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婚姻满意度高于女性”:大数据背后,是无数女人的心酸...
前阵子,中国社科院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发布了《社会心态蓝皮书》。
报告显示:
中国民众婚姻满意度存在显著性别差异,总体表现为男性高于女性。
年龄段中,50岁以上男性的婚姻满意度较高,从城市来看,一线城市婚姻满意度最低。
妻子用心准备一餐一饭,整理打扫,却悲哀地发现丈夫已经习以为常,无动于衷。
有些男性会觉得这点小事至于吗?
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对婚姻的失望就是一件件小事的“水滴石穿”。
结婚的那一刻,似乎就是女人最幸福的那一刻。结婚后的日子,满意度时刻都在下降。
在社会长期形成的观念中,女性需要抚养孩子、照顾老人、做家务,因此男性习惯的婚姻生活是:
下班后,翘个二郎腿,坐等开饭。
偶尔逗孩子玩下,已是极限。
回家之后,魏妈妈收拾、做饭、洗晾衣服,到了下午又开始买菜,做饭,就像一台永动机,一时不得停。
洗衣机里的衣服洗好了,父子俩你瞅瞅我,我瞅瞅你,最后使出终极大绝招“妈,衣服洗好了”。
言外之意就是“妈,你可以来晾衣服了”。
儿子见到妈妈“妈,中午吃啥”“妈,我衣服你放哪了”
儿子见到爸爸“爸,我妈去哪了?”
当朱丹问魏妈:
“当然有。”
我妈从来不让我进厨房学做饭。
她说,她不想让女儿将来跟她一样,每年在婆家过年,就只有自己一个人在厨房忙活。
是否有些心酸?
很多人觉得一家人不要计较太多,可当日复一日的付出,都被视为理所应当。
当感觉自己只是这个家的“保姆”时,女性在婚姻中的满意度能高吗?
而女性对婚姻的失望,直接反应在结婚率与离婚率上。
“7年之痒”已经变成了“5年”,甚至是“3年”。
婚姻持续的时间越来越短。
这一组组数据背后,告诉我们:
正如马尔克斯所说:
试想一下:
下班回家,面对沙发上扔着的脏衣服,垃圾桶满溢的垃圾,厨房里泡着没洗的碗。
这样的婚姻,怎能叫女性不失望?
最近,丈夫睡前都要喝点酒,他说:
“小孩子在吵,喝点酒,好睡觉。”
委屈的情绪一时涌上妻子的心头。
明明自己已经很努力照顾孩子,想让丈夫休息好一点,可丈夫不但没有体谅,还是在不满。
在养育孩子这个问题上,我们总觉得妈妈你行你上,可妈妈是不得不上。
爸爸去哪儿?所以她才不得不上,不能不行。
但事实是,照顾家庭的是妈妈,养育孩子的是妈妈,妈妈还得顺便赚个钱。
而这时爸爸去哪呢?
金智英因为照顾孩子辞去了工作,患上了抑郁症。
丈夫安慰她让她再休息一阵子。
金智英问:
照顾孩子也是休息吗?
照顾孩子,有多累?
睡不好一个整觉,吃不了一碗热饭,抱孩子抱到手腕发炎,无数的不可言说的苦与累。
但当女人一个人完成赚钱,养孩子,做家务所有的事情后,她或许就不需要老公了。
以色列插画师Yehuda Devir有一组漫画,描画的了婚姻育儿中的“同甘共苦”。
一个哄孩子睡觉,一个洗碗。
当婚姻不是一方将育儿家务置身事外,两人在相互指责争吵中渐行渐远;
这才是婚姻应有的样子。
是我们站在一起与现实中的不公平不平等拔河,是我们一起共同撑起这一个家。
别在婚姻里,当一个缺席的丈夫,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