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它是世界观的完整呈现
在这个人类历史的转身时刻,雷·达里欧自2018年看空一切金融资产并做空,业绩不佳,沃伦·巴菲特持有大量现金,业绩尚可。
一个看空并且做空,一个看空却不做空。这背后是两种不同的资金属性,以及两种不同的世界观。
雷·达里欧管理的资金是基金属性的,是Smart money,沃伦·巴菲特管理的资金是公司属性的,是Long money,这是一个核心因素,然而,更重要的是世界观。
雷·达里欧的世界观是他的《原则》,最终,这个《原则》就可能成为其无法越过的刀锋。当一个人试图长篇大论世界陷入疯狂,来捍卫自己的仓位时,他就可能成为脆弱的、被围攻的伦敦鲸。重要的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沃伦·巴菲特不断在进化,从本·格雷厄姆到菲利普·费雪到查理·芒格到他自己,他愿意知止,愿意留白,愿意平衡。
伯克希尔·哈撒韦本质上是产业投资的做法,而非股票投资的做法(股票在这其中扮演的是一个方便的工具的角色),沃伦·巴菲特更加重视企业的生命周期,而非证券市场的周期,他放弃了波动率,而他的补偿是收益率和胜率,这个才是问题的重点所在,这其中的一个决定性因素是资金的属性,他毋庸去管理他人的贪执和恐惧,他只须管理好自己的贪执和恐惧。
沃伦·巴菲特最强的地方是他在非常年轻的时候,即彻底想明白了(注意,是彻底想明白)这个命题。
无可否认的,沃伦·巴菲特、乔治·索罗斯(包括詹姆斯·西蒙斯、霍华德·马克斯、雷·达里欧等等)是投资这个领域最强的,他们并非知识结构特别强,或是学习了别人没有学习的技巧,根本上而言,是他们的世界观。
这个世界观尽管千百万人在学习,但是,也只不过是学习罢了。他们最强的地方,在于在极年轻的时候,看明白了这个世界究竟是如何运转的,然后,运用它。这个“看明白”就像证悟一样,是无法学习的,惟有亲证,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如果你认为“老虎”伍兹是在21岁时突然登场亮相就获得了自己的第一个职业冠军头衔,那么你就错了,在那个时候,泰格·伍兹已经是一个具有19年高尔夫球经验的老手了。
格鲁吉亚功勋画家Guram,外号“雪魔”,从13岁开始,到如今74岁,默默画了一辈子雪。
村上春树在《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中写到,我通过有意识地训练自己,才掌握了心灵的强韧。
事实上,当乔治·索罗斯在1969年创办双鹰基金(后基于不确定性原理更名为“量子基金”)时,他已经花了17年的时间训练他的技能。
你得亲自修习才行,你必须要自己去做。智慧并非来自理论,而是来自于你发现自己本具的一些东西,这需要相当的努力。也即是说,我们必须自我整合。又或者说,宏观是我们必须接受的,微观是我们必须精进的。
乔治·索罗斯最初的目标是成为一位学者、一位哲学家,他曾尝试写一本书,叫作《意识的负担》(The Burden Of Conscious),最后却发现自己不过是在复述卡尔·波普尔的哲学,于是搁置一边,转向投资世界,并将投资世界当作检验他的哲学思想的实验室。最终,在他五十七岁的时候,乔治·索罗斯完成了他的第一本著作《金融炼金术》(The Alchemy Of F)。
乔治·索罗斯从卡尔·波普尔那儿学到了一点东西,但是,他的世界观更重要的构成可能与其二战经历,以及从欧洲穿越到世界另一边有关。
若是仔细检视,你会发现,杰西·利维摩尔强在对于人性的理解,伯纳德·巴鲁克强在对于政经的理解,本杰明·格雷厄姆强在对于安全边际的理解,菲尔·费雪强在对于成长的理解,沃伦·巴菲特强在对于人生的理解,查理·芒格强在对于世界的理解,乔治·索罗斯强在对于金融市场的理解,詹姆斯·西蒙斯强在对于数学的理解,彼得·林奇强在对于企业的理解,霍华德·马克斯强在对于周期的理解。
每一位投资家,都是一位思想家。
投资,它是一种思想,而非简单的技巧。
现如今的证券分析方法,与杰西·利维摩尔、伯纳德·巴鲁克、本杰明·格雷厄姆那个世代并无太大的不同。事实上,如今的证券分析方法与一百年前非常相似,那么,为什么我们还是无法成为杰出的投资者,而更多的只是在不断的洄游之中沉沦。根本原因可能在于,我们并没有真正领受这种方法,以及我们缺乏运用这种方法的匹配心性。
也即是说,我们并不真正了解自己,也并不真正了解这个世界。事实上,优秀投资人和其他投资人一样,都不知道未来究竟会怎样。只是,优秀投资人对于世界(自己)的理解明显超过其他投资人。
若是你想取得投资世界的持久的、根本性的成就,你就必须在你的世界观上下功夫。
欢迎阅读《宏观》(在梧桐的视野里,它非常值得一读,与市面上的投资类书籍有着很大的不同,你可以读一读,然后,你就会有所了知),希望它在你的世界观上有所饶益,愿成就~
梧桐,20191111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