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1984,相遇任大卫的图书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1984,相遇任大卫的图书馆

2019-10-10 07:13:15 作者:心华 来源:思远调 阅读:载入中…

  八四年吧,七岁,第一次到岳城。那时特喜欢建设桥,桥西有间小屋,收电视费的吧,松散散摆几份广播电视报,几小段花边新闻,随你翻。年少,懒得理花边新闻,懒得翻。河风吹,油墨倒是香得紧张。 尤喜桥东,桥东有个小书摊,花上几分钱,能消磨一上午。摊上都是小人书,《三国演义》《水浒传》《隋唐演义》,打打杀杀的,很闹热。小孩热闹太阳也爱热闹。躲在树荫下,读着小人书,就感觉凉风,就感觉太阳不毒辣。书摊很小,小人书齐扎扎摆放在书摊上;摊主很老,摇着蒲扇,坐在马扎上。时间慢悠悠的,我以为那就是城里最好的生活了。那时岳城应该还没有图书馆,小书摊是图书馆的前身

1984,相遇任大卫的图书馆

  如今,图书馆在岳城中心。老旧的房子,掩不住的一股子端庄。图书馆是一座城的格局,是城的格调,也是城的局面。这两年,城市兴起一股风,兴建博物馆。博物馆当然好,装的都是城市的历史。但我更喜欢图书馆,大城市的图书馆自然有大格局,岳城小,图书馆自然呈现一种小格局。不论大格局、小格局,都是格局。 从前小书摊上看书,不亦乐乎我朋友子冬从家中抱来一兜小人书,看完就索然。还是小书摊好,书在旁边,感觉就看不尽,很富有。图书馆里看书也是这样,书在旁边,感觉自己渺小空荡。任大卫写过一首图书馆的诗,“一个赌徒用时间/雕琢/每一次朝拜”。写得好,赌徒是谁,指向很多。可以是读书者,也可以是管理者,更可以是建设者。 朝拜,是一个人对于书籍态度。 图书馆往前一点,是菜市场,哄哄然,嘈嘈然,一股子的红尘气。许多农人小贩把菜篮摆在三叉路口,青的南瓜头,红的辣椒,酸的腌菜。我买不来菜,惹得妻子怒喝,你看看,岳城中学的男老师,不都是买菜王者,你非要做个青铜?买菜是件技术活,要讨价还价,要左挑右拣,耗时费力,在我看来没有乐趣。还不来价,不还就是了;但菜品,不挑三拣四,就不行了。总有人以次充好,滥打药物,不放心不甘心。 菜市场与图书馆,当然没有可比性。一个大俗,一个小雅;一个嘈杂,一个冷静。从俗到雅,从杂到静,是人生的一个必然走向。其实也有可比性,菜品书品,都有高有低。 我不大记得,第一次走进图书馆是什么时候女儿记得,她两三岁就施施然,进了图书馆,借书,看书,食书不辍。大约小孩刚来到人间,有着无穷的问号。“那么它是谁?长着怎样的一副身体/怎样的一颗脑袋?/因为找不出答案,所以每天都在反躬自问/每天都要腾空身体,对世界说/来啊,来啊,图书,进入我的心!”小孩是向前的,有着巨大新鲜空间。 图书馆也是。一天天变化固定流动古典到现代,阅读讲坛万变不离其宗,宗就是格局。等我们都挎着菜篮,走进图书馆,一一朝拜图书,那岳城的格局,就会轰然充盈。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