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图》观后感10篇
《拼图》是一部由Marc Turtletaub执导,凯莉·麦克唐纳 / 伊尔凡·可汗 / 大卫·丹曼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拼图》观后感(一):挖掘真我的單程車
本片的調性如同片尾的歌曲一樣,溫和舒緩,娓娓道來;卻帶著一分堅定。
背光的屋子里,主婦做著宴會的準備。男主人去工作了,孩子也不在家;在陰影里,在安靜的寂寞的環境里,看不見她的臉。要不是賓客們對她唱著祝福歌,真看不出來她是這場生日的主人公。
她是艾妮絲,但她是誰其實不重要,她代表了所有與之相似單純隱忍的女性。
《真愛拼拼圖》不全然是一部愛情電影,而更著重在自我意識覺醒。不僅是被匱乏的知識、無私奉獻責任心束縛的家庭主婦,還有同樣受到父權限制和壓迫的孩子,以及吃過去老本成就虛度光陰的發明家。
這三類角色構成了本片中「改變」的發生主體,他們從沒有意識到思想解放,或多少改變了既定的生命軌跡。
艾妮絲本是安分守己的教徒,有個愛她但不懂她的丈夫,她每天過得乏味守舊,和家人一起做著不問世事的井底之蛙;自從開始對拼圖感興趣,她試著走出舒適圈、試著說出心裡話、試著反抗命令和訴說不滿⋯她越瞭解和愛上自己,就也越多失去了過去的平穩。
我不妄下定論她的行為是否合乎道德倫理,甚至可能某些保守主義者對她的離經叛道抱有負評;但我仍要對她的勇敢予以肯定,電影提倡的不是那些事件內容,而是敢於做自己、嘗試表達出意願這點。
現實就是,人人都有過懦弱縮在殼裡的時刻,對於那些看似庇護的侷限表示感恩;究竟那樣的生命是否也被受控制和掌握?可當我們試圖改變時,得到的卻是「誰教會你這些錯誤觀念」的苛責,且收到更加強勢的施壓⋯⋯這個社會依舊曾在著不平等,可更多的是寧願選擇留戀在安逸中老死的心。
電影的最後,開放了一個提問遐想,究竟艾妮絲拿著行李會去哪裡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已經不再是那支只會燃盡照明的燭了。
男主,很有魅力;女主的丈夫,循规蹈矩,像上一辈的人一样,做着同样的工作,想着同样的事,虽然思想有点老古,刻板,但女主真的坚持的时候,他还是会妥协的,不得不说,他是很爱女主的,所以总的来说他还算个好丈夫;女主,聪明,敏锐,能够完美处理好很多事情,是个很好妻子,是个很好的母亲。
所以,从某些角度讲,他们都挺好的,他们之后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是他们的选择,而且他们也都能过好自己的生活。
但是,现实中,男主肯定有很多问题的,这种人也就是表面光鲜而已;女主的丈夫,也很难有这种的,生活已经一地鸡毛,还能这样全然无觉,等待时间或者妻子去改变,而且,一个人几十年甚至几代的思想有时候是很难改变的,他能那么迁就女主,我有点意外;女主,电影里,她的有些行为是有点过激,可是对于第一次接触外部世界的人来说,是可以理解的,关于她的出轨,你非要说点啥,那我可能会说,她不过犯了一个人常会犯的错误!
电影表达比较温和,它没有刻意去美化或者丑化谁,我们都是不完美的人,不是大恶之人,不是无可救药之人,我们都是普通人。电影中,表面上,丈夫是挺不堪的,但是每次最后他都妥协了,他想打女主那一刻,他说他不想像他的父亲一样,说明他也有想,他也变了。
我们每个人都有权利过属于自己的生活。
对于独立或者觉醒,男性和女性是一样的,女性不觉醒没有自我,男性的思想若不觉醒只能抱残守缺或者被淘汰吧。
最后,她选择回归家庭,还是选择男主,还是选择她自己,这是她的选择,看她能够承受什么样的后果,她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其实这也是男性的选择。
《拼图》观后感(三):这不是一个关于出轨的故事
可能很多人会在意女方出轨这种话题,但我觉得这部电影不是用来探讨那些道德伦理,而是关于在婚姻中人性的窥探。因为宗教,性别不公,以及传统思想带给女性巨大的人性上的压抑,而这些压抑往往被当事人和旁人轻描淡写。
看到Agnes的丈夫的言行举止一点也不陌生,是不是和家里的男性长辈甚至你的另一半有几分相似?他们善于诡辩和控制,认为一个妻子一个母亲的职责便是照顾家庭,她的意愿和天赋不值一提,家庭永远是第一位。最触目惊心的便是关于一周两次照顾姨妈的对话,丈夫一步一步让Agnes妥协只待在家里做家务,还说独居的姨妈很自私。很显然,在他眼里,照顾自家人起居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并且他非常霸道地认为这个女人仅供他使用,别人不能用他的“东西”。尽管Agnes撒了谎,但这个对话淋漓尽致地看到Agnes在他心目中的地位——一个专属的服务人员,甚至不太像个人。
Agnes非常喜欢以及善于逻辑活动,简而言之她非常聪明,而且非常有主见和悟性。能把拼图在短时间内完成,我认为至少需要细节洞察,逻辑思维和专注力等能力。而且和拼图搭档接触的这些时间里,她马上意识到与时俱进很重要,因此她叮嘱丈夫他们应该多看新闻多阅读。Agnes很显然非常善于这些,然而因为她是家庭主妇,她的才能被用于拼起碎陶瓷,用于帮丈夫的修车铺做做财务;反观他的搭档,同样拥有差不多的天赋,但由于他是男性,他的天赋帮助他成为成功人士坐享财富。在婚姻上,他可以毫无负担地接受离婚,但她不能。
Agnes为什么会出轨?我觉得这不是道德沦丧,而是天性使然。丈夫压抑Agnes的意愿,否定她的贡献和才能,拼图搭档的出现,让Agnes像个人一样被尊重,谁不会喜欢和让自己舒服的人在一起呢?这点上,我非常支持Agnes出轨,离婚,拥抱自己的才能和喜好,我觉得人生苦短,为什么不能开开心心的呢?何况Agnes的儿子都已经成年,她的丈夫也自私地霸占了她几十年的青春,用所谓的道德把她囚禁在这个黑沉沉的家里。就如同小儿子的大学申请里说,他上大学的目的是因为不想沦为和他妈妈一样的人。但这原因和教育程度没有直接关系,而是陈旧的妇道思想和已经历经好几世纪的性别不平等。
电影中有句台词,大意是说你生命中遇到的人都是随机的,没有谁更适合,只有时机。然而我非常不认同这种话,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最后我们都会和相处舒服的人在一起。人生只有3万多天都不到,为什么要拿自己的时间去成全别人的私心?这个鸡汤我不喝。电影结局她最终还是选择牺牲自己,成全她丈夫的意愿待在那个没有生机的家。看完相当难受,但至少她“出逃”过一次了,有美好回忆,有新的认知和思考。现实生活中,我并不认为会如此美好,Agnes和我妈妈简直一模一样,因次我评价这部电影是童话。
Agnes的丈夫几乎也和我爸爸一模一样。我妈妈从来没想过“出逃”,这三十多年里,她觉得她的纠结是自己不够好,做得不够完美。哪怕吐槽都是一种亵渎。她觉得倾诉是会丢人现眼,最终她选择把我当树洞,深夜来我房间关上门,事无巨细一一道尽,说完不允许我给爸爸脸色,不允许我告诉其他亲戚和朋友,因为我是维护她的婚姻的重要因素,我也需要呈现一种“完美女儿”的姿态。无数次我尝试让妈妈开心,最后发现她的开心幸福跟我没多大关系,全来自于我爸爸,也许心理学上这是一种PTSD,在长久的冷暴力下,受害者对施暴者产生依赖心理。而我除了倾听,什么也做不到去帮助她。在所有人以为我出国是因为感情挫折的时候,其实我是想逃离他们对我的影响,逃离那种很痛苦的“爱心”绑架。我比Agnes小儿子要幸运很多,我非常清楚知道自己要什么。
希望这部电影和我的评论能够帮助到你思考下女性的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也许有人会说我们应该更疼爱妈妈,一点不假;但比起这个,也善待自己和你身边的女性同胞吧。听听她们说话,鼓励她们做任何她们喜欢的事情吧。
《拼图》观后感(四):玛塔的自我觉醒与探索
因为最近深陷拼图爱好的深渊当中,于是看了这部拼友们推荐的《拼图》,故事整体跟拼图的关联并不大,the puzzle也只是一个贯穿延展的元素而已,故事整理节奏安排并没有很惊艳,甚至后半程感觉有些塌陷,不过好在人物的细部刻画还是比较入微的。
尤其喜欢拼图店的满墙拼图,这大概就是我的梦想了吧~~先让我叉腰YY一会。再谈观后感。
她的生活循规蹈矩,教会、杂货店、修车厂、家里,规矩的没有一丝鲜活的气息,她也是浑浑噩噩的过着生活,老公会打呼噜,儿子会跟老公一样“五分钟,拜托”的赖床,看似完美,实则一潭死水。她不关心世界,不关心时事,拒绝使用iphone,忘记儿子女朋友是素食主义者,脑子大概是已经荒废了。
这像极了我们大多数人的生活,规律无新意,平静之下是一锅温水煮了自己这只青蛙。
罗伯特对她来讲,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她小心翼翼的跟他一起拼拼图,听他谈论时事政治,为了跟他一起拼拼图,对家人学会了撒谎和迟到,并对家人接发她的谎言开始有了抗拒。
这大概就是一种延迟的成长,她从小没有经历太多,甚至结婚生娃后仍然生活在自小成长的房子中,个人感觉,这也是为了体现她心里成熟迟缓的一种设定吧。
她开始接触新世界,接触新事物,接触智能手机,接触时事,生活于她开始有了颜色,开始有了惊喜和变化,于是出于天性,她很喜欢这种探索与发现,在道德的边缘试探。
生活就是这样,需要不停的探索。
几个片段印象很深:
拼图比赛的早晨:
玛塔起床发现,大儿子已经在厨房忙碌,做出了不逊色于她的早餐,她走神了整餐饭的时间,或许她意识到这个家没有她做饭忙碌,依然可以正常运转。发现了自己并不是不可取代,她是失落的,失落怎样呢,那么就需要其他来填满,比如拼图、比如罗伯特。
拼图比赛现场:
玛塔没有按照拼图比赛的常规套路去进行,罗伯特说教他应该按照花色或优先拼边框来进行比赛,她毫不犹豫的打断了他的话,可能源于她的自我意识已经觉醒,并不是最初开始唯唯诺诺不知所以然的听着罗伯特指挥的那个茫然的玛塔了,她有了自我的想法,知道了这样有可能赢得比赛后,学会了坚持己见。显然,罗伯特对此也很惊讶。
关于出轨与告别:
漫天晚霞中,她漫步进即将卖掉的木屋湖水之中,似乎这才是走入了自己内心世界,她拨通电话对罗伯特说,我爱你,我会想念你,但是,再见。
个人觉得,她不是被罗伯特吸引了,诚然,罗伯特是有魅力的,但,仅限于是因为他是玛塔常规生活世界之外的人,接触到他和拼图,对于玛塔来讲,是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如果任由她跟罗伯特的发展下去,可能这个新世界就会变成潘多拉的魔盒,她热爱新的世界但是她更热爱自己的家人,虽然结尾她拉着箱子离开,可能是离婚了,但感觉不会是再去找罗伯特,她寻找的应该是自己,像她支持大儿子的厨师梦想一样,去寻找自己的热爱与梦。并且她也为罗伯特的生活带来了活力,让他从吃老本转变尝试新的发明啦,不负相识,给彼此都带来了美好,这大概是生命最好的安排吧 ~~
晚霞很美《拼图》观后感(五):男的出轨女的忍,女的出轨自己滚
非常喜欢这部电影,没有离奇曲折的剧情,没有高谈阔论的说教,只有娓娓道来的故事,还有发自内心的呐喊,正因为如此,让人觉得特别真实,像发生在你身边的生活一样。电影翻拍自2010年的一部同名阿根廷电影,表面讲述一个家庭主妇出轨的故事,负面理解就是玩物丧志,正面理解则是她内心对于自我价值和追求真爱的省思,拼图只是个工具,通过这个工具她突破了家庭生活的束缚、完成了自我的救赎。在烂番茄网上,专业评审和观众票选达成了惊人的一致,都是85%,苏格兰女演员凯莉·麦克唐纳细腻而内敛的表演给电影加分很多,她眉宇之间的一颦一笑都能牵动观众的内心,微妙的表情让人很轻易地读懂她要表达的情绪,当然印度国宝级男演员伊尔凡·可汗同样对角色毫无表演痕迹的诠释也让电影增色不少。
故事梗概
电影开场是人到中年的蓝领家庭主妇Agnes在客厅用吸尘器洗地毯,这是一个普通家庭主妇的经典场景,也是Agnes的日常。然而这一天不仅仅是Agnes的日常打扫,竟然是为了她自己的生日做所有的准备工作,她清洁了整个房间,烤了生日蛋糕,挂上了庆祝条幅,这一切完全由她一个人完成。作为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Agnes每天的生活都是围着家庭和教会,尽管儿子送了她最新的智能手机作为生日礼物,但是Agnes笑笑说她根本用不到。生日party中,Agnes不小心打碎一个盘子,她认真地捡起了所有碎片试图念起来,但是唯独少一个一片,当她在沙发地下仔细寻找的时候,她的丈夫把她扶了起来,告诉她以后再说,今天是她的生日,要好好享受。Agnes的丈夫Louie是个在社区修车厂工作的蓝领,他们的大儿子Ziggy跟爸爸一起工作,但是他一点都不开心,因为他真正的志愿是当一名厨师。他们的小儿子Ronnie上大学,有一个信佛教的女朋友。Agnes的丈夫尽管是个高大魁梧的修车工,但是他粗中有细,非常爱他的妻子,在郊区的树林里买了一栋靠湖边的小木屋,作为他跟妻子和儿子们度假的地方,Agnes甚至开玩笑说他们从此再也不需要去别的地方度假了。
众多生日礼物中,一个千片拼图引起了Agnes的注意,她用很短的时间就把这个拼图完成了,看着桌子上的作品,她非常满意,然而她只顾拼图,竟然忘了要给家人做晚饭。接下来的几天,很多东西在她眼里都变成了拼图,包括教堂的彩色玻璃窗还有家里破碎的盘子。Agnes打电话给送礼物的朋友问他在哪里买的这个拼图,拿到地址之后,她鼓起勇气坐上了开往纽约的火车,要知道,她已经好久没有走出她居住的小镇了。在朋友描述的拼图店了,她看见了琳琅满目的拼图,还有一些热爱拼图的人,她在挑选了两个拼图准备结账的时候,看见了店里张贴的一张广告“冠军诚寻拼图搭档。”而广告中的冠军是一个名叫Robert的富人投资商,住在曼哈顿的连栋别墅里。Agnes找到了他,跟他展示了自己在拼图上的天赋,Robert一眼看出了她的潜力,邀请她搭档参加全国拼图比赛已经接下来的全世界拼图大赛。Agnes愉快地答应了,约定要每周固定来他家里跟他一起练习,但是她打算跟她的家人保守这个秘密,并且回绝了Robert对她个人生活的好奇心。
Agnes谎称要照顾把腿摔断的独居姑妈,每周要抽出几天时间不在家,这让丈夫着急了,因为一家人的生活全靠Agnes照顾,没说几天就是一天都很麻烦。贤惠的Agnes首先听从了丈夫的反对,但是还是放不下对拼图的浓烈兴趣,常常玩着玩着就忘了家务,最后还是偷偷地跑到纽约跟Robert练习,希望能在家庭生活和兴趣之间找到平衡。然而事与愿违,Agnes的变化引起了儿子和丈夫的注意,Agnes只好跟丈夫摊牌,说自己要参加拼图比赛,但是没有提到搭档的事情,丈夫非常不理解,认为拼图是小孩子玩的东西,夫妻之间和谐的感情开始产生裂痕,Agnes因此也变得不像以前一样温顺,故意不买丈夫最喜欢的奶酪,处处跟丈夫对着干。感情细腻的大儿子最先发现了母亲的秘密,并且很支持母亲的爱好,Agnes通过跟大儿子的畅谈之后发现了他每天在修车厂工作的痛苦和真正的兴趣,跟丈夫提议让他参加烹饪学校,而观念传统的丈夫认为做法是女人的事情,男人干起来太不像话。大儿子受到母亲的鼓励,时常在妈妈来不及赶回家的时候给全家人做饭,并且得到家人的认可。
Agnes和Robert之间的关系因为朝夕相处也产生了微妙的变化,原来Robert的前妻本来是他的拼图搭档,但是有一天突然离开了他,Rober把前妻的爱转嫁到了Agnes身上,而Agnes虽然感受到了这一切,但是不愿越雷池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