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大量时间换取金钱,生活只会更苦
【一】
麦当劳招聘非全职,全职(18周岁以上)工作时间早班:7点-15点,晚班:15点—24点/17点-2点通宵班:23点-7点。全职:每月196小时,非全职:每月96小时18.5元/小时,全职上满166小时是1.5倍(18.5×1.5)。
新区房地产发单人员30,男女不限,工作时间早上10:00到下午18:00,工资日结70,纯发单。
招聘市中心保安人员若干名,室内活男女不限,包两餐包水,工作时间早上7:30~18:00工资日结100元。
……
如此,看到上面招聘信息,但凡有一共同点:占用一整天时间,去换来微薄收入。
一天的大好时间,被这些东西占用,耗费时间,浪费精力,回到家即便想学习,也身不由己,心疲力尽,直接躺下睡觉。
犹如,港版变形计《穷富翁大作战》中的大富翁田北辰,在清扫了几个垃圾桶,精疲力尽,腰都直不起来,回到家呼呼大睡。
【二】
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这样真的值得吗。
有时我们在生活经常会发现,就为省几十块甚至几块钱会选择花更多的时间去交换。
比如超市做优惠活动,买了很多东西仅优惠了十几块钱块,看上去似乎很划算,但在挑选与比较价格的时候,以及排队买单的时候我们却花了数个小时,甚至更长。
我们拿保安来说,每天坐在保安亭里等着下班,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时还要熬夜,做着没有一点技术含量的工作,等到自己年龄大了没有优势,什么也不会,拿自己大好的时间去换取那一个月两三千的收入,得不偿失。
工厂流水线上的工人,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动作,如同机器,并没什么技术含量,但一天到晚重复劳动,甚至要加班到深夜,以换取四五千的收入,费时费力。
还有当下如火如荼的职业外卖人员。被人媒体大肆宣扬,月入过万,简直是蛊惑人心。首先不说真假与否,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种收入不可持续。
风里雨里的骑着电动车送外卖送快递,有时候碰到没有电梯的房子要爬上七楼八楼,每天行驶在马路上要注意四处的危险,还可能遭人随意差评,大多也就五六钱。就是年轻饭啊,没有任何竞争力,谁都会。
你说他们不努力吗,不拼搏吗,保安大哥通常需要熬夜看守,流水线人员日夜通宵加班,外卖小哥风里来雨里去。
根本原因,就是用时间换取金钱,为钱而工作,就被钱奴役着,很难有翻身之处。
【三】
什么叫沉没成本呢,就是买了一个东西,无论它是否值得,钱都回不来了。
比如,你买一张电影票,无论这个电影好看与否,钱都不回来了,成本已经产生。
而大家都知道这是一部烂片,但仍有人会把它看完,不然就“吃亏”了。
穷人的时间不值钱,所以愿意用时间换钱,这是一种“经济行为”。
而富人则是这么想的,花钱,要么是为了赚钱,要么是为了享受,两样都不搭的事,就不值得白白浪费精力。
覆水难收,就是有些成本已经花出去了,如果没价值就不会再浪费时间了。
继而,去选择做赚钱的事情或者享受,不会于此。
再说的更贴近生活一些:
你和你的同学之间,经过五年、十年会发现差距越来越大,明明大家同时毕业同一起跑线,为何现在会相差甚远呢。
就举我本人例子吧。
我最初毕业时,梦想能买一套房。然后我算好买一套房首付需要多少钱,以我现在的工资,需要多少年才能买到。
但我发现,前几年的努力和实现梦想的方式,完全陷入了穷人思维:喜欢用时间换金钱。
我只关注了自身拥有的资源,而错失了很多机会。也因此忽略了一些重要的东西,比如——目标!
穷人思维买房,先考虑我有多少钱首付,再倒过来推算,自己该不该买房,买什么房。
富人思维买房,首先问,我要不要买房,想买什么房?然后再算,还差多少,怎么解决。
如果你用线性思维,你很难买到房的,用时间换房子,估计都老了。
买房只是一例子,同样适用于创办公司。
【四】
时间可以提升你的价值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每个人每天都是24小时,但是每个人时间的价值是不同的。
要做的应该是提升你的时间价值。
很多人相信工作就是为了钱,然后成为了金钱的奴隶,100块钱让你浪费一天并累得半死不活。
这就忽略了时间价值的成长性。
那么也许一场演讲、一场演唱会、一首歌、一本出版书即可实现你的人生财富目标。
通往罗马的道路,也不止一条。
关键是,你要利用时间多去学习,多去练歌,多去训练,……努力提升个人价值。
而不是去做那些短视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