论逐渐形成,并在读者要求详述分人理论的催促下,终于完成了《何为自我:分人理论》这本书的书写。 《何为自我》是全面详细地阐述了他文学创作中得出的“分人主义”的理论集,在这本书中,他首先相对于美国的个人主义提出了分人主义,以全新的人生视角审视我们和我们的生活,帮我们摆脱自我困惑和生活迷惘。 一、何为分人? 一般说来,每个独立的人作为不可再分的对象,称为“个人”,也就是最小整数单位“1”,应该不可再分。 但是,我们与不同的人打交道,展示的却是不同的自我。我们是在与不同的人相互交往的过程中相互投射与影响,逐渐形成自我概念,所以我们的自我之中必然包含了不同与我们相联系的人的影响与投射,它应该是可以根据不同情况、不同个人可再分的。 一个人是一个整体,如果把他再分,那就得引用分数,即表示我们人格的面向是可分开的,但又不能完全分割。如前所述,我们与每一个人交往的样子都是自我,没有可能说只以哪一个为核心自我。所以,全面看清自我,与每一个人交往的样子都是自我的一面。人是立体的,注定人格有很多面,自我就是这个集合体。 所谓分人,是指每个人对他关系中形成的各种各样的自己。与恋人在一起时得分人,与父母在一起时的分人,职场上的分人,你一起相投的伙伴在一起时的分人…… 我这个人就是由各个对他关系中产生的多个分人构成,其人格特性由复数分人的构成比率来决定。如果把个人看成整数1,那么分人就是分数,人际关系的数量因人而异,因此分母也各不相同。随着与对方关系的变化,分子也将发生变化。与对方的关系密切,分人的分量就大;关系疏远,分人的分量就少。把所有分人加起来就是整数1。 所以一个人的分人结构由分人数量和分人关系的比重决定。每个人的分人结构不尽相同,在每个时间点上也是在不停变化着的。比如有时有老朋友的离开,新朋友的加入,不同朋友间亲疏关系的变化。 二、什么时候的分人关系才能成为分人理论中的构成比率 分人是在特定的交往对象反复交流中形成的。怎么理解呢?可以分三步来看。 首先,任何人际关系均从不熟悉的状态开始,不需要面对某个人特别表现出不同,比如在车站买票或问路,只是因为社会需要,这种情况称为社会性分人。 其次,是面向团体的分人。如一个班有60个学生属于一个团体,但你不可能与60个人都成为亲密朋友,很多也就是泛泛之交。这种由组织和团体拓宽的人际关系,就称为团体性分人。 最后,有些关系经过发展,我们总会收获几个比较亲密的朋友,这时,就会产生几个面向特定对象的分人。这些面向特定对象的分人,便会构成我们分人理论中的分人构成比率。 因此,我们讨论的分人,也就是针对第三种情况。 三、提出分人理论,就是为了更好的指导我们的生活 我们会非常自然地在自己他人的个性之间寻求调和,相应地面向他们生出可实现交流的人格。这些复数的人格各自独立,互诉衷肠,相互感知、思索对方的言行,做出改变人生的决断。也就是说,这些复数的人格全部都是“真正的自己”。 我们在日复一日的反复循环中生存着,与周围人日复一日的交流也在反复着。所谓人格,就是通过这样的反复而形成的一种模式。我们会发现,并不会有“真正的自己”存在于中心位置,有的只是人格和人格之间相互勾连而结成的网。 分人所结成的网络中不存在中心,因为分人不是自己任意创造出来的人格,而是在一定环境和对人关系中形成的。正如我们所处的世界没有绝对唯一的地点一样,分人也是由每个个人各自的构成比率形成的。而且分人之间的转换并不是位于中心的指挥塔有意识地控制的,而是根据对方的情况自动匹配的。 因此,要想用分人理论更好的指导我们的生活,可以通过调整分人的结构比率来达成。我们经常说与人的相遇会改变人生,换句话就是,自己拥有的分人中,什么样的分人占比最大,“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这个意思。 如一个少年与不良少年同伴在一起的分人不断膨胀,与学校老师、同学在一起的分人受到压迫,他就会在不与不良少年同伴在一起的时候面对老师和同学,也会以与不良少年同伴在一起时的分人来对待。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改变分人的构成比率。 要使少年以正确的人生方向为立足点,就要使他回归学校或家庭,让他与学校的老师、同学在一起的分人不断膨胀,使其与不良少年同伴在一起的分人受到压迫,以致慢慢枯萎、死亡,那他就可以成长为一个健康向上的少年。 调整分人的构成比率,最重要的是选好自己人格的立足点,使其膨胀壮大,压迫不健康状态下的分人构成比率。 三、运用分人理论,走出现实困境 正因为分人理论强调的是一种此消彼涨的变化,它比我们平时所相信的自我真正的内核是“永不改变的自己”,更容易让我们走出困境,不必陷入思想的死胡同。 如果说“真正的自己”指的是一个坚硬的果核,那个“分人理论”则是指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这棵大树同有一个根,但有些老枝、病枝,我们可以经过修剪,使好枝得以舒展,使嫩枝得以发芽,让它长得更美更健康。 如果你遭受欺负和虐待,不要被不可分的“真正的自己”这一想法左右,你只是面对某个人时的分人是这种糟糕的状态,但是,新结识的人绝不会与过去结识的人相同,与新结识的人,你一定会实现全新的分人化。 当我们背负着不幸的分人时,会萌生一种重新来过的愿望。但是往往在这个时候,我们必须深刻认识的,想要终止生命的只是我们复数的分人中那一个不幸的分人。如果错误的想要消除个人本身,终止其生命,将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同样,你如果想致别人于死地,也不过是别人面对你时的分人该死,他面对其它人时的分人可能很可爱,那么,你只要断绝来往,使你面对他时的分人自动死掉便好了。 由于分人理论是双方的影响,所以在不对等的关系中,我们不必强求。因为分人主义的恋爱观,是指对方的存在让你爱上了自己(你喜欢面向对方时的分人),同时,因为你的存在,对方也爱上了TA自己(TA喜欢自己面向你时的分人)。而如果对方没有像你面向TA时面向你的分人化,那对方一定会感到不快,你面对一个不快的人,很难得到快乐的体验。那又何必呢? 面对失恋或已故的亲人会非常痛苦,在分人理论中应是同一范畴。因为面向对方的分人无限膨胀,却不能再活在这一分人里,更新这一分人的机会已经不存在了。但是事实已如此,面向离开或死去的人的这一分人无法立即消失,还将保留一段时间。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一分人一点点变小,痛苦还是会慢慢减轻。 分人理论中的每一分人都如大树上的枝桠,有生长,有死亡,有发芽,有局部速长也有放缓,所以不要纠结于我怎么背叛了当初的自己。 《何为自我》的分人理论告诉我们面向哪一个人、面向哪一个时刻的我们都是我们真正的自己,如生命如万物,每时每刻都在生长,每时每刻都在更新,都是在寻找自己最好的一种存在方式,虽偶有误入歧途、偶有受外界的不良影响,但我们总能不断更新,成为最好的自己。 没有一成不变的所谓的“真正的自己”,一人千面,每一面都是自我的表现,千面合一,才是真正的自我。

  《何为自我》读后感(五):平野启一郎:你根本不知道了解“真正的自己”有多难

  《陈情令》中有一个特别造人记恨的人物,就是金光瑶,这个人物是除了主角魏无羡之外,前后期变化最大的人物了。前期的金光瑶胆小,行事谨慎,乐于与人为善。但是实际上又是个笑里藏刀的人,偷偷放走大反派薛洋,觊觎大boss阴铁。在射日之征后,逐渐变得八面玲珑,虚与委蛇,一面与所有人交好,对人笑脸相迎,处理各家矛盾,事情办得面面俱到,而实际上却背地里下手,借刀杀人,挑破离间,阴谋诡计玩得比谁都溜。

  平野启一郎说:“‘虚伪的自己’给人的印象是,为了与他人保持步调一致,表面上不断变化自己的形象。”金光瑶这个人物就是如此。

  一个人为何能做到如此极致的“分人”?可以把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本领,做到了顶点。那么,哪一个才是真正的金光瑶?是那个站在金麟台上玩弄权术,还是那个被父亲踹下高台、仍作揖礼的孩子?

  是我们“人格分裂”,才会出现如此多面的分人吗?

  日本著名作家平野启一郎在其2012年的作品《何为自我:分人理论》中就讨论了不同面的自己,与“真正的自己”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

  平野启一郎是日本新生代最杰出的作家之一,23岁就凭借小说《日蚀》获得了芥川奖,被誉为“三岛由纪夫转世”。他的小说风格独特,有传统日本美学意涵,又包含了欧美风,融古典与现代一体,融视觉追求与哲理思辨为一体。

  他的作品也关乎时事的批评,本人又热衷于与社会接触,因而作品具有很强的批判性,也成为了日本最具话题性的作家。他关心社会时事,归根结底,关心的还是人类的精神层面问题。由此,会有这关于人的“自我”,自我与他人关系,“分人理论”对文学写作等问题的思考。

图/上海国际文学周

01 “分人”是什么?

  所谓“分人”是指每个对他关系中形成的各种各样的自己。我们再次谈论的不再是“个人”或“个体”,而是“分人”。“个体”本不可再分离,但是人是复杂的,很多时候并不存在唯一的“真正的自己”,而是呈现出对他人关系中不同的“自己”。

  东野圭吾是一个很有“分人”意识的作家,他有一部小说《假面饭店》,里面写到每一个来住饭店的人,都戴着假面,每一个不同的假面,其实都代表了他们不同的“分人”。戴着面具而来的客人,在面对酒店服务员,面对警察,面对亲人好友时,都是不同的,而警察的任务,就是把他们所有的“面”都揭开,以寻得真相。

  另一部小说《分身》则直接用一个“克隆人”来代替了主角的另一面。“克隆的我”和“原本的我”在经历一系列的分歧和矛盾之后,终于达成了和解。最备受赞誉的小说《嫌疑人X的献身》中,高智商犯罪的石神,痴心爱一人的石神,与好友机智周旋的石神,孤独生活醉心数字的石神……每一个都是他的“分人”,但每一个都不是“真正”的他。

  作为一个个体存在于世界上,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着不同的“身份”。一个女人,是一个女儿,一个妻子,一个母亲,一个媳妇;一个男人,可能是一个儿子,一个父亲,一个女婿。我们的社会,在不同情境中定义了我们的存在方式。

  而一个人可以拥有很多个分人,和朋友在一起的分人,和父母在一起的分人,和恋人在一起的分人;在职场上的分人,在家庭中的分人……我们就是这些分人的集合体。这些分人,构成了有血有肉的真实的我们。

  只要我们生活在这个世上,就会与人发生联系,和不同的人,会形成不同的社会关系。在不同的场合,我们也会自然而然地开启与其他场合不同的“分人”。

  譬如在逛商场的你,和在上班的你,或在家里的你是不一样的。在公共空间中,我们会潜意识地激发出“防御”的信号,关注周身的环境变化,时刻做好应对的策略。而在家里的你,是放松的,放下对外界的防备,全身心地享受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

  随着网络社交时代的到来,通过网络与他人进行交往的方式占去了我们大部分的社交生活。与没见过面的“陌生人”聊天时,你会选择以什么样的分人进行交流,以什么样的“形象”出现在他人的社交圈里?

  没见过面的微信好友,曾用“善良”“热心”“自律”“有才”等词来赞美我,一方面,是我在与他们聊天的过程中,不知觉地透露出了这样的“形象”,一方面也可能是,赞美人、与人为善的分人让他们说出了那样的话。

  网络上的我与现实里的我,就构成了两种不同的分人。

图/平野启一郎在上海国际文学周

02 分人化失败的“分人”让人恼火

  社会性分人从“普遍适用”意义出发,可以称之为普通人,实际是指已经做好了向更为具体的分人去分化的准备状态。

  但是分人化并不总是成功的,也有失败的时候。

  了解十二星座的人都知道,水瓶座有一个崇尚自由的特点,他们的分人往往是矛盾的,且多个分人交替多变。也是水瓶座人这种稍显随意的性格,在面对环境时,容易失控,说话或思考讨论问题,总是找不到点,交流起来颇费劲,也就容易让人厌烦。

  在一段情侣关系中,女性总是抱怨男性没有浪漫细胞、不解风情。例如在一个氛围温馨的西餐厅吃饭,男生却总是谈工作或科技等硬话题,破坏了氛围。那是他们的分人在面对此情景时分化失败的结果,如果他们的分人能呈现出浪漫的一面,享受当下,那么就会让对方少一点抱怨,多一分甜蜜。

  那么作为女性,在男性分人失败的情况下,是否就没有一点责任呢?作为女性,聪明的你可能会反思,为什么在此种情境之下,他还能破坏气氛?是不是我此时的分人,不懂得欣赏他了呢?是不是我的分人,还是没能让他变得浪漫一点?下次再换一个分人与他约会,再努力让彼此变得更契合一点。

  分人化的失败,体现在与人交际关系的失败。而这失败的代价有时是很惨重的,可能会失去一个好朋友,可能会失去一份好工作。

  分人化不仅在交往过程会失败,在交往过后也会失败。也即是,你用一个虚伪的、八面玲珑的分人与人交往,在发生关联的时候,是恰当的,且给你带来好的效果,但是过后却被看破和戳穿,分人化也就此失败。

  《陈情令》中的金光瑶即是如此,虽然他的八面玲珑给他带来了诸多好处,包括当上权力无上的仙督,但面具总有被戳破的一天。

  其实很多故事中的伪善恶人都是如此,最为著名的“伪君子”就是莫里哀笔下的答尔丢夫。每次祷告,都夸张显示自己的虔诚;奥尔恭赠与他钱财,可他却假意赠送别人;他明明对女色垂涎许久,却假意用手帕,让坦胸的桃丽娜遮住“引起有罪思想的胸脯”。他的分人为他带来了权力和财富,带来了上流社会才得到的尊贵身份。

  可最终,这些都如泡沫一样,随着他的分人一面被揭穿而破碎了。

  由此可见,分人化失败的人,让人恼火,甚至让人打心底里产生厌恶感。但是当他们的这一个分人被揭露、被打击时,我们会产生很强烈的快感,心理的预期得到了满足。

图/作者在作家书店

03“真正的自己”究竟是怎么样的?

  所谓的角色,就是被表演的自己,而假面则是用完就扔的一时的面孔。

  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中,扮演着形形色色的角色,每个角色都可能是自己的分人,并且这个分人只是一时的面孔。

  夏目漱石说过:“我就像被锁在迷雾中的孤独之人一样,彷徨不知所措。”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迷茫,不知哪个才是真正的自己,也看不清哪个才是真正的他人。看不到真正的自己,也就很难看得到真正的他人。

  平野认为:所有分人都是“真正的自己”。

  我们的分人如此之多,很难了解“真正的自己”。但是分人的作用,也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以此通过他人来审视自己。

  东野圭吾的小说《变身》讲述了一个通过脑移植而发生人格逐渐变化的故事。“变身”对于主角成濑纯一而言,是重生,也是一段丢失自我又寻找自我的过程。移植后的纯一,性格大变,爱好大变,也渐渐地迷失在恐惧和暴力中。通过外力作用的分人,是好是坏?这种寻找“真正自我”的方式,是痛苦的。

  在心理学上,自我认知是从自己的身体、心理、能力、责任、社会特征等方面对自我的客观认识和评价。它解决了“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为何是这样的人?”的问题。

  美国心理学家约瑟夫(Joseph Luft)和哈里(Harry Ingham)提出了一个关于自我认知的窗口理论,称为“周哈里窗理论”。他们认为:人对自己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因为每个人的自我都有四个部分:开放我、盲目我、隐藏我和未知我。

  这其实也是四种分人,这四个“我”,面对着不同的领域,同时产生互动,私人领域的缩小,可以扩大公共领域对于自我认知的作用。我们只有把自己放的很小,把自己放到更大的空间中去,才能更好地认识自我。

  人是有多个面孔的,一个面孔根本代表不了这个人的本质。就像这个世界上,其实没有纯粹坏的人,也没有百分百善良的好人。所有的分人,或多个分人组合而成的那个个体,才是你,但也并非“真正的你”。

  一个人在高中时代,可能是个害羞内敛的小孩,但到大学之后,变得开朗活泼,并且敢于主动与人交往。如果你见识了他的前后变化,可能会惊讶于他的转变,“原来那不是真正的他啊!”

  但是,哪个才是真正的他?是原本那个有点怯懦、内向的,还是乐观外向的他?其实那都是他,只不过是在不同环境下的分人。在高中时代,他没有一个让他改变的生活环境和人际关系。而到大学之后,他的性格的另一面就会因环境的改变而清晰地展露出来了。

  弗洛伊德心理学说的晚期理论模式是:“本我-自我-超我”。“本我”是最原始的、天然的“我”;“自我”指的是“自己”意识的觉醒,是人类自我探索的开始;“超我”则是指泛道德、伦理角度的“我”。弗洛伊德是从婴儿的成长角度分析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此来说明潜意识(或“本能”)对于人的自我认识的重要性。

  我们在认识真正的自己时,会运用各种理论,安之于身,观照自己的社会关系、成长环境等方面,试图以此全面地了解自己,包括未知的那一部分。

  “真正的自己”呈现出来的哪一部分分人越多,说明那是主导我们言行的“自己”。《挪威的森林》中,直子的孤独抑郁的分人占比较大,所以才会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在多个“分人”自我拉扯时,主导的那一个分人自然就更有优势引导你作出行动。所以,我们要更好地控制占据主导的那个“分人”。

  促使一个人具备某种个性(也即是有某种分人)的因素有两种: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遗传因素是我们无法改变的,我们能改变的只有环境因素,以及适应环境的自我。追本溯源地去了解形成“自我”的原因,才能更好地了解“真正的自己”。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何为自我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