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校园欺凌的严密体系
发表时间:2019-11-21 来源:常德文明网 字体:[大][中][小] [打印] [关闭]
近日,又有多起校园暴力事件引起广泛关注。四川某地发生多位学生对一位女同学拳脚相向和辱骂的事件,只因被打女生穿了一双某品牌运动鞋。江西某地一名18岁男生用剪刀“自宫”,流血不止近3小时,8名医生手术12小时才将生殖器成功缝合。该男生曾被确诊为急性精神分裂症,致病原因竟是高中入学军训时遭受过严重的校园欺凌,此次自残行为的发生与精神分裂症复发有关。(11月19日《光明日报》)
校园欺凌的屡禁不止,不仅是给受害者带来难以磨灭的伤害,更在严重损害大众对于教育环境和校园安全的信任,所引起的社会忧虑以及激化的社会矛盾将会产生持续的负面影响。虽然社会各个方面都非常重视防范校园欺凌,但由于这种事件的隐蔽性和突发性,想要在事件发生前就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和遏制确实存在很大的难度,但是通过努力来有效降低校园欺凌的发生概率,依然是社会各界所要承担的责任。
校园欺凌在正在被揭开盖子之前,往往早已显露出隐蔽性的表象,一名学生或者一个团体,如果时不时会出现言语或举止上的过激行为,或者以“开玩笑”“嬉戏打闹”等借口对他人采取超出常规的举动,那么其可能发动或参与校园欺凌的概率就会很高,甚至哪怕有时候真的是无意行为,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教育和矫正,那么演变为主观伤害的可能性也会加大。
防范校园欺凌,首要的就是正视其行为的不当性,要能够合理鉴别出校园欺凌与正常嬉闹的区别,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不能毫无原则地把不合理的语言和肢体行为都等同于正常的玩闹,对苗头性的行为不加制止和批评,甚至姑息纵容,那么就是在助长校园欺凌的发生。一定要认清校园欺凌的严重危害性,不能抱有无所谓的态度甚至是尝试进行掩盖,一旦发现不当行为的苗头,必须对相关当事人进行批评、教育和引导,防止不当行为向恶意行为演变。
与此同时,防范校园欺凌仅靠某一部门、某一学校或者某些个人肯定是很难有效的,必须构建起政府、学校、社会、家庭等广泛参与的防治体系,建立知识教育、法律普及、信息共享、事件应对等多方位的联动机制,构建最为严密的防治网络。在教育过程中,要更加重视思想品德的教育引导,全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人才,同时也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和生活指导,帮助青少年树立健康的生活理念,构建融洽和谐的校园环境。
校园理当是一块净土,防范校园欺凌,也是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应有之义。社会各界携起手来,让校园欺凌的悲剧不再重演,让每个青少年都能够在校园里安心快乐的学习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