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蛟龙骏马蕴大潮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蛟龙骏马蕴大潮

2019-12-13 01:00:23 作者:青眼有加特约作者 来源:青眼有加 阅读:载入中…

蛟龙骏马蕴大潮

  文&图/杨永汉

  ◐

  蛟龙骏马大潮

  ——王育潮印象

  记得2019年五一前后的一天上午,文友张勇先生给我打电话说,草庐传媒公司老总王育潮想见我一面叙叙话。

  我想了想,这位王育潮虽有耳闻,但彼此并不熟悉,况且我也不善于与商人交道,就推脱说:“可以是可以,但我这一会儿正在写东西,不太方便,咱是不是另约时间见面?”

  张勇在电话的那头停顿了好一会儿,也许正在与王总沟通。稍时且说:“杨老师,你还是过来吧,王总也非常忙,好不容易选定一个时间。咱们坐一起吃顿饭。”

  而后,王总也接过电话,很客气地说想见见我谈点事,我无奈地说那好吧。便关闭了电脑,骑上电动车赶往草庐传媒公司的所在地——车站北路的红星美凯龙。

  走进草庐传媒公司高端大气上档次办公室使我眼前一亮,当见到了这位王育潮总经理,使我改变了许多对他的看法,认为王育潮先生并非是一位绝对的商人,屋中宽阔厚重书架上摆满了中外名著和其他书籍墙壁上笔走龙蛇的狂草书法蕴含着别样意趣

  从外观看,他中等个头,儒雅、内敛,一副书生之气,面带微笑却不事张扬。

  等坐下来,泡上茶水,竟能谈说我不少发表过的作品,甚至说第三期《躬耕》上张勇先生写我的那篇评论他也看过,认为很中肯,这让我对他有一见如故之感。稍后,我把自己的两本书籍赠送于他,请多多指教。

  实际内心清楚,我一介写作者,有何德何能?能得王总的称赞,这都缘于张勇先生私下介绍功劳

  说起张勇先生,我不得不插一笔。那是去年秋,他不知从南阳的哪位作家口中知道了我,不舍一位评论者矜持,亲自通过电话邀请我到他家中做客。席间只有我和他。他说想为我这位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写作者写点文字以示鼓励,从此结缘于此。

  几杯清茶喝过,我们就一起去往附近的酒店。相陪的有青年作家王晓健,郭清茹,某公司的柴总等人。正是在这次的酒席上,王育潮先生提出建立草庐创作学院设想和开办文学研修班的事宜

  由于王育潮是开明人士,席间大家畅所欲言,各献良策,我也抹下了 “文人清高”的面纱,和几位相见恨晚的同道一次次的碰杯、祝福,逐步将气氛推向了高潮……

  此后,因彼此熟知不拘小节,王育潮曾在QQ上发给我一篇散文,我还煞有介事地给他提出了看法和意见。紧接着,草庐传媒公司举办的文学研修班如期举行,而且在南阳文学圈掀起了一阵波澜

  我也时不时听到一些有关他的微词:难以想象,一个刚从外地回宛的无名小辈仅仅一年时间,成了《南阳文化》的主编,《南都晨报》e生活版的主编等;甚至歪曲嘲笑话语甚嚣尘上

  我在想:平时的文学圈死水一滩没人过问,一旦有“出头鸟”干些有意的事儿,被人羡慕嫉妒恨也是很正常事情。我还不知一次提醒王总,这来自不同阵营杂音

  而王育潮只是笑了笑,说:“不管任何人,想做好一件事情都是会有不同的声音的,他说他的,咱们姑妄听之,不必在意。”

  可我怎能不在意呢?有些人说的非常刺耳,说这个王育潮,无非就是拿着文学当做敲门砖,去赚自己的钱。

  可我的感觉他并不是那样的人。比如创办文学研修班,他要请一些名家讲师参与授课,还要自己垫钱免费赠送《躬耕》杂志学员,大家要住宾馆吃喝住宿,哪一项都需要开支,哪怕一个微小细节他都要亲力亲为,虽然收了一点微薄的钱,更多的是付出

  据我所知,他是赔钱赚吆喝,却让利给大家,让生活在最底层的文学作者得到实惠。当然,了解实情的人——包括我很不理解,你一个传媒公司的老总在商言商,怎么能干赔本的买卖

  可他微微一笑说:“怎么是赔钱了?我是不是赚了人气?我是不是收获了更多人的点赞好评?!认识了更多的朋友?那,就是财富。”

  直到这时我才明白,他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是的,一个好的公司老总,关乎的不仅仅是眼前的利益,而且他还要具有长远战略眼光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收获难以得到的口碑

  人要以诚文本,立信与人,仁慈向善,这才是经商的最高境界。有了好的口碑,堤内损失堤外补,其他的生意兴旺发达起来,何愁不财源滚滚!

  他的另外一个意图,我虽没有问过,但心有灵犀,他早年爱好文学,有着一个深藏内心的梦想渴望助其更多有着同样梦想的人,能走上这条充满了诱惑的写作路。

  据说,王育潮生于社旗一个乡村农民家庭,自幼饱受贫困之苦。大学毕业后干过多行当。尽管摸爬滚打,遭受过数不清的磨难曲折,但心中爱好文学的梦想始终没有泯灭,这颗文学的种子深深扎在他的心底

  去年,不知何故,他在驻马店市经营一家公司干得好好的,突然要重返南阳发展。而且杀入南阳最为敏感新闻、文化圈。有一些人对他多有非议,说这个人是个不安分守己的人,挣了一点钱又胡折腾起来。

  到了《南都晨报》一个版面做主编,之后又成为《南阳文化》的主编。《南都晨报》咱暂且不说,可办《南阳文化》杂志可是一个赔本买卖,简直是只赔不赚。有人劝他收收心,好好经商赚钱

  他则说,我早年爱好文学,希望挣点钱后,使这个梦想能延续下去。关键是梦想多少钱一斤?它能当饭吃吗?他能当衣穿吗?王育潮则理直气壮地回敬人家:我就是想走一条即能实现梦想也能赚钱的路径

  可这样的路走着是多么的难呢!

  王淯朝迎难而上。他不但认真负责地经营着自己的文化传媒公司,同时还发展新的合适产业;以文化做支点,开辟第二战场承包商场,做与学校有关的文化项目,借此反哺文学。于此,我不断听到他的好消息,又有新的项目签约,又有适合的工程投资

  这还不足为奇。令我吃惊的是他的散文、小说发的满天飞。不足一年时间,王育潮先后在《躬耕》《青海湖》《牡丹》《小说月刊》《作家天地》等报刊频频上稿几十篇,令我等老作者刮目相看羞愧难当。

  说起来令人称奇,他不但忙于公司的诸多事务,还要经营多家投资的项目,哪有时间写作?他的精力来自哪里?可听他说,多数稿子都是挤出来的,有时灵感来临刹不住车,一晚上可以写两篇小散文。这需要何等的热情耐力呀!

  梅花香自苦寒来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没有非凡的坚守决心,是难以承受这种非常人可以承受的寂寞的。

  由此,我深深理解王育潮爱好文学的初心。也许,他把倾心挚爱的文学,当做毕生膜拜的女神心向往之,任何艰难和困苦注定在他的脚下屈服。他不畏强暴残酷,摒弃喧嚣高调,默默行走在这条寂寞的路上,无怨无悔

  有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已过不惑之年的王育潮,沉潜、积蓄了好多年,到了开始爆发年头,实属正常。

  此刻,我愿将他比作一只弄潮激浪的蛟龙,一匹无惧风险挫折的骏马,且面对他瘦弱不堪样貌,我又有些怜香惜玉,兴许他的能量深藏在强大的内心,不屈的魂灵助推他一步步向前迈进。

  我生来是一个狂放不羁桀骜不驯的人,不想依附攀爬、无谓赞美任何一个人,可我今天不得不说,想向这位无畏之士致敬。

  两个月前,育潮君要出一本散文集,嘱我写篇小文,当时我应下了。可时日又过去两个月,他的散文集即将付印,又一次催促,我实在推脱不过,拉拉杂杂写下上述无足轻重的文字,全仗扮演一个啦啦队的角色,给他擂鼓助威摇旗呐喊

  愿他在人生的道路上少些坎坷险阻,走得顺畅顺遂越远越好,走出自己的一番天地。(2019年12月6日于南阳)

  *作者︱杨永汉:河南南阳唐河人,河南省作协会员,曾在宁夏、武汉、河南等地做过报刊编辑记者,先后在《青海湖》《奔流》《青年文学》《小说月刊》《天津文学》《神剑》等报刊发表中短篇小说小小说等数百篇,有作品获得《小小说月刊》、《芳草》、《农民日报》等文学奖十多项,有小说入选中考语文试题初中语文课教材出版小说集血战沙漠核鼠》《撕毁的信任诗集《山野菊》、长篇小说绝处逢生》和长篇纪实文学《杏林传奇》等书籍。微信公众号「青眼有」专栏作者。

  祝育潮君,走出自己的一番天地

  评论区见

  关注是一种鼓励 | 分享传递友谊

  ▼

  喜欢,就给我一个

  “在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蛟龙骏马蕴大潮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