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春晚,这样看才不会白看!
——秋葵妈
要说春节最有年味的时刻,必然是大年三十的晚上,全家团团圆圆地坐在电视机前,安心等着春晚开播。
大人们忙着唠嗑,孩子们忙着抓糖果、吃零食,随着春晚节目不时响起一阵笑声,这就是春节给予我们的一份平淡的幸福。
只是,带孩子看春晚,可不仅仅是图个热闹,它还有特殊的教育意义呢。
给孩子特殊的仪式感
大年三十的晚上,大家围坐在一起,也许平时很少见面,也许喜好也各不相同,但都会欢喜地看着同一个节目。
在特殊的时刻,同看一场合家欢的晚会,它会成为流淌在每个人心中的回忆,这也是我们给予孩子最好的仪式感。
新衣随时可以穿,好吃的天天买,手机比电视精彩,还有什么值得期待的呢?
其实,新年从来没有变,变的是我们不再对新年抱有期待。
仪式感,是创造幸福的能力。培养孩子的仪式感,能够教会孩子热爱生活,感受生活里的点滴幸福。
体操冠军刘璇在一档节目中说,孩子三岁以前被严格限制看电视,但是大年三十晚上,她打破了这个禁忌。
在孩子的童年时刻,给予一个日子特殊的意义,会成为孩子一生的温暖回忆。
《时代周刊》曾指出,终其一生,孩子最能记住父母的5个时刻,其中之一就是“家庭传统”。
一起看春晚,无疑是最容易设立的家庭传统,它会给孩子们营造连贯的生活氛围,带给他们生活的归属感。
未来是不可预测的,但家庭传统像是里程碑和纪念碑,使得明天带有可预见性,使得生活更充实,更有意义。
认真陪孩子看春晚,让这个小小的仪式,成为他们生命里的珍贵时刻。
春晚上,总会出现当年最具人气的明星,这其中也包括被孩子所喜爱的优质偶像。
孩子喜欢偶像,甚至模仿偶像,是因为他们在偶像身上,看到了自己渴望拥有的特质。
这是一种对自己未来的期待。
春晚上的偶像,都具有正能量特质。
这种对偶像的迷恋和崇拜,会让孩子充满力量,蜕变成更好的自己。
看过一档节目,女主持人谈起一位女孩,说她喜欢歌手刘惜君长达八年。
这八年里,她会不断翻看刘惜君的微博,追踪刘惜君最新的动态,听她最新的专辑。
高考前夕,女孩捧着自己折的纸玫瑰去见刘惜君,告诉她:我要考大学了,我要考播音主持院校,做一个主持人,以后主持你的歌迷见面会,万人演唱会。
刘惜君笑了一下对女孩说,万人演唱会是没有主持人的,但是依然给女孩写下:小芮,为梦想加油!
后来,女孩真的考上了中传,成为一名主持人,得到一个采访刘惜君的机会,梦想成真。
当孩子被舞台上的光芒吸引,迷恋他的偶像时,也是他心中生出小期待的时候。
作为父母,陪着孩子一起为偶像鼓掌,引导他们看到偶像更多的特质,这会让孩子从心底迸发出能量,努力做一个更优秀的自己。
舞台背后,是咬牙坚持的汗水
春晚的节目包罗万象,无论是美轮美奂的歌舞,还是让人捧腹大笑的小品,都能让孩子看得目不转睛。
只是,这份台上的荣耀,都离不开台下的坚持和努力。
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让孩子看见春晚演员背后的汗水,那是对努力与坚持的最好诠释。
还记得19年春晚中,震撼夺目的表演《少林魂》,参加表演的人员多达2万人。
舞台上万人创造的震撼效果,不过是来自背后咬紧牙关、日复一日地持续训练。
即便是看起来轻松幽默的小品,也是经过无数次的打磨,不断地调整,才能达到舞台上的“笑果“。
小品《占位子》,由开心麻花团队负责,它好笑又不失温情,播放后大受好评。
可是谈到作品的创作,沈腾却说,即便他已经两次登上春晚,可是压力丝毫没有减少。
经验丰富的马丽更是直言,进入联排时,她紧张到失眠、多梦、盗汗。
舞台上的自信和从容,不是内心强大到无所畏惧,而是面对挑战和挫折,虽然担忧和焦虑,但他们依然会靠着信念坚持到底。
所谓挫折教育,不是没有苦,硬造出来也要孩子上。
而是让孩子懂得,没有任何成就是凭空得来的,遇到挫折和困难是常态,坚持到底才能看到收获的希望。
同时,节目的奇迹也正是告诉孩子,只要朝着目标前进,努力永远不会白费。
所以,当孩子为春晚的节目着迷和赞叹时,不妨为他讲讲节目的背后故事,这些故事也许更为精彩。
18年春晚时,王菲那英再次合体演唱一曲《岁月》,感动了无数人的心。
网上有一条评论写道:20岁以后,你也许会讨厌过年;35岁以后,你会突然珍惜过年。
时光总是流逝得很快,我们从期盼过年的孩子,变成了携孩子回家过年的大人。
这时候也许才发现,春晚早已成为我们生命里的最重要的仪式。
春晚最珍贵的,从来不是节目有多么隆重、多么精彩,而是它以不变的姿态,见证了无数个变迁的家庭。
世事在变,但是亲情的守候不变,孩子在成长,但是我们一路陪伴的心愿不变。
陪孩子一起看春晚,愿它成为孩子一生的温暖时光!
作者:安歌,育儿之路漫漫,左手理论右手实践,和娃斗智斗勇在线。本文首发秋葵妈妈,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一起做有远见的父母。
你若喜欢,为秋葵妈点个“在看”