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旁观者“清”(6)是非成败转头空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旁观者“清”(6)是非成败转头空

2022-03-26 03:35:01 作者:老倪878 来源:淮安淮安 阅读:载入中…

旁观者“清”(6)是非成败转头空

  几年时间内,代善、阿敏、蒙古尔泰先后被“莫须有”或幽禁、或削爵,皇太极至高无上的皇权得到了巩固。实践证明:跟谁斗,都不要跟一把手斗,斗的结果是,轻一点的调整分工、直接免职、一抹到地,重一点的直接下狱、斩立决,极端一点的,如果恰巧皇帝心情再不好,直接诛连几族也不是没有可能。为了皇位,兄弟互相戕害的事,自古就有,从这一点上来说,皇太极没有错,因为,对于皇太极来说,不管代善、阿敏、蒙古尔泰做没做错事,也没有过错,他们的存在就是对皇太极的威胁,他们的存在就是对皇位最大的威胁。

  时间过的真快,又是几年的征战,事情在往好的方向发展,1636年,皇太极称帝,册封布木布泰为庄妃,居永福宫。两年以后,庄妃生下了皇太极的第九个儿子,取名福临。福临是谁?福临就是后来的下一任皇帝顺治。清初战乱频繁,国库空虚,兵饷不足,庄妃布木布泰经常将后宫省下来的钱物拿出来赈济兵民,她这种节省宫中开支赈济灾民的做法,一直影响到康熙、雍正两朝。看过电视剧《甄嬛传》的同志可能依稀会记得,甄嬛给雍正出过类似的主意,节省后宫支出,用于补贴前朝,出处就在皇太极的庄妃.“布木布泰”这里。

  在皇太极南下的同时,有一个人在客观上帮了他的忙,没错,这个人叫李自成。明末,明廷在崇祯的带领下,义无反顾的向亡国的终点走去,已经到了“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程度,.那是一个动荡的年代,一个民不聊生、官不聊生的年代,百姓苦,百姓真心苦,没有明天,看不到未来,甚至连活着的权力都没有,在这种情况下,全国各地有多地农民造反,明廷可谓内忧外患,烦恼“配齐”,忙不过来了。

  当时,即便崇祯再昏庸无能,但是他并非无路可走,摆在他面前的有三条路,这三条路都可以走,这是三条非常需要整治智慧的“外交之路”。第一:是迁都南京,崇祯在“讨论”和“犹豫不决”中错过了这次机会;第二:与皇太极议和,哪怕是假议和,先稳住。结果崇祯被皇太极玩的团团转;第三:相对来说技术含量低一点的,与李自成议和,因为,当时李自成的要求并不高,只是想成为“封疆大吏”并获得赔款。同样,崇祯也是在一次又一次的“讨论”中错过了最佳时机,结果这边明廷里在热烈地讨论,那边李自成的农民军已经兵临城下。

  李自成,男,陕北米脂人,从小喜欢打拳、武枪弄刀。中国历史上,李自成是一个比较另类的存在,有人说他是历史的跳梁小丑,一个粗人为了造反而造反,马上打天下,却不能马上治理天下,脾气暴躁、出尔反尔、目光短浅,最终也成为了天下人的笑柄;也有人说,他是被压迫底层农民造反成功的典型,虽然只做了42天“皇帝”,但是好歹“名垂青史”,虽然是昙花一现,但是好歹也“现”了一回,至少在浩瀚的历史中有过他的只言片语,在当时明末的乱世里,李自成是一个标签,他代表着一个阶层、代表着一种声音、代表着一种希望。

  未完.待续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